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回回與回族之辯【轉】

回回與回族之辯奉大慈大愛的真主之名 今天這節課,我想談談回民與回族之間的關係。我們是穆斯林,信仰伊斯蘭教,既然如此,我們就好好信仰伊斯蘭,做好穆斯林就行了,可是為什麼常常聽到有些人會說:做好回民、做回族呢?在中國信教往往擺脫不了回民、回族這幾個字眼,這是怎麼回事呢?回民和回族究竟和伊斯蘭、穆斯林能否劃等號呢?此前,我們曾經做過這方面的掃盲,但是鑒於很多人仍然不明白這些辭彙之間的關係,有必要做進一步的推廣和普及。信仰伊斯蘭教的人稱為穆斯林,既然如此,我們是穆斯林信仰伊斯蘭不就得了嗎?那麼回民、回族又出於何處呢?這是因為歷史上,伊斯蘭在中國並不被稱為伊斯蘭,而是被稱為回教,信仰伊斯蘭的人,很少被稱為穆斯林,而是被稱為回教徒或者回民。到了現代,信仰伊斯蘭的這些回民又被劃分稱為另外一個少數民族——回族,所以,常常有人將其混淆,這就是原因所在。伊斯蘭教的原名為「Islam」,在阿拉伯語、英語之中都是如此,翻譯成漢語的意思就是伊斯蘭,意思是「和平」、「和平教」,既然如此,從何而來的「回教」呢?回教翻譯成外語還是「Islam」,而回族也有翻譯為阿拉伯語「al-qaomiyyah-hui」,或者是「HuiNation」,但是「Hui」也只是音譯,它的意思是什麼呢?有人把回民翻譯為「Musilin」,顯然回民就是穆斯林的意思了,能不能這麼翻譯呢?這就要看歷史上它們之間的關係。伊斯蘭在中國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被稱為回教,這和伊斯蘭傳入的歷史有一定的關係,首先,它是在唐永徽二年傳入中國,傳入中國唐代的時候主要有兩條道路:一條是陸上絲綢之路,首先是傳入都城長安,另外是海上絲綢之路首先傳入廣州,繼而就是泉州、揚州、杭州等地。這兩條道路來的穆斯林基本都是阿拉伯人波斯人為主,但波斯人也一度被阿拉伯人所統治,阿拉伯人被稱為「大食」,在唐代,起初人們不知道這是什麼教,只知道是大食人信的教,所以一度稱其為「大食法」。「大食法」簡單明了,就是大食人信的法度。唐代也曾經用地名稱呼其他宗教,比如基督教傳入中國,曾經被稱為「大秦景教」,大秦就是羅馬,「景教」是指基督教的一個異端教派,他們在陝西周至遺留了一塊「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可見,那個時候用地名來命名一個宗教,並不只局限於伊斯蘭。蒙古人統治中國,同時還統治了中亞、西亞,以及歐洲的一部分土地,蒙古帝國囊括了中亞、西亞以及東南歐的很多地區,這些地區的所有領土都已經成為蒙古帝國的屬地,這些地區成為一個龐大的帝國,它們的人民可以自由來往。因此,一部分人被蒙古人徵兵,作為屯兵來到中國內地,也有一部分人由於自由遷徙、經商、移民來到中國內地,至此,中國內地有大量穆斯林人口湧入,當然穆斯林人口是以大量外來人口為主。元代的外來穆斯林被稱為「色目人」,但也有被稱為「回回人」,實際上「色目人」更多是指阿拉伯人、波斯人,而回回人則是指東伊朗人,以及中亞的其他一部分人。最早提到「回回」的是宋代沈括的《夢溪筆談》。為什麼稱他們為「回回」?這有很多種說法,比較有說服力的也就是「花剌子模」的意思,花剌子模在伊朗東部的一個穆斯林國家,「花剌子模」就是「khawarizm」,翻譯過來接近「回回」,歷史上曾被翻譯為回回國。回回國不是麥加或者阿拉伯半島?那時候的麥加則被翻譯成「天方國」。唐代是來中國的阿拉伯人較多,所以大家把阿拉伯人信的教稱為「大食法」。到了元代,回回國來的人多了,人們就回回國人信的教稱為「回回教」或者是「回教」。這就好比今天,內地一些穆斯林婦女戴著頭巾、穿著長袍,而很多人不了解她們是從哪裡來,覺得她們的穿著像新疆人,於是就把她們當做新疆人,如果一再誤解下去,就會說她們信的是新疆人信的教。那時候的情況類似,內地出現了大量的回回人,回回人信的教就被稱為「回回教」,把這些人稱為回回,而內地的漢人即使也信了這個教,也把他們稱為「回回」,把他們信的教稱為「回回教」。在馬來也有同樣的情況,因為馬來人都信伊斯蘭教,所以華人看到馬來人都信這個教,就把這個教稱為「馬來教」,元代就是這麼個情況。由於花剌子模人都信那個教,花剌子模人被稱為回回人,那麼花剌子模人信的教就被稱為回回教。內地的漢人陸續有人信了這個教,也被稱為「回回教」,信了教的人也被稱為「回回」。當然也有混淆的時候,對於外來民族一度辨別不清楚,普通人難以辨別他們的身份的時候,一度把他們統統都稱為「回回」,「回回」這個詞一度被濫用過,比如把基督徒也稱為十字回回,把吉普賽人也稱為啰哩回回,把奧賽梯人稱為綠睛回回,把猶太人稱為藍帽回回,把基督徒稱為十字回回。後來,人們的認識逐漸清晰,於是只把信仰伊斯蘭教的人稱為回回,畢竟這種回回是更多的,後來他們成為主流,逐漸壟斷了回回的稱呼,回回就用來指信仰伊斯蘭教的人,而回教也只能指伊斯蘭教,而不能指猶太教、基督教。儘管伊斯蘭教在中國一度被稱為回教,但回教是世界性宗教,不是只能回回人才能信,所以在傳入漢地之後,有大量漢人信了這個教。因為人們對回教辨別不清,把信了回教的漢人也叫回回,把這個教稱為「回回教」。到了明代,中國又恢復為中國人的國家,也就是華夏人的祖國。而蒙古人被趕到了漠北。大明帝國成了以漢人為主體的國家,這個國家不允許外來人口自相婚喪嫁娶,要求色目人、回回人、蒙古人必須與中國當地人通婚。與漢人的通婚加速了外來人口的漢化,很快,各民族融合為一體,華夷不分,外來人口已經分不出外來人,而漢人也變得和外來人口不再有區別,彼此影響、彼此融合,成為一個大一統的、清一色的華夏民族。後來,華夏民族被稱為漢人,漢人就是華夏人,這是沒有爭議的。之所以被稱為漢人,是取自劉邦建立的漢朝而得名。漢人是什麼人?就是中國人,就是華夏人。漢人不能指蒙古人,也不能指突厥人,也不能指藏人。即使內蒙、突厥、西藏被中國統治,但是你把藏人稱為漢人是不對的,把突厥人稱為漢人也是不對的,他們不是漢人,自然也不是華夏民族。但是,華夏民族也不是嚴格的一個種族。古華夏人以中原一代的居民為主,後來又融合了南方的越人,以及北方的胡人。而漢族的血統是什麼呢?準確的說,是以中原人口為主,之後融合了北方和南方其他一些少數民族。古華夏人指的就是河南河北山東山西山西一帶的原住民。他們不斷向南方擴張,和楚人越人通婚,後來越人也成了漢人,北方的胡人侵佔了漢人地區,也因此融入了漢人。漢人實際上是一個文化群體。而文化群體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不斷擴大的。歷史上,漢人曾經不斷融入其他民族,使其他民族成為新的漢人。漢文化認為,華夏是文明之邦,而外國人是夷狄,夷狄進入中原之後,只要開始讀聖人書,成為孔孟門生,就可以成為華夏人,而不再是夷狄了。就這樣,凡遷入漢人地區者,說了漢語,姓了漢姓,就被漢化為漢人,不再是外國人。什麼是漢人?也就是被漢化了的人。被華化的人都是華人、華夏人,華指的是華麗,夏指的是繁盛,自稱華夏,意思是受過禮儀教化的文明人,而在此之外的人被華夏人稱為「蠻人」或「胡人」、「夷人」,總之是野蠻的。但是,華夏人又歡迎外族人口歸我華夏,就是被我華夏大而化之,所謂歸我華夏,就是跟著漢人一起讀聖人書,走孔孟之道,學漢語、寫漢字、穿漢服、參加中國漢人的科舉制度,服從漢人的天子,這樣的話很快被華化,也就是被中國化,也就是被漢化。所以,唐代有外來穆斯林來到中國,很快就被華化了,他們參加科舉制度,變得像普通中國人一樣,比如波斯的李舜玄、李波斯。到了元代,外來穆斯林更多了,但他們也很快學習中國文化,穿中國服裝,像中國人一樣的生活,最後徹底被華化了。有一本書叫《元代西域人華化考》,談的就是西域人如何被華化,華化就是漢化,說他們最後變得和普通的漢人不分彼此。到了明代,本土化的步伐加快了,由於外來人口都必須與華人通婚,很快華夷不辨,大家都成為漢人了。所以中國內地成了以單一民族為主,也就是以漢人為主的漢地國家,漢人既包括本土的漢人,也包括漢化了的漢人。本土的漢人就是歷史上一直以來就是漢人,我們就稱他們為本土漢人,還有就是些外來人口被華化,被漢化了之後的漢人,他們逐漸變得和普通漢人沒有什麼區別,以至於不分彼此,這就是漢化了之後的漢人。比如說歷史上曾經是鮮卑人,曾經是藏人,曾經是羌人、党項人,他們跟中國漢人通婚之後,他們的姓氏比如「慕容」變成了「穆」等漢姓,這些姓氏後來成為漢人姓氏的一部分,他們也因此成為漢人,也就是漢化了的漢人。回回人、色目人以及其他外來人口,來到中國也開始說漢語,跟中國人通婚,姓中國姓氏,很快也被漢化,所以,他們也是漢化了之後的漢人。與阿拉伯人相似,歷史上的北非居民並非阿拉伯人,他們是柏柏爾人、科普特人、蘇丹人、索馬利亞人等,當阿拉伯人佔領了這些地區之後,這些地區的居民迅速阿拉伯化,開始說阿拉伯語,最後都成為了阿拉伯人。唐宋來中國的大食人波斯人,元代來中國的色目人回回人,都像歷史上的鮮卑人、党項人一樣,被漢化為新的漢人。但即使如此,他們仍然信仰伊斯蘭教,儘管伊斯蘭教被稱為回教,信了回教成了回回,但是他們的民族身份仍然是華夏人,仍然是漢人,仍然說漢語。後來明代結束,大清帝國佔領了漢地,佔領了中國也佔領了突厥人、蒙古人、藏人。那麼,龐大的大清帝國的統治範圍,已經不再是單純的漢人國家了。乾隆年間,清帝國征服了新疆,新疆就是新的邊疆,新疆被納入大清版圖之後,信回教的就不光是漢人了,而是有了突厥人在內。突厥人也信奉伊斯蘭教,自然也被稱為回回。而漢地同胞因為信仰伊斯蘭教,也被稱為回回,但是他們不同於突厥地區的回回,如何區分突厥回回與漢地回回呢?於是,漢地回回被稱為熟回或者漢回,而突厥地區的回回則被稱為生回或者纏回。新疆人也信回教,自然也是回回,他們纏著頭,歷史上稱他們為纏回,內地說漢語的回教徒則被稱為漢回。新疆曾經一度被稱為回疆,或者是回部,那麼回教也一度被認為是新疆人信的教,但內地也有回回,這部分回回不再是纏回了,而是漢回。回教就是伊斯蘭教,而信仰伊斯蘭教是世界性宗教,不只向漢人傳播,也傳播到了其他民族。那麼除了漢回之外呢,還有傣人信了伊斯蘭則被稱為「傣回」,藏人信了伊斯蘭則被稱為「藏回」,蒙古人信了伊斯蘭則被稱為「蒙回」,白族人信了伊斯蘭則被稱為「白回」,所以,中國的回教徒除了內地的漢回,還有新疆的纏回,除此之外還有一部分「傣回、藏回、蒙回、白回」等。正如佛教傳入中國,影響了三個地區,一是漢地佛教,一是藏傳佛教,還有一個是南傳佛教。南傳佛教影響雲南的納西族等少數民族,藏傳佛教影響的藏人,而漢傳佛教影響了漢人。伊斯蘭傳入中國,也至少影響了兩個地區,一個突厥地區,一個是漢人地區。伊斯蘭在突厥地區傳播,信奉伊斯蘭的就是突厥穆斯林,在漢人地區傳播,信奉伊斯蘭的自然是漢人穆斯林。歷史上把信伊斯蘭的人稱為回回,所以就有兩種回回,一種是漢回,一種是纏回,纏回就是突厥穆斯林,漢回就是漢人穆斯林。我們知道,回回不是指的一個民族,歷史上回回就是穆斯林的同義詞,就是回教徒、回民,何為回民呢?就是回教人民,既然如此,回回就是回教徒,就是信仰伊斯蘭教的人,但信仰伊斯蘭教的人來自各個民族,內地信仰伊斯蘭的漢人,他們的民族身份沒有改變,不能說信了回教了就成了花剌子模人,或者成為伊朗人,或者成為大食人,那不可能。就像我們信了基督教不可能因此成了義大利人、羅馬人,信了佛教也不可能因此成了印度人,同樣信了伊斯蘭也不可能成了阿拉伯人。中國是漢人國家,漢人信了伊斯蘭照樣是漢人,但是伊斯蘭被稱為回教,漢人信了回教被稱為回民,回民說明他們是回教教民,但不意味著他們改變了民族身份,而成了外來人口,他們仍然是漢人,只不過是漢人中的回民,所以即使是回回,也是漢回回。何為漢回回?簡而言之就是信仰伊斯蘭教的漢人。誰是漢回回呢?漢地穆斯林基本上都是漢回回。漢語地區、漢族地區,也就是漢地的回回,說白了都是漢回回,都是信了伊斯蘭教的漢人。即使有人考證過,某某人家族史上是波斯人,或者某某人的祖先是猶太人,或者某某人的祖先是維吾爾人,這些我們都不否認,但是我要說的是:祖先是祖先,他們是他們,他們的祖先是阿拉伯人或者波斯人,但他們是漢人他們的祖先早已被漢化成為漢人,他們自然也是漢人。但是,為什麼我們平時只宣稱自己是回回,而回回的前面不提「漢」字呢?這是因為,過去的中國,只包括漢族地區,中國是一個漢人國家,在漢人國家,大家都是漢人,還有必要格外強調自己的漢人身份嗎?即使到了清代以後,突厥併入中國,但內地仍然是漢人地區,漢人地區仍然是清一色的漢人。大家都在漢地,大家都是漢回,既然如此,還需要格外強調自己的漢人身份嗎?大家都是漢回,你也是漢人我也是漢人,互相介紹的時候就不用強調自己的漢人身份了,比如說你也姓李我也姓李,李家的兄弟在一塊,還需要格外強調,你是李家的誰,我是李家的誰嗎?孔子的後代聚會,大家都是孔子的後代,還有必要格外強調說我是孔子的後代嗎?那麼,漢回在什麼情況下才有意義呢?就是與纏回放在一塊相提並論的時候,用來凸顯與纏回的區別。因為大清帝國統治的不光是漢人地區,它還包括回疆、新疆,新疆的突厥穆斯林也被稱為回回,為了區別不同的回回,就將新疆回回稱為纏回,而稱內地回回為漢回,這個時候才有必要提及我們的漢人身份。平時大家都生活在漢地,就不要強調自己的漢人身份,大家都是以回回相稱,而不需要強調自己是漢回回。就像基督徒一樣,從來不格外強調自己是漢人基督徒,佛教徒也沒有必要說自己是漢人佛教徒。他們只有在見到了納西族基督徒、傣族基督徒、景頗族基督徒的時候,才說自己是漢人基督徒。佛教徒只有見了藏傳佛教徒、南傳佛教徒的時候,才說自己是漢傳佛教的信徒。那麼都生活在漢地的穆斯林,何須強調自己是漢人呢?大家都是漢人,只不過是信仰回教而已。回回指的是什麼人?信仰回教的人。漢地回回,說白了就是信仰回教的漢人,他們除了宗教特徵之外,同普通漢人沒有任何區別。但有些人認為回回是一個民族,就是回族,他們與漢族是不同的民族。其實,漢地回回與普通漢人只有宗教區別,沒有民族區別。普通漢人就是不信伊斯蘭,而漢回就是信伊斯蘭,除了宗教方面不一樣,其他方面都一樣,用來衡量民族的所有特徵都和普通漢人沒有區別,因為他們和普通漢人本來就是一個民族。從他們的共同語言上說,中國回回自古以來就說漢語,他們的母語就是漢語,他們和普通漢人有著共同的語言。有人說他們的母語是阿拉伯語,這是瞎說,哪一部分回回的母語是阿拉伯語?是海南回回的母語是阿拉伯語?還是西北的回回的母語是阿拉伯語?沒有,不管是阿拉伯人、波斯人、猶太人,來到中國內地生活,都開始說漢語。他們除了漢語之外,沒有一種統一的語言。他們本來操著各種外來語言,來到中國就是漢語,很快,他們的後代都開始說漢語。現在的漢語穆斯林的共同語言就是漢語。有的人說,他們雖然說漢語,但卻夾雜了大量外來辭彙,可以被稱為經堂語。但是,經堂語不是另外一種語言,只是夾雜了宗教辭彙的漢語,仍然還是漢語。就像佛教徒一樣,他們在平時說話的時候夾雜了部分梵語外來詞,比如說「佛陀、菩提、塔、劫難」,不能因此就說,佛教徒使用的不是漢語,而是梵語。還有人說「小兒錦」,就是西北一帶穆斯林用阿拉伯語字母拼寫的漢語,是中國回族的語言,這也是瞎掰。「小兒錦」只在西北流傳,而且他們拼寫的仍然是漢語,「小兒錦」充其量是一種漢語拼音,而不是一種語言。回回與普通漢人有著共同的地域,就是漢地,就是漢族地區,所有的漢回回都生活在漢地,以及漢人移民所到之地。比如說新疆,漢人移民到那裡了,也就有了回回,因為漢人中的回回也到了那裡了,比如說東北,闖關東的時候,漢人到了東北了,漢人里的回回也闖關東到了東北,少數民族地區,漢人少,漢人裡面的回回也少,西藏是藏人的地區,回回去的少,為什麼呢?因為漢人移民少,漢人裡面的回回也隨之就少,有漢人的地區就有回回,沒漢人的地區,也就沒有回回。因此,回回與普通漢人有著共同的地域,就是漢地以及漢人移民所到之地。 內地的漢回回與普通漢人有著共同的經濟特徵,比如農耕社會,大家以農耕為主,城市裡以經商為主,牧區以牧放為主,新疆以兵團為主。他們還與普通漢人有著共同的心理素質,他們與普通漢人有共同的國家認同和國家歸屬感,他們支持一個中國,這一點和新疆維吾爾同胞是迥異的。新疆維吾爾同胞有一個突厥民族的認同和歸屬感,他們認為突厥人才是同一個民族,而不把回族當做自己人。不管是漢族還是回族,他們都是外來民族,他們來到新疆的土地上,是作為統治民族而來。所以新疆人曾經一度搞過分裂,但是新疆的回族有幾個支持新「敏感字」立的呢?幾乎沒有,他們和漢人一條心,他們對搞獨立的人深惡痛絕,他們非常熱烈、非常堅定、非常頑固地支持著漢人統治者,他們認為漢人統治者才是他們的自己人,他們和漢人統治者站在同一個立場上,堅定著支持著祖國的統一,他們的心理和漢人的心理是一樣的,這就是因為他們有共同的民族基礎,無外乎維吾爾族把這群回回人稱為「東干」。 新疆維吾爾族把這群回回稱為「東干」,東干是什麼呢?在維吾爾人眼裡就是信仰伊斯蘭的漢人。這個詞的來源呢?有的人說是「東岸子過來的」,有的人說是「東漢」,有人說是「通漢」。其實「通漢」一詞確有其意,「回人通漢」可以說音意兼顧,回回的名字是「通漢」,而他們的心確實是和普通漢人通著的,他們希望漢人統治新疆,不希望新疆被分裂出去。他們有共同的姓氏「趙、錢、孫、李、周、吳、鄭、王……」他們姓張、劉、韓、魏、黃、孫、孔等,這些都是漢姓,他們很少有其他姓氏。比如已故的翦伯贊姓「翦」那是維吾爾姓氏,已經被識別出來。至今大多數回回姓的都是漢姓,與漢人的姓氏無異。雖然其中有一部分姓氏來自於阿拉伯或者波斯,但也已經漢化,成為漢人姓氏的特徵。這是他們的姓,而他們的名字則更是充滿了漢人色彩。比如女人的名字叫「鳳仙、賢淑、秀蘭」,男人的名字「馬萬福、馬龍、馬麒、馬麟」等等,這些都是典型的漢人姓氏特徵。 他們有著與漢人共同的建築風格,普通漢人的建築與清真寺的建築風格相似,有五脊六獸,有蟠龍附鳳,有匾額,有對聯,有贔屓……,這些都是一樣的,包括沒有新月而有寶瓶,這和其他漢人的建築也是相似的,不同的就是大殿裡面沒有偶像,這是宗教原因造成的。漢人喜歡在壁龕正中央供奉偶像,信奉伊斯蘭的漢人總覺得也應該放點兒啥,於是他們將彎彎曲曲的阿拉伯書法放在正中央,覺得好像就是朝那個位置朝拜,嚴格的說是這不恰當的。 他們與普通漢人有著共同的飲食習慣,北方回回喜歡吃面,南方回回喜歡吃米,中原一帶的回回喜歡吃蒸碗,就是把肉先炸後蒸,這種蒸碗就是漢人的習慣,而阿拉伯人沒有這個習慣,波斯人沒有這個習慣,新疆人也沒有這個習慣,這都是漢地伊斯蘭文化。既然有阿拉伯伊斯蘭文化,有波斯伊斯蘭文化、突厥伊斯蘭文化、馬來伊斯蘭文化,同樣也有漢地伊斯蘭文化,伊斯蘭傳入漢地,大漢民族信仰了伊斯蘭,就創造出一種具有漢族特色的大漢伊斯蘭文化。 在婚喪嫁娶方面,回回也與其他漢人相似,比如說傳宗接代的習慣,比如有家譜,比如長子守孝等等。他們結婚的時候鬧洞房,西安還有檢驗新娘子是否貞潔的習慣,他們在新婚之夜要在床上鋪一塊白手帕。他們生孩子要煮紅雞蛋,過去的女人還要裹腳。他們去世了之後有周年、忌日、四十天、一百天,他們在人去世後要念經幾十天,漢人請和尚念經,漢回就請阿訇念經,同樣都是念經完了給錢。而基督徒沒有這個習慣,沒有為亡人念聖經再收錢的習慣。畢竟他們是外來宗教,而回教卻早已經本土化了。有亡人的時候,西安的回民會頂經,盤子裡面放著經,這和漢人頂盆是相似的,他們頂著盆子然後要摔下去,而回民要頂經轉經假裝施捨。歷史上,回回的屍體要用轎子裝著抬。而轎子上有一條龍,如果是男亡人,轎子上就是有鬍鬚的龍,而女亡人的轎子上則是沒有鬍鬚的雌龍。民間信仰里相信有龍,相信有鬼魂附體,相信自殺者難以到真主那裡報到,而是跟著星星月亮來迴轉,這些都是漢人的習俗,漢人的信仰。 他們有共同的文藝,共同的體育,像東部地區的回回喜歡戲曲,喜歡豫劇,喜歡秦腔,喜歡京劇,而西部地區的回回喜歡花兒,無論京劇秦腔還是花兒,都是漢人的娛樂方式。回回喜歡武術,就是功夫,是特屬於漢人的強身健體的習慣。太極拳,來自於陳家溝,穆斯林姓陳的是他們的本家,還有心意六合拳等拳法也都是漢人的。有的拳法經穆斯林加以改造,比如查拳、湯甁七式,但他的套路仍然是漢式的。所有這些特徵都和普通漢人沒有什麼區別,唯一的區別之處就是信了回教。所以,回回就是信了回教的漢人。信了回教之後受回教影響,部分習俗有了改變。比如飲食方面,雖然不吃禁物了,但是烹飪方式仍然是中餐做法,而沒有維族飯,沒有抓飯,沒有烤包子。伊斯蘭教叫回教,信的人就是回回了,那麼現代皈依伊斯蘭的漢人(新穆斯林)改叫什麼呢?還稱他們為回回嗎?如果回回指的是穆斯林,回回就應該包括中國穆斯林、馬來穆斯林、巴基斯坦穆斯林,誰信仰伊斯蘭誰就是回回了,現在皈依伊斯蘭教的漢人當然也是回回,他們是新回回,是新漢回。現在,有一部分漢人信了伊斯蘭,他們的思想變得比老回回還要回回,其實他們就是新回回。而回族是怎麼回事呢?回族概念的提出與日本人有關,日本人妄圖佔領中國,在佔領全境之前想分化中國,首先分裂滿洲。滿洲曾經是滿人的天下,但滿人統治中原之後,大量的漢人移居到東北,所以,滿洲也有了很多漢人,即使如此,日本人仍然縱容他們成立了滿洲國。他們還支持蒙古獨立,蒙古人自古不是漢人,所以也不能歸中國管。除此之外,他們還提出了一個新的想法,就是建立回回國。這個想法的理論基礎就是所有回回人不是中國人,應該脫離中國,回回國指的不是新疆,因為新疆當時要建立突厥國。他們指的是西北回民為主的人群,這些人一直自稱回回,他們就抓住這一點,說回回不是漢人,不是中國人,而是外來人口,他們應該獨立建立自己的國家,日本人鼓吹建立回回國,為此做了很多輿論宣傳,但他們的這種實踐並沒有實現。後來,他們的觀點被中國「敏感字」沿用,他們說中國內地的回教徒,不是漢族人,而是回回民族,回回民族不屬於中華民族,所以不應該隸屬於中華民國,而應該建立回回民國。黨一度鼓勵所有的回回脫離中國,建立另外一個國家。但回回沒有這種意識,他們一直以來認為回回就是中國人。但「敏感字」政策不把內地信回教的這部分人當做漢人,因此剝奪了他們的漢族身份,把他們當成漢族之外的回回民族,簡稱回族,所以從此以後中國產生了一個新民族----回族。 孫中山先生曾經提出漢回滿藏蒙五族共和,但這裡的回族不是指的內地回教徒,而是指的新疆突厥人,那時候的新疆突厥人由於信奉回教,所以新疆也被稱為回疆、回部,突厥人也被稱為回族,孫先生口中的回族指的就是新疆突厥人,所以準確的說漢回滿藏蒙五族共和是指的漢突滿藏蒙五族共和。 後來,突厥人被政府劃分為維吾爾等六個民族,而回族與他們毫無關係。回族在當初劃分的時候,指的就是漢地穆斯林,或者是說漢語的穆斯林,這需要兩個條件,一個是穆斯林,一個是漢人說漢語,信伊斯蘭但不說漢語的,像東鄉人說東鄉話,循化人說撒拉話,分別被劃分為東鄉族和撒拉族,而不被劃為回族;說漢語不信伊斯蘭也不行,像泉州陳埭的、惠安百崎的穆斯林後代,雖然祖上信仰伊斯蘭教,但他們不信回教,也不被劃成回族。直到1979年以後,才把他們改為回族,那是後來的事情了,直到現在,那部分回族也不信伊斯蘭,和普通的漢人沒有區別。而當時劃分回族有兩個要點,一個是說漢語,一個是信仰伊斯蘭。準確的說,就是把在漢人地區信仰伊斯蘭的漢人,不再當做普通漢人對待,而是剝奪他們的漢人身份,將他們劃分為回回民族,簡稱回族。 回族就是由漢人穆斯林劃分出來的,當時劃分的時候,回族就是信仰伊斯蘭的人,但回族在經過六七十年的無神論教育之後,很多人已經不再信仰伊斯蘭。於是,回族中也有了一部分非穆斯林。加上東南沿海的回回後裔,不再信仰伊斯蘭了,但後來也被劃分為回族,其中泉州就有二十萬回族,基本都不信伊斯蘭。所以,準確的說,回族不是一個全民信仰伊斯蘭的民族。目前,回族是中國境內的法定的少數民族之一,是由中國政府法定的一個民族,民族是由政府立法說了算,而不是你自己說了算,這其實很荒唐。你認為自己是什麼民族這沒有用,政府認為你是什麼族就是什麼族。你認為你是漢人,而政府不認為你是漢人,政府說你是少數民族你就是少數民族,身份證上就必須是少數民族,儘管這非常荒唐,然而在中國就是這樣。當初的回族,來自信仰伊斯蘭的漢人,如今的回族,只能說其中的一部分信仰伊斯蘭,一部分信基督教,一部分信佛教,還有一部分信仰無神論。回族是穆斯林後代,但是不全是穆斯林。如果要準確的定義,回族就是漢語穆斯林後代。回族其實就是漢人,他們說漢語,寫漢字,姓漢姓,和普通漢人沒有什麼區別,他們的先祖要麼本來就是漢人,要麼是被漢化了的漢人。一部分回族的先祖是外來人口,但來到中國後很快被漢化成為漢人。正像阿拉伯人征服北非之後,原來的柏柏爾人、蘇丹人、索馬利亞人很快被阿拉伯人同化,而成了新的阿拉伯人。我們現在回顧一下這三者的區別:回教、回民、回族,回教是伊斯蘭教在中國的舊稱,指的是伊斯蘭教,是一個世界性宗教,信仰者遍及世界各個民族各個地區。在中國信仰回教的有兩大群體,一部分突厥民族,現在被劃分為六個民族。一部分就是漢人,被劃分為回回民族。回民就是回教教民或者回教人民,指的是信仰伊斯蘭教的人。誰是回民?如果回民是指伊斯蘭教徒,那麼凡是伊斯蘭教徒皆為回民。於是,沙特穆斯林也是回民,馬來穆斯林也是回民,印度穆斯林也是回民,土耳其穆斯林也是回民,這些國家都是回民國家。而回族就是中國政府從漢族群體之中劃分出來的一部分人,他們與普通漢人的區別是信仰伊斯蘭教,他們是信仰伊斯蘭的漢人。但由於現在已經有一部分回族人不再信仰伊斯蘭教,所以回族準確的說是漢人穆斯林的後裔,而不應說是漢人穆斯林。 伊斯蘭是所有人的宗教,而不僅僅是回族人的宗教,即使回族人曾經都信仰伊斯蘭,但現在已經不是了,很多回族人是無神論者,是基督教徒或者佛教徒。所以,我們不應該把回族與穆斯林劃等號。 在中國內地,信仰伊斯蘭教的主體人口是什麼人?是漢人,因為中國就是漢族國家,除去一部分少數民族,漢族占絕大多數。伊斯蘭在中國傳播了一千多年,有大量漢人信仰了伊斯蘭,但這群漢人被政府剝奪了漢人身份,而被劃分為回族。當然,不能忽略的是,新疆現在也屬於中國了。除去內地的漢人穆斯林,新疆土著穆斯林多為突厥人。準確的說,中國有兩千萬穆斯林,其中一千萬是漢人,另外一千萬則是突厥人。另外還有極少部分來自蒙、藏、傣、白等民族。 現在,這一千萬漢人穆斯林目前被稱為回族,不被視為漢人,他們的漢人身份被剝奪,但事實上他們仍然是漢人,他們說著漢語,寫著漢字,姓著漢姓,和普通漢人沒有區別,唯一不同的就是信仰了伊斯蘭,如果他們不信伊斯蘭了,則與普通漢人沒有任何區別。當然,普通漢人一旦信仰了伊斯蘭,也和這部分漢人沒有什麼區別。因為他們本來就是一個民族。可悲的是,這部分人劃分為回族後,在被剝奪了漢人身份之後,也真的以為自己不是漢人,他們欺師滅祖,忘記了自己是漢人,忘記了自己的同胞,不再和自己的親人來往,不再向普通漢人傳教。政府的投其所好,得到了這部分人的熱捧,他們名正言順地當起了外來人口,名正言順地不把自己當中國人的後代,不當自己是炎黃子孫,心安理得地當自己是僑民了,真以為自己是阿拉伯人或者波斯人了。 起初有幾個義大利傳教士來到中國傳播天主教,現在的天主教徒如果天真地以為自己就是義大利人,顯然是非常荒唐的。起初的確有些阿拉伯人波斯人到中國,但這部分人很快被漢化為漢人,他們的後代也都是漢人了,但這部分人的後代卻嚷著說自己是阿拉伯人或者波斯人,否認自己是漢人,這正如天主教徒聲稱自己是義大利人一樣的荒唐可笑。這部分人體現出強烈的民族主義特徵,他們處處強調自己和其他人不同,強調自己是另類群體,不是普通中國人,不是普通漢人,在各個方面極力和漢人對著干,在各個方面刻意避免和漢人類似的地方,已經形成習慣的他們不提,比如說寺是佛教用語,無常、教門、清凈本來都是佛教用語,天經、天房、天課也帶有漢人色彩,這些詞他們用了也就用了,他們以為本來就是回回的。而以前沒有用過的詞,沒有形成習慣的詞,他們堅決反對,比如說穆斯林稱真主為天為上帝,他們就說這是大逆不道,是出教,是模仿漢人。可是,他們自己滿嘴漢話,他們卻視而不見。我們本來就是漢人,何談什麼模仿?我們只是發揚自己的民族習慣而已。歷史上所有的清真寺基本上都是廟宇式的,和普通漢人的宗教建築沒有什麼區別。現在的清真寺幾乎都要修建成阿拉伯式的,其實阿拉伯式的也並非穆聖時代的建築風格,阿拉伯式的大圓頂來自於拜占庭,來自於土耳其索菲亞教堂的樣本,但現在各地清真寺都紛紛改造成大圓頂,以此表示與普通漢族建築有所區別。還有,清真寺掛對聯沒事,儘管這是漢人的習慣,但他們已經視為己有了,若誰家掛對聯,那就不行,就是模仿漢族了。還有一些摳字眼的,比如不能說肥要說壯,不能說甜要說咸,不能說死要說歿,不能說殺要說宰,其實就算說歿,也仍然是漢語,即使這樣也要和普通漢人習慣不一樣。刻意與別人劃分界限,製造不同,這就是民族主義的典型特徵。時至今日,民族主義是可悲的,它造成中國穆斯林不再去重視自己的同胞。實際上,非穆斯林同胞和我們是同一個民族,大家都是漢族。如果硬是要把漢人劃分為兩種,按地域劃分可以分為南漢人和北漢人,也就是南方人和北方人,因為南方人和北方人確實有很大差別,如果從信仰劃分,也可以劃分為兩種:一種是普通漢人,一種是穆斯林漢人,也就是一種是漢回,一種是普通漢人。普通漢人不信單一宗教,而漢回則信仰伊斯蘭教,除此之外,我們沒有什麼區別。普通漢人就是我們的同胞,我們也是漢人。既然如此,我們應該糾正日常犯的一些錯誤,比如說教科書對我們的蒙蔽。受此影響,很多人說發展伊斯蘭靠誰?靠回族。他們說歷史上一直是回族承載著中國伊斯蘭的發展。這是胡扯,回族的歷史到現在不過六七十年,在這以前,伊斯蘭已經在中國漢地傳播了一千多年了,那時候傳播伊斯蘭教靠的是誰?靠的是回民而不是回族,回民就是信奉了伊斯蘭的漢人,是漢回民,是漢回回,也就是漢人承載著中國伊斯蘭。這是我們常常犯的錯誤之一,這幾年還有人說,要想發展伊斯蘭,首先要提高回族的素質,畢竟在中國發展伊斯蘭還得靠回族,這也是胡說。發展伊斯蘭靠穆斯林就夠了,在漢地還得靠漢族穆斯林。靠回族?回族都是穆斯林嗎?泉州二十萬回族都不信伊斯蘭了,靠他們靠得住嗎?漢人信了伊斯蘭了,也很虔誠,同樣靠得住。這和民族扯什麼關係啊?所以,發展伊斯蘭靠什麼人?靠穆斯林就夠了。如果非要問靠哪個民族的穆斯林,那當然要靠漢族穆斯林。你要說靠回族,而回族其實就是信仰伊斯蘭的漢人,所以我們說在漢人地區發展伊斯蘭,還是要靠信仰伊斯蘭的漢人。我們常常犯的錯誤還有,「某人你給他多講點伊斯蘭知識吧,他是漢族」。我說:「是漢族就要學習伊斯蘭知識嗎?誰不是漢族?我也是漢族,我們誰不是漢族?我們說的是漢語,姓的是漢姓,長著漢人的面孔,讀著漢文,寫著漢字,你哪一點兒不是漢人?你告訴我。」我不是回族嗎?是啊!是別人剝奪了你的民族身份,所以你成了回族,你不再被當做漢族,可是事實上你仍然是漢族。比如台灣,你不承認台灣是中國的領土,但事實上仍然是中國的領土,台灣人仍然就是中國人,儘管有人不承認他們是中國人,他們仍然是中國人。我們有沒有見過基督徒在介紹朋友的時候,有人說:「來來來,這個人漢族,給他講講基督教!」有沒有這種情況呢?沒有,大家都是漢族,何必強調他是漢族呢? 我們骨子裡面如果帶有這種民族意識,所以,來了一個非穆斯林,「老師給他講講吧,他是漢族。」這種說法是不對的,誰不是漢族?為什麼刻意強調他的漢族身份?就說明你已經認同了別人剝奪你的身份,認同了別人對你的劃分。我們自古以來,祖祖輩輩都是漢人,我們就是炎黃子孫,別人剝奪了你的漢人身份,你就真的以為自己不是漢人了,不當漢人了,不是炎黃子孫了,不承認自己是漢人了,所以見到一個普通的漢人,就要強調他是漢族,言下之意就是你不是漢族,說明你認同這種劃分,而這種劃分是錯誤的。有人說,老師我們學校里沒有清真餐,我們能不能吃漢餐?我們都是漢人,吃的不都是漢餐嗎?什麼是漢餐?他指的是非清真餐,難道一個漢族穆斯林做的餐不是清真餐嗎?你用一個民族標籤來界定清真與不清真,這種說法本身就是錯誤的。一個漢族做的飯是漢餐,他信仰了伊斯蘭,做的飯自然是清真餐,清真漢餐。如果一個回族吃了豬肉了,即使他做的是回餐,你也不能吃,因為那是非清真回餐。包括不能模仿漢族的說法,也是不對的,因為我們本身就是漢族,何談模仿漢族呢?我們不能用回族這個字眼捆綁穆斯林,捆綁伊斯蘭,因為伊斯蘭不僅僅是回族的,伊斯蘭是全人類的。伊斯蘭向誰傳播?不是向漢族人傳教,我從來沒強調過向漢族人傳教,我強調是向外傳教,向外就是向非穆斯林傳教,非穆斯林多了,回族裡面也有不少,漢人都是非穆斯林嗎?不,漢人之中有穆斯林。有多少?有一千多萬呢!現在被稱為回回的,都是漢人穆斯林。我們向誰傳教?向所有非穆斯林,向華夏兒女,向十三億中國人傳教,而不是向漢族傳教。漢人本來就有很多穆斯林,不能被視為非穆斯林,這都是我們要注意的經常犯的錯誤。 我們要搞清楚這些區別,在言語上特別注意,有些人動不動就會說我們回族怎麼怎麼,你們漢族怎麼怎麼,我們不能和你們漢人通婚怎麼怎麼。這個時候他已經有了標籤了,已經把伊斯蘭不知不覺地當成某個族的了。比如說「穆斯林不能和外族通婚」,這句話就是大錯特錯了。什麼是外族?難道漢族是外族,回族是內族嗎?漢族信仰伊斯蘭了人一千多萬了,難道都是外族嗎?哪個是伊斯蘭的外族?伊斯蘭沒有內族和外族之分,誰都能信伊斯蘭。伊斯蘭是世界宗教,各族都有,為什麼不把漢族當穆斯林了,漢族穆斯林多了去了。所以,類似於「我們要向漢族傳教」、「我們要發展漢族穆斯林」、「我們不能和漢族通婚」、「我們不能模仿漢族」,所有這些話都是民族主義意識在作怪,都是我們要注意的。無花果二〇一六年四月十三日(文字整理:馬希民、索菲婭)
推薦閱讀:

有沒有回漢通婚,現在過得很幸福的?想多點正能量。?
回族常用的禮儀風俗
回族烤茶茶俗
是什麼原因讓很多人誤認為陝西回族很多?

TAG:回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