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不能對失獨家庭撒手不管
萬慶濤:根據媒體的報道,現在已經有100多萬「失獨」家庭,而且每年以7.5萬的速度增加。彭澎:這個群體在社區裡面跟其他人接觸時有一種自卑心態和很特殊的心態,覺得自己很特別,所以我覺得更加要走進他們的內心去了解他們。大粵網:近年來,養老問題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而最近「失獨」家庭的養老問題也開始進入很多媒體的視野。但是很多網友其實對「失獨」家庭不是很了解,您二位認為該怎樣定義「失獨」家庭?彭澎:最近輿論都關注「失獨」家庭的養老、生活、心理上的問題,我覺得這個是很正常的,原來沒有這樣一個群體,現在個別人形成了一個比較大的群體,所以對他們生活上的安排、心理上面的需求應該予以關注。原來我們更多關注的是空巢老人,空巢老人跟「失獨」老人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子女不在身邊,但是「失獨」比他們多了一份心理上的壓力。前段時間我們做了一個這方面的節目,有相關的社區工作人員告訴我們,說這個群體在社區裡面跟其他人接觸的時候有一種自卑心態和很特殊的心態,他自己覺得自己很特別,所以我覺得要更加走進他們的內心去了解他們,他們到底是怎麼想的?他們為什麼那麼敏感,他們有什麼生活上的困難,哪些困難應該由政府來幫忙,哪些應該由社會組織來解決,哪些是在社區裡面解決掉。萬慶濤:根據媒體的報道,現在已經有100多萬「失獨」家庭,而且每年以7.5萬的速度增加,尤其我也作為一個獨生子女的父親,我們對這樣的現狀表示非常的不滿。
大粵網:兩位都接觸過一些「失獨 」家庭的案例,能否跟網友分享一下有關這個群體的情況?彭澎:據我了解,第一代獨生子女的父母已經接近60多歲。這個群體特殊就在於年齡比較大了,「失獨」家庭還可以分幾種類型,一種是響應國家號召是生了一個,另外是各種各樣的原因只生了一個,「失獨」有一些是比較大的「失獨」,有一些年輕,比如說40歲以下還可以再生育,不同的群體採取不同的策略。
萬慶濤:計劃經濟已經扔掉了,計劃生育也應該扔掉。社會養老靠誰?靠老年人?你是獨生子女,我也是獨生子女,家裡有四個老人要養,哪有工夫養別人的老人?彭澎:今後的發展方向養兒防老是不可靠的,都要走社會化的路線。我們不理智的政策導致現在那麼多的人口,所以要付出代價。大粵網:對於50歲以上的失獨家庭,家庭養老已經不可能,社會養老似乎也走不通,這一點兩位怎麼看?萬慶濤:從生育的角度來說,政府用計劃來做這個事情是非常殘忍的。我們是政府不讓生,不是政府應該做的事情,而是計劃,這是計劃經濟條件下產生的計劃生育,計劃經濟已經扔掉了,計劃生育也應該扔掉。講到養老問題,三十年前開始的計劃生育,如果說政府真正把目光用在養老的問題上,建立一個很完善的養老制度,我想30年是夠用的。可現在突然發現獨生子女的父母都老了,有的退休了,獨生子女出了意外,夭折了等等,他突然發現這個問題很嚴重。社會養老靠誰?靠老年人?你是獨生子女,我也是獨生子女,家裡有四個老人要養,哪有工夫養別人的老人?彭澎:首先,我了解到的情況是這些「失獨」絕大多數都有經濟能力,有房子、有養老金、有退休金。今後的發展方向養兒防老是不可靠的,都要走社會化的路線。首先是自己養老,多買商業保險,單位有養老金,現在很多家庭可以防止。所以我們了解的情況是經濟不是問題,主要是精神的問題。在放開二胎的問題上,中央政府還是理智的,最近公布說計劃生育政策暫時不放開。之前不理智的政策導致現在那麼多的人口,我們要付出代價。毛澤東最大的錯誤政策就是這個政策,因為這個是需要上百年的時間來消化。人口要減少肯定是要有負增長,沒有負增長怎麼減少。我想中國人口到到多大的規模才可以打住,我們的資源環境根本承受不了。
大粵網:現有的社會保障制度足以降低養老風險嗎?彭澎:沒有足以,還要完善,已經開始了,而且應該朝著這個方向繼續前進,而不是後面靠自身的小孩養老。很多家庭子女靠不住,就要靠社會機制。首先是人人都有養老保險養老金,全部覆蓋建立養老金制度,這個是很好的辦法。現在的小孩你生兩個就一定保證盡孝嗎?有的時候兩個小孩也互相推,所以是要靠社會制度。現在小孩壓力這麼大,生了小孩還要給他買房子,這個是誰養誰?很多小孩買不起房子,都是老人幫他買。當然最終送終也是小孩送終,傳統的送終是小孩送終,其實你的親人也可以做這個事情。也可以委託養老院簽字,為什麼一定要子女簽?個人在健康的情況下也可以委託組織、委託親朋好友,你可以表達,我到什麼情況該怎麼解決,這些有規範化的管理就可以了。如果生一個小孩遠在他鄉,你有什麼事情根本解決不了。萬慶濤:社會保障制度也不能代替子女對父母的照顧。我相信有個別不孝順的子女,新聞報道上說生了5、6個,誰也不要,但是那種是比較極端的。大部分人是管父母的,而且最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支柱,是任何其他人所無法代替的。只要是一個人,這是人性,跟國情沒有關係。哪怕你年輕的時候不在身邊,你生了一個小孩,他跟父母之間的年齡差一般也就是20-30歲至今。當父母比較老的時候,子女差不多也該退休了,也完全可以到身邊來解決他的問題,所以我覺得這個問題一定要認真去解決。要不然的話,我們現在這個問題會越來越嚴重,「失獨」家庭越來越多。
萬慶濤:用獨生子女這麼極端的方式來減少人口是非常錯誤的,因為你不能保證獨生子女從出生就能活到他為他的父母養老送終。彭澎:我個人是反對的。為什麼要放開?目的要搞清楚。有一些人更多考慮的不是因為「失獨」而要放開,這個只是結構很少的群體。大粵網:說到獨生子女肯定會提到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的計劃生育政策。前段時間,有媒體報道稱廣東省計生委已經正式向國家申請「單獨生二胎」,您二位覺得是否有必要放開二胎?彭澎:我個人是反對的,因為「雙獨生二胎」的效果還沒有得到結果,到底是出生了多少。而且「單獨生二胎」不能在廣東做試點,因為廣東的人口很多。「雙獨生二胎」才開放了幾年,所以不要匆忙放鬆,可以逐步考慮。為什麼要放開?目的要搞清楚。有一些人更多考慮的不是因為「失獨」而要放開,這個只是結構很少的群體。我們要放開是因為人口紅利的消失,進入老齡社會,養老的問題、國家競爭力的問題。到底中國多少人口合適?而且中國前些年放開生育,把形成多人口的結果要消化掉,我原來估計要100年。這個是需要相當漫長的過程,我們只能怪上一代或者是當初的領導頭腦發熱做出一些不太理智的決定。萬慶濤:我覺得應該馬上改。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人口出生率只有1.1%,這是一個很危險的低出生率。為什麼很快的進入老齡化社會,這個跟當年沒有經過嚴格認真地考察獨生子女的政策有關係,而且現在的獨生子女存在很大的問題,就是一旦「失獨」之後,所謂「失獨」都是因為沒有生育能力之後。當年制定計劃生育政策時,沒有考慮到同步進行社會養老保障的改革,到現在養老問題基本還是在靠家庭。
大粵網:如果是第一代獨生子女的父母,現在大概是50歲以上,基本喪失了生育能力,他們的養老和醫療問題確實很需要關注。萬慶濤:家庭養老,不只是物質上的,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子女是父母的希望,其實人活著說到底,我覺得一個人的成功不是說你掙了多少錢,也不是說你升多大的官,而是你的家族是否能夠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我不是說你多子多孫,不是這個問題。從民族的角度來講,應該是最起碼有一個人口更替好的方式。用獨生子女這麼極端的方式來減少人口是非常錯誤的,因為你不能保證獨生子女從出生就能活到他為他的父母養老送終。現在就算改變了,尤其是生活水平比較高的人,而且養育子女的成本也非常高,他也不願意生第二胎。彭澎:我們曾經有一個分析,到底有多少人口是中國的最佳人口狀況,我個人的看法是5億左右,也就是解放初期的水平。因為現在美國3億多我覺得還有一點空蕩,但是美國耕地比我們多,所以算上耕地的面積來講,有效的土地面積跟我們差不多,所以美國還在的吸納人口,那麼中國比美國略多一點就是5億人口。我們從13億、14億壓到5億人口還要相當長的路要走,所以我覺得不要急於放開二胎。
萬慶濤:出現了這樣一個群體,政府不能說撒手不管,所以政府一定要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包括修改法律、完善法律來讓這些人能夠安度晚年。彭澎:要正視這個群體的存在,了解他們的需求,有針對性地在政府主導下,鼓勵社會力量廣泛參與,解決他們的實際需求,讓這個群體獲得一些應該得到的溫暖。大粵網:「失獨」家庭的精神問題也很受關注,我看到報導說,有些「失獨」自己組織了QQ群相互慰問。現在政府和NGO大多都還沒有介入到對「失獨」家庭的關懷中,這方面是否以後應該加強?萬慶濤:這個是需要加強的,比如說「失獨」老人,作為年輕人和獨生子女,如果還有精力也可以騰出一些時間來。我看到有人提出組成獨生子女互助會,覺得也是一個可行的方式。就是大家自己組織起來對一些「失獨」老人進行精神上的慰籍。如果說有熱心的獨生子女想成立這樣的組織,現在政府政策上的一些障礙已經去除了,可以申請這樣的組織來做一些事情。但也只能是替代,解決不了根本的問題。作為其他的一些身體比較好的,或者是獨生子女的家長也是可以大家組織起來互相進行幫忙。我想現在目前唯一能做的就是這些,其他的東西只能靠自己。政府養老制度的完善,涉及到要修法的問題等,這個東西比較麻煩,不是一下子能解決的。彭澎:我們有「失獨」的群體,不能僅僅是簡單的放開計劃生育政策來解決,這只是一個方向,而且我們多年的經驗總結,中國現代化成就的取得跟計劃生育政策的堅持有密切的關係,否則我們多生幾億人會消耗掉很多財富,不是說能吃能幹就可以創造財富,這個是基本的看法。中國可以開放領養小孩,這樣多多少少可以替代心靈的慰籍。但是有生育的鼓勵生育,無生育鼓勵領養,領養也沒有的就多參加社會服務,包括義工服務、檢查身體,還有心理諮詢師的服務,這個很重要。但不具備撫養能力的就不要領養,用其他辦法來解決「失獨」以後的生活。那就是通過機構和社會組織,還有自己的親朋好友。「失獨」家庭並不一定沒有親戚朋友,所以我們要看到「失獨」家庭還有社會、還有親朋好友,還有單位,所以一定要考慮到親朋好友、單位、社區能做什麼。不要僅僅盯著「失獨」老人那兩個人,這個是比較狹隘的。
大粵網:最後,關於「失獨」家庭問題兩位老師還有什麼想要對網友說的?。彭澎:要正視這個群體的存在,了解他們的需求,有針對性地在政府主導下,鼓勵社會力量廣泛參與,解決他們的實際需求,讓這個群體獲得一些應該得到的溫暖。萬慶濤:我覺得「失獨」家庭確實是一個在獨生子女政策上出現的特殊群體。出現了這樣一個群體,政府不能說撒手不管,所以政府一定要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就像前面彭澎老師講的,包括修改法律、完善法律來讓他們這些人能夠安度晚年,恐怕才是他們最想要的東西。人總是要走的,但是在走的時候一定要有一個心靈的慰籍。心靈的慰籍過去是由子女做的,那麼「失獨」家庭的夫婦沒有這個東西,社會通過一種什麼方式來解決他們的需要?其實年紀大的人吃飯很簡單,但他心靈上、精神上的東西不是靠物質的東西能解決的。所以政府一定要特別重視「失獨」家庭的這些人,想想怎麼樣安排好他們的晚年生活,讓他們能夠幸福地走完最後的人生之路。我想這個是他們需要的,政府也需要積極做這個事情。
推薦閱讀:
※家庭陽台養花
※關於原生家庭小女孩的故事
※盆栽日香桂的家庭護理
※都說家庭離婚會苦了孩子,那離異家庭的孩子自己真的感覺到苦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