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講義1
舉報
經題的含義(一)真理的智慧般若,是翻字不翻音,與尊重故不翻。在翻譯佛經時,是有『四例五不翻』的共同守則的。般若二字,在四例五不翻中,是譯字不譯音,與尊重故不翻。由於譯字不譯音的緣故,所以般若,應該讀作『波惹』。由於尊重故不翻,所以佛經中每保留原音。其實般若二字,可以譯為智慧,不過這種般若的智慧,的確是不同世間普通一般人的智慧。因為一般人的智慧,只是憑籍人類虛妄的意識,對外界事物的想像、猜測、與分析;或由人類世代相傳,積累的經驗所得的知識。這種知識,對外界事物的判斷,只是主觀的錯覺,完全缺乏真理的依據;是無法理解宇宙人生的原理,更不可能斷惑證真,覺悟成佛。尊貴的般若,究竟是甚麼呢?般若,是能夠透視真理,明白真理,進而能夠親證真理,使人的智與理合一的智慧。這種理智合一的智慧,是依據本覺理體,所發出的一種特殊的智光,名始覺智;此始覺智所照見的真理,就是眾生本具的本覺理。佛教的術語是:以如如智,照如如理,理智一如。這種理智一如的智慧,如果給它一個代名詞,可以說是:『般若真空的智慧』 這種始本合一,理智一如的般若真空智慧,是視之無色,聽之無聲,超情離見,至精至微,至剛至大;萬物同體,生佛無二的平等理性,亦即是眾生人人本具的佛性。 眾生對於自己本具的佛性,無法理解,更無法提升;反而幻生一種不明不白的幻覺,那就是『無明不覺』。眾生由於無明不覺,令內在本具的真理智慧,失去靈明覺照的功能,發生愚痴的毛病;不止無法了解宇宙人生,反而不自覺地對外界幻妄不真的事物,發生貪戀與執著,進而欲據為己有;遂被物所轉,為物所困,而游於物之內,不能超然物之外。因此,智慧隱沒,心靈閉塞,胡作非為,隨業流轉,自取輪迴;永遠沉淪生死苦海,無法自拔。 如果我們接受佛的教導,或是善知識的啟示,修學般若,啟發觀照般若的正智,外則明辨事物的真相,內則深究本具的佛性,就可以令內心本覺智光顯現,促使佛性抬頭,終於覺悟成佛。所以佛經所說的般若,絕非世間一般人的智慧,亦不是普通科學家研究物理所得的知識,而是一種真空的智慧。這種真空的智慧,依據其理體言,名實相般若;若論其功用,名觀照般若;若就其相言,則是文字般若。 實相般若,是宇宙的原理,萬物的本體,亦是人的真性。人與物的現象,雖然有千差萬別,幻變莫測;但人與物的本體,卻是同一理性,不變不異。此不變不異的理性,是『經古今而不變,歷萬劫而常新』的諸法原理,亦是眾生內在最高層次的原始智慧。用此最高層次的原始智慧,親證宇宙最高的原理,就是實相般若。 觀照般若,是根據實相般若的理體,所引發的始覺功能。這種功能,可以排除眾生因主觀虛妄意識的幻覺,可以洞悉宇宙萬物的原理。對於萬物能夠觀其所以,察其所由,明辨是非,分析邪正。不但令人去惡從善,舍邪歸正,棄暗投明;還可以令人通達諸法空性。知道有為法空,無為法亦空;我空,法亦空;相空,性亦空;生死空,涅槃亦空;煩惱空,菩提亦空;空亦復空。總之:迷悟染凈一切諸法都空。如是用般若真空的智慧,掃蕩眾生的我執與法執,照見諸法空性,而深入諸法的實相理體,終於令人斷惑證真,這就是觀照般若。 文字般若,是指佛陀的言教與身教,包括佛所說的三藏十二部教典。語言文字的本身,雖然不是般若,但般若真空的哲理,卻可以憑藉語言文字得以顯示;因為佛的語言,以及結集成經典的文字,都能夠令人解惑,除疑,生信,啟發智慧,明白真理,所以名為文字般若。學佛的人,由於文字般若的啟示,而引發觀照般若的功能;再由觀照般若的功能,深達諸法的實相理體,而證得實相般若真空的哲理。 文字般若,等如一般交通的工具;觀照般若,如精明能幹的技術駕駛員;實相般若,則是學佛者共同到達之目的地,屬於人生至真、至善、至美的最高層次的境界。所以般若真空的智慧:是發掘宇宙原理的探射燈,是斬除物慾束縛,開發人類智慧的利器,是彌補人類心靈空虛的無上聖葯,亦是促進人性覺悟,令人反邪歸正,轉凡成聖,通往佛道的主要橋樑,以及渡過生死苦海,到達涅槃彼岸的唯一慈航。可惜世人愚痴,不懂得尋求此般若真空的智慧,反而被妄想意識所迷惑,自作聰明,從迷積迷,追逐物慾,流連忘返,使自己沉淪苦海,實在可惜。 今日世界之所以烏煙瘴氣,混亂不堪,人生苦惱,人性沉淪;主要原因,就是我們的世界,缺乏般若真空的智慧。加以自作聰明的人太多,由於這些自作聰明的人,過於重視物質世界,而忽視精神生命;在他們的心目中,物質的享受與佔有,遠勝於精神的文明。於是乎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我們欲想搶救天下蒼生,使之恢復人性、拾回覺性,必須憑藉佛所親證的般若智光,來揭示人們生命最善美的另一面;樹立掃蕩妖氣的鮮明旗幟,建設克服愚痴迷妄的精神堡壘,以促進人類世界自性的覺悟,開拓全宇宙之荒蕪。謀求刺激起人的意志,提高人的理性,重新建立人的希望;使全世界全人類都向著真理智慧之宮邁進,共同到達人生至真、至善、至美的彼岸。這才是佛出世說法教化眾生的宗旨,亦是觀世音菩薩特別為我們說此『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之目的。(二)此岸與彼岸梵語『波羅蜜多』,譯名到彼岸。彼岸是對此岸說。佛將我們面對的現實世界,視為此岸,理想而善美的真理世界名彼岸。此岸是充滿罪惡而苦惱的五濁惡世;彼岸則是極樂而寧靜的佛國凈土。因此,有志之士,誰不渴望由現實苦惱的此岸,到達理想而幸福的彼岸?但怎樣才能從此岸到達彼岸呢?手續很簡單:只要我們能夠依照佛教文字般若的啟示,運用觀照般若的智光,去觀照萬物之真相;然後,憑籍觀照般若的超能技巧,駕駛文字般若的超級慈航,衝破無明煩惱的驚濤駭浪,一定可以度生死苦海,安然到達實相般若的彼岸。正如我們運用高等的技術,駕駛超級的船隻,自然可以衝波破浪,到達我們之目的地一樣,因此,本經的別題是:『般若波羅蜜多』。 本經所說的:般若波羅蜜多,是六種波羅蜜多之一,亦是六種波羅蜜多的主腦。何謂六波羅蜜?六波羅蜜又名六度。度有自己獨度,亦有與大眾同度的不同;前者是小乘的行為,後者是大乘的實踐。不管是甚麼時代,甚麼地方,甚麼人物,都是討厭自私自利漢,而喜歡接近與眾同樂者。特別是佛教的基本精神,就是教人自度度人,自利利他;故佛教的宗旨,是在於大乘的發展。 大乘的菩薩們,無時無刻不是為大眾的幸福而謀幸福,為大眾的安全而謀安全。永遠本著自他共濟的初衷,人我共度的志願,共乘由六波羅蜜超級的慈航,共渡生死苦海,脫離六蔽的陷阱,到達真理的彼岸,因此,名六波羅密多。六波羅密多是: 一、檀越波羅蜜:梵語擅越,亦名擅那,譯為布施;運心普周名『布』,輟己惠人名『施』。是一種仁慈的救濟,亦是捨己為人的精神。菩薩在強烈的慈悲心、正義感驅使下,一切皆以群眾的福利為前提,凡是自己金錢、能力、精神與時間所許可的,無不竭力以赴。對苦惱群眾,視如父母、如兄弟、如姐妹,或施與金錢的救濟,或施與物質的援助。對於貧病交迫者,施以醫藥的治療;思想不正者,施以真理的指導:對於生命財產受到威脅者,施以無畏的保障。是以布施有財施、法施、無畏施等三種。 一個真正的佛教徒,大乘實踐家,不但要以財施解救人生活的困厄,以法施解除人們精神的苦悶,更要以無畏施的精神來保障人類的安全。三者具足,還要三輪體空,外不見有受施的人,內不見有能施的我,於其中間,亦不見有所施之物;如金剛經所言:『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然後可以到達布施的彼岸,而度脫六蔽中慳貪煩惱的垢蔽。 慳貪,是自私自利的根本,亦是世人的通病,芸芸眾生,誰能無貪?貪財、貪色、貪名、貪利、貪我國之富強,貪我家之幸福,貪我個人之享受。不但不顧及他人的幸福,反而將自己的幸福,建築在他人痛苦上;甚至得隴望蜀,不奪不饜。甲如是、乙如是、社會如是、國家如是,試問世界怎得不亂?人的生命財產又安能保?因此,人皆患得患失,惶恐終日。 六波羅蜜經言:『諸慳貪者,常懷憂惱;現在世中,諸苦根本。』在佛眼觀之:貪求不已的人,簡直是自尋煩惱;因為他們不知道:『黃金不是千年業』,『千年田換八百主』;更不知道人命無常呼吸間,當死神降臨時,『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那麼,多貪所為何事?不如安貧守自己,樂善好施,以發揚人類互愛互助的精神,使自己『生有益於世,死有利於後。』豈不是更有意義?所以,佛特別以布施的美德,來改造人類慳貪的心理。 梵網經說:『菩薩見一切貧窮人來乞者,隨前人所須,一切給與。』又六波羅蜜經說:『菩薩摩訶薩,應當更發二種勝心:一者,所有資財,庫藏諸物,知自性空,尤如陽焰,夢想幻化。二者,於諸有情,起大悲心,若見貧窮,起憐愍心,發是心已,應正了知;於是財寶,不應慳吝,平等行施。設蓄財物,終不為己,皆為饒益一切眾生。』 我們果能這樣實行布施,自然可以激發『人溺己溺,人飢己飢』的同情心,培養互愛互助,『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精神,那麼,舉世都是善長仁翁啦,社會何來強奪巧取,偷扼拐騙種種怪現象呢! 二、屍羅波羅蜜:屍羅譯為戒,亦名防止。戒是戒條、或規律。國有國法,家有家規,社團有社團的紀律,社會有社會的秩序。這些都是用來控制人不軌的行為,鍛煉人美好的人格,和培養人公共道德的觀念。我們無論是在行為上或心理上,都有遵守紀律的必要。 佛教,不但以因果定律來範疇人的心,使人防患於未然;更制定許多戒律來規範人的身,所謂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五百戒,菩薩十重四十八輕戒,與三聚戒;在家信眾亦有五戒,八戒,及菩薩戒。在這些戒律嚴格規範下,既令人消極地禁止做惡,更令人積極地修善,凡有利益世道人心的事,無不竭力以赴。使佛弟子們在這種嚴格規範訓練下,不但身不犯罪、心亦不犯罪。行住坐卧,一舉一動,皆如音律的節奏,吻合正義的軌則;一進一退,都如軍隊的步伐,契乎公理的正道。若然人皆信受佛法,奉持佛所制的戒律,那麼,社會自然不治而安、不改而善;而人類也就可以跳出毀犯的陷阱,共同抵達真理至善的彼岸,故名屍羅波羅蜜。 三、羼堤波羅蜜:羼提譯忍辱,他人無故加惱為辱,於辱安受名忍。一個真正實踐佛陀遺教的慈善長者,必能抱定宗旨,忍受一切橫逆之來。特別是際此末法,眾生剛強蠻橫,毫不講理,往往好心濟人成怨恨。我們欲想完成弘法利生的責任,非容忍不可。故古人說:『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濟。』或有人以為忍辱,是最吃虧的事;實則,忍辱是最明智之舉呢! 如古之布袋和尚,五代梁時人,傳說是彌勒菩薩的化身。肚皮大,矮而胖,笑口常開,個性幽默,常持布袋,寢卧隨處,出語無定。常受一般人的取笑辱罵,不以為逆。反而說:『有人罵老拙,老拙只說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痰唾在面上,讓它自幹了;我自省氣力,他亦無煩惱。』又說:『是非憎愛世偏多,仔細思量奈我何?寬卻肚皮須忍辱,豁開心地任從他。若逢知己宜守分,縱遇冤家也共和。倘能了此心頭事,自然證得六波羅。』 忍辱能治嗔恚,六波羅蜜經言:『譬喻世間阿伽陀葯,能除自他一切疾病毒;菩薩亦爾,忍伽陀葯,能治自他,一切嗔恚,煩惱毒病。』嗔恚,是眾生的心理病態。古人說:『一念嗔心起,八萬障門開。』世間的一切鬥爭與罪惡;甚至夫妻反目,朋友成仇,六親眷屬的不和,人與人間彼此的殘害,無一不是導源於嗔心。我們為了建立友誼與和平,為了消弭人間的戰爭與災難,誠應運用忍辱波羅蜜來對治嗔心。 佛說:『嗔是心中火,能燒功德林。欲免輪迴苦,善自護嗔心。』我們不但要守護嗔心,不許妄動;同時也要控制喜悅的情緒。因為喜與嗔,同是人類的心理病態,能令人內心無法平衡與寧靜。所以學佛的人,逆境要忍.順境亦要忍。不為物喜,不為己悲。其贊我者,奚以喜?其毀我者,奚以悲?敬慎在我,毀譽由人,這就是最好的忍辱方法。 四、毗梨耶波羅蜜:譯名精進,精而無雜,進而不退。道德的實踐,佛法的進修,學業的成就,事業的成功,皆以精進為本;否則,一曝十寒,實難收預期之效。特別是好事多磨,自古已然,於今尤甚;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魔的種類很多,所謂天魔、煩惱魔、生死魔、五陰魔;吾人處身於魔影幢幢的現實環境中,欲想成就道業,非勇猛精進,不屈不撓不可。 可惜,好逸惡勞,人之常情,誰不喜歡舒適安閑地過著自我陶醉的生活?誰願意整天奔波,苦心勞形地為他人服務?特別是都市裡的人,早已失卻昔日的勤儉純樸,而趨向於奢侈放縱,淫逸苟安。根本不知道人生的意義,不是苟且偷安,而是勤勞與服務;人生生存之目的,不是消耗與享受,而是創造與貢獻。是以大都抱著「獨善其身』的主義,以及『今朝有酒今朝醉』、『得歡樂處且歡樂』的態度。每耽戀於紙醉金迷、燈紅酒綠的場所,流連忘返,對於甚麼公益、甚麼慈善,都忘記了。結果:不但個人失去人生的意義和價值;而國家與社會,亦直接或間接受其影響。 佛教為了推行利己利人的慈悲主義,鼓勵我們實行四種精進,那就是:『未生不善,能令不生;巳起不善,速令除滅。未生之善,當令速生;已起之善,能令增長。』如是勇於改過,勤於修善,披精進甲,乘大願船,朝向真理之邦急進,謀求增長善根,成就道業。 佛又教導我們:『為諸眾生,於無數劫,修諸苦行,不辭勞倦。常以四攝,布施、愛語、利行、同事,攝取有情,令得解脫,令一切眾生,安穩快樂。』可知佛教對自利利他的工作,是何等的積極與熱誠。學佛的人,自當激發精進的恆心,以克服懈怠的魔障,努力斷惡修善,利人利己,以取消內心懈怠的積垢。 五、禪那波羅蜜:禪那亦名三昧,譯名靜慮,亦名正定。是教人將自己散漫雜亂的心,集中於一境的最好方法。一般人的心,都是妄想紛飛,所謂:『心猿意馬』,無法控制;致使在妄想識心操縱下的人生,有時成為仁慈的天使,有時又變為殘暴不仁的魔鬼。故佛陀特別教我們,修習禪定,控制妄想,正念真如,澄清雜念,止息邪念,以恢復身心的寧靜。但這不是靜坐枯寂,萬念俱灰的消極行為,而是儲精蓄銳,作為積極承辦一切福利事業的原動力。 或有人說:在這塵囂的都市,欲修禪定,談何容易?不過,有修養的人,是不會為外境所動的。永嘉禪師的證道歌說:『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這是多麼到家的工夫?我們果能像古人那樣,『運水搬柴,不離三昧』,那怕環境的嘈雜呢? 禪,是佛教戒定慧三無漏學之一,屬於學佛必修的課程。但禪的種類很多,有世間禪,也有出世間禪;有凡夫禪,也有外道禪;有二乘禪,也有菩薩禪;還有最上乘的如來禪,以及祖師禪等不同的名稱,都是根據修習禪定境界的淺深而定。 凡是厭棄人間苦惱,欲生天國享福的人,修習世間的四禪八定,而得生天國的,是凡夫禪。 若畏生死苦,急求解脫樂,而修習九次第定,經歷觀、煉、熏、修等位次,最後引生無漏智,斷除見思煩惱的束縛,悟證我空真如理,直取清凈涅槃的,是二乘禪。 以菩提心為因,慈悲心為本,依一乘教,修習一心三觀,直至二障齊斷(煩惱障,所知障),二空全彰(我空,法空),不住生死、不住涅槃,而倒駕慈航,隨流九界,濟度眾生的,是菩薩禪。 此外,還有諸佛所證的如來禪,以及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祖師禪。 祖師禪是直接傳授於釋尊,據佛經所載:『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法會大眾,悉皆罔然。惟獨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世尊即說:『善哉!善哉!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付與摩訶迦葉。』故迦葉尊者成為禪宗初祖。後來,迦葉傳阿難,阿難傳商那和修,如是祖祖相傳,直至二十八祖菩提達摩。 達摩祖師,因觀中國大乘根性成熟,特別航海東來,成為中國禪宗的始祖。傳說達摩祖師,是在梁武帝時來中國,由廣州至金陵,因與武帝問答不契機,遂渡江至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後遇志切求道,立雪斷臂的慧可,始傳衣缽。之後,慧可傳僧燦,僧燦傳道信,道信傳弘忍,弘忍傳慧能。傳說弘忍傳慧能禪師的心法,是付金剛經,並說:『衣為爭端,止汝勿傳。』故中國禪宗祖師,傳至慧能為止。雖然,但禪宗對中國文學的影響甚巨,唐宋以下的學者,皆混合禪宗思想於其學說。 六、般若波羅蜜:般若,就是真理的智慧,在般若之後,加上波羅蜜三個字,是表示此真理的智慧,已經到達真理的彼岸,是智慧的至極,當然不是指二乘聖人偏於真空的一切智,或是菩薩末圓滿的道種智,而是佛道究竟圓滿的一切種智。此究竟圓滿的一切種智,就是法華經所說:『諸佛的智慧』,包括根本智與後得智。 根本智,是諸佛的實智,能證知眾生與萬物緣起性空的真理,亦即是明了宇宙萬有普遍共同不變的原理。後得智,是諸佛的權智,諸佛親證宇宙原理之後,所得的智慧;能夠辨別眾生不同的個性,及其不同的思想與慾望,而投以適合的法葯,拔除眾生的苦惱,給與眾生的快樂。 根本智亦名如理智,即如真理如何,就證知其為如何。後得智亦名如量智,即如其所證真理而發揮,不違反其共通原理的差別作用。能明乎此,才是真實的智慧;能本乎這種智慧去利益眾生,拔苦與樂,才是真實的慈悲。 智慧可以度脫愚痴,一般人以為愚痴,是指那些沒有學識的文盲。其實,即使是滿腹經論的人,又何嘗不是愚痴的眾生?因為不管世間人的學問,如何淵博充實,亦很少有能夠通達宇宙萬物的真理,而獲得真知灼見者;因為世人每於主觀偏見支配下,產生似是而非的錯覺。這種錯覺,是無法通達事理的真相,不能辨別是非曲直與邪正,更不知宇宙人生有一定的因果法則,所以佛教名之為愚痴。 在愚痴統治下的人生,不明真理,不識因果,不辨邪正胡作妄為,往往自誤誤人,自害害人,作諸惡業,沉淪生死,求出無由。故佛陀教人修習禪定,發掘內在的原始智慧,使本具的般若智光顯現,佛性抬頭,解脫煩惱生死的束縛,到達真理的彼岸,故名般若波羅蜜。 以上六種波羅蜜多,可以度脫眾生內心的慳貪,毀犯,嗔恨,懈怠,散亂,愚痴等六蔽,使人跳出六蔽的陷阱,駕駛六度的慈航,橫度生死苦海,到達涅槃的彼岸,回歸真理的故鄉,享受人生至真、至善、至美的境界,以結束多生多世流浪六道生死的苦惱生活,故名六波羅蜜。 波羅蜜多既然有六種,何以本經只說『般苦波羅蜜多』呢?理由是:般若是正行,布施等前五度是助行;般若如人的眼睛,前五度如人的雙足;般若是修慧,前五度是修福。人必需要有眼睛,然後可以遠行;目足相資,始可以到達目的地。同樣,人必需要有智慧,然後懂得修福;福慧雙修,直至福慧圓滿,二利究竟,始可以完成佛道。 如果缺乏般若,肓目進修,即使不致誤入岐途,所得的果報,亦僅限於人天小果,無法進入菩提覺道,不得名為波羅蜜多。本經特別顯示般若的本體,以及說明般若真空智慧的功能,使修學佛法的人,明白般若的重要性,然後運用般若真空的智慧,來駕駛前五度的船隻,駛向真理的彼岸。所以本經雖然只言般若,其實已經概括布施,持戒,忍尋,精進,禪定等五度在內。(三)佛法的核心心經的心字,含有二種意義: 一是譬喻,意思是說:此經是詮諸佛的心要,濃縮了六百卷大般若經的要義;不但展示了大般若經的中心思想,同時闡明般若真空的妙理,可以說是:『般若的核心』。譬喻人體的心臟,為人四肢百骸的核心,因此名:『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二是真心:此真心,是萬法之始,眾義之宗;亦是諸佛所證,眾生所迷。法華經所詮的諸法實相理,楞嚴經所顯的如來藏妙真如性,華嚴經所說的一真法界,維摩經所說的不二法門,以及涅槃經所說的佛性,無一不是顯示此真心。就是大般若經所詮的畢竟空,以及本經所說的諸法空相,亦皆是顯示此真心。然而,此真心究竟是怎樣的呢?此真心究竟在那裡? 此真心之為物,是視之無色,聽之無聲。說是有嗎?但無形無相;說是空嗎?它卻能隨緣創造萬有,支配一切;而且是那麼的廣大,體包太虛,量周沙界,彌滿十方,充塞天地。所謂:『通人物,達四海,塞天地,經古今,無有乎弗具,無有乎弗同,無有乎或變者。』在縱的時間方面說:此真心之體,能夠窮盡三際;在橫的空間方面論:此真心之量,能含吐十虛,而無方所,不在內、不在外、也不在中間。但卻像太陽之在空,普臨大地,照耀萬有;如水之在地,無所不周,滋養萬物。故古人說:『內外中間一總無,境上施為渾大有。』又說:『要見本來人,直下須親薦;日用尋常中,不隔一條線。』可知真心,無時不昭昭於吾人心目之間,無刻不晃晃於色塵之內。 可惜眾生,雖然與此真心,衣食與共,寢寤與俱,而不自覺;反而執著真心之影子(見相二分),以為是實我實法。遂由:『無明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自此,恆被虛妄意識的牽制,整天攀緣於六塵境界,分別取捨,執我執法,胡作非為。 今日世界之所以大亂,實是人們偏激而盲目的意識所闖下的大禍。因為妄想識心,既可以令人上天堂、亦以可使人入地獄。既可以令人雄心萬丈,精神奮振;亦可以使人萬念俱灰,興趣索然。既可使人成為仁慈的天使;亦可使人變為兇惡的魔鬼。這麼一來,眾生本具的真心,就被蒙上重重的陰影,披上厚厚的黑幕。本來的智慧光明,便日趨於暗淡,甚至被埋沒。 人們所見到的,只是意識黑暗的世界,而遮蔽了真心的智慧光明;人們所接觸的、所體會的,亦只是虛偽的妄心,而非尊嚴的人性。於是乎世界越來越凌亂,社會越來越複雜,人生越來越痛苦。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永無了期。所以佛說:『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凈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又說:『則知汝心,本妙明凈,汝自迷悶,喪本受輪,於生死中,常被漂流,是故如來,名可憐愍。』(見楞嚴經) 觀世音菩薩,因為憐愍眾生的無知,迷失真心,反而被虛偽的妄想識心所操縱,作諸惡業,輪迴生死,枉受一切苦厄。因此,特別請示釋尊允許,為我們演說修學『般若波羅密多心』的法門,目的是欲令我們舍妄趣真,向內尋求,令內心世界真理智慧的種子,重新萌智慧芽,開智慧花,結智慧果,覺悟此迷失已久的真心,恢復人性的尊嚴,成為宇宙的大覺。 如果我們,因聞觀世音菩薩宣說修學『般若波羅密多』的法門,能夠啟發般若正智,照見五蘊皆空,不生執著,而離四相,破我執;又能運用觀照般若,照見諸法空相,真空不空,以無所住著的心,修諸波羅密,即可以遠離一切顛倒夢想,究竟涅槃,證得此本來具足的清凈真心,成就佛果無上菩提,故本經名為:『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心字是獨立的,般若波羅蜜多是能照、能顯;心為所照、所顯。其中多字,只是梵文的一種語尾詞,在金剛經只言:『波羅蜜』,本經則在『波羅蜜』之後,加上一個多字,只是屬於助語詞,並沒有特別的意義與作用。但若將之冠在心字之前,名『多心經』,那就差之毫厘,錯之千里了,千萬不可!(四)經字的解釋經字梵語是:修多羅,或素怛纜,譯名契經,簡言為經。契經的意思是說:佛所說的經典,既能上契諸佛所證的真理,又能下契眾生的根機。以其能契理故,可以傳誦萬世;作為人生的正軌,而取消人世間,種種邪倒錯謬的知見。以其能契機故,可以垂範天下,能適應任何時代的需要;而令各行各業的人士,喜歡信解受持;作為人類不可或缺的精神補品,靈性食糧。所以被稱為『契經』。在雜阿毗曇心論第八卷中,解釋經字,含有五種不同意義: 一、出生義:佛經能夠出生一切義理,出生一切功德;若然依之修行,不止可以出生甚深智慧,令人轉迷為悟,轉凡成聖,還可以出生佛果菩提。 二、泉涌義:泉是水的源流,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譬喻佛經所詮的義理豐富,猶如泉水之滔滔不絕,無窮無盡。隨人智慧之深淺,理解力之強弱,吸收多少,無不稱心如意。 三、顯示義:佛所說的經典,不但顯示世間法的意義;同時顯示出世間法的修證。既顯示俗諦理之有;又顯示真諦理之空。既顯示權教的種種方便;又顯示實教一佛乘的真理智慧。總之:佛經能夠對於十法界聖凡的依正因果,一切諸法所含的義理,逐一闡明無遺,窮幽顯秘,生人慧解,所以經是顯示義。 四、繩墨義:繩墨,是古之木匠所用的墨斗,能定曲直,以助作業。譬喻佛經,可以辨別邪正、分析是非、能定真偽;令修行人明是非,知邪正,辨真偽,而知趣向佛果菩提,不致墮落邪魔外道。 五、鬘結義:鬘結,是用線穿起的花朵,使之連貫不亂,作為裝飾品。譬喻佛經所詮的義理,能貫穿佛所說的五乘教法,令大小乘的義理,有序不亂,不致散失。 此外,經字還含有貫、攝、常、法等義。因為經典,能夠將佛陀的一代時教,如線貫珠,令不散失。又能攝持所應教度的眾生,令不墮落。還有,佛經所說的道理,是真常不變的,放諸四海而皆準,不因時間的遷流而轉變,不因地理環境的不同而不適應,所以佛教的經典,二千多年來,無論中外古今,不分國籍與種族,不限地理與環境,一直都為世界各國人士所崇拜、所景仰,的確是異於世間的一般書籍,因此不名為佛書,而被稱為佛經。經之一字是通題,通於佛所說的一切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等七字是別題,別限於本經;通別合稱,故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
推薦閱讀:
※聖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釋 姿納彌扎論師釋任傑由藏譯漢
※解讀=={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關於《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學佛問答:早課誦無量壽經、晚課阿彌陀經、往生咒、心經,請問如法嗎?
※心經與生活智慧
TAG:心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