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母親的困惑下班回家累得半死,頑皮的孩子怎麼教   今日早報

一個母親的困惑下班回家累得半死,頑皮的孩子怎麼教

□本報記者 錢禕

  《淚與悔的18小時》後續報道

  11歲女孩因被爸爸體罰而離世

  引起家有兒女的爸爸媽媽們高度關注

  同是外來打工的家庭

  同樣有兩個孩子的她打來電話傾訴——

  一個母親的困惑

  下班回家累得半死,頑皮的孩子怎麼教

  □本報記者 錢禕

  5月20日,11歲的花季少女因抄作業被爸爸體罰而離世,在淚與悔交織的18個小時後,一個四口之家從此支離破碎。在我們為一條鮮活的稚嫩生命夭折而痛惜的同時,不少家長也在反思:究竟該怎麼教育孩子,「棍棒」到底該不該用?

  昨天,早報記者曾關注過的「小候鳥」城城(化名)的媽媽田大姐給記者打來電話,時隔近1年,對於兩個寶貝兒子的教育問題,她仍有許多困惑。

望子成龍

  父母對孩子們期望很高

  田大姐:我們小時候沒好好讀書,希望他們能成才。

  記者:怎麼樣才算好呢?

  田大姐:……作業按時做完,考試考得好。

孩子定不下心做作業

  媽媽很著急

  田大姐:孩子經常要做作業到晚上12點多,怎麼辦?

  記者:作業真有那麼多?

  田大姐:他太貪玩了,我要一直在旁邊盯著,他才會寫作業。

  「兩個孩子可頭疼了!」電話里的田大姐,語氣里滿是無奈。

  田大姐和丈夫都是河南人,來杭打工9年。田大姐的丈夫搞家電維修,「隨叫隨走」,她自己在一家公司打工,沒有太多的休息時間,晚上10點多才能下班回家。

  日夜讓她牽掛的就是兩個活潑可愛的兒子,大兒子城城11歲、小兒子洋洋10歲。

  城城正巧與出事的小女孩同校,平時也有過一些接觸。悲劇的發生,讓田大姐非常難受,她講話的聲音有些顫抖與哽咽。對於事件本身,她已經不願再提及,但為人父母,她更加關注孩子今後的教育問題。

  「城城,作業寫完了嗎?」還沒下班,田大姐就已經等不及給孩子們打電話,而兩個孩子中,最讓她煩惱的正是11歲的大兒子城城。

  只有媽媽回家,坐在他的桌子旁邊,城城才會認真地寫作業。媽媽不在的時候,他就沒有那麼乖了。這個年紀的男孩子,正是對一切新鮮事物最好奇的時候。城城特別喜歡打遊戲,田大姐為這事不知道愁了多少次,動手打過、苦口婆心勸過,但收效甚微。

  有時候,等到田大姐10點多下班到家後,城城才會開始寫作業,這麼一算,確實要寫到12點多了。

  記得去年暑假,記者初次來到這個一家四口租住的農民房裡:一扇捲簾門,三間約10平方米的小房間,各種雜物堆積,擁擠得就像雜物間。

  城城有一張書桌,洋洋只能站著寫字,只要媽媽一不注意,城城就東張西望,洋洋則相對安靜一些,做作業的時候也比較專心。

  田大姐對兩個兒子滿懷希望,她說她自己小時候沒人管,沒好好讀書,現在就希望兩個孩子能成才。在跟田大姐的長期接觸中,這種望子成龍的念頭讓記者深有感觸,為了這個家,為了兩個孩子,田大姐確實稱得上「嘔心瀝血」。

  至於怎麼好好學習?田大姐也說不出個所以然,「做作業」三個字一直掛在她的嘴邊,「他做不完作業」、「做作業的時候不專心」、「好多作業不會做」……而田大姐最怕的就是老師提出來要找家長,一找家長就知道孩子一定是犯了什麼錯,犯錯就更要加倍教育,這一連串習慣性思維形成得很「順理成章」。

  「城城,想不想玩遊戲?」記者偷偷問他,他轉過頭,一雙眼睛瞪得老大,「想!怎麼玩?可以玩你的手機嗎?」他接過手機,一邊玩一邊小心地聽著隔壁房間媽媽的動靜,手上拿著的筆始終沒有放下。

  「媽媽來了!」等田大姐一踏進房間,城城立刻把手機藏在身後,拿起筆開始寫字……就這樣反反覆復,孩子就像在跟媽媽「捉迷藏」。

  A

  B

孩子該怎麼教

  媽媽想盡了各種方法

  田大姐:我們真的不懂怎麼教孩子。

  記者:有沒有找過老師,或問問懂的人?

  田大姐:買過書看,學校辦專家講座也去聽,但沒效果。

知道打孩子不對

  卻總是控制不住情緒

  田大姐:下班回家累個半死,孩子還沒做好作業,真是生氣!

  記者:生氣後怎麼處理呢?

  田大姐:當時脾氣一上來就打,打完後又很後悔。

  「我們那麼辛苦在外面工作賺錢,孩子還不好好念書,怎麼能不生氣?」每當田大姐下班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檢查孩子們的作業。城城年紀大一點,作業也相對多一些,好幾次打開他的作業本,看著上面的一塊塊空白,田大姐的氣就不打一處來。

  憤怒、傷心、委屈……一股腦兒衝上額頭,用田大姐的話來說,就是「脾氣上來了」,不管三七二十一,打了再說。田大姐生氣歸生氣,打起孩子來還是不會下重手,往往都是用手打屁股,實在生氣時,還會用上衣架。

  而丈夫打孩子時用的是皮帶,這讓田大姐很擔心,急了兩口子還會為這事吵架。「家裡空間窄,東西又多,萬一推一下撞到什麼地方就危險了!」但「棍棒」這一招有時卻的確發揮了作用,城城怕挨打,一看爸爸媽媽生氣了,就會乖乖地去寫作業。

  每次打完孩子,田大姐的心裡就很不舒服,常常為自己的衝動後悔不已。當丈夫打孩子的時候,她總是第一時間衝上去阻止,現在幾乎夫妻倆之間所有的拌嘴、吵架都是為了孩子的教育問題。

  意識到打孩子不對,田大姐已經想了很多辦法:「我跟孩子們說,我要打其中一個的時候,讓另一個趕緊來勸我不準打,但有時還是控制不住情緒。」

  孩子不聽話,打了不對,教了又不聽,怎麼弄?田大姐總是感嘆:「我們真的不懂怎麼教孩子。」

  來杭州這麼久,孩子們的生活總是「三點一線」:學校、租房、媽媽的單位。暑假裡,不是參加夏令營或培訓班,就是被媽媽帶在身邊跟去上班,很少體會到玩樂的時光。

  田大姐單位的同事總是可以看到,兩個孩子趴在單位的一張小桌子上寫作業。哪怕跟著媽媽去上班,也不能偷懶。

  媽媽不是不願意讓他們玩,是怕一個放縱,孩子就玩上癮了,收不回來好好學習了。

  可小孩子哪裡懂父母的心思,一聽說不能看電視、不能玩遊戲,一張小嘴就撅了起來,大眼瞪小眼,直到媽媽凶起來,才不情不願地去寫作業。

  於是,沒的玩卻偏想玩,寫作業就不專心了,正常一個小時的作業量,城城可以寫上三個小時。

  「問他作業寫完了沒,他說寫完了,回家一看都空著,他說他把會寫的都寫了,不會的才空著。」調皮可愛的孩子讓田大姐可氣又可笑。

  今年,媽媽咬了咬牙,給城城請了個家教,一個月要2500塊錢,而田大姐每個月的工資才2000元不到,但為了孩子,當媽的怎麼都能豁得出去。

  田大姐很困惑:學校里也經常有教育專家來講座,她自己也經常買一些教育孩子的書來看,聽著看著都覺得挺有道理的,可真的用到孩子身上卻沒什麼效果,說多了孩子更是聽不進去,誰能來給她出出主意?

  C

  D

  「棍棒」底下,

  失去了什麼?

  孩子挨打,其實在現實社會中屢見不鮮。有人甚至戲稱:「小時候沒有挨過打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拖鞋、衣架、皮帶……父母們的工具往往是隨手一抄。與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相對的,還有恨鐵不成鋼。家長們急啊:孩子不做作業考不好怎麼辦?考不好上不了好大學怎麼辦?上不了好大學找不到好工作怎麼辦?

  田大姐的困惑許多父母都有,相信知識改變命運,把更多的期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一旦孩子達不到父母心理的期望,失落感倍增,動手就變得「理所應當」了。

  出發點看似是完全為了孩子著想,但是簡單粗暴的「棍棒教育」,卻是以犧牲孩子的身心健康為代價的,不是真正的教育。

  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財產,也有人身權利和個體尊嚴,比如人格尊嚴權、生命健康權,父母不得任意體罰和踐踏。

  那到底該怎麼去教育呢?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對家長來說,也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家長不能操之過急,不要用大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

  家長應該研究孩子的需求,不少家長會把自己的幸福觀、快樂觀很自然地套在孩子身上,而不去重視孩子的思考與興趣所在。「我覺得你要怎麼做」、「你不聽我的將來會後悔」……

  而這一定程度上會抑制孩子思維的主動性,習慣於被動接受。遺憾的是,這種思維習慣養成後,要改變是難的。

  所以,家長需要改變自己居高臨下俯視孩子的姿態,真正平等對待孩子,更多地聽聽孩子們的心聲,欣賞、支持、鼓勵他往前走。

  孩子要管、要教育,可更多的是要引導。即使在路上摔跤,也要鼓勵他自己爬起來自己走,同時輔之以必要的批評教育。只要家長不要去包辦孩子的困難和幸福觀,孩子就能平穩地行走在人生路上。

  有句話說得好:「永遠不要跟別人家的孩子作比較,身心健康成長的孩子一定是好孩子。」

  記者手記


推薦閱讀:

這樣的母親,對孩子造成毀滅性的影響!你在其中嗎?
孩子身上有這顆吉痣,前途不可限量,日後必是人中龍鳳
孩子心理壓力太大怎麼辦?
一位媽媽的信——孩子,我惟願你此生無畏
只不過是懷孕、生孩子,這居然也能被老外玩出新花樣?

TAG:孩子 | 下班 | 回家 | 母親 | 困惑 | 怎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