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聽南懷瑾講《論語》

南懷瑾,生於1918年,國學大師,詩人,中國傳統文化的積極傳播者。其著作多以演講整理為主,內容往往將儒、釋、道等思想進行比對,別具一格。南懷瑾非常尊重中國的傳統文化,甚至因此反對五四運動認為其造成了對傳統文化的破壞。南懷瑾先生認為中國能曆數朝甚至外來統治仍不亡,乃是中國文化不亡所致。 故近幾年來大力推動兒童讀經運動,希望能將讀中國古書的基礎往下紮根, 以挽回目前中國人幾乎對中國自身文化毫無認識的大斷層。 惟其兒童讀經運動,以推動「中、英、算」三者並進,非獨厚中國國學也。 而所注重之讀經部分,又以四書五經為主,尤以四書為重, 冀能為中國孕育出經世濟民之材,而非詩詞歌賦之材也。 時至今日,在海峽兩岸,在日本、韓國,在東南亞,在北美、歐洲,甚至在世界上其它更多的國家和地區,南懷瑾先生依然是一位頗富神秘色彩的傳奇人物,且名播遐邇,聲譽日隆…… 內容簡介 :有人以蠶吃桑葉而吐絲來比喻南懷瑾先生,他把自己讀過的書融會貫通,變成一種教化,使它應用於社會人群。   聽南懷瑾先生說《論語》,會比傳統的閱讀更多一層意趣,多一個打開現代心理困惑的通途。   《論語》隱然成為中國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其博大精深需要反覆咀嚼方可品出。南懷瑾先生的貢獻,在於他不是孤零零地把《論語》的章句解釋一番,而是聯繫歷史背景及現實生活進行印證、體悟,深入淺出,其許多心得可謂獨樹一幟。   南懷瑾先生字裡行間的精妙思想令人心折,使每一個真誠的聽者如沐春風,從容進入《論語》的豐饒世界。    作者簡介:張保文,著有《人生要懂得的歷史潛規則》、《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故事全集》、《學會認真》、《人性寓言故事全集》。  許慶元,著有《感動青少年的100道心靈雞湯》、《人一生要解決的50個關鍵問題》、《如何掌控生命中的關鍵問題》等。   

目錄 序言 聖人的智慧,大師的佈道   第一講 頂天立地的孝   第二講 朋友之道:別奢求改變對方   第三講 好學未若善學   第四講 你頭頂上的審判官   第五講 真理混雜在假象里   第六講 做上級與做下級的學問   第七講 偏失盡在淺近處   第八講 人生有多少個「三件寶」   第九講 得意失意皆從容   第十講 簡約的幸福

序:聖人的智慧,大師的佈道(1) 孔子離我們有多遠?古人云:「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論語》離我們有多遠?2500多年的歷史寶藏其實一直近在咫尺。「半部《論語》治天下」,薄薄一冊書卷卻積澱了幾千年厚重的文化底蘊與人生智慧。   《論語》是集合了孔子生平講學和門下弟子言行的一本智慧語錄,其中所體現的先賢聖人的思想,貼近普通人的現實生活,點明了人生的真諦。千年時光並沒有改變人生的本質,無論過去還是現在,生命的絢爛最終將歸於平淡,充實而自在的生活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西方人說,有1000個人就會有1000個哈姆雷特。同樣,在中國,有多少人就會有多少個孔子。在閱讀了相同的文章後每個人都會產生各自不同的觀點,這與其所處的時代背景、個人的文學素養息息相關。孔子在《易經·系傳》中有兩句話叫「書不盡言,言不盡意」,語言文字很多時候難以將想要表達的思想表達得淋漓盡致,朱熹對《論語》的觀點,迎合了當時,卻偏離了孔子的原意。古代名儒對《論語》的圈定,設置了常人不敢逾越的藩籬,讓普通人對其望而卻步。   走近孔子,走進《論語》,體會其中的人生智慧,是莫大的精神愉悅。本書如同一本《論語》的讀書筆記,聽著南懷瑾先生的講解點撥,細細品味《論語》中的智慧精髓,一點一滴,心有所得。   如果說正宗儒者經學把孔子推向了遠離普通人的聖壇,那麼,南懷瑾先生便是使孔子走下聖壇的一座橋樑。南懷瑾先生在《論語》的講解過程中給我們最大的啟示就是,拋卻前人的思想束縛,用心體味孔子真正的思想內涵。  《論語》二十篇,經由孔門弟子的悉心編排,脈絡一貫,條理井然,不是一句一句或一節一節的格言,而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斷章取義便無法讀懂孔子思想的真諦。正如南懷瑾先生所說,孔子學說與《論語》的價值,無論在任何時代、任何地區,對它的原文本意只要不故加曲解,就能認識到其具有不可毀的不朽價值,後起之秀篤學之,慎思之,明辨之,融會有得而見之於行事之間,必可得到自證。   孔子的思想一直都十分貼近我們普通人的生活,只不過在傳統意識中,人們對《論語》的「高山仰止」,將孔子的思想推向了常人不可觸及的高處。在南先生的講解中,《論語》這本完成於2000多年前、被很多封建帝王奉為圭皋的著作,充滿了濃厚的人情味和人性關懷,與我們當今普通人的生活和精神息息相關,是一本立身、修身、處世的寶典。  在南先生的講解中,孔子的形象與以往正宗儒者經學中塑造的形象大相徑庭。沒有生硬刻板,沒有簡單說教,沒有不近人情,只是一位循循善誘、學識淵博的長者在向你講述人生的道理,而這些源於他人生與學問的積澱。  「越是真理越明了,越是大道越簡捷,真理往往平凡得像陽光、空氣和水。找不到的時候,覺得真理那麼神秘、那麼奧妙、那麼高不可攀。一旦找到,就會覺得它是這麼親切、那麼平凡,時時刻刻就在你的身旁。」用這形容《論語》對我們的影響再合適不過了。  掩卷而思,常讀常新。《論語》中蘊含了許多的人生智慧,其中對我們的生活影響最大的就是「仁」與「禮」和中庸之道。這些思想點明了不同層次的人在人生追求、生活方式、生活態度、為人處世等方面的差異。  例如,什麼是仁?簡單來說,「仁」指兩個人,由二人延伸至社會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人與人之間應該如何相處、如何處理感情、如何共事。  《論語》中提到「里仁」,里仁即自處於仁,象徵了學問的中心在於如何自處,自處即為自立,處人即為立人。仁即如何自處,如何與人相處。自處即完善個人的內心修養,處人即如何正確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子曰:「克己復禮為仁。」這就是要克服自己的妄念、情慾、邪惡的思想、偏差的觀念,走上正確的思想道路,而後達到「禮」的境界才稱為「仁」。因此,仁有一個實在的境界,並非只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是一種內心實在的修養。

序:聖人的智慧,大師的佈道(2) 再例如,什麼是禮?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論語》上的「禮」是社會秩序的禮。「禮之用,和為貴」闡述了禮的哲學,即禮的中和作用,調整均衡。人與人之間總有偏差,事與事之間總有矛盾,而中和矛盾、調整偏差,便需要禮。與人相處、做人做事都必須依「禮」而行。   以「矯枉過正」一詞來理解,禮的中和作用要適度,過分調節便會出現新的偏差,所以「知和而和」,要把握好對人對事的中和之道。   《論語》中有個結論,「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只有深切理解了古人先賢的話,才明白如何為人處世,《論語》便是孔子以其人生經驗積累總結而成做人做事的道理。只有學習做人做事的道理,才能達到「知命」而「自立」的境界。   又例如中庸,在儒家是指待人接物不過分也無不及。後用「中庸之道」指不偏不倚的處世態度。中庸之道是由孔子最早提出來的,是儒家學說中最基本的內容。《論語·庸也》載:「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這句話把中庸之道的重要意義說得非常明白。在《論語·先進》中,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歟?」子曰:「過猶不及。」「過猶不及」是中庸之道的基本原則。對孔子的中庸之道人們曾一度認為是「和稀泥」、折中主義,這是一種誤解。   折中主義最大的弊端就是缺乏原則性。孔子的中庸之道則與此不同,「中庸」即中和,孔子是說兩方面有不同的意見,應該使它能夠中和,保留其對的一面,捨棄其不對的一面。這才是正確的中庸之道。一般的人很少善於運用中庸之道,多半都是走偏鋒。   「仁」與「禮」和「中庸之道」這些儒學思想已滲入中國人的生活、文化領域中,影響了幾千年的中華歷史文明。孔子文化於16世紀末17世紀初傳到歐洲,造成很大震動。關於孔子思想的精華我們不能一一盡數,要領會這常讀常新的智慧經典,應當拋卻偏見和局限,用心去閱讀,用生活去印證。

人不孝其親,不如禽與獸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人之本與!」

   ——《論語·學而》

  南懷瑾先生曾經用調侃的語氣對外國來訪者說:基督教的「十字架」文化其實早就被西方人拋棄了,相比之下,東方文化才是符合十字架形式的。為什麼會是這樣呢?西方文化偏重強調父母怎樣去愛子女,而忽略了子女對父母的孝養,後一代和上一代接不上去,「十」字少了上面一截,變成了「丁」字文化,這就是西方人目前面臨的困境。仔細揣摩南先生這句話,作為一個中國人,既感到欣慰,又感到慚愧。某地黨政機關對選拔幹部標準作了這樣一個規定:不孝敬父母者不能提拔。此令既出,在網路上引起強烈爭議。孔子說:「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設想一下,這個道理也很簡單,一個連自己父母都不孝敬的人,他的管理水平再強,領導公關能力再出色,都難以得到別人的信任。同事會覺得這樣的人缺乏作為人的公信力,領導也會認為這樣的人不具有一個社會人的基本品質——忠誠,重用這樣的人,會給事業、單位的安寧帶來深不可測的危害(至少是隱患)。  孔子說一個人有沒有學問,就在於這個人能否對父母盡孝,對兄弟姐妹、親朋好友乃至陌生之人是否友愛。「而好犯上者鮮矣」:孝敬父母、關愛他人的人都有著深厚的感情和仁愛之心,這種人是不會危害社會的。如果從「情商」的意義去理解「孝」,一個人擁有了「孝」,那麼他自然也就擁有均衡的、良好的品性,這個人的處世能力、責任心和智性,是應該受到信賴的。然而,我們還不能僅僅從淺薄的「成功學」意義上理解孝道——如果是這樣的話,這種「孝道」是帶有自我強迫性質的,也是靠不住的。南先生雖然在外國人面前誇耀東方文化的「孝」,但面對現實,他也不得不遺憾地指出,現代中國社會,也差不多削成了丁字架的形象。從選拔公務員強調「孝」這一點上也反證出,在許多人的心目中,孝已經離真情越來越遙遠。  中國古代有一首《勸孝歌》,裡面有兩句話:「人不孝其親,不如禽與獸。」語句直白而深刻。孝是一切道德和愛心的根源,是一個人為人處世的根本,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學問之道在做人,建立自己的人生,完善內心的修養,「本立而道生」。孝是愛的根本,也是愛的最初形式,一個連父母都不愛的人,又會對誰付出真心呢?

僅僅養活父母不是孝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論語·為政》 據南先生解釋,孔子說他那個時代的人不懂孝,以為只要能夠養活父母便是孝了。而「犬馬皆能有養」,即便飼養一隻狗、一匹馬也都會餵飽它、養活它,因此僅僅養活父母並不是孝。  孔子所處的時代有許多道德約束,尚有許多人無法理解孝的真諦,而當今社會更是如此。孝不僅僅是形式,而是一種發自內心的真摯情感,是一種愛的心情。曾有一則公益廣告將此意抒發得淋漓盡致:一位年邁的母親在中秋佳節之時滿心歡喜,精心準備了飯菜,最終卻只等來了兒女們的電話,頓時神情落寞。充裕的物質生活只是表面的形式,老人甘願每天粗茶淡飯,只要兒女能夠常回家陪伴,這讓人不由得想起多年前的一首歌——《常回家看看》,怕是所有父母的心聲吧。   曾讀過一則故事,兒子回鄉辦完父親的喪事,要母親隨他進城,母親執意不肯離開清靜的鄉下,說過不慣都市的生活。兒子沒有勉強母親,說好以後每個月寄300元生活費。這個村子十分偏僻,郵遞員一個月才來一兩次;近年來村子裡外出打工的人多了,因此郵遞員在村裡出現的日子便是留守老人的節日。每次郵遞員一進村就被一群大媽、大嬸和老奶奶圍住,爭先恐後地問有沒有自家的信件,然後又三五人聚在一起或傳遞自己的喜悅或分享他人的快樂。這天,郵遞員交給母親一張匯款單,母親臉上洋溢著喜悅,說是兒子寄來的。這張3600元的高額匯款單在大媽大嬸們手裡傳來傳去,每個人都是一臉的羨慕。   過了幾個月,兒子收到了母親的來信,只短短几句,說他不該把一年的生活費一次寄回來,明年寄錢一定要按月寄,一月寄一次。很快一年就過去了,兒子由於工作纏身,回老家看望母親的想法不能實現,本想按照母親的囑咐每月寄一次生活費,又擔心忙忘了誤事,便又到郵局一次性給母親匯去3600元。幾天後,兒子收到一張3300元的匯款單,是母親匯來的。  兒子百思不得其解之際收到了母親的來信,母親又一次在信中囑咐說,要寄就按月給她寄,否則她一分也不要,反正自己的錢夠花了。兒子對母親的固執十分不理解,但還是按她的叮囑做了。後來,他無意間遇到了一個來城市打工的老鄉,順便問起了母親的近況。老鄉說,你母親雖然一個人生活,但很快樂,尤其是郵遞員進村的日子,你母親像過節一樣歡天喜地。收到你的匯款,她要高興好幾天哩。兒子聽著聽著已淚流滿面,他此刻才明白,母親堅持要他每個月給她寄一次錢,就是為了一年能享受12次快樂。母親心不在錢上,而在兒子身上。   孝不僅僅在於形式,空巢老人缺的絕不僅僅是錢,他們更希望得到兒女的關心。

子欲養而親不待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論語·為政》   孔子說,如果你能真正體會到孩子生病時父母那種憂愁、擔心、慌亂的心境,你便會懂得什麼是孝,怎樣才算盡了孝道。   這種心境只有當自己為人父母之時才能體會,當你恨不得代替兒女承受病痛的折磨時,你便會想到自己父母曾經的付出。如果對父母能付出如自己兒女生病時那種程度的關心與擔憂,才是真正的孝道。前面提到的基督教的「十字架」文化,即在上帝的監督下愛父母、愛子女、愛他人。當昔日的子女做了父母,當他們真正懂得了為人父母的難處,想要回報父母之時,恐怕多半已不能如願了。子欲養而親不待,悔不當初又如何?  卡耐基在為成年人上的一堂人生課上曾給全班出過一道家庭作業:「在下周以前去找你所愛的人,告訴他們你愛他,而那些人必須是你從沒對其說過這句話的人,或者是很久沒聽到你說這句話的人。」   下一堂課開始前,卡耐基問他的學生們是否願意把他們對人說愛而發生的事和大家一同分享。一個中年男子起身說話:「卡耐基先生,上禮拜你布置給我們這個家庭作業時,我對你非常不滿,因為我並沒感覺有什麼人需要我對他說這些話。但當我開車回家時,一個念頭一閃而過,自從6年前我的父親和我爭吵過後,我們就開始彼此躲避,除了在聖誕節或其他不得不見的家庭聚會,我們避而不見,即使見面也從不交談。所以,回到家時我告訴我自己,我要告訴父親——我愛他。   「在我作了這個決定後,感到胸口上的重量似乎一下子減輕了。第二天,我很早就趕到辦公室,兩小時內做的事比從前一天做的還要多。9點鐘時,我打電話給爸爸,問他我下班後是否可以回家去,我有些事想要告訴他。父親以暴躁的聲音回答:『又是什麼事?』我跟他保證不會花很長的時間,他同意了。下午5點半,我到了父母家,按門鈴,祈禱爸爸會出來開門——如果是媽媽來開門,我恐怕會喪失告白的勇氣。幸運的是,爸爸打開了門。我一點沒有浪費時間,踏進門就說 :『爸,我只是來告訴你,我愛你。』   「父親聽了我的話,不禁哭了,伸手擁抱我說:『我也愛你,兒子,原諒我竟一直沒能對你這麼說。』這一刻如此珍貴,我甚至期盼時間停止。但這不是我要說的重點,重點是兩天後,從沒告訴過我他有心臟病的爸爸忽然病發,在醫院裡結束了他的一生。這一刻來得如此突然,我毫無防備。如果當時我遲疑而沒有告訴爸爸我對他的愛,可能永遠都沒有機會了!所以我想對所有兒女說的是:愛你的父母,不要遲疑,從這一刻開始!」   愛需要用行動來表達,對父母的愛也是如此。現在就去做,不要等父母都不在了而空留遺憾。古話說「子欲養而親不待」,年少時不能完全理解父母的愛,等自己也為人父母、理解了父母的苦心時,父母已經等了很久了。孝敬父母要及早,不要等父母不在了才想起要孝順,為時已晚,只能空留遺憾。   比爾·蓋茨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在這個世界上,什麼事情都可以等待,只有孝順是不能等待的。時間如流水,青少年時期每個人都有很多事情要忙,忙學習,忙遊戲……等成人了,還要忙工作,忙事業。當我們認為擁有了可以孝順父母的能力的時候,父母已經吃不動也穿不了,有的父母甚至已經遠離了塵世。趁父母還健在的時候多為父母做點事,用實際的行動來表達我們對他們的愛和感激,而不要總是把愛埋在心裡。   像關心自己的孩子一樣關心自己的父母,你便不會總為自己推遲行孝的舉動而尋找借口。愛你的父母就像愛你的孩子,只有這種付出才是真正的孝。

表裡如一的孝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論語·為政》   南先生曾多次提到過孔子所說的「色難」,色在這裡指的是態度,色難即態度很難。父母做事,兒女接手代勞;有美食,拿給父母吃。這樣就是孝嗎?其實,僅僅替父母做事、將佳肴奉上,不能認為就是做到孝了。態度決定一切,兒女下班回家疲憊不堪,而父親吩咐倒杯茶給他喝,做兒女的茶是倒了,但端過去時沉著臉,將茶杯在桌上重重一擱,用冷硬的語調說:「喝吧!」父母見到兒女如此態度,將作何感想?  提及孝與態度,忽然想起陳毅元帥的一件小事。陳毅投身革命後,雖然長年戰亂、遠離家鄉,但總是千方百計寄回家書,讓父母知道自己的近況,向父母請安問好。新中國成立後,父母沒有同陳毅一起居住,陳毅除了每月給父母寄上足夠的生活費外,仍在百忙中擠出時間親筆給父母寫信,聊敘家事,寬慰老人。

1962年,身居要職的陳毅已62歲,這年春天途經成都。當時,他的老母親已年過八旬,重病在身,住在成都陳毅的弟弟家中。陳毅與妻子張茜前去看望。老人病重,有時小便失禁,陳毅剛到母親房中,恰遇母親換下一條被尿濡濕的褲子。母親擔心讓兒子見到污濁之物,便不停揮手、使眼色,要身邊照顧她的保姆將褲子藏起來,保姆慌忙中將褲子扔到了床下。

  陳毅拉住母親的手關切地問道:「娘,您把啥子東西扔到床下了?」母親連連搖頭說:「沒啥子,不關你的事。快坐下,跟娘聊聊天!」陳毅笑了笑,對母親說 :「娘,您怎麼對我也保起密來了?」說著,彎下身去,要看個究竟。母親見瞞不住,只好坦白真相。陳毅聽罷,眼圈紅了,動情地說:「娘!您久病在身,我沒能在您身邊侍候,心裡有說不出的難受。這褲子應該馬上拿去洗了,還藏著幹什麼?!」說著,他一手拿過褲子,並對保姆說:「我母親的病如此沉重,平時不知給你們添了多少麻煩;今天,就讓我去洗吧!」   保姆怎麼也不讓,母親也趕緊阻攔。陳毅誠懇地說:「娘,我不是說著玩的,您就允了吧。小時候,您不知給我洗過多少尿褲屎褲啊,兒子再怎麼做也難報答養育之恩。」接著,他又對妻子笑道:「我們家鄉有句俗話叫『婆媳親,全家和』,你這個長年不能照顧婆婆的媳婦也該盡點孝道,今天我們倆一起來洗這條褲子好不好?」  孝敬,孝敬,要做到由內而外的敬,才能算是孝。有句古話叫「久病床前無孝子」,孝心有時會給兒女的生活和事業帶來極大的拖累。但誰都會在時光的流逝中逐漸衰老,如果父母長期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即便兒女心中孝順,有時也難免流露厭煩的神色,此時父母心中的滋味恐怕難以陳述:一方面因為拖累了兒女而心中難過,另一方面便是對兒女隱隱的失望。  愛在態度上,心中孝,態度敬,不要對父母感到厭煩。很多人雖然表面上做得不錯,但容易不自覺地抱著一種「我做得已經不錯了」的心理,無形中給父母以不好看的臉色,以「孝」來折磨老人的心靈,增添老人的負疚感。這種作派,往輕了說,是一種不純;往重了說,也是一種「惡」——足以摧毀所有曾經的惡。

能竭其力的孝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論語·學而》   南懷瑾先生在解釋子夏的「賢賢易色」時再次提到兒女對父母的態度,認為兒女對父母的孝心只要發自內心盡心、竭力即可,不必強求物質的富足。「事父母,能竭其力」也是在講孝道,其中「竭」字是關鍵。盡孝,只要「竭其力」,力所不能及的也無須強求,量力而行足矣。  孔子的弟子子路素來以勇猛、耿直聞名,而其自幼的孝行也常為孔子所稱讚。子路幼時家境貧寒,家人經常食不果腹,有時甚至要在野外採摘野菜充饑。有一次,子路聽見年邁的父母隨口念叨著許久沒有吃過飽飯,如果能吃上一頓米飯就好了。子路聞言,心中十分愧疚,可是家中早已無米下鍋了。子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後來,子路想到山那邊的舅舅家裡還比較富足,翻過那幾道山樑到他家借點米,舅舅一定肯借。雖然山路崎嶇,但是想到能夠滿足父母的小小要求,子路打定主意出發了。子路不顧山高路遠,翻山越嶺走了幾十里路,從舅舅家借了一小袋米,隨即馬不停蹄、披星戴月地往家趕。這一路,子路雖然疲憊不堪,但能夠以自己的辛苦讓父母得到些許的滿足,他無怨無悔。  父母去世以後,子路南遊到楚國。楚王非常敬佩和仰慕他的學問和人品,給他加官晉爵。此後子路家中車馬百輛,餘糧萬鍾,富貴顯赫,衣食無憂。然而,子路總是不能忘懷昔日父母的勞苦,感嘆道:「如果父母還在世就好了,就算要同以前一樣吃野菜,再要我到百里之外的地方背米回來贍養雙親,我也心甘情願!」   當孔子得知子路如此思念父母並一再為父母生前自己無法盡心儘力奉養他們而自責時,便勸慰子路:「你在父母生前已經盡孝了。父母過世的時候,雖然無法用優厚的喪禮操辦後事,可你的孝心父母已經感受到了,你已經盡到了為人子女應有的禮節。你不必內疚,而且完全可以稱做是天下做子女的楷模!」   古語說:「百善孝為先,原心不原跡,原跡貧家無孝子。」只要盡心儘力便是孝,如果一定要表現在物質上,那麼窮人家裡就不會有孝子了。只要將父母的一切牽掛在心,內心想讓父母過得更好,那麼,即使你現在力不從心也問心無愧。絕大多數父母都不希望兒女為了表達孝心而自己背上沉重的經濟負擔。兒女過得好,父母便快樂;只要衣食有著、兒女關心,父母便一無所求了。   老人需要的東西並不多,一所豪宅或一封書信,山珍海味或粗茶淡飯,只要他們能感受到兒女的心,一切都是等價的。能影響孝的天平的不是物質,而是內心,原心不原跡,孝由心生。

「跑」為至孝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論語·里仁》   曾有人說,天下有不是的子女,無不是的父母。其實也不盡然。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聖賢亦會犯錯,何況普通人?南先生在講解孔子的話時稱,天下也有不是的父母,父母不一定完全對。作為一個孝子,對於父母的過錯要儘力勸阻。如果父母不聽勸導,那麼就「又敬不違,勞而不怨」,雖然無法違背父母的意願,但是要明確告訴父母這樣是不對的,即使反抗也要在一定限度之內。   孝順,孝順,順從有時便是孝。當然,前提在於不違背「仁」與「禮」的標準——盲目順從有時會讓兒女的生活蒙上陰影,這也肯定不是父母所期望看到的。當兒女與父母發生衝突時經常口不擇言,其實,即便是父母的錯,為人子女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同父母爭辯,而不應與父母致氣。  燕文跟母親吵架了,她一氣之下,衝出了家門,走進茫茫的夜色中。漫無目的地走了一段路後,她發現走得匆忙,竟然一分錢都沒帶,連打電話的錢都沒有!   夜色漸深,燕文飢腸轆轆,忽然看到一個小小的餛飩攤,一位老婆婆在攤前忙碌著。餛飩的香氣撲鼻而來。老婆婆早已注意到這個一臉憂傷的女孩子,她熱情地招呼:「小姑娘,吃碗餛飩吧!」燕文轉過身,尷尬地搖搖頭,說:「我忘記帶錢了……」老婆婆笑了笑:「沒關係,我請你吃。」  片刻之後,老婆婆端來一碗餛飩和一碟小菜。燕文吃了幾口,忍不住掉下了眼淚。「小姑娘,怎麼了?」老婆婆關切地問。燕文心頭感到一股暖流,邊哭邊把她的委屈講了一遍,言辭之中有許多責怪母親的話。  老婆婆聽了,搖搖頭說她:「你怎麼會這樣想呢!我只不過煮了一碗餛飩給你吃,你就這麼感激我,而你媽給你煮了十多年的餛飩,從小到大照顧你,你怎麼不感激她呢?為什麼還要跟她吵架呢?」燕文聽了這話,愣住了。  燕文腦海中浮現出許多兒時母親疼愛自己的畫面。餛飩吃完,她謝別了老人,朝家走去。當走到自家衚衕口時,燕文看到媽媽正焦急地左右張望……   小說《康熙大帝》里有一個情節,皇十四子頂撞了父親,老康熙氣得急火攻心,拔劍要砍殺這個忤逆的兒子。這時候,大臣張廷玉抱住了康熙,對皇十四子喊道:「你還不快跑?」 皇十四子醒悟了,一溜煙趕緊跑了……「跑」,在這個時候就是儒家所提倡的至孝。在這樣的非常環境下,還有別的選擇比「跑」更具有智慧更符合人情的嗎?在父親失去理智的時候,「跑」能夠讓父親避免犯更大的錯誤,也顯示出一種退讓之道的大智慧。孝道,在中國文化中是有許多許多智慧含義的。這種智慧,來自於對人生的體悟。

父母生日的雙重意義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論語·里仁》   南先生在解釋「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一句時說,對於父母的年齡,兒女不能不知道;父母又增了一歲,兒女應當既感到喜悅又感到懼怕。當子女長大也做了父母,通常將生活的重心完全放在自己的孩子身上,一方面理解了自己父母的苦心,一方面總想著向父母盡孝,卻又總以為時間還多,一再推延。  凱文是一位在華爾街事業有成的投資經理,在苦幹一個冬季之後,他終於獲得了兩個星期的休假。他早就計劃好要利用這個難得的機會到一個風景秀麗的觀光勝地去休憩一番。臨行前一天下班回家,他十分興奮地整理行裝,第二天早晨出發前他打電話給母親,告訴她去度假的消息。   母親說:「你會不會順路經過我這裡?我想看看你,和你聊聊,我們很久沒有見面了。」凱文急忙向母親解釋:「媽媽,我也很想去看你,可我和朋友已經約好見面時間了,恐怕沒有時間過去。」當他開車正要上高速公路,忽然記起今天是母親的生日。於是他繞回一段路,停在一個花店門口,打算訂些鮮花,叫花店給母親送去。母親喜歡鮮花。店裡有個愁容滿面的小男孩也來買花,挑好了一束康乃馨後卻發現所帶的錢不夠,少了10元錢。  凱文問小男孩:「這些花是做什麼用的?」   小男孩說:「送給我媽媽,今天是她的生日。  凱文拿出鈔票為小男孩湊足了買花的錢,小男孩很快樂地說:「謝謝你,先生。我媽媽會感激你的慷慨。」   凱文笑了笑 :「很願意幫助你,其實今天也是我媽媽的生日。」   看著小男孩滿心歡喜地抱著花束離開,凱文若有所思,他選好一束玫瑰、一束康乃馨和一束###花,付完錢,給花店老闆寫下他母親的地址,然後他發動車子,繼續上路。  車子開出一小段,轉過一個小山坡時,凱文看見剛才遇到的那個小男孩跪在一個墓前,把鮮花攤放在墓碑前。小男孩也看見他,揮手說:「先生,我媽媽喜歡我給她的花。謝謝你,先生。」   凱文立即將車開回花店,找到老闆,問:「那幾束花是不是已經送走了?」老闆告訴他還沒有。   「不必麻煩你了,」凱文說,「我自己去送。」   正如聖人所說,做子女的對父母的年齡不能不知道。要銘記著父母的生日,這其中有兩重含義:一是為父母的壽又添了一歲而高興;與此同時又為父母擔心,父母年歲越高,距離人生的終點越近,兒女與父母相處行孝的時間也越短了。   當父母已不在人世,再想盡孝,恐怕也不能了。在父母生日那天,一句問候、一句叮嚀、一個擁抱,都會讓他們幸福萬分,而最好的禮物便是將自己帶到年邁的父母面前。

遊必有方:離家創業的另一種闡釋

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論語·里仁》   南先生對「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一句有著獨到的見解,他認為「遊必有方」的「方」並非有些典籍中注釋的「方向」,而是指「方法」。並非說,只要父母還健在,兒女就不能離家創業,而是說,父母年邁沒人照應,子女遠遊他鄉時必須有個安頓的方法讓父母衣食有著,這便是孝子之道。  曾有一位家境貧困的大學生,堅持求學,這本是好事;然而當家庭出現變故,父親去世,弟妹年幼,他卻依然堅持要繼續深造讀研究生,母親無奈只好去賣血。這位自私的學子遭到了許多人的鄙夷。求學的路如此漫長,一生一世的事業又何必繫於一紙文憑,自己的深造卻要用母親的鮮血來灌溉,他卻能無動於衷,實在讓人不齒。   當兒女到了能夠自立的年齡便要開始回報父母,最起碼不要因為自己而加重父母的負擔。想要繼續學習,考慮一下自己的家庭狀況;要去追求自己的事業,先將父母安置好。父母或許會對你說,只要對你好,我們願意付出我們的一切,不必為我們考慮太多。如果你用父母對你的愛給他們套枷鎖,又情何以堪?   當父母重病在床而斷然離去,在老人行將就木之時,將他對人世間最後的期冀扼殺,讓其以絕望之心離人生越來越遠,是對生命的大不敬。你可以離開父母,你可以奔赴遠方,但在離開家之前一定要對年邁的雙親有個交代。  離開了父母,雖然對父母有所安頓,讓父母衣食無憂,但仍然要時時刻刻牽掛著父母,將對父母的愛心與孝心深繫於懷,這才是孝子。父母的衣食、起居、心情都應該是兒女牽掛在心的,不要讓牽掛成為父母對兒女的單相思。  隨著父母年齡的增長,他們對兒女的依賴感也越來越強,失去了年輕力壯時的信心與豪氣,眼花了,腿腳不靈便了,甚至一些簡單的小事都會覺得自己做不好,此時兒女便成了他們可以依靠的大樹。  其實,當兒女懂得牽掛父母,當父母習慣依靠兒女,便是天地間最美麗的幸福。只是,漂泊的我們牽掛父母遠不及留守的父母牽掛我們的多!

總有一點強過你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論語·學而》   南先生說,「無友不如己者」並非指不要與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而是說不要看不起任何一個人,不要認為任何一個人不如自己,你身邊的每一位朋友都有他的過人之處。不要認為你的朋友不如你,用其長而舍其短,便會發現他人身上的閃光之處。   許多儒學典籍中將「無友不如己者」理解為不要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未免有失偏頗;如此解釋,後面一句「過則勿憚改」則意義不連貫了。做人應謙遜自省,如果交友時只關注他人哪裡不如自己而不自省,又怎能不斷完善自己?只有將朋友的長處與自己的短處比較,發現自身缺陷並及時改過,才能使自身的學問修養不斷完善。   有一則寓言,五根手指閑來無事,話論誰最優秀,激烈爭執。大拇指洋洋得意地說:「在咱們當中我是最棒的,我最粗最壯,人們讚美誰、誇獎誰時都會把我豎起來……」食指不服氣,說:「咱們五個當中,我才是最厲害的,別人哪裡出現錯誤,人都會用我把錯誤指出來……」中指不可一世地說:「看你們一個個矮的矮,小的小,哪有一個像樣的!我才是真正頂天立地的英雄……」到無名指了,它更是心有不甘:「你們算什麼,人們最信任的是我。當一對情侶喜結良緣的時候,那顆代表著真愛的結婚戒指帶在誰身上了啊?」輪到小指發言,它最不起眼,可氣勢卻一點不低:「誰最重要,不能只看這些小事。當每個人虔心拜佛、祈禱的時候,我是站在最前面的,所以最重要的是我!」  其實,做人處世,要將朋友的長處銘記於心,將自己的姿態放低,認清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明確他人的長處和短處。要知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學習他人的過人之處以彌補自己的缺陷,才能更好地做人、做事。

管寧割席與擇友之嚴 子曰:「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    ——《論語·子罕》   孔子說,有些人可以一起學習做人做事的道理,一起經歷人生,一起長大,做十分要好的朋友;但卻沒有辦法和他同走一條道路,不能共同成就一番事業。兩人思想目的不同,便沒有辦法共同相謀。雖然並不一定反目成仇,但卻沒有辦法互相討論計劃一件事,只好各走各的路,正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 。   南先生進一步解釋:有些朋友可以與之共赴事業,卻無法共同建立一個東西,無法共同創業,所謂「兄弟同心,其利斷金」的事在他們身上無法實現。另一些朋友可以共同創業,卻無法共同守業,所謂「打江山易,守江山難」,讓他的手中握有權力,反而會讓他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世說新語》中記載「管寧割席」的故事,便是對「道不同不相為謀」極為清晰的闡釋。管寧與華歆本是從小到大的好朋友,恰同學少年結伴讀書。一次,兩人一同在園中鋤菜,發現地上有塊金子。管寧視而不見,繼續揮鋤,視非己之財與瓦礫無異。華歆卻將金子拾起察看,仔細想過之後才將金子丟棄了。華歆此舉被管寧視之為見利而動心,非君子所為。還有一次,兩人同席讀書,附近有官員華麗的轎輿車馬經過,前呼後擁十分熱鬧,管寧依舊同往常一樣安心讀書,而華歆卻忍不住將書本丟到一邊,跑出去看了一下熱鬧。此舉被管寧視之為心慕官紳,亦非君子。於是,管寧毅然將二人同坐的席子割開,與之分坐,斷了交情,說:「你不是我的朋友。」  事情很小,確是人們容易忽略的細微末節,然而正因其小,足見當時的士大夫品評他人與約束自己的尺度及交友之嚴,見微而知著,因小而見大。  當朋友之間所追求的東西有著懸殊的差別之時,就可能在以後的路上分道揚鑣。因此,朋友未必能夠一路通行。有的朋友可以一起學習、一起創業,然而隨著人生經歷的變化,會在一個關鍵問題上出現分歧,使友情破裂。

距離,有分有寸,有始終 子曰:「晏平仲善與人交,久而敬之。」   ——《論語·公冶長》   子曰:「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    ——《論語·陽貨》   孔子非常佩服晏子對於交朋友的態度——晏子不輕易與人交朋友,一旦交了一個朋友,就會全始全終。南先生進而點明,對於我們來說,每個人都有朋友,但全始全終的很少,這邊廂新朋友在增加,那邊廂老朋友也在流失,正所謂:「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   晏子對朋友能全始全終,他讓友情地久天長的要訣是「久而敬之」。交情越久,他對人越恭敬有禮,別人對他也越敬重。這四個字說來簡單,做起來卻不容易。一般來說,關係親密的朋友,言談舉止都更為隨便,就好比人們心情不好時總愛對親密的人發脾氣一樣。而一時的口不擇言,有時會變成永遠的傷疤。因此,交友之道便在於「久而敬之」。  「敬」在一定程度上表現為朋友之間的禮儀。  許多人常有一個錯誤的想法:摯友之間無須講究禮儀,因為好朋友彼此之間熟悉了解,親密信賴如親兄弟,財物不分,有福共享,講究禮儀拘束便顯得親疏不分、十分見外了。  其實,朋友關係的存續是以相互尊重為前提的,容不得半點強求、干涉和控制。彼此之間情趣相投、脾氣對味,則合、則交;反之,則離、則絕。朋友之間再熟悉、再親密,也不能隨便過頭、不恭不敬,否則,默契和平衡將被打破,友好關係將不復存在。   和諧深沉的交往,需要充沛的感情為紐帶。這種感情不是矯揉造作的,而是真誠的自然流露。中國素稱禮儀之邦,用禮儀來維護和表達感情是人之常情。待摯友仍須敬,並不是說在一切情況下都要僵守不必要的煩瑣的客套和熱情,而是強調好友之間相互尊重、不能跨越對方的禁區。  每個人都希望擁有自己的一片私密天空,朋友之間過於隨便就容易侵入這片禁區,從而引起隔閡和衝突。待友不敬,有時或許只是一件小事,卻可能埋下了破壞性的種子。   維持朋友親密關係的最好辦法是往來有節、互不干涉,「久而敬之」才能天長地久。對待朋友,無論關係如何親密都不可惡語中傷。將自己放在與朋友相等的地位,設身處地為朋友著想,相敬如賓,才能讓友情長在。  孔子說,女子與小人最難辦了,對她太愛護、太親近了,她就恃寵而驕,讓你無所適從、動輒得咎;對她疏遠一些,她又怨恨你。天下的女人差不多都恨死了孔子這句話,但思來想去,這話確實很有道理。南先生認為,孔子說的不僅僅是女人,還包括小人,而世界上的男人夠得上資格免於「小人」罪名的實在是少之又少。因此,孔子這一句話,雖然表面上罵盡了天下的女人,但又有幾個男人不在被罵之列呢?  「近則不孫,遠之則怨」。明智之人在交往之中懂得保持距離。距離對情感而言不是空間上的遠近,而是交往的層次和質量。柴可夫斯基和梅克夫人是一對相互愛慕而又從未見過面的戀人。梅克夫人是一位酷愛音樂、有著一群兒女的富孀。她在柴可夫斯基最孤獨、最失落的時候,不僅給了他經濟上的援助,而且在給了他心靈上極大的鼓勵和安慰。她使柴可夫斯基在音樂殿堂里一步步走向頂峰。柴可夫斯基最著名的《第四交響曲》和《悲愴交響曲》都是為她而作。他們不想見面並非他們兩人相距遙遠,實際上他們的居住地僅一片草地之隔。他們之所以永不見面,是因為他們怕心中的那種朦朧的美和愛在一見面後被某種太現實、太物質的東西所代替。  不過,不可避免的相見也發生過。那是一個夏天,柴可夫斯基和梅克夫人本來已安排了他們的日程:一個外出,另一個留在家裡。但是這一次他們在計算上出了差錯,兩個人同時都出來了,他們的馬車沿著大街漸漸靠近。當兩駕馬車交錯的時候,柴可夫斯基無意中抬起頭,看到了梅克夫人的眼睛。他們彼此凝視了好幾秒鐘,柴可夫斯基一言不發地欠了欠身子,梅克夫人也同樣表示了一下,就命令馬車夫繼續趕路了。柴可夫斯基一回到家就寫了一封信給梅克夫人 :「原諒我的粗心大意吧,維拉蕾托夫娜!我愛你勝過其他任何一個人,我珍惜你勝過世界上所有的東西。」在他們的一生中,這是他們最親密的一次接觸。所以說,真正的情誼是心靈的默契和情感上的升華,聰明的人會把情感放在和理性等距離的位置上,在交往中和對方保持合適的距離。

規過勸善 也有度量 子游曰:「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    ——《論語·里仁》   子貢問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    ——《論語·顏淵》   南先生結合生活實際通俗地解釋了孔子和子游的話:子遊說,要講仁愛之「行」,也要懂得方法,不能蠻幹。當上司有了不對的地方,你提出意見和建議,如果對於一個問題說的次數多了,雖說是對公司與上級有益,有時卻會招致上司的反感。對朋友也是一樣,朋友有不對的地方,聽不進你的建議,如果你勸告的次數過多,他反而還會與你慢慢疏遠,甚至變成冤家。  中國文化中友道的精神在於「規過勸善」,這是朋友的真正價值所在。有錯誤相互糾正,彼此向好的方向勉勵,這就是真朋友,但規過勸善也有一定的限度。朋友的過錯要及時指出,「忠告而善道之」,盡心勸勉他,讓他改正錯誤;但實在沒有辦法時,「不可則止」,就不要再勉強了。自古忠言逆耳,假如忠諫過分了,朋友的交情就沒有了,尤其是共事業的朋友。歷史上有許多先例,往往知道實不可為,只好拂袖而去,走了以後還保持朋友的感情。   朋友都有其各自的優點和缺點,規過勸善固然好,也不應過度,否則便會失去朋友。讓自己的眼睛多停留在朋友的長處上,既勉勵了自己,又不至於走進友誼的誤區。  一個人要贏得友誼,就要多看到對方的優點和長處。其實,每一個人都有長處,問題就在於發現與否。比如某人在事業上很有才氣,但在生活中處世能力卻很差,那麼,如果擇其長處學習之,你就會和對方建立友誼,相處和睦。你睜開兩眼看對方,要求對方什麼都好,那麼,最終是你失去友誼和失去朋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看朋友,也是一種寬容的處世之道。如果某人從前曾冒犯了你或做了對不起你的某件事,若他已認識了,你也不妨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讓昨日的誤會與衝突隨歲月而流逝。這不是無緣無故的寬恕,而是一種風度,讓對方認識到你有不凡的胸襟。  世界上本來就沒有完美無缺的人,交友應求大同存小異,過分挑剔以及過分苛求最終可能使你連一個朋友也找不到,或者說你的朋友,因為你過分睜大雙眼而對你敬而遠之,遠而避之。每個人在生活中總會遇到些挫折,從挫折中經受失敗的考驗,從幼稚走向成熟,從認識弱點走向克服弱點,那麼,我們不必要把對方的缺點洞察得透明化。你只要認為對方是一個真誠的人,即使他有某些與你格格不入的嗜好、缺陷,你也不必大加追究,一定要扭轉乾坤不可。   睜一隻眼,多看到對方的長處;閉一隻眼,少看到對方的弱點。享受友情的陽光,不要讓喋喋不休的規勸使朋友離你越來越遠。數數你身邊的朋友 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論語·季氏》   南先生說,世間每個人都需要朋友,朋友有益友與損友之分。友直、友諒、友多聞,都是對自身修養有益的朋友。「友直」,是講直話的朋友;「友諒」,是個性寬厚、能夠原諒人的朋友;「友多聞」,是見識廣闊、知識淵博的朋友。對自身修養無益而有害的損友亦有三種:「友便辟」,是指有特別的嗜好,或者軟硬不吃、不經意間便會將他得罪的朋友;「友善柔」,是個性軟弱、依賴性強,缺乏個人主見甚至一味依循迎合於你的朋友;「友便佞」,是專門逢迎拍馬的朋友,通常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佛說孛經》中說:「友有四品,不可不知:有友如花,有友如秤,有友如山,有友如地。」其實,如花、如秤的朋友便是孔子提及的損友的另一種表述,如山、如地的朋友則是益友的另一種概括。   有友如花,好時插頭,萎時損之,見富貴附,見貧賤則棄。這類朋友對待你像花一樣,當你盛開時,將你插於頭鬢、供奉桌上;假如你凋謝了,他便毫不憐惜將你丟棄。當你擁有權勢、富貴時,他把你捧到高處,凡事奉承、隨順;一旦你功名富貴隨風而去,失去了利用的價值,他就背棄你,離開你。有友如秤,物重頭低,物輕則仰,有與則敬,無與則慢。這種朋友像秤一樣,如果你比他重,他就低頭;如果你比他輕,他就高起來。當你有名位有權力時,他就卑躬屈膝,阿諛諂媚;等到你無權無名一身輕,他就昂起頭來,俯瞰你了。   有特別的嗜好或不寬容的朋友總會對你有所求,情感上或物質上一旦無法滿足他,你們之間的友情便會走到盡頭了。個性軟弱、依賴性太強的朋友會讓你疲憊不堪,一旦偶爾流露出讓他自己作決定的想法,他便會認為你拋棄了他,你們之間的友情也會出現危機。至於逢迎諂媚的朋友更是對自身有百害而無一利。   有友如山,譬如金山,鳥獸集之,毛羽蒙光,貴能榮人,富樂同歡。有的朋友像高山一樣,高山能廣植森林,豢養各種飛禽走獸,任憑它們聚集其中,自由自在。所以,益友像山,心胸廣闊,正直高聳,寬厚待人。有友如地,百穀財寶,一切仰之,施給養護,恩厚不薄。所以,益友如地,澤被萬物,毫無怨尤,可以擔待我們的過錯,幫助我們不斷成長。  因此,朋友並不一定越多越好,多交益友,少交損友,才能真正從朋友身上學到為人處世的道。
推薦閱讀:

南懷瑾:獸死不擇音(勿殺生)
南懷瑾老師開示:對「定」的錯誤認識
南懷瑾:《我說參同契》18
(1)南懷瑾:金剛經「不住色布施」的開示(圖)

TAG:論語 | 南懷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