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治療6個方面,你get了嗎?

醫脈通導讀

急性胰腺炎,即使是急性重症胰腺炎應儘可能採取內科及內鏡治療。臨床試驗表明,重症急性胰腺炎時經歷大的手術創傷將加重全身炎症反應,增加死亡率。

治療目標:尋找並去除病因,控制炎症,防止重症,避免複發。

一、基本處理

1.動態觀測與評估

一般可給予鼻導管、面罩給氧。觀察內容包括血、尿、凝血常規測定,糞便隱血、腎功能、肝功能測定,血糖、血鈣測定,心電監護,血壓監測,血氣分析,血清電解質測定,胸部X線攝片,中心靜脈壓測定等。動態觀察腹部體征和腸鳴音改變。記錄24h尿量及出入量變化。上述指標可根據患者具體病情做相應選擇,根據APACHEII評分、Ranson評分、BISAP評分等指標判斷AP的嚴重程度及預後。SAP病情危重時,應入ICU治療。

2.液體復甦

急性胰腺炎病初,大量炎症介質釋放,血管擴張及炎性滲出導致循環血容量降低,進而組織器官灌注不足,組織缺氧。液體復甦旨在迅速糾正組織缺氧,是維持血容量及水、電解質平衡的重要措施,是急性胰腺炎病程最初24小時的關鍵治療。不能有效液體復甦是急性胰腺炎加重的常見原因之一,但最基礎的補液措施卻缺乏較充分的臨床研究。由於炎症反應的差異,病初24小時內需要個體化考慮補液量。如心功能允許,在最初24小時靜脈補液可達200~250ml/h,或使尿量維持在0.5ml/(kg·h)。對於老齡患者,補液速度過快,易出現急性肺水腫和低滲性腦病,而此時血容量不足可能仍未糾正,所以應採用輸液泵勻速輸液。非積極補液(約3.5L/d)可能較恰當。補液中應注意補充白蛋白、血漿或血漿替代品,晶膠比例宜根據患者擴容的需求決定;近年晶體補充比較推薦適當使用乳酸林格液,這有益於糾正酸中毒及電解質紊亂;補液中應注意補充多種維生素。

3.胃腸功能維護

病初禁食,有助於緩解腹痛、腹脹,減少胰液分泌;腹脹,嘔吐明顯者,可給予胃腸減壓;質子泵抑製劑預防上消化道出血。在患者腹痛減輕或消失、腹脹減輕或消失、腸道動力恢復或部分恢復時可以考慮開放飲食,開始以糖類為主,逐步過渡到低脂飲食,不以血清澱粉酶活性高低作為開放飲食的必要條件。

4.止痛治療

疼痛劇烈時考慮鎮痛治療。在嚴密觀察病情下,可肌肉注射鹽酸哌替啶(杜冷丁)25~100mg。不推薦應用嗎啡或膽鹼能受體拮抗劑,如阿托品、654-2等,因前者會收縮Oddi括約肌,後者則會誘發或加重腸麻痹。

二、抗炎治療

生長抑素(SST)主要由胃腸道內分泌細胞及神經末梢釋放,是一種多功能免疫-神經-體液調節肽。在目前尚不能實時監測循環SST水平時,對MAP患者,起病後立即靜脈滴注SST 250ug/h,奧曲肽25ug×3天。對於MSAP及SAP,則應在病初給予靜脈滴注SST 500ug/h/奧曲肽50ug×3天,SST 250ug/h奧曲肽25ug×天;奧曲肽100ug皮下注射,每天3次×3天。這個劑量降低方案可使血SST水平接近正常,有助於機體炎症與抗炎之間趨於平衡。臨床隨機對照研究表明,早期、足量替代性補充這一抗炎多肽可使SAP發生率降低23%,胰腺局部併發症降低15%,SAP患者也因此明顯獲益。

H2受體拮抗劑或質子泵抑製劑:可通過抑制胃酸分泌而間接抑制胰腺分泌,還可以預防應激性潰瘍的發生。可選用法莫替丁20~40mg,或奧美拉唑40-80mg加入液體中靜滴,或靜脈注射,1~2次/d。

三、蛋白酶抑製劑應用

蛋白酶抑製劑(烏司他丁、加貝酯、抑肽酶)能夠廣泛抑制與AP發展有關胰蛋白酶、彈性蛋白酶、磷脂酶A等的釋放和活性,還可穩定溶酶體膜,改善胰腺微循環,減少AP併發症,主張早期足量應用。

1.烏司他丁(ulinastatin):10萬U加入補液500mL內靜滴,1~2h內滴完,1~3次/d。②加貝酯(FOY,gabexate):僅供靜脈滴注。每次100mg加入250mL補液內,治療開始頭3d每8h 1次,癥狀減輕後改為每日1次,療程7~10d。滴速為1mg/(kg·h),不宜>2.5mg/(kg·h)。需注意有對多種藥物過敏者、孕婦及兒童禁用,給葯中,一旦發生過敏現象應及時停葯並對症治療。

2.抑肽酶(aprotinin):每日用量10萬~20萬U,分2次溶入葡萄糖液靜滴,療程1周。

四、預防和抗感染

1.儘早恢復腸功能

在MSAP及SAP病程最初72小時內,適當的導瀉有助於腸蠕動恢復,降低腸道細菌負荷,在腸黏膜屏障損傷的情況下,有望減輕門靜脈的菌血症,避免後期壞死胰腺炎的感染。導瀉可用芒硝、硫酸鎂等分次口服,保持大便1~2次/日即可,導瀉劑不宜過度使用。在腸蠕動恢復期間,同時口服諾氟沙星等抗生素3~4天,繼之口服益生菌,也有助於減少胰腺感染、修復腸黏膜屏障及降低死亡率。

2. 早期腸內營養

MASP及SAP時,修復受損的腸黏膜屏障需要早期腸內營養,它能顯著下調AP患者死亡率、感染率和MODS發生率。進食時機與腸道炎症控制程度有關,一般在沒有嘔吐、腸道通常時,即可考慮。腸道功能恢復順利時,MAP患者可在病程的3~4天開始試餐,SAP患者一般需要治療6~7天左右,從少量碳水化合物開始試餐。經口攝入預消化的營養劑,多數患者依從性好。可從口服5%葡萄糖鹽水開始,逐漸給予易消化的穀類食物及預消化的要素營養劑,逐步恢復正常進食。

3.預防性全身使用抗生素

輕症胰腺炎不需使用抗生素預防胰腺感染。當在病程的第1周確定胰腺壞死超過1/3時,即使沒有感染證據,推薦使用亞胺培南或美羅培南7~10天,有助於減少壞死的胰腺繼發感染。雖然三代頭孢菌素、氟喹諾酮類及甲硝唑可以穿透血胰屏障,但這些藥物預防胰腺感染的成功率低於亞胺培南或美羅培南,因此不宜作為首選。

4.避免早期手術

早期清理胰腺壞死的手術將增加死亡率,應避免。如果胰腺局部併發症沒有感染證據、沒有導致消化道梗阻,儘可能通過器官支持、抗炎等藥物治療,使炎性滲出逐漸自行吸收,胰管內瘺自行修復。過早的微創引流及手術干預,將增加感染機會。

5.胰腺感染用藥

首選亞胺培南或美羅培南,抗菌感染治療一般需要2周左右,療程中可降階梯使用頭孢類聯合抗厭氧菌的甲硝唑或喹諾酮類。如疑有真菌感染,可經驗性應用抗真菌葯。

五、膽源性胰腺炎的內鏡治療

對於懷疑已經證實的膽源性AP患者,如果符合重症指標和(或)有膽管炎、黃疸、膽總管擴張,或最初判斷是MAP但在治療中病情惡化者,應行鼻膽管引流或內鏡下十二指腸乳頭括約肌切開術(EST)。

膽源性SAP發病的48~72h內為行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ERCP)最佳時機,而膽源性MAP於住院期間均可行ERCP治療。在膽源性AP恢復後應該儘早行膽囊切除術,以防再次發生AP。

六、併發症處理

1.胰腺和胰周壞死組織繼發感染、胰腺膿腫

通常發生在AP病程的2周後,少部分患者可在發病後1周即出現明顯的感染表現。繼發感染的臨床表現有:①體溫>38.5℃。②腹膜炎體征明顯,腹膜刺激征範圍超過腹部兩個象限;若腹膜後間隙有感染,可表現為腰部明顯壓痛,甚至可出現腰部豐滿、皮膚髮紅或凹陷性水腫。③高度懷疑胰腺感染而證據不足時,可在CT引導下行胰腺或胰周穿刺,抽取物塗片查細菌或培養,若為陽性則有診斷價值。在充分抗生素治療後,膿腫不能吸收,可行腹腔引流或灌洗,如果仍不能控制感染,應施行壞死組織清除和引流手術。

2.出現需手術處理的併發症

胰腺周圍的血管常常因胰酶的「自體消化」作用,或感染壞死組織的腐蝕而致出血,有時出血量很大,危及患者生命。一旦發生大出血,應刻不容緩地施行手術止血,以挽救患者生命。此外,腸瘺也是常見併發症。這種併發症必將帶來腹腔內的嚴重感染和全身中毒,應及時發現,儘早手術。SAP導致的腹腔間隔室綜合征,多數可通過對因、抗炎、器官支持治療等逐漸緩解,極少患者需要開腹減壓手術。

3.胰腺假性囊腫

小於4cm的囊腫幾乎均可自行吸收。大於6cm者或多發囊腫則自行吸收的機會較小,在觀察6~8個月後,若無縮小和吸收的趨勢,會出現:①囊腫導致消化道梗阻;②伴有感染,可考慮引流,其方式包括經皮穿刺引流、內鏡引流、外科引流。

參考文獻

1.急性胰腺炎的分級、診斷與治療,中華急診醫學雜誌,2014,23(10):1079-1082

2.急性胰腺炎的診斷.中華消化雜誌.2013,33(11):730-731.

3.急性胰腺炎診治指南(2014)

4.胃腸病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版)

推薦閱讀:

內服外敷治療「癌中之王」(胰腺癌)
得了癌中之王,只有20%有機會救治 | 胰腺癌陣地戰(上)
胰腺與糖尿病
健康之路20160618沈柏用: 胰腺癌陣地戰(上)
健康之路20160618胰腺癌陣地戰(上)

TAG:治療 | 胰腺炎 | 胰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