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財富思想的現代意義

佛教財富思想的現代意義 王仲堯 《覺群》

現代社會中,商品經濟的影響無孔不入,往往在評價一個人的人生是否成功時,最重要的標誌就是他(她)擁有多少金錢以及如何處理那些財富。實際生活中每個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創造並享用財富,而且人類進入21世紀之後,隨著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與幾十年前相比,個人可支配的物質財富大大增加,無論在中國、在世界,事實如此,現實生活中如何處理錢財絕不是無足輕重的小事,無論對個人還是社會都顯得越來越重要。

那麼,佛教怎樣看待金錢?佛教的財富思想有什麼特點?有什麼現代意義?這正是本文所思考和討論的問題。

人的衣、食、住、行以及教育、娛樂等活動,無不是經濟行為。西方經濟學乾脆把人看作是一種經濟動物,認為人的一切活動都是經濟活動。現代西方經濟學關於經濟活動的定義,就是想方設法獲得更多財富,處心積慮謀劃金錢用途,使已有的有限錢財再產生出更大經濟效益。西方經濟思想史上,經濟學被認為是專註於處理財富問題的一門學問,從古希臘的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近代古典經濟學派的亞當斯密,到最近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實驗經濟學派,都強調經濟學是一門最理性的學科。

但是,我們卻不能否認,人類處理財富的經濟活動(包括生產、交換、分配、消費等)的所有過程,都是最強烈地交織著人的主觀願望的過程,始終帶有理想主義以及感情、意志等非理性成分,慾望、野心、自私、貪婪等人性因素,並不是由人在所謂最理性地處理財富的經濟活動中所能完全控制的。這就是為何人往往會 「明知故犯」,使實際的經濟活動的結果背離了美好願望的出發點的根本原因。而現代西方經濟學的最大缺陷也就在於,對「經濟人」的意志和感情領域的經濟動機以及處理財富的具體理性行為,始終缺乏卓有成效的認知以及控制方法的根本原因。

佛教從一開始就具有兩方面特質:第一,作為現實世界中的一種物質性存在,佛教從一開始就是一種「經濟的」存在方式,財富本來就是弘法資糧的一種,因此對佛教來說,天然地存在著對於經濟的感受和對於財富的處理問題,從中自然就會產生相應的佛教財富觀;第二,佛教同時也是一種精神性存在,佛教體現自己價值的特質,一開始就在於對智慧的開發和精神力量的提升,這是佛教與世界上所有宗教思想相比最鮮明的特徵之一,這就是為何傳統佛教歷經數千年發展之後,在 21世紀仍具有強大生命力,能契理契機地與現代高科技社會接軌,體現出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之根源。由以上兩點佛教存在的特質,決定了佛教財富思想必然具有現代經濟學的理性特徵,同時具有對於人的內在精神方面最深刻的人本關懷。

更進一步看,佛教財富思想的特定內涵還在於,它比一般意義上的經濟思想具有更全面的包容性。如果說人類所有的活動中,獲得財富以及處理財富的經濟活動是入世性最強的一個領域的話,那麼,由於佛教強調出世的終極價值,從表面上看,似乎與財富的主題格格不入;但是,由於財富本來就是人類社會的創造物,而佛教的使命本來就在於最主動擔當起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的責任,所以,佛教必然要承擔起關注、引導、管理和運用財富的社會義務。

歷史上,佛教就是一貫地以實際行動正確運用財富以作為弘法修道的資糧,推行各項社會福利事業,繁榮經濟、便民利國。但是在個人生活方面,佛教則始終提倡和鼓勵所有人都應剋制慾望,過清雅樸素的生活,淡泊明志,寧靜致遠。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從西方席捲而來的物質文明浪潮以其巨大的衝擊力,將中國從道德社會迅速推向功利社會,巨大的反差致使拜金主義盛行,金錢誘惑和貧富分化帶來的雙重危機,使許多人感到困惑不安。利益的驅動使許多人喪失理智,置法律與道德不顧,不擇手段地謀取錢財。我們常聽人說:「金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金錢卻是萬萬不能的。」有些人以此為由,屈服於金錢的魔力,淪為財富的奴隸;更有些人難以抗拒金錢誘惑,貪污受賄,腐敗成風,終於淪為階下囚, 「物必自腐,而後蟲生」,捨命為錢財,皆因貪心起,正是對金錢的貪婪導致了他們人性的墮落。

現代社會好比是一架精密的巨型機器,在巨聲的轉動轟鳴中,財富,成為它複雜咬合、高速運行的無數齒輪間的潤滑油。多少人盲目投入到追逐財富的漩渦中,奮力構建飄渺的財富金殿,接著把自己關在裡面,禁錮於虛幻的財富夢中,陶醉於囚籠般的生活,全然忘卻身在何處,不知自己走向何方。對每一個人來說,財富直接關係到生命的延續、身體的健康、生活環境優劣、心境安寧與否、以及前途和未來等諸多方面問題,人在世間生存,必須有一定的財富,所以,佛教財富觀既涉及理論問題,同時更是一個最世俗的現實問題。

有的人每天只想發財,為賺錢絞盡腦汁,今天賺到一些,明天就想賺更多,後天想的仍然是更多,慾壑難填,只想再翻倍發財,貪婪之心,絕無止境。他們腦子裡從未有過布施、供養的觀念,不知道要給自己種下一些善根,為來生來世積累一定的功德。

還有些人把人生看作一場戰鬥,視社會為戰場,將經濟活動稱之為「商戰」,我們習以為常地聽到「商場如戰場」之類說法。但是,一個人有這樣的心態,即使成為「贏家」,在一時商戰中獲利,實際上已把生命本有的自在、喜悅、安詳、幸福、清靜、輕鬆,甚至健康賠了進去,更有甚者,為賺錢不擇手段,不惜走上犯罪之路,結果錢財到手之日,也是人生到頭之時,那樣的「贏家」有何意義?至於有些人因一時「商戰」失利,就走上絕路,那也就是難免的了。

我們看到,在現代社會中正在出現追逐財富的癲狂狀態,善良、正義、崇高、誠實,這些本來對於人的生存而言最基本的品質,都成為奢侈的字眼,無休止地追求錢財和奢富的浪潮似乎席捲一切,人性中美好的東西,在貪婪庸俗的時代浪潮中彷彿都可以被毫不猶豫地拿去和財富作交易。交易的結果,似乎每個人都以為得到了自己需要的東西,但是當佔有的短暫興奮過去之後,剩下的往往是漫無盡頭的絕望和空虛。

人如果在過度貧困的狀態中生活,固然可能成為生存的奴隸;但人若在富有的生活中被金錢迷惑,也會成為財富的奴隸。很多人對財富的追求只因為受貪婪的驅使,雖然不愁溫飽,卻停不下慾望的腳步,執迷於錢財數量的積累,最終導致價值缺失,本性墮落,聽任奴役,生活中不知不覺已經失去了應有的恬靜和諧,不由自主地在「—波未平一波又起」的財富追逐中疲於奔命,在「這山望著那山高」的財富夢幻中迷失自我,絞盡腦汁,思考的只是滿足一時的慾望。不僅如此,還不知疲憊地對財富改頭換面,重新包裝,以保持對財富的恆久興趣,除了對財富的追求外,生命空無一物。

現實中,理想與現實總是存在距離。人們都認識到拜金主義的危害,但在生活中能夠正確處理好金錢與人格、現實與理想關係的人不多,能自甘清貧和寂寞去追求真理,把理想變成不懈的努力和現實的行動,並非易事。在經濟發達的當今社會,如果能正視金錢,豁達看待財富,對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將會很有幫助。我們一定要明白,眼前的錢財、可見的物質利益,決非萬能,人的一生之中一定要學會一個道理,就是:該放下時要放下。

佛教財富觀是中道的財富觀,佛教倡導以「八正道」的生活態度和方式來看待和處理財富問題,認為修學佛法不一定非要以貧苦為清高,在家信眾可以營生聚財,也可以享受榮華富貴,但是一定要積聚有道,要合乎「八正道」。

佛教的發展也需要經濟支撐,因此,佛教並不反對合理地獲得金錢、有效地運用財富,使之發揮應有的作用。但是,人們首先應該對金錢樹立正確的態度,懂得金錢絕不是萬能的,對金錢不能看得太重。

佛教認為:金錢本身並無善、惡、好、壞之分,只因人心有善、惡、好、壞之別,人心作祟,使金錢也產生了分別,使金錢附加了各種性質,因為人心被金錢蒙蔽,這個世界上才出現了種種圍繞金錢發生的勾心鬥角、反目成仇、寡廉鮮恥、卑鄙無賴的醜惡現象。所以關鍵在於人自己:以什麼方式得到金錢——為牟取私利還是為造化眾生?得到金錢後如何處理、發揮金錢作用——為個人侈靡放縱,還是為社會造福?由於這些加諸於金錢的外在定義,從而產生出人們評價金錢的財富思想。

財富應當是實現生命價值的手段,而不是生存的終極目標。只有不再執迷於財富,擺脫財富的奴役,從對物質財富追求轉化到對精神財富的追求,才有可能重新找回生命的價值。錢財如何使用,其中包含的道理非常深,需要自己啟用心力去把握,運用心智去揣度。現實生活中常出現這樣的情況:錢財非但沒給主人帶來幸福,反而帶來了災禍。《紅樓夢》中說:「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對於錢財的使用,在於擁有者之運乎一心,人世間總是禍福相依,這個道理,不可不察。佛法可以幫助我們真正解決人生的困惑,開發生命中的智慧寶藏,解脫人生的煩惱,成就無量功德,這絕不是獲得物質財富能夠取代的。

一個人求財到底是為什麼?人生短暫,一生能夠享用的財富其實很有限,所以,人求財的目的往往會異化成了對虛榮心的滿足。

一個人想求財無可非議,可是求財畢竟不易,「社會」這個詞,無非是人的生活關係的一種指稱,一個社會所擁有的總財富是恆定的,它是一個常數,一個人想多賺錢,在一定的意義上,相當於想辦法把別人口袋裡的錢拿出,放進自己的口袋裡來——你想,這有多難?誰肯讓自己口袋裡的錢平白無故被別人拿走?

這就造成了現實生活中的各種不同的財富景觀:有人賺錢,有人賠本;有人賺到了錢,但在求財過程中造了很多惡業;有人因為有點錢就亂花,結果花掉的比得到的還多,造成後來更苦;有的人想賺錢沒賺到,不但賠了本,還賠上了人情、前途、自信,從此一蹶不振;凡此種種,發人三思。

有人說:有了鈔票會煩惱,沒有鈔票更煩惱。那麼,究竟是有錢好還是沒錢好?相信沒人會說「沒錢好」,總是「有錢好」。但是,「有錢」固然好,而無形的功德,往往要藉助有形的人力、財力、物力來完成,這樣,有形財富可以轉化為無形的功德,就從「有錢好」轉變為「有功德好」,換句話說,也就是變成了「錢好,而功德更好」,這就是一大進步。

再進一步講,對於功德也不應執為實有,否則還是有為、有漏、有限的功德。所以要有「舍」才有「得」。這裡面的道理很深,但是一旦能夠悟出,就一定受益無窮。比方說,一個人有了功德,就等於有了良好的心情、擁有了高尚的情操、具備了優秀的意志品格,同時,也就等於擁有了好因緣——聲譽、名望、信用、資歷,結果,對於有形財富的增長,就會起到直接的促進效用。

「捨得」,就是要有「舍」,才會有「得」,佛教講究布施,強調「捨得、捨得」、「不捨不得」、「舍一而得萬報」,這並不是世俗商人「一本萬利」的買賣概念,卻是對於未來幸福的投資,是從世間財施中得到智慧法財。這就是佛教說的「捨得」包含的深意。

任何人、在任何情況下、無論貧富,都可以力所能及地做善事,通過「捨得」為自己積累功德。無論什麼人,所謂苦樂,只在他一念之間。對世間無常的事實,若能夠看破,他就與真正的快樂接近了。這正如孔子評價他的弟子顏回:「居陋巷,一簞食,一瓢飲,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人的理想、信念和責任靠智慧建立,人的快樂就是自己心中的滿足和充實。佛法能幫助我們每一個人不受傷害,但人的生活中不可能沒有煩惱。「沒有煩惱」,是指 「煩惱即菩提」,而平安喜樂,就是真正的財富。

在自然界的所有生物中,惟有人類同時擁有精神和物質的雙重世界。飛鳥走獸都懂得為覓食奔忙,如果人類也僅僅是為活著而生存,那和動物又有什麼區別?當基本生存解決之後,人對生活的感受,更多的是來自於精神體驗,精神平衡與否,才是決定人生幸福的關鍵所在。菩薩在世間普度眾生靠的是慈悲喜舍,通過對智慧的認識、了解、思考和實踐,完成他們的使命。過去和現在的佛之所以成就徹底而圓滿的覺悟,以大悲心洞燭宇宙人生的真理,也是因為修習無上澄明的智慧。

對於智慧的發掘與運用,對於人類價值理念的激發和闡揚,就是佛所倡導的「證般若海,獲無上財」,佛教財富思想主張:以智慧代替金錢,以滿足代替貪慾,以擁有代替佔有,以歡喜代替享樂。發揮普世的觀念,培養共有的情懷。

合理合法地去獲得財富、理智冷靜地去管理財富、卓有成效地去使用財富——換句話說,就是如何更有效地讓世間有限的財富發揮無限的作用,關鍵在於是否能運用般若智慧,懷著一顆慈悲之心,去認識和處理有關財富的種種複雜問題。

人的一生中,精神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人活著決不會只因佔有某些物質財富而滿足,生命與錢財不能對等。生活在這個世界上,適當地追求物質享受,甚至喜愛奢華,原本是正常的,那是人性使然,本來無可厚非。但是一定要弄清楚,在這個世界上,在人的生命中,還有比物質錢財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精神財富。

從這個意義上說,佛教不但重視狹義的金錢,更強調重視廣義的財富。

「廣義的財富」,是指與「有形的金錢」或「物質財富」相對應的「無形的財富」或「精神財富」,從大的方面說包括:佛法、智慧、信仰、慈悲、道德、人格等等,從小的方面說包括:個人的健康、歡喜、人緣、自在、慚愧、願心、意志、品質等等。這些財富,對於一個人來說,往往比有形的物質財富更重要、更實用、意義更深。我們在現實生活中能夠體會,比方一個人在病痛中,就會感覺健康才是最寶貴的東西;再比方當一個人陷於絕境無法自拔時,就會感受到輕鬆愉快的心境勝過一切。

佛教也需要結合時代精神,在實踐中繼續加強自身的財富思想建設。如現實中存在的寺院財產管理問題、如何進一步開展慈善公益事業問題、如何糾正一些寺院越來越嚴重的商業化傾向問題等,都亟待引起重視。《易經》乾卦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人生要努力奮鬥、力爭上遊;《易經》坤卦說:「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一個人應該通過智慧修習、提升道德境界、文化素養,做一個品格完美的人。在這個世界上並非人人都能成為聖賢,但是,一個「厚德載物」的君子,才能達到「自強不息」的人生,反過來也一樣,一個「自強不息」的人,一定會去追求「厚德載物」的智慧境界,這是相輔相成的兩個方面。佛教「因緣果報」說明金錢財富的獲得是從培福結緣、厚德載物而來,同時更強調「用智慧莊嚴世間」,「自強不息」,凈化人心,用智慧力量創造更多財富,造福美好人間。

 ◎本文轉自: 顯密文庫,詳細出處請參考:http://read.goodweb.cn/news/news_view.asp?newsid=47589


推薦閱讀:

醜陋的「放生」其實是「殺生」
佛教常見辭彙解義
《妙法蓮花經》與民間信仰中的文殊菩薩 -- 佛教門戶網 -【佛學研究網】 吳言生說禪
請問日本目前真修行人是什麼情況?

TAG:意義 | 思想 | 佛教 | 財富 | 現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