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拜師——師道與傳承

太極拳的拜師——師道與傳承

中國功夫網

收徒,續的是前世今生緣分!

授徒,繼的是國粹傳承血脈!

「武術界向以拜師儀式繁瑣、師徒師承關係名份極嚴,著稱於世。要想成為師門正式弟子,須經過師父長期的反覆考驗,符合條件得到認可後,經人介紹,本人寫拜師申請,師父和師兄弟們認可後舉行隆重的拜師儀式,拜師儀式上徒弟向師父行過三拜大禮,呈上拜師貼,內有壓貼禮,師父及兩名以上見證人在拜師帖上簽字等一系列手續後,方能進入師門,成為師父的入門弟子。入門弟子又名嫡系弟子,最先進入師門的入門弟子,稱為大師兄,亦稱開山弟子;最後進入師門的入門弟子,稱為小師弟,亦稱關門弟子。未經過上述程序,向師父學過拳技且功夫較好,得到師父承認的,也是師門弟子,但只能稱作記名弟子,不能稱為入門弟子。不是入門弟子,也不是記名弟子,只是同師父學過拳技,稱為學員、學生或學徒」。

這是一段古今有關師徒關係的描述。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特別注重師道尊嚴。「尊師重道」是中國幾千年文化的積澱,也是中華文化得以發揚光大的重要保障。

「拜師」是學習傳統技藝的頭等大事,中國很多傳統的項目都講究拜師學藝,如:戲曲、書法、國畫、中醫、針灸等傳統文化。武術也不例外,沒有師父就等於「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嚴格的說沒有師承、沒有師父就不算入門,行里的人認為「不是門裡出身」,通俗地講「不正規」。

一、學習太極拳為什麼需要拜師呢?

古代傳承一門技藝非常嚴格,各行各業都有秘不示人的獨門絕技,不拜師難得技藝之密傳,不拜師難以擔當本門技藝承傳之重任。拜師,表面上看是一種形式,實則是一種技藝的延續和一種文化的傳承。古人對拜師收徒十分重視,也往往做得很神秘,外界很難窺其端倪。改革開放後,傳統文化受到了應有的重視,各行名師、名家多開山收徒,使傳統技藝與文化精髓得以正脈傳承,代有傳人。

傳統的師徒關係僅次於父子關係,即俗諺所謂「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師傅」、「投師如投胎」、「一日為師,終生為父」等等,都充分說明師承關係之重要。有的行業,一入師門,全由師傅管教,父母無權干預,甚至不能見面。現代社會雖然不必拘泥那些舊制俗禮,但建立如此重大的關係,自然需要隆重的風俗禮儀,加以確認和保護。

現代人學習太極拳,多以「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為目的,我們學習太極拳和古代學習太極拳的目的性已經有了本質上的變化。古人創編太極拳時,在那個時代背景下,技擊一定是放在首位的,其次才是健身。而現代社會,太極拳的技擊功能漸漸被淡化了,被普及的已經是太極拳很表面化的東西,真正具備既能「防身禦敵」,又能「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太極拳根本得不到普及,甚至連傳承都面臨危機。這是太極拳傳承的缺失和悲哀。我想問一句:在全世界幾億人都在學習太極拳的時候,原汁原味的太極拳內涵還能保留多少?再不挖掘傳承太極拳的精髓,太極拳的生命力還有多長?

普及未必等於傳承,精髓也永遠不可能被普。所以,拜師學習就成了傳承國學精髓的一種重要方式,甚至無法替代。如果你是一位想在太極拳方面有所修為的人,你連拜師的慾望都沒有,老師怎能對你傾囊相授呢?換句話說,老師憑什麼將國學精髓傳授給一個沒有進取心、沒有責任感的人呢?

二、想拜師的人應怎樣選擇師父?

欲拜師,先擇師。一位德藝雙馨的師父是可遇不可求的。其實,一對投緣的師徒也是一種極其難得的緣分。師傅也是在煞費苦心地在尋覓可依託一生所學的徒弟;學生也是在茫茫人海中想找到一位德藝雙馨的師父。沒有機緣是不能成就一對師徒的。所以,有了機緣,就好好珍惜!一旦錯過,也許會錯過終生!

那麼,到底拜什麼樣的師父為好呢?我的建議是:一是拜自己能接觸到的師父,二是拜適合自己的師父。只聞其聲不見其面的大師很多,一年接觸不到幾次,甚至一生接觸不到幾次,拜此何益?名師雖多,但明師難尋,不求名氣大小,只求德藝雙馨足矣。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無論哪個門派,能稱得上大師的就那幾個,如果自己有一定的功底,又能遇到這樣一位仰慕已久、德高望重的大師,當然能拜則拜。當然,拜這樣的大師,多為名義與名分,很少能得到真正的有價值的學問。因為大師一般門徒眾多,少則上千,多則上萬,不可能一一教授,能聆聽其一些理論及感悟或得到幾次有價值的指點已經是幸事,真正能得到其真傳的,無非身邊器重的幾個而已。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有的大師根本記不得徒弟的名字,甚至根本認不得自己的徒弟。你如果拜了一位連自己的名字都叫不上來的師父,不知會作何感想?

拜師,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不可草率行事,在拜師之前,一定先跟著學習一段時間,如果感覺老師有真材實料,並且是以德服人的,方可擇其為師。如果只圖名分,可能你會貽誤終生,因為,按照門規,你一旦拜了師父,是不可以隨便另拜其他人為師的,除非老師辭世或經老師同意。你拜師以後,別的老師如果知道你是有師父的,也不會輕易傳授你技藝,所以,一旦選擇不對,可能你會一無所成,造成終生遺憾。

太極拳是博大精深的一門學問,如果想錘鍊出一名出色的弟子,師父是要付出很多汗水和心血的。拜師,既是對老師辛勤付出的一種肯定,也是文化和技藝傳承的最佳方式和途徑。

三、拜師與不拜師有什麼區別?

簡而言之,拜師,對徒弟而言,為了學到別人學不到的東西;對師父而言,為了太極拳之精華代代皆有傳承人。如果能成為某一門派的傳承人,的確是一件可喜可賀的幸事。當然與沒有拜師的學生們有很大的區別。

1、從形式上來講,不拜師,就如同我們在學校的師生一樣,是最普通的教與學的關係,只能稱為「老師」,關係密切的可以稱為「師傅」。拜師以後呢,即可成為名副其實的「師徒」關係,徒弟即可名正言順地稱老師為「師父」,也就是成為血脈相連的師生加親情關係,成為血濃於水的「一家人」。人們常說「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即指的是這種關係。

2、拜師以後,徒弟在古代是會被寫入太極拳傳承譜系的,現代社會會被納入「傳承網」,成為某一門派某一代傳承人,成為「根紅苗正」的太極拳傳人,這是一個人被載入史冊的光輝印記。沒有拜師的學員,不可能有傳承方面的記載。拜師與否,是太極愛好者人生經歷中僅次於結婚生子的一件大事,故特別重要,也特別要慎重。

3、從教授與學習方面來講,拜師以後,有責任心的師父都會言傳身教,也會是「傾囊相授」的,毫不保留地將太極拳密不外傳的套路和功法傳授給弟子。弟子要嚴守師訓,繼承老師的傾囊之授,吸其精髓,並能變成自己的東西,達到理法合一。而沒有拜師的學員,學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老師就不方便再傳授更深層次的東西,所以,作為學生,負責任的老師,也會教授一定太極拳的基本理論和拳法,使學生少走彎路或不走彎路,健身養生足以,但到一定程度就很難有所突破了,可能會停留在一定的層面而止步不前。

4、學習太極拳最重要的方法是:「言傳身教」,老師教學生一般是以上大課的形式教授,也就是一個人教,許多學生一起跟著學,何況老師教授學生一般都是有期限的,是一個時期或一個階段而已,而師父栽培一個徒弟,是靠單獨傳授,或幾個徒弟一起傳授的方式來教授的,而且一個師父也許會傾其畢生的心血,才能成就一個出色的弟子。

5、拜師以後,師徒之間就建立起了一種很穩固的親情關係,好的師徒關係真的如父子、如手足一樣,打斷骨頭還連著筋,一輩子即使相隔千里萬里,也割不斷師徒的情分。逢年過節,或老師及師母的生日,或老師家裡的大事、或開業、收徒等大事,方便的弟子一般都要去看望老師或親自參加,不方便的弟子,也可以通過各種方式表達自己的問候和關切。師父也會像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對待自己的弟子。當然,師徒雙方也許會因繁忙或其他事務不能經常聯絡,也不會影響這種關係的現實存在,師徒都不必拘泥於形式。如果是沒有拜師的學員就缺乏了這份親情關係,以師生之禮相處即可。

6、拜師之後,就確立了正式的傳承關係,解除了教與學的後顧之憂,徒弟就可以一心一意地學,師父也能一心一意地教。如果徒弟學有所成,有一天出師了,師父有責任和義務將徒弟介紹給水平更高的師父來教授。沒有拜師的學員,老師不承擔此項責任和義務。

7、拜師者,要承擔起繼承、傳承和發揚光大本門太極拳的責任和義務,並以實際行動維護本門學術之尊嚴,維護師父之尊嚴。而一般學員就沒有這方面的責任和義務。

四、具備什麼條件的人才可以拜師呢?

1、思想進步,作風正派,道德品質優良的人。

2、對太極拳有極其濃厚的興趣,並有一定最基本的模仿能力,願意為太極拳的傳承與發展奉獻與擔當的人。

3、有一定的太極拳天賦,並能勤學苦練的人。

4、對本門太極拳有高度的認同感,並對所拜師傅有高度的信任感的人。

5、老師的固有學員或學生,學習較好的,並願意再拜入師門繼續深造的。

6、有一定太極拳基礎,品行優異,需投師深造的人。

五、拜師的費用問題

自古以來就有「窮文富武」之說。也就是說,習武之人多是富家子弟,窮人很難承擔習武的費用,故習武者寥寥。現代社會,這一說法已經有些不合時宜了。

現在,在我國,跆拳道、柔道、瑜伽等這些「舶來品」大行其道,而且收費標準之高令人咋舌,但仍然從學者趨之若鶩。而作為中華傳統武術的太極拳這一毫不遜色的國粹精品,卻成了廉價的普及健身運動。普及並不是什麼壞事,但其廉價卻是自我貶值。普及是因其廉價,甚至有的拳師免費教授,使太極拳只重視普及,而忽略了質量與深度,也給人們一種「太極拳不掏錢也能學」的心理怪圈,也使國人對太極拳的認識,只停留在了「老年人的運動」這個層面。這種只重普及,不重質量和深度,使太極拳的許多精髓都在傳承的過程中被遺失了,也讓國民失去了對太極拳本質的認識,的確令人惋惜和悲哀!許多拳師都在努力改變這種不正常的現象,但這條路還很艱辛、很漫長。

據我所知,當代太極拳的大師,為了挖掘太極拳的精髓,不僅付出了許多汗水,也付出了許多經濟上的代價,比如,解放前後,有的人為了學到太極拳,不惜許多年請老師在家裡同吃同住,其付出可想而知。當代太極拳界,有的太極拳名流,已經稱得上大師了,還要在民間高人、隱士那裡挖掘太極拳之精髓,甚至有的名師不惜自己掏錢給民間高人買房築巢,奉養如父。其精神可圈可點,令人欽佩。還有不少人(其中不乏外國人)不惜多次千里迢迢到太極聖地求學,一次少則月余,多則幾年,其花費可想而知。

能學到真正的太極拳,交點學費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學費是一種雙方的約束力,一方面,確立了師生關係,第二個方面,也促使教者認真教,學者有學習的動力。

老師也好,師父也好,都非不食人間煙火之人,都需要生活,都需要養家糊口。有的學生一聽說有的師父拜師要收壓貼金,就覺得心裡不爽,就和廣場、公園裡的老頭老太太大公無私地教拳相提並論。其無知和吝嗇,荒唐之極,令人啼笑皆非。也有人寧願在高爾夫球場一擲千金,寧可在餐桌上吃魚翅鮑魚,寧可在娛樂場所重金博得美女開懷一笑,卻捨不得拿錢送給那些為自己帶來健康的老師們或師父,有人還要討價還價,還要斤斤計較。真的讓人心酸心痛。

在有的人眼裡,也許什麼都是可以用價值來衡量的,但人情無價,知識更無價。師傅教授徒弟的技藝和付出的心血是用金錢買不到的,許多技藝是師父一生心血的沉澱,也有的技藝是師傅通過各種曲折的途徑學來的,甚至為討教一句話或一個問題,師父會一擲千金,你能做到嗎?

拜師的「壓貼金」一般是徒弟自願表白心意的一種方式,也是對師父為自己辛勤付出的回報,根據自己的經濟狀況,從幾百、幾千到幾萬不等。一般情況下,徒弟之間的壓貼金都不允許互相打聽,以免引起徒弟之間心理不平衡,或因此產生不必要的猜忌和矛盾。經濟條件較好的,多一點是自己的一番心意;經濟條件差的,量力而行即可,不必攀比。大多數師父都會以珍惜人才為第一選擇,絕不會在錢財上與弟子斤斤計較。有的人習慣於吃「免費的午餐」,一聽說拜師需要「押金貼」就退避三舍,認為這是師父藉機斂財,只有免費傳授太極拳的師傅才是道德高尚、技藝超群的世外高人。這種人不食人間煙火的「世外高人」有,但太稀缺了。

六、拜師的程序是什麼?

有拜師意願的人,需先向老師的好友和徒弟諮詢拜師相關事宜,也可以直接向老師諮詢,然後自己要主動向老師表達拜師的意願或提出申請,也可以由老師的好友或徒弟代為轉達。經老師考察同意之後,自己需按照行業規矩,親自向老師呈遞拜師申請,或由老師的徒弟或好友轉呈其師父,並找好兩名以上介紹人,介紹人需是老師的徒弟或好友,也是熟悉自己的人,因為他們不僅要做你的介紹人,也是你拜師的證明人和保證人。師傅會擇吉日舉行拜師儀式。並邀請各界來賓,做周密的安排和組織,提前把場地部署喜慶、莊嚴。台上要供奉本門先人牌位或掛像,以及祭祀用品;門內弟子和來賓要分開坐,便於行禮。

具體程序如下:

第一項內容:準備工作——拜師場所的布置1、橫幅:如:陳式太極拳第幾代傳人XXX老師收徒儀式註:必須寫明陳式、楊式、吳式、孫式、武式,不可寫成「太極拳」第幾代而貽笑大方。2、安放祖師像註:以同等大小顏色一致的鏡框或瓷盤為好。從左至右依次安放。高度以師父坐下不擋後邊祖師相片為準。

3、擺香案、上貢品註:橫幅下正中桌案上擺時令水果三盤、糕點三盤。香爐擺放正中、紅色蠟燭放兩旁。

第二項內容:拜師儀式

(一)上香叩拜祖師1、師父上香叩拜(三拜九叩)(1)三拜九叩即:跪拜一次三叩首,共跪拜三次九叩首(2)師父上香叩拜列祖列宗意即:告慰祖師自己開山收徒,香火有繼,傳承有序。(3)祈求祖師在天之靈佑我師門,恩惠萬民。2、師伯、師叔上香叩拜(同上)意即告慰祖師:我之同門香火有繼,作為師門大事我將予以見證。

3、先期弟子集體上香叩拜(同上)意即告慰祖師:我之同門香火有繼,我輩來再次受教,並道喜祝賀見證。4、准弟子集體上香叩拜(同上)入門先認宗。

(二)師父就位,准弟子代表獻花藉以表達准弟子對師父的敬仰和愛戴(三)師父宣講師門戒規准弟子須站立垂首恭聽。師父宣講完後問准弟子們能否做到,答:能。然後每人發一份。(四)新弟子叩拜師父、遞拜師帖(帖內有壓帖禮)1、新弟子按順序依次跪拜,宣讀拜師帖,敬奉拜師貼、壓帖禮,有的還有禮品(未必貴重,只是個紀念)。2、壓帖禮不可或缺,或多或少弟子量力而行。裝在禮包內,弟子之間最好不要打問、攀比、參照以免出現不必要的尷尬。3、叩拜師父時,一般都要留影。

(五)徒弟給師父獻酒,師父喝認徒酒1、師父喝了認徒酒,師徒就是一家人了。2、弟子再依次給師娘、師伯敬酒(或茶)。 (六)師父給弟子頒發弟子證書(證書上須有兩名以上見證人簽字)1、師父頒發證書後還要給弟子贈禮品,僅是紀念,無論厚薄。

2、頒發證書要留影(單腿跪地於師父右側) (七)師父訓誡對新弟子提出希望和要求。 (八)弟子宣誓弟子宣誓由老弟子代表領誓 註:誓詞參考內容:

我自願拜某某某老師為師,終身追隨其左右,維護恩師形象,傳頌恩師師德,謹遵師訓,把陳式太極拳視為生命的一部分,窮畢生之精力,刻苦研習,嚴格按照師門戒規要求自己。團結同門,尊師重道,永不叛師!弘揚民族文化,傳播太極精神,探索太極精微,科學健體強身,為繼承發揚本門陳式太極拳而奮鬥終生!

宣誓人:(九)見證人講話(十)師伯、師叔代表講話。(十一)師兄代表講話。(十二)新弟子表態講話。(十三)收徒禮成,合影留念。(十四)入席聚餐,同喜同賀。

備註:以上拜師禮節比較繁雜,現在多從簡行事。比如:「三拜九叩」之禮,現在一般以「三叩首」替代。再比如:古時收徒一般都是天南地北的徒弟到師父家裡拜師,現在,人們的流動性很大,有的師父在外地教拳,就地收徒,許多禮節和程序都無法按照舊俗,也無可非議。拜師,只是一種師徒雙方的認同,以及告知師叔師伯、師兄師姐,及同道的朋友們。達到此目的即可,尊行規,尊古訓,但也不必拘泥於舊俗舊禮。

附:陳式太極拳相關門規戒律及師訓

門尊十二嚴

端 公 仁 浩 忠誠 敬 正 義 勇 信德

規守十二備 不倚權欺人。  不與狂徒較量。 不畏強凌弱。  不與無知爭強。 不懼險救危。 不可驕諂貧富。 不為非作歹。  不貪無義橫財。 不仗技採花。  不與酒色處事。 不借勢狂妄。  不抗公私之債。 不走街賣藝。  不得損公礙私。 不串鄉結黨。  不圖顯官厚祿。 不奢逸流浪。  不當叛國臭徒。 不自傲自滿。  不應磋懈習拳。

戒章十二禁

邪 反 刁 滑 奢詐

瘋 卑 奸 謊 狂惡

律則二格 善良之人,端德者習拳,以健康強壯身體衛身之根。此乃陳門拳術本貌共遵。

不良之人,邪惡者從拳、以資侮掠人資本,為患害。此乃陳門拳術戒絕反對。

師訓

一、忠於祖國,熱愛人民:「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中華兒女,炎黃子孫,做人之本。吾門弟子應以古今忠良為楷模,視國家為自家,視人民為父母,任何時候都不能置祖國安危,人民痛苦於不顧,否則乃師門不忠之人也。

二、孝敬父母,尊師重道:生養我者父母,教化我者老師,無父母難生於世,無師教難以成人。父母之養育,師尊之教誨,恩重如山,終生難報。吾門弟子應以古今賢孝為榜樣,孝敬父母,尊敬老師,否則乃師門不孝之人也。

三、勤學苦練,不圖虛名:「入門引路須口授,功夫無息法自修」,「久練自化,熟極自神」。此至理名言,應為吾門弟子之座右銘,為練好武藝,應勤奮學習,刻苦修鍊,寒暑不停,風雨不輟,不能淺嘗輒止,一暴十寒,應堅韌不拔,努力攀登武學高峰,不能徒有虛名,無所作為,上陣應勇往直前,不可臨陣退縮。否則乃師門有名無實之人。

四、博採眾長,融會貫通:中華武術博大精深,各門各派均有所長。吾門弟子,欲求精進,必須精研、深悟本門技藝,須博覽群書,汲取知識,博採眾家之長,將兄弟門派拳理拳法之精華,與本門拳技融會貫通,在繼承的基礎上積極進取,有所創新。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廣大門戶。否則乃師門平庸之人也。

五、謙恭禮讓,坦誠和善:文明、坦誠,乃古之所倡,今之所求,是社會和諧發展進步之標誌。吾門弟子必須文明禮貌,誠懇待人,不自驕自滿,不損人利己,不狡猾奸詐,不傷風敗俗,不逞強好勝,不可驕諂貧富,不貪無義橫財。要遠小人,近君子,善納良言,遵守,乃中華兒社會公德,團結友愛,助人為樂。否則乃師門不肖之人也。

六、遵紀守法,見義勇為:習武宗旨,乃為健身抗暴,維護正義。吾門弟子要自覺遵紀守法,不仗技欺人,不畏強凌弱,不為非作歹,不淫佚奢侈,不與狂徒較量,不與無知爭強。以自己良好的武德技藝,做安定團結的楷模,弘揚正氣,見義勇為,分清黑白,明辨是非,不可亂信讒言,傷害同道,同門一人有難,須全體助援。否則,乃師門不仁不義之人也。

學拳者武德要求

學拳宜以德為先,凡事恭敬謙虛,不與人爭,方為正人君子。

武德比山重,名利草莽輕。

未曾學藝先學禮,未曾習武先習德。

缺德者不或與之學,喪禮者不或教之武。

尚德不尚力,習武先修德。

學生習武「十不可」

不可輕師,不可忘義;

不可逞斗,不可欺人;

不可酗酒,不可賭博;

不可吸毒,不可戲色;

不可炫耀,不可無禮。

拳師教拳「五不傳」

人品不端者不傳,

人無恆心者不傳,

不知珍重者不傳,

心險好鬥者不傳,

輕浮外露者不傳。

練功有「五忌」

一、擇師不慎,誤入雜門外道,養成習慣,日後雖遇真傳,亦難改正也。二、對老師信仰不堅,不本老師所教之道理用功,自動聰明,東想西想,參加其他道理,以致心神雜亂,暗病百出,若藏若露,此毛病最不易改正。三、有不良嗜好,如煙、賭、色等,將人身三寶精氣神已耗費枯竭、昏頭脹腦,不能悟道矣。四、平素曾練外家硬功太過,如吞氣努力,咬牙睜眼,鼓肚子打肚皮,以及挑打周身,油棰貫頂等等,已將身上最寶貴之神經練死,成為麻木狀態,毫無靈感,不能操太極功夫矣。五、入道未深,離師太早,即想在人前顯弄,致被外門功夫引誘,走入歧途,無法糾正。以上五者,皆不能悟道也。

學拳須知

欲學拳,先明理,講文明,講禮義,還需要,懂科技,學力學,與生理,槓桿法,螺旋力,勁虛實,通血氣,

強體質,熟技擊。要明理,求明師,

師不明,誤子弟。師教言,多詳記,

師示範,看仔細,由感性,而理性,

多思考,多練習,持之恆,守規矩,

求進步,莫心急,不覺中,功益增。還需要,有良朋,同學拳,可互助。多試驗,細品評,對與錯,俱分明。

學拳須知

學太極拳不可不敬,不敬則外慢師友,內慢身體,心不斂束,何能學藝。學太極拳不可狂,狂則生事非。不但手不可狂,言亦不可狂,外面形跡必帶儒雅風氣,不然狂於外,必失於中。學太極拳不可滿,滿則招損。俗語云:「天外還有天」。能謙則虛必受教,人豈不樂告之以善哉,積眾以為善,善斯大矣。學太極拳著著當細心揣摩,一著不揣摩,則此勢機智情理終於茫昧,即承上啟下,處處尤當留心,此處不留心,則來脈不真,轉關不靈,動一著自成一著,不能自始至終一氣貫通矣,不能一氣貫通,則與太和元氣終難問津。學太極拳先學讀書,書理明白,學拳自然容易。

學太極拳,學陰陽開合而已。吾身中自有本,然之陰陽開合非教者所能增損也。復其本,然教者即止。(教者教以規矩,即大中至正之理)

學太極拳,雖無大用處,然當今之世,列強爭雄,若無武藝何以保存?惟取是書演而習之,於陸軍步伐止齊之法不無小補。我國苟人人演習,或遇交手仗,敵雖強盛,其奈我何?是亦保存國體之一道也。有心者勿以芻蕘之言棄之。 學太極拳,不可藉以為盜竊搶奪之資。如藉以搶奪,是天奪之魄,鬼神弗佑,而況人乎!天下孰能容之? 學太極拳,不可凌厲欺壓人。一凌厲欺壓,即犯眾怒,罪之魁也。

教拳須知

為人師,責任重,第一要,感情真。

解理明,戒唯心,細示範,莫囫圇。對學生,誨不倦,使學生,學無厭。對青年,要求嚴,學規矩,毫不苟。

促勤學,莫撒手。老病者,區別待,柔緩練,勿貪快,待身健,漸加量。運動量,應適當,才能夠,保安康。教與學,能相長,學而教,戒狂妄。

人來學,師只一,來學者,皆我師。

督促我,勤複習,學無止,畢生力。

欲有成,集群智,莫謂師,達頂點,

願學生,青勝藍,同升高,共登攀。

武德十戒

一、戒立志不堅,徒染虛名,

二、戒輕浮虛誇,不知深淺,

三、戒心胸狹窄,不納忠言,

四、戒狂妄自大,唯我獨尊,

五、戒逞強鬥狠,虛榮好勝,

六、戒舌無禁忌,議人之過,

七、戒虛擔師名,誤人子弟,

八、戒銅臭之軀,奸商氣息,

九、戒自矜自賞,故步自封,

十、戒不敬師道,無情無義。


推薦閱讀:

太極拳509問(四)
李雅軒先生太極拳隨筆精論(一)
陳氏太極拳要領——張志俊
馮志強先生論練太極拳
談楊派太極拳的練法

TAG:傳承 | 太極拳 | 太極 | 拜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