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詩詞評論

試聽楓葉落吳江

——江漢大學海天涯詩社學生詩詞作品賞讀

齊 凱

江漢大學海天涯詩社作為學校詩教工作中重要的一環,從1998年成立至今,吸納和培養了數百位青年詩詞創作者,不少人出版了個人詩詞作品集,社員作品廣泛刊登在《中華詩教報》《學語文報》《湖北詩詞》《武漢詩詞》等社會刊物上,取得了較大的影響力。詩社利用月刊《海天涯詩刊》(寒暑假除外)作為展示的第一平台,並充分依託詩社作為武漢詩詞楹聯學會學生分會的優勢,以點帶面,加強詩教的影響力,在社會上贏得了好評。2010年6月,江漢大學學生詩集《行吟三角湖》付梓,9月正式發行;11月5日、6日,全國「高等學校詩教工作暨當代中華詩教理論研討會」在江漢大學隆重召開;11月15—17日,筆者和社員嚴雯有幸前往北京參加了由中華詩詞舉辦的「青春詩會」……這些,說明了在武漢詩詞楹聯學會等單位的大力支持下,在學校及人文學院的部署和落實下,江漢大學詩教工作取得了不菲的成績,也反映出海天涯詩社在協助具體落實詩教工作方面,卓有成效。

作為海天涯詩社的編輯,這兩年來在與社員交流和編輯詩刊的過程中,受益不少,尤其是近幾年大家創作出的大量的詩詞作品,都可圈可點,洋溢著「詩性」和青春的光彩。本文特從各期《海天涯詩刊》、詩集《行吟三角湖》以及詩社提高班詩詞作品集《春風淺唱》第一輯中,擇選近年來部分優秀詩詞,既是試著對作品做一次究棱窺角的賞讀,也是將自己不成文的一點詩詞體會整理出來,文雖不敏,情實真切,敢請正之。

唐代禪宗大師青原行思提出參禪的三重境界「參禪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禪有悟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禪中徹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文字上不過是山山水水之類反覆,而「三重」不一定是三次,四次五次甚至千百次都是可能的,說明了悟要有所得,必須逐層深入,能入也能出。所以,三重之境不單是參禪的境界,也是詩文「入」和「出」的境界。這裡要談的第一點,就是關於詩詞「入」的問題。

一、古典韻味的傳承

何謂「入」?簡單說是要能夠進得去,能夠通過作品在繼承中完整流暢地表現自己的感情志趣。這是學詩的第一步,我將其稱之為「古典韻味的傳承」。詩社社員們的作品在這一點上表現得比較充分。

在他們的作品中,「古典韻味的傳承」又具體體現在三個方面:語言典雅、意象假借、情感深婉。

語言典雅。詩詞的靈魂在於情感,而情感的抒發必須通過詩詞語言來表現,孔子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無邪」,雖然有意強調詩的「興觀群怨」的作用,卻點出了詩詞之為中國特色的緣由:以情感的中正溫婉為宗。我們常講究詩詞要含蓄,難以對西方諸如「我愛她的唇/我愛她的腿」之類直白大膽的詩產生較多的認同感,這並非外國詩就比詩詞差,實在是中國的詩詞、中國講求含蓄的傳統和人們的思維習慣、心理感受深深結合在一起。同樣是「愛」,外國詩可以直說,詩詞中卻要用關雎求偶來曲指;同樣是「恨」,詩詞也很少直說,而用「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的斷語來表達。可見,中國詩詞長河裡雖有部分「昔為娼家女,今為盪子婦。盪子行不歸,空床難獨守」這樣大膽袒露襟懷的詩詞作品,而更多的並且為歷代詩人們所認同的還是含蓄深婉的詩詞。這些,也就決定了詩詞語言的主流在於典雅。

潘林菀的《玉絳唇·梔子花》:「黛葉竹勻,且托素盞罥娉婷。涵芳攜韻,皎皎羞月影。頻吐幽馨,冰肌舞輕盈。鉛華盡,素心一點,玉砌芙蓉面。」多用修飾語:葉是黛葉,盞是素盞,肌是冰肌,面是芙蓉面,顏色「皎皎」,姿態「娉婷」。詞清句麗,題明指花,詞卻狀人,深得比興三味。還值得注意的是詞中每句的尾字,「勻、婷、韻、影、馨、盈、面、點」,婉轉輕柔,餘味不絕。

嚴雯的《十六字令》:「鸝,道是歸期未有期。秋風起,雁影玉樓西。」短短的十六個字,以「鸝」(諧音「離」)始,以「雁影」終,而玉樓之上,怕會有玉人佇立,清影獨斜!出語雖寥寥,然令人聯想翩翩,情不可謂不深,景不可謂不切,一轉再轉,始信蜉蝣一葉,自有天地;拈花微笑,別是人間!

再如劉強的《月》:「清寒夜半後庭中,醉眼迷離碎影重。浩渺花間妝白色,流光散照竹林風。」三四句中,「花間」以「浩渺」修飾,發想無端而又契合心境,顯得新穎別緻,而無論是潔白的月色、浩渺的花叢、流動的光華,還是竹林和夜風,在短短的兩句中如行雲流水般漸次呈現開來,誠然是那麼的安謐和美麗!

意象假借。朱光潛先生說:「像藝術一樣,詩是人生世相的返照。人生世相本來是混整的,常住永在而又變動不居的。詩並不能把這漠無邊際的混整體抄襲過來,或是像柏拉圖所說的『模仿』過來。詩對於人生世相必有取捨,有剪裁,有取捨剪裁就必有創造,必有作者的性格和情趣的浸潤滲透。」(《詩論》)這浸潤了詩人的興趣和情感,對於人生世相的剪裁和創造,就是詩詞的「意象」。

青年詩詞創作者,甚至初學詩的中年人,都喜歡或者說習慣於借鑒古詩詞中的意象,一方面是因為繼承大略比創新容易,學詩之人的辭藻都免不了蹈襲前人的成果,這是一段漫長的路,不是學詩者本身不願改變,而是要入詩的門徑,非得從這一條路上走走,體驗一下不可;另一方面是因為「古道西風瘦馬」、「白髮三千丈」等都浸潤了前人杜鵑啼血似的體驗與感情,這種落寞孤獨的感情,足以衝破時光的界限,讓千年後我們那同樣孤獨的心,產生一次青春的無眠與悸動。在這悸動中,我們,尤其是年青人,喜歡用「畫樓」、「朱顏」、「白髮」、「青衣」等意象來一抒胸臆。許多人以為這是復古的調子,甚至有抄襲之嫌,大有恨不得古人起死回生找今人打版權官司的想頭,在我看來,這種論調無疑只看到了表象,而沒有注意到這種現象的背景與原因。以此為理由來批評詩詞作品,實有不妥。

請看嚴雯的《虞美人》:「長安道上黃昏雨,策馬斜陽駐。西風落木滿秋襟,高柳蟬鳴無韻亂歸心。當時年少春衫秀,滿苑招紅袖。而今浪跡遍天涯,白髮青衣無處怨年華。」

當時在北京參加「青春詩會」的時候,中華詩詞趙京戰等老師以及與會詩友們對這首詞的評價是古意盎然。此詞如果署上宋代某某君的名字,我想應該沒有多少人會懷疑,而實際卻是出於一個大三女生的手筆。古人喜歡「男子作閨音」,嚴雯反其道而「女子作男音」,才思靈性可見一般!這首詞廣泛借用古典意象中的「長安道」、「策馬」、「斜陽」、「西風」、「落木」、「紅袖」、「天涯」、「青衣」等,擬用男子口吻,抒發了對青春流逝的嘆惋以及對荒廢時光的悔恨之情,結合作者尚處求學之年,可以想見此詞既是有感於人,也是勸勉於己,誰能說沒有己見?誰能說沒有真情?

情感深婉。古之詩詞感人肺腑啟人思智尤深者,莫不辭達人意,情達人心,「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如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如是,「與君世世為兄弟,更結來生未了因」亦如是。張中行先生說,詩體現的是一種幽微的情意。我想,這幽微,不是幽眇不可尋,而是濃極而作婉言,深而不露,麗而不艷,方抵上層。

如胡曉瓊的《臨江仙·閑思》:「翠髻粉腮含曉露,雲飛醉散紅霞。宮腰柳黛顯春華。臨風花落去,照水影微斜。枕簟初涼書墨冷,憑欄莫望天涯。垂珠空憶撫琵琶。半窗盈皓月,斗室漫清茶。」

這首詞也大量借用古典意象,蘭心慧質,不讓鬚眉。取用的雖然是愁怨題材一類的意象,讀起來卻沒有嚴雯的《虞美人》那般沉重和凄清。詞題為「閑思」,作者也盡量另闢蹊徑,不是簡單地表現因閑生愁的憂鬱,也非顯示因閑而閑的安逸,而是上闋精心刻畫了一個美麗的少女形象,用字造語也頗為注意:翠、粉、紅,顏色靚麗,紅霞散是醉散,影斜是微斜,刻畫精細,意境明麗。下闋則筆鋒一轉,引入「憑欄莫望天涯」、「空憶撫琵琶」的哀愁,這哀愁,既是自憐,也是自愛,是對青春韶華的無限欣賞和珍視。後兩句筆鋒則又一轉,轉哀愁為沖淡,皓月盈盈,佳人想到「月有陰晴圓缺」,心中釋然,一片「空憶」的悵惘轉而為滿室的茶香,一波三折之筆,餘味盈然!

二、現代生活的試煉

詩詞創作,有繼承,也得有創造,這創造就是現實生活的試煉。我們說繼承古典傳統,尤其是對古典意象和傳統手法的借鑒,是應該要經歷的過程,而在繼承的基礎之上,還要有所突破,有所創造,譬如詩歌在先秦以《詩經》為宗,在魏晉以「玄言詩」為盛,在唐代以格律詩為主流,在宋代以詞為大觀,單不說體裁格式的變化,只看題材、情趣的轉變,就可知歷代詩詞創作者們力求把藝術與現實緊密聯繫起來,在繼承的基礎上,注重現實題材的介入和當下體驗的抒發。此之謂「出」。

現實題材的介入。當下詩詞創作群體中不少人能夠將現實題材入詩,然而要在傳承古典傳統的基礎上將現實題材融入詩中,對任何一個詩詞創作者都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即便像為人熟知的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施蟄存對他的評價是:「這首詩不能說有什麼突然的好處。武判官大約不是作者的親密朋友,送行的話並沒有深刻的感情,令詩只不過詞句通俗流利,集中一個主題,從各方面刻畫塞外雪景。在開元、天寶年間,這是一種新題材、新形勢的詩歌,一時風行,成為一個新的流派。」(《唐詩百話》)可見繼承與創新相融合之艱難,卻也顯出雲山霧水之外廣闊的藝術天地。

請看馮長興的《念奴嬌·重溫延安精神續譜和諧新篇》:「大江南北,恨烽火狼籍,昌亡難卜。人道是神州泛浪,杳渺還融煙雨。混沌乾坤,且吹號子,憔悴明風骨。毛公坐鎮,赤心耕種紅薯。回首還嘆蕭蕭,吞雲吐月,不是遒風故。虹霽悠悠三十載,新鑄和諧刀斧。夜夜圖強,朝朝不息,多少年征鼓。兒郎爭秀,一杯乾盡豪語。」

現實題材當中,政治類題材比較難把握,一不留神就容易寫成順口溜或動員口號,究其原因,固然因為題材範圍太大,內容過於抽象,一旦把個人放到這樣的意識形態當中,很難保證個人不會湮沒其中,另外,作者的體驗和經驗也是關鍵。馮長興的這首詞當是政治題材類詩詞中比較成功的作品。此詞有幾個特點:一、詞牌選擇適宜。從標題「重溫延安精神續譜和諧新篇」看,內容應該從追憶烽火歲月,抒發革命豪情入手,而《念奴嬌》正宜於抒發豪情,像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辛棄疾的《念奴嬌》(「倘來軒冕」)、毛澤東的《念奴嬌》(「橫空出世」),就是典範。二、語言新,選材精。詞中「人道是神州泛浪」、「且吹號子」、「毛公坐鎮」、「新鑄和諧刀斧」等,既有口語的親切流利,又有書面語的凝練精細,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在選材上,選用了「且吹號子」、「耕種紅薯」、「和諧刀斧」等細緻卻又能充分體現「延安精神」的意象,使得豪情的抒發變得水到渠成。三、結構嚴謹,層次分明。上闋以「昌亡難卜」起筆,引出「毛公坐鎮」,下闋「回首」思今,想到「新鑄和諧刀斧」,最後勉勵「兒郎」們要「圖強」「不息」,過渡自然,思路明晰。而「大江南北」的壯闊,「耕種紅薯」的堅定,「干盡豪語」的自信,都顯露無疑。

再如鄧軍的《西江月·桃花詩會》:「竹外閑林驚動,亭邊俊少攜游。緣來結首掃千愁,一笑才橫八斗。去日時光難再,今人意氣相投。曉寒濕露不勝收,齊唱桃花詩就。」選取詩社「桃花詩會」的題材,抒發了「俊少攜游」的逸興和「一笑才橫八斗」的豪情,語言質樸,風格爽朗,收束有力。

當下體驗的抒發。「當下體驗」注重對當時一剎那感受的抓拍,題材可大可小,情緒可顯可隱,既自由又是對作者才情文思的考驗。古時很多文豪、神童們可以「指物作詩立就」,不僅僅體現的是才思敏捷,也要求能夠出新,有獨特的審美感受在裡面。今人雖很難同時做到這兩點,然而能夠把自己的心思情趣獨特地表現出來,也不失為妙筆。

蘇良雄的《秋夜讀書》:「清欞問幾更,落柳最知情。五卷三尋路,攜雲蒞險峰。」把「讀書」比作「登峰」,夜深幾何須問落柳,可見夜之深;量詞中書用「卷」,路用「尋」,合一語說,渾不辨書耶?路耶?而終上「險峰」,方不負秋夜讀書之韶華。只讀書一事,情趣盡顯。

筆者曾試作《夏夜》詩一首:「星宇因風闊,蛙聲入水涼。月華何處落?碧草結秋霜。」此借鑒太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意,將「月華」擬作「秋霜」,取其白與靜的意味,「秋霜」非獨目見,更是心中情緒的反映:太白之霜,是思鄉之情;我之秋霜,乃在於夏夜安謐之極生出的一剎那錯覺與恍惚。如此未知可否,還望讀者批評。

三、自出機杼的性靈

晚明袁宏道說:「詩何必唐?又何必初與唐?要以出自性靈者為真詩耳。」(《敝筐集序》)清代袁枚繼承了「性靈」說並在其著作《隨園詩話》中多次說道:「詩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作詩不可無我。」強調作詩要有真性情,要有自己的個性。由於初生牛犢的性子,青年詩詞創作者們一方面可能不太習慣完全戴著格律的鐐銬跳舞,另一方面,正是因為他們「不怕虎」的精神和朝氣勃發的狀態,使得他們的作品顯出獨特的個性色彩,以及求新求變的創作意識。

求新求變的意識。馬瑞的小令《漁歌子·東湖遊記》:「楚地風光畫中原。東湖灑落妙筆前。山聚碧,水凝煙。黃昏醉月不忍還。」頗有張志和原作清新淡雅的味道,而結構上一反張的先鋪陳景物,後轉入寫人的結構:「楚地」句起句闊大而不實言,「東湖」句緊承前句並點題,「山」、「水」句六字言東湖之美,碧色聚集、水霧凝合,妙在實實虛虛之間。前二十字如長河入海,順流直下,末句「黃昏醉月不忍還」似受「斜風細雨不須歸」的影響,到此氣便弱了,有力不從心之感,若能委婉些,或拋卻「還」與「不還」的念頭,也許會更加輕靈蘊藉。

喻秋的《攤破浣溪沙·江南雨色》:「迢遞青江郁點橋,粉牆黛瓦半藏嬌。人道江南好顏色,竹蕭蕭。等雨丁香空悵惘,逐風黃鸝戲喧囂。一棹鷂歌聲起落,付琴瑤。」色彩靚麗,層次感強,像一幅會動的水墨畫一樣,既是填詞,也是作畫。

鄧睿嵐的七絕《淘米》:「浪花淘盡水中沙,所謂豐年亦有瑕。巧婦難為天下灶,不知阜足幾人家。」此是在詩社提高班課堂上命題限時的作業,須以「淘米」為題,此詩雖然在後兩句表意上有些勉強,但是能由「有米」想到「無米」,再想到「阜足幾人家」,不也是值得肯定的創作嘗試么?

張揚青春的自信。馮長興的《沁園春·二十一歲生日自題》:「篤志書生,訪古琴台,詠第一樓。看眼前美景,何其旖旎,身旁俊秀,皆是平儔。棋畫詩詞,人情專業,盡在杯中一肚收。英雄氣,在眉間筆下,紙上心頭。青春去歲初冠。總還笑、曾經不識愁。念童時樂趣,拈來虎嘯;少年志向,寄予鷹謳。應識人生,闊如宇宙,幾十年間已是叟。擁拳誓,縱前途坎坷,自有新猷。」生日自題的作品不太常見,像這樣充滿著青春的奮鬥激情和自我定位、自我肯定的作品尤其少,李清照那本是低沉哀婉的「才下眉頭,又上心頭」句,在這裡成了盡顯「英雄氣」的道具,其情如此,方顯青春價值,男兒本色!讀來令人精神一振。

再如肖偲偲的《學詩有感》:「春風妙筆袖間藏,欲賦新辭語未央。炙夏梳愁耽日晚,清秋鎖怨嘆離殤。推敲百步心成句,輾轉千回夢作章。墨染青箋情意集,刳雕歲月憶滄桑。」「袖間」、「疏愁」、「鎖怨」、「青箋」,未免小女兒氣,而一旦經過了「語未央」、「輾轉千回」的波折之後,體悟到的歲月的「情意」和「蒼茫」不正是青春當中各有風味的美景么?

古人曾因驚嘆於「楓落吳江冷」句而常將「楓落」比喻詩詞之妙,以上所選詩社社員的作品雖非久經歲月考驗的精典,但是有一點毫無疑問:這是大家用青春和夢想,用知識和情感營造的心靈家園!「試聽楓葉落吳江」,這些閃爍著青春光彩的詩詞,這些雖不至善卻美麗的句子,必定會在作者和讀者的心中生出夢想的根,長出詩性的苗,開出真善美的花朵!

願詩歌永在!願青春之心永在!

(2011-1-25應《武漢詩詞》約稿)


推薦閱讀:

李洪的的詩詞全集、詩集(401首全)
玩詩詞遊戲,古人秒殺詩詞大會
詩詞專輯 | 雪兒:漫舞魂香修正果,輕吟詩雅養心神
這些詩詞的末句,堪稱畫龍點睛!
杜甫-詩詞《閬山歌》 古詩 全詩賞析

TAG:詩詞 | 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