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ZZY UKULELE入門系列教學(第零課)基礎和聲樂理簡述
本文內容,以及本公眾號的爵士ukulele系列入門教學內容,全部為北京ukulele音樂沙龍玩家LeoNerd根據本人學習經驗總結編寫,絕非教材、網路搜索結果的簡單搬運或摘抄。轉載請註明出處。
此外,本課內容較長,推薦wifi下使用電腦或pad觀看。
昨天的版本由色可樂器的Suby老師發現兩處嚴重筆誤,因此刪除重新發布,感謝Suby老師!
樂理,又是樂理
學習一種音樂風格,最直觀的途徑就是多聽,反覆聽,無腦循環聽。而通過樂理學習,我們可以更有效率的把聽到的轉化為自己的東西。
樂理是什麼?樂理是音樂規律的總結。
拿語言來類比,樂理大概就相當於語法,我們在學習一門語言的時候,難免要學習語法。
誠然,對於母語,我們從牙牙學語起,並不是靠語法理論來推動學習過程的。但是在上學時,尤其是面對作文時,卻不可避免的要通過語法來支撐審閱檢查自己寫出來的東西。爵士樂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在沒有爵士樂土壤的環境下,其實相當於是一門外語。而即興演奏,就好像是快速作文,是厚積薄發的過程。即便是爵士樂大師,也不是憑空進行純粹的即興,即便他們說是,那也別信,他們絕對都是通過經年累月的練習和積累,有備而來的。而樂理,就是練習和積累過程中最經濟的工具。
鑒於第三課的內容很多朋友說看的一頭霧水,所以在繼續第四課之前,筆者花了大量的時間整理了下面的基礎樂理知識,講述的順序也按學習過程細心進行了編排設計,儘可能多的涵蓋基礎樂理知識供大家參考。本篇的內容不僅僅是作為玩兒爵士的基礎,也是玩兒ukulele想要從新手進階到老手必須的知識。而作為學習爵士ukulele的先期基礎知識,本文被命名為Jazzy ukulele入門系列教學的「第零課」。
和前三課一樣,課程中會提供一些名詞的英文,一來是為了方便有興趣的朋友翻牆找教學,二來主要是為了裝B。
1,音名
所謂音名,就是音的名字。(這不廢話么)
好吧,所謂音,就是振動傳達到耳內的物理現象。人腦可以分辨振動頻率的高低不同,也就有了所謂的高音和低音。
音樂的歷史源遠流長,人們逐漸定下了調式、音階、和聲等等概念。而音樂無國界,全世界的人要一起玩兒,那至少要有一個基準,於是到了20世紀,就有了國際標準規定:震動頻率為440Hz的聲波被定為A4,至此,根據聲波震動頻率比為原理產生的「十二平均律」中所有的音的頻率都被確定了下來。
十二平均律:世界範圍通用的,把一個八度拆分為十二個半音的律制。
那麼,A4後面這個4是啥?
由於人耳可以識別的、可以用為音樂的頻率是有一定範圍的,因此,440Hz對應的是從低往高的第五個A(第一個是A0)。一般我們不會去刻意強調這個數字。
網上搜「音名」和「頻率」就能找到各種圖表:
(這兩張圖表來源於網路搜索)
這些表裡的頻率數據有用嗎?筆者反正是覺得並沒有什麼卵用,並且,是的,上面那段大多都是廢話。我們只需要記住:
ABCDEFG,以及所有的升號(#)和降號(b)標註的這些字母,就是音名,代表的是某個固定的音高(頻率)。
ukulele的1弦對應的就是A4;2、3、4弦依次是E4, C4, G4。
十二平均律就是把一個八度拆成十二個半音,因此ukulele空弦和十二品的音正好相差一個八度。
練習前、演奏前一定要把琴調準,這樣才能給自己的耳朵養成良好的聽覺習慣。
2,音程
音程(interval),顧名思義,就是音和音之間的距離。
是距離就要有單位,音程的單位一般用兩種方式來描述:
其一,根據自然大調、小調等經典音階,以「度」為單位,前面冠以大小增減和數字;比如我們常說的,「小三度」、「大七度」;
其二,把一組大調或小調音階的音,即第一種方式所說的「八度」,按音和音之間的頻率的物理關係,分為十二個半音,即前面提到的「十二平均律」。
用第二種方式描述音程時,存在一個最小單位,即「小二度」,或「一個半音」。
拿ukulele或吉他來說:
任意兩個相鄰品格之間的音程,叫做小二度,minor second,也就是常說的一個半音。
任意兩個相隔一個品格的音程,叫做大二度,major second, 也就是常說的一個全音。
如果說前面說的大多算是知道就行的內容,下面這個表中的常用音程則是必須記熟到能張嘴就來的程度了:
二、三、六、七度分「大、小」,一、四、五、八度為「純」,另有「增四」、「減五」、「增五「。
從C開始往上數的話,C大調內所有的音到C的音程都是「大X度或者純X度」,與自然大調對應。
從A開始往上數的話,A自然小調內,除了開頭的B是大二度,其他所有音到A的音程都是「小X度或者純X度」,與自然小調對應。
四、五、八度音程的兩個音同時彈出來的效果是相當完美、和諧的,因此稱「純(perfect)」,一般交流時會省略「純」字。並且,自然大調和小調,都存在四音和五音,故不用「大、小」來命名,而用「增(augumented)」和「減(diminished)」,這兩個字各自有對應的音階、和弦名稱。
同一個音的兩種命名如何選擇是根據當前的調性,以及作為和弦構成音時的功能來確定的,以後的課程中會逐漸涉及。
古典樂理還有「倍增」、「倍減」的概念,不過在流行、爵士樂中一般不用這種提法,因此略過不表。
按聽覺效果,音程還分為「完全協和音程」(純四、五、八度),「協和音程」(大小三度六度),不協和音程(大小二度七度,以及增四減五)。自己彈一下聽一下,就能很直觀的感受到協和與否的區別。第三課的避免音一節中,提到的小二度的衝突感就是指的這中不協和音程。然而,這裡的協和與否其實並不代表是否好聽,比如貝斯大師Victor Woodten在公開課中就說到:「大七度是所有音程中最美的音程關係。」 爵士樂的妙處就在於如何精彩的處理「不協和」。
八度以上的音程,因為大於一個自然調的範圍,也稱為「複合音程」。這其中我們經常看到、提到的,是在描述擴展和弦時,用到的「九度」、「十一度」、「十三度」 這三個音程,對應的是高八度的大二、純四、大六度。
嚴格來講,所有的複合音程也應當相應的冠以「大、小、純、增、減」來命名。但除了上面這三個經常會省略外,在爵士樂範疇常說的就是「升九」、「降九」、「升十一」和「降十三」這四個。
上面的表是從低往高來思考計算音程的,而我們也經常需要從高往低來思考,尤其在推算本課後面要說的音階、和弦的時候會很省事。比如,我要找bA的大七度,往上數半天還容易數錯,但只要往下一個半音就能很快反應過來是G。因此我們要用到下面這些公式:
大二 小七 = 大三 小六 = 純四 純五 = 增四 增四 = 大六 小三 = 大七 小二 =純八度
大二 純四=小三 大三=增四 小二=純五度
純五 大三=大六 大二=大七度
純五 小三=大六 小二=小七度
大七 小三=小七 大三=九度
絕大多數音程計算都符合 X度 Y度=X Y-1度 這個公式,但在碰到增四/減五,小六/減五(同一個音按功能區分的兩種命名)時會例外,比如:小七 增四度=十一度(純四度)
把這些記熟以後,各種常用的音程推算(主要是為了推算和弦)基本就夠用了。開始階段八度內都好說,但是從六、七開始往上計算複合音程可能容易出錯,對照表格,先把音程算到八度再掰手指頭吧。
下面是從高往低數的音程表格,供參考:
3, 音階
明白了音名和音程的概念再來看,什麼叫音階(Scale):
音階就是固定音程關係的一組音。
常見的音階,一般為一個八度音程內的五到八個音組成。
組內起點的那個音,是這個音階的主音(Tonic),音階命名一般以主音開頭,比如平時我們說的「C自然大調」,「bA旋律小調」就是這麼來的。
對於絕大多數音階(增、減音階例外,原因見下文),十二個音名各自作為主音,對應有十二個調的十二條音階。
舉例說明:
自然大調,Natural major scale:
從主音開始音程關係依次為「全 全 半 全 全 全 半」,(最後回到高八度的主音,下同)比如: C D E F G A B為C大調、G A B C D E #F 為G大調。
自然小調, Natural minor scale:
從主音開始音程關係依次為「全 半 全 全 半 全 全」,比如:A B C D E F G為A自然小調、C D bE F G bA bB為C自然小調。
和聲小調, Harmonic minor scale:
從主音開始音程關係依次為「全 半 全 全 半 小三度 半」,比如:A B C D E F #G 為A和聲小調、C D bE F G bA B為C和聲小調。
旋律小調, Melodic minor scale:
從主音開始音程關係依次為「全 半 全 全 全 全 半」,比如:A B C D E #F #G為A旋律小調,C D bE F G A B為C旋律小調。
減音階,diminished scale:
從主音開始音程關係依次為「全 半 全 半 全 半 全 半」 和「半 全 半 全 半 全 半 全」的兩種,前者也叫「全半減音階,whole-half step diminished scale」,後者叫「半全減音階,half-whole step diminished scale」,這個音階由八個音組成,比如: C D bE F bG bA A B是C全半減音階、C bD bE E bG G A bB是C半全減音階。
增音階,Augumented scale,也叫全音階,Whole tone scale: 從主音開始音程關係依次為「全 全 全 全 全 全」,這個音階由六個音組成,比如:C D E #F #G #A是C全音階。
此外,還有大、小調五聲音階(Major/Minor pentatonic scale)、大、小調藍調音階(Major/minor blues scale)、雙和聲小調(Double harmonic scale)等等各種音階,這裡不作羅列窮舉。大家記住音程,弄明白定義,網上搜到的內容應該就可以很輕鬆的看懂了。
自然大調和自然小調在口述時往往簡稱為大調和小調,如果需要強調和聲小調、旋律小調時會明確用全稱。
自然大調和自然小調這兩套音階都是歷史的沉澱產物,也是現代音樂,尤其是流行音樂,最最常用的音階。那麼,為什麼自然大調是「全全半全全全半」這個順序?往深了究,其實可以用前面第一節提到的物理振動相關的「泛音列」的原理,以及人耳和大腦的生理規律來解釋為什麼這樣才好聽。當然,扯到生理就矯情了,所以,只要記住結論就好了。(泛音列的概念與著名的五度圈有很大的關聯性,本課暫時不作展開,大家有興趣可以搜索一下相關的定義。)
C自然大調和A自然小調的構成音是完全一樣的,我們稱他們「互為關係大小調」,或者「互為關係調」。他們的區別就是主音相差小三度。那麼,為什麼要區分兩者呢?簡單的說,從他們各自的主音起彈奏音階感覺是不同的,也就是我們常聽見的什麼「大調是明亮的」,「小調是憂傷的」那些說法。大家可以直接彈奏音階,聽一下感受一下。
此外,我們也會稱含有主音及其小三度音的音階或調式帶有「小調屬性」,原因就是上面說的這種憂傷情感。
和聲小調具有濃厚的歐洲血統,在拉丁音樂中也廣為應用,其結構是在自然小調的基礎上,將最後的小七音變為大七音,從而使音階出現了第三課提到的「導音」到主音的解決感,同時也滿足了產生V-I和聲進行這個「和聲需求」,和聲小調因此得名。
旋律小調則是在和聲小調的基礎上,再將小六音還原為大六音,把音階中出現的小三度變為大二度,使音階的「旋律性」更強,因此得名。
古典音樂中,旋律小調在演奏時,旋律上行的時候用旋律小調,下行的時候則變成和聲小調;但在現代音樂以爵士為代表的風格中,統一採用旋律小調的音程關係,不分上下行,因此有的教材也稱之為爵士旋律小調、爵士小調。當然,在討論爵士樂時,提到旋律小調默認就是爵士小調了。
旋律小調實際上由全音階和減音階組合而成,比如C旋律小調,從bE到B這部分是全音階,從A到F這部分是減音階。理解這一點對將來的應用會有幫助。
增音階和減音階上的音程是對稱的,是人們根據十二平均律人為設計的音階,因此也叫人工音階,symmetric scale。因此,這兩套音階並不像其他的音階那樣有12個那麼多。比如,C全半減音階和bE全半減音階的構成音是完全一樣的。大家可以推算一下看看一共有幾對這樣的組合?
由於構成音階的音之間,音程關係是固定的,而ukulele的弦是確認音高的,因此他們之間的音程也是固定的,我們可以利用這一點,輕鬆的按照固定的形狀找出指板上所有不同調的相同音階。
比如第三課的C大調音階指板圖和D大調的音階指板圖對比:
這樣對比之後,就不用我再多說了吧。照著第三課的內容推到其他自然大調練練看唄。
(關於具體幫助記憶的推算內容,請點擊查閱本公眾號的老洪老師系列教程)
4, 固定調和首調
弄懂了上面的概念後,再說固定調和首調就簡單了。
所謂固定調,即我們在唱譜的時候,每個音都都直接唱他的音名,而五線譜就是根據固定調發明的記譜方式——但是這樣很不方便,對不對?F這個字母本身就兩個音節,並且如果不是C大調的話,還有升(Sharp)或降(flat)。而實際上很多時候我們只需要唱一個音階內的7個音就夠了。
於是,就有了首調和簡譜,即用do re mi fa so la ti來代表上面說的「全全半全全全半」關係,唱出大調內的七個音,並對應用1234567來書寫。而由於自然小調和大調的構成音一樣,則將音名和數字統一,採用6712345來唱。(也就是不論C大調還是A小調,簡譜裡面都是C=1)
即:
C自然大調:C D E F G AB=1 2 3 4 5 6 7
A自然小調:A B C D E F G=6 7 1 2 3 4 5
bB自然大調:bB C D bE F G A=1 2 3 4 5 6 7
G自然小調:G A bB C D bE F=6 7 1 2 3 4 5
以此類推。
當某個音臨時出現升降號時,直接在數字之前用"#", "b"表示。
對於作曲,編曲等等創作工作、以及我們這個系列課程的主題:爵士即興來說,單純用首調和簡譜是無法勝任的。然而首調概念卻並非沒有意義,因為他帶來了級數這個概念,先記著這個名詞, 我們接下來先來看和弦。
5, 基礎和弦
和弦是什麼?和弦(chord),其實和音階一樣,也是固定音程關係的一組音,只不過這一組音的數量往往少於音階。
爵士樂教材中一般會提到,音階與和弦根本就是一回事兒。而更為現代的和弦定義則更為自由,廣義上來說,基本隨便挑兩個以上的音放在一起都可以叫和弦。但作為教學,我們還是先從基本的、經典的和弦說起:
我們最常見的三和弦(Triad),是以三度音疊加的三個音為一組,三和弦可以說是和弦最最基本的形態,分為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增三和弦、減三和弦這四種。
之前三課反覆提到的七和弦(Seventh Chords,Tetrad),是以三度音疊加的四個音為一組。需要注意的是,這類和弦一般都會明確說「大七」、「小七」、「屬七」、「小大七」等等。用「七和弦」三個字代稱四個音構成的和弦時,其實往往特指屬七和弦(dominant 7th chord)。
筆者在北京ukulele音樂沙龍的線下活動教學環節曾經講過,用大七和弦替換大三和弦作為大調歌曲的結尾是一種很棒的選擇,可以把明亮的大調歌曲收尾在一種唯美的憂傷氣氛中。
一個調中最基本的和弦,就是按從低到高的順序,每隔一個音放在一起的和弦,比如135,246這樣以此類推。全部都由某個調的調內音,以前面說的這種規律構成的和弦,叫做順階和弦(diatonic chord)。
以C大調為例的順階和弦請看下錶,三和弦記憶口訣:一四五大,二三六小;七和弦口訣:一四大,二三六小,五屬,七半減
表中的級數,即在該和弦的根音,在當前調中的序數,上表中為C自然大調,此時數字與簡譜一致;級數用羅馬數字表示,有些教材還會採用大小寫羅馬數字以表示和弦的大小;級數有時候也會在前面加上「#」和「b」來強調變化;同時,為了明確和弦類型和構成音,級數也會被用來代替根音字母,記為「IIm7」、「bII7」, 「III7」、「IVmaj7#11」等形式。
就像音階中有主音,根音為主音的和弦叫做主和弦(tonic chord),級數定為I級
級數與簡譜並不完全一樣,他是根據音階中的順序設定的,因此小調的主和弦也為I級,而不是VI級。當然,為了方便記憶,有時候也借用後者,但筆者不推薦這種做法。
一般一首歌的結尾,都會回到I級和弦來收尾,這樣曲子才有正式終止的感覺。但其具體的和弦形態並不限於大、小三,大、小七,有時候也會加上一些變化來強調某種情感。
大調順階和弦VII級減三和弦在伴奏中並不常用,但對應的m7b5卻很常見。但一般來說,m7b5不會認為是大調的VII級,而是識別為小調的II級。筆者在第一課中舉例的小調II-V-I進行時,就提到過這個和弦。而在爵士即興時,m7b5則經常會被識別為旋律小調的VI級和弦。爵士的小調II-V-I進行會在將來的課程中詳細講解。
和弦有「原位」和「轉位」之分,所謂原位,即和弦最原始的形式,比如上表的C大三和弦,當C、E、G按從低到高的順序排列時,即為原位和弦,其他一切順序,EGC,GCE,ECG,CGE等,在本質上仍為C和弦,稱為轉位和弦。
highG ukulele上,絕大多數和弦指法都是轉位和弦,lowG上也只有個別手型是原位。作為品格彈撥樂器,掃弦或四根弦同時彈撥時,原位和轉位的使用界限不像鍵盤那樣清晰,但在彈奏琶音(概念見第三課)時區別就會很明顯了。
原位和弦中最低音稱為根音,Root,在描述和弦構成時常用縮寫R表示;其後比根音高三度者,不論大小,均稱「三音」,簡寫時用阿拉伯數字3表示,但在強調大小時,也會用「3」表示大三,「b3」表示小三;五音、七音、九音等均以此類推,因此,5,6,7,9,11,13這幾個數字都會出現在和弦的構成簡寫中。
常見的各種和弦的名稱和構成音請看下錶:
屬七和弦,dominant 7th chord,也叫「大小七和弦」(構成音大三小七),是個神奇的和弦,他的三音和小七音之間音程為增四度。此外,作為V級和弦時,他的三、五、七音構成了VII級減三和弦,因此有著一種強烈的不和諧因素,同時也造就了無數的可能性。無論古典、流行還是爵士,屬七和弦作為V級時都有強烈的解決到I級主和弦的傾向。屬七和弦這個坑筆者挖了好幾次了,這次作為基礎教程依然只好忍愛跳過,暫不展開。
掛四,掛二和弦的「掛」,全稱掛留,suspended,意思就是把三音幹掉,換成二或者四音,在流行、民謠中應用相當廣泛。
任意一個掛四和弦,都與其根音向上四度的掛二和弦的構成音相同,或者說互為轉位和弦。比如Csus4 (C F G)和Fsus2 (F G C)。
在爵士樂中,掛四一般作為屬七的一種變化形式,比如G7的掛四和弦往往寫作「G7sus」;而掛二和弦的二,則理解為九音,作為延伸音(chord extensions,也翻譯成拓展音,擴展音),擴展和弦(Extended chord)來理解。和弦的延伸音、變化音會在後面的課中詳細講解,這裡不作展開。
流行伴奏中,sus4和弦後面一般會解決到大三和弦,Jake的Hula Girl就採用了Dsus4-D作為開場的前奏,在有些版本中還用來作為尾聲,製造了一種意猶未盡的氣氛。
表中沒有列出五和弦。所謂五和弦其實就是一個根音、一個五音、外加一個八度音構成的,也稱為「強力和弦,power chord」,搖滾樂金屬樂中非常常用。
有時候某個和弦的轉位和弦會恰好是另一個和弦,比如Am7和C6,Bm7b5和Dm6,Gsus4和Csus2等等。因為他們的和弦構成音是一樣的,到底選擇誰做為根音來命名,是要根據和弦進行中該和弦的功能決定。
六和弦如果百度的話,會看到一種說法,即:大六和弦是小三和弦的轉位,小六和弦是大三和弦的轉位。筆者本人不認同這種命名方式,因為在爵士樂中,m6和弦往往和旋律小調,dorian等調式相關,如果採用轉位的定義的話,會對將來的即興造成混淆和困擾。同樣,調式和即興相關的內容這裡也暫時不作展開。注意一點:小六和弦是根音、小三、純五、大六的組合。
增和弦及全減七和弦與增音階減音階類似,其構成音之間的音程關係是對稱的,因此也存在成組的相同和弦,因此和弦的手型也非常有限,很容易記憶。
表中沒有的九和弦,十一和弦,十三和弦,這些也和調式以及和弦擴展音的概念相關,這裡不作展開,以後細說。大家只要知道,9,11,13音其實就是高八度的2,4,6音就好了。
同樣在表中沒有的add和弦這個名字也會經常看到,一般指的是在三和弦的基礎上,跳過七音,直接加上九,十一,十三音。他和sus的區別就是三音沒有去掉。雖然對於只有四根弦ukulele來說,省略七音看似是安排指法時的無奈選擇,但實際上add9和弦的使用卻經常是演奏家們有意為之的設計。
madd9(小三 大九)作為曲子的終結,與前面提到的大調的maj7結尾效果異曲同工(大家仔細想想,小調的三音,五音,九音,不正是其關係大調的根音,三音,七音么?)。ukulele指彈女神Brittni Paiva在她的指彈版Europa中,最後就精彩的使用了Amadd9(指法是2002)作為結束,把憂鬱的氣氛推到極致;
此外,Jake在Hula girl的副歌部分伴奏中,也巧妙的編排了Gadd9(大三 大九,指法為2232)來代替G和弦,讓旋律與伴奏更為契合併使和弦之間的連接更富動感。
我們經常還會看到帶「/」的和弦寫法,也就是所謂「分數和弦,slash chord」。比如還是用我們耳熟能詳的While my guitar gently weeps舉例,開頭的和弦就是Cm, Cm/bB, Cm/A。這裡的意思就是用「/」後面的那個音代加在和弦最低音的下方,替換掉和弦原本的根音,比如Cm/bB的構成從低到高就是bB, C, bE, G。
和音階一樣,結合公眾號之前發布的老洪老師的ukulele指板教學,以及音程的定義,或者之前反覆安利的網站(http://12bar.de/php/scale_generator.php)大家可以把全部自己想要的和弦指型全部推算出來。以筆者的個人經驗,和弦的手型千萬不要像背字典那樣記憶,而是結合一首曲子,找出所有這個曲子用到的和弦,12品以內的全部按法,然後再同一首歌上換幾個常用調熟悉一下。幾首歌下來,你會發現,很多和弦手型已經潛移默化的記住了。
另外,對於一些和弦,由於ukulele弦只有四根,可能按照推算出來的方式彈奏聲音效果並不好聽,這個時候可以選擇省略和弦中的某一個音,把那個位置的品格切換成和弦中的其他音。找到自己覺得好聽的按法,這將成為你個人風格的一部分。
6, 黑話集錦
a, 調內音
調內音,diatonic tone,指的就是上面說的的音階的構成音。比如對於C大調/A自然小調,鋼琴上的所有白鍵就都是他們的調內音,而所有的黑鍵則全部是調外音。
調內音對應的還有一個詞,chromatic,說的則是根據十二平均律而來的所有的半音,即鋼琴上所有的鍵。
學習爵士樂,僅僅彈奏兩個自然調的音階的調內音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需要跳出自然大小調這個框框,這將是貫穿本系列課程中的主題之一。
b, 調性
調性,tonality,指的就是音樂基於自然大小調體系的性質,大多數的流行樂基本都是「調性音樂」,比如人們會說「這首曲子的調性是C大調的」來描述調性。
這個詞對應的反義詞是「無調性」,atonality,即曲子整體沒有大小調、主音概念,完全基於十二平均律自由創作。無調性音樂極其自由,能夠最大限度的表現演奏者的情緒以及天馬行空的樂思。但由於擯棄了傳統音樂的聽覺習慣,與大眾認知和審美有所偏離,因此雖然發展也有百餘年的歷史,但始終是小眾藝術形式。
大多數爵士樂流派,雖然大量離調、頻繁轉調,但其根本依然是來自古典樂的和聲理論,和聲進行有著明確的指向性,並且主音是明確的,因此嚴格意義上說依然屬於調性音樂。但因為其在結構上高度模糊大小調的界限,也可以說爵士樂具有很強的無調性傾向。而自由爵士(Free Jazz)這一流派則是最大限度的破壞調性這一傳統規則,被認為是爵士樂中無調性音樂的一支。
c,和弦進行
有著共同的目的性的(指向主和弦、構建調性)、並基於根音之間的關聯性的一組和弦,我們稱之為「和弦進行,chord progression」,或「和聲進行,harmonic progression」,或「chord change」,北方地區玩家口語上也會稱之為「和弦套子」。
我們經常聽到說,「那首歌就是B大調1564」,「咱們玩兒個C大調2511吧」等等。這個「1564」和「2511」其實就是一個和弦套子,對應前面說的和弦級數I-V-VI-IV、II-V-I-I。一般情況下為每小節一個和弦,如果是每小節兩個和弦或兩小節一個和弦的情況需要額外說明。一起玩兒的時候,用這種方式可以簡明扼要的把伴奏聲部要做的事情用一句話說清楚。而loop效果器的玩兒法之一,就是基於某一首歌有著明確簡短的和弦套子,演奏錄製一遍以後讓效果器不斷的循環播放伴奏。
比如:Jason Mraz的I"m yours絕大多數情況下就是I-V-VI-IV(1564),但段落之間有幾處II級屬七和弦;
我們常用「卡農」一次來代稱I-V-VI-III-IV-I-IV-V (15634145)進行,成千上萬的歌曲都在這個基礎上編寫旋律的。
需要注意的是,像上面這種和弦進行的最後並非I級,因此可以無限循環下去。但如果想要結束,結尾還是要回到I級的,否則曲子就會沒有終止感,停在那兒會是戛然而止的突兀感覺。
而從第一課開始反覆提到的II-V進行、II-V-I進行,則是爵士和聲進行的核心,很多流行歌曲也會採用,比如Maroon 5的Sunday morning,就是每小節兩個和弦的II-V-I-I。此外,爵士樂的經典和聲進行還有以George Gershwin的經典作品I got rhythm命名的Rhythm change,以及以Giant steps的作者John Coltrane命名的Coltrane change。
大家經常會聽到很多歌很相似,並且可以不改變伴奏和弦的情況下隨意的串到一起,這就是因為他們採用了一樣的和聲進行套路。一些簡單的和弦進行在流行歌曲、尤其是民謠歌曲中被反覆的套用,也正因此,這對我們的聽覺造成了非常強烈的習慣性。大家可以在網上搜一下每句都來自不同歌曲的趙英俊的刺激2005,編排的相當工整(高級黑)。
其實,有了一定的基礎樂理知識,隨便選一個和弦進行,並注意著第三課的「避免音」,「經過音」等概念,我們已經可以自己寫一些簡單的歌兒作為練習了。這個話題再扯上「和弦功能」是足夠開一部衍生劇的了,這裡不再繼續展開。
d, 移調
第三課的時候我們在解釋離調和轉調時,提到一個反例:「這首歌我D調唱不上去誰幫我改成C調」。這其實說的就是移調,tranposition。
根據音階與和弦的定義(即其核心構成為音之間的音程固定),大家可以想明白這點:要把一首歌移調(不論升調還是降調),我們要把這首曲子所有的音符,不論和聲還是旋律,全部升高或降低相同的音程。因此,所有的和弦只要按目標調和原調主音的音程,去更改其名稱的第一個字母,也就是根音,而後面的大、小,三、七一概保留不變,這就完成了移調。
比如,C大調1564是C G Am F,改成bB大調就變成了bB F Gm bE,然後大家只要去找後者四個和弦的指法就ok了。
移調這個技能初期都要掰著手指頭去數的,甚至到了進階的水平,碰到不熟悉的調性也得掰手指頭,這沒什麼丟人的,大家都是這麼過來的。
e,樂段
樂段,section,即歌曲中的分段。一個樂段是一個固定的和弦進行,一般會是4小節、8小節、16小節這樣的長度。我們唱歌的時候一般會用「主歌」,「副歌」,「Chorus」,「Bridge」什麼的來描述不同情緒的段落。而在與樂手合作時,大多會用「A段」,「B段」來表達相同的意思。分為不同的段落是為了方便描述其大結構以及演奏、演唱的時候段落的重複規律。
比如某一首曲子,A段重複兩遍,B段一遍,C段一遍,此後再以相同的順序重複,那我們就說這首歌按AABC結構來演奏。在合奏之前,樂手之間的提前交流工作之一就是要溝通演奏的結構,因為即便同一首歌,不同來源的教材、譜子,在分段上都有可能不同。
f, 樂句
樂句,lick,顧名思義,就是由一系列音符構成的句子,一般特指在即興solo中的一個小段落。學習即興的必修功課之一就是學習大師的樂句,聽寫、分析、模仿、最後自己加上變化。
g, 和弦替代
和弦替代,chord substitution,指的是一種和聲編排手法,在保證不影響旋律的前提下,用一個新的和弦替換掉原來的和弦,使色彩更豐富,甚至調性發生變化。當然,和弦的替代存在一些慣用的套路,比如爵士樂中最具代表性的「增四替代」,或者叫「三全音替代,tritone substitution」,將會是將來要詳細講解的一個內容。
當整首歌的大部分和弦都被替代,或者說連整個和弦進行都被進行了改寫,那麼這個過程則稱為「和聲重排」,reharmonization。
本課主要內容至此告一段落
和前面三課一樣,說了不少,也挖了不少坑。這次的內容濃縮匯總了很多東西,難免會有個別錯漏、筆誤,歡迎指正討論。
最後要感謝北京色可樂器的創始人於少,北京ukulele音樂沙龍的群友Ms. Dull(本期封面麻豆)、漫步、雪碧、風總、以及全知全能的路桑的審閱和建議。
最最後,文字不能描述清楚的問題,歡迎大家加入北京ukulele音樂沙龍的Q群,或者等線下活動時當面交流討論:
推薦閱讀:
※婷子古箏樂理:原來節拍和音符這麼重要
※音程
※爵士吉他|少即是多,用最簡單的方法即興小調Ⅱ-Ⅴ-Ⅰ!
※鋼琴雙手Voicing-Drop2 Voicing
※一次性搞懂五度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