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埃及清場:各國反響都不同

埃及清場:各國反響都不同

網友評論(9)2013.08.16 第40期 總第40期 作者:陶短房

自7月3日埃及軍方推翻兄弟會穆爾西政權以來,埃及親兄弟會和反兄弟會政治勢力對峙相持、互不妥協退讓的僵局,最終發展到「清場」的地步。8月14日,埃及過渡政府出動大批軍警,動用推土機開道,直升機和坦克裝甲車輛配合,使用催淚彈和實彈,對聚集在首都開羅及其郊區拉比亞、納赫達、穆斯塔法-馬赫穆迪三座廣場上的親兄弟會示威者進行強制性驅離。截止目前,僅距過渡當局衛生部的報告,「清場」後24小時內埃及全國範圍內死638人,傷3994人,傷亡最密集的拉比亞廣場一地,就有288人喪生。而兄弟會方面所宣布的數據,最大的一組已達到死2200、傷萬餘人的驚人數據。

正如一位埃及網民所言,8月14日這一天,將作為埃及近代史上最血腥一天而永銘史冊。對於如此血腥的一幕,各國政府、政要當然不可能保持沉默。

各國政府、政要最具普遍性的表態,是對傷亡表示痛惜,對訴諸武力解決政治分歧表示譴責,並強調「暴力不能解決任何問題」。作出類似表態的國家是絕大多數,如歐盟外交事務負責人阿什頓的發言人邁克爾.曼重申「信息十分令人擔憂」、「暴力不會導致任何解決方案的出爐」,歐洲議會主席馬丁.舒爾茨稱「傷亡是不能接受的」;德國外長韋斯特韋勒表示「動武不會導致任何解決方案的出台」;伊朗外交部表示反對暴力,並警告「此舉會造成嚴重後果」等等。這一類表態的共同特點,是表達對局勢的擔心,對暴力的譴責,但避免將責任歸咎於任何一方。這些國家儘管政治色彩不同,在「阿拉伯之春」中立場各異,但在「7.3」事件發生後,普遍採取了既不承認事件本身的正當性、合法性,也不支持兄弟會「政變」說,不支持後者要求恢復穆爾西職權,恢復兄弟會政府功能的訴求。這些政府、政要也避免對「清場」直接使用兄弟會的「大屠殺」口徑。

部分歐洲國家的態度稍有不同,除了泛泛而談地譴責暴力,還呼籲「所有政治力量進行對話」,並表示「將從中提供幫助」,作這類表態的包括法國外長法比尤斯、瑞典外相卡爾.比爾特、英國外相黑格、義大利外長博尼諾等。這些國家在「阿拉伯之春」中或積極、或溫和地起到推動作用,前一階段也不同程度參與了在軍方和兄弟會間的斡旋調停,希望藉助國際社會「外力」,讓失控的埃及國內政治局勢,回到他們所希望(或至少並非不希望)的軌道上來。其中一些自認為實力較強的國家走得更遠,如法國就向安理會提出召開緊急會議,討論埃及局勢的意見。這些國家對埃及軍方的批評較前一類更嚴厲,但同樣迴避了兄弟會的口徑和訴求。

美國的態度引人矚目。「清場」發生後僅數小時,美國國務卿克里便發表聲明,稱稱流血衝突本身是「可悲」的,對暴力清場和宣布實施為期一個月的緊急狀態表示反對,呼籲埃及軍方「儘快組織選舉」;「清場」一天後,正在馬薩諸塞州休假的總統奧巴馬發表主題講話,對暴力表示「強烈譴責」,稱「清場」和隨後過渡政府宣布實施的緊急狀態是「埃及民主進程走向謬誤的開端」,是「倒行逆施」,並呼籲過渡政府結束緊急狀態和宵禁,切實尊重人權,否則「美國和埃及間的正常交往將難以為繼」。但白宮和國務院繼續迴避「7.3」事件是否軍事政變的定性,奧巴馬不僅在講話中強調「埃及政治的複雜性」,且在譴責「清場」同時也譴責兄弟會焚燒科普特基督徒教堂泄憤,意在表明「暴力不僅是一方的責任」和「美國的不偏不倚」,甚至絕口不提「軍方」一詞。這實際上意味著美國不會援引其國內「不得向政變國家提供軍援」法律,中止每年提供給軍方、由後者直接支配的13億美元軍援,也意味著美國同樣不會支持兄弟會的「復職」訴求。儘管揚言「採取措施」,但迄今的「措施」,也不過宣布取消9月美-埃聯合軍事演習罷了,而事實上鑒於目前局勢嚴峻,即便不宣布取消,這個聯合軍演能否實現也是天知道。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美國在埃及具有龐大而複雜的利益糾結。一方面,埃及軍方是美國一手扶植的強大政治勢力,對維持美國在中東戰略利益、確保蘇伊士運河暢通、確保以色列國土安全意義重大,也是埃及境內受美方影響最大的有實力政治派系,而軍方炮製、主要由世俗自由派和「海歸」組成的過渡政府,也充斥著美國能夠接受的人物(儘管由於國內政治影響力淡薄,這樣一個過渡政府充其量是個政治花瓶),而兄弟會為代表的原教旨勢力,一向為美國所戒備、警惕;另一方面,「尼羅河革命」和埃及「民主化成果」,又是奧巴馬為數不多、由自己一手開創的「外交標誌性成就」。也就是說,美國既不能、不願輕易否定軍方,以免傷害自身重大戰略利益,也不能、不願支持「7.3」事件和「8.14」清場,因為這不符合「阿拉伯之春」以來奧巴馬政府的一貫口徑,等於自砸招牌。左不得右不得,進不得退不得,深不得淺不得,尷尬的奧巴馬政府,也就只能做出這種註定讓各方都不滿意的糾結姿態了。

卡達和土耳其則是另類。

卡達政府不僅譴責軍方應對「清場」流血事件負責,還呼籲阿拉伯聯盟介入干預,對「政變當局」進行制裁;土耳其總統阿卜杜拉.居爾和總理埃爾多安稱鎮壓「不可接受」,後者更呼籲安理會和阿盟干預。兩國均使用了兄弟會方面「大屠殺」的口徑。這兩個國家是為數不多、在「7.3」事件後旗幟鮮明拒絕承認過渡政府,拒絕接受埃及政權更迭現實,支持兄弟會「穆爾西復職,穆爾西內閣重新執政」訴求的國家,其中卡達前埃米爾是「阿拉伯之春」的主推手,也是兄弟會最強大的輿論後台和援助來源,土耳其總理埃爾多安則是「阿拉伯之春」另一主推手,這兩個國家不僅是兄弟會的盟友,且在兄弟會政府身上傾注重本,兄弟會政府的被推翻,對他們而言是巨大損失,「復職復權」既是兄弟會的訴求,也是兩國根本利益所在。不過卡達君權剛經更迭,土耳其國內政治不穩,兩國都自顧不暇,所能給予兄弟會的支援也因此減色不少。

與之相反,沙特、阿聯酋、科威特等「海合會」國家,支持的是比兄弟會更原教旨的光明黨,對由卡達支持的兄弟會專權早就不滿,軍方推翻兄弟會政權,在他們看來恰是光明黨取而代之、後來居上的好機會(光明黨在選舉中得票僅次於兄弟會),因此這幾個國家不僅是「7.3」後最先承認政權更迭合法性的,更慷慨向新政府援助120億美元和大量物資。兄弟會政府的垮台對它們而言反倒是「利好」,因此在「清場」後不約而同採取了「悶聲大發財」的低調。當然,這些國家真正支持的是光明黨而非軍方及其過渡政府,因此倘國際輿論對「清場」血腥的譴責聲浪加大,它們也會隨聲附和,以便幫助早已和軍方拉開距離的光明黨提升政治資本,順便削弱軍方影響力,但支持兄弟會訴求的事,它們是不會去做的。


推薦閱讀:

世人如何了解古埃及文字
埃及游:盧克索與帝王谷(葉平)
埃及游:開羅吉薩金字塔(葉平)
埃及總統府駁奧巴馬指責:感謝關心 請明辨實情
水生花卉--埃及莎草

TAG:埃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