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道德經》第十八章註譯

《道德經》第十八章註譯大道廢(1),有仁義(2);慧智出(3),有大偽(4);六親不和(5),有孝慈(6);國家混亂(7),有忠臣(8)。注(1)大道廢:大:大者,主也。老子曰:萬物歸焉而不知主,可名於大。大道者:【上天真一主宰】之道也,謂真一,獨一無偶也;乃無始之原有,非幻有。若以受有之文字,詳夫真一之原有,必不能得,何也?真一本然,非從所生,亦無從生,無似像,無往來,無始無終,無處所,無時光,無仰揚無開合,無依賴,無氣質,不囿有,不同物,所以,智慧之覺悟,聲色之擬議,皆無能為矣。廢:廢者:隱藏也,發顯也,拋棄也。大道(【上天真一之道】)隱藏而發顯。在道學真境中指點,修道之人在尋求臨近【上天真一之道】之時,盡其心力,而了不可得,不能究其隱藏,而見其發顯。比之種子生根發芽之後,種子在哪裡去了,在苗裡面,到了結果之時,種子又出來里。此命顯而性隱之理。《天經》喻云:「我是隱藏之寶,我喜人認我。」至聖喻云:認識自己本身的人,便認得造化之【上天真一主宰】」。在【上天真一主宰】為自隱,在人之私慾為拋棄。(2)有仁義:有:開始了,產生了,生出了;「有」者:天命也,發顯【上天真一主宰】本然本具之一切理像之第一義也。仁:真心現也,真性真命和合是謂天地所始,萬物之母,眾妙之門,乃【太上至聖先天無極之靈光】顯於先天。義:義者:真身成也,【人祖盤古大帝】太極全美端莊之儀也。仁義者:【太上至聖無極清凈之靈光】入於【人祖盤古太極全美端莊之儀也。開始了至聖無極清凈之靈光入於人祖大帝】太極全美端莊之儀體。在道學真境中指點,【上天真一主宰】隱藏後,顯了【太上至聖無極清凈之靈光】,【太上至聖無極清凈之靈光】隱藏後,顯了【人祖盤古大帝】太極全美端莊之儀體。此時離【上天真一之道】尚近,修道之人只要自本體中,覓得【太上至聖無極清凈之靈光】便覓得了大道(【上天真一之道】)。《天經》喻云:「我(【上天真一之道】)始出造化了【太上至聖無極清凈之靈光】,至完全而端正,復降於低中之至低(【人祖盤古大帝】之身體)」。所以,修道之人自此捨身取義以成仁也。(3)慧智出:慧智:【上天真一主宰】本具大智真知,萬物之理像咸具於【上天真一本體】。老子曰:「是為無狀之狀,無像之像,是謂恍惚。。。。。。能知古始,是謂道紀。」出:發出,顯露,彰顯。【上天真一主宰】本具之萬物之理像之大智真知彰顯了。《天經》喻云:「當時,我(【上天真一主宰】)教授了盤古萬物道名稱。」在道學真境中指點,取義成仁道途徑隱藏了之後,就彰顯了萬物理像道大智真知,而修道之人,就要以大智真知來認己克己,成物成己,格物致知,窮神知化而成仁。(4)有大偽:大偽:最大之假象之物,誘惑欺詐,喻首魔之性顯露。就顯露了最大的首魔之欺詐。在道學真境中指點,修道之人在以心力認識萬物之理像,窮理格物之中,必定受到最大的首魔之欺詐誘惑,而偏離大智真知,所以,知理又不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天經》喻云:「首魔以欺假之言對人祖言道:"我把你倆引到長生之樹前,到不朽到國土上去,且以【上天真一主宰】的大智真知,卻又有來自首魔之大偽詐之欺騙。(5)六親不和:六親:父(母)子,兄弟,夫婦。和:和者,歸中也,規中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不和:不歸中,不達道也。父(母)子,兄弟夫婦之喜怒哀樂之情志意欲不歸中。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上天真一主宰】於穆流行之謂也。在道學真境中指點,當大智真知發生之後,大偽之欺假便參入其中,在一家之中以父為中心,以【上天真一主宰】為歸中歸根之勢被打破,喜怒哀樂之情志意欲朝向趨向臨近於大偽欺詐,「和」被打破,不歸中(不歸信【上天真一主宰】)則不達道。《天經》喻云:「【上天真一主宰】之喜,寄之於人子父(母)所喜之間」,又云:「你們崇拜【上天真一主宰】著,你們孝順父母著」。是謂人道包天地也。(6)有孝慈:孝:事親也。事親有三品:身事也,心事也,命事也,身孝者,全其養;心孝者,成其善;命孝者,贖其罪。至孝者,三品皆備,奉親於無過之地,使不墜於迷逆之中脫離還報之苦,更享無量之福。慈生養也,代天行化也。正教之生養有五:一曰歸信(【上天真一主宰】),二曰體聖(【太上至聖無極清凈之靈光】),三曰親賢(遵隨【明師道長】),四曰生理(齊家而返於孝道也),五曰習學(教之以【上天真一主宰】之道),歸信之後心正,體聖而後意誠,親賢而後身修,生理而後家齊,學習而後國治。有代天地造化之功。孟子曰:「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智之實,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禮之實,節斯文二者是也」。在道學真境中指點,至孝而返仁也,至慈而復天命也。(7)國家混亂:國家:國者,君也;家者,民也;國家者,君民也;天下也。民者,君之身也,四肢百骸之比喻也。混亂:混亂也,君昏,則民亂。君王昏聵而不親民,則天下之民混亂也。《中庸》曰:「故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思之人,不可以不知天」。又曰:「知所以修身,則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則知所以治天下國家矣;君之親民,尊賢,禮下,則人治矣;天下治則國泰民安,和諧而至返本還源而歸真矣。至聖喻云:「凡諸君長,若無大過不及,惟一公賓士世,去此而返於靜天,登於光明寶座,俯視諸天,其樂無逾;枉法者,去此而墮於下級,拘於黑暗禁獄,陷於萬苦之中,其難亦無逾焉。」(8)有忠臣:忠臣:忠者:中之於心也,耿耿也;忠臣者:僻袪異端,斬除萬幻直返於天下之大本,忠臣者,是為人之大本也。正教之忠有五品:一曰忠於【上天真一主宰】;二曰忠臣於《天經》;三曰忠於:【太上至聖無極清凈之靈光】;四曰忠於【明師道長】(即領袖);五曰忠於眾生之民眾。五品俱全,真忠全美,為人子人臣之事盡矣,人道立而天道備矣。直譯:大道(【上天真一之道】)隱藏而發顯,開始產生了【太上至聖無極清凈之靈光】,又入於【人祖盤古大帝】太極全美端莊之儀體;(【上天真一主宰】本具之萬物理像形成之)大智真知彰顯了,就顯露了最大的首魔之欺詐;(一家之父(母)子兄弟夫婦)六親不歸中而達道了,就有以孝道而返仁慈以複復天命之(人)法;君王昏聵而不親民,則天下之民混亂了,就有僻袪異端斬除萬幻來直返【上天真一主宰】之(人)法。釋義:大哉!【上天真一主宰】,萬物歸焉而不知名。首顯【太上至聖無極清凈之靈光】,是為仁;再顯【人祖盤古大帝】太極全美端莊之儀體,是為義:再顯【明師道長】代理之高品,是為智慧;再顯五常修身之法規,是為忠孝。在【上天真一主宰】造化之於穆流行中,處處指標設引,不使修道之人無以旨歸,而誤墮於迷途也。聖人之道其庶幾乎?一來一往,一降一復,人道全立而天道備矣,「道包天地人包道」。 ——終結者
推薦閱讀:

道德經(傅奕本)
道德經的 核心思想是什麼 ?
道德經第五章
我讀老子的道德經【轉】

TAG:道德 | 道德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