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街觀光旅遊
英國人隨後豎立了界碑,以此為界線,東側為華界沙頭角,西側為英界沙頭角,並在優質買賣中逐漸形成一條街道,即中英街。沙頭角邊境小鎮這種實行「一街兩制」的現象持續了一個世紀,中英街在中國遭受屈辱的歷史背景下存留著獨一無二的人文景觀。
講到中英街是1898年刻立的「光緒帝24年中英地界第×號」的界碑立於街中心,將沙頭角一分為二,東側為華界沙頭角,西側為英(港)界沙頭角,故名「中英街」。 1899年6月9日,在英帝國主義武力逼迫下,李鴻章與英國駐華公使竇納樂在北京簽訂了中英《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條約規定將九龍半島及附近海域租給英國。次年3月16日,中英兩國的勘界人員來到了沙頭角,從海邊開始沿著河道進行測量和勘界,在測量好的點位豎立了木質界樁,界樁上書寫著:「大清國新安縣界」。3月18日,沙頭角勘界結束。界樁在沙頭角一條幹涸的河道上一字排開、向前延伸著,把沙頭角一分為二,變成了「新界沙頭角」和「華界沙頭角」。勘界後不久,有人在河床兩側搭建房屋,陸續出現了擺攤做生意的鄉民,這裡逐步形成了一條小街的雛形,它就是今天的中英街前身。
1951年2月15日,廣東省政府開始實行邊境管理,所有人員均須從正式口岸憑深圳市的公安機關簽發的《出入境
證》進出境。「中英街」非正式口岸,因而開始限制人流往來。加之建國初期中英關係仍比較緊張,中方開始執行政治邊防和軍事邊防政策,港英政府則在「新界沙頭角」實行「宵禁」,中英街變成了邊防禁區。因到特區的人要到深圳市公安局辦理一張「前往邊防禁區特許通行證」,才能進入「中英街」,故「中英街」被稱作特區中的「特區」。中英街地處深圳市東部沙頭角鎮南部,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前,街東側屬中方,街西側屬英方。1997年回歸後東側屬深圳,西側屬香港,是「一街兩制」的縮影。
在中英街旅遊過程中,遊客應當保存好一切可能用得著的證明材料,如旅遊合同、旅遊發票、景點門票、醫療單據等,不要僅憑口頭承諾。必要時,消費者可將與旅行社進行商談交涉的過程以錄音的形式記錄下來,以備用。遇到侵權更要及時向旅行社、消費者協會、旅遊質量質監所等機構反映。
推薦閱讀:
※大陸客台灣觀光團再度發生落跑事件
※首爾怎麼玩(觀光經典/購物必去/娛樂休閑)
※中國十大最美麗的宗教名山【觀光旅遊】
※做一個人生的觀光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