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鑒美國經驗治理中國通脹
8月12日,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7月份國民經濟數據顯示,7月份中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上漲了6.3%,較上月回落了0.8個百分點。中新社發 鄭雄增 攝
中新網9月8日電香港《大公報》9月8日發表評論文章說,導致中國結構性通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成本因素,也有需求因素;既有國內因素,也有國際因素,既有發展因素,也有改革因素。面對如此複雜的經濟環境,需要全面分析各方面成因和相互影響,才能制定有針對性的反通脹政策和策略。特別是應從美國幾十年來應對通脹的利弊得失中有所啟發和警示。
文章摘錄如下: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美國之所以陷入長期惡性通脹,原因之一就是政府在應對經濟衰退和通脹之間的猶豫不決,助長了越來越大的通脹預期,結果付出了更加慘痛的代價。從中國的情況看,防止結構性物價上漲轉變為全面通脹的關鍵也在於儘快遏制通脹預期。
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的幾十年間,防止通脹一直是美國政府宏觀調控的主要目標之一。作為典型的自由市場經濟國家,美國政府主要是通過貨幣和財政等宏觀經濟政策,從控制總需求、增加總供給、直接價格干預等手段進行物價調節。當然,政府對物價的直接管理被限制在很小的範圍。美國治理通脹的利弊得失對於面臨通脹難題的中國來說不無借鑒和警示意義。
根據傳統經濟學理論,物價上漲源於需求過度,也可理解為貨幣發行超過商品和服務的總供給。因此抑制通脹可以通過加稅或壓縮(政府)支出減少總需求,也可通過調節貨幣供應量達到同樣的目的。由於加稅和壓縮政府開支會導致居民實際收入下降或社會福利減少,往往面臨很大的社會阻力,因此美國政府通常採取緊縮貨幣政策作為應對通脹的主要手段。
具體而言,應對通脹的緊縮性貨幣政策包括三方面內容:一是公開市場操作,即通過向金融機構出售國債回收市場流動性;二是調升商業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三是提高聯邦基金利率。三者都可以起到減少市場貨幣供應量,從而抑制總需求的作用。負責執行上述政策的機構是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美聯儲),它根據不同時期的潛在經濟增長率設定具體的cpi調控目標。例如目前的所謂「舒適通脹區間」在1%─2%之間,當cpi高於或低於上述空間時,美聯儲就考慮運用貨幣政策加以調控。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當美國面臨嚴重通脹時,美聯儲一度將聯邦基金利率提高到20%以上。
里根政府時期盛行的供給經濟學派認為,物價上漲反映了總供給不足,因此可以通過減稅、減少社會福利和放寬政府監管等政策刺激企業降低經營成本、增加生產加以解決。小布希政府的減稅政策依然因襲了這一思路。
儘管美國政府對物價的調控主要通過貨幣政策等宏觀手段,但也不排除對物價的直接干預。
第一,戰爭時期的物價管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政府先後對多種緊缺原材料和消費品實行價格管制。主要對除農產品以外的其它商品設定限價,對各種緊缺商品實行配給,包括汽車、輪胎、鞋子、糖、汽油、燃料油以及主要食品等。價格管制確保了戰時軍需和民用品的基本供給,穩定了市場和社會秩序。隨著戰爭結束和經濟生活恢復正常,大部分價格管制逐步取消。
第二,經濟危機時期的工資與物價凍結。上世紀70年代初,由於美元大幅貶值和第一次石油危機,美國出現了比較嚴重的通貨膨脹,1970年和1971年的cpi分別達到5.5%和4%。面對日益嚴重的社會恐慌,尼克松總統於1971年8月發布命令,實行為時90天的工資和物價凍結,而後實際上維持了近1000天。這期間,除特殊情況外,所有商品和服務漲價都需要經過政府審批。這次價格管製成了美國經濟史上和平時期政府全面干預價格的一個特例,也被經濟學家們批評為是一次失敗的嘗試。因為限價措施在抑制物價上漲的同時也嚴重打擊了生產企業的積極性,造成社會商品供應不足,更重要的是並未起到遏制通脹預期的作用。在1974年政府被迫取消工資與物價凍結後,當年cpi迅速反彈到12.2%,惡性通脹一直延續到1982年才告結束。此後,美國政府再未對消費品和工資實行全面限價。
第三,針對特殊和公共服務行業的價格管理。美國法律允許政府在一些缺少競爭的領域,特別是公共服務行業進行一定程度的價格干預,確保民眾能夠以合理的價格獲得服務,同時使投資者也能獲得一定的回報。然而,這些價格干預主要是由州政府進行的,各州涉及的服務領域也有所不同,主要包括供電、天然氣、水、電話、廢水處理、計程車、公共交通和出租住房等。
儘管美國政府直接管理價格的做法往往是特殊情況下的無奈之舉,但仍受到許多批評。
導致中國結構性通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成本因素,也有需求因素;既有國內因素,也有國際因素,既有發展因素,也有改革因素。面對如此複雜的經濟環境,需要全面分析各方面成因和相互影響,才能制定有針對性的反通脹政策和策略。特別是應從美國幾十年來應對通脹的利弊得失中有所啟發和警示。
美國作為成熟的市場經濟國家,緊縮貨幣政策作為應對通脹的主要手段也經常力不從心。而中國仍處於經濟轉軌階段,金融機構和人民幣匯率改革仍在深化,各種宏觀調控手段尚不完善,特別是利率傳導機制仍有待疏通。因此,更需要綜合運用貨幣、匯率、財政、稅收、分配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把握好調控的方式、時機和力度。
目前有一種觀點認為,通脹一旦持續,會出現自我加速,從而逐漸形成對長期物價上漲的預期,導致惡性循環。還有觀點認為,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美國之所以陷入長期惡性通脹,原因之一就是政府在應對經濟衰退和通脹之間的猶豫不決,助長了越來越大的通脹預期,結果付出了更加慘痛的代價。因此,美國上世紀70年代通脹治理的最大教訓在於,即使犧牲短期經濟增長,也應當大幅度提高利率,儘早扼殺通脹預期。從中國的情況看,防止結構性物價上漲轉變為全面通脹的關鍵也在於儘快遏制通脹預期。
請選擇你看見這篇新聞時的心情[查看心情排行] 相關新聞IMF料中國通脹維持3% 如何轉挑戰成為消費驅動2010-08-01 12:59來源:中新網評論 0 條 查看評論 【字體:大 中 小】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發布的《中國經濟評估報告》指出,中國現時的挑戰是如何轉為消費驅動型的經濟。此外,imf內部預計,中國通脹水平在迅速到達高峰後將穩定於2%至3%之間,但對人民幣匯率問題看法不一。有經濟學家表示,內地對人民幣匯率改革問題的態度是清晰,同時,imf等國際經濟組織應該明晰中國的發展中國家定位。
引人注意的是,這是imf首度公布中國第四條款磋商經濟評估報告,此前中國一直不同意imf發布此項報告。imf表示,中國雖然受到金融危機衝擊,但其強有力的政策已確保引領全球經濟復甦。imf在報告中指,中國現時的挑戰是如何轉型為消費驅動型經濟,並建議中國應發展醫療行業,擴大養老保險。報告提出,中國未來經濟仍將強勁增長而通脹則相對溫和,中國通脹水平在迅速到達高峰後將穩定於2%至3%之間。不過報告也強調,中國非食品通脹沒有完全考慮由於房價上漲造成的潛在生活成本上升。
至於自4月以來納入中國政府調控範圍的房地產市場,imf在報告中肯定中國已經意識到資產價格膨脹的潛在風險,同時採取更嚴厲的措施。不過,imf來華小組認為,中國本輪針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政策沒有解決中國房價飆升的根本原因,即過低的資金成本、資產價格升值預期以及缺乏替代性儲蓄工具等。
此外,imf報告中還建議中國應嚴格執行現有地方政府債務擔保禁令,消減地方平台貸款壞賬對地方政府財政和銀行資產負債表造成負面影響。
imf執行委員會本星期曾公布文件,披露imf內部對人民幣匯率問題看法不一,「有些委員同意人民幣被低估說法,亦有許多委員不同意對人民幣匯率做出這種評估。」
對於是次imf報告中提到的人民幣匯率問題,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亞玲表示,中國對人民幣匯率改革問題的態度一直是一致而明朗,事實上人民幣自匯改啟動以來已升值約20%。她預計報告出台短期內會對市場造成一定影響,但強調,imf等國際經濟組織應該明晰中國的發展中國家定位。
相關新聞推薦閱讀:
※中國古典占星術——七政四餘 講義二(楊國正著)
※觸摸活的中國--20121109
※中國評論新聞:美議員熱炒南海 促每周一次自由航行
※潘天壽曾贊他的作品:白描手法繪魯迅精神,是真正的中國畫
※中國家庭收入最高和收入最低相差19倍 還不理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