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中醫中藥貼臍療法】精選(29)——小便失禁

【按語】小便失禁,是指小便不能控制自行排出,或小便頻數,滴瀝失禁為主要證候的一種疾病。中醫認為,本病的發生多因下元衰憊,腎氣不足,膀胱虛寒,失卻固攝之權,或脾肺虛弱,中氣不足,攝納功能失司,以致膀胱氣化功能失常,失卻應有的約束作用,從而形成小便失禁。本病以身體虛弱的老年人、久病體虛者,以及稟賦不足,身體稚弱的小兒為多見。 1、【溫腎丸】填臍法: 【主治】老人小便不禁,或夜尿頻數,滴瀝失禁,頭暈、膝軟、四肢欠溫,脈沉遲。 【配方】附子、肉桂、丁香、赤石脂各等份;黃酒適量。 【製法】上藥混合共研細末,過篩密封保存。 【用法】取葯末適量,加黃酒調製成膏,製成蠶豆大藥丸,填入臍中,紗布覆蓋,膠布固定。每天換藥1次,10天為1療程。 【附註】據黃漢豪老中醫稱:本方治療小便不禁患者36例,其中老人18例,小兒10例,產婦8例。治癒26例,顯效例,無效1例。 2、【縮尿膏】敷臍法: 【主治】小便失禁,老人尿崩、小兒遺尿。 【配方】洋蔥頭30克;硫磺15克。 【製法】先將硫磺研為細末,加洋蔥共搗如膏。 【用法】取藥膏適量,敷於臍上,紗布覆蓋,膠布固定。每天換藥1次,敷至病癒為度。 【案例】略。 3、【官桂智仁餅】貼臍法: 【主治】老人小便失禁。 【配方】益智仁、官桂各15克;麝香3克;黃酒適量。 【製法】上藥共研細末,過篩密封保存。 【用法】取葯末適量,用黃酒調製成膏,制餅,貼於臍上壓緊,用膠布密封貼嚴。每天換藥1次,10次為1療程。 默 語書館
推薦閱讀:

論作為儒家:為什麼儒家一定老邁、嚴肅和保守呢? - 學術中華
中華命理---八字預測蓬萊高級班筆記(4)
古代經典家訓——中華傳統文化瑰寶
中華汪氏(1世—45世)世系總譜
中華鱘的營養價值

TAG:中醫 | 中藥 | 中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