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三昧經一波記 入實際品第五
金剛三昧經一波記 入實際品第五
智諭法師
入實際品第五
「於是如來作如是言。諸菩薩等本利深入可度眾生。若後非時。應如說法時說利。不但順不順說。非同非異。相應如說。引諸情智。流入薩婆若海。無令可眾挹彼虛風。悉令彼庶一味神乳。世間非世間。住非住處。五空出入無有取捨。何以故。諸法空相。性非有無。非無不無。不無不有。無決定性。不住有無。非彼有無。凡聖之智。而能測隱。諸菩薩等若知是利。即得菩提。」
實際者,亦名真際、本際、真如、實相、本覺性地等,一義而有多名也。
如來作如是言,諸菩薩等,既已深入實際,獲得本利。則可度一切眾生矣。
若後非時,應如說法時說利。
正法時期曰時,末法時期曰非時。應如說法時說利,應為「應如說法時利」。令聞法者,皆獲本利也。
不但順不順說,非同非異,相應如說。
無論順善性易調眾生而說,或逆惡性難調眾生而說。不順說,即是逆說。應不住於同而為說法,亦不住於異而為說法,應心無所住,不以我見而為說法。如果住於同則礙異,如果住於異則礙同,說法有礙,則不能如也。云何無住說法?云何無我見說法?云何無礙說法?若了達一切法性空,則可如如說法了。故曰相應如如而說。《金剛經》雲,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相應如說者,即此義也。
引諸情智,流入薩婆若海。無令可眾,挹彼虛風。
如此不取於相,如如不動說法,能導眾生情智,流入薩婆若海。薩婆若譯曰一切種智,即佛智也。
勿令可眾,「可」為虛字,勿令眾生也。虛風者,虛妄無明之風。虛妄無明風,能令眾生起惑造業。以惑業因緣,至於受報。勿令眾生挹彼虛風者,勿令眾生妄起無明也。
悉令彼庶,一味神乳。
皆令彼群庶眾生,入於實際,得佛法一味,無上之法乳。
世間非世間,住非住處,五空出入,無有取捨。
世間與出世間,曰世非世間。住處及非住處,住處者善道也,非住處者惡道也。這一切皆是虛妄於五空出入。(五空者,下文自有解釋。)無有取捨,以一切世出世間,善道惡道,其性皆空,故無有取捨。
何以故?因為諸法空相,悉無自性,故性非有非無。諸法空相者,即諸法實相。
非無不無,不無不有,無決定性,不住有無。
非無,非不無,曰非無、不無。諸法空相,不是無,亦不是有,故曰不無不有。既然如此,故無決定性,不可住也。故曰不住有無。
非彼有無,凡聖之智,而能測隱。
如此一覺智地,不可住著。非彼執有執無凡聖之智,所能測度。測「隱」,應為測度之誤。
凡夫執有,落入分段生死。小聖執無,落入變易生死。故曰非彼有無凡聖之智,而能測度。
諸菩薩等,若知如是本利,即得無上菩提。
「爾時眾中有一菩薩。名曰大力。即從座起。前白佛言。尊者。如佛所說。五空出入無有取捨。云何五空而不取捨。佛言。菩薩五空者。三有是空。六道影是空。法相是空。名相是空。心識義是空。菩薩如是等空。空不住空。空無空相。無相之法。有何取捨。入無取地。則入三空。」
爾時眾中有一菩薩,名曰大力,具儀請法言,佛說五空出入,無有取捨。云何五空而不取捨?
佛先答何為五空,次明五空無取捨之所以。菩薩五空者,一、三有空,二、六道影空,三、法相空,四、名相空,五、心識義空。
三有者,欲界有、色界有、無色界有,即三界受生也。三界如空華,故曰三有空。
六道影空,眾生以惑業因緣,而現六道之相。故知六道如影,無有實體。如果六道實有,便不須待惑業因緣而現了。例如家庭以夫婦子女等因緣而有,則知家庭性空無有實體。若有實體者,應離夫婦子女等成員,仍有家庭存在。今離夫婦子女等因緣,不見家庭實體,故知家庭性空。所以六道之現,猶如影現,曰六道影空。
法相空,因為一切法相,因緣所現。相屬因緣,故無自性。以無自性,故知相空。猶如叢林之相,由樹成故,是知叢林相空。
名相空,因相而立名,相空自然名空。例如人之名,非人。山之名,非山。河之名,非河。苦之名,非苦。樂之名,非樂。……故名相空。
心識義空,心若不空,不能造萬法。心隨緣而造萬法,故知心無定性。是知心空,即此空性,名之曰心。故知畢竟空中,建立一切法。與萬法唯心造,同義異說而已,唯識宗所謂,唯識無境,即此義也。
識者了別義。了別必借緣,既以境緣而有了別識,故知心識義空。
菩薩如是等空,空不住空,空無空相。
菩薩證如是空性,平等無二,無有分別,一相無相,故曰等空。
以平等無二,一相無相故,所以空不住空。空不住空者,無所住著也。因為空即無分別,以無分別,故空無空相。既無有相,云何可住?無取之法,有何取捨?以有取有舍者,住著於相也。如是入無取之地,則入三空。
「大力菩薩言。云何三空。佛言。三空者。空相亦空。空空亦空。所空亦空。如是等空。不住三相。不無真實。文言道斷。不可思議。」
空者非是有其空,而是不可得曰空。所以佛言三空者,空相亦空,空空亦空,所空亦空。其實此三種空相,皆是有法,不得謂空。
若謂空相,此空相是有。若謂空空,此空空是有。若謂所空,此所空仍是有。當知一切法悉畢竟空,畢竟空中,無空相可得,無空空可得,亦無所空可得。
若人著於空,便是著於空相。當知空即不可得,故空相亦空。
空其「有」曰空,空其「空」曰空空。然若有空空可得,此「空空」便是有。故曰空空亦空。
以空相不可得,空空亦不可得,總而言之,凡有所空皆不可得。因為畢竟空中,更無可空故。所以說所空亦空。
如是等空,不住三相,不無真實,文言道斷,不可思議。
空相不可得,空空不可得,所空不可得。即是不可得空,無所有空,畢竟空,第一義空,平等空。如是平等空,不住空相、空空、所空三相也。
雖然如此,又非斷滅空。所謂有佛無佛,諸法性相常住,故不無真實。雖真實常住,卻是離文字言語相,離心思口議相,文言道斷,不可思議也。
「大力菩薩言。不無真實。是相應有。佛言。無不住無。有不住有。不無不有。不有之法。不即住無。不無之相。不即住有。非以有無而詮得理菩薩。無名義相。不可思議。何以故。無名之名。不無於名。無義之義。不無於義。」
大力菩薩言,佛言不無真實,則此真實相應該是有。
佛言,菩薩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於無不住無相,於有不住有相。這樣便是不無,亦是不有,有與無皆不可得,即畢竟空。
所謂不有之法,即是無住,故不即住於無。不無之相,即是無住,故並非住於有。旨在明乎無住,並非以有無而詮解有所得的道理。並非詮解有時,「有」即有所得,詮解無時,「無」即有所得也。
當知菩薩不住於無名義相,言語道斷,不可思議。何以故?因為第一義中無名無義。然第一義空則無礙,故不礙世諦以名義流布世間。一切法以世諦流布世間,皆悉緣起無性。即此無性,便是第一義也。故菩薩於無名義相法,以名義相宣說。雖以名義相宣說,而體即緣起無性。故曰無名(第一義諦)之名(世諦),不無於名。言第一義諦不礙世諦也。無義(第一義諦)之義(世諦),不無於義。
菩薩無住,不住第一義諦,於是不礙世流布。不住世諦,故世流布當體即畢竟空。雖曰畢竟空,卻是十法界宛然。十法界宛然,卻是畢竟空湛然。
「大力菩薩言。如是名義。真實如相。如來如相。如不住如。如無如相。相無如故。非不如來。眾生心相。相亦如來。眾生之心。應無別境。佛言。如是。眾生之心。實無別境。何以故。心本凈故。理無穢故。以染塵故。名為三界。三界之心。名為別境。是境虛妄。從心化生。心若無妄。即無別境。」
大力菩薩深領佛旨,於是說己心得。
「如」者,不異也,平等也,無礙也。由於如此無名義不礙名義,名義不礙無名義。則知一切法皆不異、平等、無礙。
真實如相。真實者,法性也。謂法性與相,是不異的,平等的,無礙的。
如來如相。如來者,佛之法身。謂法身與相,是不異的,平等的,無礙的。
如不住如。不異、平等、無礙,便是無住。如果住於不異,則非不異。如果住於平等,則非平等。如果住於無礙,則便是礙。
如無如相,相無如故。
所謂不異、平等、無礙,是無相的。如果有相,便是差異,便不平等,便是有礙。所以說,如沒有如相,因為有相,便非如故。
非不如來,眾生心相,相亦如來。眾生之心,應無別境。
雖然有相便是不如,但是並不是說沒有如來。而是眾生心相,即如來故。
一切相非是真實,而是唯心所現,故曰眾生心相。然眾生心相,皆以緣現,無實自性。眾生心相無性,即是諸佛法身。故曰眾生心相,相亦如來。
漫說眾生心所現諸相不異如來,縱眾生之心,亦無別境。因為眾生之心,本來空寂,本來無定性,本來隨緣而有,本來無有自性,故眾生之心,無有別境。
如果眾生心有別境,必然有自性。若有自性,必不能具造萬法。故知眾生之心,無有別境。
佛言如是,眾生之心,實無別境。首先允可大力菩薩的說法,接著解釋心無別境的道理。
因為心本凈故,心本凈者,心本空也。理無穢故。理即心也,理無穢雜,以心本凈故。
以染塵故,名為三界,三界之心,名為別境。
以染於塵故,方有欲界色界無色界之分別。如果不染於塵,三界便轉名法界。以心有染著,方有三界。以有三界染著之心,方現三界分別之境。
如是分別境,皆是虛妄。以有分別,便無自性。如家有父母子女等之分別,故家非實有體性。故曰是境虛妄,從心變化而生。如果心無虛妄,即不現別境了。
「大力菩薩言。心若在凈。諸境不生。此心凈時。應無三界。佛言。如是。菩薩心不生境。境不生心。何以故。所見諸境唯所見心。心不幻化則無所見。菩薩內無眾生。三性空寂。則無己眾。亦無他眾。乃至二入。亦不生心。得如是利。則無三界。」
大力菩薩言,心若在凈,諸境不生,此心凈時,應無三界。
心生則法生,心若在凈,便無起心動念,於是諸境不生。所以此心凈時,三界之境自然不生,故曰應無三界。
佛言如是,如汝所說。菩薩心不生境,不虛妄起心造作也。境不生心,對境不起心也。如是心境如如,心不礙境,境不礙心,平等不動,是為大覺。
何以故下,說明一切法唯自心現。自心現境,還以自心虛妄取之。如果知道萬法唯心,自心不起幻化,萬法本來清凈。所見一切法,唯是自見心,以萬法唯心現故。若心不幻化,則無所見。
本來一切法,唯因緣假現,無人無法。而自心現有相分,相分者因緣假施設也。凡夫不知,以自心之見分,取著假施設之相分為實有,於是便成遍計執。
若知諸境,唯心所現,見境即是見心。則心無幻化,便無所見了。
菩薩內無眾生,三性空寂,則無己眾,亦無他眾。
眾生有二種解釋,一種是所謂六道眾生,此是狹義的解釋。一種是廣義的解釋,眾因緣所生法,皆名眾生。
菩薩內無眾生者,是菩薩不執著因緣所生法也。因為因緣所生法,皆是假現,皆是無性,皆是有體施設假法。菩薩已離遍計執,故內無眾生想著。
三性者,善性、惡性、無記性。菩薩既知眾因緣生法是假施設,於是心無計著。以無計著故,所以不住善、不住惡、不住無記。於是三性空寂。甚至無己眾,無他眾。鳩摩羅什大師譯五陰為五眾。故己眾者,己之五陰也。他眾者,他之五陰也。色受想行識即身心二法,故無己眾,即不執著己之身心。無他眾,即不分別他之身心。
乃至二入,亦不生心,得如是利,則無三界。
何為二入?下文自有解釋。
「大力菩薩言。云何二入不生於心。心本不生云何有入。佛言。二入者。一謂理入。二謂行入。」
大力菩薩請問於佛,何為二入不生於心?心本不生,云何有入?因為心本空寂,無生無滅,云何有入呢?
佛言,二入者,一謂理入,二謂行入。
「理入者深信眾生不異真性。不一不共。但以客塵之所翳障。不去不來。凝住覺觀。諦觀佛性。不有不無。無己無他。凡聖不二。金剛心地。堅住不移。寂靜無為。無有分別。是名理入。」
佛於二入中,先釋理入。理入者,深信眾生不異真性。深信即安住不動,得法忍也。眾生系因緣生,深信因緣生法,不異真性。真性者法性也。眾因緣生法假有,而法性真空。眾生法緣成無性,無性不異真空。真空不歸斷滅,故真性不異眾生。如此真空妙有,妙有真空,成一真法界。故眾生真性不一不共,不一不共者,不一不二也。眾生之法不礙真性,真性不礙眾生之法。二者互不礙則互存,是曰不一。眾生之法不礙真性,是眾生全是真性,於是真性奪眾生。真性不礙眾生,是真性全是眾生,於是眾生奪真性。以互奪故,所以說不共。但以客塵之所翳障,凡夫見有差異而已。妄見差異,便成遍計執。若明互成互奪義,便知諸法依他起。知依他起性者,終歸圓成實。
不去不來,凝住覺觀,諦觀佛性,不有不無,無己無他,凡聖不二。
如是之法,不生不滅不來不去,無住心契無相法,假名入也。
於心粗思名覺,於心細思名觀。故覺觀者,分別心也。凝住覺觀者,心不生分別也。心不生分別,則不來不去。
觀有二種,一者緣觀,二者直觀心性。緣觀者借緣止想,即修住心一緣。直觀心性者,以無住心,契無相法,冥然一真法界也。
諦觀佛性者,即直觀心性也。能觀者不生不滅,所觀者非有非無。心境一如,廓然大凈,名諦觀佛性。故曰不有不無,無己無他,凡聖不二。
金剛心地,堅住不移。
畢竟空中,寂靜無為,寂靜無為者,不生不滅也。無有分別,此是金剛心地堅住不移。是名理入也。
「行入者心不傾倚。影無流易。於所有處。靜念無求。風鼓不動。猶如大地。捐離心我。救度眾生。無生無相。不取不舍。菩薩心無出入。無出入心。入不入故。故名為入。」
總而言之,行入者心無所住,不取不舍也。心不偏倚,影無流易。凈心無住,等同虛空。不偏不著,無所依倚。心不偏倚者,不生我見,無所住著也。猶如月印清池,池月分明,卻是水中無月。雖然水中無月,卻是池月分明。故曰心不傾倚。
影無流易。影者六塵緣影也。眾生心本清凈,但接觸色聲香味觸法六塵以後,心中留下六塵的印象,稱為六塵緣影。六塵緣影,亦稱為妄識。心中若留下六塵的印象,於是妄識便擾亂清凈心。六塵緣影便流動變易不停,令眾生心不得靜止。如果心不傾倚,六塵緣影便無流易了。
於所有處,靜念無求。於色聲香味觸法諸所有處,知是因緣假現,無有實體。知六塵無有實體,皆是自心所現。既知一切法唯是心現,如幻如化,自然便能靜止妄念,而不起願求了。
風鼓不動,猶如大地。猶如大地安住不動,不被風所鼓動。風者,用喻無明風也。
捐離心我,救度眾生。捐棄遠離住著心,及與我執見。只為救度一切眾生。此是菩薩行無緣大悲也。
無生無相,不取不舍。菩薩行無緣大悲,於內不生心動念,心無所住故。於境無取無舍,無有分別,平等而行,知諸法無相故。
菩薩行無緣大悲,以心無所住,心不傾倚。所以心無出入,無有生滅,無有增減,無有愛憎。
菩薩如此行道,心無傾倚,不取不舍,無出入心。證入此不出不入故,假名為行入也。
換句話說,入於無入,假名為入。住於無住,假名為住。《金剛經》雲,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又說菩薩但應如所教住。即是說菩薩但應安住於無住也。意思與「入不入故,故名為入」相同。
以上分別說明何為理入,何為行入。
「菩薩如是入法。法相不空。不空之法。法不虛棄。何以故。不無之法。具足功德。非心非影。法爾清凈。」
菩薩如是入於法性,法相不空。菩薩如是無所住入於法性,則一切法無礙。雖入有而不住有,不住於有,則有不礙空。雖入空而不住空,不住於空,則空不礙有。如是方入實相,方入第一義。如果入礙空之有,此有即是定性有,定性有則落常邊。如果入礙有之空,此空即是斷滅空,斷滅空則落斷邊。常斷二邊,不入中道。入中道者,不落斷常二邊,不住空有。菩薩不住於空,於是以悲導智,法身不動而普度十方。菩薩不住於有,於是以智導悲,雖入生死而法身不動。所謂一月印千江,千江只一月也。
菩薩以悲導智,行乎於俗諦,成諸功德,故法相不空。菩薩以智導悲,證乎於真諦,成就法身,故法性不失。如果行於俗諦而無真諦,便是凡夫。如果行於真諦而無俗諦,便是二乘。菩薩行乎中道,故雖入法性,而法相不空。
不空之法,法不虛棄。佛法所謂空者,即橫遍豎窮也。以橫遍豎窮,不可分別,無有能所,無有能得所得。不得謂有,故名曰空。然橫遍豎窮,亦不得謂空。以橫遍豎窮者,無法不賅,無法不是。故曰不空之法,法不虛棄。
何以故?不無之法,具足功德,非心非影,法爾清凈。
不無之法,即不空之法。不空之法橫遍豎窮,能成就一切法,故曰具足無量功德。
是知空者法性也,不空者緣起也。緣起性空,則泯一切;性空緣成,則成就一切。故曰空即無量,無量即空,此是中道義。
非心非影,法爾清凈,下文自有解釋。
「大力菩薩言。云何非心非影法爾清凈。佛言。空如之法。非心識法。非心使所有。法非空相。法非色相。法非心有。為不相應法。非心無為。是相應法。非所現影。非所顯示。非自性。非差別。非名非相非義。何以故。義無如故。無如之法。亦無無如。無有無如。非無如有。何以故。根理之法。非理非根。離諸諍論。不見其相。菩薩如是凈法。非生之所生生。非滅之所滅滅。」
大力菩薩問言,云何是非心非影,法爾清凈呢?
佛回答說,空如之法,非心識法,非心使所有。
一切法性空,以性空故能隨緣幻現諸法。法隨緣現,故其性空寂。既然其性空寂,故無法不空。猶如水隨緣現波,而波全是水。雖然波有差別,水原不二。以水望波,則波波不同。以波望水,則波波無礙。法亦如是,緣起諸法,無性空寂。諸法性空,則法法無礙。無礙之法,謂之如如。故曰空如之法。
諸法一相所謂無相,是其理性。諸法差別,法法不同,是其事相。無相之理,借事而現。以理收事,則無法不空。既然理借事現,所以事全是理,見事即是見理。事以理融,則相無不盡。相盡理融,故法法皆如。所以說空如之法也。
空如之法,無有實體,皆因緣所現。既是因緣所現,故其性皆空其相皆如。性空相如,故非實有,只是心識變現之幻相。非是心識所生實有之法也,故曰非心識法,非心使其為實有也。
然心識亦非實有,心識者即是空性,空性即是緣起。若心識不空,便不能變現諸法了。既能變現一切法,故知心識無有定性。無定性故法空,由空變現之相,皆空華相,故法法皆如。如是空如之法,非心識所生,非心識使之實有也。
法非空相,法非色相,法非心有,為不相應法。非心無為,是相應法。
空如之法,無所有不可得。性空不可得,以性空即緣起故。緣起不可得,以緣起即性空故。所以法非空相,以空相不可得故。法非色相,以色相不可得故。法非心有,以心不可得故。以一切不可得,一切法性空,所以不是相應法。若法相應,必是不空法,必是有所得法。
然性空不可得,則不礙緣起。性空之法,故能隨緣和合,依他相應而起。所以由於性空,非心無為故,方成因緣相應而起。故經雲法非和合不和合,即是法非相應,非不相應也。因為相應不可得,則不礙不相應;不相應不可得,則不礙相應。不相應則一性清凈,相應則萬法繁興。萬法繁興,不礙一性清凈;一性清凈,不礙萬法繁興。故前言為不相應法,後言非心無為,是相應法。
非所現影,非所顯示,非自性,非差別,非名非相非義。
以法性空不可得故,所以非所現影。因為影以形現,法性無形,故一切法非性所現之影。以法性空不可得,故亦非法性所顯示。所以一切法無有自性。以無自性故,所以一切法無有差別。終至非名非相非義。
何以故?義無如故。
空如之法,如幻如化,無所有不可得,無有差別。義者,諸法各各差別之謂。一切法各各具有差別之義德義用,故曰義無如故。如者,實相也,平等性也,無分別相也,不二不異也。
無如之法,亦無無如。無有無如,非無如有。
「無」如之法者,即空如之法也。前雲「義無如故」,但空如之法,亦沒有「無如」。換句話說,「無如」只是假名,而非實有,故曰非「無如」有。以空如之法,無所得故,離四句絕百非故。
所以空如之法,沒有「無如」。非是「無如」為有也。
何以故?因為根本理性之法,無所有不可得,無有決定。所以非是決定性的理,亦非有決定性的根本。如果是決定性的理,便不能隨緣而起萬法。如果有根本,根本是「生」義,於是便成生滅法,生滅之法,非為真實。同時如果根本生出萬法來,試問何法生根本?若有法生根本,則根本即非根本了。若無法生根本,根本自己便有,那麼萬法亦可自有,不必待根本。所以說空如之法,非理非根。此說明空如之法,自性清凈,自性無性,自性平等,自性無礙。吾人所知所見一切法,皆空華相也。
以空如之法,清凈、無性、平等、無礙故。所以離諸諍論,亦無相可取。
菩薩如是清凈諸法,空如諸法。則親證一切法,非能生者所生之生法,亦非能滅者所滅之滅法。於是一切法離能離所,不生不滅,空如無礙了。
「大力菩薩言。不可思議。如是法相。不合成不獨成。不羇不絆。不聚不散。不生不滅。亦無來相及以去住。不可思議。佛言。如是。不可思議。不思議心。心亦如是。何以故。如不異心。心本如故。眾生佛性。不一不異。眾生之性。本無生滅。生滅之性。性本涅盤。性相本如。如無動故。一切法相。從緣無起。起相性如。如無所動。因緣性相。相本空無。緣緣空空。無有緣起。一切緣法。惑心妄見。現本不生。緣本無故。心如法理。自體空無。如彼空王。本無住處。凡夫之心。妄分別見。如如之相。本不有無。有無之相。見唯心識。菩薩如是心法。不無自體。自體不有。不有不無。菩薩無不無相。非言說地。何以故。真如之法。虛曠無相。非二乘所及。虛空境界。內外不測。六行之士。乃能知之。」
大力菩薩言,佛說之法誠不可思議!如是法相,不是合成,不是獨成。如果合成,便是共生。如果獨成,便是自生。共生自生皆是生法,有生之法便是無常。無常之法,非為真實。此不思議法相,是無生法,故不合成亦不獨成。
以法相無生故,所以空無所有。以空無所有故,自然解脫,所以不羈不絆。以空無所有故,所以不聚不散,不生不滅,亦無生住滅相。來相者,生相也。去相者,滅相也。無來相及去相住相者,無生住滅三相也。
最後大力菩薩讚歎曰,如是法相,誠不可思議也。
佛印可曰,如是!如是法相不可思議。
不但是不思議法相,亦是不思議心。因為心亦如是,不合成,不獨成,不羈不絆,不聚不散,不生不滅,亦無生住滅三相。
有人說因緣和合所生法,便是和合而成者,怎可說不合成呢?當知既是因緣和合所生之法,便無自性,無自性法當體即空。空法云何有合成?所以龍樹菩薩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
何以故?如不異心,心本如故。
如者不二不異,同一法性。既然一切法不二不異,自然心亦不二不異。故曰如不異心。心性本空,空性無礙不二,故曰心本如故。因為心與諸法,一體皆如,所以說萬法唯心。心不異法,法不異心,心即是法,法即是心。
若知是理,則知空如之法,圓融無礙。云何圓融無礙?一如一,一如一切,一切如一,一切如一切。
眾生佛性,不一不異。謂眾生雖未成佛,然其佛性與諸佛本如也。所謂未成佛時本是佛,已成佛後還是佛。那麼何以眾生不是佛呢?只為眾生妄起無明,妄造諸業,惑業為障,智慧功德未具,故不名佛。所以說不一不異,佛具智慧功德,眾生未具,故曰不一;佛與眾生同一法性身,故曰不異。
眾生之性,本無生滅,生滅之性,性本涅盤。
眾因緣生法,其性本空。空無生滅,故曰本無生滅。生是因緣生,滅是因緣滅,生滅只是因緣幻現,其中無法可得。如果其中有法可得,則此法既非生亦非滅。故知生滅俱是因緣,既是因緣,當無自性。即此無性,便是涅盤。故曰生滅之性,性本涅盤。
性相本如,如無動故。
性空即緣起法相,故經雲空不異色,空即是色。緣起法相無有實體,當體即空,故經雲色不異空,色即是空。空本不動,而緣起法相當體即空,故亦不動。是知性相本如,如無動也。
一切法相,從緣無起,起相性如,如無所動。
法相從緣而起,然而緣起則性空。約性空言,故曰從緣無起。因為相隨緣起,而性本如如,如如則無所動。
因緣性相,相本空無,緣緣空空,無有緣起。
由因緣的關係,諸法各各現其個別性相。然而一切法相,本來是空無的。因緣起諸法相,而「因緣」亦是因緣所起,故曰緣緣。法相由因緣而起,故其性空。而「因緣」復以因緣而起,所以「因緣」亦空,故曰空空。當知緣起即空,空即緣起,說緣起時,當會性空,說性空時,當會緣起。此是一法,不縱不橫,不二不別。智慧者聞緣起即明是性空,聞性空時即知是緣起。愚痴人聞緣起,則執著緣起而分別性空。聞說性空,便執著性空而分別緣起。此人縱經百千劫,不知真如法性也。
一切緣法,惑心妄見,現本不生,緣本無故。
一切緣起之法,本來空無所有。然迷惑之心,虛妄見有。不知緣起之法,皆幻現非實,所現之法,本來無生。因為因緣性空,本來無故。
心如法理,自體空無。如彼空王,本無住處。
心與如是空如法理,不二不異。心的自體,亦是空無的。如彼空王,王者自在義,謂心本空如自在也。如此之心,無有所住,故曰本無住處。心無所住,得大自在,故曰如彼空王也。
然凡夫虛妄之心,虛妄分別見實有諸法相也。
如如之相,本不有無,有無之相,見唯心識。
如如之相,一相無相,無相無不相。約性空言,一相無相;約緣起邊言,則是無相無不相。約無相言,則不有;約無不相言,則不無。法則性空緣起,緣起性空,非是有相,亦非是無相。至於見有見無者,皆眾生之見。若離乎見,則不見有亦不見無。
法本無相,法相者唯識所現。自之心識現諸法相,還以自心起見取著。徹底來說,實是自心還取自心。故曰見唯心識。何為心識?心識者即畢竟空性。以自性空故,乃能隨緣現一切相。既現相已,還以自心起見取著之。依體起用,用不違體。體者性空也,用者隨緣也。體用一如,一時俱起。既無體外用,亦無用外體,此乃法爾如是也。
菩薩如是心法,不無自體。自體不有,不有不無。
菩薩如是知,法者全以心現,心者全因法而能了別。故心識即是空,空故能現相。相現實是心影猶如空華,故是假施設。而空即心體,故所現假相,名有體施設假。所以說如是心法,不無自體。因為體即是空,故又曰自體不有。空即緣起,緣起即空,故曰不有不無。
菩薩無不無相,非言說地。
菩薩深證實相,故知法無相,亦非無相。如是無相無不相,言語道斷心行亦滅,故非言說地。
何以故?因為真如之法,虛曠無相。虛曠者空也,空而無相也。因為真如即畢竟空現一切法,一切法皆歸畢竟空,故虛曠無相。如此境界,非二乘所及。
虛空境界,即真如法性。真如畢竟空不可得,不可得其內,則內不可測;不可得其外,則外不可測。內者心識也,外者境法也。如是之法,唯六行之士,乃能知之。
「大力菩薩言。云何六行。願為說之。佛言。一者十信行。二者十住行。三者十行行。四者十迴向行。五者十地行。六者等覺行。如是行者。乃能知之。」
大力菩薩請問何為六行?佛回答六行者,即菩薩六位。信、住、行、向、地、等覺。此六行是大乘人所行,非聲聞緣覺境界。真如之法,是菩薩境界,非二乘所及也。
「大力菩薩言。實際覺利無有出入。何等法心得入實際。佛言。實際之法。法無有際。無際之心。則入實際。」
大力菩薩言,既然實際之覺利,無有出亦無有入,那麼何等法,何等心能入實際呢?
實際即是真如,亦曰真際,亦曰無際,亦曰本際。實際覺利者,無上覺也。無上覺既無出入,云何法心,可證無上覺?
佛先答法,次答心。實際之法,即是無際也。無際之心,即實際之心,亦即是無住之心。若以無住心,契合無際法,心境一如,則入真如實際了。
「大力菩薩言。無際心智。其智無崖。無崖之心。心得自在。自在之智。得入實際。如彼凡夫。軟心眾生。其心多喘以何法御。令得堅心。得入實際。佛言。菩薩彼心喘者。以內外使。隨使流注。滴瀝成海。大風鼓浪。大龍驚駭。驚駭之心。故令多喘。菩薩令彼眾生存三守一入如來禪。以禪定故。心則無喘。」
大力菩薩言,無際心智。心謂其體,智言其用。其智無崖(應為涯,邊涯也)。心無際智亦無際,故曰無際心智。無際心智,是無量無邊的。
心既無量無邊,於是便無罣礙而得自在。心得自在,智亦必自在。此自在之智,便得入真如實際了。
但是如彼凡夫,軟心眾生。眾生心志無堅,動亂無常,謂之軟心。其心多喘。喘者其心粗重無常也。其心驚動不安,六識動亂不停,說名心喘。如是眾生,以何法調御,令其心志堅定,無有退轉,入於真如實際呢?
佛言,彼等心粗重無常者,因為內根外塵之隨逐。末那識內緣第八為自我,起我痴我見我慢我愛四種煩惱,意識緣外境起諸煩惱,是為內外使。「使」者,譬如世間公門之吏使,隨逐罪人不相舍離。根塵亦復如是,隨逐眾生,令眾生不得自在,故曰內外使。
因為貪著根塵的原因,於是眾生妄識,隨根塵而攀緣流注。乃滴瀝而成識海,再經無明大風的鼓動,因而波浪翻天,導致其心驚駭,不得安隱之樂。大龍驚駭者,譬喻說也。住地無明,其力最大,住在本識隨眠海底,名為大龍。無明違反寂靜,增長粗動之心,名驚駭。驚駭之心,失去安隱故,所以動亂無息。
菩薩對於這些眾生,須令彼等存三守一,使入如來禪定。以禪定力故,乃能令心無喘矣。
「大力菩薩言。何謂存三守一入如來禪。佛言。存三者。存三解脫。守一者守一心如。入如來禪者理觀心凈如。入如是心地。即入實際。」
大力菩薩問言,何謂存三守一,入如來禪。
佛回答說,存三者,存三解脫。守一者,守一心如。入如來禪者,理觀心凈如。「如」者,不二不異,平等無礙也。若入如是心地,即入實際。
「大力菩薩言。三解脫法是何等事。理觀三昧。從何法入。佛言。三解脫者虛空解脫。金剛解脫。般若解脫。理觀者心如理凈無可不心。」
大力菩薩再問,何謂三解脫法?何謂理觀三昧?從何法得入是理觀三昧?
佛回答說,三解脫者,虛空解脫、金剛解脫、般若解脫。
虛空解脫者,如實知一切法性空,不為法縛,故曰解脫。金剛解脫者,如實知一切法無相,不被法所動搖,故曰解脫。般若解脫者,如實知一切法空不可得,自性清凈,故曰解脫。
理觀者,心無所住,心不礙境,謂之心如。性理本空,故曰理凈。以此無住心、無礙心,契合空、無相、清凈之理。不生可與不可之分別心,這便名為理觀。
「大力菩薩言。云何存用。云何觀之。佛言。心事不二。是名存用。內行外行。出入不二。不住一相。心無得失。一不一地。凈心流入。是名觀之。菩薩如是之人。不在二相。雖不出家。不住在家。雖無法服。而不具持波羅提木叉戒。不入布薩。能以自心無為自恣。而獲聖果。不住二乘入菩薩道。後當滿地成佛菩提。」
大力菩薩請問,云何存用,云何觀之?
佛言,心事不二,是名存用。
心事不二者,心境不二也。凡有所作,心不礙境,境不礙心。心中無事,事中無心。空空一如,是名存用。
內行外行,出入不二,不住一相,心無得失,一不一地,凈心流入,是名觀之。
內行者內根也,外行者外塵也。根塵相接時,六識出於六根,於六塵中,來去自如無罣礙無染著,是謂出入不二。
不住一相者,於一一相皆不住著。換句話說,不取於相也。心不住於相,便無有得失了。
一者同也,不一者異也。一者合於己意也,不一者與己意相違也。對於同異之地,對於和己意相合相違之處,皆以清凈心流入,不取相不染心也。如是而行,是名觀之。
如果菩薩能如是存用觀之,便可不住於分別好惡的二相。如是之人,雖不出家,但亦不住在家。因為雖處世間,不染世間故。
雖無法服,而不具持波羅提木叉戒,不入布薩,能以自心無為自恣,而獲聖果。
法服者袈裟也。波羅提木叉,譯別解脫戒。如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菩薩戒,皆別解脫戒。謂戒功德別別解脫,持一戒有一戒之解脫功德。如果毀破一戒,余戒功德依然光潔,故名別解脫戒。與定共戒道共戒不同。定共戒道共戒名總解脫戒。如果定退則戒失,道退則戒失,不待別別解脫也。
布薩譯凈住。佛制比丘比丘尼,半月半月說戒。各各檢討砥礪懺悔,名曰布薩。入布薩者,須是受具戒的比丘比丘尼。簡別白衣,及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前言出家,此言受具。初為沙彌是出家,受具足戒名受具。受具以後,方為比丘比丘尼。
能以自心無為自恣。佛制比丘結夏圓滿日,任人舉過,以便對眾懺悔,名為自恣。此處自心無為自恣,有隨意無犯之義。以自心清凈,故隨意無犯。任運無為,而獲聖果也。
不住二乘,入菩薩道。起化他行,度眾生也。後當滿地,成佛菩提。滿地者,十地滿足也。十地滿足,即當成佛。
為何不住二乘,入菩薩道度眾生,即能十地滿足,成就佛道呢?因為度眾生,即是凈己法身。法身清凈,即證菩提。何以故?因為眾生者,緣生無性。即此無性,便是法身。所以度眾生,即是清凈己之法身也。法身清凈不二,故佛與眾生,同一法性身。
「大力菩薩言。不可思議。如是之人。非出家非不出家。何以故。入涅盤宅。著如來衣。坐菩提座。如是之人。乃至沙門宜應敬養。佛言。如是。何以故。入涅盤宅。心越三界。著如來衣。入法空處。坐菩提座。登正覺地。如是之人心超二我。何況沙門而不敬養。」
大力菩薩讚歎言,不可思議也,如是之人。如是之人,非是出家,非不出家。何以故?如是之人,入涅盤宅,著如來衣,坐菩提座。
入涅盤宅,著如來衣,坐菩提座,見於《法華經》〈法師品〉。不過《法華經》所說,與本經,略有小異。《法華經》〈法師品〉說:「藥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如來滅後,欲為四眾說是《法華經》者,云何應說?是善男子善女人,入如來室,著如來衣,坐如來座,爾時乃應為四眾廣說斯經。」
入如來室者,即入涅盤宅。坐如來座者,即坐菩提座。如是之人,乃至沙門,宜應敬養。沙門者,出家修道人也。
佛言如是,如汝所說。何以故?因為入涅盤宅者,心越三界。心越三界者,其心已解脫生死也。著如來衣者,入法空處,心無所礙也。坐菩提座者,登如來正覺地。
《法華經》〈法師品〉則曰:「如來室者,一切眾生中,大慈悲心是。如來衣者,柔和忍辱心是。如來座者,一切法空是。安住是中,然後以不懈怠心,為諸菩薩及四眾,廣說是法華經。」
於一乘佛法中,其文雖略有小異,而其義則一。於一切眾生中起大慈悲心,即是入生死不住生死,度三界而不染三界。故與心越三界義同。柔和忍辱者,其心無礙也。故與心入法空處義同。一切法空者,空二我也。即空人我法我,唯佛如來究竟空二我,故與登如來正覺地義同。
如是之人心超二我,超二我者佛也。空二我││人我法我。除二障││煩惱障所知障。了二死││分段生死,變易生死。如是之人,稱之曰佛。故心超二我者,佛也,故與登正覺地義同。所以何況沙門而不敬養?
「大力菩薩言。如彼一地及與空海。二乘之人為不見也。佛言。如是。彼二乘人。味著三昧。得三昧身於彼空海一地。如得酒病惛醉不醒。乃至數劫猶不得覺。酒消始悟方修是行。後得佛身。如彼人者。從舍闡提。即入六行。於行地所。一念凈心。決定明白。金剛智力。阿鞞跋致。度脫眾生。慈悲無盡。」
如彼一地者,佛一覺地也。空海者,菩提海也。畢竟空性,謂之菩提,故空海者菩提海也。如是一地空海,二乘人為不能見嗎?
佛言如是,二乘人為不能見。因為二乘人味著三昧,得三昧身。味著者,貪著也。三昧者,定也。二乘人貪著於定,所以於彼空海一地,不能得見。
如得酒病,是譬喻說。如人醉酒,惛醉不醒。二乘人亦復如是,乃至數劫,猶不能覺悟。酒消以後,始能覺悟。覺悟以後,方能修此菩薩六行,然後乃得佛身。
從舍闡提,即入六行。一闡提譯為斷善根,斷信。總之,無成佛之性者,名一闡提。見《大般涅盤經》,有多解釋。斷善根之惡人,不得成佛者,名一闡提。菩薩起大悲心,普度一切眾生,眾生不盡誓不成佛者,亦名一闡提。定性二乘,唯重禪定不起化道,不得成佛者,亦名一闡提。二乘人如能舍彼闡提,起化道,入菩薩六行,度化眾生,方能成佛也。
於是於菩薩行地,一念凈心不味著禪定,其心決定,其心明白。金剛智力,佛智也。阿鞞跋致譯為不退轉。於佛金剛智力,便不退轉了。且能度脫一切眾生,慈悲無盡。
「大力菩薩言。如是之人應不持戒。於彼沙門應不敬仰。佛言。為說戒者。不善慢故。海波浪故。如彼心地。八識海澄。九識流凈。風不能動。波浪不起。戒性等空。持者迷倒。如彼之人。七六不生諸集。滅定不離三佛。而發菩提。三無相中。順心玄入。深敬三寶。不失威儀。於彼沙門不無恭敬。菩薩彼仁者。不住世間動不動法。入三空聚滅三有心。」
如是之人,應不持戒。因為持戒猶有修行,彼清凈心地,已過修行境界,無持戒無不持戒,無功用道故。所以說如是之人,應不持戒。如是之人,行不逾矩,不失威儀,故於彼沙門,應不作意敬仰也。於彼沙門,應不敬仰者,非謂輕蔑沙門也。
佛言,因為說戒者,以有不善故說持戒。而持戒者,於犯戒者則生我慢。故曰因為彼說戒者,不善慢故。所以如是之人,應不持戒。
海波浪故,猶如波浪雖有起伏,而水性湛然不動。持犯亦復如是,雖有持戒犯戒,而清凈心地,卻無持犯之相。故曰海波浪故。
以下佛便合法而說。如彼清凈心地,亦如水性湛然不動一樣。八識海澄,九識流凈。第八阿賴耶識,性本清凈,猶如水性澄靜不動。第九庵摩羅識,性本清凈,故其流亦凈。僧肇大師雲,江河競注而不流。謂江河之波相雖然競注,而水性則靜止不流。此言諸法萬相紛陳,而法性空寂不動也。故曰八識性海澄靜,九識性空不流也。
風不能動,波浪不起,戒性等空,持者迷倒。
無明風不能動搖清凈心地,猶如水性不動,不被波浪所起。戒性亦復如是,戒性等於虛空,不可持,亦無犯。若作意持戒者,便是自己迷倒也。
但是我們要知道,這話是於得大成就之人而說的。我輩障重凡夫,不可執著。凡夫修道,應以戒為師,戒為三乘初業。如果凡夫亦執著此說,便有訶戒之罪。故法無高下,對機則妙。
如彼已得清凈心地之人,七六不生諸集。七者第七識,六者前六識。如是之人,第七識及前六識,已不生惑業不造作諸集。
滅定不離三佛,而發菩提。
雖入寂滅定而不離三佛。三佛者,本為法佛報佛化佛。但此地亦可作正覺解。三者正也,佛者覺也。雖入滅定,而不離正覺也。故能起大悲,發菩提心。
三無相中,順心玄入,深敬三寶,不失威儀,於彼沙門,不無恭敬。
三無相者,無生死相,無涅盤相,無「無相」。如此離有離無,即無即有,合於中道。於此三無相,順心玄入。順心者,心無違逆也。玄者幽遠也,深入之意。於三無相,以無違心深入。如是則契乎中道,不違三寶,故曰深敬三寶。
不失威儀,具說應為律儀,戒律威儀也。以不失威儀故,所以於彼沙門不無恭敬。
彼菩薩仁者,則不住世間動不動法。不住世間動不動法者,不住三界也。欲界之法,無常迅速,故為動法。色界無色界之法,歷時長久,名不動法。
入三空聚,滅三有心。
三空者,三解脫門也。即空解脫、無相解脫、無願解脫。三有者,欲有色有無色有。滅三有心者,滅三界心也。
「大力菩薩言。彼仁者。於果足滿德佛。如來藏佛。形像佛。如是佛所。發菩提心。入三聚戒。不住其相滅三界心。不居寂地。不舍可眾。入不調地。不可思議。」
大力菩薩言,彼菩薩仁者,於果足滿德佛,福慧兩足,因圓果滿之佛也。如來藏佛,一切眾生本具佛性,佛性圓顯之法身佛也。形像佛,為度眾生,隨緣化現形像之佛。又如木雕泥塑,彩畫形像之佛。於如是諸佛所,發無上菩提心,修六度萬行也。六度者,即菩提行。
入三聚戒,不住其相。
三聚戒者,斷一切惡,行一切善,度一切眾生。行三聚戒,而不住戒相。
滅三界心,不居寂地。
不居寂地者,不住涅盤也。言如是菩薩,雖不染三界生死,復不住涅盤寂地。
不舍可眾,入不調地,不可思議。
如是菩薩,以不舍眾生故,入不調地。入不調地者,不取無上菩提,入生死也。如是之人,誠不可思議。
「爾時舍利弗從座而起。前說偈言
具足波若海 不住涅盤城 如彼妙蓮華 高原非所出
諸佛無量劫 不舍諸煩惱 度世然後得 如泥華所出
如彼六行地 菩薩之所修 如彼三空聚 菩提之真道
我今住不住 如佛之所說 來所還復來 具足然後出
復令諸眾生 如我一無二 前來後來者 悉令登正覺
爾時佛告舍利弗言。不可思議。汝當於後成菩提道。無量眾生超生死苦海。爾時大眾皆悟菩提。諸小眾等入五空海。」
爾時舍利弗從座而起,至佛前而說偈言。舍利弗為佛弟子,智慧第一。
具足波(般)若海,不住涅盤城,如彼妙蓮華,高原非所出。
此一偈贊菩薩行。前半偈贊菩薩行空不證,後半偈以譬喻說,贊菩薩入生死不染。
第二偈頌,贊佛無量劫修菩薩行,不舍煩惱,入世間而救度世間。化緣盡後,方證菩提。猶如妙蓮華,從污泥中而出,不由高原所出。故諸佛菩提,從眾生煩惱中得。
如彼六行地,菩薩之所修,如彼三空聚,菩提之真道。
信、住、行、向、地、等覺,此六行地,是菩薩所修。如彼空無相無願,是菩提正真之道。
我今住不住,如佛之所說,來所還復來,具足然後出。
舍利弗是回小向大聲聞,法華會上,佛曾授記作佛。故曰雖住聲聞涅盤,而實不住。以發願度眾生故,如佛之所說也。來所還復來者,謂往來生死,度生之願不息也。功德具足以後,然後出生死也。
復令諸眾生,如我一無二,前來後來者,悉令登正覺。
此偈言令一切眾生,皆如我一樣發無上菩提心。無論前來者或後來者,皆令證無上正等正覺。
佛讚歎舍利弗,發大乘心不可思議。當來成佛時,無量眾生因之得超生死苦海。
舍利弗當來成佛,佛於法華會上,曾予授記。《法華經》〈譬喻品〉說:
「爾時佛告舍利弗……我昔曾於二萬億佛所,為無上道故,常教化汝,汝亦長夜隨我受學。我以方便引導汝故,生我法中。舍利弗!我昔教汝志願佛道,汝今悉忘,而便自謂,已得滅度。我今還欲令汝憶念本願所行道故,為諸聲聞說是大乘經,名妙法蓮華,教菩薩法,佛所護念。
舍利弗!汝於未來世,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劫,供養若干千萬億佛,奉持正法,具足菩薩所行之道,當得作佛,號曰華光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國名離垢,其土平正,清凈嚴飾,安隱豐樂,天人熾盛。琉璃為地,有八交道,黃金為繩,以界其側。
其傍各有七寶行樹,常有華果。……其劫名大寶莊嚴。何故名曰大寶莊嚴?其國中以菩薩為大寶故。……」
此經僅是略說,謂汝當於後成菩提道。佛未予詳說,可知此經於《法華》以後所說。
爾時大眾,皆悟菩提道。諸小乘眾等,入五空海。
五空海,未見解釋。不過參照龍樹菩薩所造《十八空論》中,有內空,外空,內外空,大空,空空。不知契佛意否?
推薦閱讀:
※深入解析古老的四靈山訣在風水中的實際運用
※《春秋》:修齊治平都要切於實際
※中國歷史上只有一位女皇,那實際執政的女性又有多少?
※「我」實際上就是「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