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學概論
中醫養生學概論
中醫養生學概論(一)(序) (序)中醫養生學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是中醫學寶藏中的一顆璀璨明珠。她歷史悠久、淵源流長,具有獨特理論和方法,鮮明的東方色彩和濃厚的民族風格。她以中國古代哲學、生物學、天文學、地理學和史學為文化背景,以中醫理論為堅實基礎,融入了歷代養生家、醫家的實踐經驗和研究成果,形成了博大精深的養生理論體系。自古以來,東方人和西方人都對養生保健進行了長期大量的實踐和探索。秦始皇曾經為了追求長生不老煉丹修道,在今天看來顯然有他愚昧的地方。從當今醫學(包括傳統醫學和現代醫學)的理論來看,長生不老是荒謬的,延年益壽是有可能的。即人體生命活動是有規律的,符合規律的運動(廣義)就有利於生命的存在,違背了規律,則有害於生命。中醫養生學以其精深理論和豐富方法聞名於世。我們為了求全保身,逸享天年,對中醫養生學的理論和原則進行一些了解和探討是有所裨益的。
中醫養生學概論(二)(歷史) (歷史)數千年的中國醫學史,記載了無數先輩對養生防病的大量探索,以及有關養生學的學術成就和業績。就其歷史大致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一、上古時期是養生思想的原始萌芽階段。 二、先秦時期以《皇帝內經》為代表奠定了養生學的理論基礎。諸子之說,是養生學有關調神、納氣、存精、鍊形的萌芽。 三、秦漢魏晉時期形成了多種學派。秦皇漢武都是養生學的熱烈追求者。當時盛行煉丹術、神仙術等。東漢王充《論衡》提出了稟氣的厚薄決定壽命長短的觀點;張仲景提出慎養之說;華佗則強調後天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創「五禽戲」的健身法。晉代的稽康《養生論》,梁代陶宏景《養生延命論》是此期的重要代表之作,他們反對煉丹成仙之時弊,認為養生不是苟且偷生,提倡長壽必須懂得養生之道,重在保養精氣神,主張棄厚味、飲清泉、浴陽光、節色慾、服補藥。 四、隋唐時期思想理論上有了較大發展。孫思邈繼承和發展了《內經》治未病的思想,以此為養生原則,提出了養性之說。 五、宋金元時期為學術爭鳴期,金元四大家研究的側重不同,所得的成果也不盡相同,終於彙集成比較完整的養生理論和方法體系。 六、明清時期的養生著作日益聯繫實際,多有抵制唯心主義養生觀的特點。張景岳還辯證地闡述了形與神、形與生命的關係,明確提出了養生之要在治形保精的主張;且鮮明提出「中年修理」以求振興的卓越見解對當今都有很好的指導意義。例外的是徐靈胎在元氣存亡論之中認為:「人之壽夭,當其受生之時,以有定分」,持先天決定論的觀點。在養生學上,先天論還是後天論歷來爭議頗多;很難講是誰對誰非。現今許多觀點趨於認為:先天有定數,後天有變數。 七、清末與民國時期養生學陷於停頓狀態。 八、新中國至今道儒佛家經典和百家典籍對養生的名著大量出版。 目前,國人對養生保健方法的研究又進入新的高潮,世界範圍內身心、社會與自然一體化的醫學、養生保健學相繼興起,並收到良好效果。中醫養生學既有系統理論,又有眾多獨特方法,因而在世界範圍內都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中醫養生學概論(三)(體質觀) (體質觀)體質是機體在其生長發育過程之中形成的結構與功能方面的特殊性。體質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機體的稟賦特點和對疾病的易感性,不同體質的個體在感受相同的疾病後其轉歸和預後不盡相同。因此通過觀察體質可以確定不同的養生方案。 中醫早在《內經》之中就有了人體體質形態的劃分、體質與疾病關係的論述。目前在中醫養生學上一般主張將人體體質分為平臟人、陽臟人和陰臟人三種類型。 1、陽臟人:體型偏瘦長,頭長頸細,肩窄胸平,身體姿勢多前屈,平時喜涼怕熱。特點是陰氣偏虧陽氣偏旺,患病易從陽化熱導致傷陰傷津。即陽臟人為消瘦體型,比標準體重減少10%以上可視為消瘦。若形瘦食多為中焦(脾胃)有火;形瘦食少為中氣虛弱,多因脾胃虛弱氣血虧虛或病氣消耗所致。故有瘦人多火之說。正如《醫法心傳》所說:「陽臟者陰必虛,陰虛者多火。」陽臟體質養生注意少食辛辣刺激性質食物;多食性偏寒涼滋陰的食物。 2、陰臟人:體型偏矮胖,頭圓頸粗,身體姿勢多後仰,平時喜熱怕冷。特點是陽氣偏虧陰氣偏盛,生病後易從陰化寒,多寒濕痰濁內停。陰臟人即為肥胖體型,比標準體重超過20%一般可視為肥胖。若胖而能食為形氣有餘;胖而食少是形盛氣虛。(形可以理解為物質;氣可以理解為功能)。由於形盛氣虛,水濕難以周流循環,則痰濕積聚。故有肥人多痰濕之說。正如《醫法心傳》所說:「陰臟者陽必虛,陽虛者多寒。」陰臟體質養生注意少食酸冷寒涼性質的飲食。飲食的辛、甘、酸、苦、咸五種滋味之中,辛甘(淡)屬陽;酸苦咸屬陰。 3、平臟人:有稱陰陽平和之人,體型界於陰臟人和陽臟人之間。特點是陰陽平衡,氣血調勻,平時無寒熱喜惡之偏,是大多數人的體質類型。正如《醫學心傳》所說:「平臟之人,或寒飲或熱食,俱不妨事。即大便一日一度,不堅不溏。如患病,若系熱者不宜過涼,若系寒者不宜過熱。至於補劑,亦當陰陽平補。」 另外專業的中醫健康管理師,可根據個體的具體情況在細分為十種體質類型,即平和質,陽虛質,氣虛質,陰虛質,血虛質,血瘀質,痰濕質,氣鬱質,濕熱質和特稟質十種類型。可以作為一般的了解。
中醫養生學概論(四)(生命觀) (生命觀) 生命是具有生長發育活力,並按自然規律發展變化的過程。「生、長、壯、老、已」是人類生命的自然規律。探索生命的規律對中醫養生學有深遠的意義。 1、生命的起源 中醫認為,人的生命來源歸根到底是由自然界的天地之氣相合而成。中醫理論的奠基之作《皇帝內經》之中不乏其述,《素問.保命全形論》說:「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這是說人類生命的起源,是源於天地日月,其中主要是太陽的火和地球的水;是說人類還要適應四時陰陽變化的規律才能發育成長。生命何時何處特別是怎樣起源的問題,是現代科學尚未解決的重大課題,是人們關注和爭論的焦點。歷史上對這個問題也存在多種臆測和假說,並有很多爭議。中醫對生命觀的認識是吸納了道家思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而成形的。中醫對生命的起源觀和現代化學起源觀相吻合。 2、生命的運動形式 《莊子.知北游》說:「人之生,氣之聚;聚則為生,散則為死。」《素問》進一步指出,物質運動的基本形式是「升降出入」。即生命是物質運動的形式;活著的人體是一個運動變化著的人體。在預防疾病方面,同樣要保持人體氣機升降正常,才能防禦邪氣侵犯,免生疾病。 3、生命的生長和衰老 人之所以有生命,在於構成人體的「氣」具有生命力。人體生命力的強弱,生命的壽夭就在於元氣的盛衰。生命的過程就是不斷的化氣與成形的過程,即有機體同外界進行不斷的物質交換和能量交換的過程。化氣和成形是生命本質中自身的矛盾,兩個對立面是不斷鬥爭的,又是統一的;任何一方的太過和不及都會導致另一方受損。但兩者又結合於生命的統一體內,相互依存相互轉化。陽氣化為陰精,陰精又化為陽氣,否則「孤陰不生,孤陽不長」。 生命的維持還依賴於神的健康,《靈樞.天年》說:「失神者死,得神者生。」可見,神的得失關係到生命的存亡。從人體來說,神是機體生命活動的總稱,整個人體生命活動的外在表現。它包括精神意識,運動,知覺在內,以精血為物質基礎,是氣血陰陽對立兩個反面共同作用的產物。 綜上所述,人體的生命活動是以體內臟腑的陰陽氣血的活動為依據的。臟腑陰陽氣血平衡,人體才會健康無病,不易得病,壽命才得以延長。這就是《素問.生氣通天論》之中:「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絕,精氣乃絕」的理論。
中醫養生學概論(五)(壽夭觀) (壽夭觀)中醫養生的宗旨不是追求「長生不老,返老還童」,而是卻病益壽、盡享天年。有生必有死,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自然客觀規律。自然衰老而死的稱為「壽」,未能到達天年早衰而死稱為「夭」。縱觀歷史,能盡享天年的很少,因此探索壽夭衰老的原因、過程和機理,歷來是中醫養生學的主要研究課題。如《四診抉微》說:「形之所充者氣,形勝氣者夭,氣勝形者壽。」就是說精氣充於形體之中,形體雖胖而精氣不足,少氣乏力者,抗病力弱故主夭;形體雖瘦而精力充沛神旺有力者,抗病力強故主壽。由此可見,形與氣相比較,氣的強弱尤為重要。 1.天年 天年,是古人對人壽命提出的一個有意義的命題。天年就是天賦的年壽,即自然壽命。人的生命是有一定期限的。對這期限古代醫家和養生家多認為在百歲到一百二十歲之間。如《素問.上古天真論》云:「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養身論》亦說:「上壽百二十,古今所同」。 次外,老子和王冰也都認為天年為一百二十歲。西德學者H.Franke在1971年提出:「如果一個人即未患過疾病,又未遭受外源性因素的不良作用,則單純性高齡衰老要到120歲才出現生理性死亡」。事實上,120歲的天年期限與一般的長壽調查資料相符,但是自古至今超過生理極限的例子也是不少的。 2.衰老 衰老是人類正常生命活動的自然規律。人類的機體在生長發育完成之後,便逐漸進入衰退的過程。探討衰老的概念、原因和衰老時生理病理的改變,以及防止衰老的措施是十分重要的。 衰老可分為生理性衰老和病理性衰老。生理性衰老系指隨年齡的增長到成熟期以後所出現的生理性退化,也就是人體在體質方面的年齡變化,這是一切生物的普遍規律。另一類為病理性衰老,即由於內在的或外在的原因使人體發生病理性變化,使衰老現象提前發生,這種衰老有稱為早衰。衰老是人體不可避免的自然進程,而早衰是可以控制和避免的。歷代醫家對早衰成因的認識大致如下: (1)社會因素:《素問.疏五過論》指出:「故貴脫勢,雖不中邪,精神內傷,身必敗亡」。由於社會地位的急劇變化,會給人帶來精神和形體的衰老。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很多精神疾病和軀體疾病都與激烈的競爭過度緊張的社會生活有直接的關係;許多疾病的發病,與社會逆境,工作不順利,失業,家庭不和等因素有關。不合理的社會制度、惡劣的社會習俗、落後的意識形態,以及人與人之間種種鬥爭矛盾,都可使人體代謝功能紊亂,導致疾病和早衰。 (2)自然環境:《素問.五常政大論》中指出:「高者其氣壽,下者其氣夭」。高,是指空氣清新氣候寒冷的高山地區;下,是指平原地區。因為高者氣寒,生物生長緩慢,生長期就長,壽命也就長。而下者氣熱,生物生長較快,壽命就相對短促。現代研究認為,自然環境對人的健康影響很大。當有害的環境因素長期作用於人體,或者超過一定限度,就要危害健康,促進早衰。如空氣污染造成空氣之中的過氧化物增加,而衰老是和體內過氧化脂質的生成同時發展的。此外,被污染的空氣中含有許多致癌的物質,如苯胼蓖、朕苯胺等。有些工業廢水上百萬噸傾入江湖,以致出現魚類大量死亡;嚴重水污染造成人慢性鉛、砷、鎘、汞中毒等。 (3)遺傳因素:大量事實表明,人類的衰老和遺傳有密切的關係,因遺傳特點不同,衰老的速度也就不一樣。正如王充在《論衡》之中所說:「強壽弱夭,謂稟氣厚薄也......稟氣厚則其體強,體強則壽命長;氣薄則體弱,體弱則命短,命短則多病壽短。」「先天責在父母。」先天稟賦強則身體壯盛精力充沛,不易變老;反之,先天稟賦弱則身體憔悴精神萎靡,就會使衰老加速。 (4)七情太過:長期的精神刺激或突然受到劇烈的精神創傷,超過人體生理活動所能調節的範圍,就會引起體內陰陽氣血失調,臟腑經絡功能紊亂,從而導致疾病的發生,促進衰老。我國民間有「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的諺語,就是這一道理的生動表述。正如《呂氏春秋》中所說:「......大喜、大恐、大憂、大怒、大衰(哀),五者損神則生害矣」。 (5)勞逸適度:《素問.上古天真論》曰:「以妄為常......故半百而衰也。」這裡明確指出,把妄作妄為當作正常的生活規律,只活到五十歲就已顯得很衰老了。所謂妄作妄為,是指錯誤的生活方式,它包括範圍很廣,如勞傷過度,房勞過度,過於安逸等等。先聖華佗認為養生應做到:「淡薄名利,地位;動靜相濟,勞逸適度。」這種對養生方法的認識也是很準確而又恰當的。
中醫養生學概論(六)(整體觀) (整體觀)中醫養生學的整體觀包括人與自然一體、人自身一體和人與社會一體三個方面。養生也要從這三方面著手,合理調養才能達到卻病延年的目的。 1.人與自然一體 中國古代哲學認為世界是一個統一的整體,皆由一元之氣構成,受陰陽五行法則支配,人與自然息息相通。養生學吸收了這一思想並形成了人與自然統一的觀念,也就是「天人一體」、「天人相應」的觀念。即人與自然具有相通、相應的關係,無論四時氣候,晝夜晨昏,還是日月運行,地理環境,各種變化都會對人體產生影響。 2.人與自身的統一 中醫認為,人體是由臟、腑、經、絡、皮、肉、筋、脈、骨、以及精、氣、神等組成的一個有機整體。這個整體要想發揮出最佳的生命效應,就有賴於人體各部分組織級構的完整和功能的高度協調一致,這就是人體自身的統一觀。其內容包含兩方面,即五臟系統(心、肝、脾、肺和腎;不能等同於現代解剖生理學中心肝脾肺腎的功能)的協調統一和形神合一。 3.人與社會的統一 《內經》主張:「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長久。」這裡明確把天文地理人事作為一個整體看待。人不僅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且是社會的一部分,即不僅有自然屬性,更重要的是還具有社會屬性。人體和自然環境是辨證的統一,人體和社會環境也是辨證的統一。所謂社會環境,包括社會政治、社會生產力、生產關係、經濟條件、勞動條件、衛生條件、生活方式及文化教育等各種社會聯繫。社會環境一方面供給人們所需的物質生活資料以滿足人們的本能需要,另一方面又形成和制約著人的心理活動,影響著人們生理和心理上的動態平衡。一旦人體--社會穩態失調,就可以導致疾病。因此醫學和疾病與社會狀況有緊密關係。 社會的各種因素,都可以通過情緒的中介導致機體功能失調引起疾病。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社會醫學和身心醫學取得了較快的發展,並顯示出社會因素和心理保健對人類健康的重要性。即健康的標準和內涵也發生了新的變化。人是生活在社會當中,社會的道德觀念、生活方式、經濟狀況、政治地位和人際關係等都會對人的精神狀態和身體素質產生直接影響。就人的壽命而言,歷史發展的大趨勢是隨著科學和社會的進步而增長。可見,防病保健並非單純是醫學本身的問題,而是需要用社會學的基本理論和研究方法結合醫學,全面認識疾病,防治疾病,才能從根本上普遍提高健康質量。
中醫養生學概論(七)(養) (養)生學在傳統文化的影響下,以中醫理論為指導,從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完善理論,形成了養生的基本法則。許多年來產生的諸多不同形式的養生方法,都是遵循了這些基本原則。 1.協調臟腑 五臟間的協調是通過相互依賴制約,生克制化的關係來實現的。有生有制,則可保持一種動態平衡,以保證生理功能的正常順利進行。臟(藏)腑(瀉)的生理,以藏瀉有序為其特點。藏瀉適宜,機體才有充足的養料,以保證生命活動的正常運行。任何環節發生故障,都會影響生命活動而發生疾病。 從養生角度而言,協調臟腑是通過系列養生手段和措施來實現的。協調的含義大致有兩點:一是強化臟腑的協同作用,增強機體的新陳代謝活力;二是糾偏,當臟腑間偶有失和就及時給以調整,以糾正其偏差。 2.暢通經絡 經絡是氣血運行的通道。只有經絡通暢,氣血才能川流不息地營運全身。只有經絡通暢,才能使臟腑協調,陰陽交貫,內外相通,從而養臟腑、生氣血、布津液、傳糟粕、御精神,新陳代謝旺盛,以確保生命活動順利進行。所以說經絡以通為用,經絡通暢是機體健康的保障。 暢通經絡在養生方法中主要作用形式有二:一是活動筋骨,以求氣血通暢。如:太極拳、五禽戲、易筋經、八段錦等,都是用動作達到所謂「動形以達郁」的目的;二是開通任督二脈,營運大小周天。在氣功導引法中,有開通任督二脈,營運大小周天之說。任督二脈相通,可促進真氣的運行,協調陰陽經脈,增進代謝活力。開通任督二脈,營運大小周天其養生健身作用都是以暢通經絡為基礎的,由此也可看出,暢通經絡這一養生原則的重要意義。 3.清靜養神 在機體的代謝過程中,各種功能都需要神的調節。故神極易耗傷而受損。因此養神就顯得尤為重要。《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中指出:「神太用則勞,其藏在心,靜以養之。」所謂靜以養之,主要是指精神不思,即是用神,也要防止用神太過。因此,就有中醫最高境界是養生,養生的最高境界是養心之說。即「精神內守,病從安來。」強調了清靜養神的重要保健意義。 清靜養神,以清靜為方法養神為目的。其原則的應用歸納起來有三點:一是清靜為本無憂無慮,靜神而不用,即恬淡虛無,則氣可綿綿而生;二是少思少慮,不過分耗傷心神,使神不過用,所謂少思慮以養其神;三是常樂觀和喜怒,無邪念妄想,用神而不燥動,專一無雜念可安神定氣,即《內經》所謂「以恬愉為務」。這些原則的運用在傳統養生法中均有所體現。如:調攝精神諸法中的少思寡慾,情志調節;休逸養生中的養性恬情;氣功導引中的意守調息入靜;四時養生中的順四時而養五臟;起居養生中的慎起居調睡眠等均有清靜養神的內容。 4.節慾保精 人體之精是指稟受於父母的生命物質與後天水谷精微相融合形成的一種精華物質,是人體生命的本原,是構成人體和維持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精一般呈液態貯藏於臟腑之中或流動於臟腑之間。精於氣相對而言,精屬陰而有形,藏於臟腑;氣屬陽而無形,流動運行全身上下內外。一般說精的範疇是指先天之精、水谷之精、臟腑之精和生殖之精。其中狹義之精是指生殖之精。 由於精在生命活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所以要想使身體健康保持旺盛的生命力,養精是十分重要的內容。《內經》明確指出:「善養生者必保其精,精盈則氣盛,氣盛則神全,神全則身健,身健則病少,神氣堅強,老而益壯,皆本乎精也。」保精的意義由此可見。 保精的另一方面含義,還在於保養腎精,也即狹義的精。男女生殖之精,是人體先天生命之源泉,不宜過分泄漏。如果縱情洩慾,會使精液枯竭,真氣耗散而未老先衰。《千金要方.養性》中指出:「精竭則身憊。故欲不節則精耗,精耗則氣衰,氣衰則病至,病至則身危。」告誡人們要保養腎精,這是關係到機體健康和生命安危的大事。 要達到養精的目的,必須抓住兩個關鍵環節。其一為節慾,是指對於男女間性慾要有節制,自然;男女之欲是正常的生理要求,欲不可縱,亦不能禁,但要注意適度,不使太過,做到既不絕對禁慾,也不縱慾過度,就是節慾的真正含義。其二是保精,此指廣義的精而言。精稟於先天,養於水谷而藏於五臟,若後天充盛,五臟安和,則精自然得養,故保精即是通過養五臟以不使其過傷,調情志以使其不過極,忌勞傷以使其不過耗,來達到養精保精的目的。避免精氣耗傷,即可保精。在傳統養生法中,調攝情志,四時養生,起居養生等諸法中,均貫徹了這一養生原則。(完)
推薦閱讀:
※中醫中藥331
※中醫治療「膽囊炎」
※癤癰的形成原因和治療方法
※中醫艾灸 灸法中常用的保健穴位(2)
※冠心病的飲食調配注意什麼>中醫保健>葯膳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