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三次抗日援朝戰爭
標籤: 百濟 唐朝 劉仁軌 朝鮮 唐高宗 分類: 文史雜憶 2011-12-10 06:42
「朝鮮介居海中,自遼海旅順山勢直趨東南,如人吐舌。」南北長825公里,東西最寬處354公里,最窄處75公里,八道分統。而且就地理位置而言,日本作為一個島國,孤懸海外,要向大陸發展,唯有從朝鮮一途。日本侵朝,古已有之,早在公元四世紀,日本大和政權就在朝鮮半島的任那地區建立了殖民地,甚至日本五王時期還曾先後向當時中國南北朝的宋遣使,要求封為朝鮮和日本的總督。日本在朝鮮的勢力時進時退,最盛時曾一度打到平壤附近。 朝鮮與中國之緊密,只有歷史的血和淚才能說清。在歷史上,朝鮮歷來被中國人看作中國北部極重要的「外藩」,世界上沒有兩個國家能象中國跟朝鮮這麼長期的密切融洽。中國為保護朝鮮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為了以史為鑒,以下謹就唐(公元六六三)、明(一五九二年)、清(一八九四年)發生的三次抗日援朝戰爭,做一個簡單的回顧。 第一篇:唐朝抗日援朝戰爭 在我國唐朝初年,朝鮮半島處於高句麗、百濟、新羅三國鼎立的局面。三國都想統一半島,但又都無力消滅對方,於是便向東西鄰國尋求援助,先後分別於大唐和日本建立了外交關係。高句麗在秦漢時代是隸屬於我漢朝的遼東地方政府,李唐有意將它收復,故它靠攏日本;新羅因與日本結怨,故和唐王朝親近;百濟與日本的關係較為密切,加之公元653年百濟、日本「通好」以後,就形成了以高句麗,百濟,日本為一方,新羅,唐朝為另一方的政治局勢。 655年,新羅王金春秋稱高句麗與百濟,靺鞨(註:居住在我國東北地區的一個少數民族)聯兵侵入,乞求唐朝出兵援助。唐高宗在遣使調解無效的情況下,先後派程名振、蘇定方、薛仁貴等將領率兵出擊高句麗,企圖牽制其兵力以減輕對新羅的壓力。然而,唐朝此舉未能奏效,支援高句麗的百濟繼續向新羅發起進攻。 660年,新羅王再次向唐告急,乞求唐朝出兵救援。唐高宗遂以左武衛大將軍蘇定方為神丘道行軍大總管,率領水陸大軍10萬餘,從成山(今山東榮城)渡海擊百濟。百濟軍屯守熊津口(今錦江之入海口)進行抵抗,但在唐軍南北夾擊之下,很快潰敗。接著,唐軍與新羅聯兵向百濟都城泗沘進軍,不到10日,便滅亡了百濟。唐在百濟故地設置熊津等五個都督府,以大將劉仁願率兵留守。唐軍滅了百濟之後,原百濟王扶余璋的部下福信及浮屠道琛率眾據周留城,抗擊唐軍。 10月,福信遣使至日本,請迎立在日本為人質的百濟王子扶余豐,並向日本乞求援師。為了保住在朝鮮半島上的勢力,同時也為了緩和國內的政治危機,日本之齊明天皇很快就做出了送扶余豐回國和出兵援助百濟的決定。 12月天皇及太子中大兄等從內地的飛鳥京遷至沿海的難波城,並成立了戰時最高指揮部。 661年1月,將戰時指揮部遷至九州西岸,在於百濟隔海相望的盤瀨設置了行宮。7月,齊明天皇駕崩,太子中大兄素服稱制,是為天智天皇。8月,天智天皇任命阿曇比羅夫,阿倍比羅夫,秦田來津分率前軍、後軍和別動隊,組成了一支援助百濟的遠征軍。至9月,遣將狄井檳榔,朴市田來津等率兵5000餘人護送扶余豐返國即王位。 此前,因駐守百濟的唐軍劉仁願部被福信和浮屠的百濟軍圍困在熊津府城內,故唐高宗急調劉仁軌率軍渡海增援,府城之圍遂解。 4月,唐軍44000人以水陸兩路向高句麗發起進攻。 7月,唐軍進至平攘,因久攻平攘不下,乃於次年2月撤軍。是時,唐高宗詔令劉仁軌:「平攘軍回,一城不可獨固。宜拔就新羅,共其屯守。若金法敏借卿等留鎮,宜且停彼;若其不須,即宜泛海還也。」 可劉仁軌認為:「主上欲吞滅高麗,先誅百濟,留兵鎮守,制其心腹。.......今平攘之軍既回,熊津又拔,則百濟餘燼,不日更興......況福信凶暴,殘虐過甚,余豐猜惑,外合內離,鴟張共處,勢必相害。唯宜堅守觀變,乘便取之,不可不動也。」於是他一面「飛表聞上,更請兵船」;一面鎮兵伺機出擊,先後攻拔了支羅城及伊城、大山、沙井等柵,又與新羅聯兵攻克了「臨江高險,又當衝要」的真硯城,「遂通新羅運糧之路」。 而福信與扶余豐也果如劉仁軌所料,兩人發生內訌,福信被殺,百濟之殘餘力量因此嚴重削弱。 663年6月,日本天智天皇令日本將毛野稚子等率27000餘人向新羅發起進攻,奪取了沙鼻歧,奴江二城,切斷了唐軍與新羅的聯繫。不久,由孫仁師率領的7000名唐朝援軍也渡海到達熊津,與劉仁軌會師,唐軍軍勢因此大振。劉仁軌與諸將計議,認為:「周留,賊之巢穴,群凶所據,除惡務本,須拔其源。若克周留,則諸城自下。」遂制定了進攻周留城的計劃。劉仁願和孫仁師以及新羅王金法敏率軍從陸路進攻;劉仁軌,杜爽則率領唐水軍並新羅水軍由熊津江入白江口,溯江而上,從水上進攻。 8月17日,唐新聯軍從陸路三面圍攻周留城,城外據點逐一被攻克,百濟和日本守軍相繼投降。周留告急,日本將廬原君臣領軍萬餘越海而來,準備自白江口登陸。周留城即建築在白江河口上游不遠處的左岸山地上,三面環山,一面臨水,山峻溪隘,易守難攻。當時,儘管唐新聯軍已從三面包圍了周留城,但百濟只要能確保周留至白江一線安全暢通,就能得到日本從海上的支援,從而據險固守。因此,白江成為維繫周留存亡的生命線,兩軍都誓在必爭。 唐新水軍首先到達白江江口。27日,日本水軍也從海上抵達白江,兩軍遭遇。從當時雙方的實力來看,大唐水軍7000餘人,170艘戰船;日本水兵萬餘,1000多艘戰船。日本雖然在人、船數量上多於我方,但大唐水軍船堅器利,武器裝備優於日本。 對於這次戰鬥,中國的史書記有「仁軌遇日本兵於白江之口,四戰捷,焚其舟四百艘,煙焰漲天,海水皆赤,賊眾大潰,余豐脫身而走」的概括。日本史籍對此則有詳細的記敘「大唐軍將率戰船一百七十艘,陣列於白江村。戊申(27日),日本船師初至者,與大唐船師合戰。日本不利而退,大唐堅陣而守。己申(28日),日本諸將與百濟王不觀天象,而相謂之曰:『我等爭先,彼應自退。』更率日本亂伍中軍之卒,進打大唐堅陣之軍。大唐便自左右夾船繞戰,須臾之際,官軍敗績,赴水溺死者眾,艫舳不得迴旋。朴市田來津仰天而誓,切齒而嗔殺數十人,於焉戰死。是時,百濟王豐璋與數人乘船逃去高麗。」 由上可知,此戰唐將劉仁軌首先採用以逸待勞的戰略戰術,以旺盛的士氣,率戰船陣列於白江,因而在第一次較量中,輕而易舉地就使日本「不利而退」。接著在次日的戰事中,又利用唐軍之戰船高大堅固的優勢,將日本的船隻左右夾住,使其不得迴旋,再施以火攻戰術,焚日本之戰船400多艘,取得了戰鬥的最後勝利。而日本則是盲目冒進,8月27日剛至白江,就與嚴陣以待的唐軍交戰,被迫「不利而退」。次日競「不觀天象」,僅憑一股蠻勇,毫無秩序地向早以列成「堅陣」的唐軍衝擊,結果在「須臾之際」慘遭失敗。日本將朴市田來津被格斃,百濟王扶余豐逃之夭夭。 日本水軍慘敗的消息傳至周留城,守城的百濟王子扶余忠勝見大勢已去,遂於9月7日率百濟守軍及日本援軍向我天朝投降;日本陸軍聞此,也不寒而慄,「相謂之曰:『州柔(即周留)降矣,事無奈何。百濟之名絕於今日,丘墓之所,豈可復往?』」(《日本書記》卷二十七《天命開別天皇》)遂於白江之戰的倖存者一道,乘船滾回了日本穴,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抗日戰爭戰爭至此結束,日本勢力退出了朝鮮半島,其入侵中國的野心也隨之破滅。 日軍在朝鮮的慘敗證明了當時日本根本不是中國的對手。損失慘重的日本深知若不趕緊求和,唐朝一旦下決心發動進攻日本連還手之力都沒有。於是日本開始連連派「遣唐使」赴華,對中國天子畢恭畢敬,並學習中國的文化和工藝,以此改造日本。 第二篇:明朝抗日援朝戰爭 明援朝抗日之戰是明朝萬曆時中朝人民抗擊日本侵略的戰爭。起於1592年至1598年 結束。1592年是壬辰年,朝鮮史家因此稱1592年——1598年的戰爭為壬辰衛國戰爭。 1582年,日本國內發生了變化。中部尾張國織田信長被刺死,其部下大將豐臣秀吉繼續他的統一事業。他建築大阪城作為根據地,進行了四次大規模的戰爭, 初步結束了戰國以來延續百年的分裂局面。為了滿足國內封建主和商人貪財牟利的慾望, 他極力向外擴張。他妄圖先侵佔朝鮮,然後征服中國及印度,奉日本天皇定都北京。 豐臣秀吉借口朝鮮拒絕攻明,於萬曆十九年(1591年)底悍然派兵入侵朝鮮。日軍以小西行長、加藤清正為先鋒,統率十多萬軍隊,上千艘戰船,偷渡朝鮮海峽,用閃電式的戰 術,於萬曆二十年(1592年)四月在釜山登陸,五月佔領王京(漢城),攻陷開城、平 壤,侵佔大片土地。朝鮮國王宣祖出奔義州。 日軍所到之處,焚燒劫掠,僅晉州一地,軍民被屠殺者6萬人。朝鮮人民紛紛組織 義兵奮起抗戰,到處阻擊敵軍。南部李舜臣領導的朝鮮水軍,從五月初到八月,在玉浦、 合浦、泗川、閑山島、釜山等地多次進行海戰,擊沉敵艦300餘艘,殺傷無數。朝鮮水 軍的巨大勝利,打亂了日本侵略者水陸並進的作戰計劃,為後來陸軍的反擊提供了有利 條件。 隨著日軍向朝鮮北部入侵,中國邊境受到嚴重威脅。這時,朝鮮國王李昖遣使向明 朝告急,要求出兵援助。明朝政府深知:「關白之圖朝鮮,意實在中國」,「而我兵之 救朝鮮實所以保中國」,決定立即派兵援朝。 萬曆二十年(1592年)七月,明朝派將領史儒率兵2000出征,祖承訓率兵3000繼後。史儒進到平壤附近,因道路不熟,適逢大雨,誤中埋伏,力戰犧牲。日軍小行西長為麻痹明軍,佯裝和談,狂妄地提出以大同江為界,將平壤以西歸還朝鮮,意欲吞併平壤以 南的大片領土。這種損害朝鮮人民利益的和議,遭到明朝政府的拒絕。 萬曆二十年(1592年)十二月,明朝政府以宋應昌為經略、李如松為東征都督,增派4萬兵力 渡過鴨綠江,大舉援助朝鮮。會合朝鮮士兵,經過周密部署,於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 初進軍平壤。李如松親率敢死隊衝鋒陷陣,與日軍的精銳部隊3萬人遭遇,戰鬥非常激 烈。勁弩齊發,火焰蔽空,中朝將士奮勇當先。神機營參將駱尚志冒險登城,腹部被滾 石打傷,仍然屹立不動。60多歲的游擊將領吳惟忠,胸部中彈洞穿,猶奮呼督戰不已。李如柏的頭盔中彈,李如松的坐騎被炮擊斃,都置之不顧,愈戰愈勇。激戰到近中午,日軍紛紛逃竄,中朝軍隊凱旋入城。此戰共消滅敵人1萬餘人,俘虜無數,逃散日軍不及總數的1/10,從根本上扭轉了朝鮮的戰局。朝鮮史書稱:「正月初八日壬戍進攻平壤,不崇朝而城破,除焚溺斬殺之外,余賊喪魄,逃遁。其軍威之盛,戰勝之速,委前史所 未有。」二月,朝鮮軍民也在幸州守城戰中擊退日軍,取得輝煌勝利。在中朝軍民英勇打擊下,日軍退據釜山,朝鮮國土幾乎全部光復。 豐臣秀吉不甘心失敗,假意與中國議和,以誘使明朝撤兵,這時,明朝內部以兵部尚書石星為首的主和派佔了上風,遂與日本和談罷兵。和談從萬曆二十一年九月起,拖 延了3年。日本提出的無理要求,被朝鮮和中國方面拒絕,和議最後破裂。 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夏, 豐臣秀吉又派軍從水陸兩路進犯,佔領海軍要塞和南部各地。李舜臣被重新起用,在鳴 梁海峽以戰船12艘應戰,殲滅日軍4000,保住了全羅、忠靖兩道,爭得時間重整水軍。 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七月,明朝再次派兵增援朝鮮。統帥邢玠當機立斷,逮捕內奸 沈惟敬,大會諸將,分兵三路,合力應戰,迫使日軍退守朝鮮半島的南端島山。這時日 軍盤踞朝鮮半島已有7年之久,在沿海分布三處,戰線長達千餘里,士兵疲於奔命,供 應不足,屢敗厭戰,士氣低落。日軍與明軍交戰往往「舉陣驚駭奔散」,投降者愈來愈 眾。 是時,日本國內普遍怨恨豐臣秀吉,秀吉在滿腔懊喪中病死。十一月,加藤清正率 軍先逃,日軍紛紛撤退。中、朝軍隊英勇追擊,斷其歸路。在東南海岸露梁海戰中,朝鮮著名將領李舜臣親自駕船擂鼓,率龜船沖入敵陣,被日軍包圍。明將陳璘捨身救援,年高70的明朝老將鄧子龍,率領壯士200人,躍上朝鮮戰船奮戰,殺敵無數,所駕戰船 不幸起火,壯烈犧牲。李舜臣、陳璘殺出重圍,趕來救援,連開虎蹲炮,擊沉敵船。李舜臣不幸中彈,傷重垂危,他叮囑不許聲張,把軍旗交部下代為發號施令,繼續戰鬥,直到勝利。此次海戰,中朝軍隊大獲全勝,擊沉敵艦數百艘,全殲日本水軍。日本陸軍 完全孤立,倉皇逃竄回國。援朝抗日戰爭取得了徹底勝利。 自1592年——1598年,經過7年的艱苦戰鬥,中朝軍民終於把日本侵略軍驅逐出境,粉碎了豐臣秀吉吞併 朝鮮征服中國的妄想。日軍撤退後,中國援軍也跟著撤退。這是歷史上國與國之間,最標準的無私援助,中國戰士的鮮血,灑遍朝鮮半島,而一無所求。 第三篇:清朝抗日援朝戰爭(甲午戰爭) 發生於1894年——1895年(光緒20年至21年)的甲午中日戰爭,就是後起的日本侵略朝鮮和中國的戰爭。日本史學界則稱「日清戰爭」。這次戰爭影響十分深遠,在中日兩國近代軍事史上,以及遠東國際關係史上,都具有劃時代的轉折意義。 由於清帝國之屬國朝鮮發生了內亂,日本人趁機進兵,這樣,清朝幾乎和300年前的明萬曆援朝抗日戰爭一樣的背景下,發生了甲午援朝抗日戰爭。 明治天皇即位當年,在其發表的《天皇御筆信》中,就聲稱要「繼承列祖列宗的偉業」,「開拓萬里波濤,布國威於四方」,並炮製了一個征服中國和世界的「大陸政策」且將其作為最高國策。即一是征服中國台灣,二要征服朝鮮,三是征服中國的東北滿洲和蒙古地區,四要征服中國其他地區,最後征服南洋、亞洲乃至全世界。儘管這時日本與西方列強還簽有不平等條約,但明治天皇認為只有向外侵略擴張,才是「興國之遠略」。「養精蓄銳,割據易取之朝鮮、滿洲和中國,在貿易上失於俄美者,應以土地由朝鮮和滿洲補償之。」 日本為實踐其「大陸政策」,侵略的矛頭首先指朝鮮。 當時的朝鮮仍處於封閉自守的封建王朝控制下,生產力落後,國內政局飄搖,靠清王朝的支持苟安一時。日本遂開始加強發展在朝鮮的勢力,並通過外交手段,力爭使朝鮮脫離清政府控制,成為「獨立國」。 1882年,日本策動朝鮮國王之父李罡應發動壬午兵變,自封國太公。清政府立刻派遣李鴻章的淮軍吳長慶部率袁世凱等人出兵朝鮮,鎮壓了兵變,拘捕了李罡應並將其解往北京。 不僅如此,淮軍還留下三營兵馬長駐朝鮮,袁世凱在這期間嶄露頭角,擔任事實上的中國駐朝鮮大使。 1884年12月4日,日本趁中國忙於中法戰爭之際,日本駐朝公使竹添再次策動親日的「開化黨」發動政變,劫持了朝鮮國王,建立了親日政府。原政府連忙請求清軍支援,於是,袁世凱以保護朝鮮政府為名,率兵2000聲討亂黨, 12月6日攻入王宮。竹添寡不敵眾,自焚使館,連夜潛逃。動亂中開化黨首相、大臣及30多日本人被殺。 日本政府接竹添急報,立即派外務大臣率大批軍隊入朝,清政府也派了欽差大臣率領陸軍和軍艦到朝鮮。對峙中日本感到軍事準備不足,因此並沒有採取軍事行動,轉而運用外交手段。當時日本不少人主張趁中法戰爭之機迅速發動對華戰爭,但以伊藤博文為首的一派人,考慮到日本國力,特別是軍事力量不足,主張「速節冗費,多建鐵路,趕添海軍」,積蓄力量。 1885年春,日本派伊藤博文為特派全權大使,到中國談判朝鮮問題。談判中伊藤每每以回國準備開戰相要挾,後來李鴻章拍案大怒道:「朝鮮事,中國並未辦錯,其錯處全在竹添;若因此決裂,我惟預備打仗耳!」伊藤博文的態度軟了下來,但並不善罷甘休,他在其他問題上繼續糾纏。結果在多日後簽訂的《天津條約》中,仍規定朝鮮如有重大事件,中日兩國有同等派兵權,伊藤博文爭來的這個伏筆,為9年後日本大規模進兵朝鮮、發動戰爭提供了依據。《天津條約》簽訂後,清政府任命袁世凱總領朝鮮事務,加緊控制朝鮮。而日本則加強經濟滲透,並且加緊擴軍備戰,等待時機。 1894年,農曆甲午之年,朝鮮的封建王朝,積弱多年,國家日益貧困,內亂不斷。是年2月,「東學黨」在南部的全羅道發動了農民起義,星火燎原,勢不可當。朝鮮政府幾次商議從中國借兵,但顧慮到日本若藉機出兵,局面會難以收拾,所以議而不決。 到了6月1日,東學黨攻克全羅道的首府全州,軍鋒直逼漢城,京城震動。至6月3日,朝鮮政府終於下決心請求袁世凱出兵。袁世凱接到電文,立即向李鴻章請示派兵。按照《天津條約》,中國向朝鮮派兵,則日本也可借口出兵。袁世凱對此不是不知道。 但他天真地認為,即使日本以護衛使館出兵,也不過數百名士兵而已,不至於引起大麻煩。其實,日本一直密切關注著朝鮮局勢的發展。 到了6月2日,日本判斷韓王必將向中國求助,連忙派人向袁世凱打探,並表示「我政府必無它意」,極力慫恿袁世凱出兵。當天夜裡,日本外相陸奧宗光在內閣會議上提出,雖然尚不清楚清政府是否派兵,但應作好迅速出兵的準備。會議據此作了出兵的決定,但表面上卻不動聲色。清朝駐日公使汪鳳藻也被蒙蔽,在給清政府的電報中認為,日本議會正在爭執不休,絕無對外生事的可能性。清政府因而下了出兵的決心。李鴻章當即命令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派濟遠、揚威二艦開赴仁川口,與先期到達的平遠艦合為一小隊,以觀形勢。 6月3日,袁世凱正式通知日本駐朝代理公使,朝鮮已正式向清政府請求派兵,6月4日,日本外相向正在本國度假的駐朝公使大鳥發出訓令,要求他一旦確認清政府向朝鮮派兵時,日本應立即出兵。 6月5日,日本議會通過了關於日本出兵朝鮮致中國的照會,同一天成立了戰時大本營。 6月6日,汪鳳藻根據《天津條約》照會陸奧宗光,告知中國政府應朝鮮政府的請求,按照「我朝保護屬邦舊例」,派直隸提督葉志超帶兵赴朝鮮剿匪,「一俟事竣,仍即撤回,不再留防」。 6月7日,日本駐中國代理公使照會總理衙門,聲明根據《天津條約》,日本將出兵朝鮮。同日,日本外務省照復汪鳳藻:「查貴國照會中有『保護屬邦』之語,但帝國政府從未承認朝鮮為中國之屬邦。」為「屬邦」二字,雙方激烈辯論。故不問日之認否,礙難酌改。清軍分三批渡海,共計2465人,自6月6日下午6時起,至6月25日全部到達朝鮮牙山。同時又派了北洋水師的超勇艦前往保護,恐其力量單薄,又令在仁川港的揚威艦赴牙山,留濟遠、平遠二艦泊仁川港(註:牙山在朝鮮西海岸,從仁川港向南約100公里。仁川港則是漢城的門戶)。 6月7日,清朝駐日公使汪鳳藻急電李鴻章,告知大鳥帶兵乘軍艦八重山號赴韓。袁世凱也電告李鴻章:「大鳥來,慮生事」。 6月8日,日軍開始出動,6月10日起,日本運兵船絡繹到達朝鮮。大和、筑紫、赤城三艦亦泊仁川港,並派出汽艇探測牙山。至16日,日本海軍共出動了松島、吉野、千代田、八重山、筑紫、大和、高雄、赤城共8艦,載陸軍約 4000人、海軍陸戰隊500人入朝,兵力達到赴朝清軍的2倍。 6月8日,日本駐韓代理公使正式通知朝鮮,日本將派兵。朝鮮外務督辦趙秉稷當即強烈要求日軍停止登陸,談判歷經兩個多小時,趙秉稷說得舌敝唇焦,一再要求日軍停止登陸,日方則斷然拒絕,聲稱:「貴督辦雖千言萬語重複其不必要,而我政府既認定其為必要,則不能聽從尊說。」當天下午,趙秉稷再次正式照會日本公使,要求停止派兵,結果再次遭到拒絕。 6月10日,大鳥率兵入京,朝鮮政府得知後,又趕忙派代表前往勸阻,也被大鳥拒絕。當天午後,大鳥帶領海軍陸戰隊420人、野炮4門進入漢城。與此同時,朝鮮政府見東學黨人勢大,全州久攻不克,便由清剿改為招撫。太原總兵聶士成的清軍先頭部隊910人到達牙山後,也派出100餘人帶著翻譯前往全州招撫。東學黨人也得知中、日出兵的消息,於是提出十二項停戰條件。朝鮮政府見日本大軍入境,知道大麻煩臨頭,希望早日平定東學黨之亂,好讓中日兩國撤兵。 6月11日,朝鮮政府接受了東學黨人的條件,簽署了停戰協定。12日,東學黨人退出了全州。朝鮮東學黨之亂解救了伊藤內閣。當時由於日本經濟危機,伊藤內閣岌岌可危,正出於要麼內閣總辭職,要麼解散議會的境地。伊藤博文已決意採取後一手段。清軍出動的消息傳來,內閣的緊急對策贏得了天皇和議會的認可,國內政治危機因而緩解。 6月11日,大鳥致電外相陸奧,說朝鮮局勢已趨平靜,出於外交考慮已失去派兵的理由,並於12日主動拜訪袁世凱,開始談判撤兵。同時,朝鮮政府先後照會日本和中國,要求撤軍。在各方外交壓力下,撤軍談判開始比較順利。但日本政府怎肯輕易放棄這樣的機會,13日陸奧複電,指示大鳥設法拖延撤軍,等到政府想出對策。 因此在15日繼續談判時,大鳥提出暫緩撤兵的兩點理由: 第一,派出大批兵力,如果什麼也沒幹就回國,不僅極不體面,而且政府在國內難以交代; 第二,不信任中國,害怕受到欺騙。在此同時,伊藤與陸奧終於商議出了一個對策。 16日陸奧約見汪鳳藻,提出兩點方案:鑒於東學黨人尚未平定,第一,由中日兩國共同出兵鎮壓叛亂;第二,叛亂平定後,中日兩國共同協助朝鮮內政改革。這意味著在今後朝鮮政府中,日本將與中國取得平等的參政地位。汪鳳藻當場拒絕,認為中日都不應該干涉朝鮮事務。李鴻章也指示袁世凱「任他多方恫嚇,當據理駁辯勿怖」。 17日李鴻章又在會見日本駐天津領事時表示,「國際事務,本皆依條約及國際公法之規定外無他。日本與朝鮮締約時,視朝鮮為獨立國家。但此次陸奧氏提出之有關議案,實難以理解其有絲毫道理」,因此」絕不能同意陸奧大臣之設想」,如日本」欲強遂之,除訴武力外無他」。 李鴻章在與總理衙門商量後,6月21日電令汪鳳藻照復日本: 「一、韓亂告平,已不煩中國兵伐剿,兩國會剿之說,自毋庸議; 二、善後辦法,用意雖美,只可由朝鮮自行厘革。中國尚不干預其內政,日本素認朝鮮自主,尤無干預其內政之權; 三、亂定撤兵,乙酉年兩國所定條約俱在,此時無可更議。」此時的日本,已不象9年前那樣,用幾句強硬的外交詞令就能嚇回去的了。進入朝鮮的日本海、陸軍已佔了壓倒優勢,因此日本也毫不示弱。 6月21日,日本御前會議決定繼續向朝鮮派出第二批部隊,並單獨促成朝鮮政府的內政改革。 22日,日本照復汪鳳藻,強硬地表示:為了保護日本在朝鮮的利益,防止該國日後的變亂,「我斷不能撤現駐朝鮮之兵」。這個照會被日本人稱為「對中國的第一次絕交書」。同日陸奧電告大鳥:「中日兩國之衝突,終於達到不可避免之時刻。」第二天又命令大鳥「立即向朝鮮政府提出改革建議,不必顧及朝鮮政府之聽從否。」大鳥接到訓令後,決定首先向朝鮮政府出示6月6日中國給日本照會的抄件,問朝鮮是否承認「保護屬邦」四字:若朝鮮回答其為主權國家,則迫其接受清兵入境是侵犯朝鮮主權的說法,朝鮮有義務及時將其驅逐出去。若朝鮮無力自行驅逐,則日本願以武力相助;若朝鮮承認是中國的「屬邦」時,則可指責其違背了日韓友好條約的規定(因為條約中日本承認朝鮮為獨立國),應當為十幾年來的欺騙行為向日本謝罪;又若朝鮮聲稱雖然自古以來被稱為中國「屬邦」,但內政、外交完全自主時,日本則可提出:平定內亂屬於內政,指責清兵借「保護屬邦」派兵是干涉朝鮮內政。 大鳥不愧是資深外交家。這個照會於6月28日向朝鮮政府發出,限29日前答覆。朝鮮一時不知所措,到了29日杳無音信。 30日,日本代表上門催促,朝鮮外務督辦無奈回答說:「朝鮮從來就是自主的國家,清國對我作何等稱呼,系清國自己所決定,與我國無關。清兵駐在我國內,是應當時我國之邀請而來,故不能予以驅逐。」情急之中,竟巧妙地避開了這個難題。日本代表一時語塞,只得先回去報告了。接到日本政府的「第一次絕交書」後,清政府最高層中主戰空氣逐漸高漲。光緒皇帝主戰最力,政府核心人物戶部尚書翁同和、禮部尚書李鴻藻都主張開戰,只有李鴻章清楚自己的實力,反對開戰。 6月25日,光緒皇帝諭李鴻章加緊備戰。 6月29日,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向李鴻章請戰:「各艦齊作整備,候陸兵大隊調齊,電到即率往,并力拼戰,決一雌雄。」 7月1日,光緒再次諭李鴻章備戰。當時,日本在外交上尚有顧慮:出兵理由不充分,對開戰後列強的態度也沒有完全弄清楚。 7月初,大鳥聽到風傳清兵準備進軍漢城後,非常驚慌,準備如果對方不聽勸告就以武力制止。陸奧外相連忙回電說:「不可使用武力。目前英國正在兩國間進行斡旋,非到萬不得已時不可使用武力。」英國在對華貿易中已處於絕對優勢,不希望別國來分沾;俄國在19世紀中葉的克里米亞戰爭中被英、法、土耳其聯軍打敗,向西南的擴張宣告失敗,因此把希望都寄托在東方,從1891年開始修建西伯利亞大鐵路,矛頭對準中日朝。正是看到英、俄兩國都非常關心中日糾紛,以李鴻章、慈禧為代表的一派人,主張利用各國的矛盾,通過外交手段來牽制日本,即「以夷制夷」的方針。但是,也是出於上述考慮,李鴻章失掉了一個爭取主動的機會。6月底至7月初,葉志超、袁世凱等人先後建議適當進軍,施加軍事壓力。 如前所述,日本當時並未在外交上做好準備,增加軍事壓力可以給和談創造機會。但李鴻章沒有採納,他認為軍事行動會使日本找到借口。 到了7月10日,駐朝清軍又建議撤兵回國,以在政治上爭取主動,而李鴻章又沒有採取行動。李鴻章不戰不和,舉棋不定,最後錯過了時機。 6月22日兩國互致態度強硬的照會以後,中日的和談基本上陷入僵局。在此期間,李鴻章先後於6月20日、7月1日向俄、英兩國請求出面調停,兩國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都向日本提出過警告,但日本早有心理準備,向兩國保證中日衝突不會影響他們的利益,又看準了兩國又各有自己的小算盤,因而軟硬兼施,說如果對方硬要干涉的話,「日本將不惜舉國化為焦土拚死抵抗」。這樣,兩國對調停就沒有了積極性。 7月3日大鳥向朝鮮外務督辦正式提出內政改革綱領,企圖干預朝鮮內政,並使日本在朝鮮享有與中國「略同」的宗主地位。朝鮮政府不敢明確向日本提出反對,不得已成立個「改革調查委員會」,企圖敷衍了事。大鳥在7月10日又向朝鮮「改革調查委員會」提出具體實施方案,限期明確答覆,並準備了如方案被拒絕時應採取的手段。 朝鮮政府被逼不過,7月14日朝鮮外務督辦趙秉稷復函大鳥說,日本的提案違背日朝之間自主平等的和平原則,如果接受,則各國必定「紛紛恣意提出要求,則有傷朝鮮自主之體面」,還望日本撤兵為盼。與此同時,在英國主持下,中日之間的談判表面上也在進行。 7月7日、9日,總理衙門與日本代表小村壽太郎舉行了兩次會晤,中國堅持兩國同時撤軍再談朝鮮問題。小村認為 這表明清政府缺乏誠意,憤然離席。陸奧外相得知消息,高興地說:「該仲裁之失敗,令我國在將來之行動上漸得自由,寧可為喜。」與伊藤商量後,陸奧指示小村在7月14日向清政府提出照會:近聞駐京英國大臣顧念睦誼,甚願日清兩國言歸於好,出力調停等語。但清國政府仍惟主撤兵之言,其於我政府之意毫無可依之情形。總而言之,清國政府有意滋事也。則非好事而何乎?嗣後因此即有不測之變,我政府不任其責!這個照會被陸奧稱為「第二次絕交書」。當時,李鴻章仍對和平抱有一線希望,並擔心「我去兵愈多,彼必愈不肯減退」,所以在行動上猶疑不決。在李鴻章按兵不動的同時,日本的陸軍源源而至,到6月底已達到1萬人。 日本發出「第二次絕交書」的第二天,也就是7月15日,光緒皇帝頒旨命戶部尚書翁同和、禮部尚書李鴻藻與軍大臣及總理各國事務大臣恭親王會商朝鮮問題的對策。 在16日的會議中,翁同和、李鴻藻主張繼續增加軍隊,而恭親王等持觀望態度,所以會議沒有結果。光緒知道後大為震怒,嚴責上次辦理失當,此番須加整頓,宣示主戰之意,「並傳懿旨亦主戰」(指慈禧)。根據皇帝的旨意,當天軍機處電寄李鴻章一道諭旨:「現在日本韓情事已將決裂,如勢不可挽,朝廷一意主戰。李鴻章身膺重寄,熟諳兵事,斷不可意存畏葸。著懍遵前旨,將布置進兵一切事宜迅籌復奏。若顧慮不前,徒事延宕,馴致貽誤事機,定惟該大臣是問!」李鴻章接到聖旨後,開始準備增兵。同日復奏增兵計劃:總兵衛汝貴率馬步軍6000人向平壤進發,馬玉昆統毅軍2000由海道進軍義州,與盛京將軍左寶貴商量派馬步軍8個營進平壤,會合各軍,增援漢城。與葉志超商量是否由海路移師平壤,以集中兵力。若葉同意,則派丁汝昌帶一部分海軍戰艦到朝鮮海面策應。 在此關鍵時刻,7月16日,英國和日本間拖延了5年之久的《日英通商航海條約》在倫敦正式簽訂。這個條約廢除了英國以往在日本的特權,承認日本的平等地位。這使日本擺脫了最後一個不平等條約的束縛。這件事明確地表明了英國對日本的支持。英國外相在簽字儀式上說:「這個條約對日本來說,比打敗了清國大軍還更為有利。」雖然英國擔心日本對中國的戰爭會影響其在中國的既得利益,但因為當時在遠東,英、俄是最大的競爭對手,兩國都不願把日本逼到對方一邊。所以,儘管他們開始都告誡日本,到後來反而爭著討好起日本來。日本政府因此備受鼓舞。第二天,戰時大本營召開第一次御前會議,通過了向中國開戰的決議。 19日,海軍艦隊改編為戰時編製:合併常備艦隊、西海艦隊及其它艦隻,編入聯合艦隊,任命海軍中將伊東佑亨為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命其控制朝鮮西岸海面。改編後的聯合艦隊配製如下,常備艦隊:松島、浪速、吉野、千代田、嚴島、橋立、高千穗、秋津洲、比睿、扶桑;通訊艦:八重山;附屬艦:筑紫、愛宕、摩耶、鳥海、天城;魚雷艇:山鷹、七號艇、十二號艇、十三號艇、二十二號艇、二十三號艇;西海艦隊:金剛、天龍、大島、大和、磐城、葛城、高雄、赤城、武藏; 軍港警備:①橫須賀港:筑波、干珠;②吳港:鳳翔、海門、館山;③佐世保港:滿珠。海軍大臣又提出,若發現清國艦隊或是增援部隊時,日本艦隊如立即開戰,在外交上有無困難,陸奧果斷地答稱:「作為外交上的程序,沒有什麼問題。」 大本營又根據未來海戰的勝負,制定了三條作戰大方針: 第一,如海戰獲勝,奪得制海權,陸軍則長驅直入,進攻北京; 第二,如海戰勝負未決,則陸軍進佔平壤,海軍則維持朝鮮海峽的制海權; 第三,若海戰失敗,則撤退朝鮮陸軍,並以海軍防守日本沿海。 至此,日本在軍事上已經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也是在7月19日,日本政府通過英國駐日公使轉告清政府,如果中國派兵增援駐朝軍隊,應視為對日本表示敵意的行動。 7月19日,大鳥接到陸奧的電訓,立即於當天向朝鮮政府提出四項強烈要求: 一、由日本自己動手架設漢城至釜山間軍用電話線; 二、根據日朝條約,朝鮮立即為日軍建造兵營; 三、駐牙山清軍師出無名,應迅速令其撤退; 四、廢除中朝之間一切與朝鮮獨立相抵觸的條約和協定。當天夜裡,清政府駐朝鮮通商交涉大臣袁世凱見大局已不可挽回,悄然回國。後事留給駐漢城代辦唐紹儀。第二天,大鳥再次向朝鮮政府提出通牒,限令「22日止予以確復,倘貴政府拖延示復,則本公使自有所決意從事」。到了半夜裡,大鳥再次發出照會,說中朝間一切條約均與日本國的平等地位衝突,必須加以廢除。可憐朝鮮政府接到通牒,驚恐不知所措。拖延到22日,勉強復照推說:「清兵久在境內,實因我國請援而來,南匪稍平之後,已屢請其撤回而未即退,亦如貴兵之今尚住留也。方更要唐代辦轉請中國政府從速退兵。」大鳥接到復照,大發雷霆,立即發出最後通牒,說「貴政府如不予以滿意之回答,則為保護我權利,或須用兵也未可知」。同時與大島旅團長約定,於23日調日軍入漢城,並決定無論朝鮮政府如何回答或是不回答,都要舉事。 7月23日凌晨,日軍按計划進入漢城,一路鳴槍放炮。大鳥親率一個聯隊包圍了王宮。守衛王宮的朝鮮士兵寡不敵眾,被日軍攻破。日軍闖入王宮,發動政變,非法囚禁國王李熙及閔妃,誘脅大院君李罡應主待國事,成立了親日政府。 7月25日,朝鮮親日政府宣布廢除以前同清政府締結的一切條約,並授權日軍驅逐在朝清軍。至此,日本終於具備了開戰的所有條件。當時,在漢城南約100公里的牙山,由直隸提督葉志超率同太原鎮總兵聶士成統兵約2000人駐守。被駐漢城日軍隔斷,孤立無援,情況十分危急。清政府決定派兵增援,由「濟遠」、「廣乙」、「威遠」號等三艘軍艦護航,「濟遠」、「廣乙」返航時,在7月25日晨8時,在豐島海面,突遭日艦「吉野」、「浪速」、「秋津洲」的襲擊,日軍不宣而戰,「廣乙」被毀,「濟遠」被擊傷返回。甲午戰爭就此爆發。最後慘敗。海軍方面,北洋水師全軍覆沒;陸軍方面,40萬大軍潰敗,遼東、膠東的防線相繼崩潰。日軍從遼東、膠東兩個方向形成了對北京的夾擊之勢。 甲午戰爭,數戰皆敗,遼東半島、山東半島相繼失陷,北洋海軍全軍覆沒。清政府被迫簽訂《馬關條約》,條約規定:承認日本控制朝鮮;割讓遼東半島、台灣和澎湖列島;賠償軍費白銀2萬萬兩,分8次交清;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4個商埠,日船可以任意航行各口;允許日本在中國通商口岸建立工廠,裝運進口機器;允許日軍暫駐威海。 甲午戰爭的失敗,中國不僅割國土,賠巨款,喪利權,蒙恥辱,而且進一步刺激了列強侵略中國的野心,大大加速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的進程。 在清朝政府的這次抗日援朝戰爭中,中國不惜亡國與新興的帝國主義作戰,以致受到嚴重的挫折,割地賠款,喪權辱國。這並非中國呆如木瓜,唇亡齒寒是顯然的,更主要的是一種榮譽心和類似父母及長兄的那種責任感的綜合反應。這正是我們文化中反抗強權、扶為濟困的主要精神。 總結 回顧中國歷史的三次援朝戰爭,人們深感朝鮮問題的嚴重性和複雜性,朝鮮是那麼容易成為國際性的問題和中國全局性的問題,甚至關係到國家生死存亡。1000多年來血淋淋的歷史總是再三再四地重複著這個過程,值得未來的中國決策者們在處理國際關係時深長思之。
推薦閱讀:
※世界史隨筆 第三章 波斯帝國的沉浮
※絲綢之路的重大意義,一帶一路是不是下一個絲綢之路
※對楊奎松《蘇聯大規模援助中共紅軍的一次嘗試》有關西路軍內容的點評
※大漢秘史:劉盈為何不寵幸張嫣,原因有哪些?
※孟姜女背後你不知道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