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第一次三藏結集

  本信息編號:468  覺悟之路網:http://dhamma.sutta.org  上座部論壇:http://bbs.sutta.org  微信公眾號:nyanadipa  第一次三藏結集  佛陀最後入滅(般涅槃),遺體火化之後,僧團選舉五百阿羅漢,共同編集佛法教義和修行戒律,目的是為了防止佛陀的真實言教為那些偽造的假學說所竄亂。  現存毗奈耶(律藏)的每種版本都有一個章節,敘述一位上座比丘大迦葉(Kssyapa)尊者如何主持這個會議,組織系統演誦大家記得的佛陀說過的每一件事情,然後編成一致同意的正式聖典。各版本毗奈耶的文字敘述,細節上有差異,而大體輪廓是一致的。  阿羅漢們集會在王舍城(Rajagrha,即羅閱祇城),因為只有那個大都市才易於維持數月之久的那麼大規模的集會。  結集內容  結集先由優婆離(Upa1i)尊者誦出戒律,大迦葉尊者提問制戒因緣,優波離解答,由此合誦形成了律藏(Vinaya Pitaka)。阿難尊者誦出佛陀所說諸經,大迦葉尊者向與會者確認其轉述正確無誤,由此合誦形成了經藏(Sutta Pitaka),經文之首皆冠以「如是我聞」即指阿難尊者所聞。  關於應當湊成三藏(Tipitaka)之一的第三藏,意見很不一致。上座部(Theravāda)的《巴利律藏》和大眾部(Mahasamghika)的《摩訶僧祗律》並未提到這一藏的背誦,這兩大宗派的一致性可以確定現存最古老的經典傳統,看起來當初結集的只有兩個藏。化地部(Mahimsasaka,音譯彌沙塞部)的《五分律》也未提到第三藏。  大眾部的《摩訶僧祗律》稱「阿毗曇者九部經」[1],九部經即九部法、九分教[2]。說一切有部(Sabbatthivada)的《十誦律》提及的阿毗達磨藏[3]對應《法蘊論》[4];法藏部(或譯法護部)的《四分律》提及的阿毗達磨藏對應《舍利弗阿毗曇論》[5];一切有部後期經典《阿育王經》(Asokavadana)宣稱大迦葉背誦本母(Matika)或本母藏(Matikapitaka)(兩種異文原典)。同樣的傳本也見於一切有部晚期支派根本說一切有部的律藏[6]中,這一派充分修改和擴大了它的三藏。  主流學界皆同意,佛教論藏主要在部派佛教成立之後才被編著而成。在部派分裂以後的分別說系法藏部《四分律》、銅鍱部覺音論師的《善見律毗婆沙》、大眾部末派《增一阿含經·序品、說一切有部《十誦律》、《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毗尼母經》、《部執論疏》,分別說到阿難、摩訶迦葉與富樓那傳出阿毗曇,還有其他異說如《分別功德論》及《撰集三藏及雜藏傳》將迦旃延子等同於摩訶迦旃延並有「九分阿毗曇」之說。  顯而易見的,佛教無有共同傳誦的論藏,論藏的傳出應當是部派佛教各部的自部傳誦。論藏與部派佛教緊密相關,出現的時間較晚,各部派各自擁有自己的論書,相互爭論。在根本分裂之後,本上座部主要尊崇舍利弗,形成自己的論書傳統,如從其分出的分別說部有《舍利弗阿毗曇論》;大眾部則推重摩訶迦旃延的《蜫勒論》(《藏論》),擁有自己的根本論書;佛滅第三百年初(即二百餘年後),迦旃延尼子於恆河流域某地造《發智論》,本上座部中提倡以論書特別是《發智論》為主,並在經藏中首推《雜阿含經》者形成說一切有部,而以契經為主的人則形成雪山部;佛滅第四百年初(即三百多年後),經量部繼承持經譬喻師傳統從說一切有部分出而自行編寫論書。  按照各部派的一致意見,經藏後來編纂成書,南傳佛教稱為五部尼柯耶,漢譯阿含經(āgama)則來自是幾個部派,長阿含是法藏部所屬;中阿含與雜阿含是說一切有部所傳;增一阿含所屬部派不明。阿含經與尼柯耶在內容上有差異。第一次結集的用語是俗語,一般認為是第一次結集所在地的摩揭陀語。結集就是合誦、三藏口耳相傳,所有現存三藏經典都是經過三次結集之後才形成文字記錄的。經典的排列次序基本一致(上座、大眾和化地部):  1.長部(Digha nikaya),包括大約三十部最長的佛說經;  2.中部 (Majjhima nikaya),包括大約150部中等長度的經;和數以千計的像相應部那樣分類的短篇經文;  3.相應部(Samyutta nikaya),互有聯繫的經文傳本,照主題分類,例如第五章研究過的關於因緣緣起的一些佛說經;  4.增支部(Anguttara nikaya),列舉討論項目的經文傳本,照項目之數從一到十一個段落分類;  5.小部(Khuddaka nikaya),是次要的經文傳本,在前四部尼柯耶之外還有若干經文,編集為這一部類。  小部最明顯的特點是它的經文絕大部分是用詩體寫的,這與三藏其它部分散文體正好相反。無論它的真實性怎樣,這種詩歌文體可以激起對佛法的興趣,但它們遠不是系統的解釋佛法。  小部中各部派所共有的原始核心包括下面幾個部分:  (1)《犀角頌》(Khaggavisana gatha),這是單獨住在森林裡面一位聖人所寫的一首詩,一般解釋作者是辟支佛(pacceka buddha,或譯獨覺或緣覺,意義是說他未受過佛陀的教導在森林裡完全靠自己證覺成道,而在成道之後也不打算教導別人);  (2)《牟尼頌》(Muni gatha),與前詩同樣主題的隱者詩歌;  (3)《西羅頌》(Sailagatha),佛陀和一位名叫西羅的婆羅門之間的詩體對話;  (4)《義品經》(Atthakavaggo suttam),內容是關於教義和道德倫理的十六首短篇詩歌;  (5)《彼岸經》(Parayana),十六篇佛陀與一些婆羅門的詩體對話,主要是單純的一問一答;  (6)《長老頌》(Theragatha),一些大德高僧的自敘詩歌;  (7)《長老尼頌》(Therigatha),與前一種相似;  (8)《本事經》(Itivuttaka,或譯如是語經),雜有偈頌的散文短經集,稱為佛陀所說。上座部註疏說它們是憍賞彌城一個奴隸少女所記住的,她是一個居士弟子,經常諦聽佛陀向比丘們說法,後來她在保拉法首都傳播這部經,直到第一次結集時期比丘們才知道。  (9)《自說經》(Udanas);  (10)《法句經》(Dhamapadas),關於佛法的詩章;  (11)《本生經》(Jatakas),佛陀前世生活的故事,現存的《本生經》象是另外一種作品,幾乎全部由詩章構成,其中有一些僅是記誦的詩句,好象是為了幫助回憶故事而設計的。  (12)《譬喻經》(Apadana,或譯《因緣經》《演說解脫經》),是僧尼的故事,大部分是關於前世生活。  據記載,第一次結集是在佛滅後第一年的雨季舉行的,佛涅槃事件被當作紀元,佛教徒計算年曆從這裡起始。現在很難確定當時結集三藏的精確範圍和內容,其實我們已經了解最初只有兩個藏,即「經」與「律」,(經藏與律藏),而不是三個。很清楚有些經典是後來增加的,即使在部派分裂之前,例如第一次結集情況的記載,一世紀以後第二次結集的記載,以及大批的敘述佛涅槃後的事情的經典,或者涉及更後期的事件。  小小戒問題  上座部諸律藏記載,阿難尊者當眾宣布了佛陀遺命:「阿難!自今日始。聽諸比丘舍小小戒。」[7] 《摩訶僧祇律》記載阿難尊者沒有按佛陀囑託,在佛陀臨般涅槃時請求佛陀為諸比丘舍小小戒[8]。所有律藏一致記載,由於阿難尊者未向佛陀問明什麼戒算是小小戒,諸長老各有闡述,並無法達成一致,大迦葉尊者因而公布了三條「制限」[9]:  若佛所不制,不應妄制。  若已制,不得有違。  如佛所教,應謹學之。  阿難尊者對被指摘的多項罪名悔過後開始誦戒。《巴利律藏》、《四分律》和《五分律》記載富樓那長老此時正在南方(有說「南山」)遊行,聽聞結集,率領五百比丘前來集會[10]。趕到時會誦已畢,他提出了七項[11]或八項[12]佛陀曾經允許的事情,但被此次結集誦出的戒律所禁止,大迦葉尊者沒有採納他的意見。  《大般涅槃經》中記載,佛陀親自定下一條規章針對這種情況:如果有人宣稱他掌握有經藏和律藏所沒有的真本經典,那就必須拿經藏和律藏對照檢查,只有內容相符才能接受。是相符合還是相矛盾在當初也許夠清楚的,到後來就不太清楚明白了,而依靠一些微妙的解釋;如是各部派開始接受許多新經典,其中有一些確實包含有新的學說教義。  佛陀在世及其後數世紀似乎沒有什麼東西被寫定下來:並非文字書寫當時尚未使用,而是因為在教學上尚無使用它的習慣。在商業和行政方面已使用文字,或者可以說是為了臨時的目的;學者和哲學家則看不起它,他們認為學習一本經典,首先必須心裡默記,要背誦得來。保持大量的經典抄本不過只是組織勞動力的問題。那個時期的比丘似乎很少有人懂得全部三藏。  經藏的原始分類為幾個阿含傳統,基本上反映了比丘們希望學會的東西。所以至少在錫蘭上座部中有記載,比丘們分批組織起來專業化的掌握每一種阿含或毗奈耶或阿毗達摩,把這些經典傳授給他們的弟子,由此長久保存這種傳本。  在佛陀時代,他的徒眾來自許多不同的國家,說的語言雖不是完全不同,至少也是不同的方言。早期佛教徒遵守一個原則,在哪裡傳教,就採用當地的語言,代替自己的語言。也許他們在許多國家傳播佛法,建立佛教獲得成功,應該大大地歸功於此事。據記載,佛陀親自囑咐弟子們,用他們自己的語言記憶他的學說教義,而不要用他的語言或古語。所以保存在印度各國的三藏修訂本,從最早時期所用方言或語言是各不相同的,所以我們根本談不上什麼佛教原典的原始語言。事實上關於佛陀本人所說的是什麼語言,我們也還不能確定。至多只能說摩揭陀語言的修訂本三藏在最初幾世紀中曾享有某種優越地位,因為甚至在非摩揭陀的佛教經典中也查出了許多摩揭陀語的辭彙。這也可以反映摩揭陀的政治優勢。  *********************  註:  [1].《摩訶僧祇律》:「教法者。若阿毗曇。若比尼。阿毗曇者。九部經。比尼者。波羅提木叉。」「教誡者。若阿毗曇。若毗尼。阿毗曇者。九部修多羅。毗尼者。波羅提木叉廣略。」「阿毗曇者。九部修多羅。是名阿毗曇。毗尼者。廣略波羅提木叉。是名毗尼。」  [2].《摩訶僧祇律》:「爾時佛告舍利弗。有如來不為弟子廣說修多羅、祇夜、授記、伽陀、憂陀那、如是語、本生、方廣、未曾有經。舍利弗。諸佛如來不為聲聞制戒。不立說波羅提木叉法。是故如來滅度之後法不久住。……如來不廣為弟子說九部法。不為聲聞制戒。不立說波羅提木叉法。是故如來滅後法不久住。舍利弗。以如來廣為弟子說九部法。為聲聞制戒。立說波羅提木叉法。是故如來滅度之後教法久住。舍利弗。譬如鬘師鬘師弟子以種種色花以線連之。若四方風吹不隨風散。所以者何。以線連故。如是舍利弗。如來廣說九部經。為聲聞制戒。立說波羅提木叉法。是以如來滅後法得久住。舍利弗。以是因緣故。教法有久住有不久住者。爾時尊者舍利弗。白佛言。唯願世尊。廣說九部經。善為聲聞制戒。立說波羅提木叉法。令教法久住。為諸天世人開甘露門。」「所謂九部經:修多羅、祇夜、授記、伽陀、優陀那、如是語經、本生經、方廣、未曾有法。」  [3].《大毗婆沙論》:「阿毗達磨藏義。應以十四事覺知。謂六因、四緣、攝、相應、成就、不成就。若以如是十四事。覺知阿毗達磨無錯謬者。名阿毗達磨師。非但誦持文者。有餘師說。應以七事覺知阿毗達磨藏義。謂因善巧、緣善巧、自相善巧、共相善巧、攝不攝善巧。相應不相應善巧、成就不成就善巧。若以如是七事覺知阿毗達磨無錯謬者。名阿毗達磨師。非但誦持文者。」  [4].《十誦律》:「長老摩訶迦葉。復問阿難。佛何處始說阿毗曇。阿難答言。『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婆提。爾時佛告諸比丘。若人五怖五罪五怨五滅。是人五怖罪怨故。死後譬如力士屈伸臂頃。墮於地獄。何等五。一者殺。二者偷。三者邪淫。四者妄語。五者飲酒。若人五怖五罪五怨五滅。是人五怖罪怨滅故。死後譬如力士屈伸臂頃。生於天上。何等五。一者不殺怖罪怨滅。不偷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亦如是怖罪怨滅。』長老摩訶迦葉。問阿若憍陳如。如阿難所說不。答言。長老大迦葉。我亦如是知。如阿難所說。次問長老均陀。次問十力迦葉。乃至次第問五百阿羅漢。末後問優波離。如阿難所說不。答言。長老大迦葉。我亦如是知。如阿難所說。長老優波離。問摩訶迦葉。爾不。答言實爾。如是一切阿毗曇集已。」  《阿毗達磨法蘊足論·學處品第一》:「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逝多林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苾芻眾。諸有於彼五怖罪怨不寂靜者。彼於現世。為諸聖賢同所訶厭。名為犯戒自損傷者。有罪有貶。生多非福。身壞命終。墮險惡趣。生地獄中。何等為五。謂殺生者。……不與取者。……欲邪行者。……虛誑語者。……飲味諸酒放逸處者。……諸有於彼五怖罪怨能寂靜者。彼於現世。為諸聖賢同所欽嘆。名為持戒自防護者。無罪無貶。生多勝福。身壞命終。升安善趣。生於天中。何等為五。謂離殺生者。……離不與取者。……離欲邪行者。……離虛誑語者。……離飲諸酒放逸處者。……」  [5].《四分律》:「有難。無難。系。相應。作處。集為阿毗曇藏。」  《毗尼母經》:「有問分別。無問分別。相攝。相應。處所。此五種名為阿毗曇藏。」  《舍利弗阿毗曇論》分為問分,非問分,攝、相應分,緒分。  [6].《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時迦攝波作如是念。後世之人少智鈍根。依文而解不達深義。我今宜可自說摩窒里迦。欲使經律義不失故。作是念已。便作白二羯磨。白眾令知。眾既許已。即升高座告諸苾芻曰。摩窒里迦。我今自說。於所了義皆令明顯。所謂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四無畏。四無礙解。四沙門果。四法句。無諍願智。及邊際定。空。無相。無願。雜修諸定。正入現觀。及世俗智。苫摩他。毗鉢舍那。法集。法蘊。如是總名摩窒里迦。說是語已。諸阿羅漢俱入邊際定。次第觀已還從定起。如前廣說。是故當知。此是蘇怛羅。此是毗奈耶。此是阿毗達磨。是佛真教如是集已。」  [7].《巴利律藏》:時,具壽阿難言諸長老比丘:「諸大德!世尊般涅槃時,曾對我言:『阿難!我滅度後,僧伽若欲者,小小戒可舍。』」。  [8].《摩訶僧祇律》:「時尊者優波離語阿難。長老有罪。清凈眾中應當悔過。……複次佛告阿難。我臨般泥洹時當語我。我當為諸比丘舍細微戒。而汝不白。越比尼罪。」  [9].《巴利律藏》:時,具壽摩訶迦葉告僧伽,言:「諸大德!請聽我言!我等之戒,有關在家人,雖是在家人,亦知我等:此是汝等釋子應〔為〕,此是不應〔為〕。若我等舍小小戒,或有人言:『沙門瞿曇為弟子制戒,〔不久〕如煙矣!師在時學戒,今師般涅槃而不學戒。』若僧伽機熟,僧伽未制不得制,已制不得壞,隨所制之戒而持住。是乃表白。諸大德!請聽我言!我等之戒……『……今……不學戒。』僧伽未制不得制,已制不得壞,隨所制之戒而持住。未制不得制,已制不得壞,隨所制之戒而持住,具壽聽者默然,不聽者請言。僧伽未制不得制,已制不得壞,隨所制之戒而持住。具壽聽……了知。」  《摩訶僧祇律》:「大迦葉威德嚴峻猶如世尊。作是言。咄咄莫作是聲。即時一切咸皆默然。大迦葉言。諸長老。若已制復開者。當致外人言。瞿曇在世儀法熾盛。今日泥洹法用頹毀。諸長老。未制者莫制。已制者我等當隨順學。」  [10].印順長老〈王舍城結集的研究〉:「當王舍城的結集終了,銅鍱律、四分律、五分律,都有富蘭那長老,率領五百比丘,從南方來王舍城,與大迦葉重論法律的記載。這位富蘭那長老,五分律列為當時的第二上座。研考起來,這就是釋尊早期化度的第七位比丘,耶舍四友之一的富樓那(說法第一的富樓那,應為另一人)。富蘭那對大迦葉結集的提出異議,說明了王舍結集,當時就為人所不滿(這也就是界外大眾結集傳說的初型)。」  [11].《五分律》:「時長老富蘭那在南方。聞佛於拘夷城般泥洹。諸長老比丘共集王舍城論比尼法。自與眷屬如屈伸臂頃來到眾中。……論已富蘭那語迦葉言。我親從佛聞。內宿。內熟。自熟。自持食從人受。自取果食。就池水。受無凈人凈果除核食之。迦葉答言。大德。此七條者。佛在毗舍離時。世饑饉乞食難得故權聽之。後即於彼還更制四。至舍衛城復還制三。富蘭那言。世尊不應制已還聽。聽已還制。迦葉答言。佛是法主於法自在。制已還聽。聽已還制。有何等咎。富蘭那言。我忍餘事。於此七條不能行之。迦葉復於僧中唱言。若佛所不制不應妄制。若已制不得有違。如佛所教應謹學之。……集比尼法時。長老阿若憍陳如為第一上座。富蘭那為第二上座。……大迦葉為第六上座。」  [12].《四分律》:「時長老富羅那。聞王舍城五百阿羅漢共集法毗尼。即與五百比丘俱。往王舍城。至大迦葉所。……彼言。大德迦葉。我盡忍可此事。唯除八事。大德。我親從佛聞。憶持不忘。佛聽內宿。內煮。自煮。自取食。早起受食。從彼持食來。若雜果。若池水所出可食者。如是皆聽不作餘食法得食。大迦葉答言。實如汝所說。世尊以谷貴時。世人民相食乞求難得。慈愍比丘故。聽此八事。時世還豐熟飲食多饒。佛還制不聽。彼復作是言。大德迦葉。世尊是一切知見。不應制已還開。開已複製。迦葉答言。以世尊是一切知見故。宜制已還開。開已複製。富羅那。我等作如是制。是佛所不制不應制。是佛所制則不應卻。如佛所制戒應隨順而學。」  ****************************  如需更多資料,請到覺悟之路網下載:  http://dhamma.sutta.org  如有特殊問題,請到上座部論壇提請:  http://bbs.sutta.org  微信公眾號:tipitaka  本信息編號:468  可點擊微信賬號信息查閱歷史信息  回複數字0查閱歷史信息列表  回復「禮敬佛」收聽巴利語禮敬佛誦  回復「佛德號」收聽巴利語誦佛德號  回復「三皈依」收聽巴利語三皈依誦  回復「受五戒」收聽巴利語受五戒誦  回復「上座部」收看上座部佛教介紹  點閱讀原文,微信訪問覺悟之路微社區
推薦閱讀:

第一次見到這麼美的奇花,此花不是花,是我眼中人
為什麼不加強對一些粗製濫造的小說出版的監管,從而促進文學的良性發展?
第一次見面就xxoo的女生你覺得靠得住么?
第一次約會該不該牽手 男生必備第一次約會怎麼牽手
因為他,我第一次愛上「變態」

TAG:第一次 |