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讀史記札記25:過河拆橋

讀史記札記25:過河拆橋

2011-10-30 16:59:00|分類: 默認分類 |字型大小訂閱

讀史記札記25

過河拆橋

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仁德」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極為重要的瑰寶之一,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是中華民族的行為準則之一。因此,中華民族一向推重過河不能拆橋的為人原則。

但是,披閱中國歷史,我們卻驚訝地發現,過河拆橋者大有人在。

劉邦戰勝項羽,奪得天下,最重要的是利用了韓信、彭越、黥布三位軍事奇才。韓信滅魏、亡代、除趙、脅燕、奪齊,獲得了黃河以北的大片土地,成為劉邦最終戰勝項羽的決定性因素。彭越屢斷項羽糧道,迫使項羽不得不從南陽、滎陽的主戰場撤兵打通糧道,給了劉邦重新奪回滎陽主戰場的良機。黥布開闢南部戰場,成為合圍項羽的一支重要力量。如果沒有這三位,那麼劉邦與項羽之爭不知道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結果。

劉邦當了皇帝之後,第一個被誣陷謀反的是大功臣韓信。接下來是彭越被冤殺,最後被逼反的是黥布。劉邦殺功臣是典型的過河拆橋。

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之後最為後人稱道的「杯酒釋兵權」也是過河拆橋——不讓有威望的禁軍將領長期掌控禁軍,防止「黃袍加身」重演。

趙匡胤依靠禁軍推翻後周政權,深知禁軍將領的可怕,削弱禁軍將領的軍權成為他鞏固政權的關鍵一步。不過,趙匡胤的過河拆橋與劉邦的過河拆橋大不一樣。

劉邦用肉體消滅拆橋,趙匡胤靠金錢贖買拆橋。橋一定要拆,但是,拆橋的方式大不一樣。有人赤裸裸的殺人,有人靠金錢贖買。前者充滿了血腥,後者體現了理性與人道。

開國皇帝與繼位皇帝大不一樣。二者最大的區別在於開國皇帝身邊一定有一批開國功臣。如何處理開國皇帝與開國功臣的關係對開國皇帝而言非常棘手。開國皇帝依靠開國功臣打下江山,但是,開國皇帝功成之後,最擔心的是開國功臣恃功自傲,或效法自己奪取江山。開國功臣呢?擔心鳥盡功藏,慘遭毒手,所以不敢放權。皇帝和功臣二者的相互猜忌,最終導致開國皇帝痛下殺手,過河拆橋的悲劇也就不可避免的了。

儘管過河拆橋可以達到某些人的目的,但是,這種殘酷的手段畢竟讓人不能接受。特別是採用血腥的手段過河拆橋者都會被永遠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受到後人的道德鞭撻。

推薦閱讀:

太史劉:新史記·成思危傳
《史記》項羽本紀第七 作者:漢·司馬遷
史記卷三十四  燕召公世家第四
讀《史記》韓信盧綰列傳—三個人的背叛
史記卷六十八  商君列傳第八

TAG:史記 | 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