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和佛教推薦的養生方法——佛教的養生理念
1、記住:睡覺是養生第一要素。睡覺的時間應該是晚21:00~早3:00。
20、靜養法:安坐(卧)在床上,把身心一齊放下,自己渾身如融化,不許用一毫氣力,好像沒有這個身子相似。呼吸順其自然,心也不許它用一點力,一起念便是用力了。把心安在腳底板下,此是引火向下,引水向上,自然全身氣血順暢。
22、其實,許多真正的發現和發明,所需要的不是所謂系統的書本知識;恰恰相反,一個沒有受過任何系統教育,但悟性極高的、具有開放思維的人,他往往真正悟到真相。
23、人生最忌是個亂字,心亂了,對外可以紊事,對內可以打擾血氣,使失正常。凡惱怒恐怖喜憂昏疑,都是亂,為多病短壽的根源,不但養病時不應亂,即平居時亦忌心亂。
32、中醫的最高境界是養生,養生的最高境界是養心。所以,就養生而言,下士養身,中士養氣,上士養心。看一個人也是一樣,觀相不如觀氣,觀氣不如觀心。
38、一切修身修心法門,只有兩字訣:曰放下、曰回頭。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只要一放下,一回頭,病者頓愈,迷者頓覺。此真無量壽者。
43、睡時如有思想,不能安著,切勿在枕上轉側思慮,此最耗神。
44、午時屬心,此時可靜坐一刻鐘,閉目養神,則心氣強。
56、別貪那個小便宜,大便宜也別貪。一個貪字就含著禍。貪,患得患失會導致人得心臟病。貪,患得患失是不懂道法自然的表現。57、不要天天想著吃什麼補陰,吃什麼壯陽。記住了,運動就可以生陽;靜坐就可以生陰。陰為陽之母,陽為陰之用。
61、運動有兩點禁忌:一是不能在氣血不足的時候運動;二是不能在污濁的環境中運動。
69、順應自然是養生的最高境界。一個人生下來,他的命運就基本上是有一定定數的。他該幹什麼,不該幹什麼,該吃什麼不該吃什麼,如果能順著他的運數去做,就會平安無事。有悟性的人會發現、知道自己的運數,知道他應該幹什麼,不應該幹什麼。所以養生絕對不是簡單模仿,人云亦云。不要去羨慕別人,要從自己的心裡找到自己的悟性。那麼人如何才能發現自己是否順其自然了呢?其實這太簡單不過了,你有病了,你不舒服了,你不自在了,那你就是違背自然了。要做到順外面大自然的自然,還要順自己內在命運的自然,這二者是不可或缺的。
99、記住,我們偶爾拉肚子、打噴嚏、咳嗽、發燒等都是我們自己的身體修復系統在工作,不要一出現這些癥狀就濫用藥物。
佛教的養生理念
佛教認為生命無常,必然有生老病死等痛苦,任何人都不可能長生不老。因此佛教反對對身體的貪戀執著、過份的關照,認為應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於學佛修道,解決造成人生痛苦的根本原因———貪瞋痴等煩惱,以自利利他,廣度眾生。另一方面,佛教認為「人身難得」,應倍加珍惜。若病痛纏身,即無法安心修道,成就弘法利生事業,死後還可能墮入畜生、餓鬼、地獄三惡道而失去人身。所以學佛人為「借假修真」,應具有健康的體魄和儘可能長的壽命。佛教雖然不追求長生不老,但認為長壽———有限生命的延長———是可爭取的,甚至憑著願力和禪定力可「住壽一劫」,一劫相當於一千六百萬年。
佛教認為,疾病是人生必有的「生老病死」四大苦之一,分為兩種,一種是身病,一種是心病,其中大部分的身病都與錯誤的思想和行為有關,因此它們都可以通過修行來預防和治療。佛經中常讚歎佛陀有三十二種大人相,八十種隨形好,所以我們在佛教寺院中看到的佛像或菩薩像,不僅身形健碩、相貌莊嚴,而且神情愉悅、慈祥,這實際上反映了佛教對於健康的一種最高理念:在生理上,眼耳鼻舌身五官端正,健壯、和諧;在心理上,堅毅安祥,充滿智慧。只要努力修行,就可以達到這樣一種身心和諧的健康狀態。事實上,佛教僧團對於新出家或求受比丘戒者也有五官端正、身心健康的要求。 能否健康、長壽,與人類所處的自然環境和社會條件是密切相關的,但佛教更強調人自身的思想行為有著決定性的影響。佛教徒的大量實踐也證明了這一點。佛教傳入中國以來,歷代高僧大德積極實踐著佛陀的教導,大都健康、長壽。翻開佛教傳記,可知長壽的高僧史不絕書,其中大部分都有明確的生卒年月。梁庭燦著《歷代名人生卒年表》一書中附有《高僧生卒年表》,共錄561人。我們現在依據佛教史傳補上年過百歲者5人(寶掌、菩提達摩、慧可、智炫、缽達啰),90餘歲者2人(慧休、普惠),80餘歲者2人(法顯、杜順),共9人,連原表人數合計570人。其中百歲以上計12人,佔2.1%;90歲以上42人(包括百歲以上者,下例同),佔3.76%;80歲以上者162 人,佔28.4%;70歲以上者361人,佔63.7%;65歲以上的433人,佔75.8%。 這570人前後生存時間為公元233—1884年,凡1652年,生活地區遍布全國各地。他們中包括少數由印(西域)來華而度過晚年的僧徒。人數雖不算太多,但因他們都是為人傳頌的高僧,所以最低限度要具備嚴持戒律的條件,即過一種清苦、勤勞、節制和規律性的生活。否則就會立即失去徒眾的信仰,甚或遭到僧團的驅擯而不成其為高僧,更入不了傳記。所以上述統計數字也反映出佛教養生理念的合理性,是積極的,主動的,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現代人常說的養生兩大命題為:1、「生命在於運動」,2、「生命在於靜養」。前者偏重於外在的、生理的強化;後者偏重於內在的、心理的涵養。所謂「動形健身」、「靜神養心」,兩者都有道理,不可偏廢。佛教修行以禪定為核心,養生自然以靜養見長,但對於運動的作用也是十分重視的。如佛教《大毗婆娑論》卷151提到「長壽」的條件時說: 「若有於壽,恆作、恆轉,受作、受轉;時行,處行;修梵行;食所宜、食應量,生者應熟、熟者棄之,於宜匪宜能審觀察;服醫藥、用醫言;避災厄;遠凶戲。由此等故,壽不中夭。」 這些條件歸納起來就是1)經常做些主動的和集體要求的運動和勞動;(2)出行要選擇適當的時間、路程和目的地;(3)要斷除不正當的淫慾;(4)飲食要適宜、適量,避免過生過熟,要仔細盤算適宜不適宜;(5)有病要服醫生之葯,照醫生的話做;(6)要避開災害、厄難之事;(7)要遠離兇險的戲樂活動。 自古以來,養生之道儘管有種種不同,但其原則是一致的。如果一個人能堅持實行「常運動,常勞動,慎行動,節淫慾,慎飲食,從醫囑,避災厄,遠凶戲」,長壽是不難的。而佛教的四眾律儀正好都貫徹了這些原則,所以最低限度可以使虔誠奉行的僧俗信徒基本上都能「樂其天年而不中夭」了。
推薦閱讀:
※和死亡捉迷藏
※印度教與佛教有什麼不同?有什麼相同?
※[名人談佛教]:
※截止2016年12月8日,釋永信被舉報事件進展如何?
※屏蔽用戶@Eric Yi,文章內為事件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