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斌談謝韜胡說八道,篡改文意

余斌談謝韜胡說八道,篡改文意 發信站:天益社區(http://bbs.tecn.cn),版面:學術沙龍本文鏈接:http://bbs.tecn.cn/viewthread.php?tid=216084 論十月革命與馬克思主義余斌  摘要:近年來,有人將列寧主義與馬克思主義割裂開來,聲稱「『十月革命一聲炮響』,送來的是列寧主義,而不是馬克思主義」。但是,歷史已經從理論上和實踐中證明,列寧主義才是馬克思主義的忠實繼承人。民主社會主義只不過馬克思和恩格斯所反對的掩蓋著民主派小資產者特殊利益的社會民主主義。十月革命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偉大勝利。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這是1949年,毛澤東在總結中國共產黨28年的光輝歷程時提出的一個著名判斷。然而,謝韜卻力圖將列寧主義與馬克思主義割裂開來,聲稱「『十月革命一聲炮響』,送來的是列寧主義,而不是馬克思主義」[1]。其理由是列寧違背了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主義在先進資本主義國家共同勝利的思想,提出了在落後的東方國家一國建設社會主義的理論,也違背了所謂的恩格斯對歐洲各國社會主義運動的最後遺言。那麼,馬克思和恩格斯到底是怎麼想的呢?  一、恩格斯的真實思想及其在十月革命中的實踐  謝韜聲稱,恩格斯去世前期待的是「通過工人階級的合法鬥爭取得政權,保留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平過渡到社會主義」,認為這是對《共產黨宣言》「舊策略」的重要修改。而他的「依據」是,1895年3月6日恩格斯寫的《〈法蘭西階級鬥爭〉導言》,他對這段導言中的恩格斯的想法是這樣引述的:  「歷史表明我們也曾經錯了,我們當時所持的觀點只是一個幻想。歷史做的還要更多:它不僅消除了我們當時的迷誤,並且還完全改變了無產階級進行鬥爭的條件。1848年的鬥爭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經陳舊了,這一點是值得在這裡較仔細地加以研究的。歷史清楚地表明,當時歐洲大陸經濟發展的狀況還遠沒有成熟到可以剷除資本主義的程度……在1848年要以一次簡單的突襲來達到社會改造,是多麼不可能的事情。舊式的起義,在1848年以前到處都起決定作用的築壘的巷戰,現在大都陳舊了。如果說在國家之間進行戰爭的條件已經起了變化,那麼階級鬥爭的條件也同樣起了變化。實行突然襲擊的時代,由自覺的少數人帶領著不自覺的群眾實現革命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無產階級的一種嶄新的鬥爭方式就開始被採用,並且迅速獲得進一步的發展。原來,在資產階級藉以組織其統治的國家機構中,也有許多東西是工人階級可能利用來對這些機構本身作鬥爭的。工人開始參加各邦議會、市鎮委員會以及工商仲裁法庭的選舉;他們開始同資產階級爭奪每一個由選舉產生的職位,只要在該職位換人時有足夠的工人票數參加表決。結果,資產階級和政府害怕工人政黨的合法活動更甚於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動,害怕選舉成就更甚於害怕起義成就。在羅曼語國家裡,人們也開始愈益了解到對舊策略必須加以修改了。德國所作出的利用選舉權奪取我們所能奪得的一切陣地的榜樣,到處都有人模仿;無準備的攻擊,到處都退到次要地位上去了。」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第595、597、603、607頁)  上述引述明明涉及四個不相聯的頁碼,但是謝韜卻只用了一個省略號,而他之所以這樣做,正是為了斷章取義,歪曲恩格斯的思想。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他都省略了什麼。  恩格斯[2]在談到「1848年的鬥爭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經陳舊了,這一點是值得在這裡較仔細地加以研究的」時,緊接著指出,「以往的一切革命,都是歸結於某一階級的統治由另一階級的統治所替換;但是,以往的一切統治階級,對被統治的人民群眾而言,都只是區區少數。……實際上情形多半是這樣:第一次勝利的成果,只是由於較激進的一派取得第二次勝利才會鞏固下來……無產階級爭取自己解放的鬥爭也具有這些特徵,何況恰好在1848年,稍微懂得應該循哪個方向去求得這一解放的人還是屈指可數。甚至連巴黎的無產階級群眾本身,在獲得勝利後也還完全不明了應該走哪一條路。然而運動終究是已經有了,這是本能的、自發的和不可抑止的運動。難道這不正是革命——雖然是由少數人所領導,但這一次已不是為了少數人的利益,而且為了多數人的真正利益進行的革命,——一定要獲得成功的形勢嗎?」  而列寧領導的十月革命正是在第一次勝利二月革命後的第二次勝利。不僅如此,由於當時俄國馬克思主義者特別是列寧的努力,在當時的俄國懂得應該循哪個方向去求得這一解放的人已經不再是屈指可數的了,俄國的無產階級群眾本身,在獲得第一次勝利後也已經明了應該走哪一條路。從而,十月革命的成功恰恰是對恩格斯觀點的一個補充證明。  而且恩格斯提出在1848年時歐洲大陸經濟發展的狀況還遠沒有成熟到可以剷除資本主義的程度,並不是說以後歐洲大陸經濟發展的狀況也不可能成熟到可以剷除資本主義的程度。而當時條件不成熟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在那個時候是各種宗派的許多模模糊糊的福音,其中每一派都有其萬應靈丹;現在卻是馬克思的一個大家公認的透徹明了的理論,明確地規定了鬥爭的最終目標。」 而在十月革命時,這個條件不成熟的主要原因也已經不復存在了。  至於舊式的起義現在大都陳舊的原因在於「在1849年,這種勝利機會就已經相當少了」。但是,恩格斯在這裡只是提到「大都」陳舊而不是「完全」陳舊。相反他指出,「這是不是說,巷戰在將來就不會再起什麼作用了呢?決不是。這只是說,自從1848年起,各種條件對於民間戰士已變得不利得多,而對於軍隊則已變得有利得多了。這樣,將來的巷戰,只有當這種不利的對比關係有其他的因素來抵銷的時候,才能達到勝利。……自然是會寧願採取公開進攻,而不採取消極的街壘戰術的。」而俄國的十月革命也正是在不利的對比關係有其他的因素來抵銷的時候,按照恩格斯的想法採取了公開進攻的方式,才取得了革命的成功。  實際上,之所以恩格斯會強調選舉,並不是因為他放棄了武裝鬥爭,而是因為他認為當時進行武裝鬥爭的條件不成熟。「我們卻早在1850年秋季就已宣稱,至少革命時期的第一階段已告結束,而在新的世界經濟危機尚未到來以前什麼也不會發生。」但是,「不言而喻,我們的外國同志們是決不會因此而放棄自己的革命權的。須知革命權是唯一的真正的『歷史權利』」。而他也只不過把利用普選權作為「最銳利的武器中的一件武器」,而不是唯一的武器。不僅如此,他還指出了,這種普選權的勝利的後果是什麼:「只要我們不糊塗到任憑這些黨派把我們騙入巷戰,那末它們最後只有一條出路:自己去破壞這個致命的合法性。」  謝韜指出,「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以後,英、德、法、瑞典、挪威和美國紛紛出現全國性的勞資協調,以階級妥協取代原先誓不兩立的勞資對立,若干人士開始提倡用公共建設來解決失業問題,也就是說以國家的積極介入來解決市場經濟失靈的危機。領導美國走出一九二九年世界經濟危機的羅斯福總統就大膽引進了民主社會主義政策。」但是,他有意忽略了一個時間上關聯的重要事實,從而無法解釋這一變化的原因,而正是這個事實才使得所謂的民主社會主義政策在英、德、法、瑞典、挪威和美國成為可能,那就是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正是這場勝利,才迫使這些國家的資產階級統治者不得不松一松各自國家工人階級身上的鎖鏈。……主要參考文獻[1]謝韜:民主社會主義模式與中國前途[2]恩格斯:《卡·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蘭西階級鬥爭」一書導言》,《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第591到第612頁。[3]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蘭西階級鬥爭》,《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70頁至第471頁。
推薦閱讀:

TAG:胡說 | 胡說八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