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台宗性修二德探究,佛教網

台宗性修二德探究

釋界明

引言

人生短短几十年,苦多樂少,種種身心痛苦,煎熬我們,吞噬我們。我們應當面對痛苦,解脫痛苦,而不是逃避痛苦,掩蓋痛苦。作為一位佛教徒,對苦應有一番深入的認識,這是學佛初步。故聲聞人所稟的四諦法中以苦諦為首。苦有三苦、八苦等許多種,這樣歸納人生眾苦可以讓眾生產生一種畏懼、厭離之心,從而去尋求解脫之道。因此,從這個角度上講,苦是小乘人追求解脫之因。

一個人能夠認識痛苦,發心修行,以求身心解脫的境界,這在紅塵滾滾的塵世中已經難能可貴了。佛教主張,解脫痛苦不靠造物主或鬼神,只靠自己,命運之繩操縱在自己的手裡。我們只要發心去修行,就有解脫的一天。但是,如果不對佛法作一番深入的了解,在修行的道路上容易出偏差。所以,知見和修行是同等重要的,我們應當等量齊觀,不可偏向一邊。天台宗提倡「解行並進」,「教觀總持」是深有道理的。《教觀綱宗》云:「有教無觀則罔,有觀無教則殆。」有些行者,昧於教理,盲修瞎煉,像無聞比丘,把四禪當作四果,未得謂得,未證謂證,誤人誤己。可有些學者,偏攻文字之教,卻不依教起觀,猶如說食數寶不得實益。如果想在道業上有所成就,應先對佛法有深人的領悟,然後依教起觀,解行並進,方克成功,否則白費光陰和精力。

本文從性德、修德之間的關係作一番論述,以冀對行者在知見上有所裨益。從性德而言,「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是常同。從修德而講,眾生與佛,有天壤之別,是常別。有些人不知「常同常別」之理。對佛經般若之理稍有體悟,就說自己與佛無別,無修無證,這類人只知「同」理,不知「別」理。萬德圓滿之佛與迷淪六道之凡夫,怎麼能等同?佛性雖與佛無別,但若無修德,如何使佛性顯現妙用?只有精進修行,讓本有的性德逐漸顯現出來,到那時,方可稍窺聖人之秘,得些受用。下面就對性德、修德關係作一番論述。

一、性德

(一)性德之異名

萬法實相,無名無相,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但為度生方便,於無名相之中而勉強安立名相,讓眾生籍此而了悟一實之體。但是,我們必須知道,語言名相只是方便,切不可以指為月,心生執著,死於句下。《金剛經》云:「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佛教的文字只有通過實踐,才能真正理解,體驗了真理後看佛經,方稱文字般若;依此文字念念觀心,起觀照般若;經過多生修習,最後契人實相般若。

佛教中名相繁多。同一種法,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有著不同的名。如「性德」,在《金剛經》中稱作「如來」。「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在《涅檠經》中稱作「佛性」,文云:「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在《法華經》中稱作:「一佛乘」,其它的稱呼還有「實相』』,「真如」、「法性」、「女口來藏」,等等。名相有多般,所指皆一實。

(二)佛性之有無

天台三祖慧思大師,曾作了一首關於真心的偈語。偈曰:「天不能蓋,地不能載。無去無來無障礙。無長無短無青黃。不在中間及內外。超群出眾太虛玄,指物傳心人不會。」世間真理都是有為法,故不知真如法性之有。出世間法雖揭示佛性實有,但佛性無形相無方所,虛玄難測,如何證明實有?

我們是未人聖道、未斷見思的凡夫,在我們沒有轉第六意識為妙觀察智以前,我們的意識是念念生滅,變化無常的。這種念念生滅之世間智,不足以知不生不滅之常住佛性,只能通過佛的聖言量,相信佛性是有的。因佛是大覺者,徹見宇宙之真相,我們信佛之言,持戒修定,智慧開明,最終也能證此佛性。我們現在之所以不能見到自己的佛性,只因被無明煩惱障蔽。故佛陀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而悟道時說道:奇哉!奇哉!奇哉!大地眾生,個個具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無師智,自然智,立即現前。所以,我們若能去掉愛欲等心垢,就能徹見自性清凈,無生無滅,非來非去,此即常住佛性。如佛在《四十二章經》說道:「人懷愛欲不見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攪之,眾人共臨,無有睹其影者。人以愛欲交錯,心中濁興,故不見道,汝等沙門,當丟愛欲。愛欲垢盡,道可見矣。」

在中國佛教史上,曾出現一闡提是否有佛性的爭論。在曇無讖《涅架經》未譯出之前,慧義等法師認為一闡提不能成佛。獨具慧眼的道生法師認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闡提之人也同樣具有佛性。後來,40卷本《大般涅盤經》被譯人中國,證實了道生法師「一闡提有佛性說」。

(三)性具萬法

中國唐朝時代的惠能大師,在聽五祖講《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徹見自性。故對五祖說道:「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天台宗的一念三千,是自性具足萬法的最好例證。《摩訶止觀》卷五云:「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種世間,百界即具三千種世間。此三千在一念心,若無心而已,介爾有心,即具三千。亦不言一心在前,一切法在後,亦不言一切法在前,一心在後……若從一心生一切法者,此即是縱,若心一時含一切法者,此即是橫,縱亦不可,橫亦不可,心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非縱非橫,非一非異,玄妙深絕,非識所識,非言所言……」

但有一點值得我們去深思。既然談到自性具足萬法,而萬法有善惡之分,那麼,自性也同樣地具足善惡之法。既然惡法是本性具足,那麼我們就無法去掉惡法,趣向解脫和無上菩提。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談到天台宗的性惡法門。性惡法門是天台宗的獨說。天台宗談到佛性,認為佛性不僅具有善性,還具有惡性。這裡的善性即性善,惡性即性惡,意思是一樣的。但我們千萬不要把性惡和修惡,性善和修善等同起來。它們之間的關係,我們一定要弄明白。性善性惡是屬於理體方面的,而修善修惡則是屬於事相方面的。理體是不生不滅的,所以,性惡性善是不可斷的,「諸佛不斷性惡,闡提不斷性善。」而屬於事相的修善修惡,是有為生滅之法,因此,就有修善可以修,修惡可以斷。另外,修善的當體是性善,修惡的當體是性惡,這樣,「行於非道,通達佛道」的妙論方可成立。但我們應當知道「佛斷修惡盡,但性惡在。」故《觀音玄義》云:「佛雖不斷性惡而能達於惡。以達於惡,故於惡自在,故不為惡所染,修惡不得起,故佛永無復惡。以自在故,廣用諸惡法門度化眾生,終日用之,終日不染。」而眾生的性惡與佛無二,但眾生被修惡所染,故浮沉六道。

現舉一喻,以明性善性惡與修善修惡之間的關係。比如一塊潔凈的明鏡,人來現人,狗來現狗。而明鏡之體,仍如如不動。因為明鏡體性具有現人現狗之性,所以,把明鏡體性分作人性及狗性。在這裡,把明鏡體性喻作佛性,現人之性喻作性善,現狗之性喻作性惡。那麼,明鏡體性(佛性)即人性(性善)即狗性(性惡),一性無二性。之所以把明鏡體性分作人性和狗性,是從其所顯事相而言的。人像(修善)當體是人性(性善),狗像(修惡)當體是狗性(性惡),而人像(修善)狗像(修惡)是生滅有為之法,人性(性善)、狗性(性惡)卻是不生不滅,如如不動的。所以,極惡之闡提與極善之佛陀,他們之間不同處如《觀音玄義》所云:「闡提斷修善盡,但性善在;佛斷修惡盡,但性惡在。」正因為性惡不可斷,所以,處在修惡位地的眾生,可以觀修惡以達性惡;已得圓滿解脫的佛陀,可以現怒目金剛,逆化眾生。可見,性惡法門與性善法門同樣重要,不可偏廢。

(四)見性是否就了生死

開悟有解悟和證悟的差別。解悟只是在知見上明白道理,而見思煩惱尚在。證悟則是不但明白道理,而且親見自性,實斷二惑。見性相當於解悟,雖然能夠悟到佛性,但沒有證到佛性。見性以後,依性起修,即境煉心,斷盡煩惱,才能達到證性的境界。佛教當中不乏頓悟頓證之人,但畢竟少數,而且頓證也由積漸而來。因此,見性並不等於已了生脫死,出離苦海。見性相當於一間千年暗室,打開電燈(見性),明見室內骯髒垃圾(煩惱習氣),這些垃圾尚須清理打掃(修行)。所以,有些人雖然開悟見性,但煩惱習氣深厚,一時未能凈盡,個別境界現前,猶會動心。但正眼已開,不乏覺照之功,知其虛幻,不取不舍,不至於粘滯執著,留連忘返。譬如有線風箏,雖在空中飄蕩,卻有一線牽住。見性之人,只要通過精進用功,斷除煩惱習氣,定會使佛性完全現顯,照徹天地。

在禪宗歷史上,明心見性,未了生死的不乏其人。如草堂青禪師轉世為曾魯公,五祖戒禪師轉世為蘇東坡,圓澤和尚轉世為牧童……這些大師,皆宗門泰斗,但情染未盡,仍受輪迴之苦。

所以,學道之人,不僅要見性,而且要證性。從見性到證性,就須一番修行功夫(修德)。方可出生死之海,登聖人之域。

學道之人,不可偏於性德,而廢修德,否則,會一事無成。須先悟性,爾後依性起修,最終以證性,成就無上菩提。

二、修德

(一)修行之重要性

世五天生釋迦,自然彌勒。雖然眾生皆具有佛性,但若不精進修行,則無明何以斷,佛性何以顯!如《圓覺經》云:「譬如銷金礦,金非銷故有,雖複本來金,終以銷成就,一成真金體,不復重為礦。」修行的過程,就是銷礦的過程。這是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學道之人,切勿執理廢事。《楞嚴經》云:「理則頓悟,事次第盡。」成佛的過程在別圓二教有五十二位: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

(二)二執與三惑

眾生皆具有如來藏自性清凈心。但眾生在迷,被二執與三惑所遮蓋,故沒有諸佛之妙用。猶如皎潔的月光被烏雲所遮住,雲散月明,只要除去二執三惑,自性本有光明就會現前。所謂但盡凡情,別無聖解。

二執是我執和法執,也叫做人我執和法我執。三惑是指見思、塵沙、無明。此皆是眾生之迷情,故當除之。

我執,就是凡夫無明,在幻化不實的五蘊身中,執著有一個恆常不變的主宰之體。這樣,就以我為中心,產生我痴、我愛、我慢、我見等無量煩惱。在日常生活中,人都活在「我」和「我所」的相對概念里,起妄想分別,生苦樂之受。順我意者,則起貪心,執著不放;逆我意者,則起嗔心,暴跳如雷;不順不逆我者,則橫加計度。這些煩惱就是見惑和思惑。見惑,又稱見煩惱,乃對理迷執之惑,分為五鈍使和五利使。五利使是指身見(我見)、邊見(斷常見),邪見(不信三寶,撥無因果)、見取見(固執惡見)、戒禁取見(非因起因,固執不合理禁戒)。五鈍使是指貪、嗔、痴、慢、疑。因這利鈍十使是在見道位中所斷之惑,故叫「見所斷惑」,簡稱為「見惑」。三界以四諦相配,共有八十八使見惑。偈曰:「苦下具一切(十使),集滅各除三(身、邊、戒禁取見)。道除於二見(身、邊),上二(色界、五色界)不行嗔。」而思惑是對境迷執之惑,即依於妄情而貪著一切可愛之境等的貪、嗔、痴、慢,是小乘修道位中所斷惑之惑,故叫「修所斷惑」,簡稱「思惑」。三界分為九地,而每地有九品思惑,共有八十一品思惑。

思惑里有貪、嗔、痴、慢,而見惑里也有貪、嗔、痴、慢,有何不同?思惑里的貪、嗔、痴、慢是迷境而起之惑,而見惑里的貪、嗔、痴、慢是迷理而起之惑。貪,對身邊等五見貪著不舍;嗔,有人反對五見便生嗔心;痴,不見五見純屬錯誤;慢,認為五見是正確的而生驕慢。

這些見思惑皆依我執而起。對各種事物分別貪愛,障礙本不生滅的自性,故也叫「煩惱障」。而我執又可分為分別我執和俱生我執兩種。分別我執,是因後天的虛妄分別和邪師的錯誤引導而生,屬於見惑的範疇,小乘初果見道位,便能頓斷。俱生我執是先天與生俱來的,對境自然而起、不待思察的我執,屬於思惑的範疇,小乘修道位(二、三果)漸斷,到四果斷盡。

所謂「法執」,是指雖然能了達「人我」是空的道理,卻固執諸法為實有,不明白諸法因緣生,因緣滅,空無自性,虛幻不實。《楞嚴經》云:「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幻名滅。」何有實法之可得?我執因見思粗惑而起,而法執因塵沙,無明細惑而起,不知事物之真相,使能知智慧和所知境界受到障礙,故又叫智障或所知障。

法執也分為分別法執和俱生法執兩種。分別法執,相當於塵沙惑。這是一種度生之惑,以劣慧為體。因不知眾生如塵如沙之見思惑,又不識如塵如沙之無量法門,以度無量眾生,障於化導。大乘見道位(別迴向位,圓十信位)便能頓斷。俱生法執屬於無明惑,即最初一念妄動之根本無明,不知世出世諸法,當體無非真如實相。大乘修道位斷之(別教十地,圓教十住)。

不管是我執,還是法執,都是一種迷情的執著。《金剛經》以無住之理,破有執之心,談到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華嚴經十地品》云:「菩薩如是深入法界,教化眾生,而於眾生不生執著;受持諸法,而於諸法不生執著;雖有言說,而於言說不生執著……菩薩摩訶薩以能如是無所著故,於佛法中心無障礙。」

(三)行法

1.了義法門和不了義法門

《法華經》云:「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舍利弗,云何名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諸佛,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凈故出現於世;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人佛知見道故,出現於世。」如來本懷,皆欲以了義法門度脫眾生,奈眾生根機千差萬別,於佛所說一佛乘大法,並非皆能堪受。故佛於一佛乘中,分別說三乘一聲聞、緣覺、菩薩,善巧方便,度化眾生。但這三乘,作為究竟一佛乘的方便而已。

中國之八大宗派一天台宗、賢首宗、唯識宗、三論宗、凈土宗、禪宗、律宗、密宗,雖然每宗的偏重不同,但都是為了適應不同根機的眾生而採取的一種善巧方便。千萬莫產生門戶之見,而興是非之諍。「羅卜青菜,各有所愛。」只要能適應眾生的根機,使眾生得到受用,不管法門之深淺都是好法門。如《四十二章經》佛言:「學佛道者,佛所言說,皆應信順。譬如食蜜,中邊皆甜,吾經亦爾。」一切佛經,皆繫世尊金口所宣。為佛子者,只須依教奉行,即可受用無窮。不因偏漸圓頓之說,而妄生輕重是非分別之心。應以是否適應眾生根機為衡量標準。

但法門確實有了義和不了義之不同。《法華經·化城喻品》的「化城」和「寶所」之喻,就很好地說明了這個問題。化城是取寶者中途疲憊時的休息站,並非目的地。而寶所才是最終要到之處。在這裡,化城喻二乘之人的偏空涅檠,寶所喻一佛乘的中道實相。化城非究竟,只是作為證人中道實相寶所的一種方便,不能耽著。小乘人就因為沉空滯寂,不肯從空人假,度化眾生,故為大乘人斥為「焦芽敗種」,目的是讓他們回小向大,發無上菩提之心。所以,學道之人,應明白了義法門和不了義法門的不同之處,切莫得少為足,不要被羊車、鹿車、牛車(喻聲聞、緣覺、菩薩三乘)所迷惑,應進取莊嚴殊勝的大白牛車(喻一佛乘)。但從真如本體而言,不管是了義法門還是不了義法門,都是一種方便,因真如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的。從相待妙而言,了義法門為細為高,不了義法門為粗為低。若從絕待妙而言,粗低之不了義法門即細高之了義法門,皆不可思議。

2.戒淫,解脫道上的關鍵一環

出家學道之人,欲伏煩惱,進至斷煩惱,戒行不可不清凈。「戒為無上菩提之本。」《楞嚴經》云:「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戒行不凈,不順解脫,與佛法相去甚遠。明朝四大高僧之一的藕益大師,在《遺教三經解》中說:「佛在世時,以佛以師,佛滅度後,以戒為師。不能持戒,則同堂猶隔萬里;苟能持戒,則百世何異同時!」又有師云:「持者正順解脫,犯者正順煩惱。」然欲持戒清凈,須明戒條持犯開遮。若戒文不明,何由持戒!行者能持一戒,則得一分解脫。

今舍他戒不談,光談色戒。因色慾(男女情愛)為諸欲之首,是修行解脫的最大障礙之一。《四十二章經》佛言:「愛欲莫甚於色。色之為欲,其大無外。賴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無能為道矣!」而色慾是與生俱有的。孔子也說道:「食色,性也。」把色慾提到本性上來談。可見色慾之不易除。所以,修道之人要方便遠離色慾,否則,乾柴烈火,一觸即燒。法身功德,盡化為灰燼。故佛告誡比丘:「慎勿視女色,亦莫共言語。若與語者,正心思念:我為沙門,處於濁世,當如蓮花,不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長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脫心,息滅惡念。」在佛教中,戒除色慾的方法也很多,除上眷屬觀外,還可以常念觀世音菩薩聖號,也可戒除色慾。《法華經·普門品》云:「若有眾生,多於淫慾,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此外,猶有不凈觀等。不凈觀是「甘露初門,一切聖人,由此人道故。」《大智度論》談到五種不凈,一者種子不凈:攬父母形,以為已有。偈云:「是身種不凈,非餘妙寶物,不從白凈生,但從穢道出。」二者,依處不凈:謂胎兒處在生熟兩臟中間。偈云:「是身為臭穢,不從花間生,亦不從薝葡,又不出寶山。」三者,當體不凈:謂人體有三十六種不凈物:(1)外相十二:發、毛、爪、齒、眵、淚、涎、唾、屎、尿、垢、汗;(2)身器十二:皮、膚、血、肉、筋、賑、骨、髓、肪、膏、腦、膜;(3)內含十二:肝、膽、腸、胃、脾、腎、心、肺、生藏、熟藏、赤痰、白痰。偈云:「地水火風質,能變余不凈,傾海洗此身,不能令香潔。」四者,外相不凈:謂九孔常流,具是不凈之物。偈云:「種種不凈物,充滿於身中,常流溢不止,如漏囊盛物。」五者,究竟不凈:謂終歸死膨,不可忍見。偈云:「審諦觀此身,終歸必死處,難御無反覆,背恩如小兒。」通過這五種不凈,我們知道色身是不凈之物,然凡夫顛倒,執不凈為凈,貪愛不止,造諸惡業,流浪生死。《楞嚴》云:「淫心不除,塵不可出。」觀身不凈,能除色慾,心得出塵。行者應加功用觀,趣向解脫之道。

3.精進和忍辱

世間之事,一個人如果缺乏不懈的恆心和堅強的意志,是不能取得成功的。更何況出家修道,「非將相之所能為」的一種無上大業。若沒有精進心和忍辱心,只好坐在佛法大海邊渴死,在解脫道業上是不能有所成就的,最後會有「人寶山而空回」的遺憾。懈怠放逸和薄弱的意志,是兩種根深蒂固的習慣,佛法針對這兩種對修行有害的陋習,提出了精進和忍辱兩種對治法門。

一者精進,梵語叫「毗梨耶」。有身心兩種精進:一者身精進:謂勤修善法,行道禮誦,即六度中的布施、持戒諸善行;二者心精進:謂勤修善法,心心相續,即六度中的忍辱、禪定、智慧三度。三十七道品中的四正勤,也是精進法門。所謂的四正勤是指:一、己生惡令斷滅;二、未生惡令不生;三、未生善令生起;四、己生善令增長。出家修道之人,想在道業上有所建樹,非精進用功不可。如果一曝十寒,時斷時續,與事無補。如佛在《遺教經》中說道:「汝等比丘,若勤精進,則事無難者,是故汝等當勤精進。譬如小水長流,則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數數懈廢,譬如鑽火,未熱而息,雖欲得火,火難可得。是名精進。」佛陀在因地修行,精進勇猛,曾用一隻腳站了七天七夜,真是難行能行。

二者忍辱,梵語「羼提」,有三忍:一、生忍,又叫耐怨害忍,謂遇有他人因境違順,加以打罵等,怨害於我,而我能默默忍受。二、法忍,又名安受苦忍,遇有世間憂惱怒等心法,及寒暑飢餓等非心法,而能安然忍受。三、諦察法忍,又名無生法忍。謂諦觀諸法本不生,一切違順皆同虛幻,即此起心動念也是不生不滅。自能一忍百忍。

忍辱度嗔恨,眾生無明,遇到逆境,容易大動肝火,造諸惡業。但有些人在逆境當中能忍,可是,在順境上就不能忍。凡夫一般會對於順境起貪心,作為一位修道之人,在逆順境上都要忍辱,否則,心為境轉,起惑造業,流浪生死。

對治嗔恨之心,除上述生忍、法忍、諦察法忍以外,還有觀忍、慈忍等。所謂觀忍,當辱境現前時,用空觀觀照,了知身心世界是緣生幻化之相,空無自性,無我可得,亦無法可得。我既本無,境亦本空,時時觀照,嗔心就不會起來。慈忍是指菩薩在遇辱境時,不但不起嗔恨之心,反生起大慈悲心,同情對方。對方現在罵我打我,我能忍受,不與計較。如果對別人任意打罵毀辱,一定會受到報復。這樣相打相罵,仇恨愈結愈深。其實是借別人的口罵自己,借別人的手打自己。更嚴重的甚至會發生人命案,現世難逃法網,將來定受因果報應。菩薩因此興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方便教化前人,令改過遷善,重新做人,這就叫做慈忍。

修行的道路,並不是康庄大道,而是布滿了荊棘,障礙重重。如果沒有披荊斬棘,忍辱負重的精神,容易知難而退,一無所成。所以,精進心和忍辱心在修行中是不可缺少的。若少了它們,道業就不能取得成就。故行者應看到它們的價值,從而去身體力行。

4.觀法

觀照在佛法中,有重要的地位。只有通過長期的觀照,佛法才能在心田裡紮根生長,具有道力。否則,根深蒂固的煩惱習氣,何日能夠消除殆盡。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把所學的佛理,時時用來迴光返照,這樣才能逐步進入佛教奧妙無窮的殿堂。下面談幾種佛教中常用的觀法,以冀對行者有所啟發。

(1)五停心觀

這五停心觀,是人道的根本。通過修這五種觀法,能停息我們心中貪、嗔等五種妄想,以作為進一步修無上大道的基礎。所謂五停心觀,是指多貪眾生不凈觀,多嗔眾生慈悲觀,多散眾生數息觀,多障眾生念佛觀。

一、多貪眾生不凈觀。眾生於順境上,容易生起貪染愛著之心,執持不放,煩惱無量。如果能用不凈觀,看穿它的本質,心就不會被系縛住。如一堆大便,我們都知道它又臟又臭,沒有一個人會對大便感興趣,除非瘋顛白痴之人。可是,我們對自他的身體就不同了。身體本來是不凈之物,但是我們卻認為它很乾凈,給它種種特別待遇,愛著不已。如果我們知道自他的身體猶如花瓶盛糞,只不過由一張假皮遮蓋而矣,裡面充滿種種不凈之物,那麼,我們就不會為它所迷了。

為了對治對身體產生凈倒的妄見,佛法常用不凈觀來對治它。如《大智度論》所舉的五種不凈,上文已說過,今不贅述。現在談「九想觀」。所謂「九想觀」是一種假想觀,假觀一個人死了以後,他的屍體會發生九種變化:1、腫脹:人死之後,屍體腫脹;2、青瘀:屍體經過風吹日晒,現出青瘀之色;3、壞:屍體破壞;4、血塗漫:屍體破壞,血肉塗地,狼藉不堪;5、膿爛:膿爛腐敗;6、啖想:鳥獸來啖死屍;7、散:鳥獸啖後,筋骨頭手分裂破散;8、骨:血肉既盡,只有白骨狼藉;9、燒:白骨被火燒後,歸於灰土。我們平常愛惜不已的色身,死後卻是如此不凈和無常,值得我們去留戀它嗎?不僅僅是身體可以用不凈觀,凡是我們所愛之物,都可以用不凈觀去觀它,以破除我們的貪心。

二、多嗔眾生慈悲觀。眾生於逆境易生嗔恨之心。嗔心生起時,我們可以用忍辱度它,也可以用慈悲觀治它。有三種:1、修眾生緣慈對治非理嗔。非理嗔是指別人沒有來惱亂我們, 自己內心莫名其妙地生起嗔恨之心。這時可以修眾生緣慈來對治它。觀一切眾生,如己眷屬,何可起嗔恨之心1 2、修法緣慈對治順理嗔。順理嗔與前非理嗔正好相反。這是一種確實有人來氣惱我們而生起的嗔心。我們可以觀一切法,皆因緣所生,幻化不實,空無自性,何有實在的我與彼,及惱法可得。這就是法緣慈。3、修無緣慈對治諍論嗔。諍論嗔,是因諍論而起。認為自己所解為是,他人所說為非。如果他人認為我們所解為非,這時就會臉紅脖子粗,內心生起無明之火,有時還會大打出手,好朋友會分道揚鑣。對於這種情景,我們可以修無緣慈,觀能所一體,都為實相,何有彼我,這慈悲從實相之體而起,故叫無緣大慈,也可以叫做同體大悲。

三、多散眾生數息觀。在日常生活中,人們追逐外境,少迴光返照,所以,心猿意馬,難以靜下心來。心多散亂,與定相違,不能人道。想把這顆散亂不已的心收回來,可以通過數息觀,讓它回歸平靜。

梵語「阿那波那」,此雲遣來遣去,即數出數人之意,是三世諸佛人道初門。然而,息有風、喘、氣、息四相。《童蒙止觀》云:「云何為風相?坐時則鼻中息出入覺有聲,是風也。云何喘相?坐時息雖無聲,而出入結滯不通,是喘相也。云何氣相?坐時息雖無聲,亦不結滯,而出入不細,是氣相。云何息相?不聲不結不粗,出入綿綿,若存若亡,資神安隱,情抱悅豫,此是息相也。守風則散,守喘則結,守氣則勞,守息即定。」風、喘、氣為不調相,息為調相。數息,就是數不聲不結不粗調相之息,從一至十,不多不少,令心不散。或可數人,或可數出,但不可出入俱數,恐生病故。六妙門就是在數息的基礎上而擴展的。六妙門是指數、隨、止、觀、還、凈。攝心在息,從一至十,名之為數,細心依息,知人知出,故名為隨。息心靜慮,名之為止。分別推析,名之為觀。轉心返照,名之為還。心無所依,妄波不起,名之為凈。

四、愚痴眾生因緣觀。眾生迷倒不了,撥無因果。故佛說十二因緣以對治之,十二因緣分為惑業苦三道。無明、愛、取三支為惑道;行、有二支為業道;識、名色、六人、受、觸、生、老死為苦道。故偈曰:「無明愛取三煩惱,行有二支屬業道。從識至受並生死,七事共成一苦道。」由惑起業,由業受苦。苦復生惑,惑復起業,業復受苦,生死死生,因果果因,輪轉不息。

五、多障眾生念佛觀。眾生業障深重,障礙道業,故禪門提出念三身以對治三障。一、昏沉暗塞障,即昏睡無記,念應身三十二相治:一觀足下平滿相,乃至三十二平正方圓相。二、惡念思維障,即欲作五逆十惡等事,念報身無畏等治,因報身屬智慧故。三、境界逼迫相,如身忽卒痛,或見無手足、火焚水溺等,這時念法身空寂無為治。

(2)四念處

佛將人涅架時,阿難問佛:「佛滅度之後,比丘將依何修道廣佛答道:「比丘當依四念處修道。」這裡,念是能觀之智慧,處是所觀之境,即身受心法之五陰境。而念處有總別之不同。今先明別四念處: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眾生因於五陰而起四倒:色本不凈,而於色多起凈倒;受誠是苦,於受多起樂倒;心是無常,於心多起常倒;法實無我,於法多起我倒。所以,別四念處是對治這四倒的良藥。一、觀身不凈:通過觀身五種不凈、九想觀,以明色身如花瓶盛糞,乃不凈之物,莫執著貪戀,以除凈倒。二、觀受是苦:受以領納為義。於順境生樂受,於逆境生苦受,於不苦不樂境生不苦不樂受。樂受有壞苦,苦受是苦苦,不苦不樂受是行苦。由此可知,有受皆苦,不要被虛幻的惑受所欺騙。三、觀心無常。心指心王,即識陰。心王三時遷滅,乃無常之相。如《金剛經》云:「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四、觀法無我。這裡法指想、行陰。法有善法、惡法、無記法。若善法是我,則惡法、無記法應無我。余惡法,無記法也如是類推,可見法中無有我。

次,總想念處。總想念是指一境有四觀,或一觀有四境,或境觀隨舉一,即其四。如觀身,不僅不凈,亦皆是苦,是無常,是無我。受、心、法,亦復如此,每一境有四觀。如不凈觀,不僅觀身不凈,受、心、法亦皆不凈,用一觀觀四境。余苦觀、無常觀、無我觀也是同不凈觀一樣,用一觀觀四境。上兩種觀法純熟以後,隨舉一觀即其四境,隨舉一境即四觀。

(3)空、假、中三觀

空假中三觀,有次第三觀和圓妙三觀。此三觀,本來是相即的:即空即假即中,如首羅三目,伊字三點。頓根眾生,或可即人圓妙三觀,但鈍根眾生最好先修次第三觀而人圓妙三觀。所謂次第三觀,是先觀空,次觀假,後觀中。

空觀。佛門又稱「空門」,佛陀又叫「空王」。可見,這個「空」字與佛教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它的重要地位是顯而易見的。但佛教的「空」,並不等於社會上所說的「酒色財氣,四大皆空」的「空」,也不同於外道的「頑空」,佛教所說的空是指宇宙萬物,皆仗因緣而生,沒有獨立的個體和永恆不變的性質,即緣起性空,以破凡夫的實有之病。凡夫迷執,以為宇宙萬物有永恆性和獨立性。其實,這種觀點是一種錯誤的觀點,它不能如實地反映客觀事物。所以,佛教談性空以破實有。二乘人就修空觀,以達偏真涅檠的境界。但二乘人卻沉空滯寂,不肯從空人假,度化眾生。視三界為牢獄,故大乘人斥之為「焦芽敗種」。見到空的道理,其實,只是見到事物的一個方面。若心生執著,以之為究竟,又生出一種「空病」來,猶如從火坑出來,又跳到水坑裡去。所以,還要從空人假,修假觀。宇宙萬物,雖然緣起性空,但並不妨礙性空緣起的妙有存在。也就是說萬法,雖然是性空,但不能否定假有現象的存在。正因有假有的存在,宇宙人生,才具有豐富多彩的一面,否則,會變為一潭死水,有何意思。大乘菩薩就因明白此理,所以,從空人假,修六度萬行,莊嚴人生和國土。但菩薩若偏於假有,又會產生一種執著。此時,又要用空來觀假有,以達到不偏於有和空的中道。所謂的中道是不偏於有和空,而能雙照有和空。如《心經》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只有不偏於空有,而能雙照空有,才能如實地認識宇宙萬法。

有人根性不同,次第觀反不適宜,可直接進入圓妙三觀。舉空,即假、即中;舉假、即空、即中;舉中,即空即假,一而三,三而一,非一非三,而一而三。《摩訶止觀》卷第五上說:「一空一切空,無假中而不空;一假一切假,無空中而不假,一中一切中,無空假而中。」圓妙三觀是能觀之智,圓妙三諦是所觀之境,通過圓妙三觀,久久用功,就會契人圓妙三諦,見到萬法實相。

三、性德和修德

性德,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佛性。從理體角度而言,眾生與佛是沒有差別的。佛有佛性,眾生也有佛性。在佛位,佛性不增;在凡位,佛性不減。但從修德角度來看,眾生與佛,就有著天壤之別。諸佛因地精進用功,果地修德究竟圓滿,是三覺圓滿的大聖人。而凡夫,無明煩惱充塞心間,在生死大海里時浮時沉,不得自在。所以,我們應有自知之明,佛性雖然與佛一樣,但修德全元。因此,應當依性起修,精進用功,以顯性德,最後也到達與佛一樣的解脫聖境。天台智者大師,提出了「六即佛」,對性德與修德之間的關係,闡述得淋漓盡致,非常徹底。

六即,是理即,名字即、觀行即、相似即、分證即、究竟即。「六顯因果之事相,即顯佛性之理體。」也就是說,從理體「即」字角度而言,凡夫、二乘、菩薩、諸佛的佛性完全一樣。從事「六」字角度而講,從凡夫到成佛,其中的因果事相,共有六個階段,歷歷分明,不可混濫。

一、理即佛:是指眾生與佛,佛性一樣。但眾生在迷,諸佛在悟。迷悟有殊,而佛性一樣,不增不減。如普潤大師六即佛的理即佛偈云:「動靜理全是,行藏事盡非,冥冥隨物去,杳杳不知歸。」

二、名字即佛:指學佛之人,從善知識所,或經論中,悟解不生不滅的本有佛性,即天台宗的大開圓解。縛地凡夫,能知如來秘密之藏。偈云:「方聽無生曲,始聞不死歌,今知當體是,翻恨自蹉跎。」 』

三、觀行即佛:指已悟佛性,順性起修。即圓教的五品弟子外凡位,圓伏五住煩惱(見一切住地、欲愛住地、色愛住地、有愛住地、無明住地)。五品是指隨喜、讀誦、講說、兼行六度、正行六度。普潤大師的偈云:「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塵,遍觀諸法性,無假亦無真。」

四、相似即佛:指觀行有得,相似解發,雖沒有真正斷惑證真,卻相似於斷惑證真。即圓教十信內凡位。斷盡見思惑,塵沙惑。偈云:「四住雖先落,六塵未盡空;眼中猶有翳,空里見花紅。」

五、分證即佛:是指分斷無明,分證法身。從斷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到斷四十一品無明,證四十一分法身。偈云:「豁爾心開悟,湛然一切通;窮源猶未盡,尚見月朦朧。」

六、究竟即佛:四十二晶無明全部斷盡,圓證法身。相當於圓教的妙覺位。到這裡,成為究竟圓滿的佛陀。,如偈云:「從來真是妄,今日妄皆真。但複本時性,更無一法新。」

這六即佛,是六而常即,即而常六的。我們不要因為「即」字而產生增上慢,未得謂得,未證謂證,言我就是無上的佛陀。也不要因「六」字而妄自菲薄,認為自己與佛相去甚遠,失去成佛的信心。應當知道,我們一介凡夫的佛性與佛一樣,只要依性起修,全修在性,終有一天,會成為大徹大悟,令人敬仰的偉大佛陀。

(作者釋界明:本所特約研究員。)

推薦閱讀:

佛教十大名言(佛教名言格言錄)
精神分析學家拉康提出的三界理論和佛教的三界理論有何異同之處?
假如地獄長在地球地底下,是否會影響地球的風水?
既然神通不及業力,那為什麼念經可以消除業力呢?
人的輪迴轉世是怎麼回事,怎麼個輪迴法。?

TAG:佛教 | 佛教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