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贇:「中國製造」如何擺脫惡名

紀贇:「中國製造」如何擺脫惡名

(2012-06-13)

fieldset { width: 306px; border: 1px solid #990000; align: center;}legend { font-family: Arial,"宋體"; font-size: 12px; font-weight: bold; color: #990000;}

早報導讀

● 紀贇

  數年前我才發現一個有趣而又弔詭的現象,很多中國人竟然會來新加坡買中國生產的中草藥,價格往往要比中國貴上30%以上。由於本地嚴格的產品檢驗標準,使質量有了保證。這對一般產品可能並不算什麼,但對要被人食用的中藥而言,可靠的質量卻是左右消費意願的核心標準,所以即使貴並麻煩得多,很多中國人也在所不惜。這也就使之成為軟環境決定整體質量的突出例證。中國製造的問題並不在於它生產不出優質產品,在於它無法遏制劣質產品。

  有不少人都將中國製造的劣質貨,歸結為民族性甚至宗教性根源,並以高質量著稱的德國和日本製造作為參照。我不能說二者之間完全無關,但起碼不是決定性因素,制度建設才是關鍵。很多人並不知道,在1907年之前,「德國製造」在世界上也曾有著今日「中國製造」的惡名。但從那時開始,德國人制定了非常詳細的法律法規、質量標準和認證體系,並建立了可靠高效的質量管理機構。到了二戰前,「德國製造」在短短數十年間就聲名鵲起。日本也有著類似的發展軌跡,回溯一下日本汽車征服世界之路就可以知道。今天我們還發現,「韓國製造」也已逐漸擺脫了早期低端的印象。所以,沒有一個國家天生製造劣質品,有的只是不完善的管理制度。

  再以剛剛消停的立頓紅茶事件為例,這家公司在中歐之間設定了不同的質量標準;很多其他公司都會在中國很自然地「調低」質量標準,以適應中國的混亂商業環境。在道德上當然應該譴責這種行為,但從生產者的角度來看,利潤最大化則是基本的生存之道。在沒有公平遊戲規則,並賄賂公開的商業環境里,每一個想要成功的企業,都被逼採取一些違背商業道德的辦法來獲得生存,大家都在拼道德底線,這就叫劣幣驅逐良幣。

  所以我們看到了產品質量,與一個社會的商業甚至政治環境息息相關,比如我的切身體驗告訴我,在新加坡,任何人情與暗箱操作等商業之外的行為都是不合時宜的,哪怕很小數額的商業禮品往來,都會受到商業賄賂這個緊箍咒的制約。在中國,則是人情大於法制,即使有大量的法規制度,還是難逃無所不在的關係網。因此我們看到,如果中國要完全消除劣質產品,讓「中國製造」擺脫劣質貨的惡名,可能還有一段較為漫長的路途要走。

作者為新加坡佛學院助理教授

推薦閱讀:

楊振寧:美與物理學(中國科學院)
中國佛教哲學
中國女人出軌的理由,小心你的妻子對別人投懷送抱!
下周一,丹東開通「中國最美」鐵路旅遊觀光車!直達河口看桃花,免費互通坐大巴!
中國古代帝王最霸氣的十句話: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漢土

TAG:中國 | 中國製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