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欺負,請教會他強大
幼兒園家園共育
家校溝通的橋樑
有位媽媽現在有個非常擔憂的問題。她的兒子4歲了,性格很開朗,人也非常善良,看見小朋友就想一起玩兒。但是,在玩的過程中,只要有矛盾發生,她兒子總是「最受傷」的那一個。
「我兒子不會打人,別人推他、打他,他不打回去也不會躲,就知道哭。」
這位媽媽看到幾次這樣的情況,每一次心裡都像針扎一樣疼。後來她乾脆不叫孩子和那群小朋友一起玩兒,雖然孩子總是想和他們玩兒。
然而,她又感覺阻止孩子和小朋友玩兒對孩子的發展不好,所以最後又動搖了,孩子又加入了那個「團隊」。
但是昨天她的兒子又因為被小朋友打哭了,她終於控制不住訓斥了孩子一頓。
「你怎麼那麼笨,別人打你,你也打他啊!」
訓斥了孩子後,這位媽媽心理很複雜,她說:「我感覺自己怎麼做都不對,但是真的不想他總是被欺負。」
這種情況,父母先要搞清楚狀況,不能把錯誤全推到別的孩子身上,要告訴孩子他自己要負什麼責任,不能總是強調孩子委屈,給孩子一種「自己是受氣包」的印象;
另外,要教育孩子自我保護,如果真的是對方無理,要據理力爭、反抗甚至適當躲避;重要的是,父母要鼓勵孩子多和小朋友接觸,在相處中建立人際交往的信心。
你以為的「欺負」是孩子以為的嗎?
疼愛孩子是每個爸爸媽媽的本能,如果自己的孩子被同伴欺負,無論事情大小,為人父母的都會痛心。然而,對孩子來說,對「被欺負」這件事和成人的理解並不一樣。
小朋友之間的拉拉扯扯、磕磕碰碰對於孩子就是過眼雲煙,身體上的疼痛還沒消退,心理上已經淡忘。但是有的「被欺負」卻可能會讓他們長久無法釋懷,對自己形成某些消極的自我概念和自我認知,甚至影響到心理的健康發展。
如果孩子真的「被欺負」了……
首先父母要先冷靜,不能因為激動,把事情弄得更糟。比如,很多「被欺負」的孩子向父母求助時,他們的爸爸媽媽會不假思索地說出這樣的話。
01
「你怎麼不早說!」
「我不是說過不要和他一起玩嗎!」
這樣的語言,是對孩子的怪罪,讓本身無助的孩子又多一層自責。
02
「你打回去啊!」
「走,去找他們算賬!」
家長暴跳如雷地推搡孩子打回去或者找小朋友算賬,這隻能讓孩子在集體里的處境更艱難。
03
「堅強一點。」
「自己的事情要自己處理。」
忽略孩子的感受,只是籠統地回應,讓本已受傷的孩子失去心靈的依靠。
父母們類似於以上「隨意」的語言,不但對孩子沒有任何幫助,反而讓孩子學會了退縮與不信任,失去了學習如何與他人相處的好機會。
那麼父母應該怎麼做呢?
孩子被欺負,說到底是孩子與人打交道時出現了問題,父母不妨藉此機會和孩子分析一下被欺負的原因,引導孩子正確的對待自己與他人的關係。
01
如果實在是別的孩子太霸道,自己的孩子個性又比較溫柔,尤其是「針對」自己孩子的欺負,父母一定要有強硬的態度,告訴孩子要反擊,不能一味忍讓。
爸爸可以扮演霸道的孩子「欺負」溫柔的媽媽,媽媽在語言上、甚至肢體進行反擊。讓孩子知道被欺負是可以「吵回去」「打回去」的。
02
如果是自己的孩子不太會交朋友,比如孩子的本意是想和小朋友們玩,卻因為毛手毛腳與他們發生摩擦,這時候父母可以告訴孩子「碰到了別人要說對不起」,「著急的時候也不能推小朋友」……如果別人要動手,可以直接說:「我是來和你交朋友的,如果你打我,我就不再和你交朋友。」
03
如果經過了解,發現自己的孩子被欺負有自身的責任,父母應該及時讓孩子認識到這個問題,避免孩子以後又因為同樣的情況「被欺負」。
比如,有的孩子喜歡打斷別人說話,或者是不徵得同意拿別人的東西。父母應該告訴孩子這是不對的,和朋友在一起必須尊重朋友才能被朋友尊重。
孩子被欺負卻不願告訴你怎麼辦?
然而,很多父母說現在再知道這些道理是不是有些晚了?因為以前沒有經驗,孩子被欺負了,自己可能處理得不合適。現在孩子再被欺負時,即使很痛苦也不願意告訴爸爸媽媽了。
也有的父母說,以前忽略了孩子的心理感受,現在孩子明明被欺負了,自己怎麼問孩子都回答「沒事」,真是干著急沒辦法。
如果失落傷心的孩子有心事不告訴父母,父母就要意識到親子溝通不順暢了。這時候父母要建立孩子對自己的信任感,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是支持自己的,是可以為自己解決問題的。
01
要多觀察孩子,如果本來活潑的孩子忽然沉默不安。父母應該主動一點,問問孩子:「是不是有什麼不舒服的事情?」「是不是和小朋友發生不開心的事了?」「是不是老師說什麼了?」等等。
問孩子問題要根據孩子的情況,問得具體一點,孩子不談可再等時機,不要反覆追問。
02
如果孩子情緒激動不能清楚地說出事情經過,或者吞吞吐吐沒有準備好怎麼說,父母也不必著急,可以告訴爸爸媽媽一直都在,他可以隨時來傾訴。
這個時候父母千萬不要著急,要為下次談話做一個良好的鋪墊。
03
多聽聽孩子的意見,如果父母覺得事情需要老師的介入,也要經過孩子的允許,或者問一下孩子:「你希望爸爸媽媽和老師說些什麼?」
讓孩子有知情權,也讓孩子知道尋求幫助的關鍵在哪裡。
教育方式與孩子被欺負有關嗎?
如果孩子常常被欺負,父母要多反思一下自身了,是不是教養方式出了問題呢?
據研究,就現代年輕家庭來說,家庭環境和家庭成員關係已經不再是孩子在外被欺負相關性最高的因素,而父母期待過高或者壓抑孩子個性,則成了造成孩子被欺負的主要原因。
父母對孩子要求太高,處處把孩子和某某人比較。這樣孩子的個性會被壓抑,長久下去就形成了低自尊、不自信的性格,和人交往時自然而然地處於「被欺負」的位置。
有的孩子很努力也有優秀,但是總是得不到父母的認可,甚至常常聽到:「你看看誰誰多厲害,你這點本事算什麼!」的斥責。這樣的孩子在集體中很難對自己有個定位,常常覺得自己處處不如別人,被排擠、被欺負的情況就會發生。
有的爸爸媽媽為了省心,總是要求孩子懂事聽話。孩子吃飯不老實、吃不完會批評他不懂事,孩子挑選東西不合家長的心意也會批評不懂事……
還有的父母本意是誇獎孩子,卻無意給孩子不當的心理暗示。比如常常在親戚朋友面前說:「我女兒最老實了,從來不要這要那。」「我兒子很懂事,很聽話。」孩子會認為這是父母和大人對自己的期待,所以會迎合、會討好。長期地迎合外界會失去了自己,失去了對外界的抗爭能力,遇到被欺負的情況也就多了。
孩子被欺負,國外父母什麼態度?
讓我們順便看看其他國家父是怎麼處理「孩子被欺負」的吧。
01
瑞典的父母壓根不管
在瑞典,孩子受了欺負,父母既不去找老師,也不去找欺負人的孩子父母。
在這裡,受欺負是無能的表現。對於孩子之間的互相欺負,成人是不管的,這叫鼓勵競爭。
這就是和我們中國文化在觀念上的差異。
02
德國父母重寬容和反面教育
德國父母認為,報復不能解決問題,寬容待人是善良品質。在對孩子進行善良教育的同時,德國人還非常注重反面教育的作用。
對於校園裡的小霸王,校方的反對態度非常鮮明,2次記過仍悔改的小霸王,校方即果斷地予以開除,然後再由不良少年管教部門進行調教。
03
美國的爸爸主動認識孩子的朋友
如果孩子被欺負,美國父母會主張把事情告訴老師,但是會讓孩子決定是父母去告訴還是自己去。
另外美國爸爸會主動認識孩子的朋友,並會明確告訴孩子:只要你受欺負,爸爸是一定站在你這邊的。力量強大的爸爸會讓孩子感到自信。
04
日本父母只圍觀
日本的孩子受欺負,即使父母看見了也不會去阻止,他們認為這是孩子的社會性行為,大人的太早介入,讓孩子失去自己處理衝突的機會。
兩個孩子打架,他們只是站在一旁看,不幫忙也不阻止,除非孩子出現了危及安全的行為,大人才會喝令孩子們停止下來。
一個應對孩子被欺負的案例
愛歆是個身材瘦小的小女孩,她告訴媽媽她很害怕班裡長得又高又胖的男同學彬彬。愛歆媽媽問女兒為什麼怕他,女兒說他總是不讓自己玩玩具。
「她不讓你玩,你怎麼做的。」
「我就站在一邊等他玩好再玩,因為他叫我站著不準動。」
「你如果動了呢?」
「我動一下他就打我一下。」
愛歆的媽媽聽到這裡,想像著自己的女兒「罰站」一樣站著,連動一下都挨打,非常心疼!真想去找那個彬彬,教訓他一頓。
但是她又覺得自己介入不能解決問題,當務之急是教會女兒保護自己、爭取自己的權益。所以,她決定教女兒「吵架」。
於是,愛歆媽媽開始和愛歆練習這幾句話。
「你不能這樣命令我。」
「我不!你這樣是不對的。」
「不許打我。」
「放手,不然我也打你。」
除了和愛歆大聲「對吵」,她還教愛歆「吵架」的時候用手推開對方,用眼睛瞪對方,對方不聽要及時跑開。
愛歆媽媽告訴女兒:「你雖然個子小,但是你有聰明的頭腦,別人對你不友善,你要想辦法保護自己。」
愛歆媽媽和女兒練習吵架以後,女兒就沒有再提過彬彬「罰站」自己的事情,她告訴媽媽:「彬彬又叫我站著不許動,我說他不能命令我,他就要打我,我就推開他跑了。」
愛歆媽媽從女兒的話中感覺女兒有了處理衝突的能力,但還是決定改天去小區里測試一下。
小區里有很多小朋友,他們喜歡一起玩過家家,女兒抱怨過很多次:「每次過家家都叫我感冒給我打針,我也想當醫生。」
愛歆媽媽針對此事反覆告訴愛歆:「如果過家家你不想當病號,就大聲告訴他們,如果他們不同意,你告訴他們你不再和他們玩過家家。」
「那他們就不和我玩了怎麼辦?」
「不會的,你只是表達自己的要求,而且你的要求是合理的。」
這一天,小朋友們見面後又玩起打針遊戲,當然還是愛歆當病號,小朋友們按住她要給她打針。
愛歆搖頭說:「這次我當醫生吧。」
其他小朋友不同意,非要給她打針。
愛歆學著媽媽的樣子,皺著眉頭大聲說:「我不喜歡總是感冒,我也想當醫生。如果你們總是叫我感冒,我就不和你們玩遊戲了。」
說完,愛歆走出人群和小朋友們對峙起來,經過一番討論,最終他們決定大家輪流當病號。而且當天,愛歆順利當上了醫生。
愛歆媽媽說,自從教會女兒「吵架」後,女兒很少再抱怨了。還說幸虧當初自己沒有去「為女兒出頭」,因為小朋友們並不是有意欺負誰,只是還沒有學會換位思考和尊重別人。教孩子一些小方法讓孩子去爭取尊重才是真正的保護孩子。
愛歆媽媽應對孩子「被欺負」的技巧你get到了嗎?
孩子在成長,社會化程度也越來越高,與他人的衝突和矛盾是不可避免,所以如果孩子「被欺負」,父母要認識到這是正常的事兒,也是必然會發生的事兒,不必過於擔心。關鍵是,父母再「千叮嚀萬囑咐」,效果也比不上孩子「自己心裡有數」。在這個過程中教會孩子獨立解決問題,重新審視自己的教育方式才重要。
換個角度看,孩子被欺負不全是壞事,正好是他學習勇氣和拒絕的好機會,有了這一課,孩子的內心就會早一天變得強大。
推薦閱讀:
※最強大的15個Bit Torrents下載資源網站 網上讀書園地論壇 免費學術資源站
※隔代遺傳太強大,郭晶晶四歲兒子長得和曾祖父霍英東越來越像了!
※沒有中國,我們無法強大!剛剛,這國首相大讚中國仗義!
※吳京背後的女人,雖然不會武功,但比誰都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