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第二節 巳 病

  巳病指的是脾胃疾病。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我們日常吃的食物進入胃裡,經過脾胃的加工提煉,生成五味:酸、苦、甘、辛、咸。五臟六腑日常所需的能量都從此五味中來: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昧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昧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腎。谷氣津液已行,營衛大通,乃化糟粕,以次傳下。  胃裡的食物被提煉出的精微物質,先經過上焦和中焦的再次加工,其精華部分首先被傳輸到五臟。其餘的則分成營氣和衛氣。其大氣匯聚到胸中的膻中穴及其周圍,叫做氣海,氣海受肺的治節,呼則出,吸則入。人體通過呼吸的方式和外界交換能量,由於一呼一吸之間,呼出的佔四分之三,而吸入的只有四分之一,出多入少,所以人飲食後半天就會氣衰,一天就會氣少,這就是人為什麼需要段食的原因。曾經風靡一時的氣功,專在呼吸上做功夫,其實是舍本求末,緣木求魚。所謂的氣功文化也是疾病文化的一種,多少人為此深受其害,誤入歧途。練功不當致病的不計其數,很多患者至今不明究竟,仍在以訛傳訛,流毒頗深。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飲食文化並不以追求口感為目標,而是以調和五味、吃出健康為宗旨。黃帝內經中強調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勞作。食飲有節就是指不能胡吃海喝,隨心所欲。老子在道德經中關於飲食的論述不多,只是把它包括在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的聖人之治的總體原則之中,一筆帶過: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五味令人口爽是什麼意思?人們通常認為,想吃什麼就吃什麼,這就是問題的所在。一個健康的人如果想吃什麼就吃什麼,很可能會因為五味調和不當,吃出病來。如果是一個患者想吃什麼就吃什麼,那就更有問題,很可能會由於吃得不對造成疾病的傳導。黃帝內經中關於五味的具體對應劃分是這樣的:    五行 木 火 土 金 水  五方 東 南 中 西 北  五季 春 初夏 長夏 秋 冬  五色 青 赤 黃 白 黑  五氣 風 暑 濕 燥 寒  五臟 肝 心 脾 肺 腎  五腑 膽 小腸 胃 大腸 膀胱  五促 生 長 化 收 藏  五識 魂 神 意 魄 志  五情 怒 喜 思 憂、悲 恐、驚  五竅 目 舌 唇 鼻 耳  五主 筋 血脈 肉 皮 骨、髓  五液 淚 汗 涎 涕 唾  五聲 呼 笑 歌 哭 呻  五華 爪 面 唇 毛 發  五本 罷極之本 生之本 倉廩之本 氣之本 封藏之本  五勞 久行傷筋 久視傷血 久坐傷肉 久卧傷氣 久立傷骨  五病 語 噫 吞 咳 欠  五味 酸 苦 甘 辛 咸  五穀 麻 麥 糠米 黃黍 大豆  五果 李 杏 棗 桃 栗  五畜 犬 羊 牛 雞 豬  五菜 韭 薤 葵 蔥 藿  五宜 肝病宜食酸 心病宜食苦 脾病宜食甘 肺病宜食辛 腎病宜食咸  五宜 肝病宜食甘 心病宜食辛 脾病宜食咸 肺病宜食酸 腎病宜食苦  (相剋)  五禁 肝病禁辛 心病禁咸 脾病禁酸 肺病禁苦 腎病禁甘  肝:春天當令,五行屬木,色青,對應的五味為酸。肝病患者在春天以外的季節宜食麻、李子、狗肉、韭菜等酸性的食物,在春天則應少吃酸性的食物,多吃糠米、棗、牛肉、葵等甘性的食物。因為甘五行屬土,入脾,肝木克脾土。肝在春天當令,此時再多吃酸性的食物,會使得肝過分克制脾,導致肝病傳導致使脾病。肝病患者在春天多吃甘性的食物,可以幫助脾增加抵抗能力,化解肝春天得令帶來的病變傳導衝擊。患者在秋天禁止食黃黍、桃、雞、蔥等辛性的食物,因為辛五行屬金,金克木,秋天本就辛金得令,此時再多食辛會使肝病惡化。  心:初夏當令,五行屬火,色赤,對應的五味為苦。心病患者在初夏以外的季節宜食麥子、杏、羊肉、薤等苦性的食物,在初夏則應少吃苦性的食物,多吃黃黍、桃、雞、蔥等辛性的食物。因為辛五行屬金,入肺,心火克肺金。心在初夏當令,此時再多吃苦性的食物,會使得心過分克制肺,導致心病傳導致使肺病。心病患者在初夏多吃辛性的食物,可以幫助肺增加抵抗能力,化解心初夏得令帶來的病變傳導衝擊。心病患者在冬天禁止食大豆、栗、豬肉、藿等咸性的食物,因為咸五行屬水,水克火,冬天本就鹹水得令,此時再多食咸會使心病惡化。  脾:長夏當令,五行屬土,色黃,對應的五味為甘。脾病患者在長夏以外的季節宜食糠米、棗、牛肉、葵等甘性的食物,在長夏則應少吃甘性的食物,多吃大豆、栗、豬肉、藿等咸性的食物。因為咸五行屬水,入腎,脾土克腎水。脾在長夏當令,此時再多吃甘性的食物,會使得脾過分克制腎,導致脾病傳導致使腎病。脾病患者在長夏多吃咸性的食物,可以幫助腎增加抵抗能力,化解脾長夏得令帶來的病變傳導衝擊。脾病患者在春天禁止食麻、李子、狗肉、韭菜等酸性的食物,因為酸五行屬木,木克土,春天本就酸木得令,此時再多食酸會使脾病惡化。  肺:秋天當令,五行屬金,色白,對應的五味為辛。肺病患者在秋天以外的季節宜食黃黍、桃、雞、蔥等辛性的食物,在秋天則應少吃辛性的食物,多吃麻、李子、狗肉、韭菜等酸性的食物。因為酸五行屬木,入肝,肺金克肝木。肺在秋天當令,此時再多吃辛性的食物,會使得肺過分克制肝,導致肺病傳導致使肝病。肺病患者在秋天多吃酸性的食物,可以幫助肝增加抵抗能力,化解肺秋天得令帶來的病變傳導衝擊。肺病患者在初夏禁止食麥子、杏、羊肉、薤等苦性的食物,因為苦五行屬火,火克金,初夏本就苦火得令,此時再多食苦會使肺病惡化。  腎:冬天當令,五行屬水,色黑,對應的五味為咸。腎病患者在冬天以外的季節宜食大豆、栗、豬肉、藿等咸性的食物,在冬天則應少吃咸性的食物,多吃麥子、杏、羊肉、薤等苦性的食物。因為苦五行屬火,入心,腎水克心火。腎在冬天當令,此時再多吃咸性的食物,會使得腎過分克制心,導致腎病傳導致使心病。腎病患者在冬天多吃苦性的食物,可以幫助心增加抵抗能力,化解腎冬天得令帶來的病變傳導衝擊。腎病患者在長夏禁止食糠米、棗、牛肉、葵等甘性的食物,因為甘五行屬土,土克水,長夏本就甘土得令,此時再多食甘會使腎病惡化。  以上的內容簡化一下,其實就是流傳至今的唐代藥王孫思邈的衛生歌中的一句:春月少酸宜食甘,冬月宜苦不宜咸。夏月增辛聊減苦,秋辛可省但欲酸。人體每天都通過食物的五味在和宇宙進行能量交換,所以中國傳統文化的天人合一觀從來就不是空洞無物、大而不當。人吃五穀雜糧沒有不生病的道理,這樣的生活常識是錯誤的。人在不同的季節吃不對五穀雜糧就會生病,吃對了不但可以養生,還可以治病。民間有個有效治感冒的偏方叫蔥白水,製作簡單,就是把一段洗乾淨的蔥段加點生薑放到沸水中煮,其醫理就是依據蔥味辛,辛入肺,而肺又主皮毛,蔥白水可以幫助身體把感冒初期侵入皮毛之間的外邪驅趕出去。  脾胃是人體的天下糧倉,是人體維繫日常活動的唯一後天能量來源,是外邪侵入人體的首要攻擊目標。五臟六腑的疾病無不從脾胃病開始,一個人身體變壞往往就是從脾氣不好開始。脾的主要工作就是加工食物和把提煉出來的能量物質輸送到身體每個部位。如果把胃比作加工食物的生產機器和原料,那麼脾就是生產技術人員。很顯然,決定產品質量好壞的關鍵因素是脾而不是胃。脾胃如果出現問題,生產出來的產品質量就會下降,負責生產設備檢修工作的生產技術人員,脾的作用就很重要。脾和胃是黃帝內經中唯一一對被封為同一官職的臟腑,但脾氣先於胃氣。黃帝內經素問的遺篇刺法論中對脾還封有另一個官職:脾者,諫議之官,知周出焉。脾在中央,知周即能夠知道身體方方面面的問題都出在哪兒,然後通過自己的作用來把這個問題解決處理掉。所以要想解決胃口不好,沒有食慾,或者胃潰瘍、胃下垂等胃部疾病,單純地以胃治胃,療效就不佳,各種胃部疾病的解決最終還得從健脾入手。  脾胃出現問題,不僅是產品質量下降,能量運輸工作也會不正常。脾失健運,人就會出現頭暈、目眩等癥狀。若清陽不升,清濁不分,混合下注,可發為遺精、帶下、腹脹、腹瀉。久泄不愈,又常伴有身倦無力,氣短,懶言等癥狀。脾主統血,脾為氣血生化之源,脾氣旺盛,就能保證體內氣血充足,氣能攝血,這樣,生成之血就能在脈管內運行,不致逸出脈外。若脾氣虛弱,統血功能失職,血液運行將失其常規而逸出脈外,以致出血,如便血、尿血、皮下出血等。中醫學習慣上將這種因脾虛而引起的出血病證稱為脾不統血,這種出血的特點是:出血時間較長,血的顏色淺淡,出血多在身體下部等。不單如此,脾還具有維持固定人體內部臟腑正常位置的作用。人體的臟腑,在體內都有固定的位置,如胃位於脘部,腎位於兩側腰部,子宮位於下腹部等。中醫醫理認為,臟腑之所以能固定於一定的部位,全賴脾氣主升的生理作用。這是因為支持和固定這些內髒的肌肉、韌帶、筋膜,也要依靠脾運化生成的水谷精微的充養,才能強健有力。若脾氣不升,反而下陷,則可出現胃、腎、子宮等內髒的位置下移或脫肛等。其病變基礎是韌帶、肌肉鬆馳,失去對內髒的牽引作用,病例實踐證明,內臟下垂往往與脾虛的程度成正比。  脾還喜燥而惡濕,脾氣之所以如此,是與其主運化水濕的生理功能有密切關係。脾胃在五行中屬土,但按陰陽來分類,脾為陰土,胃為陽土。脾的陽氣易衰,陰氣易盛,脾又主運化水液,然濕邪侵犯人體,最易傷害脾陽。脾陽虛衰,不僅可引起濕濁內困,還易引起外濕侵襲。故臨證指南醫案中說:濕喜歸脾者,與其同氣相感故也。黃帝內經中說谷氣津液已行,營衛大通,乃化糟粕,以次傳下。所以,脾對食物被加工之後的廢物排泄工作也影響很大。腎雖司二便,但如果脾的運輸能量工作出現問題,腎和大腸對二便的推動力就會不足,人體濁水、宿便的產生就是必然。  濁氣、濁水、宿便被稱作人體的體內三濁,體內三濁是人體健康的頭號殺手,人體百病叢生的環境污染源頭。體內三濁對人體的危害如此之大,以至於人們往往疏忽了這正是由於脾氣變壞造成的,脾對人體健康的重要性由此可知。人體血氣能量水平由高到低,大體可分為五個等級:健康、陽虛、陰虛、陰陽兩虛、血氣枯竭。陽虛是人體健康與患病的分水嶺,陽虛就是脾胃虛,即人體每日攝入的血氣能量被肌體消耗之後的結餘開始減少,慢慢變得入不敷出。長此以往,為了維持各種社會活動,人體就不得不開始透支腎的先天能量庫,人體的血氣能量水平就會從陽虛下滑至陰虛,陰虛就是腎虛。長期腎虛會使大將軍肝出現問題,人體的武官軍事防禦體系也因此遭到破壞;長期脾虛則會使宰相之官肺出現問題,人體的文官經濟管理體系就會出現功能紊亂。這就是陰陽兩虛,人體一文一武的兩套體系全部出現混亂。最後是血氣枯竭,此時人體的武官軍事防禦體系和文官經濟管理體系都遭到癱瘓,臟臟全部淪陷。這個層次的人得的全都是現代醫療體系無法醫治的絕症,例如各種癌症、腎衰竭、中風等。所以,人體所有的重大臟腑疾病,都是從脾病傳導開始的,任何疾病的治癒最終都必須以患者恢復脾胃的正常功能為治療方向。  脾胃疾病的治療原則就是黃帝內經中說的不治巳病,治未病。八段錦中第三式是調理脾胃須單舉,脾經和胃經並不走手臂,而是走胸和腿部,為什麼調理脾胃須單舉呢?道理就在不治巳病,治未病。手臂內側有三條經絡,即手三陰:肺經、心包經、心經。手三陰中有兩條就直接和心有關係,再加上手三陽中的小腸經,手臂六條經絡中至少有三條和心有關係。治未病就是治心病,心為脾之母,目的還是治巳病。八段錦重在導引,調理脾胃須單舉,單舉就是治未病。除了八段錦,如果脾胃有問題,患者也可以點揉手臂上和心有關的幾條經絡上的穴位,尤其是敏感的阿是穴,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由於巳病本是由於吃得不對或飲食不規律、飲食無度等不良的飲食習慣造成的,而脾胃本身並不具備糾正不良飲食習慣的能力,只有人體的君主之官心才具有這種能力。脾者,諫議之官,知周出焉。脾知周,身體任何部位出了問題,脾都知道如何解決,但唯獨脾自己出了問題他就不知道該怎麼辦了。知子莫若母,人體中唯一了解並能解決脾的問題的,只有脾之母,尊為君主之官的心。人常說心知肚明,心知五味取捨之道,脾胃才能對質量過關的原材料進行加工,肚自然就明;反之,如果心不知五味取捨之道,脾胃就不僅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而是巧婦強做毒米之飯了。疾從巳來,我從未去,此乃無為而無不為,逆取守勢之道。


推薦閱讀:

第二節 偏財看六親
第二節成玄英的重玄學範疇
六祖壇經決疑·第二節
第一章 依止善知識為入道根本 第二節 略示修法
第二節 男性青春期發育及其相關疾病(性早熟和性幼稚)

TAG:第二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