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提醒】影史最偉大電影片頭TOP50
06-14
20. 《對話》 (1974) 導演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對話》的片頭其實是其前攝影師哈斯克爾-韋克斯勒的作品,(他因和導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意見不合之後離開了劇組,Bill Butler接替了他的工作),像所有偉大的片頭開場一樣,《對話》的開場同樣起到了揭示了影片的主題、情感以及線索的作用。它開始於聖佛朗西斯科廣場的廣角鏡頭,隨之才將攝像機緩慢地向主人公定焦。在這個緩慢的鏡頭轉換過程中,我們不僅可以了解到吉恩-哈克曼主演的Harry Caul其實是個竊聽專家,而且在天台也布了局監視這條故事線索,而且也可以得知這部電影的主題其實就是偷窺與竊聽。此外導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的經典本領是將看似矛盾沒有聯繫的聲音和圖像結合為一體,例如當鏡頭逐漸靠近主人公的時候,我們可以聽到廣場的聲音是配合圖像越來越清晰的,雖然二者並沒有什麼關係。 19. 《異形》 (1979) 導演:雷德利-斯科特 有時,簡潔便意味著深遠,Richard Greenberg設計的《異性》片頭便是個最佳例子。傑瑞-高史密斯的讓人記憶猶新的音樂伴隨著無限幽深黑暗空間的鏡頭慢慢地流動在我們的耳邊,不時還會冒出不知名的噪音和怪異的音調。畫面也是從左及右地慢慢將鏡頭對準日食,直到它到了畫面的正中央時,上方的幾個奇怪的線條開始變化了,馬上就將觀眾的注意力吸引到這個似乎暗示了什麼危機的黑暗中。一會,這些線條便緩緩地變化為影片的片名。這正讓觀眾對這種有規律的鏡頭移動感到緊張和好奇,一種不祥的感覺油然而生。這些微妙的變化不僅和電影中人類和異性變種的故事線有了聯繫,並且也完美地醞釀了恐懼的氣氛。 18. 《夏福特》 (1971) 導演:Gordon Parks 許多人都對《夏福特》的片頭熟知:理查德-朗德特依在時代廣場上走去他的辦公室,背景音樂是艾薩克-海耶斯的一首funky風的片頭曲。這種wakka-cha-wakka的節奏再加上理查德-朗德特依的棕色外套,和他過馬路時對計程車司機立起的中指都堪稱經典。但是大多數人還是忽略了這個開場中豐富的信息,它們就隱藏在鏡頭中的路邊的招牌或者其它地方,導演用這個方法表露出了他對理查德這個好萊塢第一個黑人動作片英雄的態度。當理查德順著街邊朝著鏡頭走來時,畫面中右上角有許多招牌,我們可以看到其中一個招牌上寫著:新政策。事實上《夏福特》確實還真有自己的一套製作電影的新政策。之後當理查德在人群中推搡了幾個示威者時,我們看到一個牌子上寫著「無膚色」。Ok,這下一切都明了了,其實這並不僅僅是對理查德的態度,而是整個影片的主題。可供挖掘的還有很多,繼續尋找吧! 17.《窮街陋巷》(1973) 導演 馬丁-斯科塞斯 雖然這並不是馬丁-斯科塞斯的處女作,但是他的導演生涯卻是以《窮街陋巷》為開端的,不僅僅因為這是和他個人經歷最貼近的電影,還因為這部電影奠定了他日後個人風格的基礎。在開頭,我們聽到了哈威-凱特爾的聲音從一片黑暗中傳來:「你不會在教堂里反省你的罪,這件事是要在大街上做的。」這是他在對我們說還是自說自話?像是做了某種回答,接下來的第一個鏡頭便是哈威-凱特爾便是在午夜驚醒,像是做了某個噩夢。窗外的雜音陣陣傳來,他起身照了照鏡子,然後又坐回了床上。Ronettes的《Be My Baby》在對哈威-凱特爾的特寫時響起,畫面接著轉向了一個16毫米的投影上,字幕也隨之出現。在投影中我們看到哈威-凱特爾飾演的Charlie和他的哥們在紐約街頭上,在小義大利,和家人吃蛋糕,和神父握手。這些畫面讓我們對他的生活環境有了一些了解,也對他剛剛的痛楚有了一些猜測,難道這也是馬丁-斯科塞斯生活里的一部分?片頭帶給我們的好奇和疑問不僅僅是對劇情的,其實還有對這位大師的人生。 16.《戰爭之王》(2005) 導演 安德魯-尼科爾 《戰爭之王》的導演安德魯-尼科爾在DVD訪談中說道:「有些時候人們真的會為了一部電影義無反顧,拍這部電影的時候,大家也真的是要自己墊錢了。」雖然他指的是他不得不在片頭製作完成後四個月依然在跑贊助,也確實很少有如此出色的開場,還需要設計師不得不免費工作才能有資金完成製作。最後在法國視覺效果師Yann Blondel努力下,我們才看到了現在的CGI製作的關於AK-47片頭。導演安德魯-尼科爾和攝影師Amir M. Mokri用了3天的時間在南非拍攝了剩下的鏡頭,完全是出於他自己的想法。通過這個片頭我們可以了解這部電影的反戰主題,子彈穿過了一個男人的頭,也撞開了劇情的大門,究竟戰爭是什麼?這顆子彈會給我們答案。 15.《精神病患者》(1960) 導演 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 Saul Bass 絕對是電影史上偉大的幕後功臣之一,他為精神病患者所創作的開場也是他最的傑出作品之一,這部令人過目難忘的抽象作品結合了伯納德-荷曼代表性的小提琴旋律,成功的抓住了電影的精髓。Saul Bass將白色的線條從屏幕兩邊朝中間像漲潮般湧出,再如漲潮般退去,字幕也隨之出現。這種視覺效果和伯納德-荷曼的音樂一起拼湊出了影片的緊張感和焦慮感。而之後《精神病患者》的演職人員表列出,然後分裂開的視覺手段,則是表現Norman Bates精神分裂的絕佳手法。整個片頭暗示出了電影分裂的故事架構,而這些對稱的線條則反映出希區柯克對形式的控制和要求。當最終線條和字幕退去,畫面中出現鳳凰城的時候,相信觀眾們的神經都已經擰作一團了,心裡也會默念,希區柯克果然名不虛傳吧。 14. 《逍遙法外》 (2002) 導演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這部《逍遙法外》的片頭採用了60年代復古的混搭敘事風,是由法國流行文化二人組Oliver Kuntzel和Florence Deygas設計的,這種電腦動畫和手繪的集合體交代了故事的背景和主線。從Frank Abagnale Jr和Hanratty探員在片頭中和字幕動畫有些有意思的互動中,我們可以看到故事是這樣的:Frank Abagnale Jr冒充是個飛行員,接著是醫生、商人,每次Hanratty探員都是一追到底。Oliver Kuntzel和Florence Deygas讓畫面連貫地從左及右一環一環地接下去,也表現出影片探員與罪犯你追我趕的影片主要劇情線索。另外,John Williams的片頭音樂也是他與史蒂文-斯皮爾伯格的合作中相當值得一提的作品。 13. 《失蹤的邦妮》(1965) 導演 奧托-普雷明格 奧托-普雷明格的這部一流驚悚片的令人生畏的片頭,是由Saul Bass設計的。電影的劇情是這樣的:一位母親到警察局報警說自己的女兒失蹤了,但是當地警方卻開始懷疑這個女孩真實存在。為了捕捉到這部電影不安且充滿疑惑的腔調,Saul Bass採用了十分簡單但是卻也奏效的視覺效果,用來比喻角色一層層挖掘真相的過程。最後在奧托-普雷明格的名字出現在屏幕上時,它的右側出現了一個小女孩的形狀,這倒是Saul Bass對他最偉大的老搭檔的一個會心的敬意了。 12. 《戰士幫》 (1979) 導演 沃爾特-希爾 片頭是從康尼島上摩天輪的燈光開始的。飛黨總領袖邀請了所有飛黨來紐約皇后區參加飛黨大會,所以飛黨們便有些不情願地跳上了列車赴約,緊張感也隨之而來:Barry De Vorzon的電子樂讓我們的心也隨之悸動,憤怒和暴力也在這輛列車上開始蔓延,這裡對飛黨們正在無奈之下走向黑暗且不確定的未來有些暗示。隨著列車向前行駛,越來越多的飛黨出現了,字幕也在列車前進之中從黑暗之中跳了出來。30年後,正是因為這個暗藏雲涌的偉大片頭,我們才依然沒有忘記飛黨的成員們。 11.《我是尚格-雲頓》(2008) 導演 馬布魯克-埃爾-梅奇 尚格-雲頓2008年拍攝的這部電影在當時看起來是個笑話,卻又給他垂死的職業生涯打了一記強心針。他心裡很明白在他試圖讓觀眾意識到他是個演員之前,他必須先讓觀眾信服他是個動作明星,因此在這3分半中的片頭中,我們的這位英雄一直拳打腳踢的,還是單打獨鬥。開場的高潮是沒想到尚格-雲頓使出了看家本事之後,卻被一個有些搞笑的失誤給搞砸了。這意味著這位明星必須去求他的導演,一個玩著飛鏢的年輕小孩,別再讓他重來一次了。尚格-雲頓提醒導演他已經47歲了,這些打鬥對他來說已經沒那麼容易了。這樣自我調侃式的電影片頭,有什麼理由讓我們遺忘呢?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去年2016年有哪些精彩的熱門電影?
※郭富城王千源領銜主演破局 翻拍電影能否被破局?
※《芭比之美人魚歷險記》小美人魚是誰?
※阿凡達2有望在今年上映嗎?
※《舌尖3》,真的不下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