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你對付感冒的方法或許是錯的
一說到生病,多數人第一個想到的都是「感冒」。普通感冒是生活中最常見的疾病,成年人平均每年要感冒 2 - 6 次。這裡說的是「普通感冒」,是不同於「流行性感冒」的,普通感冒以鼻塞、鼻涕、噴嚏、咽部不適等上呼吸道癥狀為主,而流感更多帶來全身酸軟和發熱,傳染性很強。下文提到的「感冒」均指普通感冒。
許多人都在跟感冒的鬥爭中總結出了自己的經驗,可是,這些方法真的都正確嗎?
感冒是多種病毒引起的,而抗生素(民間所謂的「消炎藥」)只能對抗細菌,無法抑制病毒。
很多年前,醫生認為病毒引起的感冒也常發展出一些細菌感染為主的併發症,如細菌性鼻竇炎,所以認為給感冒患者應用抗生素能對抗這些併發症。
後來的研究表明,不加區分地給感冒患者用抗生素,對病情毫無益處,也無法預防細菌感染,這樣做,反而是在濫用抗生素,其惡果是催生出對抗生素耐葯的強力細菌。
所以,普通感冒不應使用抗生素。
抗病毒方面,目前還沒有專門針對感冒類病毒的抗病毒藥物,各種傳統的抗病毒藥都起不到效果,而且副作用很大,也不應使用。
現在民間也有一種矯枉過正的觀點,認為感冒是病毒引起的,而且是自限性的(通常 5 - 7 天左右就會自行痊癒),所以完全不需要吃感冒藥。
這太過絕對。
感冒之所以是個問題,是因為它會帶來難受的癥狀,影響工作、學習和休息。在美國,每年有多達 25 億天的誤工,都是感冒引起的。即便只是減輕癥狀的「治標」,也很有幫助!
感冒藥主要有解熱鎮痛、縮血管、抗組胺、鎮咳等幾大類藥物,藥店常見的大多是幾種葯的復方製劑,如泰諾、康泰克、白加黑等。這些葯能顯著緩解鼻塞、流鼻涕、打噴嚏、咳嗽等感冒癥狀,而且副作用很小。癥狀減輕了,工作學習不受感冒影響了,明顯利大於弊,為什麼不吃呢?
當然,有少數感冒藥可能會帶來嗜睡、鎮靜的副作用,駕駛前要慎用,請仔細閱讀說明書。
明確地說,不應該「捂汗」。
「捂汗捂被子發汗後好得快」其實是一種錯覺。不捂被子一樣能好,時間上沒有明顯區別。而捂被子阻礙人體散熱,反而危害健康。發燒捂被子後的大量發汗也並不是捂被子的功勞,發汗只是人體體溫調節回歸正常後的一個自然結果。
此外,成年人普通感冒很少引起發熱,即便有也是短暫的低熱,如果真的是出現了高燒,那麼,很可能不是單純的普通感冒,而是流感或其他情況,那就不是捂不捂被子那麼簡單的了,需要更積極的治療,必要時就醫。
歐美國家很多老百姓都相信維生素 C 能預防和治療感冒。為此研究者也做了很多的相關試驗。2013 年,一項研究將此前的試驗綜合分析,發現每天規律服用較多的維生素 C 的人遭遇感冒痊癒得稍稍快些,但其實也就縮短 8%。
但是,維生素 C 對預防感冒一點幫助也沒有,患感冒後再吃維生素 C 也沒有任何效果。研究者也提醒說,目前的這些研究質量都不夠高,可信度有限。
姑且相信這些研究的結果是可靠的,那麼每天服用維生素 C 讓我們的抵抗力提高了那麼一點點,但僅僅也就是縮短那麼點感冒時間,得天天吃維生素 C 片。
反正,我是嫌麻煩的。
中國民間最常見的觀點是,雞是「發物」,所以感冒不能吃雞。為此我問了不同地區的人,都表示的確有這樣的說法。
然而奇怪的是,美國民間的說法卻截然相反——美國人認為,感冒喝雞湯才好得快,至於裡面的雞,當然一塊兒吃掉了,難不成還扔掉。
結果,還真有人去做了實驗,發現雞湯「也許真能管用」。
2000 年一項研究發現,雞湯對感冒患者產生了一定的抗炎作用,這或許能解釋為什麼感冒後喝雞湯會比較舒服。
當然,這只是一項實驗而已,還遠遠不到下結論的時候。不管感冒吃雞是好還是壞,其效果可能都不是那麼明顯。否則,中西方對於此事的看法就不該完全相反了。
兒童免疫系統不完善,感冒比成年人頻繁得多,病程也更長,並且容易出現發燒甚至高熱,也更容易發展為鼻竇炎、中耳炎、支氣管炎、肺炎等。嬰幼兒的感冒往往鼻咽部的癥狀不明顯,發熱、煩躁、食慾減退更顯著,更容易混淆。
此外,很多兒童傳染病的早期表現跟感冒是難以區分的,如手足口病、麻疹、腦膜炎等。
看到一些熊爸媽在生病的小孩身上胡亂實踐,是一件痛心疾首的事情。兒童並非縮小版的成年人,其生理差別跟成人是相當大的。像「捂汗」這件事,對成人來說都不提倡,對小孩就更是萬萬使不得,搞不好引起高熱驚厥,甚至影響生長發育。
感冒雖然學名叫「普通感冒」,卻並不普通,容易治好,但又防不勝防。
勤洗手,多鍛煉,增強免疫力,是預防的關鍵。對於小孩和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的感冒要多加註意,及時就醫,永遠是正確的選擇。
責任編輯:丁若水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com
推薦閱讀:
※教你如何對付真菌性皮膚病!
※分三類對付小人,一防二打三用,對症下藥!
※如何對付那些只想和你曖昧的人(周日 8.21)
※中醫告訴你:對付失眠和血壓高,做到這點就可以了
※女人該掌握八竅門對付氣憤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