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內心深處的傳統文化坐標

url:http://wenyi.gmw.cn/2016-07/27/content_21155172.htm,id:21155172

作者:張禎希

王羲之用來寫下《蘭亭序》的「鼠須筆」,今人還會製作嗎?曹植詩中的「墨出青松煙」誰見過?寫下「紅開露臉誤文君」的女詩人薛濤,在今天安徽巢湖邊某紙坊老闆心中又是怎樣的存在?

上周五,紀錄片《中國文房四寶》在央視紀錄片頻道播出最後一集。根據中國廣視索福瑞數據顯示,《中國文房四寶》在央視紀錄頻道的平均收視率為0.14%,收視較前一周同時段提升5.3%。有網友評論:「紀錄片展現的純手工製作工藝,讓紙、墨、筆、硯充滿了感情,這種情感是冷冰冰的機器所無法替代的,慶幸這些承載風韻雅緻的傳統技藝得以流傳至今,也希望能夠代代流傳下去。」

與過往不少傳統文化題材紀錄片採取的線性學術梳理敘事不同,在這部耗時456天拍攝的6集紀錄片中,講述了關於文房四寶的古往今來。「文房四寶的發明和演進,體現出我們民族在文化認知方面的獨特創造。」總導演吳斯說,傳統文化背後的製作者、使用者、收藏者、研究者與傳播者身上發生的一個個小故事,拉近了觀眾與傳統文化的距離,傳遞出傳統文化的當下發展與求新求變的勇氣。

90位古今人物串起文房四寶的「前世今生」

最初接手「文房四寶」這個選題時,導演組犯了難。一來,在數字時代,筆、墨、紙、硯早已不是生活的必需品,二來,這個題材早就拍「濫」了,對當下觀眾而言親近感與新鮮感全無。如何將老生常談拍出新意?大家一開始便達成共識:捨棄筆、墨、紙、硯各分一集,平鋪直敘地講述歷史這一最簡單的方式,轉而將四者相互交叉,根據主題劃分集數,用故事代替知識普及。

籌劃選題時導演組人手一本宋代蘇易簡所撰《文房四譜》,也許是書中充滿典故和軼聞的趣味書寫感染了導演組。導演吳斯說:「《中國文房四寶》的起點在記錄中國文化的器具上,而落點是在生產與傳承這些器具的人。」於是,導演組將製作者、使用者、收藏者、研究者、傳播者的故事串到一起,將中國人的精神和哲理烘托出來。紀錄片中出現了90位人物,其中既有60位與文房四寶打交道的當下現實人物,又有30位通過情景再現方式演繹的古人,既有歷史的掌故也有現代的觀照。

紙上增染彩色,或賦以圖案,在中國被作為信箋、詩箋之用。在介紹紙箋的內容中,1200年前的女詩人薛濤便與在安徽經營加工紙坊的劉靖產生了關聯。坐在染色池前的劉靖想要仿製一款誕生於唐朝,因人得名的薛濤箋。話音剛落,鏡頭便從現代切換到「唐朝」,公元9世紀初,女詩人薛濤與元稹相戀卻無奈離別,便將深情賦予詩歌。素紙難以承載這分深情,薛濤便用芙蓉花汁調色,製作彩紙信箋,這個創舉也為文房用紙翻開絢麗一頁。

如同前輩薛濤一樣,劉靖將花漂洗、搗碎製成顏料,並按照自己的理解進行施膠、手繪、撒金,製作心目中的薛濤箋。這並不是劉靖首次嘗試「復活」古代紙箋,大多紙箋上的精巧圖案都由他靜坐桌前一筆一划細細繪出,有時一卷複雜的紙箋就要花上半年的繪製時間。

「今天的人們正用自己的方式繼承、表達和呵護著植根於內心深處的文化坐標。」分集導演魯慧說,在拍攝過程中,導演們發現傳統文化並沒有如同原先想像的一樣難以逆轉地凋敝,像劉靖一樣的守護者還有很多。

製作一張合格的宣紙需要經過百餘道工序,從採集原材料到成品耗時一年多,製作一方正宗的澄泥硯,需要至少600次人工揉泥,但經過精細雕刻的硯坯燒制的成功率只有30%。如此緩慢而又繁複的生產節奏在這個渴望快速變現的時代顯得格格不入,但製作者們對老祖宗留下的製作規範卻絲毫不敢怠慢。

一位經營造紙作坊的老師傅說:「前一天晚上如果與人吵架,第二天做出的宣紙品質也會受到影響。」雖然千年的發展已經讓文房四寶的製作形成一套嚴謹的工序,但心手相連的匠心精神卻依舊不能缺席,這也許正是傳統文化區別於流水線產品的魅力。

找尋現代活力,文房四寶也在應當代生活而變

時代的自然、社會、經濟、文化的環境與水平,造就了文房四寶不同的風度器局,在《中國的文房四寶》的拍攝過程中,導演組發現文房四寶不止屬於過去,在現代社會中,它們的「進化」並未止步。

其中一則「墨」的演變史便饒有趣味。從被認定為最早的墨丸、到後來的墨錠,中國墨一直以固體墨為主,直到清代同治年間,書生謝松岱選用油煙加輔料,製成了容易保存不易變質的墨汁,固體墨錠才逐漸被替代。而100多年後的今年,謝松岱創辦的北京一得閣墨汁廠依舊在嘗試創新。這幾年常有書法家抱怨,乘坐飛機出國,大罐的墨水攜帶很不方便,於是一種使用泡騰崩裂技術的墨片便成了研發對象。在中國化工大學的試驗室里,一顆顆藥片大小的墨水片,被投入水中,瞬間起泡崩裂,幾秒之後清水便成了墨汁。中國墨在形態上的變遷,正是科技水平在墨品工藝上的投射。

然而創新與傳承之間也存在矛盾。上世紀90年代,由於粗放型畜牧業的迅速集約化,製作毛筆的動物毛吃緊,此時價格低廉的人工尼龍材料進入市場,解決了制筆業的燃眉之急,也讓已有1600年歷史的華夏「筆都」文港重燃生機。去年,僅江西文港一地的毛筆產量達7億支,佔全國市場份額75%,制筆人13000餘。然而面對促進文港GDP的尼龍毛,人們的態度卻很複雜——分集導演程丹告訴記者,拍攝前的田野調查中,聊到人造尼龍毛,不少老一輩制筆師心情十分無奈,生怕廉價的替代品摧毀了傳統筆業的品質,將毛筆推向價廉質低的深淵。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文港筆工朱耀勝的探索顯得十分可貴。出生於制筆世家的朱耀勝對「出門一擔筆,回家一擔毛」的傳統並不盲從,在他看來尼龍毛優勢並非只有價格便宜,質地上偏硬倒讓尼龍毛正適合指腕間無力的初學者。更何況,低價的材料並非只能做低質的產品,朱耀勝潛心鑽研,用人造尼龍毛與天然動物毛按不同配比調配出適合不同年齡段孩子書寫的毛筆。為了找到最佳的配比,他帶著自家研製的毛筆,定期走訪中小學校,一次次請孩子們試用,請老師們「測評」。朱耀勝為產品注入的技術含量為尼龍材料尋回了聲譽,如今,甚至有書法家要他研發僅含8根尼龍毛的毛筆。

更為可貴的是一種文化自覺

周五晚的電視熒屏向來為各檔綜藝節目「橫屏」。然而,近兩個月來,這個規律被悄悄打破。幾部以傳統文化為題材的紀錄片,先後「沖」進了黃金時間的「綜藝檔」。上周五《中國文房四寶》登陸安徽衛視,接檔明星綜藝節目《我們的法則》,以每周五晚播出的周播形式與觀眾見面。而就在一個月前,由上海「雲集將來」團隊製作的紀錄片《本草中國》結束了在江蘇衛視周五晚間檔的首輪播放。

與綜藝節目直接對撞,傳統文化有競爭力嗎?《本草中國》這個當頭炮就開得響亮,在江蘇衛視首播收視就高達0.83%,超過湖南衛視老牌綜藝《天天向上》,並在網上掀起網友熱議。中國紀錄片研究中心主任何蘇六說,這個收視數據一出,國內紀錄片導演微信群里炸開了鍋——這一次素來低調的文化紀錄片總算在強勢的娛樂節目面前扳回一局。

文化紀錄片打敗娛樂秀,看似意外,卻在情理之中。究其原因,有都市青年人被無腦娛樂爆炒後對文化深度的回歸,更有國產紀錄片 自身創作理念的升級換代。

不知從何時起,周五晚成了硝煙瀰漫的綜藝戰場,從明星唱歌跳舞,到明星做飯旅遊,各類遊戲真人秀,拼完審美開始拼審「丑」、審「窘」,節目同質化的背後是生活的淺觀照+輕思考。

娛樂至上的風吹過之後,傳統文化紀錄片潤物細無聲地完成了逆襲。優質紀錄片在周末晚上電視台的「綜藝主場」脫穎而出,實在令人驚喜。特別是,觀眾們發現,紀錄片越來越好看了。這好看並非高科技大製作或者炫目特效,更多的是得益於放低的鏡頭視角和家常話的敘事。與過往文獻片多靜態地展現器物,借專家權威之口「傳授」史料典故不同,這些片子更多從日常生活中有趣細節切口入手,凸顯傳統文化的人情和溫暖。如在《本草中國》中,紀錄鏡頭深入到百年老字號中不為人知的陳皮熏制室,展現的是「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的藥師匠心;《中國文房四寶》要追朔上世紀末毛筆首次對尼龍材料的運用,卻先從都市商場中的化妝刷拍起……

在這些好看的紀錄片鏡頭背後,是敬業的深耕,更是可貴的文化自覺:要為中華傳統文化進行追根溯源,讓民族血脈里的真和美,化成平凡故事和日常點滴,滋潤更多人的心田。(張禎希)

來源: 文匯報


推薦閱讀:

傳統釣非常非常全面的釣魚餌料
中國傳統曆法
新技術的光芒賦予傳統更多時代氣息│雜字思維
複式補瀉手法 傳統醫藥:針灸按摩保健:
呼喚傳統節日的回歸

TAG:文化 | 傳統文化 | 傳統 | 內心 | 內心深處 | 坐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