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帝國的前世今生

一個帝國的前世今生2016-09-18劉漢俊北京東博文化研究院

所發文章不代表本號的意見,僅作陳列,便於大家批判閱讀

北京東博文化研究院歡迎社會各界朋友來稿!

投稿郵箱 :dongbowhyjy@126.com

東博書院網站網址:www.dongboshuyuan.com

東博書院網店小說《星隕全套1,2》榮獲2015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現《星隕3,4》也已全線出版,點擊頁面底部藍色字「閱讀原文」,訪問東博書院網店購買簽名版,作者將利潤全部捐獻本公益賬號

免責聲明:東博文化研究院所發部分文章轉自網路,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版權問題請作者儘快告知我們,我們將儘快刪除相關內容!


功過是非,任由後人評說。這幾乎成為歷來政治家們和史學家們的一句口頭語。

但如何評說,卻不是一句話能說清楚的。離開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和當時的歷史條件來評價一個人,或者說從某個政治家的目的、政治學說的需要出發,給某個歷史人物一個定論,不符合唯物史觀。

人民群眾是推動歷史前進的巨大力量,這是馬克思主義群眾觀的基本點。歷史人物是人民群眾的傑出代表,他們具有對時代的重要引領作用和對社會的巨大影響力,這是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否定他們的功績和貢獻,是歷史虛無主義的表現。

很長一段時間,我們對一些歷史人物的評價不客觀、不公正,或功過顛倒,或以偏概全,如孔子、曹操、朱元璋等都曾英名蒙塵。誤讀和曲解,甚至刻意否定我們歷史上的人物,對繼承民族珍遺沒有好處。廓清歷史,還原人物的本來面目,往往要花更多的精力、更長的時間。

西方一些國家對創造本民族歷史的人是充滿敬意的,相比之下,我們一些人對歷史的尊重意識比較淡,對帝王的評價更苛刻一些。比方說,對秦始皇似乎沒有什麼好印象,「暴君」、「酷秦」幾乎成為他和他那個帝國的代名詞。

這是不準確,也是不公正的。

他是我們的先人,一個創造了國家、推動了社會進程的偉人。他把一堆雜亂紛繁的韓磚魏瓦趙石楚梁燕柱齊棟推倒重來,收拾停當,搭建起一座結構宏偉的帝國大廈,並且給這座大廈里里外外抹上了文化的膩子,同迅速崛起與擴張的羅馬帝國一道,成為公元前二世紀兩道絢麗的風景,使正在衰敗的古希臘、古埃及文明黯然失色。儘管大秦帝國在農民起義引發的硝煙中土崩瓦解,但大廈一些鋼筋鐵骨還很結實,2200多年過去了還堅硬如初。譬如,我們對國家的一些管理方法,還在沿用並修訂秦始皇當年創造的制度;譬如,每當我們仰望長城,不能不遙念建造了這尊歷史巨構、人間奇蹟的祖先。

所以說,秦始皇和他所創造的帝國,是一部藏滿歷史教科書的博物館。走進去,隨意打開一部書,能追根溯源或者順流而下找到古今通用的文化船票。秦始皇所創立的封建制度具有強大的結構力量,使中國社會保持穩固的狀態而不發生離散,這是中國文化傳承至今而不曾走失的深層次原因。秦國發展的歷史,是一部從弱到強的歷史,值得今天的發展中國家借鑒。秦國的興起讓人感嘆,秦朝的覆滅讓人悲嘆。春秋末期魯國史官左丘明用「其興也悖焉,其亡也忽焉」來總結禹、湯、桀、紂的經驗教訓,用這句既精闢又深刻的話來形容大秦帝國,同樣準確而生動,一個經歷了幾百年艱苦卓絕打拚出來的龐大帝國,十年峙立,三年而亡,教訓慘痛。

哪一個國家的強大都不是與生俱來的,秦國也不例外。

秦始皇的祖上勤耕善牧、能征善戰,靠實力獲得了周王室的封王。周朝是中國遠古社會的鼎盛時期,但周幽王是這個朝代的終結者。公元前771年,為博得王妃褒姒「千金一笑」,周幽王舉烽火戲諸侯,終被申侯和犬戎斬殺。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被迫從西安東遷洛陽,周王室開始衰弱,諸侯混戰,號令無人尊聽。中國歷史在這種「天下共主、等於無主」的尷尬狀況下,走進春秋時期。

歷史總是給英雄提供舞台。孱弱的東周政權很快被逐漸強大的諸侯國所控制,「諸侯恣行,政由強國」,大國強國左右著天下格局,於是,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楚莊王、秦穆公相繼出現在歷史舞台,並稱「春秋五霸」。一個偌大的王朝,權不在王室而在屬國,令不在君王而在諸侯,這是一種奇特的現象。各大版塊相互衝撞,大危機、大動蕩醞釀著新的版圖。公元前475年,韓、魏、趙、楚、燕、齊、秦等「戰國七雄」出現,各霸一方,連年征戰,相互攻伐,一直打到秦始皇時代。

綜觀世界各國歷史,從原始社會到奴隸社會再進入封建社會,甚至進入資本主義社會,戰爭往往是解決問題的主要手段。中國從奴隸社會逐步向封建社會轉型,也主要是靠戰爭來實現的。春秋戰國550年,幾百個方國逐漸兼并整合成七個大國及其衛星國,這是自上古以來最大規模、最深刻的政治力量、軍事力量和經濟力量的大比拼、大整合。勝者為王,敗者成寇,是歷史的進步,不能因為有戰爭、有殺戮就否定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

但這種進步也是只是暫時的、相對的。七分天下,是難以為繼的。

秦國,是笑到最後的一個。

由於在周王室東遷過程中,秦襄公護王、助王有功,秦國憑藉政治資源迅速崛起。在與各強國的爭霸戰中,秦國高舉「尊王攘夷」的旗號,挾天子以令諸侯,確定了大國地位,最後回手一刀,徹底滅掉了周王朝。在混戰較量中,七雄各國一方面對外開疆擴土、攻城掠地,一方面對內致力改革、以變求強。秦國「任賢使能,爭霸中原,東服強晉,飲馬黃河,又揮師西向,開拓疆土,稱霸戎狄,建立了赫赫戰功」,成為少數幾個有可能統一天下的國家之一。

大秦帝國不是一日建成的,它經歷了七代君王的艱苦奮鬥。秦穆公之霸業、秦孝公之王業、秦始皇之帝業是秦氏家族發跡的三個高峰。值得一說的是秦孝公,是他在秦穆公奠定霸業的基礎上,把秦國推向了強國之路。之所以推崇秦孝公,是因為他啟用了一個被後世列為「中國古代六大政治改革家」之一的商鞅。商鞅提出強化中央集權的方案,全面革新政治統治體系、土地制度和社會經濟關係,廢除世卿世祿制度,獎勵耕戰,改革家庭家族制度,統一制度、統一法令、統一思想等,形成了新的政治體制、經濟體制等社會關係和結構,以國家法令形式統一全國的度量衡。商鞅變法,使秦國一躍而成為七雄之首。他的改革思想對後來的秦始皇產生了深刻影響。

從公元前356年變法開始,到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歿,商鞅執政十九年,兩次變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最深刻、最徹底的一次改革。司馬遷在《史記》中這樣稱讚商鞅變法的效果:「行之十年,秦民大悅,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於公戰,怯於私鬥,鄉邑大治。」但歷史彷彿總是這樣,由於觸及頑固派和勢力集團的利益,改革者總是沒有好下場。秦孝公屍骨未寒,繼位的秦惠王即處商鞅以車裂的酷刑。儘管商鞅已死,但是他的思想被後面幾代君王沿用,秦國物質財富繼續快速積累,軍事實力大大增強,與趙、楚、齊並稱「四強」。到此時,歷經了幾百年的艱苦奮鬥的秦氏家族和秦氏集團,已經具備睥睨諸雄、笑看天下的資本了,而且這種實力持續了一個多世紀。

秦王政是繼承秦孝公精神遺產最多的人。他不光是笑在後,也笑得最開懷、最燦爛。公元前221年,39歲的他掃平六國統一天下,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他給自己起了一個創意非凡、霸氣十足的稱謂——秦始皇。

秦始皇當然不會忘記秦始祖。秦氏家族從最早受封秦地起,就加入了長達600多年殘酷的接力賽,弱肉強食,你興我衰,血雨風霜,刀光劍影,一路走來別無退路,秦始皇是最後一棒,也是最強有力的一棒。《史記》是這樣敘述這位「冠軍」的:「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扑而鞭笞天下,威震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頸,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於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殺豪傑,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後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為固。良將勁駑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為關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如此有氣勢的筆力描摹如此有氣勢的功業,名篇的光彩映襯了秦始皇的輝煌。如果不是「自以為」這三個字埋下伏線千里,我們對秦始皇的上述大手筆是無法置疑的。儘管司馬遷在引用賈誼《過秦論》時,把「吞二周」的帳也錯記在秦始皇頭上,但瑕不掩玉,將錯就錯,也是一段歷史。

哪一個國家的強盛都不是一勞永逸的,秦國更不例外。

秦始皇看似不可動搖的統治、軍事地位,只維持了十年左右。公元前210年7月,秦始皇在第五次巡遊途中駕崩,次子胡亥繼位。不久,當年六國殘餘勢力之一的楚人後代陳勝、吳廣等起義,天下紛紛響應。公元前207年10月,劉邦、項羽先後攻入咸陽,沒有多長時間,不敢再稱皇帝而改稱秦王的三世子嬰被殺,大秦帝國在西北的秋風中訇然倒塌。

秦始皇也不是笑到最後的那個人。

硝煙遠去,驚塵落定,回望那個巍然的帝影,有如像一尊豐碑,孤獨地矗立在歷史長河的岸邊。我們似乎應該以秦始皇稱王26年、稱帝10年的若干重大事件為橫坐標,以春秋戰國以來2200多年的時間跨度為縱坐標,構建一個科學的坐標體系,審視他和他的龐大帝國。這對考察中國文化是有積極意義的。

譬如,「統一天下」是秦始皇思想的核心,為中國逐漸形成統一穩固國家奠定了最初的基礎和框架。原始氏族、原始部落大戰和奴隸社會諸侯君主之間的混戰,使中國遠古社會在劇烈的動蕩和四分五裂的局面中蹣跚前行。夏朝時有諸侯國數以萬計,號稱萬國;商朝時有國家三千多個,周朝有國家八百多個,到春秋時期還剩一百多個。無論是爭霸還是稱雄,在秦始皇拉開統一天下的序幕之前,春秋戰國時期各國之間的戰爭主要是分裂割據之戰,自各為陣,爭當老大。秦國在這樣一個大的時代背景、社會趨勢和戰爭形態下,步步為營,由小到大,佔據了制高點。秦王嬴政卓越的政治才幹、軍事謀略、決策才能,形成了他的統一思想,所以他的眼光、他的胸懷、他的謀略要高於各王一籌。公元前237年,嬴政在罷黜呂不韋並親自執政後,制定了消滅六國、統一天下的戰略。他的目標是奪取象徵國家意義的九鼎,他的計劃是逐個吞併六國,他的策略是近攻遠交、由近及遠、各個擊破。他準確判斷形勢,確定主攻方向,決定先搞定北方,再沿黃河流域、逼長江流域,向東擴展,最後回師北方。從公元前230年滅韓國開始,秦王用了10年時間先後滅掉趙、燕、魏、楚、齊等國,到公元前221年完成統一大業。在整個過程中,戰略無懈可擊,決策隨機應變,穩紮穩打,步步為營,大仗勝仗不斷,幾乎無一敗績。戰爭必然是越打越艱難的,因為秦王嬴政面對的是生存、發展了幾百年,各自治國理念不斷完善、經濟社會不斷進步、軍事實力不斷增強的成熟國家,但各諸侯之間進行的是侵略之戰、圈地之戰,而嬴政發起的是滅國之戰、統一之戰,是以消滅對手國政權為目的的降人佔地收心之戰,是經濟戰爭、文化戰爭和思想戰爭的綜合立體展開。不僅是刀刃的交鋒,更是思想的較量,他的統治思想包括對幾百年來各諸侯國歷史經驗的揚棄,對廣地域、多民族國家經濟要素的激發和文化元素的整合,對建立統一的穩定的國家而採取的各項舉措。「天下一統」是中國國家形成的核心思想和社會基礎,秦始皇則是創造這個「中國模式」的第一人。

譬如,「以戰促和」是秦始皇平定天下的手段,使建立和平、穩定、安寧的和諧世界,成為中國傳統社會的共同理想。春秋無義戰,各奴隸主之間的戰爭是爭地爭霸爭當老大,掠奪城池、人口和財富的競賽。《孟子?離婁》曰:「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春秋戰國500多年,有近五分之四的年份發生過較大規模戰事,戰爭密度大,持續時間長,參戰兵力多,涉及範圍廣,影響程度深。國無定土,邦無定交,國無寧日,歲無寧日,民無寧日,生產力受影響和制約。隨著秦國統一戰爭步伐的加快,仗越打越大,春秋時期交戰雙方兵力不過幾萬人,而到了戰國時期動輒幾十萬人,到了戰國末期如秦趙之間的長平之戰,雙方投入兵力達到100萬之眾,勢在傾其所有決一死戰。大面積的戰亂紛爭,使中國社會長期處在動蕩不安狀態,綱紀不振,禮儀廢壞,民不聊生,因此人心思和,人心思穩,人心思統,成為歷史的發展趨勢。秦始皇是最早意識到這一點的君王,他摒棄以暴易暴的做法,萌生了以戰促和、以小戰取代大戰、以武力減少暴力、以戰爭抑制戰爭乃至消滅戰爭的思想。和平是相對的、短暫的,戰爭是絕對的、永恆的,這是人性的弱點。不戰不和,敢戰方能言和,這是歷史的法則,秦始皇無可逃避地選擇了戰爭,但他盡量避免因戰爭而造成更大的災難。春秋時期各國混戰,「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但秦始皇在滅六國的戰爭打響後,屠城現象無一發生,這與十多年後項羽攻入新安坑殺二十萬秦兵、攻入咸陽火燒阿房宮三個月不止的行徑是完全不同的;六國的國王他一個都沒殺,而是舉家遷往咸陽,他甚至還為每一位國王蓋一座宮殿,遷來天下富豪十二萬戶之多,好吃好住供起來。所以後世指責秦始皇勞民傷財大興土木,恐怕與此有關。平定天下後,秦始皇「收天下兵,聚之咸陽,銷以為鍾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宮中」,這種鑄劍為犁的做法實質上就是一種典型的和平宣言,可謂用心良苦。從客觀效果上看,秦始皇的統一戰爭加快了中國社會封建制對奴隸制的顛覆,地主階級對奴隸主貴族集團的替代,是一種社會的進步。對戰爭的深刻理解和總體把握,使秦始皇站在了駕馭戰爭又不囿於戰爭的高處。但是秦始皇沒有能夠完全實現向和平、和諧、和睦平穩過渡的初衷,面對不安寧的宮廷政治鬥爭和不消停的社會矛盾,面對六國殘餘貴族勢力的死灰復燃蠢蠢欲動和農民起義的此起彼伏風起雲湧,他也時時舉起屠刀以血祭天,以保其皇位與政權的穩定。但無論如何,「以和為貴」的思想已進入他的執政理念。面對「戰爭與和平」這道人類自始至今仍然無法破解的千年難題,秦始皇是試圖正確開題的第一人。

譬如,「中央集權」思想是秦始皇的首創,開闢了中國封建社會制度的新局面,形成了中國2200多年以來的政治格局和統治方式。秦始皇滅六國,廢除了分封制度,沉重地打擊了奴隸主的利益,他創立的基本政治制度——皇帝制度,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偉大壯舉。這個制度以皇權為核心,以郡縣制度、等級制度、官僚制度、法律制度、文化制度、經濟制度、社會制度、軍事制度為基本骨幹,嚴謹、規範、系統、龐大,涵蓋到政治建設、經濟建設、社會建設、文化建設、國防建設的方方面面,支撐起整個大秦帝國的政治構架。在這個制度下,秦始皇推動統一度量衡、統一文字、統一貨幣、統一道德和法律規範,形成全國趨同的思想文化;採取大規模移民等手段,充實邊防,鞏固和加強對邊疆地區的管理和控制,削弱貴族豪強勢力,擴展漢文化與邊疆地區文化的交流;他既推崇法家思想,在全社會強化皇帝至上的觀念,強調家無二主、土無二王,「六合之內,皇帝之土」,「人跡所至,無不臣者」,天下尺土、天下臣民莫非王有,建立起皇帝「王權至上」的絕對權威;同時又採納儒家思想中以君為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觀念,以此馴化教化天下臣民。這種法、儒相揉相濟又相輔相成的思想內化、固化、泛化為維繫秦朝統治的意識形態。不過,在秦始皇的統治思想中,法家思想更為明顯,他首倡以法治國,立法度、行法治,任獄吏,嚴刑罰,被後世稱為「繁法嚴刑而天下振,」「禁暴誅亂而天下服」。在法儒相濟、法大於儒的思想體系框架下,秦始皇設立的政治制度具有鮮明的集權制、世襲制、強制性特點。分封制不復存在,皇權至高無上,地方絕對服從中央、臣民絕對服從君王,這就是中央集權制度的主要內容。這種制度既採用了春秋戰國各國之長,獲得比較優勢,又形成規範、長效的定製,具有一定的穩固性和連續性,產生強大的內趨力和凝聚力。秦朝以降,歷代皇帝君主都沿襲秦制,推行中央集權制度和統治理念,形成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這種專制正是中華文明得以綿延不絕,並有別於其它失落文明的內在力量。所以說,我們不要把秦始皇僅僅看作是中國歷史上專制統治的惡魔,他對中華文明的聚而不散、剛而不裂、合而不分作出了偉大貢獻,是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總設計師。

譬如,「以改革促發展」是秦始皇推動經濟社會進步的基本思想,解放與發展生產力成為中國歷代王朝的首要任務。實力決定成敗,春秋戰國時期爭霸稱雄的各國都重視變法圖強,提高社會生產力,積斂物質財富,秦國當然是一路領先。秦始皇滅六國後並沒有摧毀和廢除六國的經濟,而是最大程度地保護和發展各國原有的生產。統一戰爭期間,正是青銅器淡出、鐵器和牛耕技術被廣泛運用之際,抓住生產工具革命這個關鍵,使秦始皇獲得了一個推動發展的機會,隨後他把改革生產關係作為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揚長補短,革故鼎新,出台了一些具有標誌意義的動作。至少有這樣三件大事值得一說,第一件大事是「廢分封,設郡縣,」他把全國分為36郡,後增加到40郡,每郡又設若干縣,這些郡縣的長官由中央直接任命,隨時調換,徹底廢除了分土封侯的舊制,既形成中央集權制度的骨架,又有利於對全國經濟社會的控制;第二件大事是統一經濟制度。因為當時國家雖然一統了,但舊時七個國家的經濟制度仍然存在,田疇異畝、車途異軌、律令異法、衣冠異制、言語異聲、文字異形的現象很明顯,各拿各的號,各吹各的調,磨合起來十分困難。秦始皇下令將這一切統一起來,形成國家標準,普天下莫不遵從。光這一舉措,就需要何等氣魄與膽識!第三件大事是推行「黔首自實田」,在全國開展土地登記工作,一改西周時期所實行的土地國有制——井田制,實行土地私有制,在此基礎上確定賦稅徵收額度。「黔首」即百姓,秦始皇此舉是中國古代最早的分田到戶、私人承包制,這種以農民為本的土地改革思想標誌著我國古代土地私有制的確立。這是多麼了不起的創舉!除此之外,秦始皇還以秦國舊製為主要依據,統一貨幣、統一標準、統一市場,提高生產水平,促進民間貿易,增加國家稅收,修建四通八達的驛道,等等。這些改革舉措,形成了大秦帝國的有機整體,促進了秦朝經濟的發展,而這一切都發生在短短的十年間,不能不說秦始皇是一位卓越的改革家。

譬如,「文化革命」是秦始皇建立統一國家的思想基礎,他為中國傳統社會的主流意識開鑿了最初的河床。一個社會、一個時代、一個國家的主流意識形態就是統治階級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就是領導者的思想。武力征服,文隨武備,征服天下靠武力,統一天下靠文化。基於這一思想,秦始皇建立起大一統的意識形態系統,以皇帝制度、皇權意志為核心構成帝王文化;他確立的以法家為主、綜合百家的思想和實踐,形成了主導學術界和思想界的社會思潮;他推行的制度原則、政策規定成為全社會的共同遵循,以至於秦以降都沿襲秦制,產生了「漢承秦制」、「百代行秦制」的效果;他倡導的忠君思想、普適價值觀、宗教信仰等構成社會的核心價值體系,影響深遠;他試圖推行「行同倫」政策,在全國建立統一的道德規範和是非標準體系,並以法律的形式確立了「三綱五常」的倫理道德內核;他大力實施「書同文」政策,把在全國推廣原秦國通用的小篆體作為官方規範文字,後來又推行隸書,提高了書寫效率,形成了簡便、易行、流暢的文字,這些文字的統一規範在很大程度上消彌著舊國之間、地域之間、民族之間、階級之間的語言文字障礙,為形成主流中華文化奠定了傳播與交流基礎;他強力推進「車同軌」政策,下令在全國範圍內修建大規模的通衢驛道,既強化了對政治、經濟、軍事的控制,又極大地促進了文化的交流與融合,產生了新的文化因子;他連接秦、趙、燕三國舊長城、修築更堅固更高大的新長城,有效抵禦了北方匈奴的南侵,使這項浩大的工程成為了中華民族的巨大文化地標;他興建的大量宮殿樓閣雖然遭到後人的批評,但畢竟為中國文化留下了豐富的文化符號。這些思想、制度、文化深刻地影響著中國的歷史,可以說,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首位真正意義上的「文化革命」的發起人、首創者,中華文化的締造者之一。

譬如,「民族團結」是秦始皇在擴張版圖、穩定邊境的宏大舉措中比較注重的問題,使交鋒與交融成為各民族依存關係的主要形態。秦始皇一方面大刀闊斧地開疆擴土、固守邊防要塞,一方面致力於佔領區的維穩治亂、固本強基。春秋時代,居住在周邊的蠻、夷、戎、狄不斷襲擾中原地區,中原霸主們也屢舉「攘夷」之兵相爭。攻下六國之後,秦始皇騰出手來一鼓作氣,揮兵扎穩邊疆、鞏固地盤。東南方向,他平定江淮以南的百越地區,浙江南部的東越地區、福建一帶的閩越地區、嶺南一帶的南越地區,以及今天的廣西、越南北部一帶;西南方向,他加固巴蜀地區的邊防,將勢力範圍擴大到今雲南、貴州、四川的邊境;北部方向,他把重點對準了威震歐亞大陸、長期困擾中國歷代皇帝的匈奴帝國,修築長城以穩定邊防,積極備戰以戰求穩。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果斷決定出兵匈奴,派蒙恬將軍領軍三十萬直搗河套地區,擊潰匈奴幾百里,一舉解除了北部這個強悍的游牧民族的威脅。不打不安寧,交鋒中有交融,邊境地區的基本穩定,促進了民族的團結與融合,民族大遷徒、大交流使華夏族與其他少數民族雜居共處,交往頻繁,密切了關係,增進了團結。趙武靈王借鑒「胡服騎射」實現了富國強兵的目的,秦始皇也發揮了北方游牧民族的這一優勢,既提升了秦朝軍隊的戰鬥力,又減弱了華夏民族對胡人的鄙視心理,增強了胡人對華夏民族的歸依感和親近感,為民族大融合和國家大統一奠定了心理基礎。

還譬如,秦始皇許多高超的致勝謀略,成為中國古代的戰爭理念和軍事思想;他的合縱連橫、遠交近攻、重點打擊、各個擊破等策略成為許多國家處理國際關係和駕馭國際形勢的謀略;他的統一之戰打得非常漂亮,幾乎無一敗績,許多戰事成為中國歷史上的經典戰例。

秦始皇的功績無疑是輝煌的,一味否定他就是否定中華民族的歷史。但是,秦始皇的弊政也不容粉飾,膩子是遮蓋不住窟窿的。如果像劉邦臨陣搦戰曆數項羽罪狀一樣,給秦始皇列出幾十條上百宗罪完全沒有問題。如同中國歷代王朝的更替一樣,君王的寶座總是血漬斑斑,秦始皇也不例外。從戰爭效果上看,武力意味著殺戮、戰爭必然有摧毀,要求秦始皇兩手白凈地制服天下,是一種天真的想法,但是他「強侵弱,眾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罷敝」,不是仁義之舉。從管理理念上看,秦始皇採用嚴刑酷責來鞭笞臣民,強使天下歸附,他橫徵暴斂,搜刮民脂民膏,官風腐敗,階級矛盾加大,一些暴政、惡政、苛政、弊政激起的民怨如乾柴,見火就著,遇油愈烈,直接導致了陳勝、吳廣的農民起義和項羽、劉邦的響應。從文化統治上看,秦始皇推行的天道一統、天下一統、王道一統、文化一統,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種愚民政策,仁義教化的「德政」背後是「暴政」的實質。他的焚書坑儒,一次坑殺儒生460人,還製造了許多冤假錯案、「文字獄」,對文化的專橫殘暴,使天下人噤若寒蟬,敢怒而不敢言。從宮廷鬥爭來看,為了掌穩江山,他剿滅異己,剪除異黨,而且任意擴大打擊面,大開殺戒,濫施淫威;他狐疑多端,個性殘暴,刻薄寡恩,睚眥必報,暴虐成性,使得政治生態陰暗兇險、危機四伏。另外,秦始皇對驕奢淫逸、縱慾無度生活的追求,對長生不老仙藥的迷戀和奇異天相神靈鬼怪的迷信,對封禪頌德等活動奢華排場的痴醉,對大規模修建宮殿、陵墓的不節制,加重了社會負擔,導致官逼民反。沒有昌明的政治就不會有興盛的社會,正是因為如此,天下仇秦之人甚多,既湧現荊軻持首級獻圖刺秦、高漸離舉琴刺秦等暗殺活動,演繹了令後世噓唏不已的慷慨悲歌,更引爆了狂飆突進席捲全國的農民起義,大秦王朝終於在多種力量的合圍中訇然坍塌。

歷史是需要反覆咀嚼的,像一枚青橄欖,越嚼越有味道。大秦帝國除了秦始皇個人的諸多原因,還有許多歷史的必然。從發動戰爭到和平建國,秦始皇和他的集團有打天下的能力但沒有坐天下的經驗,沒有做好政治綱領、政治路線和政治力量的準備;從統治一個國家到統治天下,他主要是把秦國的管理經驗推廣和放大到過去的七國,沒有因地制宜實事求是,更沒有與時俱進;幾百年的戰亂使他從秦氏家族繼承的最大政治財富之一是爭鬥,鬥爭性思維還沒能夠過渡到建設性思維,唯我獨尊剛愎自用,懷疑一切,不相信任何人;隨之而來的問題是沒有建立自己的政治集團和高層指揮決策機構,把國當家,以家治國,家長作風,個人意志,追隨者寡,敢於諍諫者鮮。執政班底沒有形成,身邊除了李斯,好像再沒有既忠誠不二又富有才幹的佐臣謀士,奸臣當權,欺詐者擋道;他過分相信權力,過度控制和濫用權力,過分依賴以法治國,苛責臣民,失去了寬容;他善於安撫貴族集團,也想恢復民生,但他只知道「水能載舟」的常識而不懂得「水亦覆舟」的哲理,沒有真正做到為了人民、保護人民、尊重人民,他實行的經濟政策過於嚴厲,苛捐雜稅爭利於民,不利於民生的開掘與保護,使好不容易擺脫戰亂夢魘的人民得不到休養生息,因而他得不到民心。儘管他希望以己為始,「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相信方士們的神仙學說,嚮往虛無縹緲的海市蜃樓,甚至不惜一切代價尋找長生不老之葯。如此這般,秦始皇自然對培養接班人沒有興趣、缺乏遠見,既不想把皇位傳給有能力、有聲望但鍾情儒學與自己政見不同的長子扶蘇,也不放心讓自己溺愛有加但沒有治政本領的幼子胡亥接班,以至於明知自己已病入膏肓卻無法指定繼承人,結果讓奸臣趙高鑽了空子,立假詔讓胡亥繼位、賜扶蘇自縊,致使一代王朝走向懸崖的終點。威震海內橫掃六國的雷霆帝王,終在無奈中離世。

人亡而政息,歷史就是這麼殘酷。假如秦始皇再多活10年,他的施政綱領得以全面落實,歷史將會是怎樣?歷史當然是不能假設的。秦始皇把自己和親手建造的龐大帝國的解構作為教訓遺贈給了後世,留給後人評說,這未必不是一筆財富。

但評說並不那麼公正。無論是賈誼的《過秦論》、杜牧的《阿房宮賦》還是司馬遷的《史記》,批評都有過當之處,有渲染、醜化、妖魔化的成分居多,對他暴戾的一面誇張渲染要多過對他功績的肯定,對他迷信思想的抨擊言過其實、言不符實,消極成分大於積極意義,有的甚至把不屬於他的符號強貼其身、惡意解讀。同情弱者是我們這個民族的良心,在諸多文藝作品中,作為秦國對手國的故事往往更加慘烈、凄婉,更讓人同情,因而也更讓人憎恨秦始皇。被戲劇化、臉譜化的秦始皇讓後人總有一種同仇敵愾的意思。文學不能代替歷史,更不能篡改歷史。

這也難怪,歷史是文人記錄下來的,得罪了文人就不會有好名聲。在歷代文人和史記面前,秦始皇是遭千夫所指而無力還擊辯白的弱勢者。我們民族歷史上一個領導了進步戰爭的歷史偉人被審判得一無是處萬劫不復,這是世界觀和認識論上的盲區。

不能因為某個文人或某位政治家的幾篇文章和觀點,甚至像「天下苦秦久矣」之類的幾句話,就毀掉一個形象,把民族歷史上一位功勛卓著的人物打入牢底,這是文化暴力,是文字獄。

秦始皇站在中國統一前後的交匯點上,他面臨的任務是打碎一個舊世界、建立一個新的國家,他有許多做法在當時看來不得不如此、事後看來完全不必如此;他的探索有成功,也有失敗;有彪炳史冊的業績,也有被後世譴責、唾棄的齷齪,有過用齷齪的手段對付齷齪的人——恰在這一點上被後世放大。

但是,秦始皇是歷史的替罪羊,不是秦政也會有李政、馬政什麼的充當這個角色,中國的歷史繞不過這道坎,但我們應該對這段歷史、這個人肅然起敬。

秦始皇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無論從哪個角度看,他都堪稱一位英雄,一位政治英雄、軍事英雄、民族英雄,但似乎這樣稱呼和評價一位皇帝有失恭敬。作為一個個體,縱使地位、功業、名望再顯赫,他也是一個人,有著自己的內心世界和精神追求。他創造了中國古代英雄史詩,是一個極其豐富的個體形象。長期以來,我們對他作為一代帝王、一個人所具有的精神內涵和文化價值似乎開掘不多,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不管從哪個角度上說,秦始皇都具有超越常人的、足以影響中華民族的精神力量。

我以為,至少應該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天下歸一、捨我其誰的英雄氣概。英雄自有英雄的情懷,秦始皇持先祖之家承、懷統一之大業,有著一種強烈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他雖然強行要求天下臣民效忠皇帝,狹隘地想把家業和帝位傳之萬代,但他視天下為家業,胸懷大國大家大一統的政治追求的徹底性、堅決性和開創性,是當時諸王乃至後世諸皇所無可企及的標杆。秦始皇的這種精神氣概和英雄情懷,一直深刻地影響著歷代帝王和政治家們。這不能不說是秦始皇的歷史貢獻。但是,後人往往用如狼似虎、野心之類的詞污損他,這是不公,也是不恭的。

二是橫掃環宇、不可阻擋的大無畏精神。他執政後施展其政治才能,尤其是在軍事領域表現得相當充分,率金戈鐵馬南征北戰、氣吞萬里如虎,揮如椽巨筆改寫了國家的版圖,勢不可擋。在滅韓、滅趙、滅魏、滅楚、滅燕、滅齊,平百越、拒匈奴等諸多戰爭中,採取連續作戰、連橫破縱、遠交近攻、挑撥離間、製造內亂、瓦解對手、安撫招降、各個擊破等戰略戰術,軍事指揮幾乎無可挑剔,屢戰屢勝,這種大無畏的精神氣概成就了一代帝王的非凡氣質。一些躲在歷史的陰晦角落沾著唾沫翻點史冊的歷史學家們,是難以度量他的帝王氣質和宏大氣象的。

三是治國理政、勵精圖治的敬業精神。秦始皇是一位勤政皇帝,他「既平天下,不懈於治。夙興夜寐,建設長利,專隆教誨」,「憂恤黔首,朝夕不懈」。《漢書》記載其「躬操文墨,晝斷獄,夜理書,自程決事,日縣石之一」。據說他每天批閱的文書竹簡木牘達到120斤。在位十年間,秦始皇出巡五次,足跡遍布大半個中國,受盡舟車之勞頓,最後死在途中,不可謂不敬業、不勤奮,也因此成為後代帝王們效仿的楷模。但是,他的這些勤勉在一些歷史教科書里,成了霸權的代名詞,這不能不說是歷史的遺憾。

四是氣勢恢弘、高瞻遠矚的文化胸懷。秦始皇不光在橫掃六國統一天下的戰爭中表現出雄才大略,還北築長城、南修靈渠、開闢馳道,建造阿房宮、俑坑,這些秦朝文物遺迹在今人看來,仍然是氣勢磅礴、空前絕後的大手筆。沒有遠大的眼光,沒有浩大的氣勢,沒有君臨天下、傲然人世間的氣魄,是不可能有如此之文化巨構的,這是何等的眼光與胸懷!但是他的宏闊格局卻被後世文人以文、以詞、以詩嘆之詰之毀之,這是不能不說是文化的悲哀和文化人的悲哀。

五是體道行德、尊奉聖德的道德追求。秦始皇在全社會標榜自己是「體道行德」的聖人、聖王,是與三皇五帝齊名的道德至善至美,是道德權威和道德楷模,與道同體、與王合一,是天道的代名詞和化身。似乎遭人恥笑,但細想,天下歸我,我欲何求?他無非是想以此來教化黎民百姓。秦國如果沒有他的德法兼治,就不可能在諸國慘烈的競爭中逐漸強大並最終勝出。他對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理念的並重,對道德理想世界和統一道德規範的建立,成為中華民族思想道德建設上的一道文化風景。

山中無直樹,世上無完人。拂卻2200多年的煙雲塵埃,一個真實的秦始皇捧著沉重的史記,向我們走來,彷彿在問:你們讀懂我了么?

來源:北京習風堂


推薦閱讀:

張藝謀自傳盤點「謀女郎」們的前世今生
「汝窯探秘」揭曉汝窯的前世今生
有時候今生的一些問題是和「前世」有關的
催眠真的能想起前世今生嗎?
[轉載]中國歷史上十大名塔的前世今生

TAG:前世今生 | 帝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