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的革命:繁體字通俗演義 序 (二)解析繁體字
漢字的革命
繁體字通俗演義
序
(繁體字版)
播客視頻《繁體字通俗演義》文字部分
第二部分
解析繁體字
那我們首先來說說,什麼是繁體字。
一般人認爲,繁體字就是筆劃多的那種字。是古代人用的,或者說是港臺人使用的,這種字就是繁體字。甚至很多人都把繁體字稱爲「古代字」。當然,這樣的說法也不能說完全錯,可是,過於表面化了,我們應該從根本上說明,繁體字究竟是怎麼產生的。爲什麼我們中國人會造出這樣一種字呢?因此,我們就有必要簡要回顧一下,中國漢字的演變過程。
我們一般認爲,甲骨文是目前已知的中國最古老的文字,從這些字中我們可以明顯感覺到這種字與其稱它爲文字,例不如稱它是一種抽象的圖畫。
甲骨文是人們用刀刻在龜骨和獸骨上的,是殷商時期的一種文字。但是,這種文字至到十九世紀末才被人們發現,才開始研究。直到現在,仍然有很多的甲骨文字,它的字義,或者說它相當於我們現在的那一個漢字,這類問題還是有很大爭議的。我們研究甲骨文的字義也是通過後來產生的文字以及一些原始的圖畫來推測。所以有人開玩笑說,研究甲骨文就是相當於猜字謎。
到了周朝,出現了另一種字,這種字多半是澆鑄在青銅器上的,因此被稱爲金文(金是金屬的統稱),也叫鐘鼎文。
這種文字根甲骨文很象,但是圖畫性有所減弱,字形也顯得比甲骨文要工整。我們知道,周天子分封了大大小小的諸侯國,這些諸侯國大都以金文爲基礎,創造出本國的文字。其中,秦國的文字是大篆,也是以金文爲基礎發展而來的一種文字。
後來秦統一天下,始皇帝爲了「同文書」,丞相李斯等人以大篆爲基礎創造出「小篆」,這種文字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統一」的文字。它與甲骨文和金文相比,圖畫性更加削弱,字體也變得更爲規整。
甲骨文,金文,小篆,這三種文字的共同點是:圖畫性非常明顯,是對世間萬物形狀的一種描繪。但是,正因爲小篆的圖畫性太強了,太有「曲綫」了。而當時的人們是用刀在竹簡上刻字的,這就會經常出現偏差,有人會把圓的刻成方的,把彎的刻成直的。再說,用刀在竹條上「畫畫」是很費時間的,真的很艱難。可偏偏秦始皇又是一個「工作狂」,是個勤政的皇帝,每天要處理的公文可以用「汗牛充棟」來形容,秦始皇的這一點還是值得後人學習的。皇帝都如此用功,手下的官員可想而知,每天不知道有多少文件需要傳送。因此,小篆使用的時間非常短。秦末的一些「徒隸」,就是一些下等官員,爲了及時傳送文件,就把小篆中的圓的改爲了方的,把彎的拉成直的,一方面,誤差會大大減少。大家可以去試試,不同的人用毛筆,用刀畫或者刻一個圓或者弧線,差異就很大了。但是大家都來畫方塊,刻方塊,差異就很小。另一方面,寫直線也大大節省了時間。所以,隸書就產生了。
相傳,隸書是秦朝時的程邈在監獄中發明的。到了漢朝的時侯,人們又把隸書做了一些加工和整理,使其更加美觀工整。後世稱這種字體爲「漢代隸書」也稱「今隸」;把秦朝的隸書稱爲「秦代隸書」也稱「古隸」。於是從漢朝開始,隸書就逐漸取代了小篆。中國字從此被稱爲「漢字」。
大家可以看一看,漢代的隸書已經和我們所說的繁體字非常接近了,很多會寫會認繁體字的朋友,去認隸書是不成問題的。所以我們說,隸書是中國文字史上的分水嶺。之前的文字(甲骨文,金文,小篆)是以圖畫性爲主。而從隸書開始,中國字已經成爲一種完全抽象的「象形符號」了,你從表面上已經看不出它是一種圖畫了,必須通過仔細觀察用心體會才能發現它是一種「抽象的圖畫」。
歷史走到了東漢末年,「東漢末年分三國,戰火連天不休。」中國歷史進入了將近四百年的大分裂時代。史稱「三國兩晉南北朝」。說到這兒,我要插一句。我希望大家,特別是那些弘揚傳統文化以及對傳統文化,對中國歷史感興趣的的朋友們,一定要充分重視「三國兩晉南北朝」這段歷史。平時我的歷史課本以及很多歷史讀物都把重點放在漢、唐這些朝代,而對「三國兩晉南北朝」都是輕描淡寫,泛泛而談。殊不知,「三國兩晉南北朝」是整個五千年中國文化的一個分水嶺。我們的文字,語言,文學藝術,宗教信仰,社會制度,民族構成等等方面在這一時期發生了重大轉變並影響至今。同時,全世界許多文明也都是在這一時期翻開了歷史的新篇章。由於中國北部地區的匈奴人向西遷移,掀開了世界民族大遷移的序幕,公元三世紀到公元六世紀整個世界陷入一片混亂和變革之中。比如西方強國羅馬帝國就是在此時崩潰,使歐洲大陸陷入一片混亂。而也正是這場大分裂使歐洲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日耳曼時代。幾乎今天所有的西歐民族都是日耳曼家族的成員(不要誤以爲日耳曼人就是德國人,羅馬人把當時帝國北部邊境以外的,萊茵河流域的所有民族統稱爲"日耳曼人』意思是"野蠻人』,這和我們古代漢族人把北方以及南方的少數民族稱爲"蠻夷』差不多。日耳曼人是英國人,法蘭西人,德意志人等很多歐洲民族共同的祖先。後來日耳曼各個部落受匈奴的威脅被迫南下,最終將羅馬瓜分,日耳曼人從此統治了歐洲直到現在)。也就是說中西歷史在很多方面都是有共性的,同時更說明「三國兩晉南北朝」對中國歷史的重要意義,雖然這段歷史學起來,講起來,研究起來有些麻煩,但正因爲如此,我們更應該去關注,去瞭解。好,還是來說我們的漢字。請大家注意,影響了我們中國文化近兩千年的一種文字——楷體漢字,恰恰就出現在這個時代。剛才我們說,隸體漢字不但簡潔美觀,而且將過去諸多文字用一種直白、粗糙的象形圖畫來表達,濃縮爲了一種抽象的象形符號來意會,這樣一來,漢字就變得非常精妙了。因此,東漢末年,書法成爲一種藝術,同時也湧現出一大批著名的書法家。其中有一位書法家叫鐘繇,就是《三國志通俗演義》中,鐘會他爹。這傢伙打仗不行,被馬超打的稀里嘩啦,但也正是這個鍾繇,他對隸書進行了一些略微的加工和整理,使漢字變的更加美觀工整,進一步減少了書寫出現誤差的幾率。同時也繼承了小篆、隸書這些字體的基本結構,書寫起來也更加方便,最適合作爲一種全國統一的標準文字。南北朝時期,這種字體就代替了隸書,被後人稱爲「楷書」,也就是「楷模」的意思,一直使用至今。並且楷書從藝術性的角度來講,也超過了以前諸多字體。
許多書法大師都以楷書而著名,比如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趙孟頫被稱爲「楷書四大家」。
當然,由楷書也派生出其他許多字體,比如宋體。是由秦檜仿照當時雕版印刷的字模上面的形體加工整理而成的。本來,按照傳統,誰創造出來的字體,就應該以誰的姓氏命名。比如剛才講的「楷書四大家」他們的字體就分別被稱爲「顏柳歐趙」,我們大家到書店去看一些書法字帖,所謂顏體,柳體就是指這些人的字體。可惜秦老先生由於個人私利以及上面的壓力,總之,是逃不了殺害岳飛的罪名了。所以儘管人們非常喜歡秦檜的這種字體,可是出於僧很之情,沒有承認它的「版權所有」,不叫它「秦體」而稱它爲「宋體」。不過「宋體」恐怕是我們今天使用最廣泛的字體了,由於這種字體比較適合印刷,因此我們絕大部分書刊都是宋體。所以說秦檜對我們中國漢字的發展還是有非常大的貢獻的。所以我們看待歷史人物,歷史事件不要總是用一種最簡單的「善惡觀」把世界分成正與邪。存在即有價值。正所謂「是非成敗轉頭空」。當然我還是要強調,宋體字的筆畫和結構與楷書基本一致,總歸還是屬於楷書家族的一員,是楷書的一個分支。還有些人把楷書漢字用減省筆劃,連筆等方式呈現,就成了行書和草書。「書聖」王羲之就是以行書而聞名。這兩類字雖然寫起來簡單,但是我們從這兩類字可以看出,它們似乎又回到了甲骨文、金文那種樞紐拐彎的形態,增大了漢字書寫當中的誤差,不適合作為全國通用的標準文字。我們看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很多字都辨認不出來。如果我們再看「張狂草」張旭的草書,簡直就不敢相信這也叫文字,根本無法識別。所以,行書和草書多用於私人書信筆記以及文藝作品中。
因此,我們來總結一下。中國的文字主要經歷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這五次大的演變。甲骨文是商朝的文字,殷商總共不到六百年,所以根據我們現在發現的甲骨文字來推算,它的使用壽命怎麼樣也不可能超過這個時間。金文包括它的各種異體,以及各個諸侯國的文字,像什麽大篆啊都算上,差不多使用了一千年。小篆最短,作爲統一的文字才使用了幾十年。隸書大約使用了五百年。然後楷書,從它誕生至今,將近兩千年。如果我們把它的近親隸書也算上,那就是兩千多年了,佔中華五千年的一半。我們可以想像,楷書對中華文明有多麼大的影響力。而我們今天所說的繁體字,就是指楷書,同時也包括它的分支,比如宋體,仿宋,以及一些草書和行書。
那麼簡體字是怎麼回事,怎麼產生的?首先我要強調,我們今天的簡體字也是楷書,是一種被簡化的楷書。相對於「正體」的楷書而言是簡體,也就是「簡體楷書」。同時我要強調,簡體字的產生絕不是許多人想像的那樣是建國後才有的,「是共產黨發明的」等等,這種觀點是不正確的。簡體字自古就有。我們今天所說的繁體字,也就是在楷書前面加了「繁體」二字,表示它比簡體字筆畫多。繁體楷書在古代是「正體」,是法定的統一的官方文字。但是,也許大家都有這樣的感覺,即使是今天我們用簡化字書寫。平時,很多時候爲了寫快,爲了偷懶,也經常連筆或者簡省筆劃,很多偏旁部首都省略不寫,只要自己看得懂就行了。古人用毛筆書寫更是如此,很多時候爲了圖快就簡省一些筆劃。這些減省筆畫的字用多了也就被保留下來,作爲「正體」的一種簡單寫法,被稱爲「俗體」。雖然古代也有許多文人感覺這些俗體字比正體字寫起來節約時間,但是我們說,繁體楷書是經過上千年的發展才最終形成的一套完整的文字,這一套文字是建立在前人造字規律的基礎之上的。但俗體字只不過就是寫起來快,它破壞了漢字的基本造字規律和原則。因此,歷代王朝都以楷書(繁體)作爲「正體」。我們現在仍然有許多人抱著過去那種階級鬥爭的思想,去批判封建統治階級是在搞文化專制,壓迫人民等等。其實,我們真應該冷靜下來好好思考這個問題了。繁體楷書不但深刻影響了中國文化,也深刻影響了日本,朝鮮,越南。這些國家在歷史上都是以繁體楷書作爲文字的。我們看韓國的許多古典建築上都寫著繁體楷書。著名韓劇「大長今」的韓文片名就是繁體字「大長今」。而且今天的日文也分爲「真名」和「假名」,其中「真名」和我們中國的繁體字基本上差不多。所以當韓國學者提出以繁體字作爲東亞地區的通行文字這一建議時,我們廣大的中國人有什麼好驚訝的呢,有什麽不能理解的呢?
然而,繁體字遭到衝擊,與中國的衰落和西方文明的入侵是密切相關的。近代中國在西方文明的強烈衝擊之下,許多中國的知識分子都想讓中國「全盤西化」。因此,他們也想廢除漢字,走拉丁文的道路。日本,朝鮮,越南也都是在這一時期廢除了漢字,改用拼音文字,或者將漢字拼音化。當時有一些中國知識分子認爲,中國的衰落是由於漢字導致的。因爲漢字醜陋、粗俗、難寫,阻礙了中國的進步,有不少我們今天奉爲大師級的人物都曾提出「欲使中國人智識長進,頭腦清楚,非將漢字根本打倒不可」「漢字不滅,中國必亡」等等。他們正是受西方拼音文字的影響才出此言論。而清未時候以陸費逵爲代表的一些人同時提出了要將漢字簡化,提倡俗體字。所以當時的諸多知識分子形成了一種思維,就是說想讓漢字一下子變爲拼音文字難度非常大,只有先將其簡化然後逐步過渡爲拼音文字。所以漢字簡化工程就這樣開始了,這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次大規模的官方簡化漢字行動。有些人說秦始皇同文書不也是大規模的官方簡化漢字行動嗎?這顯然不對。秦始皇是統一文字,是把各種不同的文字統一爲一種,並不是簡化文字。而且大家可以翻一翻我們的歷史課本,看看上面的插圖,相當大一部分小篆字比以前各諸侯國的文字筆畫還多,不能說是簡化了。而且以後像隸書,楷書這些文字,我們現在有些人爲了證明「當今簡化字是順應了漢字不斷趨於簡化的這一歷史潮流」,拚命強調篆,隸,楷是在不斷簡化的。可是我們要知道,篆,隸,楷三種字體最核心的是改變形體,把彎的改爲直的,把圓的改爲方的,並不是減省筆畫。大多數小篆字如果我們把它掰直了,就和繁體楷書差不多了。但是小篆和繁體楷書之間基本的筆畫並沒有簡省多少。這就意味著繁體楷書保持了小篆的基本筆畫結構,也就繼承了小篆這種字體結構所包含的文字含義。可是我們今天的簡化字恰恰相反,它不是改變文字的形體,它仍然是楷體,而重點是減省文字的筆畫,把繁體楷書的筆畫省略的越多越好。所以小篆變爲楷書核心是文字的形體改變,而楷書變爲「簡化楷書」核心是文字的筆畫減少。二者完全是兩回事,不可混爲一談。也就更加說明,「當今簡化字是順應了漢字不斷趨於簡化的這一歷史潮流」這一論調根本站不住腳。
回過頭來,我們接著說。許多知識分子就是在實現漢字拼音化這一總綱下進行漢字簡化。當然我們都知道,漢字拼音化是不符合中國國情的,是不可能成功的。但是,簡化漢字仍然保留了下來,成爲我們今天的所謂「規範字」。那麼,我們今天使用的這些簡化漢字是按照什麼原則造出來的呢,是按照怎樣的一種思維來進行簡化的呢?
主要分爲這麼幾大類:
一、近現代人改造簡化的漢字。
所謂現代就是指五四運動以後。比如說犧(犧),認(認)的簡化字就是近代人或現代人改造的。
二、古代就存在的一些俗體字。
比如義(義)的簡化字,在古代的一些民間書刊中偶爾能看見這個俗體字。也是古代的某些人在某些文章中爲了圖快隨意簡化的一些字。當然,這些古代的俗體字並不常用,絕大多數情況下還是使用正體。
三、今人或古人模仿行草書改造爲楷體的簡化漢字。
比如說喬(喬)的簡化字。由於草書書寫經常連筆,所以很多筆畫都被省略了。我們現在仿照草書的「喬」字把它減省筆畫,再變回楷體,就成了「喬」。說實話,行書草書是一種藝術字,它之所以要連筆或者說減省筆畫就是爲了追求一種行雲流水,虛無縹緲的感覺。而如今的簡化漢字,非要模仿這兩種字體來改造楷體字,好像說起來倒是有根有據。其實這樣一簡化,既沒有繁體楷書的邏輯性和規律性,又沒有行書草書的藝術性。
四、今人或古人將兩個讀音相同的字混用,用筆劃少的代替筆劃多的。
這種簡化字最沒道理。比如醜和丑,繁體楷書當中,醜表示醜陋,丑是指時令,子丑寅卯。這兩個字無論字形還是字義相差十萬八千里。關於這兩個字我們後面會詳細講述。僅僅因爲讀音相同,僅僅因爲「丑」比「醜」的筆畫少,我們現在就用「丑」取代了「醜」。這樣簡化和我們今天很多人把「雞蛋」寫成「雞旦」有區別嗎?
所以說,大家可以看看,這些簡化字的所謂「依據」所謂「來源」簡直是五花八門,雜亂無序。沒有一個完整的規律性和系統性,都是隨意簡化。
推薦閱讀:
※繁體字通俗演義 第5-8回(簡體版)
※你知道有多少個繁體字在內地合法復活了?
※「才」,字的繁體字是什麼?
※古漢字「樂」
※懷戀,那些見形能讀明義繁體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