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佛教還是信喇嘛教?
信佛教還是信喇嘛教?
○
此問題來自於人們對藏傳佛教的疑惑。喇嘛,藏語之意是上人、師傅,簡稱上師。上師是藏傳佛教里的重要角色,密宗要求弟子要把上師看成活佛一樣來信仰、禮敬。這是藏傳佛教也被俗人稱做喇嘛教的重要原因。時至今日,藏傳佛教已經被喇嘛教偷換了概念。並不是所有的喇嘛教都是佛教,同時也不能說所有的喇嘛教都不是佛教。藏傳佛教,就概念而言是無庸置疑的。既然是傳入西藏的佛教,如法傳承與護持,這沒什麼可說的。
就內容來說,如今的藏傳佛教,既有佛法,又有密教,既有佛 教,又有喇嘛教。如果喇嘛教與佛教說法一樣,那麼信喇嘛就和信佛一樣。自然也不存在信哪個不信哪個的問題。如果兩者說法不一樣,他說他是佛教,而又與佛教不符,在這種情況下,當然是信佛教。信喇嘛教就很危險。因為佛是佛祖,喇嘛是上師,上師與佛祖根本不是一個檔次。
如果他說我這是密教,與佛無關,那就不妨由他去搞。只要他不打著佛旗反佛法,信佛的人便無須管人家閑事。反之,只要他們穿佛袈裟搞三毒,敗壞佛教形象,貽誤眾生墮落三途,那就要挺身而出護持佛法。
有一個誤區,是全盤否定喇嘛教。大體上說,喇嘛教有清修一派,也有男女雙修一派。前者以遠離世間八法,畢生居山清修的密勒日巴尊者為密宗正法的傑出代表。現在的西藏雪山上也不乏這樣的密乘行者,他們是喇嘛教的靈魂或密宗正法的化身。這是應當肯定的。至於男女雙修一派,卻無疑是混進藏傳佛教里的雜質,這一點 則必須認識清楚。
男女雙修一派劣跡很多,吸煙、飲酒、吃肉、殺生、淫穢或「讚歎行淫,不毀粗行。將諸猥媟,以為傳法」等等,確實與佛如來決定清凈、明確教誨背道而馳。茲舉例說明如下:
●喇嘛教認為,已經證悟了空性的修行者,體證到夢中的現象,跟白天了無差別,為了快速地推翻、打擊原有的執著,所以故意去接受原本認為不清凈的五肉五甘露。五肉就是狗肉、牛、羊、象及人肉;五甘露就是尿、屎、骨髓、男精、女血。
○佛在《楞嚴經》上說得明白:「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銷,受陰明白。於明悟中得虛明性。其中忽然歸向永滅。撥無因果,一向入空。空心現前,乃至心生長斷滅解。悟則無咎,非為聖證。若作聖解,則有空魔入其心腑。乃謗持戒,名為小乘。菩薩悟空,有何持犯。其人常於信心檀越,飲酒啖肉,廣行淫穢。因魔力故,攝其前人不生疑謗。鬼心久入,或食屎尿與酒肉等。一種俱空,破佛律儀,誤入人罪。失於正受,當從淪墜。」
這段經文揭示了喇嘛們說的「證悟空性」的真相。宣化上人是這樣解釋的,他說:「這只是定心失卻慧照觀察,而沉滯於凈空中,故生斷滅之想。若能覺察這只是凈空,不是聖人所證之究竟真空,便無過咎。假若以為是證聖果,留戀不舍,就有空魔,乘機入其心腑,攝其神識,於是執空更甚,便誹謗持戒為小乘,自己是大乘菩薩,所謂『大象不行於兔徑,大悟不拘於小節』,菩薩既悟空理,有什麼持戒犯戒可說!故飲酒食肉無非解脫之場,貪嗔痴慢總是菩提之道。所以常在信眾面前,飲酒食肉,廣行淫穢。因魔力役使,能以各種巧妙言詞,掩飾其破戒惡行,使人信而不疑。魔鬼入心既久,薰染漸深,竟至食屎飲尿,與酒肉同樣,認為凈穢俱空。破 壞佛制的戒律威儀,放縱淫慾。或謂『不垢不凈』,曲解經意,誑惑他人犯罪,失於正受,而沉淪墮入魔道。」 失於正受就是已經精神失常、行為錯亂了,要不然怎 么會吃屎喝尿呢?!
●有人問金剛上師諾那呼圖克圖:「酒肉為顯教大戒,密宗用酒肉葷腥等物供佛,且行者多不吃素,是何理由?」 答:「如已修證成佛,能如我師父貝雅祖師,嘗飲酒數石,自己不醉,而旁觀者均大醉,則又另當別論。食肉則可,如為自己貪口腹而殺生,或教人殺生則不可。如已修證成佛之人,能殺死眾生,又能令其復活,或者能如蓮花生大士,度惡性闡提,將人殺死,或殺其夫而用其妻,彈指間,即能將死者靈魂,送往西方極樂世界者,此亦另當別論。」
○佛在《楞嚴經》上教導弟子:「不餐酒肉,以火凈食,無啖生氣。」佛告阿難:「又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殺,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 本出塵勞。殺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殺,必落神道。上品之人,為大力鬼;中品則為飛行夜叉、諸鬼帥等;下品當為地行羅剎。彼諸鬼神,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熾盛世間。自言食肉,得菩提路。阿難,我令比丘食五凈肉,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無命根。汝婆羅門,地多蒸濕,加以沙石,草菜不生。我以大悲神力所加,因大慈悲,假名為肉,汝得其味。奈何如來滅度之後,食眾生肉,名為釋子?汝等當知,是食肉人,縱得心開似三摩地,皆大羅剎,報終必沉生死苦海,非佛弟子。如是之人,相殺相吞,相食未已,云何是人得出三界?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次斷殺生,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二決定清凈明誨。 是故阿難,若不斷殺,修禪定者,譬如有人自塞其耳,高聲大叫,求人不聞,此等名為欲隱彌露。清凈比丘,及諸菩薩,於歧路行,不蹋生草,況以手拔。云何大悲,取諸眾生血肉充食?若諸比丘,不服東方絲綿絹帛,及是此土靴履裘毳(cui,音脆)、乳酪醍醐。如是比丘,於世真脫,酬還宿債,不游三界。何以故?服 其身分,皆為彼緣。如人食其地中百穀,足不離地。必使身心,於諸眾生,若身、身分,身心二途,不服不食。我說是人,真解脫者。如我此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這段經文明確宣示了佛對殺生、吃肉、飲酒的反對態度。
諾那呼圖克圖卻與佛祖唱反調,不但說飲酒食肉「則可」,而且褒揚蓮花生「殺其夫而用其妻」(用〓強姦)的極大惡行。這種通過殺生超度的謬論,與咒術殺人的喇嘛教誅法一樣,既然與佛說相去甚遠,不是魔說又是什麼呢?
●喇嘛教上師多識仁波切著《密乘是非分辯論(三)關於雙身修法》一書中說:「密法生自般若智 慧,不執人我法相,視萬物法性平等,無凈垢和美醜的執著,沒有男尊女卑的分別見和世俗文化造成的偏見。完全是一種通達無礙的境界。故把人身的五蘊視為『五 方佛』,四大視為『四明妃』,精血等物視為『五甘露』。佛中有男佛女佛,菩薩有男女菩薩,明王有男女明王,有以男本尊法為主的父續部,也有以女本尊法為主的母續部,男性女性完全平等,男身可以成佛,女身也同樣可以成佛,沒有成佛必須是男身的說法。」
○佛在《楞嚴經》上說得明白:「口中好言佛有大小,某佛先佛,某佛後佛。其中亦有真佛假佛、男佛女佛。菩薩亦然。其人見故,洗滌本心,易入邪悟。此名魅鬼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俱陷王難。」
多識仁波切偏要往槍口上撞,胡說佛中有男佛女佛,菩薩有男女菩薩。宣化上人一針見血地批評道:「其實諸佛菩薩,具大丈夫相,已超凡俗男女之形,哪有真佛假佛,男佛女佛之分?真是一片魔話! 」
●蓮花生《亥母甚深引導》口訣中說:「欲令明點增長,行事業手印,當用十六歲蓮(陰戶)乳(乳房)皆肥者, 腰細令男(人)生不(能)忍(受之快)樂,自他本尊身明顯。……於具性相(之明妃)前,加持自他密處(加持自己及明妃之下體),最後不存平庸凡夫想(不將自己及明妃作平庸凡夫之想),二根相合(與明妃之下體相交合),(而作)種種貪(淫之)行……以羊抖法,令遍全身,由上升上四喜,明點在杵尖不流失(精液 長住於龜頭而受大樂,不因大樂而流失),……於女子行漏失菩提(於女子身上行此雙身修法時,若漏失「白菩提」精液者),犯別解脫戒;自心貪圖安樂(唯求自 己之安樂享受而不理會女方是否亦同到高潮者),犯菩薩戒;斷喪明點(若射精而漏失精液明點者)、即斷一切本尊空行心命,犯密宗根本戒,……是故明點當勿漏 失(是故應當守護精液不令漏失),同伴犯戒者當離開。吾子!汝欲修此密宗法,當愛護明點(當愛護精液)如護佛目。當知次第生起四喜,初與業印平等住(剛開始時應與明妃平等而住於性高潮中)、(然後再)從頂降喉、身樂生起;由歡喜智,舍二執(由此大樂而舍離人我執與法我執),契合二乘見(契合二乘所修之解脫道見地);凈分到心、樂更大(至性高潮時所提升之雙方紅白菩提凈分,若能上升至心輪時,其樂更大);由勝喜斷我執分別,契合菩薩見;明點到臍,身普遍大樂,由離喜智、斷手印執,契密宗見;此後到密處,安樂無分別,無說之因,生俱生喜,斷三灌歡喜智分別,契無上秘密。」
《密宗道次第廣論》男女雙修部份也說得很露骨,「汝可殺有情,受用他人女,不與汝可取,一切說妄語。」「所熏之物,鈴論師謂婦女染污之月經帶,塗以五肉五甘露及貓糞,和以黑香,於顱杯中燒屍炭火而熏。此是依物降智之法。」野蠻污穢之極不堪入目。
○佛在《楞嚴經》上說得明白:「阿難。云何攝心。我名為戒。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淫。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淫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諸魔。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熾盛世間。廣行貪淫。為善知識。令諸眾生。落愛見坑。失菩提路。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斷心淫。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一決定。清凈明誨。是故阿難。若不斷淫。修禪定者。如蒸砂石。欲其成飯。經百千劫。只名熱砂。何以故。此非飯本。砂石成故。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縱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輪轉三途。必不能出。如來涅盤。何路修證。必使淫機。身心俱斷。斷性亦無。於佛菩提。斯可希冀。如我此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辨別是非、邪正、魔佛的唯一標準,不是我說、他說、你說,而是佛說。
信佛的人投到上師門下,不聽不信佛說,只聽信上師的說法,那是非常愚蠢的。
宣化上人說:「懵懂傳懵懂,一傳兩不懂。 師父下地獄,徒弟往裡拱。」其結果只能是這樣。
http://hi.baidu.com/%C8%D5%B3%F6%C1%E9%C9%BD/blog/item/8f7caf0214c527074bfb519b.html推薦閱讀:
※出家人應該用高檔手機嗎,為什麼?
※水野弘元:從原始佛教到部派佛教
※佛道是一家,但為什麼道家存在房中術,佛家戒律卻徹底提倡禁慾?
※如何在擁有佛教出離心的同時保持對生活的熱愛?
※佛教的時空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