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人類畫猴的時候,其實是在畫自己

人類畫猴的時候,其實是在畫自己

2016-02-05 北青藝評2評

猿猴和人類親緣關係最近,智力水平、行為舉止等也與人類極為相似,因此他們的嬉戲、攀爬、追逐、打鬧等一舉一動都受人們關注。在中國藝術史上,「猴文化」在佛教文化、禪宗文化、宮廷文化和民間文化中皆有體現,從最初出土於河北平山的戰國十五連盞銅燈上出現的群猴相戲於樹的形象,到今天動漫影片中的孫大聖,幾千年來,人們都表達著對於「猴」這一物種的喜愛。

1

早在戰國時期,猴的形象就出現在日常用具如銅燈、帶鉤中,用於裝飾。最早出現於繪畫中的猴形象,應追溯到佛教壁畫,現存於新疆庫車克孜爾洞窟的壁畫中,有很多猴王本生故事的情節。例如第38窟中獼猴王捨身救群猴脫險的故事:獼猴王在帶領群猴潛入國王花園偷食果實時被發現,被追捕時逃至懸崖邊,情急之下猴王以身當橋,橫鋪在兩岸間,供群猴脫逃,自己卻因體力不支而摔下懸崖。壁畫以菱格畫的形式表現了這一驚心動魄的場景,將猴王捨身之壯烈與群猴逃跑時驚慌失措的緊張感表現得極為生動,這算得上是最早關於猴形象在繪畫中的表現。

2

北宋出現了一位以猿猴畫而著稱的代表畫家:易元吉。易元吉,字慶之,湖南長沙人,生活於北宋宋仁宗、宋英宗時期。他自幼聰穎好學,原以畫花鳥蔬果為主,後來看到了花鳥大家趙昌的作品,被深深折服,感嘆道:「世未乏人,要須擺脫舊習,超軼古人之所未到,方可成名家。」因此他改而專攻前人未涉及的題材來,開始專攻猿猴畫。他走訪名山大川探訪觀察猴、鹿等野生山禽,窮年累月勤勉研習,因而他筆下的猴形象逼真靈動,在猿猴題材繪畫中無人能及。

現存於台北故宮博物院的《猴貓圖》是易元吉流傳度最廣的作品,畫上有趙孟頫題跋:「二狸奴方雛。一為孫供奉攜挾。一為怖畏之態。畫手能狀物之情如是……」畫面右側有一隻被繩子拴著的獼猴,懷中挾持著一隻小虎斑貓,結伴而過的另一隻虎斑貓受到驚嚇,落荒而逃,後背拱起,邊走邊回頭張望。被拴住的獼猴懷中挾持著驚恐警覺的虎斑貓露出洋洋得意之態,易元吉將獼猴皮毛的蓬鬆通過高超的手法表現得淋漓盡致,並且將獼猴機智得意的神情與小貓的憨態可掬傳達得細緻入微。

易元吉《猴貓圖》

猴與貓分別是「侯」、「耄」的諧音字,有封侯長壽之寓意,因此這一題材的繪畫是宮廷藝術中的常見吉祥題材。易元吉還有很多以猴為題材的繪畫作品,在《宣和畫譜》中,有著錄北宋末年宮廷御府收藏有易元吉的作品245件,其中有關猿猴的作品40件。在易元吉之前,猴之形象尤其是在六朝至唐宋的文學作品中都擔當著文人抒發失意愁緒的寄託,但易元吉將其自身化入猿猴的世界,體悟猿猴的情感悲歡,以畫家個體去體察形象的內在,達到猿猴這一藝術角色在繪畫中的有力轉換,為中國美術史上的一大創舉。

3

南宋的畫僧法常也擅畫猿猴,《松猿圖》便是他頗具特點的作品,《松猿圖》與《鶴圖》、《觀音圖》一併為三聯立軸,現都藏於日本京都大德寺。《松猿圖》中可以看出法常用蒼勁老辣的筆法畫出松樹粗糙的質感和疏簡荒寒的意境,松樹上大猿猴懷抱著小猿猴坐在樹杈間,筆墨簡淡,格調靜穆素雅,兩隻黑黝黝、毛茸茸的猿猴出現在山谷間清幽超然的環境中,有極強的禪宗意味。在禪宗思想中往往將猿定義為妄心的象徵,又加之法常僧人的獨特身份,使筆下的猿猴增添了幾分禪門意趣。

法常《松猿圖》

4

到了明清以後,以猴為形象的作品開始逐漸增多,「猴」與「侯」是諧音,因此很多作品借諧音來寓意,例如將猴子、蜜蜂和馬畫在一起,取「馬上封侯」之意。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清代畫家沈銓的《蜂猴圖》,將猴與蜂畫在山澗清泉之中,便取此義。還有畫一隻猴子背著另一隻幼猴,為「輩輩封侯」;畫一隻猴子身後背著五隻幼猴,取意「五子登科猴」。

沈銓的《蜂猴圖》

這樣寄託著美好寓意的畫作不僅出現在宮廷繪畫,並且大量出現在民間年畫中。《齊民要術》中有「常系獼猴於馬坊, 令馬不畏避惡, 消百病也」,此處與《西遊記》中孫悟空被敕封弼馬溫有聯繫,「弼馬溫」諧音「避馬瘟」,因此百姓將猿猴的形象置於馬廄或拴馬樁上,有保護牲畜免受瘟病之災的心理。山西、陝西、內蒙古等地農村的炕頭上都雕有石猴,意為保護小孩子的「護娃猴」,以及雕刻的石猴意為「好時候」,在民間雕刻作品中常有出現。除此之外,河北武強清代年畫中有猴、鹿、蜂、鳳這四種動物同時出現的場景,諧音「爵祿封侯」。 此外還有「封侯掛印」、「 白猿獻壽」等美好吉利的象徵含義。

5

在民國之後,不少畫家也喜愛猿猴題材,張大千不僅自己養猿猴,還收藏很多易元吉的作品,他自己有幅工筆重彩的猿猴題材作品為《榭樹雙猿圖》;受日本畫風影響的嶺南畫派畫家高奇峰,兼中西畫法,以水墨渲染描繪猿猴形象;畫家齊白石筆下的猴頗具人之靈性,在筆墨中也增加了不少風趣詼諧的色彩。另外,還有趙少昂、劉奎齡、劉繼卣等,均有表現過猴子題材的畫作。

張大千《榭樹雙猿圖》

「猴」的形象演化到當代,已經被萬千觀眾所熟知,從1941年的動畫片《鐵扇公主》中在銀幕上第一次出現孫悟空的形象,到1960年《三打白骨精》中六齡童扮演的孫悟空,再到家喻戶曉的86版電視劇《西遊記》中六小齡童扮演的美猴王孫悟空,這些」猴「的形象已經成為老百姓心中的藝術經典。2015年上映的《大聖歸來》,更是一部集美術、動畫、視聽於一體的創作巨制。

現代高科技媒材的發展,對於猴的形象也有了更多闡釋的角度,對比中國繪畫傳統水墨中各種猴子的形象,當下銀幕上的「大聖」似乎更是東方符號的提煉與再現。

劉繼卣筆下的孫悟空

事實上,畫家們對於猴的描繪和表現,更多的是對於人類自身的關照,不管傳統水墨中安置於山水之間、戴月叢林中的猿猴,抑或是當今影像藝術中活靈活現的王者,猴形象的描寫早不是單純的對於一個物種的表達,而是對人類本身生存狀態的刻畫。或是個人抱負的寄託,或是對於某種精神的追尋,或是壓制在山下五百年後掙脫山石禁閉,重新抖擻精神的堅韌,兼具佛的智慧與人的溫情。人們對猴子的形象寄予了太多的含義,是因為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著一隻猴子,一位大聖,有天性中的賴皮任性,有放肆不羈種種惡意,亦有溫厚的依賴和忠誠的追隨,背負愛、正義和夢想。

大聖,也是我們每一個人。

馮唐

馮唐:我對這個世界的寬容度和審美能力很失望

太子妃

網劇《太子妃升職記》為什麼那麼紅?

傳統

鄭培凱:你可以不喜歡傳統,但不可無知

黑鏡

戴錦華:我們都被「黑鏡子」劫持了

男神

一月,兩位男神離開了我們

-END-

點擊展開全文
推薦閱讀:

看手相自己學6(圖文並茂) >>
接納自己的祈禱文
手相紋路會自己發生變化嗎?
怎麼做出自己與自己的合影
正星唐卡篇 | 如何選擇自己的守護神?

TAG:人類 | 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