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古迹探秘】「舉重若輕」的安岳圓覺洞

有人曾問我,到安岳縣不打算買幾斤檸檬。直到那時我才知道安岳號稱「檸檬之鄉」,是國內最大的檸檬種植地。在縣城住下後,飯後散步路過文化長廊,上面寫東漢時有位叫許黃玉的安岳女子,遠嫁韓半島成為金官伽倻的王后,壽一百五十七歲。這位許老太還親傳四川泡菜的技巧,發展到現在就是韓國辣白菜。

更多細節不贅,把神話用一種嚴肅的筆調寫成認真歷史,可說是極負責的搞笑。這種事情只有學富五車、熟讀經史的老幹部想得出來,掛塊「某某故里」的牌子,就怕別人說家鄉沒出過名人、沒文化底蘊。

實際上,安岳根本沒必要把民間故事拿出來當正經,只憑一樣,就很了不得,那就是安岳的石窟造像。四川可說是石窟造像最多的省,除了聞名全國的樂山彌勒大佛以外,省內大部分縣市都有或大或小的窟龕。

至於安岳,全縣石窟造像至少兩百處,差不多村村有造像,大部分開鑿於唐宋時期,不僅如此,安岳和重慶市大足區,為中國石窟造像划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安岳石窟造像之多,若想逛遍至少得三五個月,即便揀其中規模大最精美地認真看,十幾天也是要的。我待不了那麼多天,包括幾處極好的石窟都沒來得及去,當時想到的,就是再來安岳總有新東西可看。

圓覺洞在市區東南雲居山,始鑿於唐代,大部分窟龕是前蜀、後蜀及北宋時期開鑿,稱「圓覺洞」,得名於整個石窟造像群中的一個洞窟。該窟開鑿於北宋慶曆四年(1044年),依據《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表現的是十二圓覺菩薩問法的情景。比雲居山圓覺洞稍晚,安岳縣另有一處類似的圓覺洞,但兩壁雕鑿有「善財五十三參」,出自《大方廣佛華嚴經》,故稱「華嚴洞」。

圓覺洞

南宋時,於重慶大足寶頂山,又開鑿一窟「圓覺洞」,雕刻技藝更顯純熟,構思亦從靜態化為動態,美術成就又在安岳之上。不過,兩地石窟造像,基本上是同一批工匠或其子孫開鑿,題材、風格均很接近或有承繼關係。

雖得名於「圓覺洞」,但吸引眼球的卻是旁邊三龕大像,開鑿於十一世紀末至十二世紀初,都是北宋時期作品。中間一龕為釋迦牟尼大像,左手托金波羅花果,右手持法印,側身頷首似俯視芸芸眾生,正與佛右手龕壁之頭陀目光相接,這正是「拈花微笑」。據說,靈山法會上,大梵天王奉獻金波羅花,請佛說法,佛陀拈花,不發一言,惟摩訶迦葉尊者心領微笑,佛陀遂將正法眼藏、微妙法門託付大迦葉。

拈花微笑

不了解佛教或禪宗也沒多大關係。從美的角度,我個人很喜歡這龕造像。也許是見慣了或站或坐、姿勢端正的,而這龕造像,佛陀一側身,立刻覺得整個構圖變得生動,加之細緻入微的面目表情,形體比例又很適當,真是極高明的手段,將不可言說的美傳達出來。

拈花微笑

此龕造像兩邊各有一窟觀音大像,左邊一窟,稱為「蓮花手觀音」;右邊緊鄰圓覺洞的一窟,稱為「凈瓶觀音」。這兩窟造像,我個人覺得人物塑造稍遜釋迦牟尼大像,更像是工匠在炫技,展示自己「舉重若輕」的雕塑能力。

蓮花手觀音

蓮花手觀音,雙手交於腹前,持長柄蓮花蕾;凈瓶觀音,左手提寶瓶,右手上曲持楊柳枝。我說「重」,是指蓮花蕾、寶瓶都極沉重,全以石頭雕刻,下部懸空,怎麼想都有好幾百斤。但是,已經九百年了,這兩樣持物卻未真的墜下脫落,仍然穩穩噹噹的拿在菩薩手裡,此為「輕」。類似技藝,還可以在重慶大足寶頂山華嚴三聖龕見到,文殊、普賢菩薩手中之塔亦有千斤,也是八百年懸空不墮。

蓮花手觀音

凈瓶觀音

凈瓶觀音·瓔珞

對現代仍相信相關言論的人來說,「十殿閻羅」是必須敬怕的。因為活著的時候,稍不小心就會墮落到被十殿閻羅統治的世界。這種觀念,在民間的佛教及道教都存在,閻羅,閻魔羅天,源出印度,但十殿閻羅則是在中國民間,由佛、道迷信混合產生。這種本土地獄,大概可以追溯到晚唐,最初流行地就是四川。

圓覺洞「十王變龕」開鑿於後蜀國(五代十國之一),是目前已知的國內最早一窟「十王變」或「地獄變」。以《佛說十王經》為題材創作。可能是這一題材的草創階段,只具備地藏王菩薩、十殿閻羅、業鏡等同題材作品的一些基本要素,還不像後來重慶大足寶頂山的「十王變」,更多血漿鏡頭頗有點少兒不宜的意思。

十王變

十王變-業鏡(青提夫人殺牲)

古代工匠其實蠻辛苦。無論創作了怎樣的恢弘巨制,在世的時候待遇都很糟糕,極少能在作品上留下名字。但僱傭他們的人就不一樣了,距「十王變」不遠,有一高浮雕官員像,根據題記可以稱「聶公(聶真)龕」,開鑿於後蜀廣政四年(941年)。聶真是後蜀官員,現在一般認為與聶公龕同時的幾個窟都是由他出資建造。也就是造像功德主,即工程甲方。

對大多數人來講,聶公龕的意義只有一個,以後再看與五代十國時期有關的電影電視劇,可以加入找茬戰隊,輕鬆發現與史實不符的地方。聶公龕只有浮雕立像一軀,即聶真,聶真頭戴朝天襆頭,身著圓領大袖袍服,腰懸金魚袋,這就是後蜀國官員的標準形象,話說回來,歷史劇符合「歷史」應該是劇組的責任,觀眾還是娛樂下自己比較好,沒必要較真。

聶公龕

除了佛教系統造像,以及不很純正的佛教造像例如「十王變」,圓覺洞還有幾窟道教系統造像和不很純正的道教造像(佛道同龕),其中一窟「元始天尊龕」,據窟龕右壁題記,可以確知完成於唐開元二十年(732年)。

元始天尊龕左壁崩圯,一鋪七軀造像只保存下來右邊的五軀,如果完整,整體布局為中坐元始天尊,兩脅侍弟子、兩真人、兩力士分立左右。與當時「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力士」佛教系統造像構圖相同。這龕造像,除中間的元始天尊像基本完整外,其餘的頭部都已不存。

四川地區潮濕多雨,水毀風蝕本來就嚴重;再加上某些特殊歷史時期的人為破壞,圓覺洞一百多個窟龕兩千軀造像,現在還能完好展示在遊人面前的其實也沒有多少,雖然遺憾,但從美的角度來說,殘破的未必不美。

天尊龕

安岳另有一處石窟,始創於隋末唐初,至北宋仍有修建,此後廟宇傾塌,逐漸廢棄,數百年後再次被發現時,岩壁上的造像已模糊不清,沾滿青苔,有些則是被樹枝根條裹纏,崩壞碎裂,還有些佛塔則基本風化,與周圍岩石並無區別,早已融入環境。眼前所見,猶如人類滅絕以後,我不記得當時是否感慨「萬物非主」,那種末世之美,與不可言說的美,同樣直擊人心。

大黑天


推薦閱讀:

《喜馬拉雅歷險記 - 中》
探秘全球鮮為人知的女監獄生活
風波難停·抗金英雄岳飛死因探秘
八字六旬首與六庚日天克地衝吉凶探秘
人命死亡信息探秘 - www.cnyiwang.com

TAG:舉重 | 全國 | 探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