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網 | 論口述歷史的「影像轉向」

論口述歷史的「影像轉向」

【摘要】口述是最古老的歷史言說方式,從"口頭傳述"到"口述歷史",歷史的傳承方式從文字記錄發展到影像傳播。近年來,以"影像"為書寫方式的口述歷史節目在電視熒屏上大放異彩,《口述歷史》《大家》《我的抗戰》等節目的熱播見證了史學與影像的融合。

【關鍵詞】口述歷史 影像傳播 言說方式 文字記錄 傳承方式 書寫方式 《大家》節目

【作者】朱奕亭

【作者單位】湖南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基金項目】湖南省社科基金項目「口述歷史的影視傳播」(項目編號:13YBA233)的研究成果

口述是最古老的歷史言說方式,從"口頭傳述"到"口述歷史",歷史的傳承方式從文字記錄發展到影像傳播。近年來,以"影像"為書寫方式的口述歷史節目在電視熒屏上大放異彩,《口述歷史》《大家》《我的抗戰》等節目的熱播見證了史學與影像的融合。經過電視媒介的包裝和拓展,口述史突破了精英和文字的雙重限制,成為可聽、可視的大眾化的影像文化,為受眾帶來「身臨其境」的歷史體驗。毫無疑問,影像的介入使口述歷史煥發出新的生命力,並形成一道獨特的電視文化景觀,而這種「轉向」背後的原因、意義及隨之而來的問題值得我們深思。接下來,筆者將結合影視藝術、歷史學及傳播學的相關理論,從三個方面探討口述歷史的「影像轉向」。

一、轉向: 歷史記憶的影像表達

讓克麗奧(Clio,歷史女神) 走向坊間,是時代的要求,也是民眾的呼喚。隨著新媒介技術的發展,「當代文化正在變成一種視覺文化,而非印刷文化」①,因此,人們不再單一從紙媒上認知歷史,而更傾向於在豐富多彩的影像空間尋找記憶。口述歷史的「影像轉向」主要通過錄音、攝像、電視、互聯網等現代技術來實現,它大大拓展了傳統史學的敘述範圍,使普通民眾對歷史的認知變得觸手可及。攝像技術的普及為口述歷史活動搭建了一個廣闊的平台,使得口述史向影像傳媒的轉變成為可能。

從思想源流上看,影像史是由「新史學」孕育而來的。新史觀主張「自下而上地看歷史」,從精英中心轉向關注草根民眾,以個人命運來折射社會歷史。改革開放以來,民眾的「話語權」意識逐漸覺醒,大眾傳媒開始將鏡頭轉向普羅大眾,並利用「口述歷史」這種顛覆性的治史方法來豐富歷史影像。事實上,「口述歷史類電視節目正是史觀變遷在媒介生產領域的一種表徵」②。比如,紀錄片《我的抗戰》聚焦抗戰時期的普通人,透過個體的生命故事展現特殊的社會背景,通過電視媒介將話語權賦予零散多元的個體,使得「小寫的歷史」進入公共領域。小人物、小道理登上歷史舞台,這打破了上層社會對話語權的壟斷,使平民百姓通過電視親近歷史,解讀歷史。

此外,口述史與影像媒介有著天然的親緣關係。正如馬克·費侯所言「以歷史的觀點來解析影像,或以影像的敘事策略來解釋歷史"" ③,歷史與影像是彼此互惠的。一方面,歷史有助於拓展影像的意義空間,歷史題材使得電視文化更加豐富多彩。另一方面,影像能夠彌補文字描述的不足,真實生動地再現歷史原貌。主人公在口述歷史時,會伴隨著表清、神態、動作等非語符號,影像以視聽手段再現當時的情境,完整地捕捉歷史記憶和細節信息,讓受眾感受到敘述者的情感變化。此時,原生態的口述史與電視觀眾追求真相的需求不謀而合,歷史記憶自然而然地實現其影像轉化。

二、融合: 歷史的藝術再創造

口述歷史與影像的結合併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記錄在案,它有「更高的意圖」—把歷史的真實性與藝術的真實性有機地結合起來,進行藝術再創造。④「有機』,是指兩者相互碰撞,激發出全新的藝術魅力,此時,影像不再只是一種記錄工具,而被賦予了新的生命意義。

其一,全息式的歷史場域的建構。口述史一向強調鮮活性和互動性,歷史的影像書寫建構了一種近乎全息式的歷史「場」,營造一種重回歷史現場的特殊感受。所謂「場」是電視紀實語言的一個學術概念,它指一個場面內相關事件、行為的動態關係,以及形象、聲音、環境、心態、情感等共同積累出一個豐厚多元的信息時空。《往事》《大家》等紀錄片就是這種藝術再創造的產物,多元話語的記錄、群像面孔的展現,口述者的語調、眼神、表情、姿勢等多種視聽元素的融合,消除了影像與真實生活的間隔,消解了「不在場」的矛盾,打造出立體真實的審美藝術。

其二,個性化、故事化的表達。受新史觀的影響,口述歷史擺脫了宏大敘事,轉而關注小人物的個體生命記憶,通過記錄一部分被掩蓋、遺忘或缺失的歷史,來豐富整個社會歷史圖景,這種講述帶有濃厚的個性色彩。比如鳳凰衛視的《冷暖人生》,節目選取的口述者主要是某段歷史的親歷者,他們有著獨特而不為人知的人生經歷,或喜或悲、或光明或灰暗……片中常常是主人公繪聲繪色地講述個人經歷,真實地流露個人情感。這類影像作品充滿故事性和人情味,使枯

燥的歷史變得生動鮮活,更容易引起觀眾的情感共鳴。

其三「群言」與「群像」的多元複合。口述歷史「通過兩種途徑給人傳達信息,一個是視覺,完全靠閱讀當事人的面孔來獲得信息,另一個則靠當事人的話語來判斷文字,來獲得文字的具體的所指』,且。顯然「群言」是由差異性個體的講述建構「眾聲喧嘩」的話語空間,形成觀眾對歷史人物和事件的多元認知,而「群像」則是匯聚疊合多種感受,觀眾經過自我分析得出最貼近歷史真相的認知。當下的口述歷史節目大多採取「多點探析法」,選擇不同的人物進行講述,這使得史觀的表達不再是片面的「一言堂」,而是全方位完整地展現客觀原貌,進一步增強影像藝術的真實性。

三、困境:「影像轉向」帶來的思考

如上所述,口述歷史依託影像媒介獲得了新的生命力,得到多元的發展和廣泛的傳播。然而,在當前功利而喧囂的媒介生態格局下,口述歷史的「影像轉向」遭遇新的瓶頸。

首先,在這個娛樂至死的年代,大眾文化的狂歡與歷史真實的隱退已成為一個普遍問題。隨著大眾傳媒的發展和普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從口述歷史紀錄片中獲取歷史認知。為適應激烈的競爭環境,口述歷史節目以多元化、故事性的影像表達來製造吸引力和感染力,以實現更高的收視效益。此時的影像空間,娛樂性多於嚴肅性,感性宣洩多於理性記錄,群眾的「口述」儼然成為一場話語狂歡。從某種意義上說,這種狂歡式的影像表達消解了歷史的真實性,阻礙了觀眾通過媒介來認知和解讀歷史,也削弱了節目在歷史建構方面的意義。

其次,口述歷史的主體更加複雜化,話語權的下放使得不同觀念相互碰撞,形成了「眾聲喧嘩」的局面,在場敘事與個體記憶不可避免地走上異化之路。一方面,口述者在媒體面前,受「霍桑效應」的影響而帶有「表演」性質,有意誇大或遮蔽某些歷史細節,使「真相」不復存在。另一方面,口述者的講述受到記憶、情緒、文化等的影響,所呈現的歷史是他們選擇的「腦海圖像」,其真實性亦讓我們無從考究。由於「口述記憶的內容是不完整的、有限的、流動的、易逝的、未定型的、不穩定的"" ⑥,通過個體記憶進行補充的歷史文本變得愈發撲朔迷離。

不可忽視的是,口述歷史的影像轉向有賴於視像藝術的革新,如何將口述史轉變為富有感染力的藝術形態,是影視行業一直以來探索的問題。在節目的製作過程中,導演的專業水平、攝像團隊的能力、後期剪輯製作的技術等因素都影響著「轉向」的成功與否,從而制約對「過去」的建構。而今,雖然不乏《我的抗戰》這樣精良的團隊,但影像的成功輸出離不開每一個環節的精心製作,這就對我國的人才和技術提出更高的要求。

綜而觀之,口述歷史作為歷史與影像聯姻而生成的藝術形態,其在場性、故事性以及草根的價值取向,拓展了歷史文化的意義空間,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和探索色彩。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新時期影像歷史的建構並不全然是理想化的,它受到大眾文化、個體記憶及傳播技術的制約。因此,如何擺脫困境,追求歷史真相與傳播效果的共振,實現口述歷史與其他媒介記憶的互構,從而豐富和發展口述史的影像空間,這一問題值得學界與業界共同探討。

注釋:

①[美]丹尼爾·貝爾:《資本主義文化矛盾》,三聯書店1989年版,第156頁。

②蔡驥:《影像傳播中的歷史建構與消瞬》,《新聞與傳播研究》,2012年第2期。

③[法]馬克·費侯:《電影與歷史》,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23頁。

④趙蕊:《影像·記憶與認同—口述史紀錄片的歷史真黝》,《電影文學》,2013年第9期。

⑤肖平:《「過去的聲音」:一個說者的視角視點及其影像寫卿》,《現代傳播》,2005年第6期。

⑥陶濤、林毓佳:《口述歷史:在回憶中製造過劫,《現代傳播》2015年第6期。

(原文刊於《現代傳播》2016年第6期)

轉載自:中國社會科學網

口述歷史

微信上的口述歷史資源平台

研究專論 書評書介 學術信息

微信號:wzuoralhistory

主編:楊祥銀

責編:鄭重 歐陽程楚 曾富城 雷玉平

投稿信箱:yangxiangyinwzu@126.com

主辦單位:溫州大學口述歷史研究所

學術集刊:楊祥銀主編《口述史研究》

版權聲明


推薦閱讀:

周曉虹 | 江村調查:文化自覺與社會科學的中國化(上)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文化大革命」研究的新進展—中國社會科學院網站
科學只是認識世界的方式之一
人民日報:租房市場同樣不容「炒」
霍金預言:2600年後人類消失,而地球將變成火球

TAG:社會 | 中國 | 歷史 | 科學 | 社會科學 | 中國社會 | 影像 | 口述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