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賈平凹老師的《秦腔》

賈平凹畢竟是賈平凹。

陝西人說「秦腔」二字,語氣里絕對含有更多的精氣神。痴迷、驕傲、辯護等雜合而成的情緒溢於言表,讓外來的好奇者因此更感好奇。「秦腔」二字里,包含著一種強烈的文化認同和鄉土迷戀。寫作領域從不離開關中大地的賈平凹,以《秦腔》為名創作一部長篇小說,顯然是對關中文化的一次集中表達,是一位作家對塵土飛揚的鄉村世界進行一次清晰的文學梳理的努力。正如作家本人所言,他要為自己的故鄉「樹起一塊碑子」,而且要主動接受鄉親父老的檢閱。對一位小說家來說,這無論如何是一次巨大的考驗。創作這樣一部小說,賈平凹想像中的讀者大概不是書齋里的批評家和城市裡的知識青年,而是要用一次完整的寫作走近那些曾經熟悉、依然親切的故鄉人的心靈。看待和評價《秦腔》,這是一個不可繞開的視角現實和暗示。

把精神說清楚是一個巨大的誘惑,也是一種極度的冒險。賈平凹以前的小說世界是一個相對寬泛的鄉土概念,這一次的「清風街」是他徹底回鄉的寫作行動。正是因此,我們看到的《秦腔》,不是「百年歷史」的描述,這種「百年歷史」的宏大構想,在近十多年來的長篇小說創作里,已是一種通行的慣例。《秦腔》里的時間是彎曲的、迴轉的,有時候看上去還是靜止的,而且充滿了太多的剩餘。《秦腔》的空間是具體的,清風街這個鄉村世界是整部小說惟一展現的空間,就是在這樣彷彿靜止的時間和相對狹小的空間里,賈平凹要描述一場人間悲喜劇,讓這個平靜的世界充滿動感。

早在《秦腔》出版之前,該書就已經被炒得沸沸揚揚,諸如說這是賈氏的「驚恐」之作、「封筆」之作云云,大大小小的媒體把讀者的胃口調得老高。等把這部書拿在手上,依舊讓我期待,我曾硬這頭皮讀完這本小說,裡面有很多東西值得我回味!喜歡賈平凹,是因為他的小說耐人尋味,就像《秦腔》里引生的悲劇一樣,起初讀完這本小說的時候,覺得這是在寫自己的自傳,但仔細一想,根本是不可能的。但老賈確實把一個社會轉變期間中國農村的現實狀況給描述的淋漓盡致。固然,《秦腔》描寫的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秦腔,而是要通過秦腔這個載體表達作者的一種情緒,那就是在農村中傳統與現代的交替,歲月沖刷與沉澱的過程等等。然而作者面對時代的變遷,內心也充滿了迷茫和無奈,他並不能給讀者一個圓滿的答覆,對於舊的為什麼要走,新的為什麼要來,作家充滿了困惑,他只能對過去的點點滴滴予以憑弔和懷念,沉浸在無邊的困惑、無奈甚至是痛苦之中,不能自拔。作家的心情是堵塞的,讀者自然也不會豁然開朗,而只會在一堆文字之中感受沉重。

老賈是新時期以來最重要的作家之一,由於對故土的依戀,加之他的農民出身,他的多采多藝,才使他在小說創作上取的輝煌的成績,在這部小說里,他突破了以往的傳統寫法,抽去了故事,情節,懸念等小說中的元素,可以說這是一中冒險的寫法,但這樣做是很不容易的,但老賈卻成功了。這樣的小說究竟寫了什麼呢?著名評論家雷達先生寫了篇文章叫《因為害怕失去而寫作》,大概是講現在的鄉土敘事比較複雜,原來依靠的鄉村價值起了變化,受到了動搖,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老賈在《秦腔》的寫作中更多的寫出了一中留念,更多的是一種割捨不掉的一種東西,筆下充滿了溫暖。而作品中的引生這個人物形象值得研究和探討,他是一種唯美,他的愛是一種沒有功利主義的苦愛,酷愛,這也是一種非常痛苦的的愛情理想!如果我們仔細的品嘗的話,一定會有很多的東西借鑒,尤其這種在對話中推動小說情節發展的寫作思路,是值得思考的。文章中除了引生以外,就是白雪的描寫,她從一個秦腔名角到淪落到一個專門為紅白喜事跑場子的人,這是一種作者絕望的態度,在她的身上意味著對傳統文化想像的終結,這中消失不是忽然的消失,而是一點一點的消失的,一寸一寸的消失,寫的那樣不知不覺,不驚不乍。其實現在的鄉土文學應該到終結的時候了,城市文化已經深入和滲透了,《秦腔》應該屬於後鄉土後時代的作品了。這部作品初讀起來似乎很艱難,但到後面我感覺到它極其重大的重要性,這種重要性體現在這部小說有一個巨大的沉默的層面,甚至我認為它的主題就是沉默。

鄉土中國此時此刻的終結也是一種特殊的終結,當我們談終結的時候,我們通常知道前景在哪兒,知道什麼將開始,而此時此刻的結終沒人知道什麼要開始和將要怎麼開始。我們看到,一切就是在這樣沒有關於前景的想像空間的情況下在崩解,一個巨大的沉默區域,是歷史展現在那裡。能意識到這個東西,直到沉默的巨大的區域風險在那兒擺著,中國作家中我覺得為數甚少,甚至我覺得在《秦腔》之前,沒有看到哪個中國作家充分意識到這個問題。《秦腔》給我們的東西不僅是輓歌、愛、留戀,不僅僅是在一個向前和向後的方位上採取的情感取向,而是一個站在此地,站在廣大的沉默的中心,感受到這種沉默的壓迫,為此而焦慮,為此而不知所措,也為此在小說藝術上採取了現有的這樣一個辦法。從這個意義上講,這部小說極端地瓦解了我們到目前為止的關於鄉土寫作的所有成規、想像方向,它無疑是一部非常重要的作品,是一部使我非常吃驚的作品。我的吃驚就在於賈平凹這個作家永遠能和我們這個時代在出人意表的地方建立一個非常秘密而直接的聯繫,這種聯繫在十幾年前我們在《廢都》中曾經體會過,現在我相信對於中國的農村來說,這一部《秦腔》也是建立一個非常準確而秘密聯繫的通道。我真誠地希望今後我們的作家如果要寫鄉土文學作品,真要看一看《秦腔》,想一想我們究竟應該從哪兒出發。

有人說《秦腔》是《廢都》後的「廢鄉」,這個概括蠻有意思。面對消失的鄉土生活也好或者跟大地之間的血肉聯繫也好,他那種心態或他那種感受不是簡單地可以通過一種緬懷、讚頌或詛咒的方式來概括,《秦腔》給了我們很多的深思。文學的態度不是是與非的態度,可能更多的是發現,是呈現,是一種更高的對生活的仁慈,《秦腔》做到了。中國鄉村,尤其這幾十年來實際上積怨太深了,包括宗族之間,人與人之間,《秦腔》何以能用一種非常仁慈的,非常平等的,不帶善惡是非評價的方式看待現實,這反映了賈平凹的藝術觀念。這種藝術觀念恰恰表明他對這樣一種現實的分析里或對當代現實的承擔里,他覺得沒有一個人,也不知道該是誰,也不知道該是哪種力量為這樣的一種消失承擔責任,這正是文學的答案。中國作家有個非常大的問題,就是多少作家在幫人物恨時代,幫人物恨鄉鎮幹部,幫人物恨很多東西,但《秦腔》沒有這個,它走向了很廣闊的藝術境界,這一點更是他的成功之處。

有時候覺得賈平凹在藝術上真是當之無愧的大家,這部書非常老道,老道的程度已遠遠超過了《廢都》。有的作品每一段都很晦澀,但讀完之後也沒有什麼,但《秦腔》每一段都寫得很清楚,很流暢,它說什麼,你完全理解,但整個閱讀過程你要說清感受卻很困難,這是我沒有在第二部作品中發現的情況,這是一個創造。《秦腔》顛覆了故事,我想到《紅樓夢》,但它和《紅樓夢》還不一樣,《紅樓夢》還有故事線索,它完全沒有,這在美學上也是一個創造,我似乎沒有見過和它完全一樣的作品。它可以好幾頁是一段,但絲毫不覺得困難,不是密不透泄,而是空隙很多,賈平凹的語言深得中國漢文字的特點,它把文言、現代白話、農民口語熔為一爐,其老道超過了他過去的所有作品。另外,敘述中不動聲色的程度也是在我所見過的小說中最強的一部。確實是大家,功力太強了,這麼大的作家在這個年紀還能拿出這樣的作品,在中國也是獨一份兒的。賈平凹在《秦腔》里回到了農民本位。幾千年來中國是一個農民的國度,但我認為中國文學恰恰一直是農民生活和農民思想的最大遮蔽者,可以說採取了農民語言以及農民所喜歡的形式,但精神上是與農民相疏離的。上世紀40年代、50年代、60年代三個有代表性的農民題材作家,趙樹理、柳青、浩然,他們都在不同程度地表現農民生活的同時走到了農民的反面,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後來,包括知青文學,實際上都是用農民這個酒杯澆自家的苦樂。過去的賈平凹也是這樣,所以我說他過去的寫作可視為《秦腔》之前的漫長而充實的準備。拿到《秦腔》,我確確實實覺得是面對一個陌生的全新的賈平凹。這部書把他以前對文人傳統和經典文本認同的任何痕迹一掃而盡,變成了一套純粹的毫無雜質的農民話,原原本本呈現自身。他已經成為中國文學界的一個農民,這是目前惟一能做到這一點的人。《秦腔》里作者是不理會現實的實際原則,而在陳述一種理想,人來於土、歸於土。還是通過這個陳述他完成靈魂向農民的歸一,也找到了個人哲學。它要表現的是農民的內涵,要挽留的是農民這一古老事物代表的精神。可不可以這樣講,幾千年里中國的主流文學終於有了一部陳述農民自己理念的,從內容到形式上都稱得上純粹的作品,《秦腔》確實是一塊大碑子。

當然一部好的作品也難免受到各個方面的批評的,這是一個事實,有人認為《秦腔》是賈平凹的敗筆之作,也有人認為這樣的小說沒有什麼前途……但不管怎麼樣,小說出版一個月不到突破20萬的銷量,這就是一個認可。同時也希望更多的人喜歡和接受這部小說,也希望多給些建議!


推薦閱讀:

經典解讀 | 妙成子解《十三勢歌》
(1)相面術解讀大全
歐盟「外長」索拉納解讀:失卻一肱的歐盟註定走向衰敗?
解讀印度的十個「關鍵詞」
網易軍事獨家解讀FC-1梟龍戰鬥機

TAG:解讀 | 賈平凹 | 秦腔 | 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