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正骨推拿療法

正骨推拿療法療法

[日期:2009-02-10] 來源: 作者:未知 [字體:大 中 小]

    (顳下領關節脫位、肩關節脫位、肘關節脫位、小兒橈骨頭半脫位、腕骨脫位、掌指關節及指間關節脫位、髖關節脫位、髕骨脫位、膝關節脫位、跖跗關節脫位、跖趾關節及趾間關節脫位、鎖骨骨折、腰部扭傷、頸部扭傷、膝關節扭傷、踝關節扭傷、腰部拉傷、股部拉傷、跟腱拉傷、撕傷、震傷、陳舊性損傷、腰椎間盤突出症、肩周炎、外傷後遺神經麻痹症、風寒濕筋骨痛)

    傷科、正骨推拿療法包括王子平醫師的傷科推拿法、劉紹南的傷科十七法、黃樂山教授的正骨推拿法、葛長海老醫師的中醫正骨手法、扳法推拿和傷科背法等六種療法。這些療法皆適於臨床傷骨科治療。然而它們各自具有自己的治療特點。傷骨推拿法的特點有:手法與練功相結合;推拿按摩與正骨相結合;手法中重視經穴,注意點、面、線相結合;在軟組織手法中強調:理順經絡、舒筋活血;注意手法力度;手法時要求心明手巧與「寸功」;強調剛柔相濟,以柔克剛;推拿正骨醫生要強調練功;強調中西結合,重視解剖生理等知識;贊成「手法者,誠正骨之首務」的觀點等。傷科十七法的特點有:使用獨特的「一指禪」傷科推拿整骨法;強調手法用力機巧,會其標節,理正錯骨等。正複位並固定,上述癥狀即可得到緩解或消除。如由於長期慢性勞損引起的患部血供不足,神經營養失調,從而造成長期慢性疼痛不適,這時如能給以適當的手法治療,可使癥狀得到改善,有的甚至可以消除。中醫傷骨推拿手法就是使異位的骨折、關節、肌肉等恢復正常的解剖位置從而達到改善癥狀、治療疾病的目的。如背法對脊柱新產生的牽、伸、上下震動旋轉和左右搖動等動作,可使本來紊亂的脊柱小關節的功能恢復如常。

    二、傷科、正骨推拿療法的作用手法

    1.傷骨推拿法手法矯正性旋轉搖晃、搖、拔伸、捺正、背、托、斜、扳腿、按壓踩喬等。

    2.傷科十七法(一指禪傷科推拿整骨法) 旋臂抬舉法、對肩法、旋後屈肘法、縮頸牽臂法、足抵上臂法、屈肘牽拔法、纏肘法、雙手扣腕法、拔指法、屈髖牽引法、疊膝法、扳踝法、扳頸法、拔頸法、屈膝雙提踩伸腰法、抬腿屈腰法、三人牽腰理脊法等。

    3.正骨推拿法正骨八法一手摸心會、離拽分骨、旋轉捺正、交錯捏合、推拉提按、屈伸折頂、抖順扣擠、理肢順筋;推拿十二法一捏、彈、按、壓、揉(捏揉、按揉)、點、推、疏、搖、牽、搬、盤等。

    4.中醫正骨手法摸、理、牽、折、旋、搖、扳、拿、擠、合、分、捏筋、拍打等十三種。

    5.扳法推拿扳、搖等。

    6.傷科背法背。

    具體操作方法(著重介紹傷科十七法、正骨八法,其它方法操作從略)介紹如下:

    1.傷科十七法

    (1)旋臂抬舉法:病人取坐位,醫生位於病人側後方,從其患肢腋下插入醫生的同側臂,利用醫生的肱肘和前臂來帶動病人患肢,並做被動的由其前方旋上抬舉活動,而且逐漸增加其舉臂的高度。與此同時,醫生另一手於病人肩部傷處推拿施術,並借推拿施術的力量固定關節和軀幹,制約旋上抬舉時的力量,使之適度,以免遣成暴力,該法適用於肩關節粘連或肩關節及肩周軟組織損傷等疾患。

    (2)對肩法;病人取坐位,醫生位於患肢的側前或側後方,並甩同側手緊握患肢肘關節(肱髁部),自對側肩(健側)進行間歇性推送,使患肢手指儘力探觸健側肩峰及肩背至最大限度活動範圍。醫生另一手為患臂疼痛部位進行手法推拿操作。該法適用於肩關節粘連或肩關節、肩周軟組織損傷等疾患。

    (3)旋後屈肘法:病人取坐位,醫生位於患肢的前側方,將相對的前臂插入患肢腋下,繼而握其患肢腕上部,使其被動旋內向後展伸並屈肘。同時囑病人儘力旋背後與伸屈肘相結合,將患者肩關節部作固定制約,並於其疼痛點施以推、捏等結合手法。該法適用於肩關節粘連或肩關節、肩周軟組織損傷等疾患。

    (4)縮頸牽臂法:病人取坐位,術者位於患肢之側前方,將患者手腕置於術者相對肩頸部,術者利用縮頸聳肩的動作夾住其腕;並使患臂做被動的向外牽拔搖動。醫生一手放於患臂肱部,穩固護肘關節;一手放於其肩部以固定肩關節及體軀,並施以相反的牽拔之力,同時間歇做推、拿捏等手法。或者將病人患臂平伸,掌心向上,放於醫生相對的肘彎部,醫生利用肘之旋曲使前臂或掌根扣緊患肢或上臂,做向外牽拔搖動作及外展內收等活動;醫生另一手在其患肩疼痛部位施以按、推等手法。該法適用於肩關節粘連或肩關節、肩周軟組織損傷等疾患。

    (5)足抵上臂法:病人仰卧,醫生在其患側取平坐位,以其足抵其患肩腋下,用力上抵,兩手分別握其患肢腕部和肘部,做由外展位逐漸內收的牽拔,然後借其肩部肌群的收縮力量,使其脫位或錯移的肩關節複位。複位時術者抵其腋下的足跟,可抵制腋下肩周肌群的收縮力,並感覺複位時肱骨頭的滑動,可作為其複位的參考。該法用於肩關節脫位或錯移。

    (6)屈肘牽撥法:病人坐位,助手一人位於患者健側,將兩手經其胸前及後背伸入其患肢腋部,並握緊肱骨中部做固定。醫生以與病人相對之手緊握其患肘尺橈部,向術者懷中牽拔,並制約牽拔的力量;另一手緊握其患肢腋上部,用力做與上法同向之牽拔,並逐漸拉直患肘;當患肘逐漸被拉直時,緊握患肘的醫生之手,予錯移之骨或屈拘之肘前窩施以推復之力,完成脫位肘關節之複位或撕破關節的粘連。此法亦可術者一人施行。病人取仰卧位,醫生以足抵其患肢腋下,餘下施手法及步驟皆同於上法。該種手法適用於肘關節脫位及肘關節粘連等。

    (7)纏肘法:病人取坐位或立位,患肢垂放。醫生一手有力而靈活地握住患肢腕上部,另一手拇指輕輕按放於橈骨頭部,其餘四指穩托患肘部,同時術者用握腕之手托患者前臂做緩緩的前臂旋外之屈肘纏繞動作,當壓放於錯位之橈骨頭部的拇指指下感覺橈骨頭之滾動,有時可聽到程度不同的一聲微響,脫位之橈骨即複位。該法適用於小兒橈骨小頭半脫位,或用於成人肘關節疾患。

    (8)雙手扣腕法:醫生雙食、中指環托患腕掌部,指由上扣於患腕掌背面,並位於掌骨末端固定其指,醫生雙手拇指經手背上而壓於患腕錯移之骨上,隨著牽拔其腕部做掌屈或掌背伸活動之際,正復錯移之骨。該法適用於腕部骨位錯移及腕部軟組織損傷。

    (9)拔指法:醫生以食、中、無名指緊握病人傷指,小指等叉開扣緊患者傷背部末端,拇指頂於傷脫部,趁牽拔之力,使錯移之掌指關節頂復。該法適用於掌指關節及指關節錯移。

    (10)屈髖牽伸法:病人取仰卧位,醫生位其患側,以腹部頂壓其患肢膝部位,作屈膝、屈髖的內收、外展等頂壓牽伸活動,同時用手抵其髖關節相應部位(如腹股溝處),施以按壓、頂、點、推、拿等手法。該法適用於髓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損傷。

    (11)疊膝法:病人取俯卧位,醫生位其患側,一手握其患肢踝部,做被動屈膝(防止患者因疼痛旋轉肢體),另一手掌或拳墊於膝部腘窩內撐拔關節,或以拇指施推、捏、按等手法於膝之內、外側的傷部筋肌,在屈疊膝的過程中配合治療。該法適用於膝關節周圍韌帶等軟組織損傷。

    (12)扳踝法:一手執其踝部,做背伸、屈、內翻或外翻活動,另一手拇指於傷部施以按、壓、推、點等手法,並在關節被動活動時正復關節的錯移。該法適用於踝關節及周圍軟組織損傷。

    (13)扳頸法:病人取坐位,醫生跪立或站立其後,一掌壓病人頭頂(左向扳時右掌壓於頭頂,右向扳時則相反),向前後左右進行扳動;術者另一手手病人頸後隨扳動用拇指按壓、推捏其頸之傷部,其餘四指併攏扣頸,以保護椎關節和制約扳頸力量,使之適度。該法適用於頸椎關節錯移、頸椎增殖及周圍軟組織損傷。

    (14)拔頸法:病人取坐位,醫生半跪於其側,以膝及身軀緊靠病人,固定其軀體,防止病人活動。醫生一臂沿病人下頜後屈時,囑病人閉嘴合齒,將其頜圍攏做穩力升拔(其力不可旋扭和驟然突升),醫生另一手在頸部固定,並以推、按、點等手法配合施術。或病人取壘位,術者站其後,並提屈一腿,壓病人肩部以固定,術者兩手交叉托住病人下頜,做穩力升拔,每升拔一次即換壓病人對肩一次,使頸關節均衡升拔。或病人取俯卧位,醫生以兩足抵其兩肩,手交合扣其頜下,向外牽拔。此法適合於重病不能坐位者。拔頸法適用頸部挫傷、頸椎小關節紊亂或嵌頓及增殖性頸椎炎、頸僵硬等症。

    (15)屈膝雙提踩伸腰法:病人取俯卧位,術者位其一側,面背病人,屈一膝壓放於病人腰部,以固定身軀和制約伸腰之程度,然後,雙手挽握病人踝上部,提踩屈病人雙膝,使其腰後曲,做背向之提拉牽伸,使其錯扭之關節得以複位。施術可根據臨床需要,或提拉一側,或兩側輪換提拉,或坐於患者腰部同時提拉。該法適用於腰部、腰骶、臀部等損傷。

    (16)抬腿屈腰法:此法分兩步施術,①病人取仰卧位,兩下肢展伸。病人抬起患者一腿,使其足跟放壓於術者肩部,然後雙手交叉緊扣於其膝部,以防壓膝後左右旋扭,同時醫生前伸對側的腿,以足背抵病人髖下,固定其體位,然後向前扛抬患腿,病人腰、腰骶即被牽引,關節、痛筋即被升拔。②醫生將患腿抬到病人所能忍受的最大限度後,醫生以同側手從肩上取下其足,握其踝上,做踝屈膝之擠壓,用對肩手壓於病人下肢上,再突然向外拽伸其腿,可連拽二、三次。該法適用於腰部、腰骶、臀部等損傷。

    (17)三人牽腰理脊法:病人俯卧位,雙臂前伸盤置額前。助手一人,位於病人頭上部,兩手插其腋下扣緊,配合下部牽引時向上牽拔,助手另一人,坐於病人兩膝之間,將其小腿夾持在腹股兩側,雙手各托握其膝,向上略抬,並向後下牽拉,著力需穩平,使脊柱關節得以升拔。醫生以手(指)法施於患部,以正復脫損,視臨床需要,亦可與側屈牽拽配合。

    2.正骨八法

    (1)手摸心會:利用手的觸感,判斷骨折的部位、成角、移位和軟組織損傷的情況,再輔以x線片,即可考慮骨折複位的方法和機能。

    (2)離拽分骨:「拽之離而複合」是整復骨折和脫位的首要步驟。離拽就是由助手在骨折兩端、沿骨幹軸線行對抗牽引,以克服肌肉的張力,矯正骨折的重迭移位或成角畸形,以及骨折斷端的相互嵌插,為骨折對位創造條件。

    (3)旋轉捺正:在牽引下,徐徐轉動骨折遠段,以矯正骨折的旋轉畸形。

    (4)交錯捏合:用拇指及其餘各指捏定骨折兩斷端,按其遠段移位的方向,相對交錯用力捏合,以矯正骨折的前後及側方移位。

    (5)推拉提按:即使用推、拉、提、按等手法矯正骨折的畸形和大骨幹的骨折及大關節的脫位。

    (6)屈伸折頂:屈伸即在牽引下利用關節的屈伸活動矯正骨折的移位及成角畸形,主要用於近關節部位的骨折。折頂即用雙手拇指抵住向前移位的斷端,順其原有成角方向,加大成角,待兩端同側皮膚接觸後再行反折,骨折即可複位。主要用於整復肌肉發達部位或牽引不能矯正重迭移位的骨折。

    (7)抖顫扣擠:即當骨折已基本複位後,用雙手緊緊捏定骨折部位,做輕微的快速顫抖,以進一步矯正殘存的移位及成角畸形。將夾板捆綁完畢後,可用掌根在肢端沿骨幹縱軸方向做輕輕的扣擊動作,或用雙手在骨折兩端做輕輕的對向擠壓數下,使骨折斷端吻合更為緊密,以增加折骨複位的穩定性。

    三、傷科、正骨推拿療法的作用部位

    由於該手法主要用於傷骨科病症,因而其作用部位主要在關節(活動性關節)及其附近區域,如頸部、腰部、肩部、臀部(髖部)及四肢等。

    【主治病症】

    一、顳下頜關節脫位

    病人坐靠背椅,須低位以便醫生施術。助手雙手固定病人的頭部(或頭倚牆),醫生站在患者前面,可先用傷筋藥水(舒筋止痛水、茴香酒)在頰車穴處揉擦數遍,以緩解咀嚼肌的緊張,必要時還可加用熱敷。醫生用紗布或膠布裹住拇指,防止複位時襁患者咬傷,同時囑病人不要緊張,盡量放鬆面部肌肉,張大口,如此即可進行複位。

    1.口腔內複位法 醫生用雙手拇指伸入患者的口腔內,按亍兩側下臼齒上,其餘四指在外面托住下頜,兩拇指先往下按,俟下頷骨移動時再往裡推之,余指同時協調地將下頜骨向上端送,聽到滑入關節的響聲,說明脫位已復入,此時拇指速向兩旁滑開,隨即從其口腔內退出。

    2.口腔外複位法用口腔內相同的手法,在口腔外進行複位。醫生站在患者前方,雙手拇指分別置於兩側下頜體與下頜支前緣交界處,其餘四指托住下頜體,然後雙手拇指由輕而重向下按壓下頜骨,雙手余指同時用力將其向後方推送,聽到滑入關節之響聲,說明脫位已整復,此法適用於年老齒落的習慣性脫位者。複位後,托住頜部,維持於閉合位,然後將四頭帶兜住下頜骨,其四頭分別在頭頂打結,固定時間2~3天。其目的是保持複位後的位置,使關節囊得到良好的修復,防止再脫落。固定期間囑病人不要用力張口,不要吃硬物。如為習慣性顳頜關節脫位,病人可配合自行按摩,兩手食指或食中二指放在翳風穴上,按壓揉摩,以痛為度,每日3~5次,每次按揉50~100下,直至痊癒為止。

    二、肩關節脫位

    對肩關節脫位,儘可能爭取早期手法複位,因早期局部瘀血、疼痛與肌痙攣較輕,給予止痛藥物即可,不必麻醉。若脫位超過24小時者,可選用針刺麻醉、血腫內麻醉、中藥麻醉、全身麻醉或局部中藥熱敷,配合按摩,以松解筋肉緊張。

    1.拔伸足蹬法 國外稱此為希氏法。病人仰卧,用拳大的軟布墊於患側腋下,以保護軟組織,醫生立於患側,用兩手握住患肢腕部,並用足(右側脫位用右足,左側脫位用左足)抵於腋窩內,在肩外旋、稍外展位置沿傷肢縱軸方向行緩慢而有力的牽引,繼而徐徐內收、內旋,利用足跟為支點的槓桿作用,將肱骨頭擠入關節盂內,當有回納感覺時,複位即告完成。在足蹬時,不可使用暴力,以免引起腋窩血管神經的損傷。若用此法而肱骨頭尚未複位,可能系肱二頭肌長頭腱阻礙,可將患肢進行內、外旋轉,使肱骨頭繞過肱二頭肌長頭腱,然後再按上法進行複位。

    2.椅背整復法 國外稱此法為科克氏法。讓病人坐在靠背椅上,把患肢放在椅背上外,腋肋緊靠椅背,用衣服(或大卷脫脂棉)墊於腋部,避免損傷,然後一人扶住病人和椅背,醫生握住患肢,先外展、外旋拔伸牽引,再慢慢內收將患肢下垂,然後內旋曲肘複位,用繃帶固定。

    3.拔伸托入法病人坐位,醫生站於患肩外側,以兩手拇指壓其肩峰,其餘四指插入腋窩(亦可左側脫位,醫生右手握拳穿過腋下部,用手腕提托肱骨頭;右側脫位,醫生用左手腕提托),第一助手站於病人健側肩後,兩手斜形環抱固定病人,第二助手一手握患側肘部,一手握腕上部,外展外旋患肢,由輕而重地向前外下方作拔伸牽引。與此同時醫生插入腋窩的手將肱骨頭向外上方鉤托,第二助手逐漸向內收、內旋位繼續拔伸,直至肱骨頭有回納感覺,複位即告完成。

    4.膝頂推拉法讓病人坐在凳上,醫生與病人同一方向立於患側,以左側脫位為例。醫生左足立地,右足踏於病人坐凳上,將患肢外展80~90°,並以攔腰狀繞過醫生身後,醫生以左身握其腕,緊貼於左胯上,右手掌擒住患者左肩峰,右膝屈曲小於90°,膝部頂於患者腋窩,右膝頂,右手推,左手拉,並同時左轉身,徐徐用力,然後右膝抵住肱骨頭部向上用力一頂,即可複位。

    對陳舊性肩關節脫位,手法複位療效雖好,但操作較困難,處理不當會造成嚴重的併發症,如臂叢神經損傷、肱骨外科頸骨折籌,因而手法複位前成人可作尺骨鷹嘴骨牽引,兒童可作皮膚牽引,在肩外展位牽引1周左右,然後在麻醉下作肩關節各方向的被動活動,動作持續有力,範圍逐漸增大,以松解關節與周圍粘連,使關節周圍攣縮的肌肉鬆弛和延伸。這一步驟應耐心細緻,有時需1~2小時,經過牽引舒筋與活動解凝這兩個階段後,可採用下述手法整復:

    1.卧位槓桿整復法又稱牽引推拿法。在全身麻醉下複位時,第一助手用寬布套住病人胸廓向健側牽引,第二助手用~手扶住豎立於手術台側的木棍,另一手固定健側肩部,第三助手牽引患肢,外展到120。左右,醫生雙手握住肱骨頭,三個助手同時用力,第三助手在牽引下徐徐內收患臂,利用木棍為槓桿支點,迫使肱骨頭複位。

    2.立位槓桿整復法在臂叢麻醉或局部麻醉下,病人取坐位,第一、第二助手分別站在患者前、後側,用肘部同抬一條圓木棍(硬木製成,長約1m,直徑3~4cm,中部均勻地包卷棉花),棍置於病人腋下,棍中部之棉花對準腋窩,囑兩助手用力將棍向上抬高,使患肩處於抬肩位為度,醫生站在患肢前外側,雙手分別握住病人上臂中部及下部,使肩部外展45。,向下用力拔伸,同時逐漸搖轉,肱骨頭鬆動後,第二助手將棍子拿開,第一助手於健側雙手指交插扣緊,抱住患側胸廓腋下部,不使其身體向患側傾斜。醫生一手繼續握住患肢上臂中部進行持續牽引,另一手拇指置於患側肩峰,余指插入患側腋下,提托肱骨頭,同時外旋、逐漸內收上臂,聽到響聲即已複位。複位後必須予以妥善固定,使受傷的軟組織得以修復,以防日後形成習慣性脫位,一般可用胸壁繃帶固定法,將患側上臂保持在內收內旋位,肘關節屈曲60~90°,前臂依附胸前,用紗布棉墊放於腋下和肘內側,防止胸壁與上臂內側皮膚長期接觸發生糜爛。將上臂用繃帶包紮固定於胸壁,前臂用頸腕帶或三角巾懸托於胸前,固定時間2~3周。

    三、肘關節脫位

    新鮮肘關節後脫位病史短(24小時內)者,一般無需麻醉,病史長(超過24小時)或患部筋腱緊張,可選用針刺麻醉、血腫內麻醉或臂叢麻醉。

    1.拔伸屈肘法病人取坐位,助手立於病人背後,以雙手握其上臂,醫生站在患側前面,以雙手握住腕部,置前臂於旋後位,與助手相對拔伸,然後醫生以一手握腕部繼續保持牽引,另一手的拇指抵住肱骨下端(脈窩)向後推按,其餘四指抵住鷹嘴向前端提,並慢慢將肘關節屈曲,若聞入臼聲,說明脫位已整復。或卧位,患肢上臂靠床邊,醫生一手按其下段,另一手握住患肢前臂順勢拔伸,有入臼聲後,屈曲肘關節。

    2.膝頂拔伸法複位時病人取端坐位,醫生立於患側前面,一手握其前臂,一手握住腕部,同時以一足踏於凳面上,以膝頂在患肢肘窩內,沿著臂縱軸方向用力拔伸,有入臼感後,逐漸屈肘,患肢手指可觸及同側肩部即為複位成功。對新鮮肘關節前脫位,複位手法簡單,病人取坐位或卧位,一助手固定患肢上臂,另助手握住患肢腕部,順勢牽引前臂,醫生用兩手拇指由肘前頂住脫出的尺橈骨上端向下向後推入,余指由肘後抵住肱骨下端向上向前端提,有入臼聲,說明已複位。肘關節前脫位,常伴鷹嘴骨折,脫位整復後按鷹嘴骨折處理。

    對陳舊性肘關節脫位(即超過2~3周者)者,手法複位前可作尺骨鷹嘴牽引1周左右,配合推拿按摩及舒筋活血的中藥煎湯熏洗局部,使關節周圍攣縮組織逐漸鬆弛。然後在臂叢麻醉下作肘關節屈伸、旋轉及左右搖擺活動,力量由輕而重,範圍由小漸大,通過牽引舒筋與活動解凝這兩步驟後,肘關節已相當鬆動,才可進行手法整復。複位手法可採用拔伸屈肘法與膝頂拔伸法,若估計複位比較困難,可採用《陳氏秘傳》整復法:即令病人仰卧,醫生章於患側,用一條寬布帶繞過患側肱骨下端的前面,布帶兩頭繫於術者腰間,向後微微弓腰,扯緊布帶。兩助手分別握著上臂和前臂,徐徐拔伸牽引,醫生兩手大拇指頂住鷹嘴向前、向下推擠,余指把住肱骨下端向後拉,在協同配合下助手慢慢地將肘關節屈曲,聞到入臼響聲,說明脫位已整復。若手法複位不成功,不必強求,以免造成損傷,可改行手術治療。複位後,用繃帶或蠆角托板固定屈肘90°位,並用三角巾懸吊患肢於胸前,固定2~3周。

    四、小兒橈骨頭半脫位

    小兒橈骨頭半脫位又稱「牽拉肘」,多發生於4歲以下的幼兒,是臨床中常見的肘部損傷。一般不需麻醉,家長抱患兒正坐,醫生與患兒相對,以右側為例,醫生左手拇指放在橈骨頭外側處,右手握其腕上部,並慢慢地將前臂旋後,一般半脫位在旋後過程中常可複位。若不能複位,則右手稍加牽引至肘關節伸直旋後位,左手拇指加壓於橈骨頭處,然後屈曲肘關節,常可聽到或感到輕微的入臼聲。或可屈肘90°向旋後方向來迴旋轉前臂,也可複位。複位後可用頸腕弔帶懸掛於屈肘位2~3天,並囑家長為小兒脫衣服時多加註意,避免牽拉患肢,以防屢次發生而成習慣性脫位。

    五、腕骨脫位

    腕骨脫位以月骨脫位最常見。

    1.拇指整復法病人在麻醉下(如臂叢麻醉、局麻),取坐位,肘關節屈曲90°,兩助手分別握住肘部和手指對抗牽引,在拔伸牽引下前臂旋後(即仰掌),腕關節背伸(四指向上一拗),使橈骨與頭狀骨之間的關節間隙加寬,醫生兩手握住病人腕部,兩手拇指用力推壓月骨凹面的遠端(按在骨陷之所),迫使月骨進入橈骨和頭狀骨的間隙,然後逐漸使腕掌屈(掌往下捺,微帶拽勢),當月骨有滑動感,中指可以伸直時,多數表明已複位。

    2.針拔整復法麻醉後,在無菌操作及x線透視下用注射針頭或細鋼針刺入以頂拔月骨,使之複位。複位後可用塑形夾板或石膏托將腕關節固定於掌屈30~40°位,1周後改為中立位。

    六、掌指關節及指間關節脫位

    掌指關節脫位整復法:麻醉下,醫生用一手拇指與食指握住脫位手指,呈過伸位,順勢作拔伸牽引,同時用另一手握住患腕關節,以拇指抵於患指基底部推向遠端,使脫位的指骨基底與掌骨相對,然後向掌側屈曲患指,即可複位。

    指間關節脫位整復法:醫生一手固定患肢掌部,另一手握傷指末節順勢拔伸牽引,同時用拇指將脫出的指骨基底部推向前方,然後屈曲手指,即可複位。複位後用鋁板壓彎塑形或用繃帶卷墊於掌關節與指關節的掌側,固定患指於輕度屈曲對掌位l~2周。

    七、髖關節脫位

    手法複位前應解除病人疼痛,可選擇全麻、腰麻或硬膜外麻醉。病人仰卧於木板上,木板平放在地上,只要患者全身情況許可,可立即進行手法複位。

    1.髖關節後脫位

    (1)屈髖拔伸法:病人仰卧,助手用兩手按壓髂嵴固定骨盆。醫生面向病人,騎跨於屈髖屈膝各90。的患肢上,用雙前臂、肘窩部扣在患肢胭窩部,逐漸拔伸,使股骨頭接近關節囊破裂口,在向上牽拉的同時,略將傷肢旋轉,促使股骨頭滑入髖臼,感到入臼聲後,再將傷肢伸直。

    (2)迴旋法:病人仰卧,助手以雙手按壓雙側髂嵴固定骨盆,醫生立於患側,一手握住患肢踝部,另一手以肘窩提托其腘窩部,在向上提拉的基礎上,將大腿內收、內旋,髖關節極度屈曲,使膝部貼近腹壁,然後將患肢外展、外旋、伸直(再令舒直)。在此過程中,其骱有響聲者,複位即告成功。

    (3)拔伸足蹬法:病人仰卧,醫生兩手握患肢踝部,用一足外緣蹬於坐骨結節及腹股溝內側,手拉足蹬,身體後仰,協同用力,兩手可略將患肢旋轉,即可複位。

    (4)俯卧下垂法:病人俯卧於床緣,雙下肢完全置於床外,健側下肢由助手扶持,保持在伸直水平位,患肢下垂,助手用雙手固定骨盆,醫生一手握其踝部,使膝關節屈曲90°,利用患肢的重量向下牽引,術者還可輕旋大腿,用另一手在靠近胭窩處向下加壓,增加牽引力,使其複位。

    2.髖關節前脫位

    (1)屈髖拔伸法:病人仰卧於地上,一助手按住雙側髂嵴固定骨盆,另一助手屈曲其膝關節並握住患肢小腿,在髖外展、外旋位漸漸向上拔伸牽引至屈髖90。位,與此同時,醫生雙手環抱大腿根部,將大腿根部向後外方按壓,股骨頭即可納入髖臼。

    (2)反迴旋法:其操作步驟與後脫位相反,先將髖關節外展、外旋,然後屈髖屈膝,再內收、內旋,最後伸直下肢。

    (3)拔伸足蹬法:病人仰卧,醫生兩手握患肢踝部,用一足外緣蹬於坐骨結節及腹股溝內側,左髖脫位用左足,右髖脫位用右足,足底抵住股骨頭,手拉足蹬,徐徐用力。拉松後,用兩手將患腿內收,同時足向外支頂股骨頭,即可複位。

    若為中心性脫位,則病人仰卧,一助手握患肢踝部,使足中立,髖外展30°位,輕輕拔伸旋轉,一助手把病人腋窩行反向牽引。醫生立於患側,一手推髂骨部,一手抓住繞過患肢大腿根部之布帶,向外拔拉,即可將內移之股骨頭拉出,觸摸大轉子與健側比較,兩側對稱,即整復成功。亦可採用持續股骨髁上牽引,移位的骨碎片可能與脫位的股骨頭一併複位。

    3.陳舊性後脫位凡適應手法整復者,先作脛骨結節骨牽引1周左右,克服肌肉、關節囊、韌帶和其它軟組織的攣縮,待股骨頭逐漸拉至髖臼平面後,在麻醉下先作髖關節各方向的搖轉、扳拉等。手法要穩健,由輕到重,活動範圍由小到大,反覆操作,以松解股骨頭與周圍組織所形成的疤痕與粘連。然後按新鮮髖關節脫位的整復方法予以複位,複位後處理也與新鮮脫位相似。複位後,一般用皮膚牽引或沙袋制動,髖關節後脫位者,應維持髖部在輕度外展旋中位3~4周,使其損傷的軟組織獲得良好的癒合機會。髖關節前脫位在皮膚牽引時,必須維持在內收、內旋、伸直位,避免患肢外展。髖關節中心脫位可以在外展旋中位牽引6~8周。

    八、髕骨脫位

    髕骨脫位手法整復,一般不需麻醉,病人平卧,醫生立於患側,一手握其足踝上方,一手拇指按於髕骨外下方,余指托於腘下,使患膝在微屈狀態下輕輕作屈伸動作,在伸直動作的同時,拇指向內前方推按髕骨,使其複位,然後使患膝伸直。內側脫位則手法相反。複位後用夾板繃帶包紮或石膏托固定膝關節於伸直位3~4周。

    九、膝關節脫位

    在麻醉下,病人仰卧,一助手用雙手握住患肢大腿,另一助手握住患肢踝部及小腿作對抗牽引,保持膝關節半屈伸位置,醫生用雙手按脫位的相反方向推擠或推託股骨下端與脛骨上端,如有入臼聲,畸形消失,即表明已複位。複位完成後,宜行輕度的屈、伸、內收、外展動作,以理正移位的半月板或捲縮的關節囊,然後用注射器抽盡關節內的積液與積血,以防血腫機化粘連。

    十、跖跗關節脫位

    在麻醉下,一助手握小腿下段,一助手握足趾,向遠側拔伸牽引。醫生用對掌擠壓按法,將脫位跖骨推回原位,然後按摩理筋。複位後在足背及其兩側相應的部位放好薄棉墊,取兩塊瓦形硬紙殼內外相扣覆蓋,用扎帶扎縛兩道。一般固定4~6周。

    十一、跖趾關節及趾間關節脫位

    一般不需麻醉,助手握住小腿下段並固定。整復跖趾關節脫位時,醫生一手拇指捏住患趾(或用繃帶套住足趾),順近節趾骨的縱軸方向順勢拔伸牽引,並將患趾過伸,另一手拇指頂住趾骨基底部,向足尖方向推按,食中指扣住跖骨遠端向背側端提,牽引與推提手法配合運用,逐漸將跖趾關節屈曲,如有入臼感,即已複位。趾間關節脫位整復較容易,同樣可採用上述拔伸牽引與推提手法,然後屈曲足趾,即可複位。複位後用繃帶纏繞患部數層,再用瓦形硬紙殼,外加繃帶包紮。一般固定3周左右。

    十二、鎖骨骨折

    病人坐位,挺胸抬頭,雙手叉腰,醫生將膝部頂住病人背部正中,雙手握其兩肩外側,向背部徐徐牽引,使之挺胸伸肩,此時骨折移位即可改善,如仍有側方移位,可用捺正手法矯正。然後在兩腋下各置棉墊,用繃帶從患側肩後經腋下,繞過肩前上方,橫過背部,經對側腋下,繞過對側肩前上方,繞回背部至患側腋下,包繞8~12層,包紮後用三角巾懸吊患肢於胸前。

    十三、腰部扭傷

    病人取俯卧位,按摩時用藥是舒活酒。先作撫摩,在整個腰部進行,以放鬆全部腰肌,然後在傷部用掌根揉,再揉腰俞,推筋縮、肝俞,捻帶脈穴,最後在背部及臀部施以深度按摩及推壓、輕搓等手法。

    十四、頸部扭傷

    病者取坐位。按摩時使用舒活酒[配方:樟腦90g,生地60g(先用酒泡,使藥性透,顏色鮮艷時即可使用),薄荷24g,三七散3g,麝香O.18g,入白酒2kg中浸泡,冬天可加紅花和血竭]。先於患部作表面撫摩10次左右,再治傷肌,從頸上部向下外側直到肩胛部進行揉捏6~10次,先輕後重,揉捏後立即提彈1~2次,然後搖晃頭頸部,揉、按頸後長肌、斜方肌、胸鎖乳突肌,揉肩井、肩外俞、大杼、風池,再將頭向四方旋轉搖晃。在搖晃的同時,可與患者交談,以分散、轉移其注意力,待患者精神舒暢,注意力外移時,將頭向傷側作快速而敏捷的扳動(傷在右即向右扳,反之則向左扳),當時可聽到響聲,頸肌立即鬆弛,頭頸可馬上自行轉動。若扳動後仍有不適的感覺,可從風池穴向下、外方推及輕揉,最後撫摩頸後部,不適之感則可迅速消除。

    十五、膝關節扭傷

    新傷之局部忌作按摩,只宜搽舒活酒,對傷部上下的大腿和小腿作撫摩、揉捏,掐血海、風市、膝陽關、承山、足三里等穴,以通經活血消腫止痛。治療數次,局部腫脹疼痛大為減輕或消失,但關節活動受影響,此時,除繼續在大、小腿作上述按摩外,還應在傷部作撫摩、揉捏,在傷部上下作搓,掐血海、委中、足三里、膝陽關,拿陰陽陵泉、膝眼等手法,最後以搖晃恢復關節的活動功能。

    十六、踝關節扭傷

    扭傷的初期,傷部紅、腫、熱、痛較為利害,此時不宜在局部施行重力按摩,只適合搽舒活酒作表面撫摩,掐復溜、揉太白,從傷部向上推壓小腿後部肌群,待傷部炎症基本消失時,按摩手法增加,力量相應增大,在傷部進行揉捏、掐、推壓;推壓直達小腿中段,拿商丘和丘墟,掐解溪和八邪,前後搖晃踝關節。

    十七、腰部拉傷

    患者俯卧位。按摩時搽舒活酒,拉傷初期,局部紅、腫、熱、痛俱重,重力按摩會加重其炎性反應,因此輕而和緩的撫摩較為適宜。取穴在新傷時,多在局部遠端上下,掐肝俞、關元、委中、承山。待紅腫減輕或基本消退時,可在傷部作撫摩,背部和臀部作深度按摩,繼而以兩手拇指從傷肌兩端分別向傷部作按壓及揉,此法施力不可過重,應使病人無劇痛感。最後階段,傷部皮膚正常,但深部組織有粘連或變硬現象,彎腰或轉體過大就加重,此進手法宜重,力量應達到組織深部,以松解粘連和疤痕,在背、腰、臀部進行大面積的磨擦和深度按摩,於傷部用掌根揉,揉時以肌膚微熱和深部組織鬆軟為度,接著在背和臀部搓、揉腰俞,掐委中、承山、腎俞,最後以撫摩結束。

    十八、股部拉傷

    傷在前內側者病人取坐位,傷在後側者取俯卧位。按摩時搽舒活酒。拉傷之初,局部只宜作表面撫摩,掐委中、足三里以消腫止痛。治2~3次紅腫減輕後,則可施行揉、捏、搓。若傷在肌腹,可在局部由上而下作揉捏和搓;若傷在肌腱或其附麗點,可對傷處附近的肌腱和肌腹作推揉;若傷處有硬條,可作按和揉。

    十九、跟腱拉傷

    病人俯卧,按摩時擦舒活酒,起初撫摩小腿肌、肌腱,接著揉捏小腿三頭肌。掐飛揚、委中,拿太溪、崑崙,再輕捏跟腱。

    二十、撕傷

    撕傷之初因有紅腫熱痛等炎症反應,故於傷處不作按摩,只搽舒活酒。中期在傷部周圍作消散手法的按摩。若局部紅已消散,可在局部搽舒活酒並作輕微的撫摩。待腫消以後可在局部上下作揉、搓,施力稍重。後期以深度按摩的搓法為主,分法為輔,手法宜快而重,以達到松解粘連為目的。

    二十一、震傷

    病人卧位,先擦舒活酒,同時作表面撫摩,約1分鐘。繼而施以拍擊和振動,力量不可過重,但又必須達到體腔內部,雖手觸於外,而力卻達於內,使內臟產生舒適感。再掐、拿受損臟腑所屬經脈的主要穴位,以調和臟腑的營氣,通經活絡。治療4、5次後,癥狀即可大大減輕,但多數病人往往還不能大力負重和勞動過久,此因臟腑本身的損傷尚未完全恢復之故,所以這時的按摩應增加推壓手法,以通行氣血,和營生肌。

    二十二、陳舊性損傷

    陳舊性損傷常見的有肩、肘、腕、膝等關節及腰部肌肉、肌腱及韌帶與腱側有異常差別,按摩要根據人體不同的部位來確定適當的手法。如肩關節韌帶、肌腱損傷,宜用深度按摩、揉捏、搓、搖晃、抖動等手法。如腰部損傷,則著重用深度按摩、揉、推壓、叩擊、按壓等手法,表面撫摩僅作為操作開始和結束之輔助手法。經穴按摩多用掐、拿、運、推等手法。

    二十三、腰椎間盤突出症

    第一療程:病人伏卧,兩手伸直向下。先在背部、腰部、髖部進行大面積的表面撫摩及深度按摩,繼在脊椎兩側作推壓、推揉,再在突出的局部上下按壓,然後直接按壓突出物促其還原複位。以上手法各作10~20次。再選擇肝俞、膽俞、三焦、關元等穴作掐、運手法的經穴按摩。最後作表面撫摩及輕揉局部,使表皮神經知覺恢復。本療程約作3~5次。操作後患者腰痛減輕,腰部活動範圍加大,能支持較長時間的坐、站。

    第二療程:同樣先在背、腰、髖部作大面積的表面撫摩和深度按摩,再施以抖動腰部的手法。病人伏卧,兩手抓住床沿,在背伸位下,醫者將病人兩小腿握著,提起引伸腰背,且向下用力拉,以增加腰椎的活動性,然後在脊椎兩側進行推壓、推揉、按壓,約各作10~20次後,並施以經絡按摩,揉和運肝俞、膽俞、三焦俞、足三里、崑崙等穴。最後廣泛輕揉腰背部,並在腹外側肌作捻法。操作完後,令病人做收腹抬腿和背橋練習,連作5~8次。當時抬腿動作過高,腰部會感到發脹,以後再作以上練習,抬腿時腰脹感覺便會減輕。

    第三療程:按摩手法及操作基本同上一療程,但每次治療時間可適當增長,且手法用力略較前減輕。經穴按摩系揉三焦、腎俞和委中,掐關元、環跳、足三里、陽關、崑崙、丘墟,捻承扶,最後廣泛輕揉腰背。以後令病人按第二療程作主動活動:即作仰卧位收腹、抬腿和背橋練習,並作伏卧位背伸練習。本療程約作8~10次,一切癥狀即可消失而痊癒。本階段的治療,可每隔2~3天作一次,作畢即令病人主動活動腿及腰背,以加強萎縮的肌肉恢復正常及鞏固椎間關節的靈活性和牢固性。

    二十四、肩周炎(凍結肩)

    第一階段:其主要癥狀是肩部疼痛,肌肉痙攣,此時宜用輕而緩慢的按摩手法。先作表面撫摩、深度按摩;繼而作搓法,搓的力量宜較大,速度宜稍快,時間約l~2分鐘,使肌肉微熱而鬆軟,再配合指針刺激肩髑、肩井、天宗等穴,以舒筋止痛;然後作捏、掐手法,力要達到組織深部,捏後再搓;最後,以輕捏結束。本階段作10~20次。

    第二階段:當第一階段的主要癥狀——疼痛和肌肉痙攣減輕或者消失,但患肩功能仍有障礙時,則進入第二階段的治療。先於患肩作表面撫摩,隨後作搓,搓的時間約2~3分鐘,應快而有力,使局部關節鬆弛並發熱,然後彈三角肌前側及大小圓肌,捏崗上肌,同時配合指針刺激穴位(肩髃、肩井、肩臑、雲門、天宗);接著搓胸大肌、斜方肌,揉、捏肱二頭肌、三角肌;最後對患肩作幅度較大的抖動和搖晃,以松解粘連,恢復功能。本階段可作12~16次。

    二十五、外傷後遺神經麻痹症

    先作表面撫摩,搽風濕酒(配方:當歸、天麻、何首烏、防風、獨活、牛膝、牡蠣、石斛、銀花各6g,川芎、秦艽、年健各15g,續斷、杜仲、澤瀉、桑寄生、松節各12g,狗脊、川朴、桂枝、鑽地風、甘草各6g,入白酒2kg中浸泡),以逐邪為主,進行磨擦,然後捏,力量稍重,達深部組織,使深層肌肉鬆弛,治療數次後,俟深部組織感覺恢復時再增加揉捏、掌根揉、搓等強度較大的手法,促進新陳代謝和營養供給,以祛邪療疾。

    二十六、風寒濕筋骨痛

    第一階段:先撫摩整個患肢及肩胛部,用力搓上臂和肩部,再揉捏肩部,然後拿少海、尺澤、內關、外關,推風池、大杼、天宗、扶突、章門、八邪,再掐支正、腕骨。治療數次後,疼痛顯著減輕,肩關節活動範圍可能增大。

    第二階段:以搓、掐、揉捏、搖晃等手法為主。其作用是鬆弛肌腱、韌帶,恢復其彈力。同時,配拿肩髃、雲門、小海、尺澤、少海、曲池等穴,用通法以通經活血、調和陰陽;揉中府、氣戶、缺盆,用和法消除半表半里之病邪;合尺澤、肩髑、內關、曲澤,用溫法以通利關節,補心益肺;掐大杼、肝俞、手三里、支正、腕骨,用補法以疏通氣血,補肝健脾胃。

    除上述病症外,還可治療骨折,如鎖骨骨折、肱骨外科頸骨折、肱骨幹骨折、肱骨髁上骨折、尺骨鷹嘴骨折、橈骨頭骨折、橈、尺骨幹雙骨折、股骨頸骨折、股骨幹骨折、脛腓骨幹骨折、跟骨骨折、肋骨骨折、骨盆骨折等;脫位,如髕骨脫位、月骨脫位、掌指關節及指間關節脫位、跖跗關節脫位等;傷筋,如頸部傷筋、肩部傷筋、腕部傷筋、髖部傷筋、膝部傷筋、足踝部傷筋、腰部傷筋等;損傷內證,如損傷疼痛、傷後便秘、損傷腹脹、傷後癃閉、損傷嘔吐等。

    【注意事項】

    1.使用傷科、正骨推拿療法時,手法用力宜輕巧,切忌粗猛;應剛柔相濟,以柔克剛;動靜結合。

    2.對骨折及脫位,應盡量使患部恢復到解剖生理功能位置,如骨折的對位對線良好等。

    3.使用扳(搬)法時在頸項部慎用。

    4.使用旋後屈肘法時切忌粗暴。

    5.年老體弱、孕婦,骨質疏鬆、風濕結凝骨伴有背僂強直畸形,炎症、腫瘤、脊柱滑脫等證禁用背法及傷科正骨其它推拿治療手法。

  • 0
  • 頂一下
  • 推薦閱讀:

    真人動圖手法解讀,小兒推拿一學就會,值得寶媽收藏!
    父母學推拿 寶寶受益大
    劉氏小兒五經推拿療法
    小兒推拿|小兒腹瀉推立停
    三分治,七分養,道家道醫小兒推拿提醒寶寶咳嗽期間需要格外注意的飲食禁忌

    TAG:推拿 | 正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