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四念處法門

四念處是指四個安頓心念的處所,又稱為四念處觀。為什麼把它稱為四念處觀呢?因為它並不純粹在於修定,而是以智慧用四種法觀察四念處來破除四種顛倒,故稱為四念處觀。

在佛教中,一般解脫道的修行方法有三十七道品。在三十七道品中,最重要的有四念處與八正道。

1.觀身念住

A、觀呼吸

B、觀姿勢C、時時徹知無常D、思惟不凈E、思惟四大F、觀墓園九相

修學四念處的理由

我們為什麼要修學四念處法門呢?

(1)人類的身心結構和煩惱的現象具有普遍性和共通性──我們知道釋迦牟尼佛當初說法,是為了解決人類身心的煩惱,並不是要講一套形而上或者是高深的哲理,來讓我們玩味的。佛法是對有情眾生說的,對於有情眾生的身心結構,我們一定要去了解,就好像醫學院的學生在牠的學習過程,一定要做人體解剖,了解人類的身體結構是什麼樣子,將來他在替人看病的時候,才能夠了如指掌。所以佛法剛開始的第一步,對於我們有情身心的結構是怎樣觀察的?

若依佛法的觀點來看,我們有情眾生是五蘊和合的而已。不分人種,不分男女老少都是一樣。就人類的生理跟心理現象來講,比如說生氣,不管哪一種人當生氣起情緒的時候,我們共同的感覺大概離不開全身會發熱,呼吸會急促,血液會流得比較快,或我們的血壓會上升、脈博的跳動會增快等現象。

我們有情眾生的生理現象具有這種普遍性和共通性。換言之,佛法本身也具備一種普遍性和共通性,法是常住的,它在時空當中不會有所改變,不會說這個佛法只適合東方人,而不適合西方人,或不適合某個民族或種族的人,因為人性是有其共通點的。假如有一種修行的方法,適合各類的人種,也不分男女老少,那這種方法,就是值得我們去實行。

(2)凡合乎四聖諦原理的修行方法,即為有法次法向的修行法──釋迦牟尼佛證道以後,第一個去找的是當年跟他共同修行約五比丘,然後他第一次說法就是說四聖諦。五比丘聽他講完四聖諦以後,就開悟見法。可見四聖諦是佛法的根本原理,我們甚至可以從後來的經典,發現它們對四聖諦各有不同的開展。可能有的比較強調「苦」,有的比較強調「集」,有的比較強調「滅」,有的比較強調「道」。不同的經典裡面有不同的發揮,在大乘經典裡面看到很多直觀涅槃的方法,或者是當下證悟的方法,這可能都是後來在強調「滅」跟「道」,有比較偏重性的發揮。這種發揮對於後來學者的影響究竟是好是壞,今天是值得我們商榷的。

如果我們從四聖諦的道次第來講的話,應該是先如實的去認識痛苦的現象是什麼,然後再去找出造成眾生煩惱的原因是什麼,接下來應該採取怎麼樣的修行方法,去摒除困難,解決煩惱,最後就可以體證涅槃。總而言之,只要有一種方法,整個過程中它合乎四聖諦的法門,那麼這種方法就是符合佛陀原來的教導,這是第二點我所要講的。等一下我再來談四念處法門的修行方法,引證它跟四聖諦的關係。

(3)從原始經典可找到具體的證據,證明此法門為佛陀在世教人的修行法門,以及因此可證道。佛陀時代的修行者修這個法門可以證道,今天在我們這個時代,修持這個法門,也一定可以證道。

我們用經文來稍微介紹一下,在《雜阿含經》639經跟640經,都提到相同的事情,就是佛陀的兩大弟子舍利弗跟目犍連涅槃盤之後,其它的人都非常的遺憾、傷心,所以他們就來找佛陀,跟佛陀談起這件事情。在639經中記載舍利弗跟目犍連涅槃不久,世尊在每個月的十五日面對大眾布薩的時候,世尊觀察大眾,他說:「我觀大眾,見已虛空,以舍利弗、大目犍連盤涅故。」可見他非常器重這兩大弟子,他說:「我聲聞惟此二人。」我最得意的門生就這兩個,「善能說法、教戒、辯說滿足。有兩種財,錢財及法財,錢財者從世間求,法財者從舍利弗、大日犍連求。如來已離施財及法財,汝等莫以舍利弗及日腱連涅槃故愁憂苦惱。譬如大樹莖枝葉華果茂盛,大枝先折。」他說當一棵大樹要倒下來的時候,最初是枝幹先傾斜倒下去的。「亦如寶山大岩先崩」就像很大的山要倒下去的時候,是裡面最大的岩石先崩潰下來的。「如是如來大眾之中,舍利弗、目腱連兩大聲聞先般涅槃,是故比丘汝等勿生愁憂苦惱。」世尊就安慰他的弟子說,你們不要因為這件事而生起了愁憂苦惱。為什麼?「何有生法、起法、作法、為法、敗壞之法而不磨滅?」他說凡是生起的法,沒有不敗壞、不磨滅的道理,欲令不壞,無有是處。你要讓它不變壞是不可能的。你要讓一個人不死,也是不可能的。「我先已說一切可愛之物,皆歸離散。」我們世間一切可愛;珍貴的事情,終有離散的一天。「我今不久亦當過去」我釋迦牟尼佛在不久的將來,也要逝世,也要涅槃。「是故汝等當知」因此諸位弟子你們要知道「當知自洲以自依,法洲以法依,不異洲不異依。」這段經文,大家可能比較陌生。其實演變到後來就講「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

我想這樣講大家就很清楚。什麼叫做「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呢?他說「謂內身身觀念住,精勤方便正念、正智,調伏世間貪憂。如是外身;內外身;受;心;法觀念住。」這邊佛陀就提到說不管兩大弟子已涅槃或我將涅槃,你們要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就是你們要修四念處。「精勤方便正念、正智,調伏世間貪憂,是名自洲以自依,法洲以法依,不異洲不異依。佛說此經典矣,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在639經與640經裡面,也同樣提到什麼叫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佛陀教你修行四念處就是這個。在《中阿含經》98經裡面,對於四念處的修法有詳細的描述,比如說比丘在行、住、坐、卧怎麼修,很微細的地方都有提到,大家有興趣可以翻出大正藏看一下,而在《雜阿含經》639經跟640經只是提到說,我逝世以後,你們要修的方法就是依靠四念處修。

(4)四念處為隨時隨地可修持的法門──我們知道「法」具備一種普遍性,不因時間、空間而受到影響。生命是整體的,因此我們對佛法的修學和體驗也應該是整體的,而不能有間斷或是兩者之間有差距。不能夠說只有在某個時間跟空間裡面,我才能夠修行,在另外的時間跟空間裡面我沒有辦法去修行,這樣的話「法」就有中斷。生命是整體性的,對佛法的體驗也應該是整體性的。

換言之,如果有一種方法,不管在任何時間、任何空間,你都可以修行的話,那麼你是跟法吻合的。如此一來,我們可以檢證目前所看到的各種修行法門,自己可以去檢證哪一種法門是在任何時間或空間都可以修持的。

四念處的內容

什麼叫四念處?在大乘佛教裡面,也提到什麼叫四念處,就是「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據我所知,在我們中國佛教裡面很少人自稱是修持四念處法門的。例如說觀身不凈,只是簡單的強調這一點。事實上我們從原始經典的四念處修行法門來講,單單從身體的部份,便講得非常詳細。比如從最簡單的行、住、坐、卧當中,對於肢體的運動,你必需了了分明,非常清楚。然後對我們身體的各種現象,如地、水、火、風的變化,你必須很清楚。如我現在身體的哪個地方是熱熱的,然後我的胸口是悶悶的,或者我的呼吸比較急促,我的脈博跳動比較快等等。對於我們身體現象的觀察,必須很清楚,這就是身念處。

第二個我們講受念處,受念處就是指當下身體的感受是苦或樂,心理的感受是如意或不如意,或者是中性的,我們要分清楚。接下來第三點我們講心,就是觀察我們當下是起什麼樣的心念,當下的念頭是在回憶過去,或者攀緣未來。起什麼樣的念頭,要觀察注意得很清楚。我想這三點大家都非常熟悉,現在第四點就是法念處,依我個人的解釋就是觀察我們身、受、心現象背後的因果法則是什麼?何因何緣會促成我們當下身、受、心的展現,或者對一切事物因果法則的了解,這裡面包括了四聖諦、七覺支、八正道,或者對我們約五蘊、六根、六識的了解,都包括在法念處。這是四念處四個修行的主題。(待續)   

四念處的特色

接下來要講的是修行四念處法門的特別點在哪裡:

(1)緩慢行──在訓練過程中,要把自己肢體的動作放慢。比如我們在走路時走得很緩慢,或者我現在要拿這個杯子,手慢慢的伸出,慢慢的拿。在內心觀察「我要拿、我要拿、我要拿」。當手碰到這個茶杯以後,當時的感覺怎麼樣,這是在強調它的訓練過程。

有的人會問為什麼我們要這樣呢?因為我們知道眾生的身心變化,長久以來的習性就是太快了。快速的動作,將其放慢下來,我們的心對於整個行動過程中的身心現象因果關係,比較可以看得清楚。比如說當一個動作很快的出去時,對於整個身體力道的感覺,可能沒有辦法很清楚地體會到。緩慢行動的作用,就是要把身心的過程看清楚。換言之,煩惱是如何產生的,我們可以看得到,因為對整個身心過程看得清楚,我們才能了解它。 在緩慢之中,能夠作較仔細的觀察,而把我們身心的動作慢下來。因為長久以來,我們都習慣一有什麼樣的刺激,很快就反應出去,而緩慢的行動留給我們一個思考的空間,讓我們不要有很強的造作力,行蘊一下就出去,而一出去都是業力的展現,並不是一種有意識的行為。我們知道無意識狀態的行為,就是無明。一個動作怎樣出去,你都不清楚,那就是無明。把動作放慢的話,自己本身就感到動作放慢,這時便能發現整個過程中,你都是非常覺醒、非常清楚,所以緩慢動作的目的就在這裡。

(2)活在當下──就是把注意力一直擺在當下,因為我們的心很散漫,常在過去跟現在之間漂浮。在過去跟現在之間漂浮的時候,我們就對於當下的情境,沒有辦法如實地去掌握,即對於我們煩惱的現象觀察不清楚。好像我們錄像機拍攝東西,中間有模糊不清的地方,當倒回來看的時候,我們就忘記了,找不出那個原因。

活在當下就是說對於我們當下正在發生的事情立刻去覺察到。我們知道煩惱起來的時候,是越早覺察到越好,對不對?越早察覺到越早解決。好像生病一樣,生病的時候,越早察覺到微細的徵兆,馬上找醫生看,可能越早痊癒。所以強調要活在當下,就是我們對於問題能及早發現,及早認識,也能及早解決。因為距問題發生的時間越短暫,就是我們印象越深刻的時候,越久便越不深刻。「活在當下」即把我們心的焦距調整在當下。若我們的心在漂浮的時候,就是對目前的事情認識不清,對於我們將來作因果分析有很大的阻礙。

(3)如實受──眾生是五蘊的和合,即色、受、想、行、識的和合。修四念處法門,是在強調我們只要有身心的現象,就不可能沒有感受。當有了感受的時候,長久以來的習慣,就是對當下的感受有好惡跟取捨。

比如別人讚賞我們,我們就高興,一高興就攀緣那個情境。別人講了一句不好聽的話,我們就起瞋恨心排斥。所以我們沒有辦法如實的時候,那當下的東西,我們就沒有辦法用沒有立場的立場完全去接納它。

因為從以前到現在,我們的反應都太快,就像一個棒球丟過來的時候,我們把球棒「啪」一下,馬上就打出去。我們對那種不快樂的感受,就像那根球棒一下子就打出去。如此一來,就是對我們當下的感受,沒有辦法如實地去了解,所以它是訓練我們好好地丟認識當下的經歷,及身心的感受。

這種如實受,也就是要把我們五蘊的運作步調緩慢下來,讓我們不要那麼快就發出行為。所以受是一個關鍵,就是說我們能夠在受這邊多停留一些時間,接下來所發出身口的行為會比較理智。理性一些,這樣我們身口的展現就是一種「道」的展現,而不是一種「業」的展現。

有修行跟沒有修行的差別,就是這個受。在凡夫它叫無明受,受了以後,他會起貪瞋等等。而修行者是在這個受的點上稍作停留,是什麼感受,我們就好好地去感受它。

(4)如實觀──我們能如實受之後,才能如實觀。

什麼叫做觀?平常我們看樹,感覺每一棵樹都一樣。但事實上沒有兩棵樹是完全一樣的,甚至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我們遠遠看這棵樹,每月葉子都一樣,而「觀」就是看清楚它的不一樣。「觀」是沒有立場的看,好像是氣象學家作氣象的觀察,他一定看得很客觀,才作描述。

我們看自己身心的現象也應如此,比如我們起一個壞的念頭,如果按照過去所受的道德教訓,我們就會產生自責或者罪惡感。好的念頭或壞的念頭起來,當下就會起好惡之心,馬上就去評斷它。若能在事情出現時,先讓它如實的展現。「如實受」跟「如實觀」有助於對我們身心煩惱現象的了解跟取材。

佛教講究的是這樣的修為,對於自己煩惱的產生原因,你一定要能夠找出來。就像科學家做實驗,在做之前必需先取材,如果取材不正確的話,所做出來的分析和結果一定是不正確的。如果所看的不清楚,所聽的被扭曲,六根對外境所取材的本身,已經被扭曲掉的時候,我們如何做好正確的分析跟判斷呢?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四念處法門一直強調「如實受」和「如實觀」是為了提供正確的數據,以作為下一步因果分析的基本條件。

(5)層層剖析──這在其它的修行法門裡面較少提到,也沒有講得那麼嚴謹。其它法門有所謂「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直觀涅槃」,而四念處的修行方法,對於造成我們煩惱的原因,具備一種追根究底的精神。比如說我當下心情不好,就找出什麼原因使我心情不好。如最初的原因就是某人講了一句話造成我心情不好;然後再針對第二個原因來找,為什麼他講話的內容使我心情不好。就這樣一層一層往內分析,然後才能夠把真正的原因找出來。

(6)團體互動──四念處法門在修持過程中比較強調「團體的互動」,透過討論回饋的方式彼互相切磋。因為我們在還沒有的悟見法以前,很可能有些分析和判斷容易落入無明的狀態,而自己仍不清楚,然而透過跟別人互相討論當中,我們可以得到檢證。因為只要是合乎真理或是真正體驗的東西,它是可以經得起別人的詢問和檢驗的。如果你提出自己的體驗以後,在別人詢問之下,發覺漏洞百出,那很自然的會對自己的體驗或看法,作某方面的修正。

四念處的受用

最後我們講修行四念處法門的受用:

(1)正念分明──在整個覺悟的過程中,正念扮演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甚至可以拿來檢證修行成果。即是修行越好,正念越強,持續性越高。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有時有正念,有時沒有正念,那就是失念。失念就是你過了很長一段時間,突然想起來,一直沒有在觀。剛開始在修行的時候,會有這種困難,雖然知道很重要,可是還是會忘記,經過很久,才會被想到。然而這種能力經過不斷的練習之後,就會自然的培養出來。

剛開始的時候,常常會跑掉,但是到後來,曾發現那種能力是人類內在所擁有的。你不必刻意要去保持正念,它就是起來了,就是一直存在。我們可以檢證自己覺醒的程度怎麼樣,就可以了解你修行的功力到哪裡。一天中若保持正念的精神很強:那就表示你有進步。正念很強,就表示你覺醒的能力越好,對什麼東西都很清楚,對當下自己身心的狀態,或者跟別人互動的狀態,或者外在的環境都是很清楚,正念分明的作用就存在。

當煩惱一起來的時候,你的察覺性很強,你就可以及早察覺到。我們說一棵樹剛開始冒芽,冒出一點點的時候,我們就察覺到,便很好處理。煩惱升起的時候,都是從很微細之處開始,在越微細的地方,馬上察覺到,便很容易去解決。例如地上冒出小草,你就兩手一拈,就把它拔掉。地上有一棵大樹,你要動用多少人來拔都拔不動。煩惱產生的過程就跟那棵樹一樣,剛開始很微細很微弱。我們觀照力和覺察力不夠,所以讓它一直滋長,到後來很強大的時候,那時煩惱已經在身體展現,結果已出來,我們只能亡羊補牢。當然我們凡夫在修行當中,是從果追溯到因,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所以說正念分明,它有非常好的作用。

(2)現斷煩惱──道跟剛才講的有連帶關係,我們對於當下的煩惱,本身就具備解決的能力。一個情緒起來了,如果平常沒有修行的話,他的情緒波動有時高、有時低,沒什麼規則可循;怎樣升起,怎樣降下,他通通不曉得。煩惱何因何緣升起,煩惱何因何緣消失,他都不清楚,也許他是轉移注意力,或者是逃避,或者是什麼原因,使煩惱緩慢的消失了,可能他下次還是會重複出現煩惱。

然而我們一旦開始修行,就不是這樣了。煩惱起來的時候,它會逐漸升高,而當我們開始觀的時候,它將會保持平行狀態,然後就慢慢的下去了。也許一開始我們沒有察覺到,等它到某種程度,我們才開始察覺,開始作觀。可是因為它有力道,所以持續一陣子才下去。我們察覺能力越高的時候,它剛出來一點點,我們一察覺,它馬上就消失了。察覺力很強的人,就是這樣。

我們沒有辦法讓煩惱不來,因此,一起煩惱的時候,我們就單純的去觀它,等它減輕、下去,最後便消除了。煩惱一起當然是先「止」,讓它停下來,這很容易可以得到實驗證明。比如說我們當下在緊張的時候,先作深呼吸,吸一口氣再慢慢的吐氣,緊張的現象馬上就舒緩下去了。或者我們在生氣,一口氣別在胸口悶悶的,準備要罵人了,就先深呼吸一下,憤怒馬上就會減弱下去,這都馬上可以得到驗證,所以說修行四念處具備斷煩惱的功能。

(3)消除業力──在佛法裡面常講這些,佛教的理論說我們在輪迴就是惑業苦,所謂惑業苦就是一直在轉。你要從哪裡斷?當然你可以從惑斷。但是問題就是說,如果我們連惑也看不清楚,連業也看不清楚,你怎樣斷苦。佛法講惑業苦、惑業苦啊!對不對!惑就是煩惱的現象,連煩惱的現象都看不清楚,開頭在哪裡都找不到,你怎麼樣去處理?生病的原因找不到,怎麼治病?

我開始修行這法門,才知道什麼叫做「業」,不然以前都不曉得。以前的消業方式,就是看哪個地方在超渡,就捐獻幾佰元,以求消災消業。傳統中國佛教就是如此消災消業來超渡。如果我們連業本身都看不清楚,不知到業在那,怎麼去消業?

修行四念處的法門就會知道什麼明菜,當你無法制止身心衝動的行為,當它一起來,就沒有辦法讓它停下來,這東西就是「業」。

每個人過去的習性通通不一樣,我們內在業的內涵也全不相同。平常它不會顯現出來,可是當外在的東西,跟我們內在某些好惡相應的時候,內在的東西就衝出來了,這就是每個人有他特別的好惡。所以我們可以了解「業」的東西,就是因為內在某些習性跟好惡,和外在的環境一感應的時候,那種東西就衝出來了。當然,它就在我們的身、受、心上面展現。

所以修四念處就是對於這些東西,可以察覺到。身是最粗糙的,我們很強烈的煩惱就在身心上展現。當發現自己悶悶的,還是有什麼東西起來,全身發熱,這時已經在身上展現,那是很粗糙的。所以如果個人的修行越高竿,他可能知道越清楚,他心裡動個瞋念,他可能知道「我起瞋了」。也許我們從他外表的肢體或表情察覺不出來,可是只要他自己的心念動一下,他就曉得。我們凡夫比較粗糙,可能要展現到某種程度,自己才知道。所以修四念處,就是從我們自己的身心下手,先知道最粗糙的現象。

至於何因何緣起瞋,何因何緣起貪,剛開始我們並不清楚,可是卻在身心上展現。比如小偷到百貨公司去順手牽羊,他一定要透過肢體,眼睛觀察四周,有沒有人在注意他的動作。這些動作就是他的果,他的因是什東西?貪嘛!對不對?佛陀知道我們眾生的煩惱現象,一下子要斷除很難,所以教我們修四念處從最粗淺的地方下手。

凡夫煩惱身,在身口意方面就是貪、瞋、痴的展現。因為貪、瞋、痴是比較根源性的問題,剛開始,它躲在哪裡,你都不清楚,所以叫我們修四念處,就是從最基本的來看。可能有人會覺得莫名其妙,一天到晚注意自己的手舉在哪裡,肢體在做哪些動作,觀察那些做什麼呢?有的人覺得奇怪,一天到晚注意自己的身體怎麼樣,到底有什麼作用呢?首先這是為了培養覺醒的能力,對某些東西能感覺出來。

觀察身、受、心,最主要的是培養覺的能力。就好像磨刀一樣,把這個能力越磨越利。所以要你一直觀。而觀只是一個練習的目標而已,觀我們身、受、心不是目的,只是一個過程,一個方法而已。

我們知道精神是依靠物質展現出來的,離開物質沒有精神現象,對不對?你自己有沒有專註,有沒有正念,旁人看不出來,可是你很清楚,我現在講話,如果你有正念的話,所講的話你是聽得很清楚。如果中間有失念的話,會聽不清楚,對不對?若是你從頭到尾很清楚,表示正念很強,正念強就是覺醒能力強 ,我們藉由覺醒能力,能把現象觀察清楚,才知道什麼叫業力。

業力的東西去不掉,我們剛剛在講惑業苦、惑業苦,你就沒辦法斷,那還是一樣輪迴。所以談到消除業力,比較艱難一點,但這也是我們最後努力的目標,因為它是不自覺的東西。我們會輪迴就是這種東西,一直在推動我們。這種東西,你要看得出來,若看不出來,你怎樣消業呢?所以我說修四念處法門,對於業力有消除的作用。

(4)五蘊離系──佛陀講凡夫是五蘊和合的,所謂五蘊和合的有情眾生。可是我們都習慣那五蘊的變化,色、受、想、行、識的運作很快。好像我們拿一根火把,在空中一直劃圓圈,跟你所看到的圓圈一樣。沒有錯,那五蘊運作之快,給我們一個錯覺,認為這個就是「我」。好像火把所劃的圓圈一樣,事實上它是五種東西一直在變化而已。

我們透過很強烈的觀察,觀察自己的身體,自己的感受,發現身體熱的時候,沒有經過我們同意。感冒的時候,沒有經過我們同意。生病的時候,也沒有經過我們的同意。我們對它如實觀、如實受。

受的感覺也是一樣,反正打下去就會感覺痛,那是它自己在痛。平常沒有經過修行的時候,對五蘊的現象很會黏著,黏著得死死的,分不開來。不是黏著在色蘊,就是黏著在受蘊。若黏著在色蘊的話,就是當我們生病的時候,身體在失調的狀況之下,本來只是身體的痛苦而已,可是因為對身體有黏著性,大部份人生病的時候,心情不好,情緒低落,是消極、厭世的。有的人久病就想自殺,沒有辦法忍受,為什麼沒有辦法忍受?他跟生理的現象認同了。

受蘊也是一樣,所以說我們對那種很好的感受,一直去貪著它,便分不開。比如凡夫的淫慾性很強,貪著那種感受,就黏在那上面。那種很苦的東西也是一樣,我們沒有辦法出離,就黏在這邊。想蘊也是,什麼人對我們不好,就一直記在心裡,甚至想得睡不著覺,那就是想蘊突出,你的煩惱就黏在想蘊上,便分不開了。

我們再來觀察行蘊,例如某人對我不好,我已忍無可忍,今天非殺他不可。所以當一個人要殺另外一個人的時候,他的行蘊已經很突出了。行蘊很強的時候,他理智性比較弱了,甚至沒有,所以他就跟行蘊認同,而被綁在這兒。

講到識蘊就比較難一點,識蘊我們最原始、最根本對身心的執著性。假若我們真的可以觀察到這邊的話,才有可能出離。因為通常我們都綁在五蘊裡面,在五蘊自動變化的過程中束縛住了。

(5)見法悟道──在修持的過程中,我們對於煩惱產生的原因是經過層層的剖析,而「見法」即是「見緣起」,亦即貫通事情的因果法則。比如說對於何因何緣煩惱生起很清楚,才有辦法去解決問題,這才是真正走向修行的道路。

當我們對於身、受、心、法很清楚,然後透過觀察,就開始能了解四念處跟四聖諦的配合之處,就是說四聖諦苦、集、滅、道是我們身心上展現。所以我們清楚這個的話,就是「見法」。佛法講「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談到無常,我們怎樣去體會無常?從自己身心現象去體會。因為透過觀照,知道身體的變化隨時在改變,一下子這邊癢,一下子那邊痛。它生起、持續,又消失了。

真正了解無常,體驗身心的無常、無我,曾發現那種不能主宰的必然性。身心的現象,它要起來,就是起來,根本沒有辦法去控制。當你了解到因緣性的無我,就能體會到我們人是不可能掌握所有的因緣的,可是偏偏我們卻經常想要去掌控、去扭轉許多因緣,而當主宰不得的時候,我們就生瞋。所以見法悟道之後,便可了解這些。

(6)自覺覺他——我們人類的身心現象,具備普遍性跟共通性,其煩惱產生過程的本質是一樣的。所以當我們真正在下功夫,很清楚這裡過程,對於別人的煩惱才具備解決的能力,所以修持到後來應該具備自覺覺他的能力。換言之,一個人的四念處修得很好的話,他才具備幫別人解決煩惱的能力,至少他本身的煩惱也會比較薄弱一點,這就是自覺覺他。

光明佛壇【gmfotan】

已有40萬關注讀者,是免費的公益佛學、修行、傳播正能量的悲智佛學平台。讓您天天親近佛菩薩,學習善知識,積累福報,讓生命充滿慈悲與智慧!

請搜索本平台總目錄,也可以通過「查看歷史消息」檢索。

以下是近期讀者閱讀或轉發最多文章:

【798】大願地藏王菩薩的十二大願

【797】凈慧長老:做到這十六個字就可開悟

【796】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圖)

【795】高僧教你如何用智慧回答不信佛的人

【794】印光大師圓寂75周年 紀念他的非凡一生

【793】陰德、陽德、功德、福德

【792】母音老人:精進的打坐方法

【791】星雲大師:人開悟後是什麼樣子

【790】普賢菩薩的十大願望

【789】改變命運的十六個方法

【788】文殊菩薩十大願

【787】修行人應如何看待感應

【786】放下分別計較享受自在與快樂

【785】海濤法師出家的故事

【784】釋迦牟尼佛八相成道圖

【783】鬼神附體應如何化解

【782】佛子必收藏:《佛陀一生的畫卷》

【781】紀錄片《靈性的實相》

【780】圖說:珍貴的藏密實修唐卡

【779】冬季九種極好的補氣補血食物

【778】娑婆世界教主釋迦牟尼佛

【777】藏地最殊勝的七尊佛像

【776】六道眾生投胎轉世的判斷

【775】為什麼要信佛

【774】寺院拜佛的十大禮儀

【773】珍藏 | 大悲咒的由來與意義

【772】圖解亞洲十二個最著名的佛塔

【771】習大大朋友圈:星雲大師、十一世班禪點贊

【770】聖嚴法師:佛教揭示"命相""風水"的千古之謎

【769】簡便易行的法布施

【768】七支供

【767】佛教觀點:反思巴黎受襲的極端恐怖事件

【766】今天農曆十月初五 恭迎禪宗達摩祖師聖誕

【765】《佛法大意》:十小咒

【764】微視:《行善改變命運》《緣分的秘密》《不孝順父母的後果》

【763】釋迦牟尼佛為什麼要出家?

【762】初入佛門應該從那一部「佛經」開始

【761】今天藥師佛聖誕日 消災祈福延壽大唱誦

【760】明天農曆九月三十:恭迎藥師佛聖誕

【759】海外博物館珍品 | 藥師佛像七幅

【758】微視:《學佛與做人的180條道理》

【757】星雲大師:關於素食的十個精彩問答

【756】真正的修行

【755】推薦:《王鳳儀嘉言錄》(上)

【754】佛教嚴禁殺生 為什麼藏區出家人還能吃肉呢

【753】星雲大師:佛教的女性觀

【752】微視:觀世音菩薩-六字大明咒的來歷

【751】弘一法師:密宗之教法最為高深

【750】恭迎觀音菩薩出家日 圖說九種觀音身像

【749】明天佛教重大節日:同沾法喜、共沐佛恩

【748】柳田聖山:坐禪的哲學

【747】南懷瑾:一個學佛者的基本信念(上)

【746】成為情侶、夫妻的前世因緣

【745】虛雲大師:在動用中修鍊

【744】修行不是為了遇見佛,而是為了遇見自己

【743】今天虛雲大師往生日,重溫他老人家最後遺言

【742】圖說:八十八句大悲咒

【741】慈誠羅珠堪布:阿彌陀佛修法

【740】《華嚴經》精華70句

【739】三凈肉與五辛 - 從習大大婉拒白金漢宮多寶魚

【738】八大秋冬養生素食及六種水果

【737】佛說:為什麼不能食肉

【736】八個原因導致誦持咒語不靈驗

【735】虛雲老和尚的珍貴手稿


推薦閱讀:

正法:【四念處】 心念處
四念處的具體修法(一)
第二四章 修四念處
四念處卷第二

TAG:四念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