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詳註第三十八章中
王弼註:是以上德之人,唯道是用,不德其德,無執無用,故能有德而無不為。不求而得,不為而成,故雖有德而無德名也。下德求而得之,為而成之,則立善以治物,故德名有焉。求而得之,必有失焉;為而成之,必有敗焉。善名生,則有不善應焉。
今譯:所以具有上等品德的人,只遵循道的規則,不以自己的德為高尚,不執著德之名,不用德之名,所以才能有德,做什麼事都能成功。不追求而得到,不作為而完成,雖然有德但是卻沒有具備品德的表現和名分。具備下等品德的人追求而有所得,作為而有所成就,然後確立善的事物和行為做人們的模範,所以他的德是能夠看出來的、能夠言說的。追求而獲得,必然會有失去的時候;作為而完成,必然會有失敗的時候。有了善的名聲,就會受到與之相對的不善的影響。
備註:(二章:「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王弼註:「美惡猶喜怒也,善不善猶是非也。喜怒同根,是非同門,故不可得而偏舉也。」五十八章:「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有求然後得到的必然有失去的,只是我們往往只看到想要得到的,而忽略了我們失去的。)
王弼註:故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也。無以為者,無所偏為也。凡不能無為而為之者,皆下德也,仁義禮節是也。將明德之上下,輒舉下德以對上德。至於無以為,極下德之量,上仁是也。足及於無以為而猶為之焉。為之而無以為,故有為為之患矣。本在無為,母在無名。棄本舍母,而適其子,功雖大焉,必有不濟;名雖美焉,偽亦必生。不能不為而成,不興而治,則乃為之,故有宏普博施仁愛之者。而愛之無所偏私,故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也。
今譯: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也,應該是下德為之而無以為也,或者下德為之而有不為也。所以具備下等品德的人用無意圖的作為來影響萬物。沒有意圖、沒有作為的人是沒有偏向的。凡是不能做到無所作為的人,都是下等的品德,那些仁義禮節就是這樣的。明白了德的高低層次,就要提升下等的品德來與上等的品德相符合。勉力作為,但無私心意圖,不求結果,已經是下等品德中做得最好的了,是上等的仁愛。能夠認識到應當無所作為而還是有所作為的。勉力作為,但無私心意圖,不求結果,這樣還是有作為引起的禍患。無為和無名是根本。捨棄根本而趨向於美名、大功,雖然可能取得偉大的功績,但是必然是所不足的。雖然有美好的名號,與之相對的不好的、假的必然出現。做不到無所作為就取得成就,不舉刑罰,不起仁義而使民自然而治,就去作為,所以有為大眾無私奉獻的人。這樣的人的愛是沒有偏向、沒有自私的動機的,所以說上等的仁愛是勉力作為,但無私心意圖,不求結果。
備註:(1、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也這一句應該是筆誤,包括老子原文都應該是下德為之而無以為也。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帛書老子甲乙本經文則沒有這一句話,也可通。五十二章:「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王弼註:「母,本也;子,末也。得本以知末,不舍本以逐末也。」十八章王弼註:「故智慧出則大偽生也」,「甚美之名生於大惡」。
2、淮南子《本經訓》:「逮至衰世,人眾而財寡,事力勞而養不足,於是忿爭生,是以貴仁。仁鄙不齊,比周朋黨,設詐諝,懷機械巧故之心,而性失矣,是以貴義。陰陽之情,莫不有血氣之感,男女群居雜處而無別,是以貴禮。性命之情,淫而相脅,以不得已,則不和,是以貴樂。是故仁義禮樂者,可以救敗,而非通治之至也。夫仁者,所以救爭也;義者,所以救失也;禮者,所以救淫也;樂者,所以救憂也。神明定於天下,而心反其初;心反其初,而民性善;民性善而天地陰陽從而包之,則財足;財足而人澹矣;貪鄙忿爭不得生焉。由此觀之,則仁義不用矣。道德定於天下而民純樸,則目不營於色,耳不淫於聲,坐俳而歌謠,被發而浮游,雖有毛嬙、西施之色,不知悅也。《掉羽》、《武象》,不知樂也;淫泆無別,不得生焉。由此觀之,禮樂不用也。是故德衰然後仁生,行沮然後義立,和失然後聲調,禮淫然後容飾。是故知神明,然後知道德之不足為也;知道德,然後知仁義之不足行也;知仁義,然後知禮樂之不足脩也。今背其本而求其末,釋其要而索之於詳,未可與言至也。」
3、蘇轍《老子解》:「聖人從心所欲不逾矩,非有意於德,而德自足。其下知德之貴,勉強以求不失,蓋僅自完耳,而何德之有?無為而有以為之,則猶有為也。唯無為而無以為者,可謂無為矣。其下非為不成,然猶有以為之,非徒作而無術者也。」)
王弼註:愛不能兼,則有抑抗正直而義理之者。忿枉祐直,助彼攻此,物事而有以心為矣。故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也。直不能篤,則有游飾修文禮敬之者。尚好修敬,校責往來,則不對之間忿怒生焉。故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
今譯:愛有所偏,則就會產生專門講求進退、正直等義理之人。這樣的人厭惡虛偽而護助正直,幫助正直來消除虛偽,若如上述,則事事物物都將用心計智慧於作為了。所以說上等的正義是勉力施為,目的明確。當人們不能篤守正直,就有靠裝飾、寫文章或是定禮儀等外表形式來尊崇正直的。崇尚美好、培養尊敬的態度,這過程中彼此互相計較責備,得不到相應的禮節往來就會產生矛盾,發生不愉快。所以講禮節的人勉力施為而得不到回應,於是就氣勢洶洶,強迫人遵守禮節。
王弼註:夫大之極也,其唯道乎!自此已往,豈足尊哉!故雖德盛業大,富有萬物,猶各得其德,而未能自周也。故天不能為載,地不能為覆,人不能為瞻。萬物雖貴,以無為用,不能舍無以為體也。舍無以為體,則失其為大矣,所謂失道而後德也。
今譯:偉大到了極限的,只有道吧!除了道以外,沒有什麼值得如此尊貴的!雖然能做到日新、富有,擁有萬物,仍然還是局限於自己而達不到完全。所以天不能像地一樣承載,地不能像天一樣覆蓋,人不能無私地幫助別人。萬物雖貴,然必須以無為用,才能盡其德,不能離開無而自以為用。捨棄無為這個根本,損失就會很大,所以說失了道才會強調德行。
備註:(二十五章王弼註:「道……是混成之中,可言之稱最大也。」周易繫辭上:「盛德大業,至矣哉!富有之謂大業,日新之謂盛德。」王弼註:「廣大悉備,故曰『富有』,體化合變,故曰『日新』」)
王弼註:以無為用,則得其母,故能己不勞焉而物無不理。下此已往,則失用之母。不能無為,而貴博施;不能博施,而貴正直;不能正直,而貴飾敬。所謂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也。
今譯:以無為用,德行就得到了它的根本,這樣才能自己不辛勞而萬物無不和諧而有調理。捨棄道而追求它的低級衍生物,就是失去了發揮作用的根本。不能做到無所作為,就會重視給人施與和幫助;不能給人很多施與和幫助,就會重視正直的品行;不能具備正直的品行,就去重視理解和表面的尊敬。這就是老子說的失了德才會強調仁愛,失了仁愛才會強調正義,失了正義才會講求禮法。
備註:(蘇轍《老子解》:「仁義皆不免於為之矣,其所以異者,仁以無以為無勝,義以有以為為功耳。德有上下,而仁義有上無下,何也?下德在仁義之間,而仁義之下者。不足復言故也。自德以降而至於禮,聖人之所以齊民者極矣,故為之而不應,則至於攘臂而強之,強之又不應,於是刑罰興而兵甲起,則徒作而無術矣。」)
王弼註:夫禮也,所始首於忠信不篤,通簡不陽,責備於表,機微爭制。夫仁義發於內,為之猶偽,況務外飾而可久乎!故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
今譯:禮儀,開始於人們不能篤守忠信,天地不為、不勞之德不通暢,在禮節等游飾外表上相互責備,細小的瑣事也要爭執。仁愛正義雖然是發自內心的,但是做出來難免流於有意為之,不自然,何況靠外表裝飾怎麼能長久呢?禮儀是忠信單薄而出現混亂的首要原因。
備註:(1、十八章:「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2、淮南子《齊俗訓》:「率性而行謂之道,得其天性謂之德。性失然後貴仁,道失然後貴義。是故仁義立而道德遷矣,禮樂飾則純樸散矣,是非形則百姓眩矣,珠玉尊則天下爭矣。夫禮者,所以別尊卑,異貴賤;義者,所以合君臣、父子、兄弟、夫妻、友朋之際也。今世之為禮者,恭敬而忮;為義者,布施而德。君臣以相非,骨肉以生怨,則失禮義之本也,故構而多責。夫水積則生相食之魚,土積則生自穴之獸,禮義飾則生偽匿之本。」「及至禮義之生,貨財之貴,而詐偽萌興,非譽相紛,怨德並行。」
3、蘇轍《老子解》:「忠信而無禮則忠信不見,禮立而忠信之美髮越於外。君臣父子之間,夫婦朋友之際,其外燦然,而中無餘矣。故順之則治,違之則亂,治亂之相去,其間不能以發,故曰『亂之首』也。」)
推薦閱讀:
※為什麼在中國社會女性被欺負時總是要求女性學會自保?
※公共場合光膀子是不文明的表現嗎?
※道德一定要求人有自由意志嗎?
※人類是由基因控制,一切生物都由基因控制,那麼我們是不是在為基因服務?為基因生存?
※我為什麼不想再讓你當一個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