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永遠的清明節

來自:孔夫子同鄉今年的清明節和往年一樣,我又一次回故鄉為故去的先輩們「燒紙」。幾十年前,在我的老家過清明節都說過「寒食節」,很少說過清明節。現在,寒食節基本上不說了,都說過清明節了。它們實際上是兩個節日。寒食節是民俗節日,也是「祭祀節」,是祭祀春秋戰國時期晉國名臣「介子推」的。清明節是中國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是農耕節,一般在公曆四月四、五日前後。寒食節往往在清明節前一兩天,甚至還重合為一天。因此,「固有寒食節、清明節並稱」的說法。特別近幾年國家又規定清明節有了小長假,把寒節食看得更淡了。照此下去,再過若干年,很可能都不知道還有寒食節這個節日了。清明節的前一天,我一早起了床,草草地吃了早飯,把要帶的東西都裝在了車上便往家裡趕。快十二點了才到了老家。在濟南工作的二侄子、侄女也都到家了。家裡的大嫂和大致媳婦也把飯做好了。我看天氣很好,風和日麗,萬里無雲,便要在院子里吃飯,大家也很同意。於是,我們便在院子里擺上了飯桌,很快飯菜也擺滿了桌子。二侄子又拿出了紅酒和白酒,我們邊吃邊聊,不知不覺到了下午兩點多才吃飯結束。下午五點多鐘,嫂子帶著她的孫子和孫女去「打柳」,我也跟著去了。記得在我小時候,打柳這種事小孩子最積極了。打柳是在清明節的前一天下午天快要黑的時候,到柳樹上劈一些已經發芽的柳枝拿回家插在門兩旁,叫做「插柳」。小孩子還用柳枝編成一個圓圈戴在頭上、脖子上、耳朵上,叫做「戴柳」。最有意思的是做「柳哨子」。挑那些比較光滑的柳枝掐去兩頭多餘的部分。左手用拇指和食指捏緊,右手的拇指和食指用力地擰柳枝的外邊的外皮,這時能感覺到外皮與柳枝的木質部分分離開。然後慢慢地把木質部分抽出來,外皮就是一個完整的小管子,再把一端掐去外邊半公分到一公分的綠色的表層,只留下白色的纖維部分。再整理一下,放在嘴裡一吹,就能發出吱吱的聲音,柳哨子就算做成了。隨著哨子的粗細長短不同,發出的聲音也不同。往往在這時,村裡的小孩子們還常常聚集在一起比賽,看誰做得多,看誰做的好。打柳是我們家鄉的一種叫法,老百姓都只說打柳,好像插柳和戴柳都是包括在打柳之內的。我查了一下史書,有些地方說「插柳戴柳」。據說,清明節插柳戴柳的風俗,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人們把柳枝插在屋檐下,用以預報天氣,古諺語有:「柳條青,雨蒙蒙;柳條幹,晴了天」的說法。清明節插柳戴柳還有一種說法就是原來我國以清明節、農曆的七月十五和十月初一為三大鬼節,是百鬼出沒討索之時。人們為了防止鬼的侵擾,所以插柳戴柳。柳在人們的心目中有辟邪的作用。也是受佛教的影響,人們認為柳可以驅鬼,被稱之為「鬼怖木」,因此「觀世音」則以柳枝沾水濟度眾生。北魏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說:「取柳枝著戶上,百鬼不入家。」清明解既是鬼節,又是柳樹發芽的時節,因此,人們就很自然地用插柳戴柳的辦法來辟邪了。打柳回到家,天也快黑了。我們一大家子圍在一起高高興興地吃晚飯,飯後說了一會話,我便休息了。由於一天的勞累,再加上回到生我養我的故鄉,這一夜睡得十分香甜。一覺醒來,快天亮了,我又在床上賴了一會才起床吃飯。這時嫂子和侄媳已經做好了早飯,也都端到了飯桌上。一盆煮熟的雞蛋、和冒著熱氣的小米粥也都盛到了碗里。我慢慢地邊吃邊回憶童年時候的清明節,在當時,吃的是「米飯」,所謂米飯就是用小米做的乾飯,很稠,吃的時候往往還要加一些紅糖。在當時,生活十分困難,父親為了能讓我們在清明節的早飯能吃上雞蛋和米飯,早早就開始打算。要提前碾米,碾好的米不捨得吃完,要留一些過清明節用。雞下的蛋也要留著,為的是我們每人能有一兩個雞蛋。雞蛋煮熟之後還要染成紅色。給我的雞蛋不捨得馬上吃,放在口袋裡諞給小同伴們看,還和小同伴比雞蛋的大小。在我國,每個節日吃什麼,都有它的緣由。清明解吃雞蛋,就像端午節吃粽子、中秋節吃月餅一樣重要。吃雞蛋的習俗來源於古代每年農曆的三月初三的「上祀節」。人們為了婚育求子,將各種禽蛋如雞蛋、鴨蛋、鳥蛋等煮熟並且染上各種顏色,叫做「五彩蛋」。他們來到河邊把五彩蛋投到河裡,順水衝下,等在下游的人爭著撈取,然後剝皮吃掉,即可孕育。還有一種解釋就是人們對於生命、生育的敬畏與崇信。雞蛋在中國古代文化中是生育與生命的象徵。《藝文類聚》里就有開天闢地的盤古氏在雞蛋中化孕「天地混沌如雞子的傳說。」還有《史記》中說:「商的始祖契為見玄鳥墮其卵,簡狄取吞之,因孕」而生。《史記》中還說:「秦始祖大業也是「玄鳥孕卵,女吞之」受孕。……吃過早飯,我先到二舅家看望二舅,等我回到家,大姐也來了。我們休息一會之後便上墳給故去的先輩們「燒紙」。所謂燒紙就是普通話說的掃墓,但在我們老家都說「燒紙」。「燒紙」是用「火紙」先疊好再鉸成的「紙錢」,用金箔紙疊成的「元寶」。在過去,都是買來火紙用剪子自己鉸成紙錢,元寶也是自己疊的。我小時候還學過鉸火紙,也學過疊元寶。現在不用自己鉸火紙了,也不用疊元寶了,有專門賣的,並且已經形成了一種產業,還有專門的市場和商店。還有賣「冥幣」的。乍一看,這些冥幣的顏色大小和人民幣差不多。仔細一看冥幣上文字和圖案更是令人可笑。圖案是「玉皇大帝」和「閻羅」,銀行是:「天地銀行」。行長是:「玉皇大帝」,副行長是「閻羅」。面值從一百元到幾十億元的都有。而且面值越大的越貴。更可笑的還有賣「天堂地府聯合國居民身份證」的。上面並印有「天地戶籍部」字樣,看起來,這種身份證的大小顏色和活人用的身份證差不多。我們通過田間小路先來到了我們家的「老林」。老林就是爺爺以前的先輩們的墳地。嫂子和姐姐按輩分大小依次燒紙。先燒的是上五代老老老爺爺,也就是我爺爺的老爺爺。我的爺爺是最後一個燒的。嫂子和姐姐燒的很認真,每到一個墳前叫著稱呼邊燒邊念叨道:「……過清明了,俺給您送錢來了,收了你的金子和銀子,別不捨得花,該花就花……」火紙在春風的作用下很快就燒完了。我沒有馬上離開,我喜歡看一個個墓碑上碑文。通過可能碑文,一是能了解我們家的支系關係,二是能學到很多知識,三是看墓碑上的書法。我發現我的老老爺爺以前的墓碑上文字都很漂亮,都是蒼勁有力的楷書字,從我爺爺以後的就不行了,都是電腦字體,千篇一律。在我們家老林上燒完紙之後,我們又到村東南父母墳上燒紙。去父母墳上嫂子和姐姐用塑料袋拿了很多的紙錢和元寶,還有成困的冥幣。父母的墳地離家比較遠,我們步行,一路上來來往往都是燒紙的鄉親,我和他們互相問候著,招呼著來到父母墳前。嫂子和姐姐剛到父母的墳前就念叨開了:「爹娘,過清明了,給您老人家送錢來了,……」她們邊說邊拿出了紙錢、元寶和冥幣,我用打火機點著,嫂子姐姐還是在念叨,同時用一根小棍翻騰著正在燃燒的紙錢、元寶和冥幣。紙燒完了,我站在父母墳前回憶父親在世的模樣,好像父親還在人世。母親在我三歲那年就去世了,至於母親的摸樣一點印象也沒有,但也認為她也活著,只不過是暫時離開了我們。清明節已經過去一周多了,我也回到了我工作的小城。然而,給先輩們燒紙的情形一直在腦子了浮現。雖然每年的清明節都是這樣,但我總感到含義非常深刻。作為後人,要理解我老老老爺爺和老老爺爺墓碑最上面「慎終追遠」四個字的含義,更重要的是要做到。意思是說先輩離世的時候要慎重地辦理喪事,離世後要虔誠地祭祀先輩。同時也有要謹慎從事,追念前賢的意思。不過辦理先輩的喪事只是一時的,但虔誠地祭祀先輩,謹慎從事,追念前賢確是永遠的。清明節正好給了我們這個機會,因此清明節也是永遠的。
推薦閱讀:

清明過,霉運過,財運到的三大生肖
又逢清明
歲歲清明,今又清明
人間清明正此時,梨花落,雨紛紛,借用詩畫思故人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

TAG:清明 | 清明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