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樹市名勝古迹
06-14
1、大萬壽崇真宮位於樟樹市閣皂山國家森林公園九龍谷景區東峰之南麓,為道教勝地、道教靈寶派祖庭。其前身為吳嘉禾二年(233)葛玄再次入山時所結的卧雲庵,歷史上曾多次遭到火災,災後重建後,規模不斷擴大,到北宋徽宗時,已「為屋一千五百間」,「凡殿宇皆翼以修廊」,「江西宮觀未有盛於此者」,「西江之上以一二」,逐漸成為江南最大的道教宮觀。歷代皇帝又先後敕封,隋稱靈仙館,唐宋先後敕封閣皂觀、玄都觀、景德觀、崇真宮、萬壽崇真宮,1246年南宋理宗敕封為「大萬壽崇真宮」。崇真宮是一組大型綜合建築,包括靈仙宮、寥陽殿、昊天殿、葛仙公殿、東嶽殿、藏經殿、御書閣、玉像閣、正一堂、靖谷堂、丹井室、藏丹室等,此外,還有外圍四十九堂的名績。現宮觀於1991年重建,由朝階、宮門、正殿三部分組成,佔地2000餘平方米。前對閣皂山主峰凌雲峰,後倚東西兩山,正殿座北朝南,重門深院,翼以修廊,混合結構建築,歇山頂、琉璃瓦、飛檐高脊、彩壁丹牆、拼條花窗,氣勢恢宏,殿中供奉葛仙翁、張天師、許真君塑像三尊,道貌莊嚴令人肅然起敬.宮內香火終年不斷,遊人如織。2、紫陽書院位於樟樹閣皂山九龍谷景區駱駝峰南麓,佔地面積860平方米,其中庭院面積508平方米。是靈寶道派按照「三教合一」理論思想,供奉儒、釋、道三教鼻祖孔丘、釋加牟尼、李耳神像的觀宇,也是名人講道論學、唱和燕息的場所。南宋理學家、教育家朱熹曾兩度應邀在這裡講學,聽眾多達數百人。因朱熹別號紫陽,故道德宮又稱紫陽書院。3、鳴水橋位於樟樹市區東南34公里的閤皂山凌雲峰峽山口,四周崇山峻岭、翠竹蒼松、壑深流急。建於北宋政和元年(1111),橋拱至今保存較好。是江西省現存的兩座北宋石橋之一(另一座是廬山的觀音橋)。 該橋建於峽山口懸崖之上。鑿崖為基,以長條石砌橋座,用長0.58米、寬0.44米、高0.34米方石7塊,自左至右砌為單拱,自上游縱向並列砌17道拱圈,聯為單瓮。石橋內空高2.5米,寬2.6米,橋身橫砌長條方石,拱上再覆蓋兩條條石。橋面系用等邊方石成對角菱形鋪砌,橋長7.3米,寬6.8米。橋上兩側設欄杆,由望柱、欄額、華板、地袱相構。望柱雕刻蓮花瓣頭,欄額、華板、地袱均為素麵。橋瓮內,東岸基石上17道拱圈,每圈的第一塊拱石,順溪流鐫刻楷書銘文「大宋政和元年辛卯歲閤皂山道眾化緣信」,西岸逆流方向刻有「人財物建此石橋至四年冬至日畢工謹題」,字清晰可識。 鳴水亭在清初焚毀, 1934年閤皂山住持歐陽明性重建一亭,1958年因修公路上山拆除。清江縣人民政府於1979年冬季至翌年春季對鳴水橋按原貌進行整修,並採取了遷公路保護古橋的措施。1957年7月1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鳴水橋和一天門」為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築衛城遺址位於樟樹市東南9公里的大橋鄉洪光塘村東土崗上。清同治九年《清江縣誌》載:該地「鄉民築城以自保」,因以得名。城垣東西寬410米,南北長360米,城最高處達20餘米。面積14萬平方米。1947年,饒惠元先生(原樟樹中學教師),利用節假日帶領學生,在樟樹市大橋街道辦事處(原大橋鄉)洪光塘村的東南土崗,採集大量石器、陶器標本,發現了築衛城遺址。1957年江西省人民委員會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74年,省、縣博物館人員和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師生聯合進行第一次科學發掘,1977年,省、縣博物館人員和廈門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師生進行第二次科學發掘。兩次發掘共揭露面積566平方米。該遺址文化堆積厚約3~4米,劃為5層:①A層為擾亂層,乃近兩千多年的積澱;①B至②層為上文化層,相當於商周時期,屬奴隸社會;③至⑤層為下文化層,相當於新石器時代晚期,屬原始社會末期。該遺址包括新石器時代、夏代、商代、西周、春秋、戰國六個時期的文化堆積,上限距今約4500年。出土的文物、遺迹、石器有斧、刀、鏟、鑿、礪石等。陶器有陶鼎、罐、碗、盤、壺、杯、缸、陶紡輪、陶網墜等。遺迹有房基柱洞30餘個,經過培燒的紅燒土塊,鋪築平整的卵石硬面。社會經濟:出土砍伐器石斧16件,掘土器石奔12件,刮削器石刀8件。標誌當時尚處「刀耕火種」原始農業階段。2001年6月,築衛城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吳城遺址位於樟樹市西南44公里的山前鄉吳城村,處蕭江上游的丘陵坡地。黃明弓、吳城、城山村及正塘山一帶均發現商周遺物,分布面積約4平方公里。遺址中心在吳城村土城內,面積為61.3萬平方米。是長江以南首次發現的大規模商代人類居住遺址。吳城又名銅城。1984年,清江縣(今樟樹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73年9月該地修建吳城水庫進行考古調查時發現。1974年10月,國家文物事業管理局、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專家、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師生和省、縣文物工作隊隊員聯合進行搶救性發掘。1975、1979年,省、縣文物工作隊又進行了第四、五次發掘。爾後,又在廈門大學人類學系考古專業師生的參與下,進行第六次發掘。先後共揭露面積2400餘平方米。遺址文化堆積厚2~3米,劃為7層,分三期文化:第一期,相當於商代中期;第二期,相當於殷墟早、中期;第三期,相當於商末周初。發掘共清理房基2座、陶窯2座、灰坑和窯穴55個、墓葬16座,出土較完整的石器、陶器、銅器、玉器、牙雕等900餘件。遺址具有中原文化因素的文物、遺迹的出土,否定了「商文化不過長江」的論斷。吳城遺址1987年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榮獲「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大發現」;同年,國家文物局將該遺址列入「十五」期間大遺址保護50處重點之一,定性為商代中晚期的都邑遺址。6、樊城堆遺址位於樟樹市區西南約24公里的劉公廟鎮廟下村東側、雌溪上游。據清同治九年《清江縣誌》載:「樊城樊將軍舊宅」,因以得名。 1975年,清江縣(現樟樹市)博物館考古人員在距該遺址幾華里的橫塘村,出土了商代龍足虎耳青銅鼎後,擴大調查範圍時發現了該遺址。後來,又通過縣博物館、省文物工作隊、廣東省中山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師生先後三次發堀。遺址從新石器時代晚期,延續到商周時期。它的文化面貌,不但與樟樹市境內其它新石器時代遺址同一類型,和新余的拾年山、九江的神墩、永豐的尹家坪等新石器時代遺址也屬同一類型,並且與湖南東部的岱子坪、廣東北部的石峽等新石器時代遺址有許多相同之處。可見,該遺址先民是一支分布在贛江中、下游,與湘東粵北有聯繫的原始部落。考古學者稱它為「樊城堆文化」。 該遺址高出周圍稻田1至3米,南北長124米,東西寬101米,周長380米,面積1.2萬餘平方米,文化堆積厚約2至4米,是一處典型的土墩遺址。 樊城堆遺址通過三次考古發掘,出土的生產工具有石斧、石錛、石鏟、石刀、石鏃、網墜、陶紡輪、石鑽、礪石等;生活用具有杯、盤、碗、缽、豆(即高圈足盤)、罐、壺、水缸等;陶炊器有盤形鼎、罐形鼎、釜形鼎、壺形鼎等;制陶窯址和陶拍、陶墊均有發現;制陶方法有手制、輪制、泥條盤築均有;陶器的裝飾工藝紋飾,多系刻劃、壓印、剔刺,亦有彩繪,其紋樣達40多種,如粗細繩紋、方格紋、間斷繩紋、交錯繩紋、菱形回字紋、凸棱紋、長方紋、編織紋、籃紋、菱形紋、席紋、曲折紋、圓窩紋、凹弦紋、網結紋、回字紋、旋紋、篦點紋、錐刺紋等,以及變體雲雷紋、圈點、蕉葉、米字、$形、旋渦紋、交錯籃紋等;還有彩繪、鏤孔等裝飾藝術;遺迹有房屋、灰坑、陶窯、墓葬等。 樊城堆遺址的社會經濟形態是由母系氏族社會進入父系氏族社會的形態。人們隨著生產工具的改進,農業、畜牧業、漁獵等經濟的繁榮,逐漸學會構木築土,建造房屋。樊城堆遺址發現地面建築大量柱洞和草拌築紅燒土塊堆積,其定居後的社會經濟是以農業為主,捕魚狩獵為輔的生產形式,同時也發展了制陶和紡織手工業,過著「男耕女織」的生活。1987年,「樊城堆遺址」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通慧禪寺通慧禪寺始創於唐初年間(公元626—631),當時京城高僧道宣律師途經此地,見當地民風純樸,因緣殊勝,宣師心喜,遂開田建寺名曰「通慧寺」。會昌年間(公元841—845)觀察使李元爽傾幕希運禪法遂迎師至通慧寺,時常請益。希運禪師住寺時,黃檗門風,盛極江南,常以棒喝之法啟悟弟子。後來這一方法被門人臨濟義玄繼承下來,發揚光大,創「臨濟宗」。原寺有正殿、三官殿、地藏殿、觀音堂、功德堂、方丈、禪堂、庫房、園圃等,建築宏大,總面積約計2000平方米,正殿進深44.6米,寬13.6米,高5.8米。棟柱四排,柱身直徑尺余。懸山頂,泥瓦覆蓋,脊冠霽虹空瓶。殿內原有文天祥題「功德堂」和清乾隆帝所書「大雄寶殿」匾額,寺僧法通所建「公立十方碑」嵌於正殿二門左側牆上,碑文「緣本山未興樟鎮以來先有此寺」語,後與殿堂均已毀棄。通慧寺歷史悠久,高僧輩出,宣祖之後,有黃檗希運禪師、黃梅歸雲禪師、慧僧了明禪師;宋有了常禪師;元有法凈禪師;明有諶然、道如禪師、無相大智禪師;清有法通禪師;民國有了空、圓光禪師;建國初期有大仁、海蓮禪師,1958、1983年,二僧相繼病故。現通慧禪寺座落在樟樹市店下鎮,於2005年重建。2008年10月13日,通慧禪寺萬佛殿奠基,該項目結合佛教文化與園林文化進行設計,投資1.5億元,佔地面積200畝。8、永鎮塔位於樟樹市西南約17公里的永泰圩,贛江堤畔。清同治《清江縣誌》永泰團圖載:「市前小港,明成化末,贛水暴漲衝決,遂成大江,因水勢直下,建永鎮塔以控下游。」清光緒十七年(1891)「辛卯風災」,塔上層傾入江中。二十一年(1895),鄉民樂捐整修,由9級改為7級。迄今塔身保存完好。塔身以花崗石砌基,青磚作平台。從下而上,分7級逐級遞縮。通高24米。每層設6門,3虛3實,逐層輪轉,塔壁白灰粉飾。腰檐皆以青磚疊澀鋪挑出,上蓋青石吻鰲斜出聯角,雕作翹式;頂層以青石覆蓋,成六邊形,6角均懸風鐸。塔頂覆缽式剎座並置露盤,上冠圓光。塔內從基台至頂樹大木柱一根,各層置井字形木架。原設樓板、木梯,現毀。塔磚壓印銘文,有「洪永昌修」、「洪永昌會公修」、「永鎮塔磚」等9、店下清標彤管牌坊位於樟樹市區東南16公里的店下鎮堆上村北側。清咸豐四年(1854)監生黃時衡奉聖旨為其母—儒生黃士熟之妻李氏所立。牌坊為四柱三間式,高8.3米,寬8米,均青石構建而成。由長方形墊石、方柱、夾桿石、上下額坊、平板坊、花版、石刻浮雕人物、翔禽、花卉、幾組斗拱等組成。其南面,上有「聖旨」二字;中有「清標彤管」,其下一行小字是「咸豐四年甲寅季冬吉立」等字;下有「族表節孝儒生黃士熟之妻李氏」等字;中間兩方柱上,右有「雁志守深閨孤詣苦心堪微講德」,左有「龍恩頒下里清風亮節永著貞珉」;再兩旁方柱上,右有「地接松山培本性」,左有「晴□閣嶺□真操」等字。其北面,上有「恩榮」,中有「天中月心」,下有「族表節孝監生黃時衡之母李氏」;中間兩方柱上,右有「一片冰清堅貞久耐風霜烈」,左有「千秋石立遠近傳聞姓字香」;再兩旁方柱上,右有「井水無瀾清澈底」,左有「松林耐冷節彌堅」等字。 2000年7日25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清標彤管坊」為第四批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10、臨江大觀樓原名譙樓,位於樟樹市臨江鎮縣前街,坐北朝南,面對府前街,系臨江軍、路、府署大門望樓,是江西省現存唯一規模宏偉的郡治頭門舊址。 譙樓始建於宋,爾後幾經修繕,屢有改觀。明洪武三年(1370)至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先後5次維修。清咸豐七年(1857)毀於戰亂;同治十二年(1873)復建,更加雄偉壯觀。登樓眺望,遠山蒼松,桔林農舍,風帆上下,城廓煙雲,歷歷在目,故名「大觀樓」。現歸江西省臨江榮復軍人療養院使用至今,目前保存尚好。 該樓為城樓式建築,通高22.4米。基台高6.45米、寬25.6米、深14.2米,特製厚大青磚平砌作牆,內築夯土,下寬上窄呈梯形。中開通道,寬5米,高6米,進深二分之一處設兩扇大門。基台背面,左右兩側各砌石階梯四十級,轉折登台。檯面建樓三層,均為木構,通柱並列,逐層面遞減。各層設腰檐,四面欞條活窗,板梯上下。一層外有迴廊,內分左右室和堂間;二、三層內為敞間。歇山頂,泥瓦覆蓋,正脊飾幾何對稱雲紋圖案,兩端魚形鴟尾吞脊。脊檀銘文:「皇清同治拾貳年歲次癸酉仲冬穀旦」。原有巨木刻「臨江府」豎額,懸二樓正中,楷書骨勁端莊,系解縉所書。二樓內向原懸有「大觀樓」木匾,字體端正,清麗勁健。1984年5月20日,清江縣人民政府(今樟樹市)公布「大觀樓」為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11、臨江鐘樓位於樟樹市臨江鎮府前街與民主街之間的鐘樓巷,素與譙樓相媲美。始建年代不詳。明嘉靖三年(1524)知府錢琦擴建。清咸豐七年(1857)與譙樓同毀。光緒十五年春至十六年秋(1889-1890),知府王紹海重新修復,並作《建復郡城鐘樓碑記》曰:「樓凡四層,共高七丈四尺,地基東至西計十二丈,南至北計六丈八尺。第一層供奉白衣大士像,顏曰:『觀音閣』,仍舊名也。二層、三層,軒窗四面,面面玲瓏。四層上懸銅鐘,直插雲端,與譙樓對峙,岩岩然,氣象萬千,朝暮鐘聲轟轟然,隆隆然,上徹霄漢。樓旁為客廳,為書室,為僧舍,為庖廚,靡下賓賓然,秩秩然,臚分殊事,增奪益夫規。」該樓於1942年遭日本飛機轟炸,樓體傾斜,後拆毀上部,僅留下樓基觀音閣,銅鐘和《碑文》現存萬壽宮。2007年7月在原鐘鼓樓建築基址上,重新修建。同年10月竣工,基本恢復鐘鼓樓原貌。12、三皇宮三皇宮位於樟樹市區北部邊街西,始建於清光緒十三年(1887),磚木結構,是樟樹葯業人員供奉三皇和歷代醫藥家之地,也是藥材行鋪集會的場所。因正殿供奉伏羲、神農、黃帝三皇神位,故名「三皇宮」。三皇宮由正殿、神殿、左右廂房、里院、戲台、套間、客廳、膳房、寢室等部分組成,形似四合院布局,建築面積889.83平方米。開八字形門樓,青磚平砌,中嵌青石、豆綠石、浮雕人物、走獸、翔禽、花卉、樓閣於石上。門樓上端豎鑲「三皇宮」石匾,橫鑲「如游上世」石匾。門聯為「歷劫真師朝聖闕,終天草木載皇仁」。入宮門通道頂部是戲台,高2米,檯面面積60平方米,為木結構。藻井雕菱角形花紋呈螺旋式排列,正中鏤雕隆起雲龍寶相花,天花板以條木組織幾何形紋飾。朱漆為地,圖案貼金,色彩鮮明,造型美觀。戲檯面對正殿,中間為花岩崗石砌蚊形場地,左右設長方形神殿,與正殿相連。正殿為歇山頂,通柱整齊排列,構架並拆較高,徹上明造。正檁書有「皇清光緒十三年丁亥鴻孟夏四月吉立樟樹藥材行鋪公建」,是古葯都的標誌性建築。三皇宮正殿內供有扁鵲、華佗、張仲景、王叔和、王惟一、李時珍、葉天士、皇甫謐、葛玄、孫思邈等醫藥學家塑像。每年農曆四月二十八日,樟樹葯業人士要在這裡舉行盛大廟會,除夕向藥王禮拜辭歲,年初一齊聚集三皇宮團拜。2004年,樟樹市對三皇宮進行了搶救性修復,至2007年竣工。13、樟樹毛澤東同志舊居位於樟樹市區新街 31號(原雷家巷19號)。1930年7月14日,毛澤東、朱德率領紅軍第一軍團進駐樟樹時,毛澤東曾在此居住並召開軍以上幹部會議,作出「西渡贛江」重要戰略決策。 舊居為老式民房,八字門樓,進大門後有雨搭,中為院落,面積有100多平方米,磚沏地面,設有花壇,置有魚缸;二門正面為橫式走廊,廊柱欄杆排列有序;進二門設有隱壁,中有天井和廳堂,後又有小廳和天井,兩邊各有住房五間,四面砌風火牆,通高6米,房屋面積192平方米。由於年久失修,部分倒塌,現已提出方案進行全面維修。1984年5月20日,清江縣人民政府(現樟樹市)公布「毛澤東同志舊居」為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14、樟樹市博物館位於樟樹市葯都南大道,原名清江縣博物館,於1960年組建,1962年正式對外開放,全館佔地面積3000平方米。該館藏品總數14362件,其中一級文物24件,二級文物211件,三級文物2218件,一般文物11909件。藏品類別有石器、陶器、瓷器、青銅器、玉器、木雕、金銀器、牙雕木刻、硯台篆刻、名人字畫、古籍拓本、絲綢織品、石雕碑碣等。重要藏品有柳葉形雲雷紋青銅矛、雲雷饕餮紋一號列鼎、御制松花石硯、十字穿孔玉蛙等。該館現有《樟樹古代簡史陳列》和《樟樹葯、酒、鹽、化史展覽》兩個基本陳列。《樟樹古代簡史陳列》主要以圖片、文物的形式,展示樟樹從原始社會到清代的歷史發展進程。《樟樹葯、酒、鹽、化史展覽》主要展示具有樟樹特色的葯、酒、鹽、化工產品以及樟樹葯、酒的歷史發展進程。另外還有《樟樹市文物珍品展》,主要展示樟樹有特色的文物。15、樟樹葯都公園位於樟樹市城區西南側,初建於1983 年冬,1989年國慶竣工並開放。初名「上水公園」,面積148畝,1987年定名「葯都公園」。2004年12月樟樹市人民政府投資2600萬元人民幣,對公園進行改造和擴建,2005年10月完成第一期改造和擴建,並正式開園。擴建後的葯都公園面積266畝,其中擴建部分118畝。公園中水面110.4畝。擴建中共拆除房屋面積46800平方米,搬遷住戶589戶。公園據地形分成7個區域。一是溯源區:立葛玄、葛洪、侯逢丙、華陀、李時珍、張仲景、夏尚恆、黃石屏、杜本9尊銅像,其中後3名為樟樹人。二是文化區:有電視塔一座,高127米;休閑亭1個。三是中心廣場區:面積3300平方米,有音樂噴泉、九根龍柱(高9米,直徑0.7米)、水車一組3部(8米一部、5米二部)、浮雕牆2塊(長30米、高3.5米)。四是水上遊樂區:水面109.11畝,有遊船及遊船碼頭。五是兒童遊樂區:有各種兒童遊樂設施。六是體育活動區:有游泳池、門球場、張拉膜、體育健身器材。七是休閑區:區內以樟樹為主,另有梨、棗、板栗樹等,供市民休閑。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外國名勝古迹【20P】
※長治市名勝古迹
※永州市名勝古迹簡介
※高平縣陽城縣名勝古迹簡介
※國外經典名勝古迹
TAG:名勝古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