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穴位專題

人體穴位的定位方法

參看:人體穴點陣圖

人體腧穴各有自己的位置。腧穴定位的準確與否,可直接影響治療效果。現代臨床常用的腧穴定位與取穴法有骨度折量法、體表標誌法和手指比量法。

  • 骨度折量法是將人體的各個部位分成若干等分折量取穴的方法,每一等分作為一寸。
  • 體表標誌法是以人體各種體表解剖標誌作為取穴的依據。如兩眉之間取印堂穴,兩乳之間的中點取膻中穴等。
  • 手指比量法是以手指的寬度為標準,作為取穴的尺寸。如中指中節兩端橫紋頭之間為1寸,稱中指同身寸。拇指指關節的橫度為1寸,稱拇指同身寸。將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併攏,以中指中節橫紋處為3寸,稱一夫法。
  • 註:「一指寬」是指大拇指最粗部分的寬度;「兩指寬」則是指食指與中指並列,第二關節(指尖算起的第二個關節)部分所量的寬度。手指的大小、寬度,依年齡、體格、性別而有極大的不同。以此法確定人體穴點陣圖解中所提及的穴道時,請以患者的指寬度來找。

    找穴位的竅門

    穴道,也就是出現反應的地方。身體有異常,穴道上便會出現各種反應。這些反應包括:

    1. 用手指一壓,會有痛感(壓痛);
    2. 以指觸摸,有硬塊(硬結);
    3. 稍一刺激,皮膚便會刺癢(感覺敏感);
    4. 出現黑痔、斑(色素沉澱);
    5. 和周圍的皮膚產生溫度差(溫度變化)等。

    這些反應有無出現,是有無穴道的重要標誌。

    取穴要領

    臨床取穴常以骨度法為主,再結合其他取穴方法。同時還必須注意患者的體位、姿勢,並且要上下左右互相參照。取穴的原則要領大致可以歸納為:

    1. 按照分寸,做到心中有數
    2. 觀察體表標誌定穴
    3. 採取適當的姿勢取穴
      某些穴位應採取坐姿取穴,而某些穴位則以卧式取穴為宜;有些穴位應伸直肢體取之,而有些穴位則應屈曲肢體取之。臨證時還須依具體情況而定。此外,還可結合一些簡便的活動標誌取穴。
    4. 取五穴而用一穴,取三經而用一經
      古人有"取五穴用一穴而必端,取三經用一經而必正"之說。意思是說,正確的取穴方法,是取某一個穴位時,必須要了解它上下左右的穴位;定某一經時,必須要參照其周圍幾條經脈的循行。這樣全面參考才能正確地定位取穴。

    全身的經穴,督脈和任脈位於正中線,它們的穴位較易確定,因此任督脈的穴位常可作為兩旁經穴定位的參考依據。而頭部和肩部的腧穴比較複雜,取穴時須仔細分別。取肢體外側面的穴位時,主要觀察筋骨的凹陷等骨性標誌;而取肢體內側面的穴位時,除注意體表標誌外,還應注意動脈的搏動等。

    人體穴位的作用

    腧穴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輸注臟腑經絡氣血,溝通體表與體內臟腑的聯繫。臨床上腧穴有診斷疾病和治療疾病的作用。由於腧穴有溝通表裡的作用,內在臟腑氣血的病理變化可以反應於體表腧穴,相應的腧穴會出現壓痛、酸楚、麻木、結節、腫脹、變色、丘疹、凹陷等反應。因此,利用腧穴的這些病理反應可以幫助診斷疾病。腧穴更重要的作用是治療疾病,通過針灸、推拿等刺激相應腧穴,可以疏通經絡,調節臟腑氣血,達到治病的目的。腧穴不僅能治療該穴所在部位及鄰近組織、器官的局部病證,而且能治療本經循行所及的遠隔部位的組織、器官、臟腑的病證。此外,某些腧穴還有特殊的治療作用,可專治某病。如至陰穴可矯正胎位,治療胎位不正。

    按功能分類的人體穴位列表

    功效分類法,即根據腧穴功效而排列腧穴的方法。該方法強調腧穴與辨證施治之間的聯繫。將十四正經的全部腧穴和常用經外奇穴根據其主要功效加以分類,分別歸屬於等17項類別之下,便於根據辨證結果選擇恰當腧穴。此分類法,不僅可供針灸等專業人員參考,還特別適用於其他專業的臨床醫生根據中醫辯證的結果而選用相應的腧穴,使其能夠快捷、便利、準確地掌握針灸、按摩等手段治療疾病。

    解表穴(12穴)

    主條目:解表穴

    風府穴、大椎穴、陶道穴、玉枕穴、大杼穴、風門穴、風池穴、當陽穴、顳顬穴、太陽穴、百蟲窩穴、京骨穴

    清熱穴(85穴)

    主條目清熱穴

    清心熱穴

    天柱穴、小海穴、少海穴、通里穴、陰郄穴、神門穴、少府穴、曲澤穴、築賓穴。

    清肺熱穴

    上星穴、尺澤穴、孔最穴、魚際穴、虎口穴、前谷穴、百勞穴、灸癆穴、身柱穴、靈台穴。

    清肝膽熱穴

    陽白穴、頭臨泣穴、五處穴、頷厭穴、懸顱穴、懸厘穴、曲鬢穴、浮白穴、腦空穴、頭竅陰穴、完骨穴、濁浴穴、五樞穴、足五里穴、膽囊穴、光明穴、中封穴、足臨泣穴、地五會穴、俠溪穴。

    清胃腸熱穴

    曲池穴、手三里穴、下廉穴、合谷穴、三間穴、二白穴、下極俞穴、下腰穴、尾窮骨穴、長強穴、陽綱穴、肓門穴、小腸俞穴、闌尾穴、下巨虛穴、解溪穴、沖陽穴、內庭穴。

    清三焦熱穴

    瘈脈穴、消濼穴、天井穴、支溝穴、外關穴、陽池穴、淵腋穴。

    清熱解毒穴

    夾承漿穴、地合穴、齦交穴、頰里穴、角孫穴、耳尖穴、顴髎穴、肘尖穴、溫溜穴、偏歷穴、陽溪穴、二間穴、臂間穴、八邪穴、大指甲根穴、乳上穴、腰俞穴、崑崙穴、外踝尖穴、八風穴、內踝尖穴。

    止咳平喘化痰穴(31穴)

    主條目止咳平喘化痰穴

    天突穴、氣舍穴、水突穴、天府穴、列缺穴、小指尖穴、璇璣穴、華蓋穴、紫宮穴、玉堂穴、肋頭穴、胸堂穴、俞府穴、彧中穴、神藏穴、靈墟穴、神封穴、氣戶穴、庫房穴、屋翳穴、膺窗穴、雲門穴、中府穴、周榮穴、天溪穴、崇骨穴、灸哮穴、定喘穴、魄戶穴、譩譆穴、豐隆穴。

    消食導滯穴(16穴)

    主條目消食導滯穴

    上脘穴、中脘穴、建里穴、下脘穴、臍中四邊穴、幽門穴、不容穴、承滿穴、梁門穴、關門穴、太乙穴、長谷穴、食竇穴、腹哀穴、接脊穴、四縫穴。

    益氣壯陽穴(28穴)

    主條目益氣壯陽穴

    百會穴、石關穴、商曲穴、神闕穴、氣海穴、石門穴、關元穴、胃上穴、大巨穴、提托穴、脊中穴、命門穴、腰陽關穴、脾俞穴、腎俞穴、中膂俞穴、意舍穴、胃倉穴、志室穴、京門穴、環跳穴、足三里穴、仆參穴、束骨穴、太溪穴、商丘穴、公孫穴、太白穴。

    補陰穴(9穴)

    主條目補陰穴

    肺俞穴、膏肓穴、腰眼穴、小兒龜胸穴、臍上臍下穴、大赫穴、橫骨穴、照海穴、然谷穴。

    溫里穴(13穴)

    主條目溫里穴

    龍頷穴、三角灸穴、大橫穴、腹結穴、胃俞穴、氣海俞穴、大腸俞穴、關元俞穴、會陽穴、關儀穴、地機穴、漏谷穴、大都穴。

    平肝息風穴(15穴)

    主條目平肝息風穴

    鼻交頞中穴、髮際穴、神庭穴、前頂穴、本神穴、率骨穴、天沖穴、後頂穴、強間穴、滑肉門穴、筋縮穴、太沖穴、行間穴、足心穴、里內庭穴。

    理氣穴(49穴)

    主條目理氣穴

    天容穴、人迎穴、缺盆穴、極泉穴、天泉穴、俠白穴、青靈穴、經渠穴、中泉穴、中魁穴、膻中穴、中庭穴、步廊穴、胸鄉穴、輒筋穴、天池穴、乳根穴、期門穴、日月穴、大包穴、鳩尾穴、巨闕穴、腹通谷穴、陰都穴、肓俞穴、天樞穴、外陵穴、章門穴、府舍穴、氣沖穴、羊矢穴、急脈穴、至陽穴、中樞穴、血壓點穴、厥陰俞穴、督俞穴、胃管下俞穴、肝俞穴、膽俞穴、肘椎穴、膈關穴、魂門穴、痞根穴、後腋穴、上巨虛穴、陽陵泉穴、外丘穴、中都穴。

    理血穴(10穴)

    主條目理血穴

    太淵穴、養老穴、陰交穴、膈俞穴、竹杖穴、陽剛穴、閭上穴、血海穴、三陰交穴、合陽穴。

    調經止帶穴(26穴)

    主條目調經止帶穴

    中注穴、經中穴、四滿穴、氣穴、氣門穴、絕孕穴、維胞穴、歸來穴、子宮穴、沖門穴、帶脈穴、維道穴、上髎穴、次髎穴、中髎穴、下髎穴、白環俞穴、陰廉穴、陰包穴、曲泉穴、陰谷穴、蠡溝穴、交信穴、營池穴、水泉穴、獨陰穴。

    利水通淋穴(15穴)

    主條目利水通淋穴

    水分穴、利尿穴、中極穴、水道穴、曲骨穴、三焦俞穴、胞肓穴、膀胱俞穴、淋泉穴、委陽穴、箕門穴、陰陵泉穴、復溜穴、大鐘穴、陷谷穴。

    安神穴(19穴)

    主條目安神穴

    安眠穴、伴星穴、燕口穴、支正穴、陽谷穴、手逆注穴、郄門穴、間使穴、內關穴、靈道穴、大陵穴、臣覺穴、巨闕俞穴、神道穴、神堂穴、心俞穴、腰奇穴、女膝穴、足通谷穴。

    開竅蘇厥穴(28穴)

    主條目開竅蘇厥穴

    水溝穴、兌端穴、承漿穴、懸命穴、內迎香穴、四神聰穴、勞宮穴、後溪穴、少澤穴、少沖穴、關沖穴、中沖穴、商陽穴、少商穴、十宣穴、十王穴、奪命穴、乳中穴、會陰穴、委中穴、金門穴、隱白穴、大敦穴、厲兌穴、足竅陰穴、至陰穴、氣端穴、湧泉穴。

    利竅穴(63穴)

    主條目利竅穴

    利目穴

    睛明穴、攢竹穴、瞳子髎穴、球後穴、承泣穴、四白穴、魚腰穴、上明穴、絲竹空穴、睛中穴、眉沖穴、承光穴、目窗穴、頭維穴、翳明穴、天牖穴、拳尖穴、大骨空穴、鳳眼穴。

    利鼻穴

    迎香穴、上迎香穴、禾髎穴、素髎穴、囟會穴、通天穴、承靈穴、散笑穴、鼻流穴。

    利耳穴

    耳門穴、聽宮穴、顱息穴、聽會穴、會宗穴。

    利口舌咽喉穴

    正營穴、腦戶穴、啞門穴、頰車穴、大迎穴、上廉泉穴、廉泉穴、洪音穴、扶突穴、天鼎穴、唇里穴、聚泉穴、海泉穴、金津穴、玉液穴、龍玄穴。

    通利諸竅穴

    巨髎穴、印堂穴、曲差穴、上關穴、耳和髎穴、絡卻穴、下關穴、翳風穴、天窗穴、四瀆穴、三陽絡穴、中渚穴、液門穴、小骨空穴。

    袪風除濕穴(12穴)

    主條目袪風除濕穴

    肩髎穴、臂中穴、伏兔穴、陰市穴、髖骨穴、梁丘穴、鶴頂穴、膝眼穴、犢鼻穴、條口穴、陵後穴、膝關穴。

    舒筋活絡穴(54穴)

    主條目舒筋活絡穴

    牽正穴、地倉穴、肩髎穴、肩貞穴、臑會穴、臂臑穴、手五里穴、肘髎穴、上廉穴、清冷淵穴、手踝穴、腕骨穴、肩前穴、澤前穴、腰痛點穴(威靈穴精靈穴)、落枕穴、五虎穴、新設穴、頸臂穴、肩井穴、天髎穴、巨骨穴、秉風穴、曲垣穴、天宗穴、肩中俞穴、肩外俞穴、附分穴、懸樞穴、肩頭穴、臑俞穴、夾脊穴、新建穴、居髎穴、十七椎穴、秩邊穴、髀關穴、拇趾里橫紋穴、風市穴、中瀆穴、膝陽關穴、陽交穴、陽輔穴、懸鐘穴、丘墟穴、承扶穴、殷門穴、浮郄穴、膝旁穴、承筋穴、承山穴、飛揚穴、跗陽穴、申脈穴。

    按經脈分類的人體穴位列表

    經脈分類法,即根據十四經脈循行路線而排列腧穴的方法。該方法強調腧穴與經脈之間的聯繫。每條經脈都有若干腧穴歸屬其下:

    十四經穴

    主條目:十四經穴

    足太陽膀胱經穴位

    位於足太陽膀胱經上的穴位左右各67個,共134個:

    睛明穴、攢竹穴、眉沖穴、曲差穴、五處穴、承光穴、通天穴、絡卻穴、玉枕穴、天柱穴、大杼穴、風門穴、肺俞穴、厥陰俞穴、心俞穴、督俞穴、膈俞穴、肝俞穴、膽俞穴、脾俞穴、胃俞穴、三焦俞穴、腎俞穴、氣海俞穴、大腸俞穴、關元俞穴、小腸俞穴、膀胱俞穴、中膂俞穴、白環俞穴、上髎穴、次髎穴、中髎穴、下髎穴、會陽穴、承扶穴、殷門穴、浮郄穴、委陽穴、委中穴、附分穴、魄戶穴、膏肓穴、神堂穴、譩譆穴、膈關穴、魂門穴、陽綱穴、意舍穴、胃倉穴、肓門穴、志室穴、胞肓穴、秩邊穴、合陽穴、承筋穴、承山穴、飛揚穴、跗陽穴、崑崙穴、仆參穴、申脈穴、金門穴、京骨穴、束骨穴、足通骨穴、至陰穴。

    足厥陰肝經穴位

    位於足厥陰肝經上的穴位左右各14個,共28個:

    大敦穴、行間穴、太沖穴、中封穴、蠡溝穴、中都穴、膝關穴、曲泉穴、陰包穴、足五里穴、陰廉穴、急脈穴、章門穴、期門穴。

    足少陽膽經穴位

    位於足少陽膽經上的穴位左右各44個,共88個:

    瞳子髎穴、聽會穴、上關穴、頷厭穴、懸顱穴、懸厘穴、曲鬢穴、率谷穴、天沖穴、浮白穴、頭竅陰穴、完骨穴、本神穴、陽白穴、頭臨泣穴、目窗穴、正營穴、承靈穴、腦空穴、風池穴、肩井穴、淵腋穴、輒筋穴、日月穴、京門穴、帶脈穴、五樞穴、維道穴、居髎穴、環跳穴、風市穴、中瀆穴、膝陽關穴、陽陵泉穴、陽交穴、外丘穴、光明穴、陽輔穴、懸鐘穴、丘墟穴、足臨泣穴、地五會穴、俠溪穴、足竅陰穴。

    手少陰心經穴位

    位於手少陰心經上的穴位左右各9個,共18個:

    極泉穴、青靈穴、少海穴、靈道穴、通里穴、陰郄穴、神門穴、少府穴、少沖穴。

    足太陰脾經穴位

    位於足太陰脾經上的穴位左右各21個,共42個:

    隱白穴、大都穴、太白穴、公孫穴、商丘穴、三陰交穴、漏谷穴、地機穴、陰陵泉穴、血海穴、箕門穴、沖門穴、府舍穴、腹結穴、大橫穴、腹哀穴、食竇穴、天溪穴、胸鄉穴、周榮穴、大包穴。

    手陽明大腸經穴位

    位於手陽明大腸經上的穴位左右各20個,共40個:

    商陽穴、二間穴、三間穴、合谷穴、陽溪穴、偏歷穴、溫溜穴、下廉穴、上廉穴、手三里穴、曲池穴、肘髎穴、手五里穴、臂臑穴、肩髃穴、巨骨穴、天鼎穴、扶突穴、口禾髎穴、迎香穴。

    手太陽小腸經

    位於手太陽小腸經上的穴位左右各19個,共38個:

    少澤穴、前谷穴、後溪穴、腕骨穴、陽谷穴、養老穴、支正穴、小海穴、肩貞穴、臑俞穴、天宗穴、秉風穴、曲垣穴、肩外俞穴、肩中俞穴、天窗穴、天容穴、顴髎穴、聽宮穴。

    手太陰肺經穴位

    位於手太陰肺經上的穴位左右各11個,共22個:

    中府穴、雲門穴、天府穴、俠白穴、尺澤穴、孔最穴、列缺穴、經渠穴、太淵穴、魚際穴、少商穴。

    足陽明胃經穴位

    位於足陽明胃經上的穴位左右各45個,共90個:

    承泣穴、四白穴、巨髎穴、地倉穴、大迎穴、頰車穴、下關穴、頭維穴、人迎穴、水突穴、氣舍穴、缺盆穴、氣戶穴、庫房穴、屋翳穴、膺窗穴、乳中穴、乳根穴、不容穴、承滿穴、梁門穴、關門穴、太乙穴、滑肉門穴、天樞穴、外陵穴、大巨穴、水道穴、歸來穴、氣沖穴、髀關穴、伏兔穴、陰市穴、梁丘穴、犢鼻穴、足三里穴、上巨虛穴、條口穴、下巨虛穴、豐隆穴、解溪穴、沖陽穴、陷谷穴、內庭穴、厲兌穴。

    手厥陰心包經穴位

    位於手厥陰心包經上的穴位左右各9個,共18個:

    天池穴、天泉穴、曲澤穴、郄門穴、間使穴、內關穴、大陵穴、勞宮穴、中沖穴。

    足少陰腎經穴位

    位於足少陰腎經上的穴位左右各27個,共54個:

    湧泉穴、然谷穴、太溪穴、大鐘穴、水泉穴、照海穴、復溜穴、交信穴、築賓穴、陰谷穴、橫骨穴、大赫穴、氣穴、四滿穴、中注穴、肓俞穴、商曲穴、石關穴、陰都穴、腹通谷穴、幽門穴、步廊穴、神封穴、靈墟穴、神藏穴、彧中穴、俞府穴。

    手少陽三焦經穴位

    位於手少陽三焦經上的穴位左右各23個,共46個:

    關沖穴、液門穴、中渚穴、陽池穴、外關穴、支溝穴、會宗穴、三陽絡穴、四瀆穴、天井穴、清冷淵穴、消濼穴、臑會穴、肩髎穴、天髎穴、天牖穴、翳風穴、瘛脈穴、顱息穴、角孫穴、耳門穴、耳和髎穴、絲竹空穴。

    督脈穴位

    位於督脈上的穴位有28個:

    長強穴、腰俞穴、腰陽關穴、命門穴、懸樞穴、脊中穴、中樞穴、筋縮穴、至陽穴、靈台穴、神道穴、身柱穴、陶道穴、大椎穴、啞門穴、風府穴、腦戶穴、強間穴、後頂穴、百會穴、前頂穴、囟會穴、上星穴、神庭穴、素髎穴、水溝穴、兌端穴、齦交穴。

    任脈穴位

    位於任脈上的穴位有24個:

    會陰穴、曲骨穴、中極穴、關元穴、石門穴、氣海穴、陰交穴、神闕穴、水分穴、下脘穴、建里穴、中脘穴、上脘穴、巨闕穴、鳩尾穴、中庭穴、膻中穴、玉堂穴、紫宮穴、華蓋穴、璇璣穴、天突穴、廉泉穴、承漿穴。

    經外穴

    主條目:經外穴

    經外穴48個: 四神聰穴、當陽穴、印堂穴、魚腰穴、太陽穴、耳尖穴、球後穴、上迎香穴、內迎香穴、聚泉穴、海泉穴、金津穴、玉液穴、翳明穴、頸百勞穴、子宮穴、定喘穴、夾脊穴、胃脘下俞穴、痞根穴、下極俞穴、腰宜穴、腰眼穴、十七椎穴、腰奇穴、肘尖穴、二白穴、中泉穴、中魁穴、大骨空穴、小骨空穴、腰痛點穴、外勞宮穴、八邪穴、四縫穴、十宣穴、髖骨穴、鶴頂穴、百蟲窩穴、內膝眼穴、膝眼穴、膽囊穴、闌尾穴、內踝尖穴、外踝尖穴、八風穴、獨陰穴、氣端穴

    按位置分類的常用穴位列表

    人體穴點陣圖

    穴位部位分類法,即根據人體解剖位置而排列腧穴的方法。該方法強調腧穴與所在部位之間的聯繫。歷代醫家對人體部位的劃分雖不盡相同,但一般多以頭面頸項、胸膺脅腹、肩背腰尻、腋脅側腹、四肢內外等為基準。部位分類法涉及全身所有體穴,既包括經穴也包括經外奇穴。

    參看:人體穴點陣圖。

    頭部穴位(正面):頭維穴 、髮際穴 、陽白穴 、印堂穴 、攢竹穴 、睛明穴 、承泣穴 、四白穴 、迎香穴 、水溝穴 、瞳子髎穴。

    頭部穴位(背面):百會穴 、後頂穴 、風府穴 、啞門穴 、完骨穴 、風池穴 、天柱穴。

    頭部穴位(側面):太陽穴 、下關穴 、上關穴 、耳門穴 、聽宮穴 、翳風穴 、頰車穴 、大迎穴 、人迎穴。

    腹部、胸部穴位:天突穴 、膻中穴 、鳩尾穴 、巨闕穴 、中脘穴 、水分穴 、氣海穴 、關元穴 、中極穴 、氣舍穴 、俞府穴 、或中穴 、期門穴 、日月穴 、天樞穴 、氣穴 、大巨穴 、大赫穴。

    人體背部穴位:大椎穴 、陶道穴 、身柱穴 、神道穴 、至陽穴 、脊中穴 、治喘穴 、肩井穴 、曲垣穴 、天宗穴 、命門穴 、腰俞穴 、腰陽關穴 、上仙點穴 、六華灸穴 、風門穴 、肺俞穴 、心俞穴 、膈俞穴 、肝俞穴 、膏肓穴 、志室穴 、肩外俞穴 、厥陰俞穴 、三焦俞穴 、大腸俞穴 、關元俞穴 、小腸俞穴 、膀胱俞穴 。

    人體上肢穴位:內關穴 、外關穴 、曲池穴 、尺澤穴 、治癢穴 、孔最穴 、列缺穴 、陽池穴 、神門穴 、合谷穴 、中渚穴 、少沖穴 、落枕穴 、指間穴 、太淵穴 、口內點 、胃腸點 、手三里穴。

    人體下肢穴位:膝眼穴 、梁丘穴 、復溜穴 、陰谷穴 、血海穴 、承山穴 、解溪穴 、委中穴 、足三里穴 、陽陵泉穴 、陰陵泉穴 、三陰交穴 、百里穴。

    人體足部穴位:湧泉穴 、大敦穴 、太沖穴 、太白穴 、太溪穴 、申脈穴 、丘墟穴 、崑崙穴 、足臨泣穴 、行間穴 、里內庭穴 、下痢穴 、厲兌穴 、第三厲兌穴 。

    五輸穴

    主條目:五輸穴

    五輸穴是十二經脈各經分布於肘、膝關節以下的井、滎、輸、經、合五類腧穴的統稱。

    人體穴位的分類

    分布於人體的腧穴很多,按穴位的類型,大體可分為3類:

    1. 經穴。又稱十四經穴。分布於十二經脈和任、督二脈上的腧穴,是全身腧穴的主要部分。
    2. 奇穴。又稱經外奇穴。凡有一定的穴名,又有明確的部位及治療作用,但尚未歸入十四經脈系統的腧穴,稱為奇穴。
    3. 阿是穴。又稱壓痛點。它既無具體的名稱,又無固定的位置,是以壓痛點或其他反應點作為腧穴用以治療的。

    腧穴雖有分類,但它們之間又相互聯繫,構成了腧穴體系。

    人體穴位的命名

    穴點陣圖

    腧穴的名稱均有一定的含義,《干金冀方》指出:「凡諸孔穴,名不徒設,皆有深意。」歷代醫家以腧穴所居部位和作用為基礎,結合自然界現象和醫學理論等,採用取類比象的方法對腧穴命名。了解腧穴命名的含義,有助於熟悉、記憶腧穴的部位和治療作用。茲將穴位名稱擇要分類說明如下:

    1. 根據所在部位命名 既根據腧穴所在人體解剖部位而命名,如腕旁的腕骨,乳下的乳根,面部顴骨下的顴髎,第7頸椎棘突下的大椎等。
    2. 根據治療作用命名 即根據腧穴對某種病證的特殊治療作用命名,如治目疾的睛明、光明,治水腫的水分、水道,治面癱的牽正等。
    3. 利用天體地貌命名 即根據自然界的天體名稱如日、月、星、辰等和地貌名稱如山、陵、丘、墟、溪、谷、溝、澤、池、泉、海、瀆等,結合腧穴所在部位的形態或氣血流注的情況而命名,如日月、上星、太乙、承山、大陵、商丘、丘墟、太溪、合谷、水溝、曲澤、曲池、湧泉、小海、四瀆等。
    4. 參照動植物命名 即根據動植物的名稱,以形容腧穴所在部位的形象而命名,如伏兔、魚際、犢鼻、鶴頂、攢竹等。
    5. 藉助建築物命名 即根據建築物來形容某些腧穴所在部位的形態或作用特點而命名,如天井、印堂、巨闕、腦戶、屋翳、膺窗、庫房、地倉、氣戶、梁門等。
    6. 結合中醫學理論命名 即根據腑穴部位或治療作用,結合陰陽、臟腑、經絡、氣血等中醫學理論命名,如陰陵泉、陽陵泉、心俞、肝俞、三陰交、三陽絡、百會、氣海、血海、神堂、魄戶等。

    穴位的別名

    中醫書籍中,有關針灸、按摩等古籍很多,但相應的別名也層出不窮,有時不同書上的多個的穴位名稱其實對應的是同一個穴位。但有些穴位的別名雖然相同,但並非就是同一穴位,這是由於不同朝代的醫師對某些穴位的命名不同所致。請注意區別。

    參看:人體穴位別名表。  

    穴位來源

    中國早在兩千多年以前,我們祖先就已經知道人體皮膚上有著許多特殊的感覺點。公元前五至一世紀寫下的著名醫典《黃帝內經》就已指出,「氣穴所發,各有處名「,並記載了160個穴位名稱。晉代皇甫謐編纂了我國現存針灸專科的開山名作《針灸甲乙經》,對人體340個穴位的名稱、別名、位置和主治一一論述。迨至宋代,王惟一重新釐定穴位,訂正訛謬,撰著《銅人腧穴針灸圖位》,並且首創研鑄專供針灸教學與考試用的兩座針灸銅人,其造型之逼真,端刻之精確,令人嘆服。可見,很早以前,我國古代醫學家就知道依據腧穴治病,並在長期實踐過程中形成了腧穴學的完整理論體系。 1882年,布里克斯發現人體表面存在溫點和冷點而被譽為軀體感覺生理學的先驅。

    《類經.人》載:「輸、腧、俞,本經皆通用。」因此,腧穴又有輸穴、俞穴之稱,也有叫穴位、穴道或孔道的。按照中醫基礎理論,人體穴位主要有三大作用,它既是經絡之氣輸注於體表的部位,又是疾病反映於體表的部位,還是針灸、推拿、氣功等療法的施術部位。穴位具有「按之快然」、「驅病迅速」的神奇功效。

    人體穴位的數目

    《內經》稱人體有穴位365個, 實際記載160穴左右。《針灸甲乙經》記載349穴。《銅人腧穴針灸圖經》記載354穴。《針灸資生經》、《針灸大成》等增加 到359穴。《醫宗金鑒》記 載360穴。 李學川的《針灸逢源》將經穴增加至361穴,

    從2003年起,世界衛生組織就致力於以中日韓三國為中心,制定一個針灸穴位國際標準。2006年,中日韓三國針灸學界代表達成一致,即統一參照針灸學的古典著作,以中國「針灸學鼻祖」皇甫謐著作《針灸甲乙經》為基礎,制定國際標準。目前,在361個國際標準穴位中,有359個穴位定位與中國國家標準相同。

    人體穴位專題

    推薦閱讀:

    人體常用穴位
    服裝面料與人體健康
    人體上的肌肉在運動中的對應關係
    《修道成佛之路》之十八:人體潛能之辟穀祛病
    世界名畫系列之人體名畫(2):黃金時代

    TAG:人體 | 穴位 | 專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