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亞青:現代國際關係理論的沿革

  

  [摘要]本文探討國際關係理論的發展過程,也試圖討論它的未來走向。1919-1948年是國關理論初創與理想主義主導時期,源於對一戰的深刻反思,理想主義謀求實現一個想像中的和平世界。從二戰到1979年是現實主義的主導時期,以二戰和冷戰為背景,摩根索建立起現實主義理論框架,華爾茲的新現實主義在理論上做出了重大貢獻。1979-1992年是自由主義復興時期,新自由制度主義成為理論化程度最高的自由主義流派,與新現實主義比肩而立.1992年至今,強調觀念和認同的建構主義興起,逐漸與新自由主義和新現實主義形成三足鼎立。今後,國關理論將更多地表現出進化思維、權利政治和多元理論的發展取向.

  

  [關鍵詞]國際關係理論;理想主義;現實主義;自由主義;建構主義

  

  國際關係成為一門學科有近100年的歷史,1919年英國威爾士大學設立第一個國際關係教席是國際關係學科成立的標誌.學科的建立反映了人們對一戰的反思和對消除戰爭的希冀.從1919年起,國際關係理論的沿革經歷了四個主要階段.本文主要探討在這四個階段中國際關係理論的發展與變化,並討論國關理論可能的發展取向.

  

  一、國際關係理論初創階段與理想主義的興起(1919-1948)

  

  一戰後,人們希望建立一個和平的國際社會.1918年,美國總統威爾遜提出"十四點"計劃,集中反映他的理想主義思想。威爾遜理想主義的核心是建立一個可以維護世界和平的超國家組織,具體體現在國際聯盟上面.威爾遜主義影響深遠,國際關係理論發展到第三個階段,即自由主義復興時,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是將威爾遜理想主義中民族自決、自由貿易、國際組織等觀念重新整合梳理,並使之理論化.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國際關係思想還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國際關係理論體系.歷史上許多思想家,如霍布斯、洛克、格勞秀斯、康德等人都有著關於政治和國際政治的重要論述,但沒有統合成為國際關係理論的體系.威爾遜的理想主義至多是一些關於國際關係的思想和政策建議.因此,1919年開始的第一個階段是國關學科的初創階段、或曰幼稚階段.從理論角度講,理想主義是這一階段國際關係的主導理念,考慮的是"應然"問題,就是世界應該是什麼樣子.在方法論方面,國際關係遠未形成自己的方法論體系,主要是借鑒歷史學和國際法的研究方法.威爾遜的很多思想來源於國際法,他本人在任大學教授時期主講課程也是政治學和法學.另外,一些國際聯盟的積極倡導者,如塞西爾、勞特巴赫等,也是典型的理想主義者.

  

  但是,國際關係理論在第一個發展階段中發生了一個重大的"斷裂",這就是1939年卡爾《二十年危機》一書的出版.該書矛頭直指威爾遜理想主義.卡爾認為,在國際關係思想界存在著兩種對立的思想,一種是烏托邦主義,即威爾遜理想主義,一種是現實主義.理想主義的典型實例國際聯盟在制止侵略方面屢遭失敗,最根本的一點就是把世界設想得過於理想,與現實脫節.國聯的失敗也是理想主義的失敗,它忽視了現實世界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問題,亦即"實然"問題.卡爾指出現實主義是一種和烏托邦主義對立的理念,它所重視的第一要素就是權力,最核心的一點是怎樣看待權力和道德.卡爾認為這個世界上沒有道德是不行的,但什麼是道德,怎樣遵循國際道德,國家怎樣具有自己的道德,則完全是另外一回事.正是在權力這-核心問題上,卡爾對理想主義的尖銳批判使這本書一出版就引起了很大反響,但最大的震撼還是來自二戰.《二十年危機》首版在1939年,當時戰火初起g此書於1946年發行第二版,二戰剛剛結束.二戰的實際似乎印證了卡爾的預言,此書影響力進一步加大.二戰前人們紛紛談道德和秩序,但卡爾說,國際關係的實質是權力.所謂的道德,所謂的維持國際秩序、國際組織,都是維持現狀國家的口號,德國不會這樣思考問題,不滿意現狀的國家必然要加強實力去改變現狀.《二十年危機》使得理想主義的發展出現了"斷裂",為戰後現實主義的興起做出了重要的鋪墊.

  

  二、國際關係理論的發展階段與現實主義理論體系的確立(1948-1979)

  

  第二階段開始的標誌是1948年摩根索《國家間政治》-書的問世.如果說卡爾在理論上的重大貢獻是界定了理想主義和現實主義兩大流派並突出了現實主義理論的話,那麼,摩根索則建立了現實主義的理論體系,系統表述了現實主義的整體思想、基本原則和運用方式.因此,摩根索被稱為"戰後現實主義之父".由於國際關係有了自己的理論體系,所以,作為一門學科,它開始走出幼稚階段,進入發展階段.戰後最初幾年,美國一度壟斷原子彈,被稱為"短暫單極".但冷戰很快就開始了,美蘇對峙局面迅速形成,這種國際政治的背景又給現實主義增添了發展的土壤與證據.美蘇對峙的本質是軍事對峙,最終體現在戰略均勢上面。在這個階段,國際關係研究的重心轉向美國,現實主義成為國際關係理論的主導範式,國際關係研究基本上是在現實主義的理論框架中展開的.現實主義的基本假定是:權力(特別是軍事實力)是國際關係的最根本因素,國家的利益至高無上,普世道德是沒有意義的.摩根索在《國家間政治》中最極端的表述是將國家的一切行為動機歸於獲得權力、增加權力和保持權力.權力不僅是國家生存的手段,而且成為國際關係的目的和國家本身的目的.現實主義作為主導理論持續30年.在這個大框架下,許多針對實際問題(如:戰略威懾問題、安全困境問題等)的研究深入展開,使國際關係學進入了迅速發展時期.標誌有兩個:

  

  其一,現實主義高度理論化。《國家間政治》提出了現實主義的基本問題,但全書理論化程度並不很高.之後經過眾多學者的努力,一些有影響的理論相繼出現,理論化程度越來越高.比如強調權力結構決定世界體系穩定的霸權穩定論,認為霸權國和挑戰國之間相對權力變化會導致戰爭的權力過疲論等.再如,卡普蘭的體系論、文利森的決策理論等也使國際關係研究進一步規範化.《集體行動的邏輯》的作者奧爾森從經濟學角度也提出了國家興衰理論,指出大型分配聯盟是國家衰退的重要原因.大型戰爭可以將原有的社會結構全部打亂,所以戰後會有迅速的經濟發展-m經濟學家嚴謹的方法論更加受到重視.有人用這種理論專門分析了戰後德國和日本的發展,也有人試圖把此理論運用到分析中國"文革"後的發展.

  

  其二,形成了以社會科學方法為基本方法的方法論體系.在國關理論的幼稚階段,很多學者是從歷史學、法學轉行研究國際關係的,前者沿著歷史學的方式進行研究,後者沿著國際法學的脈絡展開分析,國際關係理論本身在幼稚階段沒有自己的方法論.在現實主義主導階段,國關理論在方法論上的突破,主要在於戰後美國出現的社會科學繁榮,人們強調社會科學向自然科學靠攏,行為主義開始主導國際關係學的研究.從認識論的角度看,行為主義堅持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一元論,認為二者本質上一樣.與此相呼應,國際關係學學者努力將自己的理論體系化為一種極其筒約的理論,能夠用公式表示出來,能夠用定量方法計算出來.不僅在國際關係學界,在整個政治學界都出現了這個趨勢.所謂國際關係學第二次大論戰主要是方法論論戰,爭論焦點在於自然科學的方法到底能否運用到國際關係研究之中.結果是科學派佔了上風.這種結果有利有弊.有利的方面在於將國際關係學科的方法論逐漸統合起來,形成了比較"硬"的國際關係科學方法論.與之相關的數據收集也積極展開.比如,在密歇根大學建立了龐大的戰爭資料庫,收集了自拿破崙戰爭以來所有可以收集到的戰爭數據,建立了"戰爭相關係數"體系(COW,the Correlates of War)不過,這樣做的負面效應是建立起科學方法論的話語霸權,其他方法都或多或少地被邊緣化了.

  

  國際關係理論和方法論這兩條主線的發展,到1979年匯聚到一個頂峰,即華爾茲的《國際政治理論L以自然科學理論標準衡量,此書至今仍是國際關係理論界最嚴謹、最簡約的著作.它以國際體系的無政府性為基本前提,將以主要國家實力分配為基本內容的體系結構視為國際政治的核心變數,形成了以國際體系結構解釋國家行為的嚴謹理論體系,簡稱"結構選擇".以方法論的標準衡量,它具有高度的理論簡約性和可證偽性,比枝容易地演化出理論假設,通過理論、假設、數據、驗證的步驟,得出分析結果.《國際政治理論》是國際關係學引用率最高的書,是第二階段的集大成著作,是國際關係理論發展和學科趨於成熟的標誌.當時的國際政治背景,尤其里根上台後美蘇展開的第二輪冷戰,似乎再度證明了現實主義國際關係理論是不可取代的.

  

  三、國際關係理論繁榮階段與自由主義的復興(1979-1992)

  

  國際關係理論發展的第三個階段是學科的繁榮時期,以現實主義危機和自由主義復興為基本標誌.20世紀70年代初,國際政治現實中出現了布雷頓森林體系垮台、美元貶值、越南戰爭、石油危機等一系列事件,這使人們開始反思現實主義的許多基本命題是否還能解釋國際關係的現實.將1979年作為國關理論發展的第二和第三個階段的分野是因為此年《國際政治理論》出版.此前兩年,即在1977年,基歐漢和約瑟夫·奈出版了著名的《權力與相互依賴L在這本理論著作之前,兩人也已提出過"跨政府關係"的概念,對國家作為單位提出了質疑.m《權力與相互依賴》否定了現實主義的三個基本假定,雖然由於第二輪冷戰開始的政治大背景,該書沒有立刻掀起理論論戰,但它是自由主義全面復興的序曲.

  

  《權力與相互依賴》提出的三個與現實主義針鋒相對的基本假定是:第一,否定現實主義以國家為國際關係惟一行為體的命題,認為國家不是單一的理性行為體,其他超國家和次國家行為體也在國際關係中發揮著重大影響.第二,軍事安全並非總是國家的首要問題。其他問題也會具有極大的政治意義.第三,軍事力量不是或不完全是國際關係中實現國家對外政策的最有效手段.華爾茲對摩根索的理論做了兩個重大修正.一是把國際政治的第一推動從人性改變到了無政府性.人性難以科學化,是難以驗證的東西,華爾茲的理論之所以具有高度的科學性,原因之-就是他的理論變數都是可驗證變數,這樣華爾茲否定了摩根索現實主義的第一原則,亦即人本性好鬥。華爾茲認為國家間戰爭的根本原因在於國際社會的無政府性,而不是人性.二是華爾茲認為權力不是目的只是手段,生存才是目的,所以,華爾茲理論又被稱為"防禦性現寒主義".在無政府狀態下,保存自己只能靠自助,依靠軍事力量,因此,華爾茲主張權力的合理性夠用.但是,恰恰是在這個問題上,基歐漢和奈提出了質疑,是否只是軍事手段才是權力?例如,軍事強大的美國和軍事屬弱的加拿大為鄰,是否美國可以因漁業糾紛而派兵進攻加拿大?基歐漢和奈認為軍事手段並非在任何情況下都是保障國家生存和利益的最有效手段,更不能事先假定如此.權力不僅僅是軍事力量,權力也可以來自相互依存,世界的相互依存度很高,但是不對等的,不對稱的相互依存產生權力。

  

  1977年以後,特別是進人80年代後,出現了各式各樣的自由主義.有影響的國際關係自由主義理論包括:邁克爾·多伊爾和布魯斯·拉塞特的"民主和平論",認為民主體制是和平的基本原因』商貿和平論,繼承了亞當·斯密的思想,認為只要國際上有一個開放的商貿體系,國家就不會發動戰爭.梳理起來,共有五種形態的自由主義,即:共和自由主義、相互依存自由主義、認知自由主義、社會自由主義和制度自由主義.各種理論紛紛出台,形成了繁榮階段的高峰時期.

  

  在諸多自由主義流派中,新自由制度主義的理論化程度最高,這主要歸功於基歐漢.新自由制度主義在方法論上沒有新的貢獻,而是嚴格繼承了科學方法論,堅持科學實在論和物質主義本體論,堅持國際關係中客觀規律的存在和可發現性.從這個角度來說,華爾茲和基歐漢都借鑒了徽觀經濟學的理論,在理性主義這個大範疇中進行研究.新自由制度主義的根本突破始於對現實主義一個重大理論——霸權穩定論的批判.霸權穩定論是華爾茲結構現實主義的典型範例,它的基本命題是國際體系中實力分配的結構決定這個體系是否易發戰爭、是否穩定.霸權國可以遏止戰爭,一旦沒有霸權國,則會狼煙四起.根據這個理論,霸權國在軍事經濟上佔有絕對優勢,且建立起規則、機制和制度來維持霸權地位,同時也維持著世界秩序.70年代中後期,人們普遍認為美國霸權衰退了,《大國的興衰》反映了這種共識.該書的基本觀點是任何大國都要衰退,主要原因是在海外的帝國戰線太長,太多的承諾必然要消耗自身的資源基礎.根據霸權穩定論的基本理論,只有霸權國把自己的軍事經濟實力重新恢復到最高點,才能繼續保持原有的規則、機制和制度,維持體系本身的穩定.基歐漢則認為,維持秩序既靠權力,也要靠制度,如一個國家或社區成員服從制度,在沒有強權保障秩序時,仍然可以維持秩序,實現穩定.霸權國(指美國〉在權力鼎盛時的1945年領導建立了一系列的國際制度,根據霸權穩定論的說法,霸權國一旦跌落,它所領導制定的制度也隨之瓦解.但基歐漢指出,這種供應學派觀點是不適當的,應當從需求角度思考這個問題.即便制度是霸權國提供的,但由於元政府體系中國家對制度的需求,所以即使霸權國權力消退,已有的制度也不會全然瓦解,國際制度仍然可以是維持秩序的最主要的手段,促成國家闊的合作.1984年,基歐漢出版了《霸權之後:世界政治經濟中的合作與紛爭L作為新自由制度主義的代表作,該書從理論和實證兩方面比較完整地提出了需求學派的制度理論,也使新自由制度主義成為了眾多自由主義流派中理論化程度最高的理論,標誌著新自由主義理論的成熟.

  除此之外,第三階段還有兩個值得注意的發展:

  

  其一,二戰以後在英國出現的"英國學派"此間取得了重大進展.英國學派大致可以歸為社會自由主義學派。早期重要學者馬丁·懷特在卡爾分類的基礎上,將國際關係理論分為現實主義、革命主義和理性主義,分別對應著霍布斯傳統、康德傳統和格勞秀斯傳統.前兩者類似於卡爾所說的現實主義和烏托邦主義,第三類則是懷特的貢獻.國際社會不是霍布斯的互相征戰的原始狀態,而是有法律和准法律約束的社會性結構.懷特閘釋的理性主義成為英國學派的基本理論出發點.布爾是英國學派第二代代表人物,其著作《元政府社會》在70年代冷戰非常激烈之時提出可以建立一個有規則管理的國際社會.英國學派發展至今,出現了新的一代以及《國際社會與國際關係的發展》等代表作.布贊的《世界歷史中的國際體系》發展了英國學派的核心思想.儘管他本人不承認自己屬於什麼學派,但布贊探討國際社會向世界社會的演進,其方法論特徵也已經比較明顯,即從歷史中提煉理論,這與英國學派的基本研究脈絡是並行不悖的.[叫比如說,談國際社會、國際體系,不像華爾茲那樣當成是超歷史概念,而要研究在歷史中的發展演變過程.這樣,歷史演進就成了英國學糠的主要研究方法.與歷史學家不同的是,這種歷史演變的方法著重於在歷史中提煉國際關係理論的概念,是史學與國際政治的融合、史料為政治學研究服務.這種方法的優點是有大的歷史觀,很容易形成一種發展和進化的理論,弱點是以科學觀來看,英國學派理論難以提出明確的因果關係假設,缺乏理論陳述的清晰度.

  

  其二,非主流理論對主流理論的抨擊日趨尖銳.一方面,20世紀60年代發展起來的依附理論仍然在發展中國家有著很大的影響,沃勒斯坦的世界體系理論也在進一步發展之中.另一方面,非主流理論也開始與主流理論正面交鋒.1984年,基歐漢主編《新現實主義及其批判》,收入了批判理論和後現代理論對新現實主義的質疑和批判.雖然主流理論後來沒有高度重視非主流理論的力量,真正的對話並沒有深入展開,但非主流理論的批判一直沒有停歇,一批重要著作也相繼問世.考克斯(Robert Cox)的《生產、權力與世界秩序》(1987)、林克萊特(Andrew Linklater)的《超越現實主義:批判理論與國際關係》(1990)、埃爾思坦(J. B.Elshtein)的《性別與國際關係》(1987)等都對國際關係理論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加大了第三階段的爭鳴力度,為下一階段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四、國際關係理論的三足鼎立時期與建構主義興起(1992—今)

  

  1992年至今,是國際關係理論範式分野再顯清晰的時期,標誌是建構主義興起並與現實主義、自由制度主義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態勢。建構主義在西方社會科學中一直非常重要,只是在國際關係學中,現實主義在第二時期形成話語霸權,並藉助科學方法論的工具,加之建構主義在國際關係領域自身沒有形成高度理論化的體系,所以一直處於邊緣狀態.20世紀50年代對歐洲一體化的研究表現出了建構主義的一些思想.如:以密特拉尼(David Mitrany)為代表的功能主義學派、以哈斯(Ernst Haas)為代表的新功能主義學派、以多伊奇(karl Deutsch)為代表的社會交流學派等。但由於冷戰的反覆持續和歐洲一體化進程的曲折複雜,這些學派沒有形成重大的影響.

  

  80年代末,奧努弗(Nicholas 011uf)把建構主義這一術語正式引人到國際關係學,並出版著作《我們造就的世界》.對國際政治學建構主義做出最大貢獻的是亞歷山大·溫特.溫特1987年在《國際組織》上發表了一篇以行動者和結構的關係為內容的文章《國際關係理論中的施動者——結構問題》,開始探討國際政治的社會因素.1992年,溫特發表了《無政府狀態是國家造就的:權力政治的社會建構》,立刻引起轟動,建構主義國際關係理論開始得到廣泛關注,因此可作為國際關係理論發展進入第四個階段的標誌.溫特的這篇文章質疑的是現實主義和自由主義研究的起點問題——國際體系的無政府性.現實主義和自由主義都把國際體系的無政府性作為事實接受下來,以此為起點開始研究.但溫特指出,這種接受"無政府邏輯"的做法本身就值得質疑."無政府邏輯"並非只是現實主義和自由主義接受的那種霍布斯邏輯,而是包括洛克文化和康德文化在內的多種邏輯."無政府邏輯"也不是亘古不變的客觀存在,而是行為體在社會實踐中建構起來的社會事實,有別於自然科學中的自然事實.國家利益、權力政治這些現實主義的基本概念同樣也是社會實踐建構的產物.這些思想集中體現在溫特1999年出版的《國際政治的社會理論》這部著作與新現實主義大作《國際政治理論》形成鮮明對照,被認為是20世紀國際關係學最後一本最重要的著作.

  

  建構主義對現實主義和自由主義形成了根本性挑戰,並逐步與後二者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最根本的一條是它與現實主義和自由主義存在不可通約的本體論觀點,認為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認識論、本體論、方法論三個方面的機械一元主義是不能成立的.建構主義強調觀念、認同、文化的重要性,認為國際體系的物質性結構只有在觀念結構的框架中才能具有意義。考察兩個國家的關係,不要只看它們是否都有核武器或是否是鄰國,也要看它們到底是敵人還是朋友.溫特最常用的典型例子是,美國並不擔心英國的一百枚核彈頭,卻十分害怕朝鮮的一枚核彈頭.因為英美是朋友,而朝美是敵人.

  

  現實主義仍在發展.當前具有代表性的現實主義理論是所謂的進攻性現實主義.它可被視為現實主義發展的第三個階段,也是後冷戰時期最典型的、最激進的現實主義,代表作是米爾斯海默的《大國政治的悲劇》.雖然這部著作的理論化程度不是很高,但現實主義意識卻超過了以往的現實主義.進攻性現實主義從兩個源泉獲得了靈感,一是摩根索的權力論,二是華爾茲的結構論。進攻性現實主義認為,國家的目的是保全自己的生存,因此權力是第一要素.但國際體系的元政府結構卻決定了國家永遠無法知道自己擁有多少權力才能實現這一目標,所以,國家必然追求無限大的權力,因而爭霸也就成為大國關係的必然態勢,爭霸的結果又取決於經濟和軍事實力.進攻性現實主義認為大國爭霸是國際關係的鐵律,人是沒有任何作用的,這是機械唯物主義的錯誤.正因為如此,進攻性現實主義才是極其悲觀的現實主義,悲觀程度超過了華爾茲的新現實主義,甚至在某些方面也超過了摩根索的傳統現實主義,摩根索至少還相信外交技巧在作用,而外交的藝術恰恰是人之所為。

  

  自由主義的發展也仍在繼續.一是制度合作研究進一步深人,阿克塞爾羅德的複雜系統和合作進化理論可能是目前最尖端的合作研究,不僅研究國家在國際體系中通過複雜學習程序進行合作的問題,也研究其他行動者和生物體之間在複雜系統中的合作過程.還有學者將自由主義的幾個重要因素,比如相互依存、民主政體和國際制度結合起來研究戰爭與和平問題,提出了三角和平的理論.二是全球治理.在全球化發展迅速的階段,以元政府治理為基本內容的合作性治理得到了進一步的拓展,多邊主義與多邊國際組織再度成為自由主義研究的重點之一.與之相關的是軟權力的概念,因為在全球治理中,僅僅依靠硬權力是遠遠不夠的.三是國內政治與國際政治的結合.自由主義從第三階段起就開始注意國內國際政治的相關性.1988年普特曼提出了雙層博弈模式,強調了國內和國際兩個層面的關係.海倫·米爾納在1991年的一篇論文中就對以無政府性劃分國際國內政治的做法提出了質疑.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這一研究取向更加明顯地沿著國內國際政治的結合部位和相互影響方面發展.

  

  五、國際關係理論發展走向

  

  從國際關係理論的沿革歷程來看,國際關係理論發展可能會有以下幾個走向.

  

  首先,從強調循環向強調進化發展.回顧社會科學(不僅僅是國際關係理論)的發展,大理論有兩種明顯的思維取向.一種是認為整個理論體系是循環的,人的社會運動也是循環的,湯因比的"文明循環論"和米爾斯海默的霸權輪迴圃等都有著決定論的循環理論色彩.華爾茲的新現實主義也是如此,認為只要國際體系的無政府性質不變,國際體系中的行為體都會圍繞權力這一軸心運轉,這是不可更改的客觀規律.但理論發展到自由主義之後,很大一部分就不是這樣了.自由主義的制度觀是進化性理論,制度是人為的社會事實.基歐漢的新自由制度主義理論最簡單的表述是"制度選擇"——制度可以促成國家間的合作行為,若將人在建立制度方面的能動性考慮在內,就是人通過努力可以促成合作。如果這個命題確實反映了基歐漢的思想,那麼意味著國際關係的整體發展可以走出循環圃,不斷地向更趨合理的方向發展.建構主義則進步突破機械的歷史循環論,突出了人的觀念的力量,重視人的實踐活動的建構功能,強調了文化的作用.從循環理論走向進化理論的實質是關注人的能動性.如果說華爾茲的理論是人失能的世界,基歐漢的制度自由主義則是人有限能動的世界,而溫特的建構主義則是人積極能動的世界.人的能動是國際關係和歷史的推動力,人的復活也是國際關係的希望所在.

  

  其次,從權力政治向校利政治發展.在現實主義頂峰時期,權力變成了一切國際關係活動的核心.二戰後,摩根索建立現實主義理論大廈時,權力就開始走向神話.如果以權力為政治活動目的的情況持續下去,人類是永遠沒有希望的.當然,在當今國際關係中,權力仍十分重要,沒人會否認這一點.但是,也可以看到一種越來越清晰的理念軌跡,它在更多地向權利的方向發展.後現代國際關係理論、女權國際關係理論,以及很大一部分建構主義理論都表現出這種跡象.即使把國家作為主要的國際政治行為體,作為國際社會的成員,國家之間爭鬥的原因很可能是權利沒有得到承認而不是生存受到威脅.對等關係是要承認擁有平等的權利.即使對方再弱小,如果不承認對方的權利,就會形成不解之結。民族之間、個人之間又何嘗不是如此.權力和權利是政治學中永恆的概念,核心問題是誰是目的,誰是手段.如果人類社會要不斷走向進步,就不應該忽視權利,並將權利視為目的,將權力視為手段.如果說現實主義是權力政治理論,自由主義和建構主義則更加重視極利政治的歷史性和現實性意義.

  

  第三,從話語霸權向多元理論和方法論發展。如果說第一階段是理想主義的天地,第二階段是現實主義和科學方法論主導,第三階段已經明顯表現出多元態勢,無論是理論還是方法論都是如此.無論哪個學者都很難說自己的理論就是惟一正確的國際關係理論,自己的研究方法是國際關係研究的惟一方法.國際關係理論的現實是多種理論並存,多種方法並存,而且同-個研究中有並用多種方法的現象,即所謂的後實證主義的狀態.除三大主流理論之外,還有深入發展中的批判理論、規範理論、女性理論、後現代理論。除了實證主義方法論之外,還有解釋學方法論、解構方法論等等.這樣的狀態應該是正常狀態,因為多理論、多方法論的競爭狀態,才應該是"學問"的真實狀態.

  

  國際關係學是和現實結合很緊密的學科.從理論與現實的關係看,國際關係理論,除了威懾理論等非常具體的理論外,宏理論一般對國際關係實踐沒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卻有潛移默化的功力.從理論自身建設來看,它要解決的是最根本的問題,比如,我們是誰?世界是什麼?國際關係是什麼?理論本身的意義在於積累思想、傳播學術,實現知識的生產和再生產.國際關係理論經過近百年的積澱和沿革,深化了人們對這個世界的認識,為社會科學的發展做出了自己的貢獻,這是國際關係理論自身的學理旨趣。理論的根本功能是使人們對世界和人類的根本問題有更深刻的認識,從而能夠使人類向更美好的未來發展.說到底,國際關係的根基是人與人的關係,國際關係學的終極關懷也應當是人.

  

  來源:《教學與研究》2004年第7期

推薦閱讀:

如果最後是你,晚一點也沒關係
盤點那些關係曖昧不是情侶卻勝似情侶的明星
六耳獼猴搶了唐僧的行李為何跑去花果山?只因他和孫悟空關係密切
卧室風水看夫妻關係 你們不和睦是風水導致的嗎
贏在關係:改變一生的命運(31~60節)

TAG:國際關係 | 理論 | 國際 | 現代 | 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