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前報道對美國刑事審判的影響【@裸嘢李 轉】【論文】

  高一飛(西南政法大學教授)

  Wadi Muhaisen(科羅拉多州立大學教授)

  在美國,公開刑事審判是強制性的。刑事被告有獲得公正審判的權利,而媒體和新聞有自由發表他們的言論的權利。我們將會討論美國憲法中兩個條款之間的衝突:1)保證刑事被告人能夠獲得不偏不倚的陪審團的公正審判;2)保證自由言論。文章中我們對立法和美國最高法院對這一衝突的規定進行評論並提出對提高美國刑事審判公正性的建議。

  公開審判 言論自由 審前報道 公正審判 綜合評估測試

  The Effect of Media Pre-trial Publicity on American Criminal Trials

  Professor Gao Yifeng – Southwest of Political sience and Law, Hunan Provinc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 Professor Wadi Muhaisen, Professor of Colorado University and Attorney at Law of Muhaisen Law Firm–, United States

  In the United States public criminal trials are mandatory. In America, a criminal defendant has a right to a fair trial; but the media and press have a right to free speech.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effects of pretrial publicity in criminal cases of national notoriety in the United States. We will discuss the clash between two provisions of the American Constitution: 1) guarantee to criminal defendants of a fair trial by an impartial jury and 2) the guarantee of free speech; the American Supreme Court』s rules on these issues; our criticisms of the law on these issues; and our recommendations for improving fairness in American criminal trials.

  Public criminal trials Freedom of speech Media Pre-trial Publicity Fair procedures 「Totality of the circumstances」 test

  在美國,公開刑事審判是強制性的。強制性公開的原因是為了再次向公眾保證公正的訴訟程序被遵循,同時它也為社會對一個案件的關心及情感等情緒提供一個渲泄的途徑。[2]同樣,科技的迅速發展、公眾的更多關注及媒體數量的增多創造了另一個普通的現象,也就是產生了不少的「全國著名審判」。[3]人造衛星、可移動的廣播設備、電纜電視及其它新的科技已經在美國的刑事審判公開中被運用。電纜新聞網路(CNN)的普及、對著名的辛普森案件審判[4]的濃烈的興趣及對「法庭電視」[5]之類的電視節目的需求表明了公眾對現實法律藝術的永不滿足的好奇心。

  20世紀60年代,當媒體開始關注民權及反對越戰的同時,美國人民開始對更多有關審判的新聞感興趣。一個有名的審判可以引起美國任何一個城市的媒體的注意,並且使審判開始前對案件的相關報道充斥著整個國家。[6]消除審前報道對審判的影響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將案件的審判地點轉到另一個城市和法院,但是如果該審判被在全國範圍內報道了,則該方法就會失效。[7]

  在美國,刑事被告有獲得公正審判的權利,而媒體和新聞有自由發表他們的言論的權利。我們將會討論美國憲法中兩個條款之間的衝突:1)保證刑事被告人能夠獲得不偏不倚的陪審團的公正審判;2)保證自由言論。文章中我們對立法和美國最高法院對這一衝突的規定進行評論並提出對提高美國刑事審判公正性的建議。

  一、媒體報道對美國刑事審判的影響無法避免

  媒體對刑事審判的報道在過去的30年就有了很大的擴展,[8]這在很大程度上給公眾提供了有關特定審判的深刻的了解和廣泛的信息。[9]新聞對刑事案件審判過程的過多參與導致了由於受媒體影響而使陪審員產生偏見,進而引致不公正審判的上訴的數量也在增多。[10]

  過去,審判法官對是否允許審前報道擁有很大的裁量權。[11]當被告對他們的定罪上訴,認為對其的審判違反了公正程序[12],上訴法院也通常給與原審法官極大的空間而駁回被告的上訴。[13]美國法院假設所有的陪審員立場都是公正的[14],如果沒有有關種族偏見的證據,所有的判決也被認為是公平的。[15]

  什麼是著名的審判呢?

  一個「全國著名的審判」是指在案件的調查程序和審前程序中,全國範圍內的人們一直通過報紙、雜誌、無線電廣播和電視對此案有普遍深入的、持續的了解。[16]有四種審判能夠引起媒體關注從而使其變得在全國範圍內眾所周知:

  涉及異乎尋常的罪惡、能夠滿足國民窺視之好的案件,例如帕梅拉·斯馬特謀殺案;[17]

  犯罪行為非常凶暴或者駭人聽聞以致全國媒體都緊緊跟隨的案件,例如查爾斯·曼森兇殺案,[18]傑弗里·大莫爾兇殺案[19]和俄克拉荷馬州聯邦中心爆炸案;[20]

  被告是名人的案件,例如辛普森謀殺案;[21]

  被害人是名人的案件,例如羅伯特·F·肯尼迪暗殺案。[22]

  美國大多數的刑事審判並不會引起公眾或者媒體的關注。但是,當一個審判因為任何原因變得全國眾所周知的時候,媒體和民眾的注視使得審前報道成為審判法院法官難以解決的問題。另外,一個地方性的普通罪案一旦涉及「謀殺、神秘、性和懸念」就會成為全國性的案件。[23]因此,媒體對案件審理的影響又是非常普遍的,與不出名的案件相比,對全國有名的犯罪的公開報道能夠影響的潛在陪審員的數量更多。[24]另外,潛在的陪審員很可能已經被有關犯罪、被告人或者被害人的公開報道層層包圍。[25]在全國範圍內於審前有大範圍公開報道的和細節的描述祥細的,屬於全國著名的案件,應當將這些案件與純粹涉及一個的地方影響的案件區別開來。[26]

  對於全國著名的案件,不能通過轉移審判地點、選擇未受影響的陪審員、封閉陪審團等方法達到目的,只能通過上訴審發回重審以達到公正審判。但是,可否通過限制媒體的報道達到目的呢?

  二、為何不能靠限制言論自由保證公正審判

  美國憲法是美國最高的法律,憲法的前十條修正案被稱作《權利法案》。憲法的這十條修正案是美國公民自由的主要來源,也是對政府權力進行限制的來源。任何與憲法規定相抵觸的法律都是無效的。然而,當我們討論對公開審判的公開報道時,有兩個憲法規定可以適用,一個是第一修正案,一個是第六修正案。

  憲法第一修正案規定:「議會不能制定有關建立宗教或者禁止宗教信仰自由的法律;不能制定削減言論自由或者新聞自由的法律;不能制定削減人民溫和地集會、基於所受冤屈請求政府救濟的權利的法律。[27]」美國媒體依賴該條款在審判開始前討論刑事審判。這被稱為「審判前公開報道」。公開審判的基本原理在於「公眾對一個刑事審判的詳細審查提高了案件審理的質量並且確保法律程序中事實的完整性,進而給被告和社會都帶來利益。」[28]公眾觀察和評論審判程序可以遏制政府濫用權力。[29]

  美國憲法第六修正案通過對所有刑事被告都有受不偏不倚的陪審團公正審判的權利,它規定:「在所有的刑事起訴中,被告都享有獲得犯罪發生地(該地區應當是法律預先確定的)的不偏不倚的陪審團快速、公開的審判的權利,享有被告知控訴的性質和理由的權利,享有與對其不利的證人對抗的權利,享有遵循法定程序獲得對自己有利的證人的權利,享有獲得法律援助的權利。」[30]然而,最高法院同時承認,有時言論自由權和獲得公正的審判的權利會發生抵觸。有時公眾對一個刑事審判的興趣太過濃厚,就會使得提供一個在刑事審判中不偏不倚的陪審團成為難題。

  這些憲法條文的規定存在抵觸,[31]因此,在全國著名的案件中,美國法院不得不努力權衡這些條文的規定。

  公民需要通過公開的審判知道實施司法程序的威信和效力。審判是否公正?是得到迅速處理、還是受到拖延以至造成磨難?然而,一般人沒有時間去地方法院旁聽審判,也沒有時間連續多個小時收看有線電視轉播的某些審判。他們是從新聞報導中獲得消息,無論是從早報,還是從晚間電視或廣播新聞。如果禁止新聞界旁聽審判,那它就不能提供這一對「民治至關重要」的訊息。

  但是,如何兼顧公平審判的需要呢?如果罪大惡極,如果地方民情高漲,如果過度的輿論會影響挑選組成公正的陪審團,那麼是否應該把新聞界排除在法庭之外?根據最高法院的裁決,回答是否定的。首席大法官沃倫·伯格(Warren E. Burger)認為:「預先制約言論與出版是對《第一條修正案》所保護的權利的最嚴重和最不能容忍的侵犯。」法官手中有各種各樣處理這類情況的辦法,包括對被告和原告律師的禁令、把開庭地點改到一個不太情緒化的地方,以及將陪審員隔離等等。

  有關新聞界報導審判的要案是1980年的「里士滿報業公司訴弗吉尼亞州案」(Richmond Newspapers, Inc. v. Virginia)。由於一家自由媒體的努力,這個案子鞏固了人民知情的權利。在這個案子中,一個人因謀殺被捕,但各種各樣的問題導致三次審判無效。於是,當第四次審判開始時,法官、檢察官和辯護律師一致認為,應該不將審判對旁人和新聞界公開。[32]

  當地報紙提起訴訟,向法官的決定提出挑戰。最高法院在其作出的重要裁決中,平衡了《第一條修正案》與《第六條修正案》(The Sixth Amendment)──新聞出版自由的權利與得到公平審判的權利──的關係,法院認為,二者相輔相成。《第六條修正案》保障「及時和公開審判」的含義是,不僅保護被告不遭受秘密的私刑審判,而且還保護公眾旁聽和目睹審判的權利。鑒於弗吉尼亞州,或甚至里士滿市的全體民眾,顯然不可能都去旁聽審判,因此,必須允許新聞界旁聽和報導審判,協助確保審判公正進行。首席大法官沃倫·伯格關於「里士滿報業公司訴弗吉尼亞州案」的意見書(1980年)有一段經典論述:

  《權利法案》是在審判應予公開這一悠久的歷史背景下產生的。當時,公眾旁聽審判的權利被視為審判程序的一個重要方面;在「願來多少就來多少的民眾前面」舉行審判被看作是「自由英國憲政的不可估量的優勢」。《第一條修正案》所保護的言論和新聞出版等自由可以被理解為是對每個人出席審判的權利的保護,從而使那些明文規定的權利具有意義。「《第一條修正案》不僅限於保護新聞出版和個人言論,而且也禁止政府對公眾獲取信息的來源施加限制。」言論自由意味著某種聽取的自由。在很多情形中,本法院都曾提到《第一條修正案》賦予的獲取信息與觀點的權利。就審判而言,《第一條修正案》對言論和出版的保障本身就意味著禁止政府斷然關閉在《修正案》誕生以前就早已對公眾敞開的法庭大門。「因為《第一條修正案》的語言並非模稜兩可。…… 它必須被視為──按照一個熱愛自由的社會的解讀──用明晰的語言所能表達的涵蓋範圍最廣的一項規定。」[33]

  雖然這個案子涉及的是刑事審判,但其理念同樣適於民事審判。最高法院大法官小奧利弗·溫德爾·霍姆斯(任期1902年-1932年)曾說過,公眾監督是正當行使司法的保障。他寫道:「(民事)案件的審判應該在公眾的注視下進行,這不是因為一位公民與另一位公民之間的糾紛需要公眾關注,而是因為這是一個最佳時刻,讓那些行使司法的人應該永遠憑公共責任感行事、讓每一個公民滿意地親眼目睹執行公務的方式。」

  近年來的技術發展把公眾出席旁聽審判的概念推入了一個新階段。雖然在法庭使用攝像機目前不屬於憲法權利,但許多州已經立法,允許轉播審判。當電視最初問世的時候,由於攝像機的體積、對燈光的要求和每人都需要接話筒等原因,轉播審判不切實際。今天,只需少數幾架幾乎不為人看見的小型攝像機就可拍下整個法庭,操作控制可在隔壁房間或在外面停放的一部麵包車裡進行。雖然轉播審判一開始只是試驗性的,但實踐說明,電視轉播審判頗受歡迎。一個叫作電視法庭(Court TV)的美國有線電視網,專門轉播審判以及律師和法學教授的評述。在這裡,媒體繼續扮演公眾與司法體系之間的中介角色,而通過這種新方式,觀眾更好地了解到正在發生的情況。 [34]

  從《第一條修正案》的「言論和新聞出版自由條款」引申而來的「知情權」,在美國政治與司法觀念中是一個較新的概念,但由此我們可以再次看到,民主體制和隨之而來的自由,不是靜止不變,而是隨著社會本身的變化而演變。「人民知情的權利」與新聞自由緊密相關,但它是以更寬廣的民主體製作基礎。如果我們把民主體制理解為亞伯拉罕·林肯所說的「民有、民治和民享的政府」,那麼,政府的事務實際就是人民的事務,而這也是自由的新聞機構的角色與公民的民主關懷的匯合點。這不是個簡單的問題。人民和新聞界不必知道政府中的一切事務。顯然,有關國家安全問題、外交事務和制定政策的內部辯論,不必當即受到公眾審視。[35]

  雖然這聽起來合情合理,但其實卻包含著兩股相互競爭的勢力。一方面,所有層次的政府官員,即使是在民主社會裡,都不情願向新聞界或公眾傳遞信息;另一方面,受公眾支持的新聞界經常希望獲取多於它理應得到的信息。為解決這一矛盾,美國國會於1966年通過了《信息自由法》(Freedom of Information Act,通常簡稱FOIA)。這項法律是應新聞界和公共利益團體的要求制定的,新聞界和公共利益團體提出,旨在使公眾了解情況的現行聯邦法律經常帶來相反的效果。在對這項法律的解釋中,法院的一貫立場是,將信息公佈於眾屬於常規,聯邦政府部門必須對公民了解情況的要求作出及時和認真的答覆。繼聯邦法律之後,各州也都制定了類似的涉及州政府運作情況及檔案資料的信息自由法規。

  根據這一法律,公民個人和新聞機構都可以提出獲取信息的要求,不過實際上,大多數要求是新聞機構提出的。個人,即便是訓練有素的研究人員,很難找到充足的線索作為按照《信息自由法》索取信息的根據;而報紙和電視台擁有大批僱員,可以安排幾組人馬來處理一個問題,它們也擁有支付複印大量文件所需要的資金。[36]

  這樣,美國的法律幾乎沒有直接限制媒體報道審判的規定,而只有通過法院自己安排適合公正審判的氛圍或者上訴法院發回重新審判能夠起到防止媒體影響公正審判的作用。

  

  三、最高法院的模糊標準:「綜合評估」測試

  公正審判如果因媒體報道而受到影響,可能在上訴中以違反公正審判而發回重審。對於報道是否影響了對被告的公正審判,1975年,美國最高法院使用了一個叫做「綜合評估」[37]的測試。

  美國最高法院是美國最高級別的法院。最高法院的裁決對美國所有的法院都有約束力。 「綜合評估」的測試的目的正是為了判斷審前公開報道是否能夠引起偏見而導致審判不公正。[38]依據該方法,最高法院就可以檢查審判的情況、voir dire(挑選陪審團)[39]的文字本以及其它影響公正的信息,[40]以此判斷被告是否得到了公正的審判。[41]近年來,最高法院在發現陪審員的偏見方面一直很猶豫,[42]往往不願意否認陪審員的事實裁決的公正性。[43]

  在最高法院檢查時,審判法院必須檢查審前公開報道的範圍及性質以估量它引起偏見的效果。[44]如果可能的陪審團成員由於受公開報道的範圍和性質的影響而產生偏見(或者未來的陪審員可能會因為公開報道而產生偏見,只不過現在還沒有確定下來),那麼審判法院必須採取必要的補救措施抵消公開報道的影響並且保證公正的審判。[45]然而,這些措施必須不違反憲法的其他要求,尤其是保證新聞自由的第一修正案及保證快速、公開審判的第六修正案,它們會限制審判法官可能採取的保證公正審判的措施。[46]這是法院在這些類型的案件中要面對的進退兩難的局面。

  因為改變管轄地不會減弱全國著名的審判中公開報道的影響,因此審判法官必須找到另外的可替代的措施。

  最高法院採用一個「綜合評估」的測試方法判斷被告人對有偏見的陪審團裁判提出的上訴是否有理,因為這種方法發現了在前公開報道方面的固有的困難。這個方法缺少明確的標準,結果,這個方法引起了人們對該類審判的實際公正性的懷疑。[47]

  保證陪審團不產生偏見的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完全封鎖新聞和公眾意見。當然,英美國家普通法的歷史使公開的刑事審判成為了政府的義務,並且公開性的假定現在已經成為美國憲法要保證的一個內容。[48]因此完全封鎖新聞和公眾意見是不可行的。[49]因此一旦審前公開報道出現,第一修正案和第六修正案之間衝突就是不可避免的。[50]因為兩個修正案在美國憲法中是平等的,所以法院必須滿足每一個修正案所保護的相對立的利益。第六修正案要求不偏不倚的陪審員,而不是無知的陪審員,[51]這意味著陪審員可以知道審判中不承認的或者不相關的事實和問題。[52]最後,公開報道本身是一個危險的現象,因為它傳播的非常快而且經常在人們之間引起偏見,即使人們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53]那些認為自己沒有受到審前公開報道影響的陪審員可能是錯誤的。雖然經驗主義的調查仍然是有限的,但是當審判和公開報道是同步進行的時候,那些接觸據實的審前公開報道的陪審員明顯的比那些沒有接觸審前公開報道的陪審員更容易對被告宣告有罪。[54]另外,司法訓誡對陪審團的裁定並沒有實質的影響。[55]事實上,由於審前公開報道,即使法官也發現很難決定一個潛在的陪審員的觀點能夠持續多久。[56]

  自從有了衝突的憲法法律,而且因為每個案件在事實方面都是不同的,法院發現「綜合評估」法很有魅力,通過允許他們基於特定原因而改變已經有的一審的結果。但是,這個方法使審判法官在解決正義方面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權,而法官的自主權會削弱法律的統一性。因此,法律下的平等對待受到損害,可預料的結果變得不確定,司法限制――受法律規則支配的民主體制的一個重要的特性――被忽視。

  最高法院在採取救濟措施上同樣有很大的裁量權,上訴法院可以檢查任何他們認為的「正當程序需要的審判氛圍」及在陪審員選拔過程中「影響他們不偏不倚」的因素。[57]然而,對於未來案件中的審判法院,這個方法為其提供的方法即判例指導極少具有適用性。上訴法院簡單地將現階段的實際情況與過去的實際情況相比較並以此決定二者是否足夠相當以保證一個相似的結果,這種比較是否恰當、如何比較,是一個難題。[58]退一步來說,即使這個方法是必要的,然而審前公開報道要求審判法官採用預先的措施來避免它的影響,目前的方法允許審判法院使用任何他們可以選擇的方法,這樣,當上訴法院再次回顧來檢察和測試其措施是否適當的時候,結論是:他們所作的都是正確的。總的來說,上訴法院對許多案件的評論是適當的,但是它同樣也會提供不必要的相反的結果。[59]當法律是明確的、可預見的時候,正義才能夠得以實現,[60]而目前在美國的著名的案件中並不是這樣的情況。

  沒有確定的規則,法院就難以遵守法律的治理原則並且極有可能給法律強加一些任意性的特徵。[61]只有以規定的形式將其自身限制在自願接受的紀律中,法院才能夠成功地建立真正的法律規則。[62]

  關於審前公開報道的法律規定必須是確定的和可預測的,是提供給上訴法院評價是否因媒體報道產生了陪審員偏見的、容易理解的標準。這一規定,應當通過提供一個可以幫助法官選擇針對審前公開報道問題的預先方法的共同標準,而減弱可能的、對司法權威有危害的自由裁量。但是,最高法院提供的,顯然是一個模糊的標準。

  

  四、我們的評論:程序應當更具可操作性

  我們相信,在美國眾所周知的案件中,被告人獲得公正的審判的權利是他或者她在一個公正的審判中遇到的主要問題。這個權利只有以一個有意義的方式、通過下面的簡單的程序才能夠得到保護,這個程序如果被遵循,公正的要求就會得到滿足,這些程序已經被很多州的法院所採用:

  1、轉移審判地點。證明案件是一個全國知名的案件。如果在報紙、雜誌、收音機、電視或者任何其它大眾媒體中有普遍的、持續的全國性媒體的報道,案件就應當受到限制。辯護方應當提出一個審前的動議提醒法院:辯方感到該案件是一個全國知名的案件,這使得被告獲得公正的審判的權利受到威脅。

  審核證據之後,法院可以認定該案件是一個全國知名的案件。如果在一個可選擇的司法區域,公開報道非常少,認定該刑事案件是一個全國知名的案件,審判法院應當考慮同意被告提出的將審判地點轉移到一個更好的管轄地的請求。

  2、限制和約束訴訟參與人。在全國知名的案件中,法院同樣應當利用它的權力約束所有的訴訟參與人,包括律師和法院工作人員。向任何未被授權的人、尤其是向媒體的任何代理人或者代表人揭露有關案件的任何信息會影響陪審團保持不偏不倚的能力。如果必要,法院應當命令陪審團暫時與世隔絕並且在審判期間及他們商議期間不能與媒體有任何聯繫。這種方法民已經被有些法院所採用。

  3、封鎖所有的法院活動記錄以確保所有定罪的證據沒有被透露給法庭外的任何人。法院應當向公眾封鎖所有的法院活動記錄以確保所有定罪的證據都沒有被透露給法庭外的任何人,這些證據可能在法庭上沒有被陪審員承認。當然,法院可以允許媒體的一些成員報道審判過程,但是在審判結束之前必須限制他們自己可以公布或者播放的事實或者證據。所以說,這種限制是不是針對媒體的。

  當適用上述程序的時候,法院應當考慮第一修正案對言論自由及新聞出版自由的保證,而不能認為它妨礙了被告獲取公正的審判。

  4、在非常特別的案例中使用司法命令限制當事人和陪審員的言論。在許多案例中,公開報道干擾了被告獲得公正審判的權利。使用替代性的方法,將會確保被告能夠獲得一個較為公正的審判,例如司法命令的方法,即在非常特別的案例中使用司法命令限制當事人和陪審員的言論,而不是絕對防止公眾了解有關法律體系及刑事審判的知識。這種情況往往很少被採用。

  第一修正案和第六修正案各自描述了美國憲法最基本的權利,當刑事審判受到大肆渲染的、容易產生偏見的公開報道的影響時,這兩個修正案就會產生衝突。因為憲法沒有規定這兩個修正案中的一個可以比另一個優先適用。長期以來最高法院一直在尋找平衡二者的方法。但是,這種努力並沒有結束,而僅僅是剛剛開始。

  小結:由上可以看出,現代美國,不受媒體報道影響的審判是不可能的,鋪天蓋地的現代媒體,使公眾願意關注的案件的信息深入每一個人的頭腦,而且禁止或者限制媒體報道和關注案件也是不允許的,因為這同時違背了言論自由權利的要求和在「願來多少就來多少的民眾前面」舉行公開審判的要求。由於防止媒體影響審判的程序標準不具體,而由審判法官自由裁量,在一審中,對法庭的要求只能是抽象的,如何防止媒體審判,往往是由審判法官自由裁量決定。而最高法院的「綜合評估」測試標準,作為一種事後的同意上訴請求、作為發回重審的理由的模糊標準,也是由最高法院自由裁量把握而不具備操作性。因此,各州法院的轉移審判地點、限制和約束訴訟參與人、封鎖所有的法院活動記錄、在非常特別的案例中使用司法命令限制當事人和陪審員的言論還是可以探索的方法。但總的來說,避免媒體影響公正審判並無萬全之策,目前,只有靠最高法院的「綜合評估」測試和各法院自己的努力來獲得相對的平衡。

  --------------------------------------------------------------------------------

  [1] 本文為高一飛主持的2006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批准號為06XFX016)的階段性成果。此成果為筆者在美國丹佛大學美中合作中心與Wadi Muhaisen博士共同完成。

  [2] See Richmond Newspapers, Inc. v. Virginia, 448 U.S. 555, 571 (1980).

  [3] Newton N. Minow & Fred H. Cate, Who is an Impartial Juror in an Age of Mass Media?40 AM. U. L. REV. 631, 647 (1991).

  [4] 辛普森是一個非常有名的美國運動員,他被控殺害了他的妻子及其妻子的男朋友。1995年10月3號,洛衫機陪審團認定辛普森無罪。這個案件引起了強烈的全國性關注。

  [5] 法庭電視網路,通常被叫做電視法院,現在,美國超過八千六百萬的家庭均可收看到。它的內容包括法律電影,法律新聞(有社會評論環節)和對關注度高的的刑事案件審判的播放。

  [6] Newton N. Minow & Fred H. Cate, Who is an Impartial Juror in an Age of Mass Media?, 40 AM. U. L. REV. 631, 647 (1991).

  [7] Newton N. Minow & Fred H. Cate, Who is an Impartial Juror in an Age of Mass Media?, 40 AM. U. L. REV. 631, 647 (1991).

  [8] Roscoe C. Howard, Jr., The Media, Attorneys, and Fair Criminal Trials, 4 KAN. J.L. & PUB. POL"Y 61, 61 (1995)

  [9] See Alberto Bernabe-Riefkohl, Prior Restraints on the Media and the Right to a Fair Trial: A Proposal for a New Standard, 84 KY. L.J. 259, 259-60 (1995)

  [10] Newton N. Minow & Fred H. Cate, Who is an Impartial Juror in an Age of Mass Media?, 40 AM. U. L. REV. 631, 636 (1991)

  [11] Connors v. United States, 158 U.S. 408, 413 (1895).

  [12] See Patton v. Yount, 467 U.S. 1025, 1031 (1984) ; Holt v. United States, 218 U.S. 245 (1910); Spies v. Illinois, 123 U.S. 131 (1887); Hopt v. Utah, 120 U.S. 430 (1887); Reynolds v. United States, 98 U.S. 145 (1878).

  [13]美國憲法第十四修正案規定:「任何一個州要剝奪任何一個人的生命、自由或者財產,如果沒有經過正當的法律程序……美國憲法第十四修正案,』1. 在每一個州,陪審團審判的權利完全適用第十四修正案的正當程序條款。」,See Duncan v. Louisiana, 391 U.S. 145, 148 (1968).

  [14] 參見Murphy v. Florida, 421 U.S. 794, 799 (1975).

  [15] Irvin v. Dowd, 366 U.S. 717, 723 (1961)

  [16] Robert S. Stephen, Note, Prejudicial Publicity Surrounding a Criminal Trial: What a Trial Court Can Do to Ensure a Fair Trial in the Face of a "Media Circus, 26 SUFFOLK U. L. REV. 1063, 1066

  [16] State v. Smart, 622 A.2d 1197, 1200 (N.H. 1993) (reporting conspiracy and murder trial of New Hampshire woman convicted of persuading teen-aged lover to kill husband).

  [17] See State v. Smart, 622 A.2d 1197, 1200 (N.H. 1993) (其報道了新漢罕布爾州共謀兇殺案,一位女士因為勸說青少年情人殺死丈夫而被宣告有罪。).

  [18] See People v. Manson, 132 Cal. Rptr. 265, 274 (App. Dep"t Super. Ct. 1976) (其報道了對共謀兇殺案中可怕的塔特-拉比安卡殺人行為的審判).

  [19] 1991年,傑弗里·大莫爾公開承認其在威斯康星州的密爾沃基地區謀殺並且肢解了16個年輕的男人。參見《謀殺及毀損身體的細節揭露》, ST. LOUIS POST-DISPATCH, July 25, 1991, at 1A.

  [20] 1995年4月19日,據可疑的俄克拉荷馬州轟炸者蒂莫西·麥卡外和特里·尼克爾陳述,他們轟炸了Alfred P. Murrah 聯邦大樓,導致樓內男的、女的及兒童一共168人死亡。參見詹姆士·布盧克《專家表明:爆炸案審判的新地點引發負擔》,紐約時報,1996年2月22號,A22。

  [21] 前足球明星辛普森被控謀殺其前妻尼科爾·布朗·辛普森及她的朋友羅納德·高曼,經過長達九個月德審判之後,面對公眾的關注和大量媒體報道,陪審團在不足四小時內裁決辛普森無罪。"Not Guilty: Simpson Free After Acquittal, BOSTON GLOBE, Oct. 4, 1995, at 1, 22.

  [22] People v. Sirhan, 497 P.2d 1121, 1124 (Cal. 1972).

  [23] Sheppard v. Maxwell, 384 U.S. 333, 356 (1966) (quoting State v. Sheppard, 135 N.E.2d 340, 342 (Ohio 1956)).

  [24] Eileen A. Minnefor, Looking for Fair Trials in the Information Age: The Need for More Stringent Gag Orders Against Trial Participants, 30 U.S.F. L. REV. 95, 96 - 99 (1995)

  [25] See James R. Cady, Note, 4 WM. & MARY BILL RTS. J. 671, 671-72 (1995) (敘述媒體購買和揭露辛普森謀殺案詳細信息的情況); Scott C. Pugh, Note, Checkbook Journalism, Free Speech, and Fair Trials, 143 U. PA. L. REV. 1739, 1739-40 (1995) 143 U. PA. L. REV. 1739, 1739-40 (1995) (詳細描述將有關辛普森的信息賣給小報電視台); Stephen, supra note 10, at 1064-65 & nn.1-6 (描述圍繞帕米拉·斯馬特謀殺案的眾多媒體).

  [26] Eileen A. Minnefor, Looking for Fair Trials in the Information Age: The Need for More Stringent Gag Orders Against Trial Participants, 30 U.S.F. L. REV. 95, 97 - 99 (1995).

  [27] 參見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

  [28] Globe Newspaper v. Superior Court, 457 U.S. 596, 606 (1982). "公眾對刑事審判的監督培育了公正,因此應當提高公眾對司法程序的尊重。" Id.;同樣參見Press-Enter. Co. v. Superior Court, 464 U.S. 501, 508 (1984) ("因而公開不僅增強了刑事審判中的基本公正,也提高了公正的表現形式這一公眾信賴司法體系的本質。").傑里米·本瑟姆,曾經抨擊英格蘭的秘密審判,大概是第一個指出觀察和報道刑事訴訟程序是受到公正審判的權利的應有之義的人。See 1 JEREMY BENTHAM, RATIONALE OF JUDICIAL EVIDENCE 524 (London, Hunt & Clark 1827).

  [29] See In re Oliver, 333 U.S. 257, 270 (1948) ("對每一個刑事審判都會受到同時期的公眾評論的影響的認識是對可能的司法權力濫用的有效制約。").

  [30] 美國憲法第六修正案。

  [31] 憲法及權利法案的制定者意識到了第一和第六修正案之間的潛在衝突。See Nebraska Press Ass"n v. Stuart, 427 U.S. 539, 547 (1976) ("難以相信憲法的制定者沒有意識到受不偏不倚的陪審團裁判的權利和新聞自由的權利之間存在潛在的衝突。)

  [32] Melvin Urofsky:《人民的權利──個人自由與權利法案》,http://usinfo.state.gov/regional/ea/mgck/rop/roppage.htm

  [33] Richmond Newspapers Inc. v. Virginia,448 U.S. 555 (1980),http://www.oyez.org/cases/1970-1979/1979/1979_79_243/.

  [34]同樣,國會兩院的會議、國會聽證會和州議會會議,通常得到有線廣播網──尤其是公共事務衛星有線電視網(C-SPAN)──的轉播,這是媒體在民眾與政府之間發揮搭橋作用的又一個例子。

  [35] Melvin Urofsky《人民的權利──個人自由與權利法案》,http://usinfo.state.gov/regional/ea/mgck/rop/roppage.htm

  [36] Melvin Urofsky《人民的權利──個人自由與權利法案》,http://usinfo.state.gov/regional/ea/mgck/rop/roppage.htm

  [37] 「綜合評估測試」:是指任何一個因素都不能單獨使用,陪審員必須考慮所有的事實及前因後果,然後從這個整體畫面中得出一個結論。

  [38] See Murphy v. Florida, 421 U.S. 794, 799 (1975).

  [39] 美國法院選舉陪審團成員的過程被叫做「voir dire」.

  [40] Murphy v. Florida, 421 U.S. 794, 802 (1975).

  [41] Murphy v. Florida, 421 U.S. 794, 799 - 802 (1975).

  [42] Patton v. Yount, 467 U.S. 1025, 1038 (1984)

  [43] Patton v. Yount, 467 U.S. 1025, 1038 (1984)

  [44] Sheppard v. Maxwell, 384 U.S. 333, 357 -360 (1966) (quoting State v. Sheppard, 135 N.E.2d 340, 342 (Ohio 1956)).

  [45] Sheppard v. Maxwell, 384 U.S. 333, 358-61 (1966) (quoting State v. Sheppard, 135 N.E.2d 340, 342 (Ohio 1956)).

  [46] Scott Kafker, Comment, The Right to Venue and the Right to an Impartial Jury: Resolving the Conflict in the Federal Constitution, 52 U. CHI. L. REV. 729, 730-31 (1985) (considering constitutional conflict between First and Sixth Amendments).

  [47] See Antonin Scalia, The Rule of Law as a Law of Rules, 56 U. CHI. L. REV. 1175, 1178-79 (1989) (criticizing standards-based "totality of the circumstances approaches to legal issues as disregarding need for uniformity in law).

  [48] U.S. CONST. amend. VI. The Sixth Amendment states: "In all criminal prosecutions, the accused shall enjoy the right to a public trial . . . . Id.; see Globe Newspaper Co. v. Superior Court, 457 U.S. 596, 603-07 (1982). 

  [49] 這與審判過程中的封閉陪審團不同,審判過程中的封閉陪審團可以解決審判過程中的報道的影響問題,但是無法解決審前報道對潛在陪審員的影響問題。

  [50] See Nebraska Press Ass"n v. Stuart, 427 U.S. 539, 539 (1976) (認為為所有情況下的公正審判確立第一修正案和第六修正案何者具有優先權是不必要的,但是指出,針對刑事案件報告,對出版前的約束應當有特殊的效力。).

  [51] 參見美國憲法第六修正案,「被告應當享有獲取公開審判的權利,享有受不偏不倚的陪審團裁決的權利……」.

  [52] See Patton v. Yount, 467 U.S. 1025, 1035 (1984) (認為相關的問題不是陪審員對案件的記憶,而是陪審員是否已經形成了阻止公正的判決的固執的觀點); Murphy v. Florida, 421 U.S. 794, 799-800 (1975) (認為陪審員不需要對審判中涉及到的事實的問題一無所知); Rideau v. Louisiana, 373 U.S. 723, 733 (1963) (指出不能輕易拋棄陪審員提出的他們可以削減外界因素影響的主張); Irvin v. Dowd, 366 U.S. 717, 723 (1961) (指出要求陪審員對案件一無所知就相當於建立一個不可能的標準).

  [53] 雖然對該題目的經驗主義的研究是有限的,但是研究結果明確表明,引起偏見的審前公開報道影響了陪審員的裁決而且通過目前選舉陪審員的技巧或者通過提出異議要求陪審員迴避的方法也是無法克服這一影響的。See Norbert L. Kerr et al.,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Voir Dire in Criminal Cases with Prejudicial Pretrial Publicity: An Empirical Study, 40 AM. U. L. REV. 665, 695 (1991) (審前公開報道的影響在排除那些無法擺脫公開報道影響的陪審員的情況下仍然存在。); Stanley Sue et al., Authoritarianism, Pretrial Publicity, and Awareness of Bias in Simulated Jurors, 37 PSYCHOL. REP. 1299, 1299-1300 (1975) (經過檢測審前公開報道對因為帶有偏見而被除格的個人的能力的影響的試驗,結果表明,暴露在審前公開報道中的陪審員比那些沒有暴露在審前公開報道的陪審員更容易作出有罪判決。).

  [54] See Norbert L. Kerr et al.,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Voir Dire in Criminal Cases with Prejudicial Pretrial Publicity: An Empirical Study, 40 AM. U. L. REV. 665, 675 (1991)

  [55] Norbert L. Kerr et al.,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Voir Dire in Criminal Cases with Prejudicial Pretrial Publicity: An Empirical Study, 40 AM. U. L. REV. 665, 675 (1991)

  [56] Yount v. Patton, 710 F.2d 956, 972 (3d Cir. 1983), rev"d, 467 U.S. 1025 (1984).

  [57] People v. Manson, 132 Cal. Rptr. 265, 315 (App. Dep"t Super. Ct. 1976). With respect to Irvin, Rideau, Estes, and Sheppard, the Court in Murphy stated:

  [58] Murphy v. Florida, 421 U.S. 794, 797-99 (1975) (comparing fact pattern with four other cases: Sheppard v. Maxwell, 384 U.S. 333 (1966); Estes v. Texas, 381 U.S. 532 (1965); Rideau v. Louisiana, 373 U.S. 723 (1963); Irvin v. Dowd, 366 U.S. 717 (1961)).

  [59] Antonin Scalia, The Rule of Law as a Law of Rules, 56 U. CHI. L. REV. 1175, 1178-79 (1989) (批評作為解決法律問題的方法的全體細節標準忽視了法律統一性的要求).

  [60] Stroble v. California, 343 U.S. 181, 201 (1952)

  [61] Antonin Scalia, The Rule of Law as a Law of Rules, 56 U. CHI. L. REV. 1175, 1184-85 (1989)

  [62] Antonin Scalia, The Rule of Law as a Law of Rules, 56 U. CHI. L. REV. 1175, 1184-85 (1989)

  原載《社會科學戰線》2007年第5期。

[廣州證據李律師@裸嘢李]

@裸嘢李引用、推薦或轉帖只為提供更多資訊,不代表@裸嘢李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如有侵權請即聯繫@裸嘢李。

@裸嘢李 郵箱:54446700@qq.com

@裸嘢李微信公眾號:gzh54446700

@裸嘢李微信:54446700

@裸嘢李Facebook二維碼:

轉帖不易,打賞隨意


推薦閱讀:

封面報道 | 吳宇森重生
恭喜!:吳亦凡新專輯首支單曲《Like That》挺進Billboard Hot 100 第73名!締造華人歌手最好成績。!
尷尬的奧斯卡,衰落的好萊塢,與進擊的中國買家 | 深度報道
國寶級高僧夢參長老安詳示寂後12月05日系列跟蹤報道
奧運冠軍鄧琳琳:短暫出場 | 長報道

TAG:論文 | 美國 | 影響 | 報道 | 審判 | 刑事審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