微創跟腱修復術後康復計劃

跟腱斷裂常見於熱愛運動的中輕年人,在不同國家,不同醫院常常採取不同的治療方式。北京304醫院創傷骨科王曉寧主任在美國Ma和Griffith醫生設計的微創跟腱縫合技術的基礎上,經過長達十年之久的研究創新,設計出了新的跟腱斷裂經皮微創縫合技術,有效地減少了傷口感染、再斷裂、腓腸神經損傷的發生率,在全國形成了廣泛的影響力。此項技術已成功救治盡兩百名跟腱斷裂患者,並取得了良好的功能效果。以下是王曉寧主任針對此種手術方式為患者設計的康復計劃。


Ⅰ期:石膏期(術後0-6周)

以最大幅度屈伸腳趾為主(術後第二天開始)

大腿的直抬(離床20cm)和側抬訓練(3次/日,以身體微熱為標準/次)

坐位小腿伸直練習,仰卧位空蹬自行車練習(可用手輔助)

目 的:減輕腳部粘連,防止大腿肌肉的萎縮

大腿側抬示意圖

仰卧位空蹬自行車練習圖


Ⅱ期:非負重期(術後6-8周)

拆除石膏

繼續Ⅱ期計劃+燙腳/滾筒

燙 腳:40℃溫熱水,水不碰及切口,1次/日,15分鐘/次

滾筒練習:筒長40厘米,直徑15厘米(實心大可樂瓶)2次/日,20分鐘/次

目 的:逐漸拉伸跟腱,軟化瘢痕,為負重做準備

注 意:剛拆除石膏時會發現傷腳很腫,跟腱處粗且硬,這是正常現象,不要緊張,這時的跟腱初步癒合了,但還不是正常的組織結構,是纖維化的瘢痕組織,強度低,彈性差,隨著組織的重建的完成,跟腱粗大逐漸變軟變細,強度和彈性從而接近傷前水平,這個過程約在一年時間。此期有條件的患者可以多做理療如超短波、蠟療,效果更好。Ⅰ—Ⅱ期可扶雙拐下地活動,但患肢禁止著地。

滾筒練習


Ⅲ期:部分負重期(術後8-12周)

下地走路:穿跟腱靴或鞋後跟內墊剪好的鞋墊或硬紙板10層高度約3.5cm,以走路平穩為標準。每兩天去除1層,直至腳部逐漸放平。

弓步訓練:傷腳在前,最初扶著牆做,慢慢脫離開獨立做,幅度逐漸加大,以不產生跟腱處的抻拉感為準。

注 意:此期是再斷裂的危險窗,經過長時間的石膏固定,多數患者此期會感覺格外輕鬆和興奮,急於擺脫拐杖輔助,這是極其危險的,90%的再斷裂患者都是發生在此期的意外摔倒,跟腱正由健康的肌腱組織移行替代纖維瘢痕,必須扶拐緩慢行走,重點在恢復正常步態。絕對不可棄拐。Ⅳ期建議行走時開始佩戴護踝。

墊跟高度示意圖

弓步訓練


Ⅳ期完全負重期(術後12-24周)

慢走過渡至快走,避免跳躍等劇烈運動。

提踵練習:雙腿過渡至單腿,緩慢抬起六秒左右再放下,以不產生跟腱處的抻拉感為準。最初一定要扶著固定物體進行,逐步脫離。

雙腿提踵

單腿提踵


Ⅵ期運動恢復期(術後24周)

半年後可從事一般的體力勞動,對運動要求高的人群,應有特殊的專項訓練。

提 示:

(一)寧可多扶拐走正常步態,也勿早棄拐走跛行步態。(二)個人的體質有差異,康復的進度也一定是因人而異,有的運動員恢復。速度是很快的,但是其相對激進的恢復手段也是需要承擔風險的。一般人群沒必要承擔這樣的風險,因為1個月的提前恢復並不能使你日後的運動功能更好,而一次的再斷裂足以讓你終生無法企及傷前的運動水平,更不要說期間所需承受更多的痛苦和更漫長的恢復期,所以康復的原則是:安全第一,寧緩勿急,依據自身的本體感覺量力而行。


推薦閱讀:

30分鐘完美鍛煉計劃—打造上半身完美形體
為什麼所謂的堅持都成了記憶河流中的一灘爛泥
語文組課題研究工作計劃
再見2017 你好2018
前交叉韌帶重建 半月板縫合術後康復計劃

TAG:計劃 | 跟腱 | 修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