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罐灸的使用方法[中華艾罐灸網]
】一、裝填艾絨往灸罐的內罐裝上一層(約1.5厘米)艾絨,用食指輕壓至平(不要壓實)。然後用小勺子裝0.2克藥粉輕灑在艾絨面上。再裝上一層艾絨(約1厘米,總2.5厘米),輕壓至平(不要壓實)。本藥量大約可灸40分鐘。如遇重症,每0.5厘米艾絨可撒上一層藥粉。總量2.5厘米的艾絨里,可將藥粉層數提高到兩到四層,總約0.5到1克藥粉。二、點火1、往艾絨上勻撒上少量藥用酒精,用明火將艾絨點燃。2、等酒精明火熄滅後,用扇子輕扇艾絨。直到艾絨表面90%以上面積點燃變黑為止。3、蓋上蓋子,把灸罐放進布袋內;並把布袋上口的繩子拉緊綁牢。三、施灸1、將灸罐底面朝皮膚穴位方向,隔一層布(可用紗布口罩或小毛巾。另外,如果患者隔衣服的位置施灸,可先不放置隔布),調整鬆緊帶長度使其適合軀幹或四肢,將灸罐固定在需要施灸的穴位上。2、如遇冬天或皮膚裸露的穴位上施灸,可在灸罐及附近的穴位上覆蓋一條毛巾,用來保溫。四、幾個部位的灸罐固定法1、軀幹頸、胸椎部位,宜使用交叉帶法
腰椎、腹部等部位,可使用平衡帶法
腎俞等脊椎旁雙穴連袋施灸,利用布袋旁邊的紐扣連接兩個布袋(需扣上兩層紐扣,使其更牢固),再用鬆緊帶固定(如圖):
2、四肢
五、頭部等不方便固定的位置的施灸1、如遇需要在頭部穴位施灸,可用帶手柄的銅罐,用上面方法點燃艾火併蓋上蓋後,不需要放入布袋內。施灸者手持手柄幫助患者在相應的穴位上1.5到3厘米施灸。同時患者相應的穴位上需覆蓋一層薄紗布,預防艾灰燙傷患者。2、某些病症,如滲出性外傷及皮膚病、痔瘡等,不便於用以上方法熨灸,可用帶手柄的灸罐,將灸罐內的艾葯點燃後敞蓋放置灸罐於灸位下方熏灸,以局部溫熱、舒適為度,一般熏20到30分鐘。六、觀察1、密切留意患者溫感,預防燙傷患者。如患者感覺燙,需要在灸罐底部加上一層墊布,患者感受溫熱舒適為佳。2、觀察銅罐溫度,預防艾火熄滅。如銅罐溫度過低,即打開銅罐上蓋,用扇子輕扇艾火,直到全燃再固定上穴位。七、灸後處理要等艾火徹底熄滅後,才可將艾灰倒出,以防引起火災。可用廢舊牙刷清理罐壁殘灰。若長時間不灸,宜將灸筒清理乾淨後放置乾燥處保存。如內筒底面四周壁內側已形成艾炭灰附著層並使孔眼堵塞變小,可用鐵絲捅刮筒內及孔眼,使附著的炭灰脫落。這些質硬的炭灰對濕瘡有良好的治療作用。將炭灰研細,以香油調,敷於患處即可。同時,炭灰還可以用於治腳氣,搽在足趾縫內,立即止癢,但這是臨時的效果,嚴重的腳氣病,可按「關節炎常規灸法」在腿步穴位施灸。八、隔物灸隔物灸,指的是隔姜、隔蒜等灸法。姜能祛風,蒜能消炎,是比較常見的施灸手法。可先將姜、蒜剁成絨(或切片,中間刺數小孔),置於灸罐的內、外罐之間的縫隙里,然後點著內罐里的艾絨按正常方式施灸。九、適宜施灸的時間進食前後不宜施灸,宜在一個小時前和一個小時後。施灸後不宜馬上洗澡,應等施灸部位皮膚的溫度和旁邊皮膚的溫度一致後(一般45分鐘後),才可洗澡。十、施灸應避風寒夏日炎熱,擇涼爽之時施灸(比如在早晨),或在涼爽之處灸,但要避風。天涼時用灸,要注意保溫。在每次施灸結束時,特別是治外感症,不要立即將灸罐拿開,使施灸面的溫度驟減。應以分次抽走墊布的方式使施灸面的溫度逐漸下降,然後再將灸罐拿掉。這樣可避免風寒邪氣趁穴道大開而侵入。在施灸後還要注意穿衣保暖。十一、副作用施灸時及施灸後,應適量喝水。艾罐灸的副作用很少,只有極少數患者灸後有頭暈、口乾、咽燥、鼻出血、乏力等現象。如發現上述情況應減少灸量。也有少數咳喘病患者對艾煙過敏,施灸時可使用毛巾包裹灸罐減少煙量。嚴重者不可使用艾罐灸。
推薦閱讀:
※毛線紐扣的編織方法
※美瞳的正確佩戴方法是什麼?
※2013癸巳蛇年化太歲方法
※【自製花肥】一張圖告訴你《家庭養花自製花肥29方法》
※不傷及無辜 夫妻爭吵不傷感情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