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歲已經在擔心中年危機?這不是矯情,是現實

「青春少年是樣樣紅,你是主人翁

要雨得雨要風得風,魚躍龍門就不同」

1

比一眼望到頭的人生更可怕的是

一眼根本就看不到頭

最近,知乎上有一個熱帖「如何看待越來越多年輕人已經開始擔心中年危機?」引發近兩萬人關注以及300萬次的瀏覽。在答題中,大量三十歲不到,走出校門不過三五載的年輕人感到中年危機指日可待,甚至提前來臨。

在答題中,大家表現出眾所一致的躁鬱:

行業差異越來越大,高薪形態過於集中;

除了清北的學校都是坑;

除了金融和IT的行業都看衰;

工作不咸不淡,辭職不敢,轉型怕晚;

前浪尚在興風弄潮,後浪已然接踵而至;

即便行業穩定、個人勤奮、升職有道,在房價面前也會瞬間失去鬥志,同時還要承受身邊拆二代的一百萬點暴擊;

十年後能解決居有定所,子女教育,父母養老,達到體面的生活狀態是mission impossible;

相反的,被華為清退的「超過34歲的員工」,想報考公務員卻被告知超齡的「范進不舉」;

在深圳擁有兩套房失業後立陷財務危機的「中產家庭」,很可能就是你的未來寫照;

......

比一眼望到頭的人生更可怕的是根本就看不到頭。

何以解憂,唯有暴富。

人們的焦慮在於不僅要成功,而且要快速成功。

過去20年的經驗告訴大家,時運比努力重要,風口一旦錯過永世不得翻身。不管雞湯文如何告訴大家上升通道沒有關閉,不可否認的,這是一個艱難的時代,對年輕人來說尤其殘酷。

在西方,中年危機發生在45–64歲,表現為由年齡變化、事業停滯、婚姻轉淡、子女離巢而引發的虛無感。

美國男性中年危機的特徵是:狂購奢侈品並追逐青春少女,企圖重回年少輕狂的時代。

而在中國,大家還沒年輕過就感到老了。

「青春少年是樣樣紅,你是主人翁。要雨得雨要風得風,魚躍龍門就不同。」

這首豪情洋溢歌曲如今已經乏人唱起,20年前的雲和月遠去了。因為魚躍龍門這件事已經越來越少了。

互聯網時代的世界沒有詩與遠方,大家短兵相接,成敗立竿見影,離開薄如蛋殼的學校,年輕人直接被拋向了刀光劍影,血肉橫飛的修羅場。

今年4月,新華網推出調查《90後真已陷入「中年危機」?》,近六成網友不認為90後算中年人,但同意90後遭遇「中年危機」這個說法。

從前覺得自己還只是個寶寶,一畢業即面對要在短短几年內搞定事業、婚姻、住房三件大事,這是比好歹有套房產墊底兒的70後和80後都更為嚴酷的生涯。

焦慮並不是90後獨有的,每個時代都會存在這樣那樣的危機感,然而,在時間與空間被高度壓縮,階級層層沉澱的今日,90後的焦慮尤其洶湧,難以排解。

當70後們指責90後的焦慮是無病呻吟,認為如今社會所提供的視野和物質都非昔日可比時,要知道在盛世的背後,年輕人的選擇越來越少了。

這就是為什麼90年代大伙兒紛紛停薪留職下海經商,而如今公務員考試重新炙手可熱。

越來越多的紡織品Made in Bangladesh,連富士康都準備遷往美國了,未來的日子,底層無業青年求當廠妹亦不可得。

當90後們說自己正在經歷中年危機,這不是矯情而是現實。

2

無助感源自職業的不確定性

和高昂的生活成本

四萬億救市已成往事,中國已經到達一個微利的慢發展階段——傳統行業一再貶值,直到一文不值,很難有新的機會讓你施展拳腳;

沒有賀涵、安迪主角光環加持,大多不在風口上的行業年薪10萬20萬已經頂到天花板;

房價已經上天,而工資增長的空間所剩無幾。

2017年,美國年收入中位數為30000到37000刀/每人,相當於人民幣月入17K到23K。這在燈塔國已經是小康的收入水準,在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卻只是溫飽水平,簡直拿不出手。我們不斷被「15萬一平米的天價學區房」,「上海市民放棄公立小學,轉向私立學校」等帖子刷屏。

前不久,一位身為高管的媽媽發帖抱怨月薪三萬撐不起孩子一個暑假。她家5年紀的女兒一個假期的花銷為:

20000(美國遊學) 5000(保姆) 2000(鋼琴) 2000(游泳) 6000(英語、奧數、寫作培優)=35000

以至於這個中產之家一到孩子放假就捉襟見肘,連件新衣服也不敢買了。

月入3W,少嗎?不少,這已經是上海市平均工資4.7 倍,是全市前3.5% 的存在。

月入3W,多嗎?不多,尤其是這三萬全來自於主動收入,一日停工就斷了糧餉。

從前,人們的日子很慢,一生很長。30歲當不上經理,40歲當不上總工,一樣可以熬到退休,拿工齡工資。

如今,20歲的你就是尋找一條勞即所得的穩定上升之路也是不易,當你放眼看到的是40歲時失去年輕體壯這唯一資本後的苟且和無助,焦慮勢必如影隨形。

高密度的競爭直接將規劃無力的1/4人生危機和一地雞毛的中年危機合二為一。工資被一茬一茬割韭菜般的後生晚輩倒掛,可以預期的是出局的日子一定會比想像中更快降臨。

梁文道曾說:「年輕人的好處就是每個年輕人都相信自己能飛,即便到了最後還留在地上爬。」

眼下的情況是,年輕人從一開始就知道自己不能飛。

高考630分,畢業於985院校的李文星誤入傳銷而喪命水塘,這並非由於他缺乏常識。李同學考慮過轉專業,報班自學過java,亦有著「在一個優質企業,三年做到工程師」的願景。

當然這願望過於天真而不切實際,但在當下,不快速成功就快速沉淪已經是很多青年面對的一個現實。

而事實是,2001年以來,高校畢業生增長了680萬,是16年前的八倍。48%的畢業生無法就業的嚴峻現實下,「小縣城學霸」正成為繼鳳凰男之後的又一令人避之不及的貶義詞。

家境拮据,裸身上陣的孩子們飢不擇食,以身試險,哪怕有萬分之一的可能性也要縱身一試。

過去10年中,洋氣傲嬌的國際貿易一蹶不振,高高在上的傳統媒體凋零殆盡,不可一世的外資公司裁員倒閉,冷艷高貴的4A廣告公司形同雞肋。

80、90後見證了市場的巨變,他們深知風向變化之快,時不我待。如果趕不上當下的班車,不待下一趟車開來,自己已然死透在沙灘上。

初入社會看不到前途的迷茫、愈發沉重且毫無尊嚴的生活,令年輕人未戰先降,甚至直接失去了進入戰場的機會。

3

90後要做好終生與焦慮相伴的準備

不管大家如何嗟嘆,市場也無法回到四萬億之前的時代了。在密集競爭的時代,人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實現自我提升。不管情願與否,90後都只能做好在缺乏安全感中度過一生的準備。

在此,霍老爺分享幾條針對年輕人的建議:

一、警惕中產階級消費陷阱

中產階級這個標籤本身就是一個消費陷阱。中產階級住的房子,中產階級開的車子,中產階級喝的咖啡,中產階級穿的衣飾,甚至包括中產階級的老婆,中產階級的孩子都是構建身份認同的一部分。

相對於完成階級提升這一巨大挑戰,模仿上層社會的生活要容易得多。

1999年,保羅·福賽爾的《格調》流入中國時被認為是裝腔指南。時至中產成為熱詞的今日,人們才發覺保羅在書中不遺餘力諷刺的是通過加入各種社群以及買買買實現的階級生活方式。從口紅、護膚品、鑽戒到國學班、出國夏令營,所有迫於攀比從眾做出的消費無不是為中產階級量身定製的存在。

為構建身份認同而不惜付出一切成本,是製造焦慮的主要來源。無數媒介告訴你一個有品位的人應該吃什麼、穿什麼、玩什麼、用什麼,而這些指向本身卻是由上層階級決定的。上層的風向一換,中產們就要爭先恐後獻上靠壓榨自己生命獲得的金錢。這樣無休止的追逐拖垮了一代又一代的瑪蒂爾德們。

警惕中產階級消費陷阱,這世界在乎的不是你能消費什麼,而是你能生產什麼。

二、職業規劃,多早都不算早

好奇心研究做過一項名為「從學校畢業之後,你最為什麼事情感到焦慮」的調查。在收到的共 5815 次表態中,「不喜歡現在的工作,又搞不清自己想做什麼」得票第一,獲得 1110 次認同。

職業規劃指的並不僅僅是技能,還包括城市、學校、進修,林林總總的每一個抉擇。

霍老爺曾在舊文《失敗的人生只需走錯一步路》中提到,高考沒考好寧可選擇復讀也不要退而求其次填寫不情不願的志願;不要去西北,東北等沒落地區的院校就讀,哪怕這些地方有不錯的985。

不幸的是,山東德州農村出身的李文星並未得到這些指導。大三的時候,李文星聽說IT業賺錢多,想換到計算機行業。

然而,東北大學的雙學位或者輔修機制非常弱勢,轉專業申請僅限於大一下學期。這意味著李文星在學校內換個專業的機會,相比那些北上廣的開明學校要更加困難。

在這種情況下,李文星的換專業計劃一直拖到了大學畢業之後。他在著名的IT教育機構達內科技繳納不菲的學費進行了半年的職業培訓。

然而,在計算機行業已完成基礎知識累積,正在成為一門新晉傳統行業時,入行門檻也逐年提高,這個臨時抱佛腳的證書並不具備成為一塊敲門磚的資格。

選擇有時候大於努力。市場高度細分的今日,沿著坦途走都未必能到達羅馬,實現逆襲的機會更是微乎極微。因此,你出場時就必須拿出最強的一面應戰,一次失誤造成的將是多米諾式的崩塌。

三、危機感並非只有負面意義

在歷史上,除了戰亂與動蕩時期,階級固化都是社會的常態。如今的中國,上升通道固然沒有野蠻生長時代開放,但也不是完全鎖死,適當的焦慮會促使你不斷反觀自己,從而帶動執行力。

奧美集團董事長Shelly Lazarus在2016年哥大商學院畢業典禮上演講道:「人生有時要給自己一點恐懼和壓力,一旦扛過茫然的階段,就會進入加速期。」 二十多歲感到「中年危機」並不是一件壞事,但更重要的是,不要讓焦慮的情緒佔據你的全部生活。

我們必須承認的是,傳統行業的城堡已經落成,新型產業的壟斷也已成形,創業的門檻日高以至於90%的創業公司都以失敗告終。

或許在現世,我們能做的就只有像日本平成時代的年輕人一樣,努力讀書,好好表現,進入昭和時代建立的大公司為其工作。即便以後雄安新區來了,租購同權來了,能享受紅利的也只是少數人才,而非廣大人口。

最後,要記住,不管人生而千差萬別,時間對每一個人是平等的,也是你最寶貴的資產。時間是限量的,你所投入的無法追回。所以,不要浪費掉你的年輕時代,不管外語、閱讀、還是健身,建立一項持久而享受的興趣,不僅是對抗現世的惶恐,也增添解鎖其他屬性的可能。

時代波譎雲詭,人和不及天時,自己手裡有什麼牌,就盡量打好這副牌,羨慕別人一手的同花順沒有意義。

做好與焦慮相伴終生的準備,並把時間花在真正有價值的事上。

推薦閱讀:

血糖偏高的中年人,益吃什麼?不可吃什麼?怎樣調整可回復? - 已回答 - 天涯問答
人到中年,得失隨緣!
中年契機
到中年的女人
人到中年,得失隨緣,喜樂參半,何不淡然

TAG:現實 | 危機 | 中年 | 20歲 | 矯情 | 中年危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