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國際關係史名詞解釋

1、埃維昂協議

又稱阿法協議,即由法國承認阿爾及利亞獨立的協議。1962年3月18日,有阿爾及利亞共和國臨時政府和法國政府的代表在法國東部埃維昂城簽訂。1830年,法國入侵阿爾及利亞。1905年,阿爾及利亞全境淪為法國的殖民地。阿爾及利亞人民為了擺脫法國殖民統治,爭取民族獨立,進行了長達一個多世紀的鬥爭。1954年11月至1962年3月在阿爾及利亞民族解放陣線的領導下,阿爾及利亞人民經過7年半艱苦的武裝鬥爭,終於迫使法國同意談判,以結束阿爾及利亞戰爭。1962年3月7-18日雙方在埃維昂經過幾輪談判,簽署法阿協議的總聲明,慣稱埃維昂協議。協議主要內容有:自1962年3月19日12時起,在阿爾及利亞全境結束軍事行動,法國承認阿爾及利亞人民有權行使自決權,成立一個獨立和主權國家,承認阿爾及利亞民族解放陣線為「合法新政治組織」;3-6個月之內,舉行公民投票,決定阿爾及利亞是否獨立;在此之前的過渡時期,阿爾及利亞的行政管理權移交給臨時行政委員會,該委員會的成員由雙方政府同意的阿爾及利亞人和法國人擔任;法國3年內分批從阿爾及利亞撤出全部軍隊,但保留米爾斯克比爾的海軍基地,租借期15年,同時在一定期限內保留其他軍事基地。協議中還列有雙方實行經濟和文化合作的方案,法國承擔向阿爾及利亞提供為期3年的經濟援助,後者同意仍留在法郎區內。法國公司保持在阿爾及利亞的石油租借權,並可以優先取得新租借地。同年7月3日,阿爾及利亞進行自決公民投票後宣布正式獨立,結束法國在阿爾及利亞133年的殖民統治。

2、艾森豪威爾主義

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在冷戰時期提出的一項對外政策。50年代,在中東和北非民族解放運動高漲的形勢下,為遏制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對中東的影響,艾森豪威爾於1957年1月5日正式向國會提交一份關於中東問題的特別咨文。其中心思想是「中東出現的真空必須在俄國人近來之前由美國來填補」,要求國會授權他在中東實行「軍事援助和合作計劃」。3月7日美國國會通過決議。3月9日由艾森豪威爾簽署生效。決議宣稱:保持中東地區國家的獨立和完整關係到美國的重大利益,授權總統動用2億美元,給這些國家以經濟和軍事援助:美國可在這一地區使用武力,以對付所謂「國際共產主義的武裝侵略」。1958年7月,根據艾森豪威爾主義,美國出兵黎巴嫩,干預該國國內事務。

3、巴魯克計劃

由聯合國原子能委員會美國代表伯納德·巴魯克於1946年6月14日提出的一項計劃,亦稱為原子能管制計劃。其主要內容是:設立原子能發展總署,作為國際原子能監督機構,管制原子能的發展和利用,甚至包括原料生產,任何利用裂變材料來發展原子彈的違反管制的行為都將受到嚴厲制裁;該機構可以派遣代表到各國「觀察」,以確保有效的管制;該機構不受大國一致原則的約束,聯合國常任理事會無否決權;在機構確立有效管制後,停止核武器生產,並銷毀一切現存核武器。同年12月30日,聯合國原子能委員會表示同意該計劃。由於這一計劃要求先建立有效的管制,然後處置現存核武器,所以並不能確保銷毀現存核武器,這勢必有利於美國保持核壟斷地位。這是巴魯克計劃的目的和實質內容。為此,蘇聯在1946年6月18日提出反建議,要求首先締結一個國際公約,締約國首先應承諾在任何情況下不得首先使用核武器的義務,然後在公約生效後3個月內,銷毀現存的一切核武器。但美國在同年7月1日在比基尼島進行了戰後第一次核試驗,表明美國對該計劃並無誠意。

4、超越遏制戰略

美國總統布希制定的新的對蘇政策。1989年5月12日,布希總統在得克薩斯農業大學畢業典禮上發表講話,提出其政府經過三個多月的回顧和審議所制定的新的對蘇政策。布希稱之為「超越遏制」戰略,宣稱它是「美國戰後對蘇政策的徹底改變」,標誌著「美國外交政策將進行哲學思想的變革」。「超越遏制」的主旨是積極同蘇聯發展關係,加強美蘇合作,促使蘇聯逐漸實現「自由化」,把蘇聯拉進「國際大家庭」,使其融合到國際社會中來。超越遏制是鑒於國際格局發生新變化而作出的政策調整。布希上台伊始,即指定其國家安全事務副助理羅伯特·蓋茨組織國務院、國防部、中央情報局和國家安全委員會的專家成立專門小組,就美國對蘇政策進行全面的審查和評估。布希正是根據該小組提交的《對蘇政策審查的報告》而宣布「超越遏制」戰略的。這一戰略強調,今後美國和北約組織對蘇政策的主要重點將轉向更多地同蘇聯的公開性和經濟改革打交道。在對蘇保持警惕的同時,充分利用當前國際形勢的緩和,發揮美國的相對優勢,抓住戈爾巴喬夫的「新思維」所提供的歷史機會,運用經濟、政治、文化和意識形態等手段,特別是以經濟援助為誘餌,用「和平演變」的方式,最終改變蘇聯制度的基礎,使蘇聯同過去的政策徹底決裂。對蘇聯國內,促使其實現政治多元化和經濟自由化;對外,要使蘇聯採取不干涉主義,重新回到世界秩序中來,成為國際體系中的正式成員。要使蘇聯的這種變化不受蘇聯某一個人的觀點、權力和在位時間長短的影響,能長期鞏固下來。

5、大規模報復戰略

美國艾森豪威爾政府推行的一種軍事戰略。侵朝戰爭的失敗使美國政府意識到自身力量的局限性,要在世界各地維持龐大的地面部隊在經濟上力不從心。1953年艾森豪威爾擔任美國總統不久即著手制定「大規模報復戰略」。1954年1月12日,國務卿杜勒斯發表演說,公開而詳盡地對大規模報復戰略進行闡述。他宣稱,美國目前的基本決定主要依靠一支龐大的報復力量,它能夠用我們選擇的武器與我們選擇的地方馬上進行報復。這一戰略主要把賭注押在核武器上,主張削減常規兵力,重點擴充導彈核力量和戰略空軍,在外交上提出要執行比杜魯門的遏制政策更有利、更主動的「解放」政策,即把社會主義國家從共產黨的領導下「解放」出來。該戰略建立在美國具有核壟斷和核優勢基礎之上。隨著核壟斷地位的喪失和蘇聯核力量的迅速增長,美國自己也被置於核武器的威脅之下。60年代初,該戰略為「靈活反應戰略」所取代。

戰後國關史名詞解釋(四)

6、卡特主義

美國總統卡特1980年1月在國情咨文中提出的一項對海灣地區的政策聲明。鑒於蘇聯軍隊於1979年12月侵入阿富汗,卡特在這份咨文中警告蘇聯不要利用伊朗和阿富汗的動亂作為借口,謀求實現蘇聯長期以來企圖獲得一個溫水港的目標。他聲稱:「外部勢力攫取控制波斯灣地區的任何企圖,都將被看作是對美國根本利益的進攻。對於這種進攻,美國將使用包括軍事力量在內的任何必要手段,予以擊退。」這一聲明被稱作卡特主義。它是對尼克松主義以來美國推行避免捲入局部的地區性衝突政策的一種修正。1991年1月爆發的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與伊拉克之間的海灣戰爭,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卡特主義」的延伸。

7、里根主義

美國總統里根1986年提出的美國對外政策綱領。1986年3月14日,在題為《自由、地區安全與全球和平》的外交咨文中,里根修正以往美國提供援助以是否反共為標準的做法,提出反對任何形式(不管它來自左的還是右的)暴政的政策。里根認為,蘇聯在政治、經濟等方面已陷入困境,第三世界的局勢發展對美國有利。美國應採取對蘇聯強硬政策,「以低烈度的戰爭」方式支持親蘇國家中的反政府武裝活動,甚至可以採取軍事行動直接介入反政府活動不明顯的親蘇國家,支持那裡的「自由戰士」,以便將蘇聯在這些國家和地區所取得的政治和軍事進展「有限地推回去」。對於第三世界中的親美「獨裁政府」,要施加影響,促其實行「民主化」改革,避免因內部動亂而為蘇聯所用。里根主義是美國推行強權政治的典型表現,其目標是要在蘇聯力量衰弱的形勢下,與其爭奪第三世界。在此項對外政策綱領提出前後,美國促海地獨裁者杜瓦利埃和菲律賓總統馬科斯垮台的做法,以及對利比亞總統卡扎菲的空襲,可以看作是里根主義的實施。

8、靈活反應戰略

美國在60年代推行的軍事戰略。1959年由美國前陸軍參謀長馬克斯韋爾·泰勒上將倡導,60年代初為肯尼迪政府採納。由於核壟斷地位的喪失,艾森豪威爾政府奉行的大規模報復戰略對美國造成「癱瘓性影響」。1961年肯尼迪政府上台後制定「靈活反應戰略」,拋棄大規模報復戰略中片面依賴核武器的觀念,規定應當建立多樣化的軍事力量,即在發展核武器和導彈的時,加強常規兵力,增加在常規戰爭中使用的空軍和海軍力量,擴充陸軍,以便能打各種類型的戰爭,包括常規戰爭、核戰爭、特種戰爭、局部戰爭和世界戰爭,它以常規戰爭作為到處揮舞的「劍」,以核力量為「盾」,打算以足夠的非核部隊同時在歐洲和亞洲分別同蘇聯和中國打兩場大戰,並在其他地方對付規模不大的、稱為「半個戰爭」的緊急情況。這就是所謂的「兩個半戰爭」。為了修改靈活反應戰略,1965年約翰遜政府提出「逐步升級戰略」,它是靈活反應戰略的具體化。美國侵越戰爭的失敗,宣告靈活反應戰略以及逐步升級戰略的破產。

9、日美安全保障條約

1951年9月8日日本與美國在舊金山美國陸軍第六軍司令部簽訂的軍事同盟條約。1952年4月28日生效。該條約由前言和3條正文組成。主要內容有:日本承認美國在日本駐紮陸、海、空軍;駐日美軍為維護遠東和平與安全和保障日本的安全,應日本政府的請求,可用武力鎮壓內亂和暴動,以及對付外來的武力攻擊;美軍駐紮日本的條件照日美兩國間的行政協定規定。此條約不僅構成規定日本從屬美國的法律依據,而且使美國可以在日本幾乎無限制地設立、擴大和使用軍事基地。其後,日美為加強兩國間的軍事同盟,從1958年起,就修改條約問題進行談判,並於1960年簽訂《新安保條約》。新條約與舊條約相比,在實質上沒有多大變化。刪去舊條約中關於美軍幫助日本政府鎮壓內亂和暴動等條款。規定遇有武力攻擊日本以及日本國內的美軍基地時,日美雙方應共同對付並採取行動等。新條約有效期為10年。1970年到期後,日本政府通知美國政府,宣布自動延長。

10、日中和平友好條約

1972年9月,中日兩國恢復邦交。從1974年1月開始進行締結和平友好條約的談判。因「反霸條款」問題,談判拖延下來。1976年福田赳夫出任首相,鑒於美國亞洲戰略的轉變和蘇聯威脅的增加,把締結日中和平友好條約作為對外方針之一。中日兩國經過共同努力,在1978年8月12日,由中國外交部長黃華和日本外務大臣園田直在北京簽署含有「反霸條款」內容的《中日和平友好條約》。條約除前言外共有五條,主要內容是:第一條「(1)締約雙方應在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發展兩國間持久的和平友好關係。(2)締約雙方確認,在相互關係中,用和平手段解決一切爭端,而不訴諸武力和武力威脅。第二條:締約雙方表明,任何一方都不應在亞洲和太平洋地區或其他任何地區謀求霸權,並反對任何其他國家或國家集團建立這種霸權的努力。第三條:締約雙方將本著睦鄰友好的精神,按照平等互利和互不干涉內政的原則,為進一步發展兩國間的經濟關係和文化關係,促進兩國人民的往來而努力。第四條:本條約不影響締約各方同第三國關係的立場。第五條規定:條約有效期為十年,十年以後,在宣布終止以前,將繼續有效。同年10月,鄧小平副總理前往日本進行友好訪問,於23日交換條約批准書,自此條約開始生效。中日和約的簽訂,為兩國長期穩定和和平友好關係奠定了基礎。它不僅對中日兩國具有重要意義,而且有利於維護亞洲和世界的和平與穩定。

11、三環外交

由英國前首相丘吉爾提出的英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初期的外交戰略。其主旨是企圖通過英國在與美國、英聯邦和聯合起來的歐洲這三個環節中的特殊聯繫,充當三者的聯結點和紐帶,以維護英國的傳統利益和大國地位。1948年時處在野地位的保守黨領袖丘吉爾提出了三環外交的概念。他說「當我展望我國未來時,我感到在自由和民主國家中存在著三個大環。…第一環自然是英聯邦和英帝國極其所包括的一切。其次是包括我國、加拿大和其他英聯邦自治領土在內,還有美國起著如此重要作用的英語世界。最後就是聯合起來的歐洲。這三個大環同時並存,一旦它們連接在一起,就沒有任何力量或力量的結合足以推倒它們,或者敢於向它們挑戰。現在假如你們想像一下,你們就會看到,我們是在這三環中的每個環里都佔有重要地位的唯一國家,事實上我們正處在三環的連接點上」。丘吉爾的這一外交思想,就是試圖以英美特殊關係為基礎,希望法、德和解,恢復歐洲均勢,並利用原有的殖民地體系,挽救和恢復在二戰中被削弱的英國的國際地位。乃是一個國力日趨衰微的大國在外交戰略上的一種無奈選擇。它表明,英國外交既想努力適應環境的變化,又試圖在變化了的環境中不與其傳統的利益觀決裂。然而英國政治家們在推行「三環外交」的過程中,始終背者「世界大國地位」的沉重包袱,不能不面對實力有限與戰線過長的矛盾。這也是導致英國外交戰略不得不逐步收縮,從大國全球外交逐步朝重點面向歐洲轉變的一個重要原因。「三環外交」曾對英國外交政策產生重大影響,戰後初期的工黨政府基本上奉行這一外交政策思想。

12、四月提綱

即1964年4月發表的《羅馬尼亞工人黨關於國際共產主義和工人運動的立場的聲明》。1962年後,國際共運中,主要是蘇中兩黨之間的論戰趨於激化,並擴大到國家關係的各個方面。羅工人黨堅持維護國際共運團結的立場,決定盡自己的努力調停中蘇分歧。1964年3月,以黨中央政治局委員、政府總理毛雷爾為團長的羅黨政代表團訪問中國、朝鮮和蘇聯,向中蘇雙方陳述他們關於停止論戰的願望和關於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一些基本觀點。在調停沒有取得成功的情況下,羅工人黨擴大的中央全會於4月22日通過,並於4月26日發表的上述聲明。它被迅速譯成英、俄、西、法、德等文在國外散發。聲明在全面闡述該黨觀點同時著重強調黨和國家關係中的獨立自主原則,認為「經濟一體化」、「勞動分工」等不符合社會主義國家關係準則,認為「由於社會主義建設的條件的多樣性,不可能存在統一的模式或處方,誰也不能為別的國家或別的黨決定是非」。

13、索南費爾特主義

1975年美國政府提出的對蘇聯、東歐的外交方針。1975年12月,福特政府的國務院顧問索南費爾特在倫敦美國駐歐洲大使會議上發表講話,闡述美國的對蘇聯和東歐政策。他認為美國「無法防止蘇聯作為一個超級大國出現,我們所能做的是對發展和使用這個力量的方式施加影響」;認為目前蘇聯和東歐存在著「不自然的關係」,主張東歐在蘇聯強烈的地理政治影響下實現較大程度的自治,既能滿足他們的保持民族性的需要,又不會引起蘇聯的反應。美國可以用最惠國待遇和信貸政策來使蘇聯爭著到我們美國市場採購。他認為,應該爭取使蘇聯、東歐國家不至於遲早會發生爆炸而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戰。這個講話反映此時美國政府對蘇聯、東歐政策的實質,在於承認蘇聯的超級大國地位,同時利用蘇聯的弱點,從經濟上套住它;承認蘇聯在東歐的勢力範圍,以換取蘇聯不再向西歐擴張和引起美、蘇戰爭;美國保住自己的勢力範圍,穩定歐洲局勢。

14、西歐聯盟

成立於1955年5月6日,由布魯塞爾條約組織擴大而成,是英、法、西德、意、荷、比和盧森堡七國組成的一個政治和軍事聯盟。1946年布魯塞爾條約簽訂以後,法、比、荷、盧等國多次提出加速西歐政治、經濟一體化的建議。英國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拒絕這些建議,引起美國和西歐各國不滿。英國對1950年法國外長舒曼提出的煤鋼聯營計劃亦反應冷淡。美國決定支持西德與西歐其他四國實現經濟一體化。布魯塞爾條約組織五國決定撤消西方聯盟總司令部,使英國失去「西歐防務一體化」的領導地位。但是,美國加緊武裝西德,又引起法國的疑懼。英國利用法國擔心西德過分強大而需要英國充當中介人的機會,兜售「艾登計劃」,即修改布魯塞爾條約,吸收西德和義大利參加。

1954年9月28日-10月3日,在倫敦召開外長會議,討論加強和擴大布魯塞爾條約及西德參加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問題。10月21-23日,繼續在巴黎開會。10月25日,簽定巴黎協定,其中關於西歐聯盟的文件主要內容是:一、原布魯塞爾條約五國邀請西德、義大利加入經過修改和補充的布魯塞爾條約;二、原條約序言中有關「採取萬一德國侵略政策復活時所認為必要的措施」一句,該為「採取必要措施,以促進歐洲的團結並鼓勵其逐步統一」。三、布魯塞爾條約協商委員會改稱西歐聯盟理事會。四、規定各成員國對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防務的分攤額的最高限度,以及成員國在歐洲大陸的國內防務部隊和警察部隊的人數和軍備;五、聯邦德國保證不在它領土之內製造原子武器、化學武器、遠程火箭、導彈和3000噸以上水面艦隻、戰略轟炸機等。六、英國保證,將繼續在歐洲大陸保護由歐洲盟軍最高司令部統轄的四個師和第二戰術空軍連隊。關於西歐聯盟的文件於1955年5月6日生效。翌日,七國外長在巴黎舉行會議,正式宣告西歐聯盟成立。

15、「新邊疆」

美國總統肯尼迪1960年7月在洛杉磯接受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演說中提出的政治口號,後被歷史學家用來稱呼其國內施政綱領。在接受提名演說中,肯尼迪說:「我們今天站在新邊疆的邊緣。這是60年代的邊疆,充滿吉凶難卜的機會和危險的邊疆,充滿希望而又遍布威脅的邊疆。」他要求美國人民必須準備作出犧牲來面對「一系列需要應付的挑戰」。執政後,面對日益惡化的經濟形勢,肯尼迪採用凱恩斯的經濟理論,堅持刺激經濟發展的方針;從1961年起,他通過區域發展條例和開發阿巴拉契亞山區的一系列計劃,著手解決「貧困之源」問題。同時提出了在60年代末登上月球的空間計劃;1962年,放寬申請設備折舊補貼和投資信貸的限制,頒布把工資增長率保持在生產率增長速度之內的「工資-物價」準則,並施加壓力迫使美國鋼鐵公司把上漲的鋼材價格壓平;1963年提出全國減稅建議和要求取消種族隔離和種族歧視的民權法案。但其控制剩餘農產品的供應管理計劃及教育法案、醫療保健法案等則在國會中被反對勢力擊敗。

16、星球大戰計劃

正式名稱「戰略防禦計劃」,美國實施的軍備戰略計劃。1983年3月23日由里根總統根據軍事顧問、前美國國防情報局長丹尼爾·格雷厄姆的「高邊疆」戰略提出。「高邊疆」戰略認為,未來外層空間將會成為陸海空之外的第四個戰場,是必爭的戰略「高地」;在宇宙間取得領先地位,就將在這塊「戰略高地」獲得決定性的戰略利益。1985年1月,美國政府正式公布《總統戰略防禦計劃》。該計劃主要目的在於消除蘇聯戰略核武器對美國的威脅,戰略防禦體系根據來襲導彈的彈道段設置三個攔截層次:首先衛星攜帶激光制導武器攔截對方剛發射的來襲導彈;再由太空激光武器或地面激光定向武器攔截髮射後進入自由飛行階段的來襲導彈;最後由地面或飛機發射的導彈來攔截突破了第一、二層攔截網的來襲導彈。據推算,經過層層攔截後,全面攔截率可達99.9%。該防禦體系分為三個系統:負責發現、識別、探測、跟蹤來襲導彈的預警系統;負責摧毀來襲導彈的攔截武器系統;以及指揮、控制、通訊和後勤保障系統。計劃設想在30年內分4個階段完成:1983年至90年代初為基礎研究階段;90年代初至2000年為系統發展階段;2000年至2005年為全面生產和過渡部署階段;2005年至2015年為完成部署階段。整個計劃預計耗資8千億至1萬億美元。該計劃的提出和實施,標誌著太空軍事競爭的重大升級,遭到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反對和拒絕。蘇聯解體後,該計劃失去了主要防禦目標,加之現階段一些無法解決的技術難題,使得柯林頓政府於1993年5月13日正式宣布放棄星球大戰計劃,而代之以建立對付短程和遠程彈道導彈的陸基防禦體系。在星球大戰計劃實施的十年間,美國政府為此花費了約300億美元。

17、波茨坦會議(PotsdamConference)

亦稱柏林會議。1945年7月17日至8月2日美、英、蘇二國政府首腦在柏林郊外波茨坦舉行的國際會議。參加者有美國總統杜魯門、英國首相丘吉爾(7月28日後是新任首相C.R.艾德禮)和蘇聯人民委員會主席斯大林及他們的外長和顧問。1945年5月8日德國無條件投降,日本法西斯還在負隅頑抗。為了研究處置德國,商討對日本作戰和解決歐洲其他問題,美、英、蘇三國舉行了波茨坦會議。8月2日簽署了《美英蘇三國的柏林(波茨坦)會議議定書》和《柏林(波茨坦)會議公報》兩個文件,通稱《波茨坦協定》。三大國首腦經過鬥爭和妥協:1)決定設立中、蘇、美、英、法五國外長會議,進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締結和約的準備工作和商討成員國間有關的其他問題。2)討論德國問題和波蘭問題3)討論了如何處置德國的附屬國的問題4)討論了處置戰犯及其他一些問題5)確定了戰後處置德國的政治經濟原則,決定解除德國全部武裝,徹底摧毀德國的法西斯納粹主義,重建德國的民主政治。會議後期中美英三國還發表了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波茨坦會議是戰時美、英、蘇三國首腦最後一次會議,對迫使日本早日投降,鞏固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成果,維護戰後世界和平,起了積極作用。暫時維護了戰時盟國的團結,並成為確定戰後盟國的團結和歐洲秩序的基礎。但會上蘇聯與西方國家之間在國際事務中的分歧和矛盾已有明顯表現,這對戰後國際關係格局的發展有重大影響。這次會議後,美英與蘇日趨對立,成為二戰盟國的一個終點站。

18、布雷頓森林體系

在本世紀後半葉的50年中,關貿總協定和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被認為支撐世界經貿和金融格局的三大支柱。這三大支柱實際上都肇自於1944年召開的布雷頓森林會議。後兩者人們又習慣稱之為布雷頓森林貨幣體系。布雷頓森林貨幣體系是指戰後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國際貨幣體系是指各國對貨幣的兌換、國際收支的調節、國際儲備資產的構成等問題共同作出的安排所確定的規則、採取的措施及相應的組織機構形式的總和。有效且穩定的國際貨幣體系是國際經濟極其重要的環節。

1945年12月27日,參加布雷頓森林會議的國中的22國代表在《布雷頓森林協定》上簽字,正式成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兩機構自1947年11月15日起成為聯合國的常設專門機構。中國是這兩個機構的創始國,198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在這兩個機構中的合法席位先後恢復。

布雷頓森林體系以黃金為基礎,以美元作為最主要的國際儲備貨幣。美元直接與黃金掛鉤,各國貨幣則與美元掛鉤,並可按35美元一盎司的官價向美國兌換黃金。在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美元可以兌換黃金和各國實行可調節的釘住匯率制,是構成這一貨幣體系的兩大支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則是維持這一體系正常運轉的中心機構,它有監督國際匯率、提供國際信貸、協調國際貨幣關係三大職能。

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在戰後相當一段時間內,確實帶來了國際貿易空前發展和全球經濟越來越相互依存的時代。但布雷頓森林體系存在著自己無法克服的缺陷。其致命的一點是:它以一國貨幣(美元)作為主要儲備資產,具有內在的不穩定性。因為只有靠美國的長期貿易逆差,才能使美元流散到世界各地,使其他國家獲得美元供應。但這樣一來,必然會影響人們對美元的信心,引起美元危機。而美國如果保持國際收支平衡,就會斷絕國際儲備的供應,引起國際清償能力的不足。這是一個不可克服的矛盾。

從50年代後期開始,隨著美國經濟競爭力逐漸削弱,其國際收支開始趨向惡化,出現了全球性「美元過剩」情況,各國紛紛拋出美元兌換黃金,美國黃金開始大量外流。到了1971年,美國的黃金儲備再也支撐不住日益泛濫的美元了,尼克松政府被迫於這年8月宣布放棄按35美元一盎司的官價兌換黃金的美元「金本位制」,實行黃金與美元比價的自由浮動。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日本、加拿大等國宣布實行浮動匯率制,不再承擔維持美元固定匯率的義務,美元也不再成為各國貨幣圍繞的中心。這標誌著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基礎已全部喪失,該體系終於完全崩潰。但是,由布雷頓森林會議誕生的兩個機構--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仍然在世界貿易和金融格局中發揮著至為關鍵的作用。

19、雅爾塔會議(YaltaConference)

1945年2月4-11日,蘇、美、英3國政府首腦在蘇聯克里木半島雅爾塔舉行的國際會議。亦稱克里米亞會議。參加會議的有蘇聯人民委員會主席H.B.斯大林、美國總統F.D.羅斯福和英國首相W.L.S.丘吉爾以及3國外交部長、參謀長和顧問們。當時,第二次世界大戰進入後期,蘇聯和英、美等國軍隊從東西兩線向德國本土推進,德國法西斯敗局已定。在遠東和太平洋地區,日本法西斯軍隊尚在負隅頑抗。為了協調盟國關係,商討最後打敗德、日的計劃及研究處置戰敗的德國,安排歐洲事務和戰後和平等重大事項,舉行了此次會議。雅爾塔會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次重要的國際會議,其一系列決定有利於同盟國聯合擊敗德、日法西斯,制裁德國和維護戰後的世界和平。會議反映出蘇、美、英三國對戰後世界安排問題上的不同意圖和矛盾,對戰後國際關係的格局有著重大影響。

20、杜魯門主義(TrumanDoctrine)

1947年3月12日,杜魯門總統在致國會的關於援助希臘和土耳其的咨文中,提出了以「遏制共產主義」作為國家政治意識形態和對外政策指導思想。這個咨文被稱為「杜魯門主義」。在咨文中他說明了援助希、土的直接原因是美國要接替英國、填補東地中海的真空;進而指出任何國家的人民革命運動和民族解放運動都「危害著國際和平的基礎和美國的安全」,宣稱世界已分為兩個敵對的營壘,一邊是「極權政體」,一邊是「自由國家」,每個國家都面臨著兩種不同生活方式的抉擇;因而宣布「美國的政策必須是支持那些正在抵抗武裝的少數人或外來壓力的征服企圖的自由民族」,即美國要承擔「自由世界」抗拒共產主義的使命,充當世界憲兵的角色。他還認為如果喪失希臘,就會立刻危及土耳其和整個中東,「影響不僅遠及東方,而且遠及西方」。這就是多米諾骨牌理論的早期說法。因此,他要求國會立即採取果斷行動,向希臘和土耳其提供4億美元的軍事援助。1947年5月22日,杜魯門正式簽署《援助希、土法案》。l947-1950年,美國援助希、土兩國6.59億美元。由美國出錢出槍,重新武裝和改編希臘政府軍隊。1949年,在美軍軍官指揮下撲滅了希臘革命。杜魯門主義是美國對外政策的重大轉折點。當時它與馬歇爾計劃共同構成美國對外政策的基礎,標誌著美蘇兩國由戰時的盟國變為戰後的敵國,標誌著美國政府第一次公開宣布將「冷戰」作為國策。在此後25年內,杜魯門主義一直支配著美國的對外政策。

21、馬歇爾計劃(MarshallPlan)

《歐洲復興計劃》的通稱。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爭奪全球戰略的重點-歐洲的擴張計劃。1947年6月5日,國務卿G.C.馬歇爾在哈佛大學發表演說,首先提出援助歐洲經濟復興的方案,故名。他說。當時歐洲經濟瀕於崩潰,糧食和燃料等物質極度匱乏,而其需要的進口量遠遠超過它的支付能力。如果沒有大量額外援助,就會面臨性質非常嚴重的經濟、社會和政治的危機。他呼籲歐洲國家採取主動,共同制訂一項經濟復興計劃,美國則用其生產過剩的物資援助歐洲國家。1947年7-9月,英、法、意、奧、比、荷、盧、瑞士、丹、挪、瑞典、葡、希、土、愛爾蘭、冰島16國的代表在巴黎開會,決定接受馬歇爾計劃(1948年4月,德國西部佔領區和的里雅斯特自由區也宣布接受),建立了歐洲經濟合作委員會,提出了要求美國在4年內提供援助和貸款224億美元的總報告。1948年4月3日美國國會通過《對外援助法案》,馬歇爾計劃正式執行。計劃原定期限5年(1948-1952),1951年底,美國宣布提前結束,代之以《共同安全計劃》。美國對歐洲撥款共達131.5億美元,其中贈款佔88%,余為貸款。馬歇爾計劃實施期間,西歐國家的國民生產總值增長25%。馬歇爾計劃是戰後美國對外經濟技術援助最成功的計劃,它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和歐洲經濟共同體的建立奠定了基礎,對西歐的聯合和經濟的恢復起了促進作用,同時,也緩和了美國國內即將發生的經濟危機。

22、共同安全法(MutualSecurityActs)

20世紀50年代國會通過的一組對外援助法案。以通過向「友好國家」提供軍事援助、經濟和技術援助來達到「確保美國安全和促進它的對外政策」的目的。根據1951年《共同安全法》規定,美國國會以前通過的《經濟合作法))(1948)、《共同防禦援助法》(1949)和《國際開發法》(1950)均包括在這個共同安全計劃之內。因此,它是美國在這一段時間內對外援助的法律依據。該安全法於1961年初由美國國會通過新的對外援助法案取代。

23、古巴導彈危機

1962年10月蘇聯在古巴建立導彈基地引起蘇、美兩國在加勒比海地區的尖銳衝突。古巴獨立後,1961年4月發生吉隆灘事件。蘇聯以「保衛古巴」為名,從1962年7月下半月開始,把進攻性導彈秘密運進古巴,以加強對美國的威懾力量。10月中旬,美國根據U-2型飛機的偵察,得知古巴正在修建針對美國的中、遠程導彈發射場。10月22日,美國總統J.F.肯尼迪發表電視演說,宣布武裝封鎖古巴,要求蘇聯從古巴撤出進攻性武器,並威脅不惜使用武力,形成戰爭一觸即發之勢。23日肯尼迪又簽髮禁止進攻性武器運往古巴的公告,宣布從24日起,將攔截並強行檢查可能前往古巴的艦船。同時,美國在古巴周圍集中了大批武裝力量,駐西歐和遠東的美軍也都處於高度戒備狀態。美國在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和美洲國家組織中的盟國軍隊也進入戒備狀態。與此同時,蘇聯、古巴和華沙條約國家也進行了相應準備。蘇聯外交官否認在古巴有蘇聯導彈,並對肯尼迪講話表示「震驚」。10月23日,蘇聯政府發表聲明,表示要按蘇、古協議繼續用武器援助古巴,堅決拒絕美國攔截,對美國的威脅將進行最強烈的回擊。但24日,蘇聯駛往古巴的船隻卻開始返航。25日,美國在聯合國展示了在古巴的蘇聯導彈和發射場的照片。26日,H.C.赫魯曉夫給肯尼迪一封秘密信件,提出願在聯合國監督下從古巴撤出進攻性武器,並表示不再向古巴運送這種武器,交換條件是美國撤銷對古巴的封鎖,並保證不再入侵古巴。27日,肯尼迪複信赫魯曉夫並發表白宮聲明,要求蘇聯在聯合國監督下從古巴撤出導彈,美國保證不入侵古巴。28日,赫魯曉夫回函,表示已下令撤除在古巴的核武器,並同意讓聯合國代表到古巴核實。11月1日F.卡斯特羅·魯斯發表電視演說,宣布拒絕聯合國視察,並提出維護古巴主權和領土完整的5點要求。11月2-26日,蘇聯部長會議第一副主席A,H.米高揚到古巴同古巴領導人會談,施加壓力。11月8-11日蘇聯從古巴運走了42枚導彈,並在公海上接受美國「船靠船的觀察」。20日,肯尼迪宣布赫魯曉夫答應將在30天內撤走在古巴的全部「伊爾-28型」轟炸機,同時宣布美國取消對古巴的海上封鎖。12月6日,美國國防部宣布蘇聯轟炸機撤出古巴。至此,古巴導彈危機遂告結束。

24、尼克松主義(NixonDoctrine)

R.M.尼克松總統制訂的收縮美國全球義務,調整國際關係的外交新方針。20世紀60年代中期,美蘇冷戰加劇,第二世界力量增長、尤其是第三世界崛起,美國陷入越南戰爭,以及國內多種危機進發,尼克松主義應運而生。1967年10月,尼克松在《外交季刊》上發表的《越南戰爭之後的亞洲》一文,表達這個主義的萌芽主張。1969年7月25日,他出訪亞洲途經關島,宣布對亞洲的新政策。其要點是:越戰結束後,美國仍將發揮重要作用,並格守業已承擔的條約義務。但除非受到核大國的威脅,美將鼓勵其亞洲盟友自己承擔國內安全和軍事防務的責任,而美則避免捲入越南式的戰爭。集體安全是美支持其盟友對付國內或核大國的威脅所謀求的一個目標。這一亞洲政策被稱為「關島主義」。以後,尼克松在歷年的國情咨文中,進而把這一政策延伸為全球政策,以及處理與其盟友全面關係的總方針。1970年他把這個主義歸結為美國與其全球盟友之間的「夥伴關係」(包括軍事、政治和經濟等方面);並指出,其中心點是,美國將不再承擔保衛世界自由國家的全部責任。1971和1973年,尼克松又宣布,此主義代表美國對全世界的基本立場,是美國對待其全球主要盟國的方針的中心。狹義上,這個主義只限於美國調整其海外義務,以及與其盟友的關係;廣義上,還包括對中蘇政策的總方針,即「實力」加「談判」。尼克松在1970年的國情咨文中,就提出以「夥伴關係、實力和談判」為三大支柱的「新和平戰略」,並指出後兩點是對共產黨國家政策的兩個方面。在以後一些政策聲明裡,他又把這一「新戰略」與「尼克松主義」交替使用。而一些高級官員直接把上述「三大支柱」稱為「尼克松主義」。這個主義是尼克松政府多極均勢外交的指南,在其任內,美軍退出了越南戰場,改善了中美關係,把戰略重點轉向蘇聯,從而調整了美國的國際地位。它是美國戰後對外政策的一次重大調整,標誌著從杜魯門主義開始的冷戰、遏制政策的結束,成為以後幾屆政府外交政策的出發點。

25、富爾敦演說

丘吉爾(1874--1965),英國首相,保守黨領袖。1945年7月,英國舉行大選,保守黨在選舉中失敗,丘吉爾被迫辭去首相職務。1946年月1月16日,丘吉爾應美國總統杜魯門之邀赴美國。3月5日,他應邀前往密蘇里州富爾敦市威斯敏斯特學院發表演說。演說題目被杜魯門稱之為「和平砥柱」,史稱「鐵幕」演說。丘吉爾主張「各英語民族同胞手足一樣的聯合」,「這種聯合就是以英聯邦與帝國為一方和以美利堅合眾國為另一方建立特殊的關係」。聯合的目的乃是反對蘇聯和受其影響下的日益增長的社會主義革命。丘吉爾鼓吹加強實力,反對所謂「鐵幕」後的國家。「鐵幕」後來被作為社會主義國家的代名詞。美國政府利用丘吉爾的演說,奏響了「冷戰」的序曲。

31、巴黎西方七國首腦會議

指一九八九年七月十四日至十六日由法國、美國、英國、聯邦德國、日本、義大利、加拿大等七國首腦和歐洲共同體委員會主席在法國巴黎舉行的會議。會議在七月十五日發表的政治宣言中「譴責」中國平息反革命暴亂是所謂「中國違反人權的暴力鎮壓」。宣稱要採取中止對華高層政治接觸及延緩世界銀行的貸款等制裁措施。中國外交部發言人七月十七日就此發表談話,指出七國首腦會議「對中國橫加指責,施加壓力,對此,中國政府不能不表示極大的遺憾」。《人民日報》於七月十七日以《中國的內政不容干涉》為題發表社論,指出「這種指責是毫無道理的,是對中國內政的粗暴干涉。中國政府和人民理所當然不能接受。70年代初,西方國家經歷了二戰後嚴重的全球性經濟危機。為共同研究世界經濟形勢,協調各國政策,重振西方經濟,在法國的倡議下,法、美、德、日、英、意等六國領導人於1975年11月在法國舉行了第1次首腦會議。1976年6月在波多黎各的聖胡安舉行第2次會議時,增加了加拿大,形成七國集團,也稱為「西方七國首腦會議」。此後,西方發達國家最高級經濟會議作為一種制度固定了下來,每年一次輪流在各成員國召開。從1977年起,歐洲聯盟(當時稱歐洲共同體)委員會主席也應邀參加會議。

32、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

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簡稱「歐安組織」)的前身為歐洲安全與合作會議(簡稱「歐安會」)。50年代,當時的蘇聯最早提出召開全歐安全會議。1966年7月,華約政治協商會議在宣言中正式提出召開歐洲國家參加的歐洲安全與合作會議。1972年5月,美蘇就召開歐洲安全會議問題達成協議。同年l1月22日~1973年6月8日,35個國家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召開大使級會議,草擬了《赫爾辛基最後建議藍皮書》,規定了歐安會討論的範圍和日程。歐安會於1973年7月~1975年8月分3個階段進行,最終簽署了《赫爾辛基最後文件》。此後,先後召開了4次續會和3次首腦會議。1995年1月1日起,歐安會更名為歐安組織。

33、安理會589號決議

1987年7月20日由安理會一致通過。主要內容:兩伊立即停火,把軍隊撤到國際公認的邊界之內,通過談判解決兩國爭端:由聯合國秘書長派遣聯合國觀察員,負責核查、證實和監督停火與撤軍,並敦促兩伊予以合作;促請其它國家不採取可能導致衝突進一步升級和擴大的任何行動,以促進本決議的執行;經過協商,委託一個公正機構調查衝突責任問題,並儘快向聯合國安理會提出報告。這是聯合國安理會關於兩伊戰爭第一次一致通過的重要決議,為全面、公正解決兩伊衝突提供了良好基礎。7月23日,伊拉克宣布接受,1988年7月18日,伊朗宣布接受。長達8年的兩伊戰爭不久結束。

34、巴黎統籌委員會

二戰後美等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專門負責實施對社會主義國家進行封鎖和禁運的機構。1948年由美國發起,1949年11月成立,總部設在巴黎,參加國有美、英、法、西、德、日、意等15個國家。基本宗旨是;限制成員國與社會主義國家發展經貿關係,特別是限制對社會主義國家的出口貿易。委員會下設若干機構:諮詢小組是決策機構,調整委員會是負責對蘇東國家實行進口管制的機構,中國委員會是對中國實行禁運的執行機構。對華禁運的項目比對蘇東國家多300餘種。中美關係解凍後,該組織對中國禁運不斷放寬,蘇聯解體東歐劇變後,該組織作用不斷下降,至1994年7月被對武器及有關產品和技術採取出口限制的新的國際協定-瓦瑟納爾協定所取代。

35、北部灣事件

又稱東京灣事件。美國於1964年8月在北部灣(又稱東京灣)製造的戰爭挑釁事件。1964年7月底,美國軍艦協同西貢海軍執行「34A」行動計劃,對越南北方進行海上襲擊。8月1日,美第七艦隊驅逐艦「馬多克斯」號為收集情報,侵入越南民主共和國領海,次日與越南海軍交火,擊沉越南魚雷艇。美國政府迅即發表聲明,宣稱美海軍遭到挑釁。3日,美總統L.B.約翰遜宣布美國艦隻將繼續在北部灣「巡邏」。4日,美國宣稱美軍艦隻再次遭到越南民主共和國魚雷艇襲擊,即所謂「北部灣事件」,並以此為借口於5日出動空軍轟炸越南北方義安、鴻基、清化等地區。7日,美國國會通過《東京灣決議案》,授權總統在東南亞使用武裝力量。這一事件是美國在侵越戰爭中推行逐步升級戰略,把戰火擴大到越南北方的重要標誌。

36、柏林牆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蘇、美、英、法四國分區佔領柏林。1948年柏林被分為東、西兩部分。西柏林離聯邦德國約177公里,去聯邦德國的通道有4條鐵路,4條公路,兩條水路和3條「空中走廊」,但東、西柏林之間的邊界是開放的。1961年8月13日,民主德國為了制止公民自由外流和其他非法活動,沿西柏林邊界構築了隔離設施,包括高牆、鐵絲網等,45公里橫穿市區,120公里包圍西柏林,稱之為「反法西斯防衛牆」,一般稱為「柏林牆」。東、西柏林交界處開了9個過境站。1989年11月9日,民主德國開放柏林牆。1990年7月2日,民德宣布全部拆除柏林牆。

37、蘇美英三國核禁試條約

自核武器面世以來,即對人類的和平與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脅。古巴導彈危機更使美蘇兩個核大國關係緊張,他們為了鞏固各自的核武器壟斷地位,阻止他國發展核武器,需要作出安排。但早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美英蘇三國即曾協商過這個問題,但因目標相異而未成。古巴導彈危機後,他們都感到核禁試的必要。1963年8月美、英、蘇三國在莫斯科談判,達成協議簽定了該條約,全稱為《關於禁止在大氣層、外層空間和水下進行核武器爆炸實驗的條約》又稱〈部分核禁止條約〉或三家條約;美蘇簽定此條約是因為他們已進行了充分的水下、大氣層的核試驗。藉以禁止其他國家進行核試驗,而他們可以進行地下核試驗等,目的在於鞏固核壟斷地位,阻止其他國家發展自衛核武器。法國拒絕簽署該條約,並指出美蘇在仇恨中國這一點上統一起來。中國當時也發表聲明,對該條約的欺騙性予以揭露,但隨著形勢的發展,中國在1997年也簽署了該條約,它的主要內容是締約各國不鼓勵任何國家在大氣層、外層空間和水下進行任何核武器試驗和爆炸,條約無限期有效。

38、雙遏制政策

指美國冷戰後在中東對伊朗與伊拉克實行的雙重遏制的政策。伊朗自1979年霍梅尼的伊斯蘭革命成功後,美國就將其視為危險的無賴國家,一直對其打擊與遏制。而伊拉克在1990年入侵科威特後,美亦將其歸入遏制範圍。但雙遏制政策在中東越來越難以為繼,一方面是美國實力難以支持,同時也由於其盟國和許多第三世界國家的反對。而制裁伊朗的達馬托法案亦受到法、俄、馬來西亞的公開聯合抵制。因此,美國的雙遏制政策有改變的跡象,美國與伊朗將緩和關係是可以預料的。

39、新日美安全合作指針

二戰後,美日簽定了《日美安全保障條約》,並於1952年生效。70年代,日本積極謀求將此條約具體化和有效化,日美兩國在1978年制定了《日美防衛合作指針》(簡稱「舊指針」)。1997年9月日美兩國完成了對舊指針的修改,公布了「新指針」。其主要內容也為三項,即平常時期的合作、對日本進行武力侵略時的合作以及日本周邊地區發生不測事態時的合作。特別是對最後一項作了詳細的規定:第一,日美兩國戰時救援難民、海上搜索、撤離非戰鬥人員等的各自行動;第二,日本在提供自衛隊以及民間設施、為美軍運輸戰爭物資、後勤服務等方面與美國軍隊進行合作;第三,日美在收集情報、警戒監視、掃雷等方面進行合作。新指針突出了以下幾點:1、日美防衛合作由防禦蘇聯,保衛日本的合作型擴大到「日本周邊有事」的防衛合作。2、防衛合作範圍擴大,既包括日本周圍,也包括東南亞、中東等地。3、由專守防衛轉變為同美國相互配合,可以共同參與軍事行動。4、主要目的是遏制中國。5、導致日本可能突破和平憲法限制,插手地區軍事衝突。這一新指針的發表已引起東亞國家的普遍不安。

40、桑戈委員會

又名「核出口委員會」,是關於核技術控制的國際多邊機制,由有核供應能力(NPT)的締約國組成。該組織活動始於1970年,宗旨是每一個締約國承諾不向無核武器國家提供:1、核材料和特種裂變材料;2、管制專門使用、處理或生產特種裂變材料而設計或準備的設備和材料,並根據要求接受國際原子能機構的保障監督。該組織現有三十一個成員,每年定期召開兩次會議,因該委員會首任主席是桑戈博士,所以該委員會又稱「桑戈委員會」,該委員會的控制機制是其「處罰清單」,規定:凡向參加NPT的非核武國家出口清單上的項目,必須接受國際原子能機構的保障監督,以防止由和平利用核能轉向用於核武器。中國於1992年加入NPT條約,恪守條約的宗旨和原則,1997年中國正式加入桑戈委員會。

41、第二代維和行動

1995年由原聯合國秘書長加利在日內瓦的一篇演說中提出。他將1948年以來的聯合國維和行動分為兩類。80年代以前的稱為第一代維和行動;冷戰結束後,世界形式發生巨大變化,多極化趨勢加快發展,出現了能真正實現「聯合國憲章原則和目標的機會」,但同時也帶來了挑戰。加利認為這一時期的維和行動可以稱為第二代。其特點是超越了傳統的職責與範圍,不僅僅是維持和平,而且也是建立和平甚至是一種強制和平,比如幫助國家重建,建設基礎設施、組織選舉、人道主義援助等。但由於在維和行動中一方面滲透著大國爭奪的因素,另一方面也受到衝突各方的制約,所以並不能真正實現公正的原則,反而往往遭受挫折,甚至陷入困境。

42、跨大西洋新綱要

1995年12月,柯林頓同歐盟輪值主席西班牙首相岡薩雷斯和歐盟委員會主席桑特在馬德里簽署。確定了雙方今後若干年內調整關係和採取共同行動的目標以及在政治和經貿等領域全面加強合作的準則。主要內容:美歐共同努力促進世界和平、穩定和民主;對付國際犯罪、環境污染等挑戰,推動世界貿易自由化發展,加強科學教育文化藝術等領域的交流;確保實施波黑和平協議,支持中東和平進程設計歐洲安全結構等。這一綱要取代了1990年的《歐共體與美國關係宣言》。

43、南北對話

20世紀70年代以來,少數發達國家與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矛盾日益尖銳,不公正、不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舊秩序,使得發展中國家日益貧窮落後,廣大發展中國家強烈要求,就建立公正合理的新秩序與發達國家進行對話,即南北對話。發達國家在受到「石油危機」衝擊之後,也同樣面臨諸多難題需要與發展中國家對話。1975-1977年由7個發達國家和19個發展中國家參加的巴黎經濟合作會議舉行了首次南北對話。1981年10月在墨西哥坎昆召開了有22國參加的最高級南北對話,提出要推出全球談判。在南北對話中西歐態度較積極,勃蘭特委員會在《共同的危機》中提出了在南北合作中發達國家應採取的具體措施,而美國對此冷漠,近年來南北對話進展不大。80年代,聯合國極其附屬機構仍在不斷謀求加強南北之間經濟合作和對話的多種途徑。1975-1990年12月歐洲經濟共同體與非洲、加勒比、太平洋地區發展中國家簽定了4個《洛美協定》,旨在促進雙方經濟發展。

44、中美建交聯合公報

1978年12月,中美兩國分別在北京和華盛頓公布了兩國建交公報,即中美建交聯合公報。這是美國面臨蘇聯擴張壓力,中國面臨蘇聯北部重兵壓力,中美兩國戰略調整,兩國關係發展的產物。公報的主要內容是:1979年1月1日起,兩國正式成立外交關係,相互承認。美國承認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關於台灣,美方承諾撤軍、斷交、廢約,並不和台灣保持任何官方關係,在此基礎上和台灣保持民間經貿關係。兩國重申中美都不在太平洋、亞洲、以至世界範圍內謀求霸權,也反對任何國家旨在建立霸權的努力。中美聯合公報的發表,實現了兩國關係正常化,建立了外交關係,促進了中美兩國關係的改善與經貿等領域的合作與發展,同時也有力地反對了霸權主義。但是,此後美國又通過了與台灣關係法,違反了中美聯合公報的原則,為中美關係的發展蒙上了陰影。

45、七十七國集團

發展中國家為維護自身的經濟利益、反對不合理的國際經濟舊秩序而形成的國際經濟組織。長期以來,亞非拉發展中國家在國際經濟領域一直處於被剝削的無權地位。1961年第一屆不結盟國家首腦會議提出,發展中國家應聯合行動以抵制不平等的國際貿易。在發展中國家的呼籲下,1963年第18屆聯合國大會決定召開貿易和發展會議。亞非拉75個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提出了《發展中國家聯合宣言》,從而形成了「七十五國集團」。1964年4月,在日內瓦召開了第一屆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七十五國集團」擴大為七十七個國家和地區並發表了《七十七個發展中國家聯合宣言》。「七十七國集團」由此得名。到九十年代初,有成員國128個。該組織沒有常設機構和章程,宗旨是使其成員國在國際經濟領域內加強接觸和協商,協調立場,統一行動,逐步打破舊的國際經濟秩序,建立平等互利的國際經濟新秩序。在每屆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召開之前,該組織都要舉行部長級會議。1974年聯合國大會特別會議通過了「七十七國集團」起草的《建立新的國際經濟秩序宣言》。「七十七國集團」是發展中國家最大的經濟組織,在國際經濟領域為維護髮展中國家的經濟權益發揮著重要作用。

46、馬斯特里赫特條約

1991年12月歐共體外長會議在丹麥的馬斯特里赫特小城召開,會上提出了建立歐洲聯盟的計劃。1992年歐共體首腦會議,達成了實行歐洲統一貨幣聯盟的條約,即《馬斯特里赫特條約》,簡稱《馬約》。該條約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經濟與貨幣聯盟條約》,另一部分是《政治聯盟條約》。條約規定在1993年實現歐洲統一大市場後,最晚於1999年1月1日實現歐盟內貨幣聯盟。該條約將歐共體改名為歐洲聯盟,簡稱歐盟。規定了三項主要任務:1、經濟上,建成歐盟內統一的貨幣,要求在2002年1月1日實現歐盟所有成員國實行統一的貨幣-歐元,2002年7月1日,歐元成為歐盟內唯一的貨幣,從而最終形成超國家的貨幣聯盟;2、在現有的安全與外交合作的基礎上,提升為高層的新外交與安全統一機制,必要時向外交政策與安全一體化發展。3、加強各國內務與司法的合作。《馬約》的簽訂,為歐洲聯盟實現統一貨幣規定了時間表,歐元現已發行,這必將促進歐洲一體化進程,增強歐盟的整體實力,在國際格局中成為強大的一級。

47、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

1996年聯合國大會通過的一項禁止所有核試驗爆炸的全球條約。該條約旨在促進全面防止核武器擴散、促進核裁軍進程,從而增進國際和平與安全。條約包括序言、17條正文、兩個附件及議定書。主要內容有:1)現有的核國家逐步、漸進的裁減核武器,最後達到徹底的核裁軍。2)核國家承諾不再進行任何核試驗爆炸或與核試驗有關的爆炸,不在其所控制的地區和範圍進行核試驗爆炸。非核國家承諾不進行謀取核武器的努力,進行相關的核試驗爆炸。五個核大國最先在此條約上簽字,到目前為止,已有140多個國家簽署了這項條約,但由於一些核門檻國家拒絕執行,此條約難以生效。印、巴的核試驗公然違反核禁止條約,衝擊國際核不擴散體系。但由於印、巴沒有簽署這個條約,難以對其進行約束,這也是當前核不擴散體系的漏洞。

48、聯合國的預防性外交

亦稱預防衝突,由聯合國前秘書長哈馬舍爾德於1960年提出的一種聯合國外交。其定義是:作為聯合國的一項政策,聯合國應及時干預那些處於東西方陣營以外的爭端和危險局勢,以填補實力真空,防止東西任何一方插手,緩和緊張局勢。該理論曾用於蘇伊士、黎巴嫩等地的國際爭端,聯合國曾向這些地區派遣維和部隊等。90年代初,加利多次提出預防性外交設想,他認為一些衝突是可以預見的,應採取行動在發生武裝衝突之前解決爭端,包括預警、調解、實施調查、建立信任等,作為其一部分的預防性部署是指在國際或國內爭端發生時,若雙方或某一方認為聯合國派出人員在其領土上可以抑制敵對行動,聯合國即可進行預防性部署。1992年11月,安理會295號決議,首次在馬其頓部署「聯合國預防性部署部隊」。

49、國際行動理事會

1983年3月7-9日,應日本前首相福田赳夫和當時的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署長莫爾斯的邀請,六位前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在維也納開會,決定成立非政府性組織國際行動理事會。宗旨是利用一些前國家主要領導人的經驗和智慧,以集體形式就當前人類面臨的政治和經濟等問題向世界主要國家的領導人提出意見和建議,以便促進國際合作與行動。成員均系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腦。組織機構有執行委員會,核心機構;政策委員會,理事會的諮詢機構;通訊委員會,負責向各國宣傳理事會的建議和活動。理事會每年舉行一次會議。無總部,在紐約和維也納設有辦事機構。主席施密特(前聯邦德國總理),名譽主席福田赳赳夫。1993年5月,第一屆會議在中國上海舉行。

50、世界人權宣言

1948年聯合國大會通過的一項促進人權的國際保護的文件。它是世界上第一份保護人權的正式多邊性文件,它是根據聯合國的宗旨而制定的。人權宣言的主要內容為:承認人類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方面的權利,承認人類的生存權利和發展權利,對這些權利予以尊重和保護。各國政府和國際社會為促進人權的保護而共同努力,同時人權宣言具有道義上的力量,沒有法律上的約束力,但它促使一系列人權保護的條約的建立,並促成了一個人權保護的國際條約體系。世界人權宣言的主要內容是根據西方工業國際標準制定的,同發展中國家的實際情況有差異,這也就造成當今多國國際社會中,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人權問題上的矛盾與衝突。

51、雅爾塔協定

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美蘇英三國首腦在蘇聯克里米亞半島的雅爾塔舉行了戰爭期間的第二次會議。會議主要討論了:1、三國共同戰勝德國後,對德國的分區佔領、整肅法西斯主義、德國賠款等問題,確立了蘇聯佔領德國東部、美國佔西南部、英國佔西北部;2、波蘭問題,包括波蘭邊界和政府組成問題;3、聯合國問題,解決了敦巴頓會議中未能解決的聯合國創始會員國和大國表決權問題,商定於1945年4月召開聯合國制憲會議;4、蘇聯對日作戰條件問題:甲、外蒙古現狀須予以維持。乙、日本於1904年背信棄義佔領的俄國權益須予以收回1)蘇聯收回庫頁島南部及其附屬島嶼2)大連商港國際化,蘇聯優先地位須予以保證3旅順港作為蘇聯的海軍基地4)中長鐵路須予蘇聯優先地位使用權。丙、千島群島交給蘇聯。以上統稱《雅爾塔協定》,劃分了美蘇在遠東的勢力範圍,但侵害了中國的主權,是民族利己主義,大國沙文主義的表現。

52、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中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其基本內容為: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前三項是各國間建立正常關係的基礎,第四項是各國進行交流合作必不可少的條件。奉行了上述四個原則,就能實現第五項-和平共處。這五項原則得到普遍遵守,世界和平就可以得到維護。它最初是1954年4月29日簽訂的《中印關於中國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間通商和交通協定》中提出的。當年6月,在中國周恩來總理和印度尼赫魯總理聯合聲明中重申了這些原則。在同一個月里,中緬總理聯合聲明中再次確認五項原則。以後為世界許多國家所接受,已成為國際關係基本原則。在國際事務中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

52、南南合作

又稱發展中國家間經濟合作,指發展中國家在尊重主權、平等互利的基礎上建立新型的國際經濟關係,開展廣泛的合作。因發展中國家多位於地球的南半部,故稱。南南合作始於1955年4月的萬隆會議。當時,亞非兩洲29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團出席了這次會議。會上專門通過了《經濟合作》決議,建議與會國「在互利和互相尊重主權的基礎上實行經濟合作」,為今後的南南合作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礎。60年代中期,77國集團成立,在聯合國體系中非常活躍,成為促進南南合作、推動南北對話和維護髮展中國家整體利益的一支重要力量。70年代起南南合作進入蓬勃發展時期,並通過有關國際會議制定了多項綱領和宣言,合作範圍涉及工業、農業、貿易、科技、金融、海運、保險、通訊等領域。到目前為止,發展中國家已建立區域性、半區域性經濟合作組織近30多個,原料生產和輸出國組織30多個,貨幣金融組織近20個,並由區域性合作不斷向全球性合作發展。這些組織在繁榮地區經濟,加強發展中國家經濟與技術合作方面作出了顯著的成績。

53、北約新戰略

1997年北約馬德里首腦會議期間就討論了未來北約的新戰略,提出了構想。1999年4月23日,北約首腦在華盛頓舉行的慶祝北約成立50周年的大會上通過新的北約戰略文件:《聯盟戰略概念》。主要內容:

1)北約的主要任務由進行集體防禦轉為捍衛共同的價值觀。

2)手段:不僅運用軍事手段,還將運用政治、經濟、文化等多種方法來構築歐洲安全「大廈」。北約已由一個軍事政治組織演變成為一個政治軍事組織。

3)北約繼續東擴,行政職能和涉及範圍也進一步擴大,北約將有權對防區外的危機和衝突採取干涉行動。

4)突破了北約的行動必須經聯合國授許可權制,突破了北約原來協商一致的原則,該為協商一致與自願聯合項結合。

北約新戰略反映了北約已成了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進行對外干涉,維護舊的國際秩序的工具,已經由一個防禦性組織變成了一個進攻性組織。

54、克什米爾問題

克什米爾全稱查謨和克什米爾,位於南亞次大陸的最北端,處於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和中國之間,總面積為19萬平方公里,總人口700萬,其中穆斯林佔77%,印度教徒佔20%,其餘人口則為佛教徒和其他宗教的信仰者。其中克什米爾谷地是人口最密集的地區,大多數為穆斯林。查謨則是印度教徒占多數的地區。克什米爾原屬英屬印度的一個土邦,擁有相對的獨立性。1947年印巴分治時,印度教王公控制土邦議會,印度利用議會通過決議將克什米爾劃入印度,引起巴方和穆斯林居民的不滿。從1947年起,印、巴雙方為此進行了三次印巴戰爭。1949年1月,通過聯合國的調停,印巴劃定了「實際控制線」。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爾分為兩部分:自由克什米爾和北部地區,占克什米爾土地的2/3,人口的3/4,首府為穆扎法拉巴德。印控克什米爾正式稱為查謨和克什米爾,占克什米爾土地的1/3,人口的1/4,首府為斯利那加。第一次印巴戰爭後,雙方開始在實際控制線沿線和控制區內重兵布防。雙方經過三次印巴戰爭,目前仍在爭奪對該地區的主權,並時有軍事摩擦發生。99年5月,雙方在克什米爾地區再次發生激烈衝突。克什米爾問題是影響南亞地區安全的一個重要不穩定因素。

55、美國國家導彈防禦系統

英文簡寫NMD,是用於攔截攻擊美國的遠程和洲際彈道導彈、保衛美國全境安全的防禦系統,指揮系統和攔截系統。1999年3月,美國國會通過了建立國家導彈防禦系統的法案,此系統建立的決定嚴重違反了美、蘇1972年5月簽署的《限制反彈道導彈系統條約》,使世界軍控勢頭受挫。這是一個集防禦性與進攻性於一體的武器系統,它與美國強大的核武庫相結合,將使美國更富於進攻性,是美國霸權主義政策的結果和表現,將影響到世界的和平與穩定。

56、北約聯盟

是美國操縱下的一個政治軍事集團,全稱是北大西洋公約聯盟。1949年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立,由美、加拿大和十二個西歐國家簽訂條約,總部設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北約是一個機構完備的機構,既是美歐遏制蘇聯的工具,也是美國用以從軍事上、防備上操縱西歐各國的工具。北約的防務權和指揮權操縱在美國手中,北約的軍事戰備一直是以美國的軍事戰略為依據,並隨美國的軍事戰略變化而變化。美國通過這一組織把西歐的防務完全控制在手中。20世紀50年代中期,聯邦德國加入北約,建立以美國為首的美國為盟主,以西德為支柱的西方軍事防務體系,在歐洲長期與華約組織對抗。蘇聯解體,華約解散和冷戰的結束,北約迅速調整戰略,以「全方位應付危機戰略」取代「前沿防禦戰略」,通過北約東擴和推行「和平夥伴關係計劃」,竭力向中東歐和前蘇聯地區拓展影響,在歐洲安全事務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但美歐之間也有矛盾,50年代西歐聯盟的軍事機構被併入北約後,90年代起,由法德挑頭,西歐各國正試圖加強西歐聯盟的軍事力量,加強北約內部的歐洲支柱,爭奪獨立防衛權和歐洲主導權。總之,北約是美國推行其稱霸世界全球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57、「六.五」中東戰爭

又稱第三次中東戰爭。1948年5月4日以色列猶太國成立,埃及等國隨即與以色列開戰,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通過此戰,以色列佔有大片巴勒斯坦土地,阿拉伯人淪為難民。1956年英、法支持以色列發動蘇伊士運河戰爭,在阿拉伯及全世界人民的支持下,埃及取得了勝利,收回了蘇伊士運河。以色列不甘心失敗,在美國的支持下,於1967年6月5日向埃及、敘利亞和約旦發動突然襲擊。埃及等國由於沒作好戰爭準備,在戰爭中受到嚴重挫折。經過六天的戰鬥,以色列侵佔了約旦河西岸、加沙地帶、埃及的西奈半島、敘利亞的戈蘭高地和耶路撒冷城的約旦管轄區,共達6.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近50萬阿拉伯人淪為難民。11月12日,安理會通過第242號決議,要求以色列撤出在此次戰爭中佔有的阿拉伯領土。但以色列在美國支持下,一直未執行決議。從此阿以的矛盾更加激烈。

58、不結盟運動

二戰後民族解放運動蓬勃開展,萬隆會議的召開鼓舞了世界人民的反帝鬥爭。隨著美蘇冷戰加劇,雙方開始爭奪第三世界。為了擺脫大國控制,1956年鐵托、納賽爾和尼赫魯在南斯拉夫會談後的聯合聲明中提出不結盟的主張。1961年在南斯拉夫總統鐵托、印度尼赫魯、印尼蘇加諾的倡議下,在貝爾格萊德召開了第一次不結盟運動國家首腦會議,不結盟運動正式形成。參加不結盟的標準是:執行獨立自主不結盟政策;不捲入外國軍事集團,不締結雙邊軍事協定。隨著世界人民反帝、反殖、反霸鬥爭的發展,不結盟政策的內容也在不斷發展,奉行獨立、自主和非集團的原則;支持各國人民爭取和維護民族獨立、捍衛國家主權和發展民族經濟和民族文化的鬥爭;反對帝國主義、新老殖民主義、種族主義和一切形式的外來統治與霸權主義;呼籲第三世界國家加強團結,主張國際關係民主化和建立新的國際經濟秩序。不結盟運動未設總部,無常設機構,主要機構為:不結盟國家首腦會議、不結盟國家外長會議、由第四次首腦會議決議設立的協調局、紐約協調局、還有不定期召開的一些會議等。我國一貫支持和重視不結盟運動,讚賞其堅持的獨立、自主和非集團的政策,高度評價其在國際事務中的積極作用。

59、庫爾德問題

庫爾德是居住在中東以及近東的一個古老的少數民族的名稱。現有人數近2000萬,多信奉伊斯蘭教,有自己獨特的文化習俗,驍勇善戰。主要分布在土耳其、伊拉克和伊朗三國毗鄰的被稱為庫爾德斯坦的地區。多年來,庫爾德人要求建立獨立國家的主張以及行為給有關國家帶來的政治和安全問題,被稱為「庫爾德問題」。目前,庫爾德問題在伊拉克和土耳其的存在最為引人關注。居住在伊拉克北部地區的庫爾德人的分離運動,得到了西方大國的某種支持和縱容。1995年3月,土政府軍越過邊界,大舉圍剿庫爾德工人黨在伊境內的據點,伊向土提出強烈抗議,庫爾德問題再度尖銳化。庫爾德問題可以被理解為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庫爾德人的獨立運動與所在國政府的關係問題。二是國際上某些勢力插手存在庫爾德民族獨立運動的國家進行有目的的活動以為自己謀利的問題。

60、華沙條約組織

二戰後,美國對蘇聯發動了冷戰,並加緊重新武裝德國。蘇聯對美國重新武裝西德的計劃始終保持高度警惕,並於1954年11月聯合東歐七國一起在莫斯科舉行「歐洲和平與安全會議」,宣布如果西方國家堅持批准聯邦德國恢復主權、重建軍隊、加入北約的「巴黎協定」,與會國將「在組織武裝力量和司令部方面採取共同措施」,以保障自身安全。1955年5月5日,巴黎協定批准生效後,蘇東國家在華沙舉行第二次「歐洲和平與安全會議」,並於1995年5月14日締結了友好合作互助條約,簡稱華沙條約。華沙組織的成立是蘇東國家對西德加入北約作出的公開反映,鞏固了蘇東國家間的軍事同盟關係,標誌著歐洲正式出現了兩個對立的軍事集團。同時,華約的簽訂也為蘇聯在東歐國家長期駐軍提供了新的法律依據,華沙條約組織逐漸成為蘇聯推行其外交政策的工具與手段。1989年東歐發生巨變,華沙條約組織賴以建立和維繫的政治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基礎已經不復存在。1990年民主德國推出華沙條約組織,隨即於1991年6月華約6國領導人在布拉格舉行最後一次會議,宣布華沙條約組織解體,從而結束了歐洲兩大軍事集團對峙的局面。

61、科索沃戰爭

20世紀末由於前南斯拉夫地區的民族爭端,引發人道主義危機,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對南斯拉夫聯盟發動的戰爭。冷戰結束後,兩極體制下被掩蓋的民族和宗教爭端不斷顯現,嚴重威脅國家主權和地區和平。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指責南斯拉夫在科索沃製造種族屠殺,造成針對阿族的人道主義危機,要求南聯盟同意科索沃自治,並允許北約駐軍於科索沃以維護人權和秩序,遭到了南聯盟的拒絕。1999年3月24日,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打著「人權高於主權」的旗號,全然不顧聯合國憲章和國際關係準則,對主權國家南聯盟進行了78天的狂轟濫炸,製造了一場令人類文明再次蒙恥的「人道主義災難」。5月8日,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悍然轟炸中國駐南使館,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導致中美之間爆發危機。南聯盟在北約的持續空襲下被迫同意科索沃在北約監督下自治,允許北約在科索沃駐軍,科索沃戰爭得以結束。科索沃戰爭是西方鼓吹的「人權高於主權」、「新干涉主義」等以人權及人道主義危機為借口干涉別國內政的依次具體體現,北約對南聯盟的空襲沒有得到聯合國的授權,在國際關係中開了極為惡劣的先例。這種霸權主義使世界的戰爭和不穩定因素上升,嚴重干擾了和平與發展的進程,也阻礙了世界多極化趨勢的發展。

62、歐洲一體化

歐洲一體化開始於1951年歐洲煤鋼共同體的建立。1950年舒曼計划出台後,法、德、意、荷、比、盧六國便成立了歐洲煤鋼共同體。1956年六國又成立了歐洲原子能共同體和歐洲經濟共同體。1965年歐洲各國將前3個組織合併組成了歐共體,實現了統一農業政策和統一關稅。至此,歐洲一體化進程有了質的飛躍。歐洲各國清醒地認識到只有聯合自強才能在未來世界佔有優勢,於是歐洲各國在歐盟擴大的同時注重從經濟一體化到政治一體化的轉變。1993年《馬斯特里赫特條約》簽署後,歐盟成立,現已有成員國15個。在歐盟成立基礎上,歐洲於2002年1月1日正式啟用共同貨幣-歐元,並制定了共同的安全防務政策。在突尼西亞會議上,歐盟更是對內部機制進行了改革,為東擴做好了準備,並突出了獨立防務的重要性,規定了歐洲快速反應部隊與北約的關係,推動了政治一體化的進程。歐盟從此進入了政治一體化與擴大並舉的時期,但其國家聯盟的性質短期內不會改變。歐洲一體化是當今世界上最典型最成功的區域性組織的形成過程,不僅有利於歐洲各國的聯合自強,更有力地推動了世界經濟全球化和政治多極化的進程,它必將隨國際形勢發展繼續深化與拓展。

63、《京都議定書》

是1997年《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國在日本東京簽訂的關於防止全球氣溫升高的公約,被稱為人類為防止全球氣候變暖所邁出的第一步。公約中規定了38個工業國排放工業廢氣的時限和範圍,並制定了六種限制排放的氣體。公約中還對中國和印度等發展中國家提出了「共同的但是有區別的」限制溫室氣體排放的規定。到1999年世界已有63個國家簽署了該公約。中國於1998年5月簽署,美國也在當年11月簽署,但2001年小布希上台後,借口其「有損美國經濟利益」,公然拒絕執行,這種單邊主義行徑遭到了世界人民的抗議和譴責。

64、「聰明制裁」

主要由美國操縱和主導聯合國實施的對伊拉克石油產品出口的制裁。海灣戰爭後,聯合國在美國的主導下實施對伊拉克制裁和封鎖。長期的封鎖使伊拉克人民缺醫少葯、食品匱乏,兒童死亡率居高不下;同時作為產油國,伊拉克的石油出口被禁止也影響了國際市場上石油的價格,給美國造成了損失。為此,美國聯合英國在聯合國內提出對伊制裁新方案:允許伊拉克以半年為周期出口一定數量的石油以換取其國內奇缺的食品和藥品,但同時又將出口石油的數量與伊國內政治局勢掛鉤,以期以經濟壓力推翻薩達姆政權,達到軍事和政治手段所不能達到的目的,這個方案就被稱為「聰明制裁」。

65、人權外交

最早是美國卡特政府推行的一種外交政策。卡特政府宣稱美國的任務是要在世界塑造一個人道主義的社會,人權原則是美國對外政策的基本原則。為此,美國便公開支持蘇聯內部持不同政見的人,並在歐安會等場所內用人權向蘇聯施壓,其主要目的是利用人權作為外交工具打擊對手,提高美國在國際上的地位。而美國當前所推行的新干涉主義政策便是人權外交與霸權主義結合的產物。美國鼓吹人權高於主權,個人已經成為國際法的主體,宣揚人道主義秩序,聲稱美國與義務維護和領導一個和平民主的社會,這些觀點均為人權外交在新時期的翻版。此外,美國還常在國際上以人權問題打擊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但收穫甚微。由此可知,人權外交仍是美國推行其霸權主義的一種手法,這必須引起全世界的防範和警惕。

66、布拉格之春

1968年春在捷克斯洛伐克掀起的一場改革運動。捷克斯洛伐克本身經濟較為發達。戰後實行了兩個五年計劃,經濟獲得進一步發展。但從50年代中期起,高度集中的經濟管理模式日益阻礙著生產力的發展,人民要求改革的呼聲越來越高。1959至1962年,捷共嘗試改革,但效果不好,改革中斷。60年代中期,捷的經濟情況進一步惡化,改革之聲又起。1968年1月,杜布切克當選為捷共中央第一書記。3-4月,改革運動達到了高潮,4月,捷共中央公布了改革的《行動綱領》,提出要建立一個新的民主的符合捷克斯洛伐克條件的社會主義模式,要改革政治、經濟體制,對外奉行獨立自主的方針。《行動綱領》受到人民的高度擁護。黨內外人士積極展開討論,提出各種改革方案,整個社會充滿民主氣氛,故而稱之為「布拉格之春」。捷的改革觸怒了蘇聯。蘇聯認為這是「復辟資本主義」的顛覆活動。1968年8月20日晚,蘇聯空降兵襲擊布拉格機場,隨後20萬蘇聯軍隊以華沙條約組織的名義侵入捷克斯洛伐克,捷共領導人被劫持到莫斯科進行會談。8月26日雙方達成協議,主張改革的領導人均被撤換,改革政策停止實施,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運動夭折。

67、大赦國際

國際人權組織,1961年5月在倫敦成立。宗旨:動員公眾輿論,促使國際機構保障人權宣言中提出的言論和宗教自由;致力於為釋放由於信仰而被監禁的人以及給他們的家屬發放救濟等方面的工作。成員達70萬人,分布在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設有國際理事會、國際執行委員會等。主要活動有:以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為基礎,在世界範圍內努力實現以下目標:1、釋放「未使用也未宣揚使用暴力」的政治犯;2、反對繼續扣押在合理時間內未受審理的政治犯,反對與保證公正審判原則不符的審判程序;3、對所有囚犯實行人道主義,反對死刑。該組織曾獲得聯合國人權獎和諾貝爾和平獎。

68、東南亞國家聯盟

簡稱「東盟」,是東南亞的區域性合作組織。1967年8月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和新加坡五國外長在曼谷舉行會議,發表《曼谷宣言》,東盟宣告成立。後汶萊加入,成員變為六國。其宗旨是加速地區的經濟增長、社會進步和文化發展,促進地區的和平與穩定,並在平等與合作的基礎上建立繁榮、和平的東南亞國家共同體。東盟初期活動僅限於經濟、文化方面。1971年後,加強在經濟、政治、軍事上的協調合作,使東盟逐步成為一個區域性組織。東盟的最高決策機構是由六過外長組成的部長會議,執行機構是常務委員會,秘書處是東盟的行政總部,設在雅加達。其他還有常設委員會、特別委員會等,並不定期召開六國首腦會議。

69、東盟地區論壇

1992年由東南亞國家首腦會議倡議舉辦,1994年7月25日論壇首次在曼谷舉行,東盟極其對話夥伴國日、美、加、澳、新、韓,協商夥伴國中、俄,觀察員國越、老、巴布亞紐幾內亞等十八方代表與會。論壇以維護地區和平,防止發生糾紛,建立信任關係,和開展預防性外交為宗旨。以漫談形式進行對話,一般不設具體議題。首次會議主席泰國外長巴頌在會議結束時發表聲明:論壇能促使亞太地區國家就共同關心的政治安全問題進行建設性對話和磋商,為亞太地區建立信任和採取預防性外交做出重要貢獻。首次會議決定,每年在東盟國家舉行一次部長級會議。

70、第三個洛美協定

全名《歐洲經濟共同體-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國家洛美協定》。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地區46個發展中國家同歐洲經濟共同體9國之間簽訂的經濟貿易協定。迄今業已簽署4個。1984年12月8日第三個《洛美協定》在洛美續簽,1986年5月1日生效。它規定,在5年中歐洲共同體提供總數為85億歐洲貨幣單位的經濟援助;加強非、加、太國家的集體自力更生能力,重點幫助發展補償作物;對工業和農產品的銷售提供優惠,把享受穩定收入的出口產品增加到50種;擴大合作領域,包括文化、環保等諸多方面。10個共同體成員國和66個非、加、太發展中國家參加了簽字。

71、第三代人權

指以發展權為代表的人權。人權思想自產生以來一直是發展變化的,17、18世紀資本主義上升時期僅限於人人生而平等,自由等權利。19世紀後人權逐步從政治領域擴大到經濟、文化、社會等各個領域,20世紀50年代以後,隨著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突破了傳統人權概念,從個人人權發展到集體人權,增加了民族自決權、和平權等內容。鑒於此,西方資產階級革命史的人權稱為第一代人權,民族自決權稱為第二代人權,發展權稱為第三代人權。社會不斷進步,人權概念也將不斷發展。

72、獨立國家聯合體

簡稱「獨聯體」。蘇聯解體後原蘇聯的共和國建立的協調機構。1991年12月7日,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三國領導人在明斯克舉行會議。會後宣布成立「獨立國家聯合體」,宣布蘇聯已不復存在。1991年12月21日,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亞塞拜然、亞美尼亞、摩爾達瓦、哈薩克、塔吉克、烏茲別克、吉爾吉斯、土庫曼11個原蘇聯共和國首腦在哈薩克首都阿拉木圖開會,會議通過了《阿拉木圖宣言》,宣布11國以創始國身份組成獨立國家聯合體,並再次宣布蘇聯解體。國家元首理事會為獨聯體最高權力機構,每年至少開會兩次,政府首腦理事會每年至少開會4次。俄語為其工作語言。任何一國都可聲明不參與某一問題的討論。主要機構設在明斯克。

73、反彈道導彈條約

1972年5月26日美國總統尼克松和蘇聯領導人勃列日涅夫在莫斯科簽訂的一項雙邊條約。條約包括前言和16款條文。條約規定,反彈道導彈是指用以攔截在飛行軌道上的戰略性彈道導彈或其組成部分的系統,包括反彈道導彈截擊導彈、反彈道導彈發射器和反彈道導彈雷達;雙方均可部署兩個反彈道導彈防禦系統,一個保衛首都,一個保衛洲際導彈發射場。每個系統配備帶有核彈頭的洲際導彈100枚以及相應的雷達系統和反彈道導彈發射架,此外在試驗場上還可以擁有5個反彈道導彈發射架;除此之外,雙方不得部署全國性的反彈道導彈防禦系統或這類防禦的基地。2001年美國於「9.11」事件後12月13日宣布退出該條約。

74、非洲統一組織

簡稱「非統」。1963年5月,31個非洲獨立國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腦以及他們的代表在衣索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舉行會議,通過了《非洲統一組織憲章》,決定成立非洲統一組織。其宗旨是:促進非洲國家的統一和團結,加強非洲國家在政治、外交、經濟、文化、軍事等各方面的合作,保衛非洲國家的主權、領土完整與獨立,從非洲根除一切形式的殖民主義,促進國際合作。截止1984年,共有50個已獨立的非洲國家加入非統。組織機構有:非洲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會議,是非統的最高機構,每年至少開會一次。下設部長理事會和秘書處。此外還有非洲解放運動協調委員會、仲裁委員會和一些專門委員會等機構,處理有關具體問題。非統總部設在亞的斯亞貝巴。

75、非核三原則

日本佐藤內閣提出的重要政治原則。1967年12月11日,佐藤首相在第57屆臨時國會眾議院預算委員會上提出政府將忠實地遵守不製造、不擁有、不運進核武器的非核三原則。1968年1月27日,佐藤首相在第58屆通常國會發表施政演說,再次強調盼望銷毀核武器,決心自己不擁有、也不允許運進核武器。同年3月,又將非核三原則寫入了自民黨提出的《核政策的基本方針》中。1982年,中曾根擔任首相後,為配合美國在西歐部署「潘興Ⅱ」式導彈,正式同意美國在必要時派遣核潛艇進駐日本港口,實際上突破了日本政府宣布的非核三原則。

76、葛拉斯堡羅會談

「六·五」戰爭結束後不久,蘇聯要求聯合國秘書長召開聯合國大會緊急會議。美、蘇兩國雖然在聯合國大會上針鋒相對,但為了控制阿拉伯各國的反侵略鬥爭,兩個超級大國迫使按安理會作出決定,派遣「聯合國觀察員」進駐蘇伊士運河區等地「監督停火」。6月23-25日,美、蘇兩國又在紐約與華盛頓之間的葛拉斯堡羅舉行兩國首腦會談。這是赫魯曉夫下台後,美、蘇兩國舉行的第一次首腦會談。在會談中,蘇聯堅持以色列軍隊應撤回到戰爭以前的停火線上。而約翰遜則要求,維持以色列已經侵佔的阿拉伯國家大片領土的現狀。正當兩國開始會談的6月23日,以色列國會不顧聯合國的抗議,竟然通過了合併耶路撒冷阿拉伯地區的決議。而且美國表示同意這些地區進行合併。因此,美、蘇兩國首腦會談,除雙方承認以色列在中東的存在是合法的這項協議外,對中東問題的討論未取得任何進展。後來,8個阿拉伯國家元首於8月28日在咯士穆舉行會議,決定既不承認以色列,也不和它舉行談判或者簽訂和平條約。對於以色列合併耶路撒冷問題,會議堅決表示不予承認。

77、「古阿姆」集團

「古阿姆」集團是喬治亞、烏克蘭、烏茲別克、亞塞拜然和摩爾多瓦五國英文名稱首字母組合GUUAM音譯。成立背景:為了加強相互合作,促進地區安全,加強政治、經濟交流,同國際恐怖主義、有組織犯罪、毒品走私做鬥爭,1996年阿、格、摩、烏(克蘭)4國在維也納發表聯合聲明,成立4國聯盟,1999年4月烏茲別克加入該聯盟,使其被稱作「古阿姆」,當時是一個鬆散的非正式組織。2000年6月7日,該集團簽署了《雅爾塔憲章》,規定「古阿姆」集團的運作機制,此舉標誌著「古阿姆」轉變為正式組織。主要機構:國家首腦會議、各國外長會議和國家協調委員會。特點:1)合作的領域廣泛,實施的計划具體2)合作的重點突出,經濟成為各國關注的焦點3)安全領域裡的合作不斷加強4)極為關注恐怖主義、毒品走私、武器擴散、民族和宗教壓迫等跨國問題5)合作中體現出明顯的親西方傾向,「親西疏俄」是「古阿姆」的一個基本立場。

78、國際原子能機構

1957年10月成立,是各國為和平利用原子能而建立的政府間組織,屬於聯合國的專門機構之一,總部設在維也納。宗旨是謀求加速和擴大原子能對全世界和平、健康及繁榮的貢獻;並盡其所能,確保由其本身或經其請求,或在其監督或管制下提供的援助不用於任何軍事目的。機構有理事會和秘書處。總幹事是最高行政領導,由理事會推薦,大會批准任命,任期4年。每年召開一次大會,其主要職能是:選舉理事國;核准年度報告,批准計劃和預算;審議理事會根據機構《規約》建議的事項等。每年向聯大提交工作報告,必要時直接想安理會報告。至1999年底,共有130個成員國。1984年1月1日中國正式成為國際原子能機構成員國。同年6月,機構理事會接納中國為指定理事國。

79、哈爾斯坦主義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推行的一項對外政策。1955年9月由外交部國務秘書哈爾斯坦建議制定。聲稱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政府單獨代表整個德國,不承認德意志民主共和國,不同與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建交的任何國家(作為四個戰勝國之一而對德國統一負有責任的蘇聯除外)建立或保持外交關係。根據這一政策,當南斯拉夫與古巴先後於1957年和1963年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建交時,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就同這兩國斷交。1969年社會民主黨上台後,宣布推行新東方政策,「哈爾斯坦主義」事實上已停止執行。

80、哈馬斯

「哈馬斯」是巴勒斯坦一個激進的伊斯蘭組織,以針對以色列搞極端恐怖活動而著稱。它源於巴勒斯坦「穆斯林兄弟會」,80年代末,在以色列佔領下的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巴勒斯坦人的反以鬥爭中異軍突起。哈馬斯的興起有其深刻的社會根源,其領導的反以鬥爭具有獨特的政治主張、鬥爭策略、鬥爭方式和目標。80年代末,巴勒斯坦解放組織開始謀求政治解決巴勒斯坦問題後,哈馬斯也面臨著許多問題與挑戰。目前,在巴以矛盾升級、雙方衝突不但加劇的情況下,哈馬斯的實力和影響仍在繼續增強和擴大,以哈馬斯為代表的巴勒斯坦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勢力的重新抬頭,不僅對巴勒斯坦問題的解決,而且對中東和平進程都會產生重要影響。

81、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

成立於1981年5月25日,是一個綜合性的政治、經濟、軍事地區合作組織,包括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巴林、阿曼、卡達、科威特等6個成員國。成立背景:1)阿拉伯世界聯合自強趨勢的推動和影響2)共同抗衡兩伊威脅3)成員國存在共同的合作基礎。宗旨:利用各成員國的資源和力量,實現成員間在一切領域內最大限度的協調、聯繫、合作和一體化,加強與密切成員國人民間的聯繫、交往與合作;在聯合自強的基礎上推動6國工業、農業、科學技術的發展,同時不斷加強共同防務力量。組織機構:最高理事會、部長理事會、總秘書處、總部設在沙烏地阿拉伯首都諾謾S跋歟涸誚?0年的時間裡,該組織在加強成員國政治、經濟、外交、安全和軍事等領域的協調、合作和一體化,調整成員國內部及其他國家間的爭端,維護海灣地區的和平與穩定,促進地區經濟合作,推動中東和平進程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82、靖國神社

靖國神社位於東京都千代田區九段北,前身是「東京招魂社」,最初的意圖是為了給在明治維新內戰(戊辰戰爭)中,為輔佐天皇而死去的三千多官兵「招魂」,1896年6月由明治政府設立。1897年6月正式改稱「靖國神社」。「靖國」是「鎮護國家」的意思。因此,靖國神社神社不同於一般的神社,是專門祭祀死在戰場的軍人的神社,它在日本大大小小8萬多個神社中有著獨特的地位。神社裡供奉著日本明治維新以來歷次對外戰爭中246萬多戰死者的牌位。1978年10月,東條英機等14名甲級戰犯和兩千餘名乙級、丙級戰犯的牌位也被移進這個神社。無論什麼時候,無論什麼人物,參拜靖國神社都是對遭受日本軍國主義鐵蹄蹂躪過的亞洲人民感情的極大侮辱和褻瀆。中曾根康弘、橋本龍太郎、小泉純一郎等日本政要都曾參拜過靖國神社。慘白靖國神社關係到日本當政者如何認識和對待日本侵略歷史的重大原則問題。因此,參拜靖國神社不僅遭到一切反對侵略、熱愛和平的國家和人民,特別是遭到日本侵略的亞洲國家和人民的強烈抗議,而且遭到日本人民和日本許多政黨人士的堅決反對。

83、經濟互助委員會

簡稱「經互會」,成立於1949年1月。當時參加國有蘇聯、保加利亞、匈牙利、波蘭、羅馬尼亞、捷克斯洛伐克六國。隨後有民主德國、蒙古、古巴、越南加入。1990年10月德國統一後,民主德國的成員國身份即行終止。至1991年共有九個成員國。最高權利機構是委員會會議,主要執行機構是執行委員會。下設各種委員會和常設委員會等,秘書處處理日常事務。總部設在莫斯科。經互會的活動主要是通過協調計劃、生產專業化與協作、共同建設聯合項目以及科技合作和對外貿易等進行。1991年1月,經互會執委會在莫斯科舉行會議,決定成立一個以市場原則為基礎的開放型「國際合作組織」,以取代目前的經互會。同年九個成員國代表簽署了解散經互會的決議書,按規定90天後,經互會解散。

84、聯合國

有史以來最大的世界性國際組織。1945年4月25日,50多個國家代表在美國舊金山召開「聯合國國際組織會議」,6月25日一致通過了《聯合國憲章》。10月24日憲章生效。其宗旨是:維持國際和平與安全,發展國家間友好關係,作為協調各國行動的中心,促進國際合作和社會發展,解決國際經濟、社會、文化和人道主義問題,促進人類的人權和自由。成員國應遵循以下原則:會員國的主權平等;在享受本憲章規定的權利和利益的同時,必須履行本憲章規定的義務;和平解決國際爭端;禁止以武力相威脅或使用武力;集體協助;促使非會員國遵守憲章原則;不干涉內政。目前共有190多個會員國。總部設在紐約,在日內瓦設有辦事處。會員國想聯合國總部派出常駐代表團。每年召開大會一次。主要機構有:安全理事會、經濟及社會理事會、託管理事會、國際法院和秘書處。通用語言為英、漢、法、俄、西班牙語。聯合國從成立以來,特別是在第三世界國家加入之後,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世界經濟發展及國際合作做出了重要貢獻。

85、聯合國第242號決議

聯合國第242號決議是聯合國安理會關於中東問題的決議,1967年11月22日通過。1967年6月5日,第三次中東戰爭爆發,以色列對埃及、約旦和敘利亞發動了6天的閃電戰,侵佔了包括西奈半島、戈蘭高地、約旦河西岸、加沙地帶和耶路撒冷東區在內的阿拉伯土地。11月22日,聯合國安理會開會討論解決阿、以衝突的辦法,會上,通過了英國提出的一項決議。決議主要內容是:1、以色列軍撤出在最近戰爭中佔領的領土;2、終止一切交戰要求或交戰狀態,尊重和承認該地區每個國家的主權、領土完整和政治獨立極其在牢固和被認可的疆界內和平地生活而免遭武力的威脅或行為的權利。決議還確認了以下的必要性:保證該地區國際水道的通航自由;使難民問題得到公正的解決;通過包括建立非軍事區在內的各項措施,保障該地區每個國家的領土的不可侵犯性和政治獨立。

86、利馬集團

阿根廷、巴西、秘魯和烏拉圭四個拉美國家為促進中美洲問題的和平解決,於1985年建立的一個區域性的國際組織。進入80年代後,美國同尼加拉瓜,尼加拉瓜與宏都拉斯關係急劇惡化,嚴重影響該地區的和平安定。對此,孔塔多拉集團為和平解決地區問題付出極大努力,但由於美國在中美洲問題上強硬,孔塔多拉集團的調解活動遇到了嚴重障礙。在這種情況下,1985年7月28日,參加秘魯新總統就職儀式的阿根廷、巴西、秘魯和烏拉圭四國代表達成協議,組成了一個「支持孔塔多拉集團」。其宗旨是,與孔塔多拉集團合作共同推動中美洲的和平進程,促進中美洲的和平條約的簽署並保證該條約的執行。由於這個集團是在秘魯的首都利馬組成的,所以國際上成為「利馬集團」。

87、孔塔多拉集團

1983年1月,墨西哥、哥倫比亞、巴拿馬、委內瑞拉四國外長在巴拿馬的孔塔多拉島舉行會議,討論不斷惡化的中美洲局勢。會議發表的公報表示四國願意為緩和中美洲局勢、和平解決中美洲問題作出努力。此後,國際上就稱這四個國家為孔塔多拉集團。孔塔多拉集團曾多次舉行外長會議,還和中美洲五國的外長舉行過多次九國外長會議。1983年四國首腦會議發表了《關於中美洲和平的坎昆聲明》,同年9月第四次9國外長會議通過了實現中美洲和平的《意向文件》。孔塔多拉集團在積極的外交斡旋中,確立了排除外來干涉,反對把中美洲問題納入東西方對抗的軌道,由中美洲國家自己通過和平談判解決本地區爭端等一系列基本原則,提出了控制軍備競賽、停止武器輸送、撤出外國軍事顧問、禁止建立軍事基地、禁止任何形式的外國干涉、各國政府同本國反對派建立持久對話等一系列緩和中美洲局勢的具體建議。孔塔多拉集團的和平努力得到了拉美國家和國際社會的普遍讚賞和支持。

88、里約集團

里約集團成立於1986年,當年12月孔塔多拉集團成員和利馬集團成員的八國外長在巴西里約熱內盧決定建立「政治磋商和協調常設機構」,以推動拉美一體化進程,當時被稱為八國集團,1990年3月正式易名為「里約集團」,目前有19個成員國。宗旨:就拉美地區的政治、經濟、社會等重大問題進行磋商,協調彼此立場,並決定採取相應的行動,以促進拉美一體化事業的發展;同時代表本地區同其它區域性組織及國際集團開展合作。集團不設辦事機構。影響:作為拉美絕大多數國家參與的政治磋商和合作組織,里約集團對內成為拉美國家協商解決跨國共同問題的有效機制,對外則成為拉美國家協調共同立場反映共同呼聲的舞台。

89、零點方案

1981年11月18日,美國總統里根就裁減美蘇中程導彈問題提出的一項建議。內容是:如果蘇聯拆除其全部針對西歐的SS-20、SS-4和SS-5導彈,美國準備取消它在西歐部署572枚潘興Ⅱ導彈和陸基巡航導彈的計劃,從而使美蘇在歐洲都沒有中程導彈,達到「零」的水平。這項建議被西方稱為「零點方案」。1981年11月30日,美蘇在日內瓦開始就限制歐洲中程核武器問題舉行談判。美方提出零點方案後,還提出了對中程導彈的限制必須是「全球性」的原則。美方認為,SS-20導彈射程遠、機動性強,如果蘇聯只把從歐洲地區裁減下來的SS-20導彈轉移到烏拉爾以東的亞洲地區,導彈仍能打到西歐,而且必要時仍可重運歐洲。因此,美方要求蘇聯把從歐洲削減的導彈就地拆毀,不向亞洲轉移;同時還要求把蘇聯在亞洲地區的SS-20導彈也包括在限制之列。美國的這一方案試圖以一紙計劃換取蘇聯拆除它已部署的中程導彈,改變在歐洲與蘇聯爭奪中的被動局面,並緩和西歐盟國對美國的不滿。方案提出後為蘇聯政府所拒絕,但為西歐國家普遍歡迎,成為西方對限制歐洲中程核武器的共8同立場。

90、蒙巴頓方案

即「印巴分治」方案。1947年6月由英國駐印度總督蒙巴頓提,出名。二次大戰後,英帝國主義迫於印度民族解放運動的強大壓力,提出「分而治之」的方案。主要內容:根據居民宗教信仰,英屬印度分為印度聯邦和巴基斯坦兩個自治領,分別建立自治政府;巴基斯坦由東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構成;王公土邦在「移交政權」後享有獨立地位,可分別談判加入印巴任何一個自治領。這個方案為當時的主要政黨印度國大黨和穆斯林聯盟所接受。1947年8月15日,英國把在印度的政權分別移交給印度國大黨和巴基斯坦穆斯林聯盟。英國在印度的殖民統治從此告終。英國在印度的經濟利益基本未受影響,而印度獨立法規定的內容又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形成了一些爭端,其中最嚴重的是克什米爾問題,為印巴日後的長期衝突埋下了伏筆。

91、歐洲經濟共同體

又稱歐洲共同市場。1957年3月25日歐洲煤鋼共同體成員國法國、聯邦德國、義大利、比利時、荷蘭、盧森堡六國在義大利首都羅馬簽訂《建立歐洲經濟共同體條約》和《建立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條約》(通稱《羅馬條約》),1958年1月1日條約生效,歐洲經濟共同體與歐洲原子能共同體同時成立。總部都設在布魯塞爾。1967年7月1日,歐洲經濟共同體與歐洲原子能共同體及1952年成立的煤鋼共同體的主要機構合併,統稱歐洲共同體。共同體的決策機構是部長理事會,它負責協調成員國的一般經濟政策,代表各國政府討論並決定與共同體有關的所有問題,擁有共同體的絕大部分立法權。歐洲經濟共同體的宗旨是通過建立共同市場,使各成員國經濟政策逐步接近,來推動整個共同體經濟活動的協調進行,促進共同體不斷地、平衡地和穩定地發展,提高其生活水平並在各成員國間建立更加緊密的聯繫,長遠目標是建立經濟聯盟。

92、三邊委員會

根據美國大通曼哈頓銀行董事長戴維·洛克菲勒的建議,於1973年7月成立的一個國際性研究機構。由北美、西歐、日本3個地區200多位人士組成,其中以金融及工業資本家為主,另有若干議員、學者、新聞界人士及工會領袖參加。戴維·洛克菲勒擔任委員會主席,另設北美主席、歐洲主席、日本主席一人,聘請布熱津斯基為總幹事。總部設在美國紐約。三邊委員會的主要作用是:研討政治、安全、經濟和社會等領域的一系列廣泛問題,既擬定有關的政策,又作為促進三邊相互接受意見的一個行動組織。它的最終目標是要建立一個以美、歐、日為核心的「世界秩序」。此外,委員會還就國際貿易制度、世界商品市場、與發展中國家合作、東西方關係等問題發表專題報告,提出政策主張,然後利用其成員對本國政府施加影響。三邊委員會雖具有國際性,但以美國人士為核心,其資金來源亦為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與福特基金會提供。它對美國政府的影響十分明顯。在卡特政府時期,曾一度被稱作美國的「影子政府」。

93、舒曼計劃

1949年12月13日,歐洲委員會諮詢議會通過決議,建立成立歐洲超國家的鋼鐵高級機構,以協調管理西歐各國的鋼鐵工業。決議還建議在煤炭、石油、電力和交通運輸等方面也建立類似的高級機構。1950年5月4日,法國外交部長舒曼致函歐洲委員會秘書處,表示法國對上述建議感性趣。5月9日,舒曼舉行記者招待會,發表了一項聲明,提議「把法國、德國的全部煤鋼生產置於一個其他歐洲國家都可參加的高級聯營機構的管制之下」,「各成員國之間的煤鋼流通將立即免除一切關稅」。舒曼的這一聲明,通常被稱為「舒曼計劃」。根據舒曼的建議,1950年6月20日,法國、聯邦德國、義大利、比利時、荷蘭、盧森堡六國在巴黎開始談判。六國達成協議,於1951年4月18日簽訂了為期50年的歐洲煤鋼聯營條約。歐洲煤鋼條約簽訂後,蘇聯照會法國政府,譴責「舒曼計劃努力的目標是恢復西德的戰爭工業,努力加緊西德的軍國主義化。」

94、蘇、美、英、法四國西柏林協定

1971年9月3日,蘇、美、英、法四國簽訂的協定。包括三個部分,還有九個附件。正式文本沒有標題,蘇聯稱為《西柏林協定》,西方則稱之為《四大國協定》。在這個協定中,蘇聯不再堅持取消美、英、法三國在西柏林的佔領制度,表示:「柏林西區和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之間沿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境內的公路、鐵路和水路的平民與貨物過境交通將暢行無阻。這種交通將得到便利,以便按最簡單而迅速的方式予以實行,並將享受優惠待遇。」這就意味著蘇聯向西方國家保證,對西柏林和聯邦德國之間的交通負責,今後再也不進行限制和封鎖。協定規定:西柏林不是聯邦德國的一個組成部分,今後也不屬聯邦德國管轄。但在附件中又規定,在不涉及安全與現狀的條件下,聯邦德國「可以對西柏林常住居民實行領事服務」,聯邦德國「締結的國際協定和協議,根據規定的手續可擴大應用於柏林西區」。聯邦德國「可以在國際組織和國際會議上代表柏林西區的利益」。

95、上海合作組織

上海合作組織前身是「上海五國」機制,上海五國機制起始於80年代後期的中蘇兩國關於裁減邊境地區軍事力量和保持邊境安寧的談判。蘇聯解體後,俄、哈、吉、塔、四國組成聯合代表團,與中國繼續進行談判。1996年,五國在上海首次會晤,隨著談判的深入,談判內容擴大到經濟領域、打擊三股惡勢力等。2001年6月,上海五國機制接納烏茲別克而成為上海合作組織,適應了六國合作的需要也是世界和地區形勢發展的需要。特點:1、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解決和促進相互關係的行為準則,叫做「上海精神」。內容是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2、遵循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國的原則,對外開放。3、重點是維護地區安全,聯合打擊三股惡勢力,即民族分離主義、宗教極端主義、國際恐怖主義。4、是以安全為先行的經濟、政治、文化全方位的地區合作組織。影響:是後冷戰時代唯一將安全、經濟、政治、文化交流於一體的區域性組織。該組織發展地區國家間的友好關係,加強六國與亞太地區的安全,為冷戰後摒棄冷戰思維,探索新型的國家關係、新型的安全觀和新型區域合作模式提供了重要的經驗,對世界和平、穩定、和發展也有深遠影響

96、15國集團

15國集團成立於1989年9月,是繼不結盟運動和「77國集團」之後興起的又一個發展中國家合作組織。目前成員國已發展到19個,分屬拉丁美洲、非洲和亞洲,是一個跨洲經濟合作組織。成立背景:70年代中期以來,南北談判陷入僵局,第三世界國家更加重視和提倡南南經濟合作。為共同應付發展中國家日益突出的經濟發展問題,適應發展的世界主題,1989年9月,在南斯拉夫首都貝爾格萊德召開的不結盟第九次首腦會議上,決定成立一個發展中國家的首腦級會議組織-南南磋商與合作首腦級集團,因其最初有15個成員,故稱「15國集團」。宗旨:通過定期磋商,協調政策,指定南南合作行動計劃,加強和促進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經濟合作與發展,在高度相互依存的世界經濟體系中,提高發展中國家的集體自力更生能力和凝聚力,有效地促進全球範圍內的「南南合作」;協調發展中國家對發達國家所採取的立場,促進更積極、更富有建設性的南北對話。影響:該集團的成立對推動南南合作、南北對話和促進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97、新大西洋主義

美國布希政府提出的關於建立歐洲新秩序的構想。1989年12月,美國總統布希在北約總部發表演說時首次提出。80年代末,由於蘇聯、東歐局勢的變化、德國統一提上日程已經歐共體影響日增,世界格局發生了新的變化。為防止具有地緣優勢的蘇聯在影響歐洲未來的進程中取得主動權,美提出新大西洋主義,以圖建立一個在美國領導下的歐洲。其主要構想是:1、北約仍將是大西洋兩岸共同的軍事組織,並將進一步擴大其職能,使之成為肩負歐洲防務、政治和經濟事務的超級機構;2、要求歐共體向其他國家開放,用條約的形式把美國同歐共體連結起來,使歐共體在促進蘇聯和東歐轉化方面發揮更大的「政治作用」;3、主張更多地發揮安全的作用,使之成為歐洲大陸的管理機構和東西歐的橋樑,從而促進蘇聯和東歐更快地實行市場經濟和自由選舉。新大西洋表明了美國90年代對西歐政策的基本點,即政治上維持盟主地位、適當「卸除軍事包袱」、與歐共體在經濟上共同分享。

98、新太平洋主義

亦稱福特主義。美國總統福特1975年12月7日在檀香山提出的美國對亞太地區政策綱領。福特宣稱:「贊成一種與所有人都和平共處、對任何人都不懷敵意的『太平洋主義』」,並提出美國的實力是太平洋穩定均勢的基礎;與日本的夥伴關係是美國太平洋戰略的一個支柱;加強同中國的新關係,決心在上海公報的基礎上完成同中國的關係正常化,共同反對在亞洲和任何其他地區的任何形式的霸權;積极參与東南亞事務;努力緩和朝鮮半島的局勢;在亞洲和太平洋地區建立一個新的穩定的經濟合作結構。新太平洋主義實際是尼克松主義亞洲戰略的延伸和發展。

99、亞太經濟合作組織

全稱是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經濟合作組織,其英文首字縮寫為APEC。亞太經合組織是亞太地區主要的政府間區域經濟合作組織。成立背景:1989年1月,澳大利亞總理霍克訪問韓國時提出「漢城倡議」,建議召開部長級會議來討論加強亞太經濟合作問題。經各方磋商,1989年11月首屆部長會議在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召開,澳、美、加、日、韓、新(西蘭)和東盟六國參加,亞太經合組織由此成立。1991年中國、中國台北、香港加入該組織,現有成員包括21個國家和地區。宗旨:維護亞太地區的經濟發展,增加經濟效率,發展和加強開放的多邊貿易體系,減少成員之間的關稅壁壘,為世界經濟的發展作出貢獻。主要機構:領導人非正式會議、部長會議、高官會議、各委員會、秘書處。主要成就:1、推行了有計劃的經濟自由化進程,在貿易和投資自由化方面取得了很大進展。2、商務便利化是APEC的另一個重要議題。3、經濟技術合作是APEC的另一個重要目標,它與貿易投資自由化並列為APEC的兩個輪子。

100、伊斯蘭原教旨主義

當代伊斯蘭教復興運動中出現的一股主要思潮。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的思想基礎來源於18世紀中葉,以阿拉伯半島的宗教改革領袖阿卜杜勒·瓦哈比為代表的復古主義思潮及其所領導的瓦哈比運動(即復古主義運動)為主。現代伊斯蘭原教旨主義思潮的主要內容可以概括為:1、宣揚伊斯蘭原教是一種包容一切的宗教,是「理想的社會制度,完備的思想體系和廣泛的生活法典」。伊斯蘭的文明和精神價值是永恆的,它適用於一切時代,可以解決時代提出的一切問題。穆斯林應珍惜伊斯蘭文化遺產和傳統並以此來解決各種現實問題。2、主張恢復早期的伊斯蘭神權政體,建立公正、聖潔的伊斯蘭社會。3、要求採取一切措施,純潔和凈化伊斯蘭信仰,確立以《古蘭經》和《聖訓》為基礎的伊斯蘭法典至高無上的地位。70年代以來,以伊朗伊斯蘭革命為主導,在穆斯林世界掀起了一場以伊斯蘭原教旨主義思潮為主要傾向的伊斯蘭教復興運動。在這場運動中,各穆斯林國家的原教旨主義者追求的具體目標不同,鬥爭手段氛圍暴力和和平兩種。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的出現反映了廣大穆斯林國家和人民反對外來侵略和干涉,維護伊斯蘭國家獨立的願望以及穆斯林群眾對本國政局動亂、經濟困難、貧富懸殊現狀的不滿;試圖從伊斯蘭教內部探索新的「倫理、道德價值」,希望藉助伊斯蘭教古老的教義來解決現代的社會、經濟問題,尋求新的出路和思想傾向。

101、伊朗門事件

里根政府為營救人質同伊朗秘密進行武器交易被批露而引發的政治醜聞事件。里根上台後對伊朗採取強硬外交政策,同時公開反對別國向伊朗提供武器。為了解救被黎巴嫩激進組織扣押的美國人質,從1985年5月開始,美國秘密地與對黎巴嫩激進組織有影響力的伊朗進行商談,希望以出售武器換取人質。在向伊朗出售了幾千萬美元的武器後,三名人質獲釋。1986年11月,此事被黎巴嫩報紙揭露,在美國和國際上引起風波。不久又揭露出售出這筆武器所獲大筆利潤轉到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裝之手。所有這些均未通知國會,屬於違法行為。報界借「水門事件」之名稱之為「伊朗門事件」。醜聞揭露後,阿拉伯國家強烈譴責美國違背在兩伊戰爭中嚴守中立的諾言,美國政界對里根政府欺騙國會的行為感到震驚,出於國家利益的考慮,國會沒有彈劾總統。但關於美伊武器交易的責任問題,國會仍在追究。

102、第四點計劃

在美國戰後稱霸世界的全球戰略中,亞非拉地區無論是經濟上、政治上還是戰略上,對美國都有至關重要的意義。為達到全面控制亞非拉的目的,美國需要制定一個著眼於長遠的總體計劃。1949年1月20日,杜魯門在第二任總統就職演說中,提出了美國外交方面的四點主要行動原則:1、支持聯合國2、繼續推行世界經濟復興計劃(即馬歇爾計劃)3、加強與愛好自由國家的合作,反對侵略威脅(成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4、技術援助不發達地區。其中前三點都是已經推行或正在推行的措施,唯有第四點是新提出來的,因此這個計劃後來被成為「第四點計劃」。第四點計劃經美國國會兩院長期討論後於1950年6月獲得通過。為推行第四點計劃,美國派出大批技術人員到國外進行技術「合作」,並接受許多國家的人員到美國培訓,主要項目是農業、原料開發、運輸、職業教育等。為此美國政府需從每年的財政年度中撥款以實施該計劃。第四點計劃是美國打著反共產主義和技術援助的旗號,大規模向亞非拉滲透的一項重要措施,是戰後初期美國推行新殖民主義的一個步驟。它帶動了美國私人壟斷資本的資本輸出,並為美國工業發展取得銷售市場和原料供應地。

103、日本北方四島問題(捉擇、國後、齒舞群島、色丹島)

北方四島是阻礙俄日關係根本改善的核心問題。二戰後期,蘇聯為取得戰後在遠東地區國際事務中的發言權,於1945年8月8日對日宣戰,並於同日迅速出兵中國東北。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此前一天,即8月14日,美國把準備發給日本政府的《總命令第1號》先行通知盟國,自行劃分了受降區域,其中規定中國東北北緯38度以北的朝鮮和庫頁島,由蘇聯遠東軍最高統帥受降。因為蘇聯的受降區未包括千島群島,斯大林遂於8月16日電函杜魯門,提出兩點修正,其中之一是要求明確「整個千島群島將由蘇聯佔有」,杜魯門同意了蘇聯這一要求,但又宣稱「這些島嶼的處理必須在和約中決定」。1945年8月18日,蘇軍開始在千島群島登陸,並佔領了屬於北海道的色丹島和齒舞島。1946年2月,蘇聯宣布領有包括北方四島在內的千島群島,並將其編入蘇聯版圖。這是北方四島問題的由來。

1951年9月8日,美國單方面簽訂了對日和約,蘇聯沒有在和約上簽字,因此蘇日兩國仍處於戰爭狀態。在1955年的蘇日復交談判中,蘇聯方面曾考慮把北海道的齒舞和色丹兩島移交給日本,但日本堅持要求一併歸還捉澤島和國後島。1956年雙方復交,結束戰爭狀態,但領土問題仍懸而未決。蘇聯解體後,俄羅斯領導人鑒於國內的壓力,堅決拒絕在北方領土問題上向日本做出讓步,甚至否認俄日之間存在領土問題。雖然雙方領導人就此問題曾多次舉行會晤,俄領導人也表示尊重前蘇聯政府與日本之間就該問題的有關協議,但關於實質性問題雙方未能取得任何進展,北方領土問題仍然是日俄關係發展的最大障礙。


推薦閱讀:

【東北亞研究】楊鴻岳:美韓部署薩德及中美關係發展
國學、儒學、經學、人學、仁愛、孝敬之間內在的邏輯關係
寶寶到來後,夫妻關係的艱難時刻
人性的弱點——男女關係的黑暗面
揭秘10種最危險的戀愛關係

TAG:國際關係 | 名詞解釋 | 國際 | 解釋 | 關係 | 國際關係史 | 名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