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理想,忍辱負重,不懈追求的精神一直為後人稱道.古今中外,這樣的例子不少,能舉出多少來?
06-14
,「屈辱地站著」——無論多艱難,多困苦,多屈辱,都要站著.鑽褲襠是奇恥大辱,但韓信是不得不鑽的,如果不鑽,只有兩個結果,一是他被那屠夫殺掉,從此沒有了韓信;二是他把屠夫殺掉,他贏得了暫時的勝利,但從此也沒有了韓信,因為他殺人了,殺人者償命,他會被法律殺掉.任何一個結果,歷史上就不會有韓信這個人.韓信之所以能作為成大業的形象在中國歷史上千古流傳,就因為他在忍辱負重時眼睛是看著未來的,心中有著遠大的目標. 2, 忍耐需要修養,忍辱需要度量,而忍辱負重則是一種境界.忍,乃是心頭一把鋒利的刀,要培養刀捅心頭而不驚的氣度,就要忍得了殺父之仇、奪妻之恨、胯下之辱、占攻之欺、爭鋒之傷……司馬遷如果不能忍受宮刑之侮,怎麼完成「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偉大著作《史記》而流芳千古,成為人人敬仰的史學家,後人尊稱的「太史公」? 但他矢志不渝,忍辱負重,身受腐刑,幽而發憤,經過十餘年的艱苦奮鬥,終於寫成了鴻篇巨著——《史記》3,伍子胥能屈能伸,不象他哥哥伍尚甘願成為父親的陪葬品.他寧願背負對國不忠、對父不孝的罪名,忍著父兄無故被害的恥辱和顛覆楚國的雄心逃亡他國.帶著強烈的報仇之心,幫助他所輔佐的吳王闔閭征服了多個諸侯國,當然包括楚國在內.殺父殺兄之仇終於得以雪恨.為解心頭之恨,他憤怒地鞭打了楚昭王之屍.太史公嘆曰:「向令伍子胥從奢俱死,何異螻蟻.棄小義,雪大恥.名垂於後世,悲夫!方子胥窘於江上,道乞食,志豈嘗須臾忘郢邪?故隱忍就功名,非烈大夫孰能至此哉?」 因此,伍子胥當年沒有隨父親俱死,並非不孝,也並非苟且偷生,而是要創造一個弒君報父仇的神話.這才是孝.因為當忠孝不能兩全時,按常理我們當然要舍孝取忠;但如果我們所忠的君王並非是一個賢君呢,當然只能舍忠取孝了. 可惜的是,堂堂大丈夫往往會被小人所諂陷.伍子胥也難逃一劫,最終落得個和父親一樣的下場.這無疑是夫差犯的一個大錯誤,以至於後悔莫及. 不管在伍子胥身上,還是在句踐身上,我們都能看到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的那種大丈夫的氣概. 商湯系夏台,文王囚羊久里,晉重耳奔翟,齊小白奔莒,越西施嫁吳,闔閭失愛姬,無不體現了這種氣概!他們也都成為了有所作為的人. 張騫懷著對漢武帝的感恩毅然出使西域,兩次淪落匈奴,忍辱負重,卻始終不忘肩頭使命,最終開闢了絲綢之路,名垂青史. 司馬遷(前145—?),字子長,生於夏陽龍門(今山西韓城).那裡南鄰黃河,北面50里是著名的龍門山.長河名山,氣勢雄渾,同時又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司馬遷的童年是在家鄉度過的,他與農夫牧童為伴,在飽覽故鄉山河名勝的同時,也有機會聽到許多相關的歷史傳說和故事,鄉土文化培育了司馬遷的靈秀豪邁之氣.其父司馬談曾任太史令,是一位刻苦勤奮的學者.他知識廣博,對諸子百家學說有深入系統的研究,他兼容並包又崇尚道家的學術思想對司馬遷有直接的影響. 司馬遷在史官家庭中長大,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自幼就養成了讀書的習慣,從10歲開始誦讀用籀文寫就的文獻.漢代通行的是隸書,籀文是先秦古文字,司馬遷從小就打下了堅實的古文基礎.他的閱讀範圍相當廣泛,上至堯舜禹三代的典籍,下至西漢盛世的辭賦,他都有涉獵.至於諸子百家的著作,春秋戰國到秦漢之際的史料,乃至朝廷的公文檔案,都是他閱讀的對象. 司馬遷在20歲時有過漫遊的經歷,到過東南一帶許多地方.在會稽探訪大禹的遺址,在場上水濱憑弔屈原,在登封瞻仰許由的墳墓,在楚地參觀春申君的宮殿.在劉邦發跡的豐沛之地,司馬遷參觀蕭何、曹參、樊噲、夏侯嬰等人故居.在漫遊過程中,他流露出對傳統文化及其深厚的感情.他有很強的好奇心,喜歡對歷史真相尋根求源.遊覽韓信故里時,他聽當地人講韓信年輕時就胸懷大志,儘管家境貧寒,仍然把故去的母親安葬在高敞地.司馬遷實地考察了韓母的墓地,那裡果然地勢開闊,證實了傳說的可信.司馬遷在廣闊的地域留下了自己的足跡,大大拓寬了視野,為《史記》的寫作搜集了許多新鮮的材料,他在遊歷的過程中的真切體會和親身感受也一起寫入書中. 父親司馬談曾任太史令,他把修史作為自己的神聖使命,可惜壯志未酬而與世長辭.司馬遷子承父之志,繼任太史令.太初元年(前104年),他開始了《太史公書》及後來稱為《史記》的寫作.但是,事出意外,天漢三年(前98年),李陵戰敗投降匈奴,司馬遷因向漢武帝解釋事情原委而被捕入獄,並處以宮刑,在形體和精神上給了他巨大的創傷.出獄後任中書令,他忍辱含垢,繼續寫作《史記》.前後經歷了14年,《史記》的寫作已基本完成.司馬遷大約死於武帝末年,即公元前87年前後. 司馬遷修史 司馬遷修史初期,旨在繼承古代史學傳統,並弘揚有漢一帶的精神,把修史看作是「明聖盛德」、述「功臣史家賢大夫之業」(《太史公自序》).但是經過李陵之禍以後,他的形體精神受到摧殘,心情發生了很大變化,他的修史動機也有所調整.他列舉周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孫臏、呂不韋、韓非等人著書立說的動機,認為自己也屬於發奮著書的類型,是在經歷磨難之後通過著書抒發心中的鬱悶和不平.司馬遷由於身陷囹圄、遭受宮刑,不再把修史僅僅看作是對歷史的總結、對西漢盛世的讚頌,而是和自己的身世之嘆聯繫在一起,融入了較多怨刺的成分,許多人物傳記都寓含著作者的寄託,磊落而多感慨.司馬遷修史過程中前後心態的巨大變化,賦予《史記》這部書豐富的內涵,它既是一部通史,又是作者帶著心靈創傷所作的傾訴. 韓信很小的時候就失去了父母,主要靠釣魚換錢維持生活,經常受一位靠漂洗絲棉老婦人的周濟,屢屢遭到周圍人的歧視和冷遇.一次,一群惡少當眾羞辱韓信.有一個屠夫對韓信說:你雖然長得又高又大,喜歡帶刀配劍,其實你膽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話,你敢用劍你的配劍來刺我嗎?如果不敢,就從我的褲襠下鑽過去.韓信自知形隻影單,硬拼肯定吃虧.於是,當著許多圍觀人的面,從那個屠夫的褲襠下鑽了過去.史書上稱「跨下之辱」. 史書中記載:淮陰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雖長大,好帶刀劍,中情怯耳.眾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於是信熟視之,俯出褲下匐伏.一市人皆笑信,以為怯. 關於胯下之辱的原因,在老淮安市還有幾種說法: 一種說法是韓信年輕時有二種愛好,一是釣魚,一是劍,當地一個屠夫要他的劍,他不給,屠夫讓他從胯下鑽過去. 第二種說法是一次經常周濟韓信的漂母生病了,韓信為了給漂母弄點肉吃,到屠夫那裡賒肉,屠夫讓他從胯下鑽過去. 還有一種說法是,韓信受生活所迫,偷了屠夫的肉,屠夫說你從我的胯下鑽過去我就不要了,在韓信做了大將軍後,還去看過這個屠夫,不但沒有報復他,還讓他作了手下的中尉. 對於跨下之辱,韓信後來說,我當時並不是怕他,而是沒有道理殺他,如果殺了他,也就不會有我的今天了.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忍辱之法
※談布施與忍辱
※科注第166集:六度忍辱之無生法忍
※根宋佛教音樂:你的忍辱誰來成就
※土登翁修堪布:恨意會令你猙獰 學會愛才能夠獲得你想要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