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來混遲早要還的,韓信虧欠項羽什麼?最終要以死相還
力拔山兮氣蓋世, 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英雄一世的霸王在生死之際發出了這悲天憫人的最後吟唱,寶馬美姬是死後唯一的牽掛,然而即便是如此感天動地,也無力回天,最後自刎於烏江岸邊,屍體被五人分成五部分所得,這五人也因此封侯。
垓下之戰後韓信為大漢朝的建立立下了不世之功,自此之後世上再也無人可以和劉邦爭天下。雖然韓信立下蓋世功勛,卻因遭到猜忌而被奪去兵權,封楚王。最後再被降為淮陰侯,被呂后和蕭何誘殺。
韓信被吊在一口大鐘之內,被呂后用桃木做成的劍刺死,之所以如此的處死韓信是為了不違背劉邦當年對韓信的諾言,「只要韓信頂天立地於漢土,絕不加兵刃於身。」韓信在鍾內頭被鍾所罩住不見天,被吊起腳不立地,用木劍刺死也不違背劉邦的諾言。韓信死後被滅了三族。
項羽和韓信,兩人都是經天緯地的英雄,然而兩個人都不得好死,這冥冥之中或許有著某種關聯,亦或是天意?
在筆者看來,韓信的死是上天借呂后的手來要他償還對項羽的債,這筆債就是當日韓信在垓下對項羽的十面埋伏。為什麼筆者要這樣說呢?
因為韓信的這出十面埋伏的計策實在太狠毒。在古代,早就有過網開一面的典故,《史記·殷本紀》:「湯出,見野張網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網。』湯曰:『嘻,盡之矣!』乃去其三面。」
大致意思就是把捕禽的網撤去三面,留下一面,以此顯示寬容大度,上天有好生之德。而在垓下,韓信就好比是張網的人,項羽就鳥,韓信用十面埋伏來獵捕項羽和他的士兵,可謂是趕盡殺絕,毫不留情。項羽的失敗早已經是大勢所趨,何苦要用十面埋伏如此狠毒的招數。
隨後項羽帶領少量的騎兵殺出重圍,在逃跑的路上一個樵夫竟然故意指錯路,讓他們陷入沼澤地,逃出後只剩下項羽一人一騎到了烏江邊。恰巧在烏江邊看見了螞蟻搬家形成一條攔路的線,加上之前被一個樵夫欺騙,原本渴求生命的項羽終於不跑了,認為既然是天意要他滅亡,他只好自殺而死。
至於說項羽在死前有沒有怨恨韓信的十面埋伏太過狠毒也不可知,總之項羽死在了十面埋伏下。正所謂天道循環,韓信又怎能想到他自己也會慘死在呂后和蕭何手中,至於「成也蕭何敗蕭何」的感嘆,大概和項羽自刎前吟唱的「力拔山兮」有著相似的心情。
歷史在冥冥之中有著一種不可抗拒的規律,天意或是人為,經歷這一切的人稱之為「命運」,而後世的我們,則只能在這些人的命運中來感悟一些道理,對或錯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要明白,勝敗不可恥,天道人意自有它的道理。
(圖文來源網路。感謝原作者,如有侵權,告知補救)
推薦閱讀:
※韓信忍受胯下之辱 竟有驚天陰謀
※韓信不殺令他蒙受胯下之辱的市井無賴 真的是「以德報怨」嗎?
※韓信的一生:生的偉大,死的窩囊
※韓信最好的朋友,曾多次舉薦韓信,為何最終卻死於韓信之手?
※韓信有兩個娘,親娘和接濟過他的「娘」的墓地規模比韓信的還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